澳大利亚成人高血压管理指南修订版解读
- 格式:pdf
- 大小:295.29 KB
- 文档页数:4
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及对降压治疗的指导意义英国高血压指南建议,所有诊室血压在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以上怀疑高血压的患者都必须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对诊室筛查发现的高血压予以确诊[1]。
除了诊室血压≥180/110 mm Hg的重度或3级高血压患者,都应该等待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monitoring,ABPM)的结果才能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该指南强调了动态血压监测对高血压诊断及治疗的指导作用。
在最近进行的欧洲高血压学会年会上,专门召开了“动态血压监测指南研讨会”,共同讨论制定第一部“欧洲动态血压监测指南”,。
由此可见,ABPM在高血压的诊断及治疗领域的地位不断提高。
Journal of Hypertension杂志上发表了澳大利亚动态血压监测专家共识[2](以下简称该共识)。
该共识的主要目的是提供降压起始治疗及降压靶目标的动态血压监测数值以指导临床实践,同时该共识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
1 与诊室血压相比,动态血压能更准确地反映实际的血压水平,与预后关系更密切三种常见的测量血压的方法是诊室血压、动态血压监测及家庭自测血压。
血压水平受到活动、体温、情绪及昼夜节律等的影响。
各大高血压指南主要依据诊室血压评价患者心血管病风险。
诊室血压因测量次数过少以至于不能准确地反映真实的血压水平[3]。
动态血压监测白天每15~30分钟测量血压1次,夜间每30~60分钟测量血压1次,通过增加血压测量次数既可以测量活动状态下的血压,也可以测量睡眠中的血压,因而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一个人整体血压水平(表1)。
西班牙高血压协会在2004年进行了一项大型的“西班牙高血压学会动态血压登记研究”[4]。
该研究共纳入10万余例进行ABPM的患者,通过对比ABPM与诊室测量血压的结果发现,单纯采用诊室血压管理高血压患者既可能低估高血压控制情况,也可能高估血压控制情况,不仅造成大量医疗资源的浪费,也严重不利于患者的健康。
英国新版《成人高血压管理指南》用药指导意见英国新版《成人高血压管理指南》用药指导意见2006年6月28日,英国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英国国家慢性病协作中心以及英国高血压学会(BHS)联合发布了新的《成人高血压管理指南》。
新指南的主要用药建议新指南根据最新的荟萃分析结果,提出如下建议:1. 55岁及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初始治疗首选钙拮抗剂(CCB)或噻嗪类利尿剂治疗。
2. 55岁以下的高血压患者初始治疗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不能耐受ACEI时选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3. 如果初始治疗是CCB或噻嗪类利尿剂,需要联用第2种降压药物,则应加用ACEI(不能耐受ACEI时选用ARB);如果初始治疗是ACEI(或ARB),需要联用第2种降压药物,则应加用CCB或噻嗪类利尿剂。
4. 如果需要三药联合,应该是ACEI(不能耐受ACEI时选用ARB)加用CCB及噻嗪类利尿剂。
5. 如果三种药物已足量使用而血压仍未控制,应考虑加用第4种降压药物和(或)寻求专家建议。
6. 如果需要第4种降压药物,应考虑如下建议之一: 加大噻嗪类利尿剂剂量,或加用另一种利尿剂(建议严密地监测),或β受体阻滞剂或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
7. 如果四种药物足量使用血压仍未控制,应尽快寻求专家建议。
8. β受体阻滞剂不再作为高血压初始治疗的首选药物,但在年轻的高血压患者,尤其是ACEI及ARB不能耐受或禁忌时,或有可能妊娠的妇女以及有交感驱动增加证据时可以考虑使用。
在上述情况下,如果初始治疗使用β受体阻滞剂且需联用第2种降压药物,则应加用CCB 而非噻嗪类利尿剂,以减少发生糖尿病的风险。
9. 对于已采用β受体阻滞剂而血压仍未获控制(大于140/90 mmHg)的患者,应当按照治疗法则重新制定方案。
10. 对于方案中已采用β受体阻滞剂且血压得到良好控制(140/90 mmHg或更低)的患者,应建议在长期随访的前提下长期维持这种治疗方案。
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完整版)一、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级在未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诊室血压≥140/90 mmHg;或家庭血压≥135/85 mmHg;或24h动态血压≥130/80 mmHg,白天血压≥135/85 mmHg,夜间血压≥120/70 mmHg。
根据诊室血压升高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
二、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需要治疗吗?IDH是一种以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为特征的高血压表型。
IDH在男性中的患病率高于女性,在腹型肥胖更常见。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降压药对IDH具有保护作用。
由于IDH与不良心血管结局关联的证据在年轻患者中比在老年患者中更充分,因此对年龄<50岁的患者进行降压药物治疗也是合理的。
特别提醒:对于心血管疾病高风险的患者,应进行降压治疗三、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如何治疗?ISH定义为诊室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
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中ISH患病率为30.33%。
ISH与心血管结局和死亡率的风险升高相关,即使1级ISH患者也是如此,在直立性高血压的ISH人群中则更为显著。
四、降压药是早晨服,还是夜间服?一般高血压患者通常应在早晨服用降压药。
早上与晚上服药降压治疗研究结果显示,与早上服药相比,晚上服用降压药并不能带来更多心血管获益。
除非明确需要控制夜间血压升高,不应常规推荐睡前服用降压药。
五、启动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启动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主要取决于心血管风险,而非仅依据血压水平。
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六、心血管危险因素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可以导致更多的脑卒中发生,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研究显示,控制血压的同时补充叶酸,可减少脑卒中发生的风险21%。
2、高尿酸血症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长期控制血尿酸水平<360μmol/L;合并痛风发作者控制血尿酸水平<300μmol/L;不建议将血尿酸水平降至<180μmol/L以下。
2024年高血压综合治疗最新指南(全文)英文版2024 Hypertension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Latest GuidelinesHypertension, commonly known as high blood pressure, is a condition that affects millions of people worldwide. It is a major risk factor for heart disease, stroke, and other serious health issues. The 2024 Hypertension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Latest Guidelines aim to provide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with updated recommendations for managing hypertension effectively.The guidelines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lifestyle modifications as the first line of treatment for hypertension. This includes maintaining a healthy diet, engaging in regular physical activity, managing stress, and avoiding tobacco and excessive alcohol consumption. In addition, healthcare providers are encouraged to individualize treatment plans based on the patient's specific needs and risk factors.When it comes to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the guidelines recommend starting with a single antihypertensive medication and titrating the dosage as needed to achieve blood pressure control. Combination therapy may be considered for patients with more severe hypertension or those who do not respond adequately to monotherapy.Regular monitoring of blood pressure is crucial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treatment and make adjustments as necessary. Healthcare providers are also advised to screen for and manage any underlying conditions that may contribute to hypertension, such as obesity, diabetes, and kidney disease.Overall, the 2024 Hypertension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Latest Guidelines serve as a valuable resource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seeking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and reduce the associated risk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2021WHO成人高血压药物治疗指南(全文)根据WHO条款的提示,在此声明:“本译文不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创建的。
WHO对该翻译的内容或准确性不承担任何责任。
英文原版应为具有约束力的权威性版本”另外,由于原文涉及诸多非医学概念,译文为粗译版本,可能有误,请一定参照原文;缩略语和简称执行纲要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比死于任何其他原因的人都多。
超过四分之三的心脏病和中风相关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高血压——或称血压升高——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会显著增加患心脏、大脑、肾脏和其他疾病的风险。
高血压可以通过特定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或报告的降压药物使用来定义。
据估计,全球有14亿人患有高血压,但只有14%的人血压得到控制。
然而,成本效益高的治疗方案是确实存在的。
在本指南中,世界卫生组织(WHO)提供了关于开始使用药物治疗成人高血压的最新和相关的循证全球公共卫生指南。
这些建议针对的是经适当诊断患有高血压并接受生活方式改变建议的成年非妊娠患者。
该指南提供了关于开始高血压药物治疗阈值的新建议,以及关于随访间隔时间、要达到的控制目标血压和可能起始治疗的卫生保健工作者骨干的建议。
该指南为决定是开始单药治疗、联合药物治疗还是单药复合制剂提供了依据,并为各国在其高血压管理国家指南中选择高血压控制药物和流程提供了指导。
本指南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定手册制定的。
简而言之,世卫组织指导小组与指南制定小组合作,制定了关键问题并对结果进行了评级,以确定对指南制定至关重要的问题。
利益冲突是根据当前的合规、风险管理和道德(CRE)政策处理的,要求GDG的所有成员填写标准的WHO利益声明(DOI)表格,并对其进行审查。
根据建议、评估、发展和评价分级(GRADE)方法,采用证据系统审查概述来构建调查结果汇总表。
指南制定小组考虑到证据的确定性,制定了建议;理想和不理想效果之间的平衡;所需资源和成本效益;健康公平;可接受性、患者价值和偏好以及可行性。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新版高血压防治指南一、新趋势:“三低一高”问题仍严重高血压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和心脏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我国70%的脑卒中和50%的心梗患者与高血压有关,每年有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一半以上患有高血压。
与此同时,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在部分省市,成人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25%。
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
其中,1.3亿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不知晓”);在“知晓者”中,有3000万人未治疗;而在治疗者中,约3/4未得到良好控制。
由此可见,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诊治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低,防控形势异常严峻。
二、新定义: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新指南强调,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常伴有其他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或临床疾病。
目前,我国门诊高血压患者合并1个、2个、3个以上危险因素者,分别占11.6%、36.1%和35.5%。
高血压患者合并靶器官损害的比例较高:合并蛋白尿者占11.8%,合并血肌酐升高者占11.1%,合并左心室肥厚者占23.6%,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者占10%~25%。
因此,防治高血压应具有“整体观念”,要早筛查、早评估、综合干预。
三、新部署:强调“预防为主,战线前移”新指南强调,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预防高血压的进展、降低血压、控制高血压并发症的危害,并降低高血压的病死率。
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预防高血压的五大目标是:少吃钠盐——每人每日6克;控制体重——体重指数<24;规律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低脂饮食——每人每天食用植物油25克(半两)、肉类50~100克(1~2两)、蔬果500克,蛋类每周5个;戒烟限酒——彻底戒烟,少量饮酒(每天饮酒量的上限为白酒50毫升、葡萄酒100毫升、啤酒300毫升)。
四、部分修订危险分层指标在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中,去除了“C反应蛋白”,增加了“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