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儿生命体征测量
- 格式:pptx
- 大小:2.28 MB
- 文档页数:40
小儿各个年龄段的生命体征值
儿童生命体征正常值的参考范围:
- 呼吸(单位:次/min):新生儿为40~45;1岁以下为30~40;2~3岁为25~30;4~7岁为20~25。
- 脉搏(单位:次/min):新生儿为120~140;1岁以下为110~130;2~3岁为100~120;4~7岁为80~100。
- 血压(单位:mmHg):新生儿正常值为60<收缩压<90,20<舒张压<60;婴儿正常值为87<收缩压<105,53<舒张压<66;幼儿正常值为95<收缩压<105,53<舒张压<66;学龄期儿童正常值为97<收缩压<112,57<舒张压<71。
- 体温(单位:℃):肛门测量:36.5~37.5;口腔测量:36.2~37.3;腋窝测量:35.9~37.2。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生命体征会受到年龄、活动水平、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建议及时咨询医生。
小儿生命体征测量及病情观察常用的小儿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呼吸频率、心率和血压。
以下将详细介绍每个生命体征测量的方法及其病情观察意义。
1.体温测量小儿体温通常通过腋下测量。
在测量前,可以先用酒精擦拭干净,在加热的温度计底端放置一层透明保护套,并要求患儿尽量放松。
将温度计插入腋窝下1.5-2cm处,使其与体表接触完全,保持2-3分钟后取出,记录体温。
正常小儿体温在36.5-37.5℃之间,有时可稍高于37.5℃。
如果体温超过37.5℃,可能表明患儿有发热,可能是感染、炎症等原因引起。
反之,如果体温低于36.5℃,可能表明患儿体温过低,可能是身体循环不良、内分泌紊乱等问题。
2.呼吸频率测量测量呼吸频率时,需密切观察患儿的胸部和腹部运动。
可以通过观察患儿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来计算呼吸频率。
0-1岁婴儿正常呼吸频率为每分钟30-60次,1-3岁幼儿为每分钟20-30次,3-6岁儿童为每分钟15-25次。
如果呼吸频率明显高于或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明患儿有呼吸道感染、肺炎、哮喘等问题,或是中枢神经系统异常。
3.心率测量测量小儿的心率需要使用心电图设备或听诊器。
通过听诊器听取心脏区域的心音,每分钟记录心脏搏动的次数。
新生儿的心率通常在120-160次/分钟之间,1-2岁儿童为每分钟80-120次,2-6岁儿童为每分钟70-110次。
如果心率明显超过或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明患儿有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问题。
4.血压测量小儿血压的测量需要使用适合儿童的袖带和血压计。
袖带应当正确包裹在上臂,通常测量位置约在肱动脉水平。
0-1岁婴儿的正常血压范围为收缩压70-95mmHg,舒张压40-65mmHg;1-3岁幼儿为收缩压80-110mmHg,舒张压50-75mmHg;3-6岁儿童为收缩压95-110mmHg,舒张压60-75mmHg。
血压的异常可能表明患儿有高血压、低血压、心脏病等问题。
除了测量生命体征,病情观察也是非常重要的。
儿童正常生命体征儿童正常生命体征是评估儿童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呼吸、脉搏和血压。
通过观察和测量这些指标,可以了解儿童的生理状态是否正常,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一、体温:正常儿童的体温通常在36.5°C到37.5°C之间。
体温的测量可以通过腋下、口腔、耳朵或肛门等部位进行。
使用电子体温计或红外线耳温枪等工具可以准确测量体温。
体温高于37.5°C可能表示发热,需要进一步观察和处理。
二、呼吸:正常儿童的呼吸频率通常在每分钟20次到30次之间。
呼吸可以通过观察胸部起伏或计算每分钟呼吸次数来测量。
注意观察呼吸是否平稳、规律,并且没有异常的呼吸音。
异常的呼吸频率、深度或节律可能是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表现。
三、脉搏:正常儿童的脉搏通常在每分钟70次到110次之间。
脉搏可以通过触摸颈动脉、手腕动脉或股动脉等部位来测量。
观察脉搏的强度、节律和规律性。
异常的脉搏频率、节律或强度可能与心脏疾病、循环系统问题或其他疾病有关,需要及时就医。
四、血压:正常儿童的血压范围与年龄、身高、体重等因素有关。
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身高,可以参考相应的血压标准来评估血压是否正常。
血压的测量通常需要使用血压计和袖带来进行。
高血压可能与心血管疾病、肾脏问题或其他疾病有关,需要及时就医。
除了以上几个常见的生命体征,还有一些其他指标也可以用于评估儿童的健康状况,例如身高、体重、头围和骨龄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评估是否存在生长发育迟缓或超前等问题。
儿童正常的生命体征是评估儿童身体健康的重要指标。
家长和医生可以通过观察和测量体温、呼吸、脉搏、血压以及其他相关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儿童的健康问题,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和成长发育。
同时,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关注儿童的饮食、睡眠、运动等方面,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新生儿生命体征的测量方法温度测量腋窝温度:将温度计放置在婴儿腋窝中,手臂紧贴身体。
保持5-10 分钟,然后读取温度。
腹股沟温度:将温度计放置在婴儿腹股沟皱褶处。
保持 5-10 分钟,然后读取温度。
肛门温度:将温度计润滑并轻轻插入婴儿肛门约 2.5 厘米。
保持 2-3 分钟,然后读取温度。
呼吸频率测量观察婴儿的胸部和腹部起伏 60 秒,计算呼吸次数。
确保婴儿保持冷静和安静,以免影响呼吸频率。
心率测量听诊器测量:将听诊器头放置在婴儿胸部的心跳处,计数 60秒内的心跳次数。
动脉触诊测量:用食指和中指轻轻按压婴儿的手腕内侧,计数60 秒内脉搏跳动次数。
血氧饱和度测量使用脉搏血氧仪测量婴儿手指或脚趾的血氧饱和度。
将传感器的探头小心地放置在手指或脚趾上,读取仪表上的血氧饱和度读数。
体重测量使用电子婴儿体重秤,确保体重秤已校准并放在平坦的表面上。
脱掉婴儿的衣服,轻轻抱起婴儿并将其放在体重秤上。
读取体重秤上显示的重量。
头部周长测量使用软质卷尺,将卷尺放在婴儿前额最突出的部分和枕骨最突出的部分,绕过婴儿头部。
确保卷尺平整贴合婴儿头部,读取卷尺上的周长。
身高测量使用婴儿量高板,将婴儿平放在量高板上,头部紧贴头部位置指示器。
用测量条轻轻拉直婴儿的双腿,读取测量条上的身高。
其他生命体征监测皮肤颜色:观察婴儿的皮肤颜色,注意是否有苍白、发黄或发绀。
意识水平:评估婴儿的意识水平,如哭泣、反应性或嗜睡。
活动量:注意婴儿的活动量,如四肢活动、翻身和抬头。
注意事项确保所有仪器和设备都已正确校准和清洁。
在测量前让婴儿平静和放松。
轻柔地处理婴儿,避免造成不适。
测量值正常范围因婴儿年龄和健康状况而异。
如果测量结果超出正常范围或婴儿出现任何异常症状,请立即联系医疗保健专业人员。
儿童正常生命体征的测量儿童正常生命体征的测量生命体征是用来判断病人的病情轻重和危急程度的指标,主要有心率、脉搏、呼吸、血压、血氧、瞳孔和角膜反射的改变等等。
生命四大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医学办称为四大体征。
它们是维持机体正常活动的支柱,缺一不可,不论哪项异常也会导致严重或致命的疾病,同时某些疾病也可导致这四大体征的变化或恶化。
一、体温:体温正常值及测量方法。
1.口腔测量:先用75%酒精消毒体温计,放在舌头下紧闭口唇,放置5分钟拿出来读数。
正常值:36。
3——37.2℃,此方法禁用于神志不清婴幼儿。
2.腋测法:是测量体温最常用的方法,擦干腋窝汗液,将体温表的水银端放于腋窝顶部夹紧体温计,嘱咐病人不能乱动10分钟后读数,正常值37--37℃。
3.肛测法:多用于昏迷病人或小儿,病人仰卧位,将肛表头部用酒类润滑后,慢慢插入肛门,深达肛表的1/2为止,放置5分钟读数,正常值36。
5——37。
7℃。
二、脉搏:心脏舒缓时动脉管壁有节奏地周期性地起伏叫脉搏,检查脉搏,测量儿童的话都是用听诊器听诊。
三、呼吸:呼吸是呼吸道和肺的活动人体通过呼吸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是重要的生命活动之一,也是人体内外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必要过程.正常人的呼吸节奏均匀,深浅适宜.四、血压: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是压强,由于血管分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所以也就有动脉血压和静脉血压。
①、什么是压: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心室收缩,血液从心室流入动脉此时血液对动脉的压力最高称收缩压。
②、什么是舒张压:心室舒张,动脉血管弹性回缩,血液仍慢慢继续向前流动,但血压下降。
此时的压力称为舒张压。
五:血氧饱和度,Array概念:是血液中被氧结合的氧合血红蛋白的容量占全部可结合的血红蛋白容量的百分比,即血液中血氧的浓度,它是呼吸循环的重要生理参数,因此测量动脉血氧饱和度可以对肺的氧合和血红蛋白携氧能力进行评估。
小儿生命体征测量(一)测量身长(高)【目的】了解小儿骨骼发育情况。
【准备】皮尺、测量桌或测量板、立位测量器或带有身高量杆的磅秤。
【操作方法】1、婴儿测量法脱去鞋帽,仰卧于测量板中线上;姿势:头顶触及测量板顶端,滑板紧贴双足底部,体位要正,双腿要伸直,滑板与小儿长轴呈90°角;读身长,精确到厘米。
2、儿童测量法脱去鞋帽,站立于测量器上。
姿势:面向前,双目平视,立正姿势,足跟靠拢,足尖分开呈60°夹角,足跟、臀部、双肩胛同时靠在量杆上,推板紧贴头顶,与量杆呈90°角。
读身高,精确到厘米。
(二)测量体重【目的】了解小儿体格发育及营养状况,观察水肿消退及增长的情况。
为临床输液、给药、奶量计算提供依据。
【准备】婴儿磅秤、成人磅秤、清洁布或小毛毯。
【操作方法】1、婴儿测量法先进行环境准备,保持室温在22~24℃。
将清洁布放在婴儿磅秤上,调整至零点。
脱去小儿衣服和尿裤或尿布,并称重。
天冷或小儿重病,可先将衣服、尿布和毛毯称重后,给患儿穿上再称重。
2、儿童测量法年龄较大的患儿可坐或站在成人的磅秤上测量。
待小儿坐稳或站稳后称重。
不合作或不能站立的患儿,可由成人抱着称重,再减去成人体重及小儿衣物重量。
(三)测量体温【目的】了解小儿的身体状态,为诊断、治疗疾病和判断疾病的转归提供依据。
【操作方法】选择合适的体温计(小儿常用腋下体温计)。
测温时间7~10分钟。
体温过高或过低,可用肛表测直肠温度,测温时间3分钟。
【注意事项】测量前30分钟禁饮热水及食物,避免患儿剧烈哭闹和活动,沐浴20分钟后方可测量体温,灌肠后30分钟再测,以免影响测量的结果。
腹泻、肛门手术的患儿最好避免肛门测体温。
为婴幼儿,昏迷者测时,护士应守护在旁,用肛表测时,一定固定好,不要折断。
(四)测量脉搏【目的】了解小儿心脏搏动情况。
【操作方法】小儿脉搏易受进食、活动、哭闹、发热的影响,因此测量时,应使小儿安静为宜。
可测桡动脉或颞浅动脉脉搏,亦可听诊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