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异的风土人情》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各异的风土人情——中国民间美术》教学案例【教材分析】《各异的风土人情——中国民间美术》是湖南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的第九课。
该課旨在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与普通人生活之间的关系以及它的重要意义,让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民间美术的一些常见形式、表现手法以及其中的寓意。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美术基础普遍较弱,要完成一件民间美术作品较难。
由于民间美术扎根于民间,这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要让学生理解民间美术与普通人的生活之间的关系及重要意义并不难。
总之,本节课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并不难。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特点,认识民间美术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了解民间美术独特的语言形式与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设疑、实践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体验,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民间美术独特的艺术语言。
难点:民间美术的寓意性。
【教学方法】欣赏法、讨论法、讲解法、实践法。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准备情况,师生问好。
二、实物与图片导入:师:图片展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溧水骆山大龙”,问题:同学们对这条龙熟悉吗?(让同学简单介绍一下)。
生:这是骆山大龙……师:对。
“骆山大龙”起源于明代,有四百多年的历史,龙身数百米,扎制的工艺、彩绘、刺绣都是数百年传承下来的,2022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中国民间美术。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家乡民俗活动说起,让学生知道民间美术扎根于民间,它是民俗文化活动的载体,是用来丰富民俗活动的。
三、讲授新课:1.民间美术的种类师:说说你所知道的民间美术还有哪些?生:剪纸、刺绣……师:除了这些,还有很多,我们先来看段视频(庙会、过年场景的视频),思考两个问题:①从视频中还能发现哪些属于民间美术?②为什么会在这些场合见到很多民间美术?生:糖画、玩具、花馍……师:民间美术的种类很多,主要概括有以下几类:剪纸、织绣、印染、皮影等。
各异的风土人情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各异风土人情的兴趣。
2. 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介绍各异风土人情的概念。
强调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风土人情。
2. 讨论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思考过程。
第二章:中国风土人情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
2. 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
探讨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教学活动:1. 展示中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图片和视频。
2. 引导学生讨论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第三章:法国风土人情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国的风土人情。
2. 培养学生对法国文化的兴趣。
教学内容:介绍法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
探讨法国的饮食文化和艺术。
教学活动:1. 展示法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图片和视频。
2. 引导学生讨论法国的饮食文化和艺术。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第四章:日本风土人情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
2. 培养学生对日本文化的兴趣。
教学内容:介绍日本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
探讨日本的传统节日和礼仪。
教学活动:1. 展示日本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图片和视频。
2. 引导学生讨论日本的传统节日和礼仪。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第五章:印度风土人情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印度的风土人情。
2. 培养学生对印度文化的兴趣。
教学内容:介绍印度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
探讨印度的宗教信仰和节日。
教学活动:1. 展示印度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图片和视频。
2. 引导学生讨论印度的宗教信仰和节日。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第六章:美国风土人情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国的多元文化和风土人情。
2. 培养学生对美国不同文化背景的尊重和理解。
教学内容:介绍美国的多元文化背景。
《各异的风土人情——中国民间美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点:理解民间美术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了解民间美术的次要类别。
学会简单的民间美术之剪纸练习。
2.过程与方法:经过讲授法与演示法等教学方法,让先生了解民间美术独特的方式言语与表现手法和其中的寓意。
培养先生创新精神和美术理论能力,促进技术认识的构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民间美术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
理解民间美术中的蕴涵的人民群众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
弘扬民间美术精华,培养热爱民间美术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民间美术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
2.民间美术独特的方式言语与表现手法和其中的寓意。
三、教具:剪刀,铅笔,方形红纸,制造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四、教学流程:(一)导入:播放视频发问:1、视频当中所展现的是甚么内容?2、你见到的民间美术作品都有哪(先生回答)考虑1:中国不同地区的民俗艺术方式有哪些区别?结合民间活动的例子导入(引发先生兴味,吸引先生的目光,集中他们的留意力))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喜庆节日如元宵节等重要节日,每个地方也都有本人地方特点的民俗民风。
那么,今天我们便要一同来学习:各异的风土人情(课件映视课题)(二)讲授新课:我们说的风土人情是指我们的民间美术,“民间艺术”,是艺术领域中的一项分类,冠以“民间”字样,明显是要与所谓的“宫廷艺术”与“贵族艺术”等有所区隔。
那么,甚么是民间美术呢?(课件展现)(1)甚么是民间美术呢?(课件展现)师:民间美术是人民群众创作的、用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和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及流行的美术。
(课件展现)(意图:让先生对民间美术有一个概念)考虑2:民间美术创作的目的。
(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2)民间美术的分类:师:根据民间美术这个概念,我们再想一想民间美术作品都有哪些类别?(可以分成哪几类)师:它次要有哪些类别:绘画、雕塑、玩具、刺绣染织、服饰、家具器皿、戏具、剪纸、纸扎彩灯、编织、食品等等。
课题:各异的风土人情总课时编号:09课时:1课时备课时间:上课时间:教材分析:民间美术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其他地区,都冇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它是一种自发性的美术形式,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积累屮,为了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以及祈求幸福的愿望,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美术门类。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而:1.民间美术与人们的生活Z间冇着密切的关系。
2.民间美术的主耍类别。
3.民间美术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
4.民间美术独特的形式语言与表现手法以及其中的寓意。
本课主要围绕中国的民间美术这一主题來展开教学, 口的是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从而能够自觉地保护这一传统。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民间美术及其类别;认识民间美术在人类活动中所貝有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以及民间美术独特形态和形式语言及其中深厚的寓意。
了解民间美术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学会欣赏民间美术,把民间美术运用到现代生活屮来。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民间美术不同类型的文化学习实践及游戏过程,调动学生限、心(脑)、手、行为多智能的身心参与,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在思想和观念上对民间美术的认同并激发他们对民间美术的关注和喜爱,从而能够口觉的保护这一传统。
一、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民间美术及其类别;认识民间美术在人类活动中所貝有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以及民间美术独特形态和形式语言及其中深厚的寓意。
了解民间美术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学会欣赏民间美术,把民间美术运用到现代生活屮来。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民间美术不同类型的文化学习实践及游戏过程,调动学生眼、心(脑)、手、行为多智能的身心参与,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在思想和观念上对民间美术的认同并激发他们对民间美术的关注和喜爱, 从而能够自觉的保护这一传统。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有民间美术特征的图片、民间美术作品实物学生:剪刀、蜡光纸或红纸教学过程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i、欣赏导入欣赏、提问1、视频欣赏:2006年春节文艺晚会-等奖舞蹈——《俏夕阳》师生问答同洋们,这段舞蹈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导入新课2、出示课题、导入新课二、欣赏美民间美术的分类视频欣赏1、说一说除了皮影以外屮国述有哪些有特色的民间美术?2、找一找:捉出问题,几分钟的视频让我们意犹未尽,下面继续播放一段视频《北京地坛庙会》,寻找其中的民间美术作品。
各异的风土人情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1.2 教学内容:介绍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
探讨风土人情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3 教学活动:让学生展示他们对不同国家风土人情的了解。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风土人情对生活影响的观点。
第二章:亚洲国家的风土人情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亚洲国家的风土人情。
培养学生对亚洲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2.2 教学内容:介绍亚洲国家的风土人情,如日本、韩国、中国等。
探讨亚洲国家的传统习俗和节日。
2.3 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小组研究,了解亚洲国家的风土人情。
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体验亚洲国家的传统习俗。
第三章:欧洲国家的风土人情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欧洲国家的风土人情。
培养学生对欧洲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3.2 教学内容:介绍欧洲国家的风土人情,如法国、意大利、德国等。
探讨欧洲国家的饮食习惯和节日庆典。
3.3 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小组研究,了解欧洲国家的风土人情。
进行美食制作活动,让学生体验欧洲国家的饮食习惯。
第四章:非洲国家的风土人情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非洲国家的风土人情。
培养学生对非洲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4.2 教学内容:介绍非洲国家的风土人情,如尼日利亚、南非、埃及等。
探讨非洲国家的音乐舞蹈和传统习俗。
4.3 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小组研究,了解非洲国家的风土人情。
进行音乐舞蹈表演,让学生体验非洲国家的音乐舞蹈。
第五章:美洲国家的风土人情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美洲国家的风土人情。
培养学生对美洲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5.2 教学内容:介绍美洲国家的风土人情,如墨西哥、美国、巴西等。
探讨美洲国家的节日庆典和传统习俗。
5.3 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小组研究,了解美洲国家的风土人情。
进行节日庆典活动,让学生体验美洲国家的节日庆典。
第六章:大洋洲国家的风土人情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洋洲国家的风土人情。
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三单元美术与自我、社会《第九课各异的风土人情》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
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类别,认识其在人类活动中所具有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以及民间美术独特的形式语言与表现手法及其中的寓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正确鉴赏的方法能力,学会欣赏民间美术,把民间美术运用到现代生活中来。
3、情感目标:培养审美情操,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正确对待民间美术,培养热爱本民族文化,包容多元文化的情感。
2学情分析
美术欣赏课的学习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如他们能用专业术语和其他知识表达对美的感受和对美术作品进行基本的分析,对生活中的美丑具备一定能力的鉴别和选取。
但大部分学生对于中国民间美术缺乏深刻的认识,容易把民俗生活习惯当成民间美术,有些学生还认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民间美术已经过时了,对民间美术不感兴趣等。
教师在对这课内容的讲授中不能简单的理论化,必须结合现实生活,运用大量图片与视频,让学生在更直观的感受中认识到民间美术的社会价值。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民间美术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以及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及深厚寓意。
【教学难点】解决学生对民间美术在思想和观念上的认识问题,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关注和喜爱。
从而进行民族艺术的教育和传承,使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各异的风土人情——中国民间美术
教学活动。
各异的风土人情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是什么。
2. 激发学生对世界各地风土人情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介绍风土人情的概念。
2. 解释风土人情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教学活动:1.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风土人情的理解和经验。
2. 展示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和描述。
作业:1. 让学生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研究和描述其风土人情。
第二章:饮食文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饮食文化。
2. 培养学生对不同饮食文化的尊重和欣赏。
教学内容:1. 介绍不同国家的代表性饮食。
2. 解释饮食文化对风土人情的影响。
教学活动:1.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不同饮食文化的经验和看法。
2. 组织一次饮食文化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和介绍自己所研究的国家的饮食文化。
作业:1. 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食物,研究和介绍其来源和制作过程。
第三章:传统节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传统节日。
2.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节日的尊重和欣赏。
教学内容:1. 介绍不同国家的代表性节日。
2. 解释节日对风土人情的影响。
教学活动:1.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不同文化节日的经验和看法。
2. 组织一次节日庆祝活动,让学生展示和介绍自己所研究的国家的节日文化。
作业:1. 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节日,研究和介绍其起源和庆祝方式。
第四章:建筑特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建筑特色。
2. 培养学生对不同建筑风格的欣赏和理解。
教学内容:1. 介绍不同国家的代表性建筑。
2. 解释建筑特色对风土人情的影响。
教学活动:1.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不同建筑特色的经验和看法。
2. 组织一次建筑特色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和介绍自己所研究的国家的建筑特色。
作业:1. 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建筑风格,研究和介绍其特点和代表作品。
第五章:社交礼仪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社交礼仪。
2. 培养学生对不同礼仪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各异的风土人情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2.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 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概述2. 亚洲地区的风土人情3. 欧洲地区的风土人情4. 非洲地区的风土人情5. 美洲地区的风土人情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世界各地风土人情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深入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风土人情背后的文化内涵。
4.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调研,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各异的风土人情教案教材。
2. 课件:世界各地风土人情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 网络资源:用于查找和补充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世界各地风土人情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分别讲解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地区的风土人情特点。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各地风土人情的具体表现。
4. 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风土人情背后的文化内涵。
5. 小组调研:分组进行调研,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6. 总结:概括世界各地风土人情的共性和差异,强调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目标:1. 深化学生对世界各地风土人情的理解,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2. 通过对比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激发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责任感。
七、教学内容:1. 澳洲地区的风土人情2. Middle East地区的风土人情3. 海底世界的风土人情4. 极地地区的风土人情5. 特殊自然环境下的风土人情八、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深入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风土人情背后的文化内涵。
《各异的风土人情——中国民间美术》郴州市三中——李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民间美术与人们的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了解民间美术的主要类别;认识民间美术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以及民间美术独特的形式语言与表现手法以及其中的寓意。
学生要在学习中了解分析类似的美术现象的方法,学会举一反三。
初步掌握美术欣赏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形成美术基本素养。
最后适当运用民间美术的表现方法完成一件民间美术艺术作品。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讨论,丰富视觉审美经验,发展美术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教学重点:1、认同多元文化。
2、逐步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在造型方面的特征和审美特性。
教学难点:(通过实例、设疑和小结突破重点难点)剪纸的样式、表现形式、寓意以及剪纸的基本技法,并完成一幅剪纸作品。
教具、学具:课件,具有民间美术特征的实物几件,教材,剪刀,笔,纸张等。
教学过程:一、视频欣赏导入播放动画片民间皮影《鹤与龟》的视频片段进行导入,通过提问并总结得出皮影中的动画片和电视中看到的动画片制作工艺不同之处。
引入课题:各异的风土人情——中国民间美术二、讲授新课1. 民间美术的定义:(课件展示)民间美术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用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的美术。
除了皮影以外中国还有哪些有特色的民间美术?2.提出问题:播放一段视频《北京地坛庙会》寻找其中的民间美术作品。
3.图片展示民间美术:年画、剪纸、刺绣、风筝、编织、泥人、糖画、苗画等。
4. 民间美术的分类课件展示: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种类,如民间绘画、雕塑、剪纸、刺绣染织、家具器皿、戏具及表演类造型、纸扎彩灯、玩具、编织等。
思考与交流:请同学们都好好思考一下在我们自己的家乡、日常生活中你见到的民间美术作品都有哪些?并回答你都是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看到的?并将其归类。
第九课各异风土人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特点以及和民族习俗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对傣族民间美术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身边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种类、寓意和特点。
2、教学难点:
民间美术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民间工艺品、教室黑板。
2、学具:民间工艺品、课本。
四、教学过程
五、教学反思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一些课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当地的民族风土人情特色,研究乡土教材,提高对民族文化的发现和审美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在课堂中应边讲边问、启发思想、师生共同参与,强化互动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各异的风土人情》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各异的风土人情》。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1.民间美术与人们的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2.民间美术的主要类别。
3・民间美术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
4・民间美术独特的形式语言与表现手法以及其中的寓意。
本课主要围绕中国的民间美术这一主题来展开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劳动人民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作品,这些作品的审美价值与其他美术作品相比毫不逊色。
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从而能够自觉地保护这一传统。
民间美术在屮国乃至世界的其他地区,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它是一种自发性的美术形式,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积累中,为了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以及祈求幸福的愿望,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美术门类。
二、说教学目标:美术鉴赏课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
根据高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及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了解民间美术的主要类别,了解民间美术独特的形式语言与表现手法以及其中的寓意,对民间美术的性质有一些感性认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屮国民间美术作品正确鉴赏的方法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民间美术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认识民间美术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
正确对待民间美术,培养热爱木民族文化,包容多元文化的情感。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造型语言,及珍贵的艺术品质, 是学生喜爱民间美术的关键所在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生动的教学语言,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唤起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爱民族、爱国家的艺术情怀。
四、说教法与学法:教学方法:根据新课标的精神,要使课堂氛围热烈,教学方式要多样化,要把传统的静态的教学传向动态的教学,因此我运用以下的方式方法:本节教学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兴趣,唤起对美好事物的热爱,自觉加入到保护民间美术的行列Z屮。
各异的风土人情
——中国民间美术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教材分析】《中国民间美术》是湖南美术出版社编著的高中美术教材美术鉴赏模块中第三单元第九课的教学内容。
教材围绕着了解民间美术这一主题展开,就
民间美术的种类以及与生活的关系列举了若干图片,通过大量照片和深入
浅出的论述,分析了民间美术的内涵以及一些相关的知识。
民间美术植根
于人民的具体生活,几乎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它与人民大众祈求幸福
的愿望以及对美的要求密切相关。
在学生对此有直观的认识后,教材进一
步说明了民间美术的价值,又深入的分析了民间美术独特的表现语言以及
它们的内涵,列举并分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实例。
最后延伸到对民间美术
的继承和发扬。
【教学理念】为了更好的实施新课改的教学理念,针对高二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立足于教材,在关注教材的同时以学生为主,尝试把“搜集资
料→阅读欣赏→讨论探索→评价延伸”的研究型学习方式进入课堂教学,
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多元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类别;认识其在人类活动中所具有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以及民间美术独特形态、形式语言、其中的寓意。
2、能力目标:了解民间美术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学会欣赏,并把民间美术运用到生活中来。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在思想和观念上对民间美术的认同并激发他们对民间美术的关注和喜爱,从而能够自觉的保护这一传统。
【教学重点】了解民间美术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以及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及深厚寓意。
【教学难点】解决学生对民间美术在思想和观念上的认同,激发同学对民间美术的关注和喜爱。
从而进行民族艺术的教育和承传,使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
【教学准备】
教具:制作多媒体课件、有民间美术特征的图片、视频
学具:图片、PPT视频
案例实录
导入:教师展示一首古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1.问:从这首小诗里,你看到了哪件民间风物?——答:风筝
2.问:最漂亮最有特色的风筝产地在哪里?——答:山东潍坊
3.问:你知道的风筝有哪几种类型?——(学生可以有多种答案。
)
(展示风筝的图片)
展示风筝种类:板子风筝、硬翅风筝、软翅风筝、串类风筝、自由类风筝
教师语: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韩信他老人家肯定不会想到,他那轻轻的一放,竟然引发出那么多的类型。
不要误会,韩信只是史书中有记载的放风筝的第一人,其实在民间,应该,老早就已经有了放风筝这个方式。
风筝的最初用意是驱除霉运,家里面如果有人生病了,家人就会做一个风筝,把病人的名字写在上面,然后让风筝飞到最高的时候把线剪断,目的就是让霉运远远的飞走。
现在,放风筝是一种民间的娱乐项目,也是一种民间的文化和美术作品,你能从风筝文化里得出规律,给我们的民间美术下个定义吗?
一、走近民间美术(引导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种类和艺术特征——民间美术贯穿人民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两个领域)
1、问:什么是民间美术
观看有关视频,请同学总结,教师补充
通过学生的解答,联系风筝的特点,小结得出:民间美术是人民群众创作的、用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和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及流行的美术。
教师强调:a、人民群众创作,非士大夫、专业人才,不供应宫廷需要
b、用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元宵、端午、中秋、祭祀)
c、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及流行(几乎到每个人都会做,都能做的程度)
如果我们把中华民族文化比做河流,中国美术比做是漂在河流上的一根粗大的木头,浮在水上的是宫廷美术、文人士大夫美术、专业美术。
沉在水底的是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以它稚拙的特点支撑着主流艺术。
(用通俗易懂的比喻激发学生想了解民间美术的欲望。
)
二、民间美术的种类(板书)
教师提问:你知道的民间美术作品有哪些?
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民间美术类别:绘画、雕塑、玩具、刺绣染织、服饰、家具器皿、戏具、剪纸、纸扎彩灯、编织、食品
分类后,学生和教师一起逐个进行简单的列举和补充。
教师语:众多的民间美术基本上涉及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他根植在人民的生活中,又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分类列举介绍
剪纸
1.介绍剪纸历史【同学介绍】
2.剪纸种类
3.剪纸的表现方法【具体介绍阴刻,阳刻】
年画
1.介绍年画【请同学介绍】
2.看图片分析几种年画特点【提问方式、教师总结】
桃花坞年画:用一版一色的木版套印方法印刷出来,表现欢乐气氛,吉祥喜庆,民俗生活,戏文故事等。
天津杨柳青年画:写实,鲜明活泼
潍坊杨家埠年画:想象丰富,重用原色,线条粗犷,风格纯朴。
3.重点介绍桃花坞年画
简单介绍皮影、泥塑、民间玩具、刺绣染织、编织、雕塑、服饰、食品三、民间美术与生活(根植于生活,同时影响生活)
问:芜湖的民间美术有哪些
介绍各地各节日的民间特色活动
问:除了上面的这几种,你知道的还有哪些各地的节日风俗活动?
四、民间美术的独特艺术语言
问:猜猜民间都是用什么来表达他们的美好祝愿的?并对这些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手法来说说你自己的想法。
教师举例展示民间艺术语言的表现方法
教学反思:
民间美术即通俗易懂,又容易被人忽视,随着现代社会商品经济的繁荣,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已经越来越少,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学生们应该懂得如何去发现民间美术,如何去传承,去发展。
在课堂的进程中,理清民间美术的范畴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这是对我们的学生对民俗文化和民间美术的区分最好的教育,尤其是通过他们自己找例子,自己来展示、解答,不但锻炼了表述能力,更是对民间美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作为文化古城绍兴,虽然在表象上具备相当多的旅游特色产业,但真正能够值得夸耀的美术作品却不多,还在使用的,能够被发展的民间美术也不多。
所以,这样就更需要学生们自己去挖掘,去发现。
这节课非常需要学生前期的准备,有的班级学生准备充分,效果就很好,有的班级之前根本没当回事,那么就需要教师在之前做好比较充分的准备,或者,可以把最后部分的讨论提前,在课堂上就让学生谈谈对民间美术的看法等。
教师可以灵活的运用手头已有的资源,生动的上好这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