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学基础年制中专护理专业教学大纲完整版

护理学基础年制中专护理专业教学大纲完整版

护理学基础年制中专护理专业教学大纲完整版
护理学基础年制中专护理专业教学大纲完整版

护理学基础年制中专护理专业教学大纲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三年中专)《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

护理系

二〇一七年八月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一、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基础护理学是高等院校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护理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从概念、程序、和实践的角度出发介绍护理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通过对知识、技术程序和经验积累、以及人文关怀理念的整合,注重教学的整体优化,重点培养学生关怀和照顾病人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基础护理工作作为临床各专科护理的基础,贯穿于满足患者对健康需求的始终,是临床专业课程的先导。为临床专科护理奠定基础。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以后学习临床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二、目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同学们掌握遗传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护理学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试验研究方法、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熟悉近护理学学发展的新动向,并能解答和分析理论上和实践上遇到的护理学问题。

三、教学内容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146学时,其中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82学时。

各章学时分配如下:

四、选用教材和参考书

(1)《护理学基础》李小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第1版,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2)《护理学基础》:李小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第2版,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3)《基础护理学》:李晓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第5版,全国医学高等医药“十二五”规划教材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1.与前修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前修课程主要包括文化课程、医学基础课程和护

理人文课程等,前修课程的学习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与后续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主要为临床专科护理课程。本课程的学

习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了引导和促进作用,使护生在学习临床专科护理课程时能利用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运用护理程序、专科护理技术对各专科患者实施针对个案特点的整体护理,是连接岗位通用能力和专科护理能力的桥梁。

六、教学方法与考核

本课程宜利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课外习题和答疑相配合的教学方法。随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逐渐增加和补充视听资料。

成绩考核应以笔试闭卷考试为主,结合平时实验,作业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实验内容要求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实训内容要求学生完成实训手册。

运用多元考核方式,综合评价学生能力为引导学生加强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学习,针对护理专业的学科特点,按职业岗位标准改过去单一理论考试的模式为平时考核、实践考核、理论考核并重的考试模式,即结合实验报告书写、每次实践课的随机回示与考

试、期末实践技能考试与理论考试成绩。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考核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结合,形成较完善的护理学基础操作规程与评分标准体系。同时,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提高对病人的评估、与病人沟通、对病人关心和关注病人安全方面的分值,从技能知识、技能操作、态度、沟通等方面考核学生,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

大纲正文:

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护理学的发展史

一.、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中国护理学发展历程

三、中国护理学发展趋势

第二节护理学的任务范畴及工作方式

一、.护理学的任务

二、.护理学的范畴

.三、护理工作方式

【重点和难点】

重点:护理学的任务

难点:护理工作方式

【教学要求】

1、了解护理学发展史;

2、熟悉护理学的任务;

3、掌握护理工作方式。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案例导入:以导、思、练、评、练为教学主线,指导学生自学、讨论、练习,创建情景,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项目实训。

第二章护士的素质与角色

【教学内容】

第一节护士的素质

一、素质的概念

二、护士素质的内容

第二节护士的角色

一、角色的概念

二、护士角色的功能

【重点和难点】

重点:护士素质的内容

难点:护士角色的功能

【教学要求】

1、掌握护士素质的概念;

2、掌握护士素质的内容。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案例导入:以导、思、练、评、练为教学主线,指导学生自学、讨论、练习,创建情景,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项目实训。

第三章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

第一节关于人的概念

一、人是统一的整体.

二、人有基本需求

三.、人的成长与发展

第二节关于健康的概念

.一、健康的概念

二、健康-疾病轴

第三节关于环境的概念

一.、人的内环境

二、人的外环境

三、健康与环境的关系

第四节关于护理的概念

一、护理的概念

二、护理的内涵.

【重点和难点】

重点:健康的定义;影响健康的因素

难点;护理与健康的关系

【教学要求】

1、了解关于人的概念,关于健康的概念,关于环境的概念;

2、熟悉疾病的概念;

3、掌握影响健康的因素;

4、掌握健康的定义。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案例导入:以导、思、练、评、练为教学主线,指导学生自学、讨论、练习,创建情景,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项目实训。

第四章护理相关理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系统理论

一、系统的概念与分类

二、系统的基本属性

三、系统论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第二节需要层次理论

一、需要的概述

二、需要层次理论

三、需要层次理论与护理

第三节压力与适应理论

一、压力的概述

二、压力的应对

三、适应的概述

四、压力与适应

五、压力与适应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

重点:需要层次理论

难点:系统理论

【教学要求】

1、了解系统理论

2、理解压力与适应理论

3、掌握需要层次理论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案例导入:以导、思、练、评、练为教学主线,指导学生自学、讨论、练习,创建情景,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项目实训。

第五章护理程序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护理程序的概念

二、护理程序的发展背景

三、护理程序的意义

第二节护理程序的步骤

一、护理评估

二、护理诊断

三、护理计划

四、实施

五、评价

【重点和难点】

重点:护理程序的定义;护理诊断的陈述方式;

难点:护理诊断的排列顺序;评判性思维在护理程序中的应用

【教学要求】

1、了解护理程序的发展背景;

2、熟悉护理程序的意义;

3、掌握护理程序的概念,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实施,评价。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以案例导入,启发性讲授和情景模拟教学为主,医院见习医院的布局与设置,指导学生进行专题讨论,利用角色扮演法等进行项目实训。

第六章护理安全与防护

【教学内容】

第一节护理安全与防护

一、护理安全的相关概念及意义

二、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

三、护理安全的控制

第二节护理职业防护

一、护理职业防护的相关概念及意义

二、职业损伤危险因素

三、常见护理职业损伤及防护措施

【重点和难点】

重点:常见护理职业损伤的防护;

难点:护理安全的防范原则

【教学要求】

1、熟悉常见护理职业损伤的防护概述;

2、熟悉护理职业防护概述;

3、掌握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

4、掌握护理安全的防范原则;

5、职业损伤危险因素;

6、常见护理职业损伤的防护。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以案例导入,启发性讲授和情景模拟教学为主,医院见习医院的布局与设置,指导学生进行专题讨论,利用角色扮演法等进行项目实训。

第七章医院和住院环境

【教学内容】

第一节医院

一、医院的性质与任务

二、医院的种类

三、医院的组织结构

第二节门诊部

一、门诊

二、急诊

第三节病区

一、病区的设置及布局

二、病区环境管理

三、病床单位

四、铺床法

【重点和难点】

重点:门诊、急诊和病区的护理工作内容;医院的物理环境的管理要求;医院的类型与分级。

【教学要求】

1.掌握门诊、急诊和病区的护理工作内容;

2.掌握医院的性质与功能;医院的分类与分级。

3.熟悉医院门诊、急诊及病区的设置与布局。

4.正确完成门诊、急诊和病区护士的工作职责。

5.操作严谨细致,一丝不苟。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以案例导入,启发性讲授和情景模拟教学为主,医院见习医院的布局与设置,指导学生进行专题讨论,利用角色扮演法等进行项目实训。

第八章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入院护理

一、入院程序

二、患者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工作

三、分级护理

第二节出院护理

一、出院前护理

二、出院时的护理

三、出院后的护理

第三节运送病人的护理技术

一、轮椅运送法

二、平车运送法

三、担架运送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病人入院和出院的程序;运送患者时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难点:护理工作中的力学原理;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的操作程序。

【教学要求】

1.掌握分级护理的护理内容与适用对象;运送患者时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2.熟悉入院及出院程序;患者入病区后初步护理的内容。

3.熟悉分级护理的适应范围

4.能够借助轮椅与平车运送患者入院和出院。

5.能应用力学原理进行各种铺床法。

6.能正确处理各种入出院时的护理、医疗文件。

7.关爱患者,有效进行人文关怀。

8.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案例导入法,以导、思、练、评、练为教学主线,指导学生自学、讨论、练习,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项目实训。

第九章病人卧位与安全的护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临床常用卧位

一、卧位的概念

二、卧位的种类

第二节协助病人更换卧位

一、协助病人翻身侧卧

二、协助病人移向床头

第三节保护具的种类及应用

一、保护具的种类

二、保护具的应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常用卧位姿势和适用范围;卧位的变换。

难点:去枕仰卧位、中凹卧位、半坐卧位、端坐卧位的姿势要点、适应范围和临床意义。

【教学要求】

1.能说出主动卧位、被动卧位、被迫卧位三种卧位的特点。

2.掌握帮助病人更换卧位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3.掌握各种常用卧位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4.熟悉安置和更换各种卧位的作用;各种保护具的用途。

5.熟悉医院常见的不安全性损伤及预防

6.能正确的根据患者的病情安置下列卧位:去枕仰卧位、中凹卧位、半坐卧位、侧卧位、端坐位,并说明理由。

7.能正确帮助不能活动的患者更换卧位。

8.具有为不同患者选择合适卧位和翻身的能力。

9.能正确使用保护具,并阐述其注意事项。

10.视每一位患者为自己的亲人,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11.能正确运用语言和非语言行为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案例导入法;以导、思、练、评、练为教学主线,指导学生自学、讨论、练习,创建情景,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项目实训。

第十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医院感染

一、概述

二、医院感染的形式

三、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第二节清洁、消毒、灭菌

一、概述

二、清洁消毒灭菌的方法

第三节无菌技术

一、概念

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

第四节隔离技术

一、隔离的基本知识

二、隔离原则

三、隔离种类及措施

四、隔离技术

第五节消毒供应室

一、消毒供应室的设置及布局

二、消毒供应室的工作内容

三、常用物品的保养

【重点与难点】

重点:清洁、消毒、灭菌概念;煮沸消毒、压力蒸汽灭菌法的注意事项;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隔离概念和隔离技术操作方法。

难点: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穿脱隔离衣操作法。

【教学要求】

1.解释概念:医院感染、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技术、无菌区、无菌物品、非无菌区。

2.熟悉医院感染的形成、类型及管理措施;物理、化学消毒灭菌法的原理、适用范围、注意事项;常用的隔离种类及隔离要求。

3.掌握无菌技术操作的原则、隔离原则。

4.掌握常用的物理和化学消毒、灭菌的方法。

5.具有使用压力蒸汽灭菌器、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物品灭菌的能力。

6.能正确使用化学消毒、灭菌剂对各类物品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7.能正确使用无菌物品、正确完成各项无菌技术操作。

8.具有按照要求准备隔离衣,完成洗手、手的消毒、穿脱已经使用过的隔离衣的能力。

9.能自觉遵守无菌原则、隔离原则。

10.能根据临床各科特点做好物品的准备、消毒、灭菌、回收等工作。

11.具有严格的护理职业防护知识,预防职业暴露。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以启发性讲授和情景模拟教学为主,教师技能示教,学生分组讨论后进行项目实训。

第十一章病人清洁的护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口腔护理

一、口腔护理

二、口腔健康维护

第二节头发护理

一、头发护理评估

二、头发护理

三、头发的健康与保养

第三节皮肤护理

一、皮肤状况评估

二、皮肤护理

三、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第四节晨晚间护理

一、晨间护理

二、晚间护理

三、卧有病人更换床单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口腔护理技术;预防压疮护理技术。

难点:口腔护理;卧有患者床更换床单法。

【教学要求】

1.解释“压疮”的概念。

2.掌握压疮的预防措施、压疮的分期及各期的护理原则。

3.掌握漱口溶液的选择;口腔护理注意事项;压疮发生的原因。

4.熟悉压疮的好发部位、易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

5.熟悉沐浴法、晨晚间护理的目的。

6.能熟练掌握特殊口腔护理、床上擦浴、卧有病人床更换床单的操作方法。

7.能正确使用便盆;正确进行背部按摩。

8.能掌握床上洗发的操作方法。

9.能耐心、细致地为患者服务,尊重、爱护患者。学会与患者沟通的能力。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案例导入:以导、思、练、评、练为教学主线,指导学生自学、讨论、练习,创建情景,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项目实训。

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教学内容】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一、体温的形成与调节

二、正常体温及生理性变化

三、异常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四、体温的测量

第二节脉搏的评估及护理

一、正常脉搏及生理性变化

二、异常脉搏的评估与护理

三、脉搏的测量法

第三节呼吸的评估及护理

一、正常呼吸及生理性变化

二、异常呼吸评估与护理

三、呼吸的测量法

第四节血压的评估及护理

一、正常血压及生理性变化

二、异常血压评估与护理

三、血压的测量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化;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体温的测量方法;正常脉搏及其生理变化;异常脉搏的观察与护理;脉搏的测量方法;正常血压及其生理变化,异常血压的观察与护理;血压的测量方法和记录;异常呼吸的观察与护理;呼吸的测量方法。

难点: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异常脉搏的观察与护理;异常血压的观察与护理;异常呼吸的观察与护理。

【教学要求】

1.解释概念:生命体征、发热、稽留热、驰张热、脉搏短绌、潮式呼吸、间断呼吸、呼吸困难。

2.掌握体温、呼吸、血压测量及氧气吸入法的注意事项。

3.掌握正常体温及其生理性变化;几种常见的热型特点;血压的正常值;血压的生理性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4.熟悉体温的产生与调节;正常呼吸及其生理性变化;常见的异常脉搏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异常呼吸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5.能为患者正确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6.能对体温过高和体温过低的患者进行护理。

7.能对血压异常的患者进行护理。

8.能掌握体温计的消毒与检查方法。

9.能熟练的正确填写相关内容和绘制体温单。

10.能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关心、尊重、爱护患者。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案例导入;以启发性讲授和多媒体演示为主,教师技能示教,指导学生自学、分组讨论,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项目实训。

第十三章冷热疗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冷疗法

一、冷疗的作用

二、影响冷疗的因素

三、冷疗法的禁忌症

四、冷疗技术

第二节热疗技术

一、热疗的作用

二、影响热疗的因素

三、热疗法的禁忌症

四、热疗技术

【重点与难点】

重点:冷、热疗各种方法及禁忌。

难点:各方法在应用时的效果判断及注意事项。

【教学要求】

1.掌握应用冷、热疗法的禁忌。

2.掌握冷疗法的应用:局部冷疗、全身冷疗法。影响冷、热疗法效果的因素。

3.掌握热疗法的应用:干热疗法、湿热疗法。

4.熟悉冷、热疗法的护理评估;冷、热疗法的作用。

5.了解冷、热疗法的效应。

6.能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7.能耐心、细致地为患者服务,尊重、爱护患者。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以案例教学和多媒体演示为主,教师技能示教,指导学生分组讨论,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项目实训。

第十四章饮食与营养

【教学内容】

第一节医院饮食

一、基本饮食

二、治疗饮食

三、试验饮食

第二节一般饮食护理

一、影响饮食与营养的因素

二、病人一般饮食的护理

第三节特殊饮食护理

一、鼻饲法

二、要素饮食

第四节出入液量记录

一、记录内容及记录要求

二、记录方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医院饮食、治疗饮食、试验饮食的种类及适用范围;鼻饲法的适应证,注意事项及操作。

难点:鼻饲法的适应证,注意事项及操作。

【教学要求】

1.解释概念:治疗饮食、试验饮食、要素饮食、鼻饲法。

2.掌握医院饮食的种类及其适应范围。

3.掌握鼻饲法的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

4.熟悉机体营养素的种类及生理作用。

5.了解营养的评估;要素饮食的实施、注意事项。

6.具有为不同病人进行进食护理及饮食治疗的能力。

7.具有按照护理程序的方法为不能由口进食的患者实施鼻饲的能力。

8.具有为不同人群提供饮食健康指导的能力。

9.能耐心、细致地为患者服务,关心、尊重、爱护患者。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案例导入法,以启发性讲授和多媒体演示为主,采用录像等直观教学法,教师技能示教,学生分组讨论,进行项目实训。

第十五章排泄护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排尿的护理

一、排尿的观察

二、影响排尿的因素

三、排尿异常的护理

四、导尿术

五、膀胱冲洗术

第二节排便的护理

一、排便的观察

二、影响排便的因素

三、排便异常的护理

四、灌肠法

第三节排气的护理

一、肠胀气病人的护理

二、肛管排气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便秘、腹泻、大便失禁、尿潴留、尿失禁的概念;异常排便、异常排尿活动的观察及护理;大量不保留灌肠、小量不保留灌肠、保留灌肠、导尿术的物品准备、实施及注意事项。

难点:大量不保留灌肠、小量不保留灌肠、导尿术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要求】

1.了解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排尿的生理。

2.了解多尿、无尿、尿失禁、尿潴留的概念及原因。

3.了解影响排便的因素,各种异常排便的概念及原因、症状。

4.熟悉影响正常排尿的因素;尿液观察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

5.熟悉粪便观察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

6.掌握尿失禁、尿潴留的护理措施。

7.掌握留置导尿管病人的护理。

8.掌握便秘、腹泻、排便失禁病人的护理措施。

9.熟悉简便通便法及肛管排气法。

10.熟悉膀胱冲洗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11.掌握导尿术、留置导尿术和各种灌肠法的目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2.培养学生尊重、关爱、体贴患者的工作态度。

13.严格无菌操作,能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案例导入,以启发性讲授、多媒体演示和教师技能示教为主,指导学生自学、组织专题讨论,进行项目实训。

第十六章药物疗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给药的基本知识

一、概述

二、给药的原则

三、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第二节口服给药法

一、安全给药指导

二、口服给药法

第三节吸入给药法

一、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二、氧气雾化吸入法三

第四节注射法

一、注射原则

二、注射用物

三、药液抽吸法

四、常用注射法

第五节药物过敏试验法

一、药物过敏反应的特点

二、常用药物过敏试验技术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一、课程简介 护理学是一门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研究有关预防保健与疾病防治康复过程中护理理论与技术的科学。《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入门课程;是学习护理专业的基础教材,它包括了护理学发展史、护理学基本概念、护理学理论及相关理论、卫生服务体系、护理专业与法律、护理程序、以及基础护理理论基础和操作技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用,最带有普遍性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操作,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二、总体要求 通过护理学基础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护理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各项基本技能,掌握病人的生理需求及心理社会需求,用护理理论知识和娴熟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满足病人的生理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护理学基础》主要教授内容包括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时数分配 总学时:81 (理论:60 操作:21)

第一章绪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护理学基础的教学目的及护理学的任务和范畴。 熟悉护理工作方式及护士素质的基本内容。 了解现代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课程内容 一、护理学的形成,现代护理学和中国护理学的发展。 二、护理学的任务、范畴与工作方式,护士素质的含义及基本内容。 三、学习护理学基础的意义。 考核知识点 一、护理学的发展过程。 二、现代护理的任务和范畴、发展方向 考核要求 一、掌握现代护理学发展的特点,护理学的主要任务 二、熟悉护理学实践的范畴 三、了解我国卫生保健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今后方向 第二章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人的基本需要的特性及意义,健康的定义及影响因素熟悉护理的发展历程,成长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 了解护理的特征,整体护理为护理领域带来的变革 课程内容 一、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人的基本需要 三、人的成长与发展 四、人的自我发展 五、健康和疾病的概念及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六、人的内外环境、人类健康与环境的关系 七、护理的概念及演变进程 八、护士在维持和促进健康中的角色 九、专业与护理专业 十、学习护理学基本概念的重要意义 考核知识点 一、健康的定义、健康与疾病的关系、健康与环境的关系

(完整word版)中医护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正治与正护: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它的本质相一致情况下所实施的治法与护法,又称 “逆治逆护法”。 2.反治与反护: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它的本质不相一致情况下所实施的治法与护法。 3.热因热用:用温热药、温热护法,治护热的症状表现的方法。 4.寒因寒用:用寒凉药、寒凉护法,治护寒的症状表现的方法。 5.塞因塞用:用补塞药、补塞护法,治护闭塞不通症状的护法。 6.通因通用:用通利的药物、通利的护法,治护通泄症状的方法。 7.同病异护:一般情况下,相同的症证,应该使用相同的护法。 8.异病同护: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病证,应该使用不同的护法。 9.未病先防:使之在未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10.既病防变:指的是在疾病发生的初始阶段,应力求早诊断、早诊断,以防止疾病的发展 及传变。 11.汗法:亦称解表法。是通过宣发肺气、调畅营卫、开泄腠理等作用,促使人体微微出汗, 使肌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12.吐法:亦称涌吐法。是指通过药物,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 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 13.温法:亦称温阳法。是通过温中祛寒、回阳通络等作用,使寒气去,阳气复,经络通, 血脉和的一种方法。 14.刮痧法:又称“挑痧”,是指在边缘钝滑的器具,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其 局部皮下出现瘀斑或痧痕的一种治疗方法。 15.药熨法:是将中药用白酒或食醋搅拌后炒热,装入布袋内,在患处或特定穴位来回移动 或回旋运转,利用温热及药物的共同作用,已达到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祛瘀消肿、温经通络等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16.灸法:是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加工制成艾条或艾炷,点燃后在人体体表的一种部位或腧 穴进行烧灼熏烤,借灸火的热力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17.拔罐法:又称“吸筒法”,是以罐或筒为工具,利用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 罐或筒吸附于腧穴部位皮肤上或应拔部位,造成被拔部位的皮肤充血、淤血,产生刺激以调节脏腑功能,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二、简答题 1、煎药加水方法 1)第一煎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3-5cm 2)第二煎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2-3cm为准加水方法是按平均每1g药加水10ml计算出该方的需水量一般第一煎将总水量的70%加入,第二煎加入剩余的30%应一次将水加足,避免在煎药过程中频频加水 2、中草药中毒 1)立即停止接触服用有毒药物 2)尽快清除毒物 3)解毒:催吐:口服有毒药物2-3h;洗胃;导泻中毒超过6h 4)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泄

英语教学法教学大纲--专业

《英语教学法》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English Teaching Methodology 课程代码:0452117 学时数:32学时学分:2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英语(教育方向) 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 考核方式:闭卷笔试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英语教学法》是英语(教育方向)专业必修课程,也是专业核心课程,在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在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英语教与学的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直接为学生的顺利就业打下基础。本课程立足于培养优秀的中小学英语教学应用型人才,除了让学生掌握扎实学习教学理论知识之外,还让其具备较强的实际教学能力,较强的分析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本课程的作用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英语教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各教学层面的基本路子和方法,形成科学的教学观、语言观、学习观和方法观等,并具备一定的基本操作能力,旨在引导学生以本书阐述的理论为线索,了解英语教学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英语教学的理论知识,为将来从事英语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1章导论 【教学要求】 了解教学法的研究对象和意义以及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 重点和难点:教学法的内涵和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内容】

1、教学法研究的对象、内容; 2、学习英语教学法的意义; 3、何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 4、如何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法的内涵与本质;语言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 第2章、语言与语言教学 【教学要求】 了解语言的性质;了解语言学习的过程;了解语言教学的主要流派及其理论基础;了解语言教学的新趋势; 【教学内容】 1)语言、语言教学的性质; 2)英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 3)英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4)语言教学的主要流派及其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与难点】 语言教学的主要流派及其理论基础;语言教学的新趋势; 第3章、英语教学方法 【教学要求】 理解交际能力的内涵;了解交际教学和任务性语言教学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征;基本掌握交际教学原则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正确评价交际教学法和任务型语言教学; 【教学内容】 1、交际能力的内涵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2、交际能力的内涵 3、交际教学的基本特征; 4、交际教学活动的创设; 5、对交际教学法的评价;

中医护理学基础100题

五禽戏的创立者华佗 被称为刚脏的是肝 下列具有表里关系的经脉是足阙阴与足少阳经 五化中,属于火的是长 治疗和护理疾病的基本原则是调整阴阳, 恢复其相对平衡 失眠兼见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者,多为心肾不交 “阳胜则阴病”,用下列那种理论解释为宜阴阳消长平衡 下列不属于津液范畴的是痰饮 脾的生理功能有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 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产生各种变化 属于阴中之阴的时间是前半夜 泻南补北法是指泻心补肾法 七情致病的特点有直接伤及内脏/影响脏腑气 机/情志变化与病势相关 经络的主要组成部分十二经脉 目睛斜视多为肝风内动 与血液正常运行有关的因素有脉管的完整性/气的推动/气 的固摄/心肝脾等脏的功能/ 血液自身清浊 诊寸口脉,右寸候肺 与血液生成无关的是自然界清气 期的生理功能有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 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五脏中以升为健的脏是脾 在液为唾的脏是肾 属于六腑的有胆/胃/三焦/膀胱 数脉的主病是热证 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为阴邪,易伤阳气/其性凝

滞,主用/其性收引 湿证患者面色多表现为黄色 格阴的本质是真热假寒 过度安逸易导致的病理变化是气血运行不畅 均属于肝系统的是胆/筋/目/爪 脾在体合肉 下列哪项症状属于假神面赤如妆 神识不清,胡言乱语,声高有力,称为谵语 行气利水并用治水肿的依据是气能行津 与肺相表里的六腑是大肠 被称为百病之长的六淫邪气是风邪 呕吐清水痰涎,多属痰饮 机体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是血 具有主决断的脏腑是胆 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苔白腻,主病是痰饮证 五行制化关系中,异常的是相乘/相侮 宗气的盛衰可诊察虚里穴 潮热多见于阳明实证/湿温病/阴虚 证 卫气的生理功能是防御、温煦、调控 人体组织结构中,属于阳的是六腑 大实有羸状是指真实假虚 望络脉通用的年龄是3岁内 灰黑苔主病是热极或寒极 瘀血疼痛的性质多是刺痛 肝主流泄的功能体現在调畅气机/促进血液运 行/调解情志/促进肠胃 运化 性质精纯, 灌注于脉中之气是营气 水火既济概括的是哪两个脏腑的关系心与肾

《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专业外语》课程教学大纲 核能系环境工程教研室编 2017年4月2日 一、课程简介 该课程主要讲授 二、Introduction This course mainly teaches 三、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1 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对于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专业英语能力训练和培养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对大学高年级学生继公共英语课程之后的一个重要补充和提高。 2 完成培养方案中哪项基本素质要求和业务培养要求 本课程着重从实用角度出发,使学生掌握水利类专业中大量的专业词汇、英语术语及用法,提高学生阅读和撰写英文科技文章的能力。通过教师讲解,结合学生课后查阅英文资料,培养学生听、说、写的综合能力,掌握本专业的当前动态和前沿发展。 四、课程学时分配表 总体安排:理论教学32学时,实验教学0学时。 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分别见下表:

五、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 1.教学内容及要求 (1)Chapter 1 Effective head of water turbine 基本要求:掌握水轮机工作的有效水头以及各种工作参数的定义。 (2)Chapter 2 Basic principles of turbine operation the Euler equation 基本要求:掌握水轮机的工作原理,特别是反击式水轮机的工作原理以及水轮机进口和出口速度三角形的描述与绘制。 (3)Chapter 3 Specific speed and classification of turbines 基本要求:掌握水轮机的比转速与水轮机的分类,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4)Chapter 4 Turbine efficiency and speed regulation turbine 基本要求:掌握水轮机的效率与水轮机的转速调节装置,并通过不同的工况特点,合理调节水轮机转速。 (5)Chapter 5 Operation of the turbine under varying head 基本要求:掌握不同工况下,也就是不同水头情况下,水轮机运行变化特点。 (6)Chapter 6 Purpose of draft tubes 基本要求:掌握设置尾水管的目的,与尾水管的基本工作原理。 2.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重点:Basic principles of turbine operation the Euler equation 难点:各种生僻的专业词汇的掌握

中国医科大学考试《中医护理学基础》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考试《中 医护理学基础》答案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7月考试《中医护理学基础》考查课试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 1. 阴阳这对纲领是用来辨别() A. 病位的深浅 B. 邪正的盛衰 C. 疾病的类别 D. 疾病的性质 正确答案:C 2. 口渴而不多饮,兼见身热不扬,属() A. 阴虚 B. 湿热 C. 痰饮 D. 瘀血 正确答案:B 3. 下列经脉中分支最多的是() A. 胃经 B. 三焦经 C. 胆经 D. 膀胱经 正确答案:A 4. 与酸味药作用相似的药味是() A. 咸味 B. 辛味 C. 苦味 D. 涩味 正确答案:D 5. 下列哪项不是风邪的致病特点() A. 善行而数变 B. 耗气伤津 C. 易袭阳位 D. 为百病之长 正确答案:B 6. 布散于皮肤、肌肉和孔窍中的是() A. 气 B. 血

C. 津 D. 液 正确答案:C 7. 针刺头顶和项背部腧穴最宜选择() A. 侧俯卧位 B. 仰卧位 C. 仰靠坐位 D. 俯伏坐位 E. 正确答案:D 8. 主治肺、胸、喉病的经脉是() A. 大肠经 B. 胃经 C. 小肠经 D. 肺经 正确答案:D 9. 刮痧的常用介质有() A. 粉剂 B. 膏剂 C. 丸剂 D. 水剂 正确答案:D 10. 麻黄汤与三拗汤的变化属于() A. 药味的增减 B. 药量的加减 C. 剂型的更换 D. 药味、药量均变化 正确答案:A 11. 位于肘横纹上,肱骨内上髁与尺骨鹰嘴之间的穴是() A. 小海 B. 少海 C. 天井 D. 曲池 正确答案:A 12. 善于治疗崩漏的腧穴是() A. 厉兑 B. 隐白 C. 至阴 D. 少商 正确答案:B 13. 下列哪项不是寒邪的致病特点()

《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

《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 Teaching Syllabus for Fundamental Nursing 一、课程任务与性质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本科生必修课程,是护理专业主干学科之一,是护理患者所必须掌握的一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专业基础课。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满足患者清洁、舒适、休息活动、营养排泄等需要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用药知识与技能;常用抢救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护理事业的情感,掌握评估和满足患者各种基本需要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敏锐的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情景式模拟实验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运用护理程序科学化管理病人,满足服务对象整体护理的需要,为后期临床各专科护理的学习和临床护理实践打下重要基础。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试课,采用单元测试、阶段测试、期末测试、操作考核及实验报告测评等方法进行教学评价。理论考试采用闭卷形式,理论考试占70%,技能考试占30%。 三、学时分配表 理论课教学内容学时数实验(见习)课教学内容学时数 绪论 1 环境 3 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3 铺备用床法、铺麻醉床法12 舒适与安全 3 卧位与搬运3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9 无菌技术、隔离技术 6 患者的清洁卫生 6 口腔、皮肤、头发护理 6 休息与活动 3 协助患者活动 3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8 T、P、R、BP测量及绘制、鼻导管 吸氧法 9 冷、热疗法 1 冷、热疗法 3 饮食与营养 6 鼻饲法 3 排泄 6 女患者导尿术、灌肠法 6 给药9 摆发口服药法、肌内注射法、静脉 注射法、皮下注射法、皮肤过敏试 验法 15 静脉输液与输血8 周围静脉输液法 6 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 6 基础生命支持技术 6

中医护理学基础

中医护理学基础 第一篇调理概说 本章摘引古籍原文,重点阐述对病人的饮食起居,七情,劳逸,房室,寒温等调护方法。使只和适而不乱,顺应病情而不悖。调护者若能帮助和督促病人做好上述各项调理,则有助于病人康复。 第一节调七情 七情为多种疾病的发病内因,在疾病过程中影响尤重。古代医家不惟重药疗尤重疗人之心,认为不知疗人之心,是尤舍本逐末,不穷其源而攻其流,与求疾病,安可得乎。又认为精神衰退,服药无益。调护者须注意患者的精神状态,尽力设法消除紧张,恐惧,忧虑,烦脑等精神刺激使之安心治疗,以助药力。 一、疗心须知 【原文】恬憺虚无①真气从之,精神内宁,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注释】①恬憺(dàn淡)虚无:恬淡,安静的意思。虚无,张景岳说:漠然无所动于中。 【释义】思想上要保持安静,不为贪欲所动,真气就能够顺从人体的机能,精神要守护在内,不要过多好散,疾病还能从何处产生呢?

【原文】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①忧,恐。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注释】①悲:按〈〈天元纪论〉〉``悲``作``思``。 【释义】人有五脏之气化为五志,形成喜怒悲思恐等不同的情志。 怒能上肝,悲哀能抑制怒气。喜能伤心,恐能抑制喜气。嘶能伤脾,怒能抑制思虑。忧能伤肺,喜能抑制忧愁。恐能伤肾,思虑能抑制恐惧。 【按语】古籍中灵活应用五行配五脏,五志,用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来治疗因七情刺激的疾病,其病例屡见不鲜。 【原文】故凡思虑伤心,忧悲伤肺,忿怒伤肝,饮食伤脾,淫乱伤肾。药之所治,只有一半,其一半则全不系药力,唯要在心药也。何为心药?予引林鉴堂诗曰:自家心病自家知。起念还当把念医,只是心生心作病,心安哪有病来时,此之谓心药。以心药治七情内起之病,此之谓疗心。(〈〈寿世青编卷上勿药须知〉〉) 【按语】心病还须心药治,以情治情,虽靠病人自克,尤须调护人员予以开导劝解。 【原文】谚有之曰①:药补不如食补,我则曰:食补不如精补②,精补不如神补,节饮食,习精神,用药得宜,病有不痊焉者寡矣。(〈〈医学切要全集论补法〉〉)

《工业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工业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03701057 课程名称:工业工程专业英语 英文名称:Professional English for Industrial Engineering 课程类型:专业任选课 总学时:32 讲课学时:32 实验学时:0 学分:2 适用对象:工业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大学英语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专业英语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英语水平,特别是提高阅读科技英语及本专业英语资料的能力。其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写作科技英语等方面的能力,使其能以英语为工具顺利获取有关本专业所需要的信息。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专业英语的语法特点、专业英语的词汇特点及专业英语的各种文体中常用的符号、公式及其他。掌握工业工程专业的英语文献阅读和理解,能快速阅读科技文章,迅速获取信息和中心思想。理解专业英语翻译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1.Introduction to Industrial Engineering 了解工业工程的角色,工业工程毕业生的需求,学习本书的目的,掌握工业工程的定义。了解工业工程涉及的学科,工业工程的发展。了解美国工业工程专业在学科中的地位与中国的不同。 2.Work Study 工作研究和作业测量是工业工程领域最传统的研究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对工作研究和作业测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3.Manufacturing Systems 了解制造系统的含义,制造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掌握几种典型的制造系统及成组技术、柔性制造系统、敏捷制造等先进制造系统各自应用范围及特点。了解CAD,CAM,CAPP 等辅助制造系统在各种制造系统中的应用。 4.Production Planning and Control 掌握生产计划的主要内容,体会生产计划在生产系统中的重要性,掌握生产预测、生产计划的制定、生产计划控制的各种原理及方法。 5.Logistics Engineering 掌握物流工程中的基本术语。了解物流工程的内容和特点。了解EOQ的概念。掌握仓库运作的术语。 6.Ergonomics 对人因学发展的历史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对基本的人因系统模型进行阐述,并对未来

(新)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标 1、护理学基础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专科护理学的基础,要求学生学好护理学基础为临床专业课打好基础。 2、熟悉护理学基础有关操作的目的,适应症。 3、熟悉运用护理程序做好各项护理操作,规范各项操作规程,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4、具有熟练的专业技术和技能,更好地适应今后临床工作,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成为优秀的高级护理人才。 二、实验学时分配

三、实验内容 实验一护士基本素质及行为规范 【内容提要】护士的仪表要求与行为规范 【目的与要求】 1、熟悉正确的颈、胸、腰、腹、臀部姿态;正确的站、坐、行走、下蹲姿态。 2、掌握正确的端治疗盘、持病历夹、推治疗车、下蹲捡物的方法;护士仪表 的要求。 实验二环境 【内容提要】医院业务科室的设置及护理工作 【目的与要求】 1、了解门诊及病区的设置、布局和护理工作。 2、熟悉急诊科的设置、布局和护理工作。 实验三入院和出院护理 【内容提要】 1、病员床单位的设施。 2、铺床法。 3、运送病人法。 【目的要求】 1、熟悉病员床单元的设施。 2、掌握三种病床的铺法。 3、掌握搬运病人法。 实验四卧位和安全的护理 【内容提要】 1、协助病人更换卧位法。 2、保护具的应用。

【目的要求】 1、熟悉各种操作目的、要求和适用对象。 2、熟悉约束带的使用方法。 4、掌握正确协助病人更换卧位的方法。 实验五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内容提要】 1、清洁、消毒、灭菌。 2、无菌技术基本操作。 3、隔离技术。 【目的要求】 1、树立清洁、消毒、灭菌观念。 2、熟悉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技术等概念。 3、掌握清洁、消毒、灭菌的方法。 4、掌握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 5、掌握隔离技术的操作方法。 实验六患者的清洁护理 【内容提要】 1、口腔护理。 2、床上梳发洗发。 3、床上擦浴。 4、压疮护理。 5、卧有患者更换床单法。 6、全背按摩法。 【目的要求】 1、常用漱口溶液的临床应用。 2、熟悉压疮护理、全背按摩的方法。 3、掌握特殊口腔护理、床上梳发洗发、床上擦浴、卧床患者更换床单、递

经济学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纲要大纲.doc

《经济学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 3025050 总学时: 40 学时 总学分: 2.5 课程类别 : 必修 预修要求 : 西方经济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任务: 本课程兼顾英语语言的学习应用和经济专业知识两个方面,学生在锻炼英语应用能力的 同时,又可学到经济学方面的知识。通过将英语与经济学方面的原理和基础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会话及翻译能力,使他们能以英语为工具,顺利阅读本专业的英语材料、获取和交流本专业所需的信息、了解和熟悉经济学的最新发展与动态,并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形式以课堂讲解为主,结合单元练习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能熟练掌握 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及专业术语。加强学生的口头交流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个人发言和小组讨论相结合。除了完成课堂教学外,要求学生在课余进行广泛的相关内容的阅读。 三、大纲的使用说明: 1、推荐使用教材Pindyck和Rubinfeld合作编著的《Microeconomics》第6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本课程建议学时为40 学时。根据计划课时的不同,授课内容可作适当调整。 大纲正文 Chapter 1 Preliminaries时间:4学时 Key points:limits;trade-offs;prices;markets; models; positive versus normative analysis Contents: ①The importance of limits for economic analysis ②Why people have to face trade-offs? ③Why economists think with models? ④What difference is positive economic analysis from normative economic analysis? Additional Text: Markets for prescription drugs

《中医护理学基础》习题集、考试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集 第一章绪论 二、填空题 1、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1华佗)。 2、《伤寒杂病论》开创了(1辨证施护)先河。 3、头有疮则(1沐),身有疡则(2浴)。 4、首创“麻沸散”的是(1华佗)。 5、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是(1《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基本观点有整体观、(阴阳平衡观)、(邪正斗争观)、重视预防观。 6、张仲景开创了(辨证施护)的先河,首创(药物灌肠)法。 7、中医护理是以(调养)为特色,它包涵(调理)和(护理)两种医护手段。 8、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是一部营养学专著。 三、选择题 1.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中医护理系创建(1983年天津中医学院)。 2、开创了辨证施护先河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3.最早记载了细葱管导尿术的医学巨著为(《千金方》)。 4、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华佗)。 5、首创猪胆汗灌肠法的医家是(张仲景)。 6、在对自溢提出急救护理与现代人工呼吸法相似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巨著是(《神农本草经》)。 8、首创汤剂的是(伊尹 9、首创中药灌肠法解决便秘的著作是(《伤寒论》)。 10、首创细葱管导尿术的著名医家是(孙思邈)。

11、(张仲景)创建辨证施护的理论。 A、孙思邈 B、张仲景 C、华佗 D、叶天士 四、简答题 1、简述孙思邈对中医护理的贡献。 2、《黄帝内经》这本医著主要从哪几方面描述了护理观点? 四、简答题 1、①妇、幼儿护理:孙思邈从妇人怀孕养胎,到分娩乃至产褥期的护理,都做了详细的叙述;②重视食疗③生活起居④饮食护理⑤精神调养⑥老年人的护理⑦投药护理⑧护理操作技术:首创细葱管进行导尿。 2、《黄帝内经》这本医著主要从哪几方面描述了护理观点? (1)对饮食宜忌做了详细的说明,对中医临床饮食调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做好生活起居护理,顺应四时气候,避免疾病的发生。 (3)重视情志护理,认为情志过极可导致人体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诱发或加重疾病。同时强调医护人员与患者交谈时要注意方式和方法。 第二章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和原则 第三章整体护理 一、名词解释 1、通因通用:用通利的药物,通利的护法,治护通泄症状的方法。但其实质通泄症的病因本质是实证,如因积滞伤食所致腹泻,因瘀血内滞所致崩漏,但取攻下治护法,就是“通因通用”法。 2、寒因寒用:用补塞药,补塞护法,治护闭塞不通的症状的方法。但其实质塞证为其假象,又称假塞,故治疗护宜取补塞。 3、辨证施护:就是运用中医的理论,对四诊所收集的有关病史、症状、体征加以分析、综合、概括、判断,对疾病进行证候定性,从而找出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或护理诊断。并在辨证的基础上,即从疾病的证候定性中确立相应的施护原则和方法,并按其实施,从而达到护理目的。

中医护理学基础

1.《内经》与中医护理学基础大概内容(空) 2.《金贵要略.杂疗方》记载主要内容(空) 3.特殊药物煎法 ①先煎:是将质地坚硬的介壳或矿物类的药物打碎后煎煮一定时间再下其他中药的煎煮方法。 1.难溶于水的药物,如贝壳类(珍珠、牡蛎等)、矿石类(生石膏、磁石等)和角、骨、甲类药物,因质坚而难煎出味,故应打碎后先煎煮30分钟,再下其他药物。 2.有毒药物,如附子、乌头、半夏、商路等,需先煎60-90分钟,以消除或降低毒性。 3.泥沙多的药物(灶心土)和质轻量大的药物(如芦根、茅根等)应先煎,澄清后取汁,以其药汁代水再煎其他药。②后下:是将气味芳香借挥发油取效的药物,为防其有效成分挥发,宜在一般药物即将煎好前5-10分钟放入再与其他药同煎的煎煮方法。如薄荷、藿香、砂仁、豆蔻、沉香等。③包煎:是将药物装进纱布内与其他药物同煎的煎煮方法。 1.质地比较轻或容易浮在上面,或容易成糊状的药物如蒲黄、海金沙等。 2.含淀粉粘液质多、易粘锅煳化或焦化的药物如车前子、葶苈子等。 3.带毛的药材,对咽喉有刺激性易引起恶心、呕吐的药物如旋覆花、砂仁、枇杷叶等。④另炖或另煎:是将某些贵重药材单独煎煮,减少同煎时被其他药物吸收以保存其有效成分的煎煮方法。将药物切成小片,单味煎煮60-120分钟不等,煎好后,单独服用或兑入汤药中同服,如人参、西洋参、鹿茸等。⑤烊化:是将胶质类或黏性大且易溶的药物,单独加温溶化或臵于刚煎好的去渣的药汁中,微煮或趁热搅拌,使之熔解的煎煮方法。胶质类或黏性大且易溶的药物与其他药物同煎时易粘锅煮糊,且附着他药,影响药效,因此需要烊化。如阿胶、龟甲胶、鹿角胶等。⑥冲服:是将某些不耐高温且又难溶于水的贵重药物,先研成粉末,再用开水或用煎好的药液调匀后服用的方法。如三七、琥珀、珍珠、羚羊角等。 ⑦泡服:是将某些易出味、不宜煎煮、挥发性较强的药物加沸水泡10-15分钟,出味后服用的方法。如番泻叶、胖大海、菊花等。也可将药物放入刚煎煮好的药液中泡服。 ⑧兑服:液体中药如放臵于其他药中煎煮,往往会影响其成分。因此,往往待其他药物煎煮去渣取汁后,再行兑入而服用,比如,黄酒、竹沥水、新鲜藕汁、姜汁、梨汁、蜂蜜等。 4.针刺疗法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①晕针: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让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给饮温开水或糖水,静卧片刻即可恢复;重者在上述处理的基础上,指掐或针刺人中、合谷、内关、足三里;或灸百会、气海、关元。若仍不缓解,应立即配合其他治疗及抢救措施。 ②滞针:解除患者紧张情绪,尽量使肌肉放松,或在滞针腧穴附近,进行循按,或弹击针柄,或在附近再刺1~2针,以宣散气血,待肌肉松弛后再起针。因单向捻针造成的,应反向将针捻回,并用刮柄、弹柄法,使缠绕的肌纤维松解,即可消除滞针。 ③弯针:针身轻微弯曲,将针缓慢拔出;弯曲角度较大时,应顺着弯曲的方向顺势将针退出。若针身弯曲不止一处,须视针柄扭转倾斜的方向,逐渐分段慢慢拔出。由体位改变引起者,应协助患者慢慢恢复原来体位,使局部肌肉放松,再行退针,切忌强行拔针,以防折针。

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计算机专业外语》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计算机专业英语 课程编码:0714232080 适用专业及层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3G移动通信软件开发方向) 课程总学时:36学时 课程总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1、本课程的性质 计算机专业外语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计算机英文资料的能力,增强学生科技英语的写作水平及对外交流能力,使学生能够加深相关计算机课程的理解,为学生以后进一步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目的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现代计算机专业英语词汇,能够比较熟练地看懂计算机屏幕信息的英语提示、菜单、帮助文件及出错信息,并能够基本阅读和翻译计算机的软、硬件手册、资料和说明书;学习和巩固计算机专业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难点 Chapter 1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Internet, and You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研究内容为 1.Five parts to an information system: 2.People 3. Software 4.Hardware 5.Data 6.Connectivity,The Wireless Revolution, and the Internet 【教学要求】:1.Explain the five parts of an information system: people, procedures, software, hardware, and data; 2.Distinguish between system software and application software; 3.Discuss the three kinds of system software programs; 4.Distinguish between basic and specialized application software 5.Identify the four types of computers and the six types of microcomputers. 6.Describe the different types of computer hardware including the system

中医护理学基础习题

. 中医护理学基础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中医学极为重视护理工作,认为对待疾病要“三分________,七分-________。” 2.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________,,系统的总结了古代医学成就和护理经验,运用当时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阐述,初步奠定了中医护理的________。 3.清代钱襄的________,是现存最早最全面论述中医护理的专著。其________和护理原则为推动中医护理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4.东汉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护理学________的原则,奠定了中医________的基础。 (二)选择题 A型题 1.奠定了中医辨证施护基本原则的医家是 A.华佗 B.张仲景 C.李时珍 D.孙思邈 E.钱襄 2.在现存中医古代文献中,最早最全面论述中医护理的专著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千金要方》 E.《侍疾要语》 3.中医护理学独立于哪一时期 A.远古时期 B.夏商周至春秋时期 C.战国至三国时期 . . D.晋至近代时期 E.新中国建立以后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治养 2.《黄帝内经》理论基础 3.《侍疾要语》侍疾理论 4.辩证施护临床护理学 (二) 选择题 A型题 1.B 2.E 3.E 第二节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一)名词解释 1.中医护理学 2.整体观念 3.辩证施护

4.同病异护 5.异病同护 (二)填空题 1.辩证是施护的________,施护是护理病人的________。 2.整体观念贯穿于中医的________、病理、诊断、治疗、________等理论体系中。 . . 3.辩证施护的精神实质是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具体体现在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 4.中医护理学是以________为指导思想,以________为护理的基本原则。 5.现代医学的整体护理模式与中医学的________的思想和________观念是相融相通的。 (三)简答题 1.中医护理如何理解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为什么说人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 3.简述辨证与施护的关系。 4.辩证施护的精神实质是什么? (四)选择题 A型题 1.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是

护理学基础3年制中专护理专业教学大纲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三年中专) 《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 护理系 0—七年八月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一、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基础护理学是高等院校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护理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从概念、程序、和实践的角度出发介绍护理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 通过对知识、技术程序和经验积累、以及人文关怀理念的整合,注重教学的整体优化,重点培养学 生关怀和照顾病人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基础护理工作作 为临床各专科护理的基础,贯穿于满足患者对健康需求的始终,是临床专业课程的先导。为临床专 科护理奠定基础。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以后学习临 床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二、目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同学们掌握遗传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护理学学基本概念、基 本原理、基本试验研究方法、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熟悉近护理学学发展的新动向,并能解答和分析 理论上和实践上遇到的护理学问题。 三、教学内容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146学时,其中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82学时。

四、选用教材和参考书 (1)《护理学基础》李小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年第1版,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 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2)《护理学基础》:李小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年第2版,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 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3)《基础护理学》:李晓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年第5版,全国医学高等医药“十 二五”规划教材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1.与前修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前修课程主要包括文化课程、医学基础课程和护理人文课程 等,前修课程的学习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与后续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主要 为临床专科护理课程。本课程的学习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了引导和促进作用,使护生在学习临床专科护理课程时能利用护理学的基础理论、 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运用护理程序、专科护理技术对各专科患者实施针对个案特点的整体护理, 是连接岗位通用能力和专科护理能力的桥梁。 六、教学方法与考核 本课程宜利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理论教学与课外习题和答疑相配合的教学方法。随着 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逐渐增加和补充视听资料。 成绩考核应以笔试闭卷考试为主,结合平时实验,作业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实验内容要求学生填 写实验报告,实训内容要求学生完成实训手册。 运用多元考核方式,综合评价学生能力为引导学生加强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学习,针对护理专 业的学科特点,按职业岗位标准改过去单一理论考试的模式为平时考核、实践考核、理论考核并重的

中医护理学基础

中医护理学基础 第一章 *1中医护理学的概念: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整体观念,对疾病进行辨证护理,结合预防,保健,康复等措施,并运用独特的传统护理技术,对患者及人群施以健康照顾与服务,以保护人民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 *2中医护理学的研究领域和服务对象:研究领域:(1)在研究对象对方面,既涉及患者的疾病护理,病后调摄与康复,又涉及人群的养身保健与防未病;(2)在临床实践方面,既涉及医院的专科护理,又涉及社区护理,(3)在学科任务方面及包括临床护理,还包括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和护理科研。服务对象:既包括患者,又包括健康人群。 3中医护理学的两个基本点:(1)整体观念—即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及人和自然界的统一。中医护理学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体五脏六腑的完整统一以及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和谐,运用整体观念,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2)辩证施护—辩证施运用中医学理论,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的方法收集患者有关疾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发生、发展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对疾病进行证候定性。施护施在辩证的基础上,从疾病的证候定性确立相应的护理原则和方法,制定出护理计划和具体的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护理。辩证施决定护理的前提与依据,施护施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4中医整体护理:施指在观察判断病情和护理疾病时应注意把人体的局部病变与机体整体病理变化统一起来,重视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根据四时气候、地理环境、居住条件及一天昼夜晨昏变化等各方面因素,制定出适宜的护理计划。 5证、症、病三者的关系与区别:“病”是疾病的总称,概括疾病的全部病理过程,因此,“病”可以概括“证”,“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症”施指症状,而“证”施证候,是辩证所得到的结果,概括了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出现的各种症状。“证”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的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6八纲辩证的概念: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辩证将疾病的病位深浅、病位性质、邪正盛衰、证候类别等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归纳为八类证候,称为八纲辩证。 7扶正祛邪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从邪正关系来说是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互相斗争的过程。 8护病求本的概念:护病求本就是在护理患者时必须先抓住疾病的本质,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护理,这是辩证施护的根本原则。 9三因制宜的概念:三因制宜护理施指在护理工作中,要注意因时,因地,因人的差异性,区别对待,采取适宜的护理措施。 10治未病的概念: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维持机体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即被称为“治未病”。 11阴阳:(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寒证、里证、虚证属于因证热证、表证、实证属于阳证 (1)阴证:多因体内阳气虚衰或寒邪凝滞所致。临床可见面色暗淡,精神萎靡,形寒肢冷,倦怠无力,语声低怯,纳差,便溏,尿清,舌淡胖嫩,苔润滑,脉沉迟等。 (2)阳证:多因体内热邪炽盛或阳气亢盛所致。临床可见面赤身热,神烦,烦躁不安,声高气粗,口干,渴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降,苔黄黑起芒刺,脉象浮数、洪大等。 (3)阴虚证:病理机制是阴液亏损,阴部制阳表现:阴液亏损,阳气相对偏盛而生虚热(4)阳虚证:病理机制施阳气亏损,阳不制阴表现:机体功能减退的气虚证候,阴气相对偏盛而生虚寒 (5)亡阳证:指由于体内阴液大量消耗所表现出阴液衰竭的证候。阴虚而阳亢,表现出一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英文译名】:Professional English for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适用专业】:地理信息系统 【学分数】:3 【总学时数】:48 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 《专业英语》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进行了两年的公共英语学习后,在巩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科技英语的特点,具备教好的英语资料查阅及专业英语交流的能力。也就是说,开设本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具备“以英语为工具通过阅读获取专业所需信息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在科技词汇、专业英语文献阅读速度、准确理解和翻译专业文献、摘要写作上有较大的提高。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在学习完本课程后,能熟悉常用专业词汇,较流利地阅读并准确理解一般难度的英语原文专业文献和参考资料,能正确地撰写论文的英语摘要。 具体而言,本课程结束时,学生应掌握常见的科技英语词缀,识记词汇表中常见的300个左右专业词汇;阅读速度70词/分钟、理解力正确率70%;翻译(笔译、英→汉)350词(英)/小时;毕业设计(论文)的英语摘要语法、句法、词汇准确率达70%。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综合外语L》。 修完本课程并考试合格后,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查阅英文资料等很有帮助。四、课程内容 课程的学习以阅读为主,精读部分要求准确理解文章内容,理解文章细节文法结构,泛读部分则通过大量快速的阅读理解,形成较为强烈的语言环境氛围,用以强化专业英语意识。并在学习中以分类词汇学习和汉英,英汉翻译和摘要写作练习为辅。 重点:巩固和提高学生在基础英语阶段中获得的能力,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科技英语写作能力。本课程的内容安排如下所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