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句分类、主谓谓语句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8
单句的概念是什么及种类单句的概念是什么及种类一个单句的各个成分都由词来充当,这个单句就简单,如果由复杂短语充当句子的某一个某几个成分,单句就复杂了。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单句的概念是什么及种类,希望能帮到大家!单句的概念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有特定的语调,能独自表达一定的意思的语言单位,不可再分析出分句的句子。
可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两类。
单句基础种类主谓句1、主谓句:由主谓短语带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成的句子。
例如:(1)她走了。
(2)小孩回家了。
非主谓句2、非主谓句:由主谓短语以外的其他短语或单个短语构成。
例如:(1)飞机!(2)站住!(3)有人敲门。
单句特殊种类把字句主谓句中,动词谓语复杂多样,有些句式在结构和表达上有些特殊句式有:把字句、被字句、连动句、兼语句、是字句、存现句。
把字句是主谓句的一种。
句中谓语一般都是及物动词、而且不能是单个儿的动词,应当是单个短语和动词的连用形式。
例如:(1)我们把豹子打死了。
(2)郭全海把玉石眼追了回来。
被字句被字句是被动句,是主语接受动作的句子。
被动句中的主语是受事者,由介词“被”引了主动者与“被”字构成的介宾短语在句中作状语。
例如:(1)豹子[被我们]打死了。
有时句中只有介词“被”没有主动者(被的宾语)如:(2)在罗马百花广场,布鲁诺[被]活活烧死了。
把字句和被字顺的典型结构都是:“主语+状语+动词+补语”,口语中常用“叫”“让”“给”来代替“被”。
连动句连动句是用连动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
连动句的谓语就是两个动词短语(很少用单个动词)连用。
两个动词短语,互不作成分,而是共同作谓语,但在语义上有目的和方式、原因和结果、先和后的关系。
因此短语的位置顺序不能相互颠倒,中间也没有语音停顿。
例如:(1)他搜集着一片片的`干苔藓烧水喝。
(目的)(2)凭着他的求生的意志,他还是挣扎着蠕动爬行。
(方式)(3)由于长期的劳累过度,李老师终于生病住院了。
(因果)综上所述,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连动句主要三点:一是必须有两个动词连用陈述一个主语。
单句的结构分类单句的结构分类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比如按照句子的基本成分、按照句子的句式结构、按照句子的语义结构等等。
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来介绍一下单句的结构分类。
按照句子的基本成分,单句可以分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等六种基本成分。
主语指句子中主要说明的人或事物,谓语指主语所表示的动作、状态或情况,宾语指动作的承受者或影响者,定语指修饰主语或宾语的表示性质、状态、数量、大小、形状、颜色等的词或词组,状语指修饰谓语或宾语的表示时间、地点、原因、方式、程度等的词或词组,补语指补充说明主语或宾语的性质、状态、证明等的词或词组。
这种分类方法比较基础,但是也很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及掌握句子的基本结构,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按照句子的句式结构,单句可以分为简单句、复合句和并列句等三种类型。
简单句指只有一个主谓结构的完整句子,复合句指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构成的句子,从句可以是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或状语从句等,而并列句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子并列而成的句子。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复杂的句子结构,在写作或口语中更好地运用多种不同类型的句式,使文章更丰富、有趣,句子更流畅、清晰。
按照句子的语义结构,单句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四种类型。
陈述句指陈述一个事实或判断,是最常见的一种句子类型。
疑问句指提出问题的句子,根据语调的不同可以分为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等不同类型。
祈使句指表达请求、命令等祈求的句子,感叹句则表示强烈的情感、意见或感叹。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句子的表达目的和方式,为写作和口语表达提供更多的思维角度和方法。
总之,单句的结构分类在语言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的基本结构和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处理能力,从而更好地应用语言于生活和工作中。
主谓谓语句的五种类型举例咱们今天来聊聊“主谓谓语句”这种结构吧,虽然名字听着有点拗口,但实际上特别简单。
就像咱们平时说话,都是有个主角,有个动作,接着有个补充说明。
这种句子其实就在咱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下面我就给大家捋一捋这几种不同的“主谓谓语句”,希望能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语法知识。
1. 基本型1.1 单一谓语型这类句子就是最基础的主谓结构,简单明了。
比如:她吃饭。
小明跑步。
在这种句子里,“吃饭”和“跑步”就是动词,描述了主角的行为。
这种句子简洁明了,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东西,特别适合日常交流。
1.2 形容词谓语型这种句子里,谓语是形容词,用来描述主语的状态。
比如:他很高兴。
那部电影真好看。
这里的“高兴”和“好看”是形容词,用来说明“他”和“电影”的状态。
这种句子一般用来表达感觉或评价,比较常见于生活中。
2. 复合型2.1 带宾语型在这种句子里,谓语不仅仅是一个动词,还有宾语来接收动作。
例如:她给我发了一条消息。
他买了一本书。
“发消息”和“买书”这两个动作都有一个接收者——“我”和“书”。
这种句子就像是故事里的情节,主角做了什么,并且有个结果。
2.2 双重谓语型这种句子里,谓语部分有两个动词,一个是主要动作,另一个则是补充说明。
例如:我吃饭看电视。
他跑步听音乐。
在这些句子里,“吃饭”和“跑步”是主要动作,而“看电视”和“听音乐”则是附带的动作。
这种结构一般用来描述主角同时做了两件事,特别符合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3. 复杂型3.1 带定语型这种句子里,谓语不仅有动作,还带有定语来修饰。
例如:他买了一本厚厚的书。
她穿了一条红色的裙子。
在这些句子里,“厚厚的”和“红色的”是定语,用来给“书”和“裙子”增加更多的描述。
这样句子听起来更生动,更有画面感。
3.2 含状语型这类句子里,谓语部分包含了状语,用来描述动作发生的时间、地点或方式。
例如:他们在公园里快乐地散步。
我今天上午认真地写作业。
在这里,“快乐地散步”和“认真地写作业”不仅说明了动作,还描述了动作是如何进行的。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单句类型及句子成分一、句子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语言的基本运用单位。
从结构上看,短语和句子同属句法结构:不带语气的句法结构是短语,带上语气的句法结构是句子。
但短语与句子毕竟不是一回事。
短语是材料单位、静态单位,句子是表达单位、动态单位。
句子有自己的结构类型和语气类型,还有特殊成分。
二、句子的类型 1.从结构上分,句子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
单句由一个短语或一个词构成,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取消了独立性的单句)构成。
我们一般所说的“句子”,指的是“单句”。
单句又可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如“明天晴天。
”“这里风景优美。
”“他来了。
”是主谓句。
“好!”“严禁吸烟。
”是非主谓句。
2.从语气上分,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例如: A.理想是前进的灯塔。
(陈述句)B.你上哪儿?(疑问句)C.请勿吸烟!(祈使句)D.多么可爱的秋色啊!(感叹句) 从结构上对句子划分得出的类型叫句型,从语气上对句子的划分得出的类型叫句类。
句型和句类是对句子作不同角度的划分得出的类型,因此,一个句子总是兼属这两种性质不同的类型。
例如: A.理想是前进的灯塔。
(主谓句、陈述句) B.你上哪儿?(主谓句、疑问句)C.请勿吸烟!(非主谓句、祈使句)D.多么可爱的秋色啊!(非主谓句、感叹句)E.你真了不起!(主谓句、感叹句) 三、单句句型单句可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一)主谓句由主谓结构构成的句子叫主谓句。
1.名词性谓语句由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叫名词性谓语句。
名词单独充当谓语的情况较少,较多的情况是名词性偏正结构。
例如: A.今天阴天。
B.明天中秋。
C.鲁迅浙江人。
D.赣,江西省的简称。
E.猪肉两斤半。
F.他两个儿子。
G.这部小说去年出版的。
H.他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
I.老李好眼力。
2.动词性谓语句由动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叫动词性谓语句。
例如: A.他去了吗?(单个动词作谓语) B.我喜欢这绚丽的秋色。
单句类型划分:从句子的用途、功能或者语气,可以将单句四类:1、陈述句:叙述或说明一件事情。
陈述句发挥特定的陈述功能,在语气上属平直调或者缓降调。
它有时可带语气词“了、的、呢、罢了、嘛、啊”等。
如:他来了。
小王走了。
(1)表示肯定。
用“是”字句或一般肯定句表达。
例如: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
王奶奶和蔼可亲。
(2)表示否定。
句中用“不”、“没”、“没有”等否定词语。
例如:他不是民工。
王军今天没有打篮球。
(3)表示主动。
用行为的发出者作主语。
例如:小丽砸了花瓶。
(4)表示被动。
例如:花瓶被小丽砸了。
2、疑问句:提出一个问题,具有疑问语调、表示提问的句子。
有疑而问的询问句,无疑而问的叫反问句。
(1)是非问:它的结构像陈述句,只是要用疑问语调或兼用语气词“吗”“吧”等(不能用“呢”)。
它一般是对整个命题的疑问。
回答是非问句,只能对整个命题作肯定或否定,用“是、对、嗯”或“不、没有”等作答复,或用点头、摇头回答。
例如:这道题你会做吗?(2)特指问:用疑问代词(如“谁、什么、怎样”等)和由它组成的短语(如“为什么、什么事、做什么”等)来表明疑问点,说话者希望对方就疑问点作出答复,句子往往用升调。
例如:谁让他干的?特指问常用语气词“呢、啊”,但是不能用“吗”。
(3)选择问:用复句的结构提出不止一种看法供对方选择,用“是、还是”连接分句。
常用语气词“呢、啊”。
例如:打篮球,还是踢足球?(4)正反问:是由谓语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并列构成的。
例如:你去过颐和园没有?3、祈使句:要求对方做或不要做某事的、表达命令、劝诱、禁止意义的句子。
在语气上,可以是急升调,也可以是缓降调。
它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命令、禁止;一类是请求、劝阻。
如:你来!小王,你走吧。
(1)表示命令、禁止的祈使句:一般带有强制性,口气强硬、坚决。
这种句子经常不用主语,结构简短,语调急降而且很短促,不常用语气词。
例如:不得抽烟酗酒!(2)表示请求、劝阻的祈使句:包括请求、敦促、商请、建议和劝阻等。
单句一、句子的分类(一)句型句型的归纳和整理是语法研究的基本工作之一。
而句型教学则是语法教学,尤其是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的重心之一。
(二)句类句子还可以从整体功能、用途的角度进行观察。
“句类”,就是从句子的功能或者语气上对句子进行观察、区分的结果。
因而,所谓句类,实际上是句子的用途、功能或者语气的类别。
传统语言学研究指出,从句子的用途、功能或者语气上观察句子,可以看到句子有四种不同的类别:1.陈述句:说明一件事情。
陈述句发挥特定的陈述功能,在语气上属平直调或者缓降调。
如:①他来了。
②小王走了。
2.疑问句:提出一个问题。
在语气上,疑问句有一个缓升的语调。
如:①他来了吗?②小王走了吗?3.感叹句:表达说话人的某种强烈的情绪。
在语气上,感叹句有一个急升的语调:①他来了!②小王走了!4.祈使句:表达命令、劝诱、禁止意义的句子。
在语气上,祈使句可以是一个急升调,也可以是一个缓降调。
如:①你来!②小王,你走吧。
其实,每一类句子都是一个功能范畴——表达功能的范畴,比如,陈述范畴、感叹范畴、疑问范畴、祈使范畴等。
这样,语法研究还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以下研究:汉语怎样表达陈述范畴?汉语怎样表达疑问范畴?汉语怎样表达感叹范畴?汉语怎样表达祈使范畴?这些问题都是汉语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的问题。
(三)句式除了上述两个角度之外,句子还可以根据其自身不同的结构特性加以区别。
句式,就是在结构上有独到之处的单句格式。
汉语的句式通常有“把”字句、“被”字句、“是”字句、“有”字句、“连”字句……等等。
任何语言的语法学习,除了学习一些句子类型之外,还必须把握一些特殊的句子格式,所以,句式教学,是语法教学尤其是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的重点。
二.句型确定的原则和方法(一)句型确定的原则在确定一种语言的句子结构类型之前,首先要对这种语言的句子进行结构分析,确定句子的基本结构成分的类,确定句子成分之间的搭配关系的格局,最后归纳、确定句子格局的类——句型。
单句一、句子的分类(一)句型句型的归纳和整理是语法研究的基本工作之一。
而句型教学则是语法教学,尤其是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的重心之一。
(二)句类句子还可以从整体功能、用途的角度进行观察。
“句类”,就是从句子的功能或者语气上对句子进行观察、区分的结果。
因而,所谓句类,实际上是句子的用途、功能或者语气的类别。
传统语言学研究指出,从句子的用途、功能或者语气上观察句子,可以看到句子有四种不同的类别:1.陈述句:说明一件事情。
陈述句发挥特定的陈述功能,在语气上属平直调或者缓降调。
如:①他来了。
②小王走了。
2.疑问句:提出一个问题。
在语气上,疑问句有一个缓升的语调。
如:①他来了吗?②小王走了吗?3.感叹句:表达说话人的某种强烈的情绪。
在语气上,感叹句有一个急升的语调:①他来了!②小王走了!4.祈使句:表达命令、劝诱、禁止意义的句子。
在语气上,祈使句可以是一个急升调,也可以是一个缓降调。
如:①你来!②小王,你走吧。
其实,每一类句子都是一个功能范畴——表达功能的范畴,比如,陈述范畴、感叹范畴、疑问范畴、祈使范畴等。
这样,语法研究还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以下研究:汉语怎样表达陈述范畴?汉语怎样表达疑问范畴?汉语怎样表达感叹范畴?汉语怎样表达祈使范畴?这些问题都是汉语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的问题。
(三)句式除了上述两个角度之外,句子还可以根据其自身不同的结构特性加以区别。
句式,就是在结构上有独到之处的单句格式。
汉语的句式通常有“把”字句、“被”字句、“是”字句、“有”字句、“连”字句……等等。
任何语言的语法学习,除了学习一些句子类型之外,还必须把握一些特殊的句子格式,所以,句式教学,是语法教学尤其是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的重点。
二.句型确定的原则和方法(一)句型确定的原则在确定一种语言的句子结构类型之前,首先要对这种语言的句子进行结构分析,确定句子的基本结构成分的类,确定句子成分之间的搭配关系的格局,最后归纳、确定句子格局的类——句型。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句子成分的划分一、单句和复句复句:两个或几个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
白云朵朵,阳光灿烂。
让高山低头,让河水让路。
如果他努力学习,就能够学会许多新的知识。
二、主谓句和非主谓句1、主谓句由主谓短语形成的单句。
有如下几种:①动词性谓语句——太阳出来了。
/ 他养了一大群鸡。
②形容词性谓语句——土地很肥沃。
③名词性谓语句——今天国庆节。
④主谓谓语句——这些事情我都知道。
2、非主谓句由主谓短语以外的其他短语或一个词形成的单句。
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单句。
有如下几种:①动词性非主谓句:并不是省略了主语,而是不需要补出,甚至无法补出主语。
出太阳了。
/ 上课了。
/ 禁止吸烟。
②形容词非主谓句:通常由一个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形成。
要在一定语境里才能成立。
对!/ 好!③名词性非主谓句:由一个名词或名词性偏正短语形成。
1949年。
/ 多么壮丽的山河啊!/ 飞机!三、句子成分A、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B、划分的符号用“‖”划分主语和谓语。
主语“”,谓语“”。
宾语“”。
定语“()”。
状语“[]”。
补语“< >”。
例:(伟大)的人民‖[一定]创造<出>(伟大)的时代。
全体同学都做完语法作业了吗?(一)主语谓语1、主语A.主语是陈述的对象,最容易做陈述对象的往往是人和事物,因此名词和名词性短语①经常用作主语。
②这本书是语文课本。
③每个人的创作道路都很不相同。
④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
⑤计算机软件的设计,由他负责B.谓词性词语和主谓短语也可以做主语。
①劳动、休息、娱乐,构成了生活的整体。
②写小说真不容易啊!③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是他的近期目标。
④我们都应该好好学习才对。
2、谓语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点明主语做什么,怎么样,有什么性质,处在什么状态中等,通常用谓词和谓词性短语来充当,有时也用名词性成分。
第一章现代汉语的句型结构第一节汉语句型结构的简介句子根据内部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
单句是短语或词充当的、有特定的语调、能独立表达一定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单句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来分出句型和句类。
句型是根据结果分出来的类。
句类是根据全句语气分出来的类。
1以下是汉语基本句型的解释:一、主谓句由主语、谓语两个成分构成的单句叫主谓句。
从谓语的构成看,它可以分成一下几个小类:(一)形容词谓语句 ( 这儿真好 )。
(二)名词谓语句 ( 明天国庆节 )。
(三)动词谓语句 ( 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 )。
在上述句型中,谓语句中的动词谓语句最复杂、特点多。
这里选讲其中常用的、有结构特点的几种句式。
1.“把”字句是指在谓语动词前头用介词”把”引出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
词序为:主(首事)+把 + 宾 + 动。
2例如 : 我们一定要把海河治好。
1《现代汉语,下册》,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三版(第83页)2《桥梁,(上) 》,陈灼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第一版(第145页)2.“被”字句是指在谓语动词前面,用介词“被(给、让、叫)”引出施事或单用“被”的被动句。
它是受事主语句的一种。
词序为:主(首事)+被+名(施事)+ 动。
3例如 : 咱们的秘密并没被人发现。
3.双宾句有指人和指事物双层宾语的句子叫双宾句。
两个宾语意义上前一个一般指人,后一个宾语一般指物或事情。
词序为:谓+宾1+宾2。
例如 : 伯父昨天给我两本书。
4.“比”字句指有”比”字介词短语作状语的句子。
其中心语是谓词或谓词短语,用来表示甲乙两物或两事在数量、性质、程度的差别。
例如 : 他比我跑得快。
二、非主谓句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单句叫非主谓句。
它由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或单词加句调形成。
可以分为一下几类4:(一)动词谓语句 ( 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 )。
(二)形容词谓语句 ( 这儿真好 )。
(三)名词谓语句 ( 明天国庆节 )。
一、句子的分类▪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
▪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
▪单句的类型有谓句和非主谓句两大类。
主谓句又有主谓式、主谓宾式、双宾式、连动式、兼语式、主谓倒装句。
非主谓句又有无主句和独词句两类。
二、句子成分▪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符号:主语= 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 补语< >▪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
补充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
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1)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例:中国人民‖志气高。
他‖是我们的榜样。
去北大荒的‖就是他。
杨亚‖写字。
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
(2)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例: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树叶‖黄了。
小王‖今年十六岁。
明天‖星期日。
什么书‖他都看。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3)宾语▪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例:什么叫做信息?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
大家认为他很有勇气。
他是学生。
我们拥有青春。
(能做主语的一般都能做宾语)(4)定语▪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
▪例:那(沉甸甸)的稻谷,像一垄垄(金黄)的珍珠。
▪(三杯)美酒赠亲人。
▪(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5)状语▪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动作的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例:他〔已经〕走了。
咱们〔北京〕见。
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蝴蝶〔很〕漂亮。
(6)补语▪补语: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
▪例:他坐〈在桌子旁〉。
单句的结构与分类
1.主谓结构:由主语和谓语构成,表达一个完整的陈述或描述。
例如:“他在学习。
”
2.主谓宾结构:由主语、谓语和宾语构成,表达一个动作的执行者、
动作和动作的承受者。
例如:“我喜欢这本书。
”
3.主谓宾补结构:由主语、谓语、宾语和宾语补语构成,宾语补语是
对宾语的补充或说明。
例如:“他把房子装修得很漂亮。
”
4.主谓双宾结构:由主语、谓语和两个宾语构成,表示一个动作的执
行者、动作、间接宾语和直接宾语。
例如:“她送给我一本书。
”
5.主系表结构:由主语、系动词和表语构成,系动词用于连接主语和
表语。
例如:“他是一位老师。
”
6.独立结构:由一个独立成分构成,表示特殊的语法关系或独立的意义。
例如:“好了,我们可以走了。
”
7.并列结构:由两个或多个同等地位的成分构成,并列结构之间使用
并列连词连接。
例如:“他喜欢唱歌,也喜欢跳舞。
”
8.从句结构: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构成,从句作为主句的一
个成分。
例如:“她说她会来。
”。
单句一、句子的分类(一)句型句型的归纳和整理是语法研究的基本工作之一。
而句型教学则是语法教学,尤其是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的重心之一。
(二)句类句子还可以从整体功能、用途的角度进行观察。
“句类”,就是从句子的功能或者语气上对句子进行观察、区分的结果。
因而,所谓句类,实际上是句子的用途、功能或者语气的类别。
传统语言学研究指出,从句子的用途、功能或者语气上观察句子,可以看到句子有四种不同的类别:1.陈述句:说明一件事情。
陈述句发挥特定的陈述功能,在语气上属平直调或者缓降调。
如:①他来了。
②小王走了。
2.疑问句:提出一个问题。
在语气上,疑问句有一个缓升的语调。
如:①他来了吗?②小王走了吗?3.感叹句:表达说话人的某种强烈的情绪。
在语气上,感叹句有一个急升的语调:①他来了!②小王走了!4.祈使句:表达命令、劝诱、禁止意义的句子。
在语气上,祈使句可以是一个急升调,也可以是一个缓降调。
如:①你来!②小王,你走吧。
其实,每一类句子都是一个功能范畴——表达功能的范畴,比如,陈述范畴、感叹范畴、疑问范畴、祈使范畴等。
这样,语法研究还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以下研究:汉语怎样表达陈述范畴?汉语怎样表达疑问范畴?汉语怎样表达感叹范畴?汉语怎样表达祈使范畴?这些问题都是汉语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的问题。
(三)句式除了上述两个角度之外,句子还可以根据其自身不同的结构特性加以区别。
句式,就是在结构上有独到之处的单句格式。
汉语的句式通常有“把”字句、“被”字句、“是”字句、“有”字句、“连”字句……等等。
任何语言的语法学习,除了学习一些句子类型之外,还必须把握一些特殊的句子格式,所以,句式教学,是语法教学尤其是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的重点。
二.句型确定的原则和方法(一)句型确定的原则在确定一种语言的句子结构类型之前,首先要对这种语言的句子进行结构分析,确定句子的基本结构成分的类,确定句子成分之间的搭配关系的格局,最后归纳、确定句子格局的类——句型。
句型确定的具体过程中,要遵循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则。
1.确定句型,不考虑句子语气方面的因素,即语气的差异不影响句子结构格式:①你是谁? (疑问语气、疑问句)②我去!(感叹语气、感叹句)主+谓:主谓句③你来一趟!(祈使语气、祈使句)2.用语法功能相同的词语替换句中词语,不改变句子的结构类型。
如:N1│V│N2他│写│信。
我│看│书。
主+谓:主谓句北京│是│大城市。
小王│来了。
这里,实际上包含了一个规则:由相同词类构成的不同的句子属于一个句型。
3.句型是句子的结构类型,因此,句子中的超结构成分(即独立成分、独立语)不作为确定句型的因素。
如:①身体怎么样了,老刘?②你想,我能不去吗?③这件事,看样子,没戏了。
这说明:首先,要明确句子中的独立成分与句中其他成分不存在结构上的联系,因而,不能误将独立成分作为一个句子的普通成分。
如上述三例中,如果将其中的“老刘”、“你想”、“看样子”三个独立成分作为一个普通的成分来处理,就有可能对各个句子的结构类型做出不同的判断。
其次,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要明确独立成分的个性、特征,要能够认识并判断哪个成分是独立成分,这实际上也是免将独立成分作为一般成分处理的前提。
(二)确定句型的方法原则与方法不同,前者是宏观上的规定,而后者则是微观上、具体过程中的细则。
确定句型的方法有三点:1.句型是一个层级性系统,在确定句型时,要从大到小、从上到下逐级进行。
如上面基本概念中看到的汉语句型系统图。
实践证明,越级操作的结果是句型系统混乱,达不到划分句型的目的。
2.如果一个句子整体上是一个偏正结构,则它的结构类型要由被修饰的中心语部分的结构类型来确定。
如:①[关于种棉花],我没有经验。
(单句、主谓句、动宾谓语句)②[在我国],北方还是冰天雪地,而南方已经开始播种了。
(复句、转折关系)如果没有看到①中的句首状语“关于种棉花”而误将①的句型判断为偏正结构,就是不合理的,因为从句子成分的角度来看,句首状语不是必有的结构成分。
②的情况更加明显,如果按照宏观结构来确定句子类型,它可能被判定为单句,但实际上,这个句子是一个复句,这是公认的结果,而这个结果必须根据被修饰的部分的结构情况才能得出。
三.主谓句(一)主谓谓语句1.主谓谓语句的含义用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
如:①小王‖心地善良。
②那个人‖身材高大。
由这些例子可以得出主谓谓语句的总体结构是是:曾经有人认为,上述大小主语之间往往隐含着领属关系,所以,整个句子应看作是定中短语作主语。
但是,大小主语之间确实可以加上一个状语,从而证明它们是不同的句子成分,整个句子是主谓谓语句:①小王[的确/确实……]心地善良。
②那个人[的确/确实……]身材高大。
2.主谓谓语句的类型主谓谓语句可以根据大小的情况区分为以下类别。
(1)大小主语之间具有领属或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如:①我‖身体很好。
(领属)②咱们俩‖谁也别去。
(局部—整体)(2)大小主语与小谓语之间有施事、受事、当事、工具等关系。
如:①他‖普通话说得不错。
②那个人‖我们一起打过球。
③这支笔‖我写过字。
(3)大主语是个话题,整个谓语从某个方面对这个话题进行说明。
如:①无线电,‖我是外行。
②那个地方,‖他并不陌生。
(4)大主语和谓语中的某个词语是复指关系。
如:①小王,他是我们的班长。
②白杨树,‖我赞美你。
(5)大主语和谓语有解注关系。
如:①白菜‖五毛钱一斤。
②红酒‖十块钱一瓶。
上边的种种主谓谓语句都是各种著述中意见比较一致的,摘录在这里,供大家了解。
3.主谓谓语句和“定中短语作主语句”汉语中有一种句子,叫做“定中短语作主语句”,故名思义,其主语是由一个定中短语充当的。
但外表上非常像主谓谓语句。
比较下列两组句子,说出不同点,并说明理据。
第一组第二组老王白发苍苍。
我们工厂很大。
小李思维敏捷。
车间书记是我。
车间热气腾腾。
连队战士活跃。
──────ABCABC这两组句子的共同特点是:都可以分为三段。
似乎A、B之间都隐含有领属的关系。
但却是两种不同的结构类型。
这里有两个问题是:a.到底这两组句子有何区别?b.怎么区别?研究表明,上述两组句子中,第一组是“主谓谓语句”,第二组是“定中短语作主语句”。
具体判别方法有以下两种:(1)看A+B+C内部可有停顿的位置:如果是“A,+B+C”,则整个句子是主谓谓语句;内部停顿是“A+B,+C”,则整个句子就应该是定中短语作主语句:第一组第二组*老王白发/苍苍。
我们工厂/很大。
*小李思维/敏捷。
车间书记/是我。
*车间热气/腾腾。
连队战士/活跃。
可见,第一组应该是主谓谓语句,而第二组应该是定中短语作主语句。
(2)看内部插入语气词的位置:ABa1老王(呢/嘛/呀)白发苍苍。
*b1我们(呢/嘛/呀)工厂很大。
*a1'老王白发(呢/嘛/呀)苍苍。
b1'我们工厂(呢/嘛/呀)很大。
a2小李(呢/嘛/呀)思维敏捷。
*b2车间(呢/嘛/呀)书记是我。
*a2'小李思维(呢/嘛/呀)敏捷。
b2'车间书记(呢/嘛/呀)是我。
a3车间(呢/嘛/呀)热气腾腾。
*b3连队(呢/嘛/呀)战士活跃。
*a3'车间热气(呢/嘛/呀)腾腾。
b3'连队战士(呢/嘛/呀)活跃。
语言实践中,有一些是兼具上述两类句子特征的句子。
如:①西湖春色正浓。
②中国历史悠久。
③照片颜色发黄。
试通过上述界定方式加以界定。
答案:①西湖/春色正浓。
(主谓谓语句)西湖春色/正浓。
(定中短语作主语句)②中国/历史悠久。
(主谓谓语句)中国历史/悠久。
(定中短语作主语句)③照片/颜色发黄。
(主谓谓语句)照片颜色/发黄。
(定中短语作主语句)4.主谓谓语句和“主谓短语作主语句”汉语中还有一种句子与主谓谓语句容易发生纠葛,这就是主谓短语作主语的句子,简称“主谓作主句”。
典型的“主谓作主句”指的是以下句子:①他当书记,‖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②你心里想什么,‖我早就知道。
观察表明,这类句子的结构特征是:a.前后两个部分有“,”隔开。
b.前一个部分是个主谓短语,作句子的主语;后一部分表示判断,作句子的谓语。
如果取消中间的“,”,就可能与动宾短语作小主语的主谓谓语句相混淆:①笨人干活不耍滑。
②这个人说话风趣。
上述两个句子是什么句型?为什么?实际上,上述两个句子就是一种兼具上述两种特征的句子格式。
找到或者加上不同的标记,就可以实现为不同的句式。
具体界定过程的关键是,根据“主语+谓语”之间可以添加状语,可以有停顿的特征,找到句子内部的可有的停顿位置,即找到添加状语的位置:[1]笨人干活不耍滑。
→笨人(,/嘛/的确)干活不耍滑。
(主谓谓语句)→笨人干活(,/嘛/的确)不耍滑。
(主谓作主句)[2]这个人说话风趣。
→这个人(,/嘛/的确)说话风趣。
(主谓谓语句)→这个人说话(,/嘛/的确)风趣。
(主谓作主句)下边是几个相关的例子:他走路姿势好看。
我睡不着是当然的。
我打字快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