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内科学》辅导: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计算公式详解.doc
- 格式:doc
- 大小:59.00 KB
- 文档页数:2
代谢性酸中毒分类、临床表现、快速诊断、处理治疗和pH值指标补碱公式代谢性酸中毒是临床常见酸碱平衡紊乱,指原发性HCO3- 减少(< 22 mmol/L),动脉血浆 H+ 浓度增高,PaCO2 代偿性下降。
内分泌科常见高血糖引起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糖尿病肾病终末期尿毒症性酸中毒,两者均属于代谢性酸中毒范畴,是内分泌科急性并发症,及时识别、及时采取抢救措施是能否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代谢性酸中毒分类▲根据动脉血pH 分为代偿性和非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
1. 若动脉血 pH < 7.35,即非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2. 如仅有动脉血浆HCO3- 浓度轻度降低,而血浆pH 仍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则称为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
▲根据阴离子间隙分为阴离子间隙正常和阴离子间隙增高的代谢性酸中毒。
1、阴离子间隙正常的代谢性酸中毒,见于任何原因引起的酸性代谢产物摄入过多,HCO3- 重吸收或再生成减少,导致HCO3- 净丢失增多。
2、在单纯代谢性酸中毒时,细胞外液HCO3- 下降的同时,相应量的 Cl- 转移至细胞外液,以维持电荷平衡,故阴离子间隙正常的代谢性酸中毒一般均伴有高氯血症,又称为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3、阴离子间隙增高的代谢性酸中毒一般也伴有高氯血症,主要有尿毒症性酸中毒,以及乳酸性酸中毒、酮症酸中毒或甲醛中毒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临床线索常见症状: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心血管系统:心律失常、心肌收缩力减弱、血压降低甚至休克。
神经系统:乏力、嗜睡、甚至昏迷。
呼吸系统:呼吸加快、呼吸深大,重症患者可表现为Kussmaul 呼吸,偶伴有哮喘。
其他系统:代谢性酸中毒可以引起蛋白分解增多和合成下降、负钙平衡、骨质病变、肌肉病变、高钾血症、贫血、蛋白营养不良、发育障碍等。
当患者出现以上相关临床表现尤其是患者精神状态较差、昏迷休克者,立即予患者完善血气分析,以快速明确患者体内酸碱平衡情况。
快速诊断主要根据原发病、临床表现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进行诊断。
混合型酸碱平衡失调计算
代谢性酸中毒时呼吸代偿公式:预测PaCO2 =1。
5×[HCO3—]+8±2
如实测PaCO2在预测PaCO2范围之内,单纯型代酸
如实测值〉预测值的最大值,CO2潴留,代酸+呼酸
如实测值〈预测值的最小值,CO2排出过多,代酸+呼碱
呼吸性酸中毒代谢代偿公式:预测HCO3—=24+0.4*△PaCO2 ±3
如实测HCO3—在预测HCO3-范围之内,单纯性呼酸
如实测值〉预测值的最大值,HCO3—过多,呼酸+代碱
如实测值〈预测值的最小值,HCO3—过少,呼酸+代酸
代谢性碱中毒呼吸代偿公式:预测PaCO2 =40+0。
7*△HCO3- ±5
如实测PaCO2在预测PaCO2范围之内,单纯性代碱
如实测值>预测值的最大值,CO2 潴留,代碱+呼酸
如实测值<预测值的最小值,CO2 排出过多, 代碱+呼碱
呼吸性碱中毒的代偿公式:预测HCO3— =24+0.5*△PaCO2 ±2.5如实测HCO3—在预测HCO3—范围之内,单纯性呼碱
如实测值>预测值的最大值,HCO3-过多,呼碱+代碱
如实测值〈预测值的最小值,HCO3- 过少,呼碱+代酸。
精品文档酸中毒补碱量的一种简便计算方法一种成年人使用的更简便的补碱量计算方法如下。
根据公式:所需〔HC03-〕的量(mmol)=〔HCO3 -正常值(mmoi/L)-HCO3 "测得值(mmol/L)〕X 体重(kg )X).4 [3]……①因临床常用5% (m/v)碳酸氢钠注射液,而5% (m/v)碳酸氢钠注射液每20ml (碳酸氢钠1g)约含HCO3-12mmol。
由公式①可演变为:所需5%(m/v)碳酸氢钠注射液(ml)=〔HCO3-正常值(mmol/L)-HCO3-〕X体重(kg)X 0.4 X 20/12 •…②测得值(mmol/L )临床补碱时补给量应为计算值的一半。
实际补给5% (m/v)碳酸氢钠注射液(ml)=1/2 X : HCO3-正常值(mmol/L)-HCO3-测得值)〕X|体重(kg )X0.4 >20/12(mmol/L即:实际补给5% (m/v )碳酸氢钠注射液(ml)=〔HCO3-正常值(mmol/L )-HCO3-测得值)] X体重(kg )/3 ..... ③(mmol/L成年人HCO3-正常平均值按24mmol/L计算:公式③可简化为:实际补给5% (m/v )碳酸氢钠注射液(ml)=〔24-HCO3 -测得值(mmol/L )] X体重(kg)/3 ........ ④举例:某代谢性酸中毒病人体重54kg,测得HCO3-12mmol/L,需补5% (m/v )碳酸氢钠注射液多少ml ?根据公式④计算:实际一次补给5% (m/v)碳酸氢钠注射液的量(ml)= (24-12)X54/3=216ml。
酸中毒补碱量的一种简便计算方法一种成年人使用的更简便的补碱量计算方法如下。
根据公式:所需〔HCO3-〕的量(mmol )=〔HCO3 -正常值(mmol/L)-HCO3 -测得值(mmol/L )〕X体重(kg )».4 [3]……①因临床常用5% (m/v)碳酸氢钠注射液,而5% (m/v)碳酸氢钠注射液每20ml (碳酸氢钠1g)约含HCO3-12mmol。
酸碱计算公式从白蛋白水平推算血清钙浓度的矫正值血清钙浓度矫正值(mg/dl)=钙测定值(mg/dl)+[0.8×(4-白蛋白(g/dl))]从葡萄糖推算血清钠浓度的矫正值血清钠浓度矫正值(mEq/L)=钠测定值(mg/dl)+[1.5×((葡萄糖(mEq/L)-150)/1 00)]代谢性酸中毒时的补碱量1.公式一HCO3需要量(mmol)=[ HCO3正常值(mmol)-HCO3测得值(mmol)]×体重(kg)×0.42.公式二A、〔正常CO2结合力(50%)-测得之CO2结合力〕×0.5×体重(kg)=mL(5%碳酸氢钠)B、〔正常CO2结合力(50%)-测得之CO2结合力〕×0.3×体重(kg)=mL(11.2%乳酸钠)C、〔正常CO2结合力(50%)-测得之CO2结合力〕×0.6×体重(kg)=mM(THAM)注:THAM系三羧甲基氨基甲烷,7.26%溶液,1.7ml含THAM1mmol低渗及等渗性脱水的补液量计算1.按体重减轻估计补液量生理盐水补液量(L)=正常血钠浓度(142mmol/L)×体重减轻量(kg)/每升生理盐水NaCL 含量(154mmol)2.按血细胞压积估计补液量补液量(L)=[实际红细胞压积-正常红细胞压积×体重(kg)×0.2]/正常红细胞压积。
正常红细胞压积男性为48%,女性42%。
细胞外液量为体重×0.2。
3.按血清钠估计补液量补液量(L)=体重(kg)×0.2×(正常血钠浓度-实际血钠浓度)/每升生理盐水NaCL含量(154mmol)4.依据血钠浓度计算低渗性失水的补钠量补钠量=[血钠正常值(mmol/L)-实际血钠浓度(mmol/L)]×0.6×体重(kg)(女性为0.5)失水量(按血细胞比容计算)失水量(ml)=(目前血细胞比容-原来血细胞比容)÷原来血细胞比容×体重(kg)×0.2×1000原来血细胞比容如不知道,可用正常值代替,男性和女性分别为0.48和0.42,式中20%为细胞外液占体重的比例。
代谢性酸中毒阴离子隙(AG)阴离子隙(AG)是指细胞外液中所测的阳离子总数和阴离子总数之差。
计算公式为:AG=(Na++K+)-(Cl--HCO3-),一般是利用血清中的电解质含量运算。
血清K+浓度较低,且较恒定,对AG影响轻微,故上述公式可简化为AG=Na+ -(Cl-+HCO3-)。
AG正常参考值为8~16mol /L,平均12mmol/L。
临床上利用血清主要阴、阳离子的测定值即可算出AG值,它对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及类型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在疾病过程中,因代谢紊乱,酸性产物增加,导致代谢性酸中毒症状最为多见。
缺氧时乳酸产生过多;患者不能进食或糖尿病时等脂肪代谢紊乱,导致酮体增加;菌血症、烧伤等组织大量破坏,蛋白质分解,使得含硫产物增多等,这一系列酸性代谢产物在血液酸、碱缓冲过程中,消耗了血液中的HCO3-,并使乳酸根、乙酰乙酸根、硫酸根等阴离子增加。
机体为保持阴、阳离子平衡,在Na+、K+变化不大而阴离子酸性产物增加的情况下造成细胞内Cl-的转移,使血浆中HCO3-和Cl-之和减少,AG比值升高。
AG比值异常可表现为升高和降低两种情况,临床上以升高多见,并且临床意义较大。
AG升高多见于代谢性酸中毒的全过程:肾功能不全导致氮质血症或尿毒症时,引起磷酸盐和硫酸盐的储留医学教育网整理。
严重低氧血症、休克;组织缺氧等引起乳酸堆积。
饥饿、糖尿病患者脂肪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动用分解加强,酮体堆积。
从AG分析,可将代谢性酸中毒分为高AG代谢性酸中毒及AG正常代谢性酸中毒(如高血Cl-代谢性酸中毒)。
根据AG水平高低,判断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并可作为治疗的参考。
代谢性酸中毒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病因分类临床上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很多,常见的有乳酸、酮酸生成过多,肾衰竭,胃肠道大量丢失碳酸氢盐,以及肾小管酸中毒等。
但H+产生过多、肾泌H+障碍和胃肠道HCO3大量丢失是代谢性酸中毒产生的基本要素。
正常入每天通过代谢生成相当于50-mmol / LH+的固定酸,这些固定酸必须由肾脏排出。
酸中毒补碱量的一种简便计算方法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酸中毒补碱量的一种简便计算方法一种成年人使用的更简便的补碱量计算方法如下。
根据公式:所需〔HCO3-〕的量(mmol)=〔HCO3-正常值(mmol/L)-HCO3-测得值(mmol/L)〕×体重(kg)×[3]……①因临床常用5%(m/v)碳酸氢钠注射液,而5%(m/v)碳酸氢钠注射液每20ml (碳酸氢钠1g)约含HCO3-12mmol。
由公式①可演变为:所需5%(m/v)碳酸氢钠注射液(ml)=〔HCO3-正常值(mmol/L)-HCO3-测得值(mmol/L)〕×体重(kg)××20/12……②临床补碱时补给量应为计算值的一半。
实际补给5%(m/v)碳酸氢钠注射液(ml)=1/2×〔HCO3-正常值(mmol/L )-HCO3-测得值(mmol/L)〕×体重(kg)××20/12即:实际补给5%(m/v)碳酸氢钠注射液(ml)=〔HCO3-正常值(mmol/L)-HCO3-测得值(mmol/L)〕×体重(kg)/3……③成年人HCO3-正常平均值按24mmol/L计算:公式③可简化为:实际补给5%(m/v)碳酸氢钠注射液(ml)=〔24-HCO3-测得值(mmol/L)〕×体重(kg)/3……④举例:某代谢性酸中毒病人体重54kg,测得HCO3-12mmol/L,需补5%(m/v)碳酸氢钠注射液多少ml?根据公式④计算:实际一次补给5%(m/v)碳酸氢钠注射液的量(ml)=(24-12)×54/3=216ml。
酸中毒补碱量的一种简便计算方法一种成年人使用的更简便的补碱量计算方法如下。
根据公式:所需〔HCO3-〕的量(mmol)=〔HCO3-正常值(mmol/L)-HCO3-测得值(mmol/L)〕×体重(kg)×[3]……①因临床常用5%(m/v)碳酸氢钠注射液,而5%(m/v)碳酸氢钠注射液每20ml (碳酸氢钠1g)约含HCO3-12mmol。
酸中毒补碱量的一种简便计算方法之答禄夫天创作一种成年人使用的更简便的补碱量计算方法如下.根据公式:所需〔HCO3-〕的量(mmol)=〔HCO3-正常值(mmol/L)-HCO3-测得值(mmol/L)〕×体重(kg)×0.4[3]……①因临床经常使用5%(m/v)碳酸氢钠注射液,而5%(m/v)碳酸氢钠注射液每20ml(碳酸氢钠1g)约含HCO3-12mmol.由公式①可演酿成:所需5%(m/v)碳酸氢钠注射液(ml)=〔HCO3-正常值(mmol/L)-HCO3-测得值(mmol/L)〕×体重(kg)×0.4×20/12……②临床补碱时补给量应为计算值的一半.实际补给5%(m/v)碳酸氢钠注射液(ml)=1/2×〔HCO3-正常值(mmol/L)-HCO3-测得值(mmol/L)〕×体重(kg)×0.4×20/12即:实际补给5%(m/v)碳酸氢钠注射液(ml)=〔HCO3-正常值(mmol/L)-HCO3-测得值(mmol/L)〕×体重(kg)/3……③成年人HCO3-正常平均值按24mmol/L计算:公式③可简化为:实际补给5%(m/v)碳酸氢钠注射液(ml)=〔24-HCO3-测得值(mmol/L)〕×体重(kg)/3……④举例:某代谢性酸中毒病人体重54kg,测得HCO3-12mmol/L,需补5%(m/v)碳酸氢钠注射液几多ml?根据公式④计算:实际一次补给5%(m/v)碳酸氢钠注射液的量(ml)=(24-12)×54/3=216ml.酸中毒补碱量的一种简便计算方法一种成年人使用的更简便的补碱量计算方法如下.根据公式:所需〔HCO3-〕的量(mmol)=〔HCO3-正常值(mmol/L)-HCO3-测得值(mmol/L)〕×体重(kg)×0.4[3]……①因临床经常使用5%(m/v)碳酸氢钠注射液,而5%(m/v)碳酸氢钠注射液每20ml(碳酸氢钠1g)约含HCO3-12mmol.由公式①可演酿成:所需5%(m/v)碳酸氢钠注射液(ml)=〔HCO3-正常值(mmol/L)-HCO3-测得值(mmol/L)〕×体重(kg)×0.4×20/12……②临床补碱时补给量应为计算值的一半.实际补给5%(m/v)碳酸氢钠注射液(ml)=1/2×〔HCO3-正常值(mmol/L)-HCO3-测得值(mmol/L)〕×体重(kg)×0.4×20/12即:实际补给5%(m/v)碳酸氢钠注射液(ml)=〔HCO3-正常值(mmol/L)-HCO3-测得值(mmol/L)〕×体重(kg)/3……③成年人HCO3-正常平均值按24mmol/L计算:公式③可简化为:实际补给5%(m/v)碳酸氢钠注射液(ml)=〔24-HCO3-测得值(mmol/L)〕×体重(kg)/3……④举例:某代谢性酸中毒病人体重54kg,测得HCO3-12mmol/L,需补5%(m/v)碳酸氢钠注射液几多ml?根据公式④计算:实际一次补给5%(m/v)碳酸氢钠注射液的量(ml)=(24-12)×54/3=216ml.。
酸中毒补碱量的一种烦琐估计要领之阳早格格创做一种成年人使用的更烦琐的补碱量估计要领如下.根据公式:所需〔HCO3-〕的量(mmol)=〔HCO3-仄常值(mmol/L)-HCO3-测得值(mmol/L)〕×体沉(kg)×0.4[3]……①果临床时常使用5%(m/v)碳酸氢钠注射液,而5%(m/v)碳酸氢钠注射液每20ml(碳酸氢钠1g)约含HCO3-12mmol.由公式①可演形成:所需5%(m/v)碳酸氢钠注射液(ml)=〔HCO3-仄常值(mmol/L)-HCO3-测得值(mmol/L)〕×体沉(kg)×0.4×20/12……②临床补碱时补给量应为估计值的一半.本质补给5%(m/v)碳酸氢钠注射液(ml)=1/2×〔HCO3-仄常值(mmol/L)-HCO3-测得值(mmol/L)〕×体沉(kg)×0.4×20/12即:本质补给5%(m/v)碳酸氢钠注射液(ml)=〔HCO3-仄常值(mmol/L)-HCO3-测得值(mmol/L)〕×体沉(kg)/3……③成年人HCO3-仄常仄衡值按24mmol/L估计:公式③可简化为:本质补给5%(m/v)碳酸氢钠注射液(ml)=〔24-HCO3-测得值(mmol/L)〕×体沉(kg)/3……④举例:某代开性酸中毒病人体沉54kg,测得HCO3-12mmol/L,需补5%(m/v)碳酸氢钠注射液几ml?根据公式④估计:本质一次补给5%(m/v)碳酸氢钠注射液的量(ml)=(24-12)×54/3=216ml.酸中毒补碱量的一种烦琐估计要领一种成年人使用的更烦琐的补碱量估计要领如下.根据公式:所需〔HCO3-〕的量(mmol)=〔HCO3-仄常值(mmol/L)-HCO3-测得值(mmol/L)〕×体沉(kg)×0.4[3]……①果临床时常使用5%(m/v)碳酸氢钠注射液,而5%(m/v)碳酸氢钠注射液每20ml(碳酸氢钠1g)约含HCO3-12mmol.由公式①可演形成:所需5%(m/v)碳酸氢钠注射液(ml)=〔HCO3-仄常值(mmol/L)-HCO3-测得值(mmol/L)〕×体沉(kg)×0.4×20/12……②临床补碱时补给量应为估计值的一半.本质补给5%(m/v)碳酸氢钠注射液(ml)=1/2×〔HCO3-仄常值(mmol/L)-HCO3-测得值(mmol/L)〕×体沉(kg)×0.4×20/12即:本质补给5%(m/v)碳酸氢钠注射液(ml)=〔HCO3-仄常值(mmol/L)-HCO3-测得值(mmol/L)〕×体沉(kg)/3……③成年人HCO3-仄常仄衡值按24mmol/L估计:公式③可简化为:本质补给5%(m/v)碳酸氢钠注射液(ml)=〔24-HCO3-测得值(mmol/L)〕×体沉(kg)/3……④举例:某代开性酸中毒病人体沉54kg,测得HCO3-12mmol/L,需补5%(m/v)碳酸氢钠注射液几ml?根据公式④估计:本质一次补给5%(m/v)碳酸氢钠注射液的量(ml)=(24-12)×54/3=216ml.。
代谢性酸中毒补碱计算
常用公式Ransom急性胰腺炎预后因素
入院时参数
(1) 年龄
(2) WBC计数
(3) 血糖
(4) 血清LDH
(5) 血清AST
入院后第一个24小时
(6) 血清钙
(7) 红细胞压积
(8) BUN
(9) 动脉pO2
(10) 酸碱平衡
score = SUM (入院分值) + (入院后第一个24小时分值)
解释
• 最低分:0
• 最高分:10
• 分数越高死亡率越高
• 受病因及治疗影响
mEq HCO3 需要量= (((预期HCO3-) - (实测HCO3-)) * (f) * (公斤体重))
• f = 0.5 ~ 0.6(亦有认为应0.4)
• 100ml 5%NaHCO3含[HCO3-] 约60 mEq
BE在有合并呼吸性酸中毒时可能不准确。
首次给予半量,根据血气分析调整。
酸血症纠正时可能导致低钾血症和低钙血症。
其他公式(Pincus et al)
pH恢复到7.4所需碳酸氢钠量= ((((HCO3-) + (0.03 * (PaCO2))) * (20 - (10 ^ ((pH) - 6.1)))) / (1 + (10 ^ ((pH) - 6.1))))。
ICU常用的公式一、血糖计算公式1.根据空腹血糖量按公式算出体内高于正常的葡萄糖克数:(空腹糖毫克数—100)×10×体重(kg)×0.6÷1000=体内高于正常的葡萄糖克数,按2g糖用1U胰岛素计算,用计算量的1/3~1/2,于三餐前分次注射,各次用量的分配量早餐>晚餐>午餐。
2.增高的血糖计算公式=[血糖(mmol/L)×18—100]×10×体重(kg)×0.6/1000注:依每2g糖需1u胰岛素。
估计需补充胰岛素的单位数,初剂先给估计量的1/3~1/2。
3.胰岛素剂量计算采用公式所需胰岛素剂量(U)=(测得血糖物质的量×18-60)×0.03。
二、体液平衡常用公式1.等渗性缺水的治疗用平衡液或等渗盐水尽快补充血容量。
(1)脉搏细速和血压下降等症状常表示细胞外液的丧失量已达到体重的5%,可先从静脉给病人快速滴注上述溶液约3000ml(按60kg体重),以恢复血容量。
(2)如无血容量不足的表现,则可给病人上述用量的1/2-2/3,即1500-2000ml,补充缺水量。
(3)或按照红细胞压积来计算需补液量:补等渗盐水量(L)=(红细胞压积上升值/红细胞压积正常值)×体重(kg)×0.25。
(4)此外,还应补给日需要量水2000ml和钠4.5g。
2.低渗性缺水的治疗需补充的钠盐量(mmol)=(血钠正常值mmol/L-血钠测得值mmol/L)×体重(kg)×0.6(女性为0.5)。
按17mmol Na+=1g钠盐,当天补给1/2量和日需量4.5g,其中2/3量以5%氯化钠溶液输给,其余量以等渗盐水补给。
3.高渗性缺水的治疗补水量(ml)=[血钠测得值(mmol/L)-血钠正常值(mmol/L)×体重(kg)×4。
计算所得的补水量不宜在当日一次补完,以免发生水中毒。
纠正酸中毒:补液、胰岛素剂量换算笔记人体内的酸碱平衡主要依赖肺脏和肾脏的调节作用,前者主要通过维持C O2与HCO3的平衡,而肾脏的调节作用则依赖肾小管的排酸保碱作用;The balance of acid and alkali in the human body depends mainly on the regulation of the lungs and kidneys, the former mainly by maintaining the balance between CO2 and HCO3, and the regulation of the kidney depends on the role of the acid and alkali of the renal tubule.当细胞外液中H+ 浓度升高或HCO3丢失过度时,内环境PH 水平下降,导致酸中毒。
众所周知,酸中毒分为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酸中毒,前者主要与HCO3丢失过多有关,而后者多见于PaC O2升高的疾病。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H + in the extracellular fluid is elevated or the HCO3 is lost, the PH level of the inner environment decreases, resulting in acidosis. It is well known that acidosis is divided into metabolic acidosis and respiratory acidosis. The former is mainly related to the loss of HCO3, which is more common in PaCO2.酸中毒的诊断需要依据血气分析结果,常用参考指标有pH 值、PaCO2、BE 等;因肺脏和肾脏之间存在代偿机制,酸中毒的诊断相当复杂,故本文仅讨论酸中毒的处理。
pH与酸中毒之间的计算式当人体的pH值小于7.35的时候就是酸中毒,人体正常的pH值是7.35到7.45,如果ph值小于了7.35之后就可以判定为酸中毒。
人体pH值是用于表示体液酸碱度的指标,其数值的高低反映了体内氢离子的浓度,数值的大小是由血液中碳酸氢盐缓冲对来决定,由肾脏和肺脏调节共同完成。
引起酸中毒的原因有很多,一般可以把酸中毒分为呼吸性的代谢性的,所以,出现酸中毒以后要根据不同的原因来治疗。
正常人体的pH值在7.35-7.45之间,平均值为7.40。
测得人体pH值的意义是可以判定机体是否有酸碱平衡失调,以及机体是否处于代偿状态。
酸中毒虽然在临床上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但是它也会危及到人的生命安全,所以酸中毒以后一定要重视起来。
酸中毒代偿:代谢性酸中毒代偿:Winter's公式:PaCO2=[1.5xHCO3+8]+2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对代谢性酸中毒代偿性的评定:如果PaCO2计算值=实际PaCO2值,那么为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
如果PaCO2计算值>实际PaCO2值,那么存在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
如果PaCO2计算值<实际PaCO2,那么存在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酸中毒。
补碱量(mmol)=(正常BE值-实测BE值)x体重(kg)x0.3一般首次给计算量的1/3-1/2,复查血气后再决定是否需要再补充。
5%NB(ml)=[CO2CP正常值-病人CO2CP]x体重(kg)x0.6。
首日头2--4小时补给计算量的1/2。
CO2CP正常值为22——29%。
如未测定二氧化碳结合力,可按5%碳酸氢钠每次溶液5ml/kg计算(此用量可提高10容积%)。
必要时可于2~4小时后重复应用。
血气分析:(1)酸碱度(pH),参考值7.35~7.45。
<7.35为酸血症,>7.45属碱血症。
但pH正常并不能完全排除无酸碱失衡。
(2)二氧化碳分压(PCO2)参考值4.65~5.98kPa(35~45mmHg)乘0.03即为H2CO3含量。
常用医学计算公式1. 补钠计算男性可选用下列公式应补钠总量(mmo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6应补氯化钠总量(g)=[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 ×0.035应补生理盐水(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888应补3%氯化钠=[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1.1666应补5%氯化钠(m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7女性可选用下列公式应补钠总量(mmo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5应补氯化钠总量(g)=[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03应补生理盐水(m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311应补3%氯化钠(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311应补5%氯化钠(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596注:①上述式中142为正常血Na+值,以mmol/L计。
②按公式求得的结果,一般可先总量的1/2~1/3,然后再根据临床情况及检验结果调整下一步治疗方案。
③单位换算:钠:mEq/L×2.299=mg/dlmg/dl×0.435=mEq/LmEq/L×1/化合价=mmol/L氯化钠:g×17=mmol或mEq,(mmol)×0.0585=g/L2.补液计算(1)根据血清钠判断脱水性质:脱水性质血Na+mmol/L低渗性脱水>130等渗性脱水130~150高渗性脱水>150(2)根据血细胞比积判断输液量:输液量=正常血容量×(正常红细胞比积/患者红细胞比积)(3)根据体表面积计算补液量:休克早期800~1200ml/(m2·d);体克晚期1000~1400ml(m2·d);休克纠正后补生理需要量的50~70%。
医学⼯作常⽤计算公式定律''1.体循环阻⼒:体循环阻⼒(dyne×sec)/cm5=80×(MAP-RAP)/C.O.MAP=平均动脉压RAP=右⼼房压C.O.=⼼输出量正常值=900-1300(dyne×sec)/ cm52.平均动脉压(MAP):MAP(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收缩压-舒张压)]3.⼼输出量:⼼输出量(L/min)=BSA=体表⾯积(M2)Hb=⾎红蛋⽩(g/100ml)SaO2&SvO2=动脉⾎氧饱和度—静脉⾎氧饱和度。
⼼脏指数是⼼输出量以个体为单位计算的⼼脏指数=⼼输出量/体表⾯积(L/min/M2)4.总外周⾎管阻⼒:SVR=(平均动脉压-中⼼静脉压)÷⼼排出量×80正常值为100-130kpa.s/L5.杜克平板测验分数:杜克平板测验分数=未出现⼼绞痛:测试持续时间(min)-5.0×最⼤ST段下降(mm)持续⼼绞痛:测试持续时间(min)-5.0×最⼤ST段下降(mm)-4.0×1测试因⼼绞痛中⽌:测试持续时间(min)-5.0×最⼤ST段下降(mm)-4.0×2 风险级别:⾼风险:杜克平板实验分数<-5⾼风险:杜克平板实验分数>106.校正的QT间期:校正的QT间期=测量的QT间期(sec)÷sqrt(R-R间期)正常值:校正的QT间期不应该超过:0.45(婴⼉<6个⽉)0.44(⼉童)0.425(青少年和成⼈7.氧供应(DO2):DO2=1.34×[SaO2(动脉⾎氧饱和度)×Hb(⾎红蛋⽩)]×CO×108.氧消耗(VO2):VO2=1.34×[(CaO2(动脉⾎氧含量)×CvO2(静脉⾎氧含量))×CO×10CaO2=1.34×SaO2×HbCvO2=1.34×SvO2×Hb9.氧耗量(给定⼼输出量):氧耗量(ml/min)=⼼输出量(C.O.)×(13×Hgb)×(SaO2-SvO2)SaO2=动脉⾎氧饱和度SvO2=静脉⾎氧饱和度正常值=110-160ml/min/M2若平均体表⾯积为1.73M2,则正常值=190-275ml/min10.动脉⾎CO2分压:PaCO2=0.863×VCO2/VAVCO2为CO2排出量(ml/min)Va为每分钟肺泡通⽓量(L/min)0.863为使⽓体容量(ml)变为Kpa(mmHg)的转换因⼦11.动脉⾎氧分压(PaO2):坐位:仰卧位:PaO2=103.5-0.42×年龄12.动脉⾎氧含量:CaO2=0.003×PaO2+1.34×SaO2×Hb13.动脉⾎氧饱和度(SaO2):SaO2=HbO2÷(HbO2+Hb)×100%HbO2是⾎红蛋⽩结合的氧量14.急性肺损伤⽐率:急性肺损伤的氧合指数=动脉⾎氧分压/吸⼊⽓氧分数氧合指数<300,诊断为急性肺损伤(ALI)氧合指数<200,诊断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15.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a)O2):(1)吸⼊⽓氧分压PIO2=(⼤⽓压—PH2O)×吸⼊氧浓度%(2)肺泡⽓PO2(PAO2)=PIO2—PCO2×1.25(3)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PAO2—PaO2将(2)的结果代⼊(3)中即可得P(A-a)O216.肺泡⽓公式:肺泡氧分压(PaO2)(mmHg)=[FIO2(%)×(⼤⽓压-PH2O)]-(PaCO2×1.25)]FIO2=吸⼊⽓浓度(%)PH2O=⽓道⽔蒸⽓压⼒,通常为6.3Kpa,即47mmHgPaCO2=动脉⾎⼆氧化碳分压17.肺顺应性:肺顺应性(Cdyn)=潮⽓量÷(最⼤⽓道压-呼⽓末正压)18.尿HCO3 ̄排泄率:尿HCO3-排泄率=[尿HCO3—(mmol/L)×⾎肌酐(umol/L)]÷[⾎浆HCO3—(mmol/L)×尿肌酐(umol/L)]×100 19.有效⾎浆流量(ERPF):ERPF=(尿液PAH浓度×尿量)÷⾎浆PAH浓度(mi/min)20.渗透溶质清除率(Cosm):其中V为每分钟尿量Uosm为尿渗透压,正常成⼈尿渗透压600-1000 mOsm/kg.H2O,平均为800 mOsm/kg.H2O 21.肌酐清除率:Cockcroft公式Ccr=(140-年龄)×体重(kg)/72×Scr(mg/dl)(男性)Ccr=(140-年龄)×体重(kg)/85×Scr(mg/dl)(⼥性)Durate公式该公式与实测Ccr相关性较好,且不需测体重,更适合于危重病⼈。
临床执业医师《内科学》辅导:纠正代谢性酸屮毒计算公式详解
医学教冇网一一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系列谈之《内科学》辅导:纠正代谢性酸屮毒计算公式详解
不少人在考试屮,遇到要计算补充碱性液体量的试题,往往因对公式不熟悉,而白白丢失儿分。
特意把把相关的算公式进行了总结分析,根据题目给出的不同条件,依据对应的公式,都能快速的计算岀答案。
已知实际血浆HCO3■浓度
公式
HC03・缺失量(mmol) = (24 ■实际血浆HCO3-浓度)x0.6x体重(Kg)
已知二氧化碳结合力
公式(一)
一般要求提高二氧化碳结合力到40容积%,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用量:(40・X)x0.3x 体重(公斤)=需补11.2%乳酸钠溶液毫升数;(40・X)x0.5x体重(公斤)=需补5%碳酸蛍钠溶液毫升数。
公式(二)
碳酸氢钠(g) =(55■测得的CO2CP) x0.026xkg体重
公式(三)
补充碳酸氢钠量(mmol/L)=(正常CO2・CPml/dl —检验C02-CPmI/dI) m2.24x (体重kgx0.6)临床上常用的5%碳酸红钠溶液,医学教冇网原创每亳升含0.6mmol碳酸蛍钠;11.2%乳酸钠溶液,每毫升含lmmol碳酸氢钠。
已知血清碳酸氢盐
公式
NaHC02的需要量(mmol) =0.3x体重(kg) x (12 一血清碳酸氢盐(mmol/L))。
公式
5%碳酸氢钠毫升数=[正常BE (mmol/1) 一测定BE (mmol/1) ]x体重(1kg) x0.4 NaHCO3 (mmol)二体重(kg) x剩余碱(mmol) x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