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拥有一个家》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1
309教育网
《共同拥有一个家》
教学内容:
复习《小伞花》,学唱《共同拥有一个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用舒缓,优美的声音演唱《共同拥有一个家》,教育学生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交流三八节你为妈妈做了些什么?
2、复习小伞花,强调符号演唱时声音要短促而富有弹性。
3、歌表演《小伞花》。
(可用打击乐器或学生自编动作表演等)
二、导入新课
师:看了你们精彩的表演,老师知道你们和同学都非常团结友爱,说明你们都有一颗爱心,是一个善良的人,不过你们知道吗?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没父母的孤儿,他们特别需要别人的关心和爱护,如果你身边就有这样的人,你会怎么去帮助他呢?
三、讲授新课
学唱歌曲《共同拥有一个家》。
1、听范唱,谈谈听后的感受。
2、学唱歌曲。
1)跟着琴进行模唱1~2遍。
2)解决难点6——/6——,气息要掌握好。
3、采用分组,男女声等演唱方式进行练习。
4、老师弹琴,学生朗读歌词。
5、歌表演。
6、请学生自编简单动作进行演唱《共同拥有一个家》。
7、学一句手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8、回家收集有关SOS的资料,下节课一起来分享交流。
四、小结
听《爱的奉献》,总结下课!
309教育资源库。
共同拥有一个家(爱的教育)——音乐情趣课堂点滴谈摘要】:情趣教学培养学生高尚的情趣,达到一种有情、有景、有思想的境界。
明理与体验共存、自信与机会共舞、智慧与参与共生、健康与生活共求,以文化浸润、提升学生文化素质,让爱伴随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充分调动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挖掘其智慧潜能,使存在个体差异的学生都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在教师富有情趣的教学艺术诱导下,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趣味中获知、在求知中得趣,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情趣教学情感教育境界情趣教学以情感为依托,以体验为途径,让学习过程进入认知与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
学习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挖掘其智慧潜能,使存在个体差异的学生都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在教师富有情趣的教学艺术诱导下,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趣味中获知、在求知中得趣,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情趣源自教师教学语言的情趣、教学组织的节奏、师生互动的性质与水平,它们是情趣教学的条件。
情趣教学思想的“情趣”从何而来,除了教师与学生的生活情趣、教学设计的情境情趣,更重要的在于知识本身。
在知识表面下,还蕴含着丰富的、深厚的精神世界,弥漫着生活情趣与知识理趣的气息。
情趣教学是从各学科知识的内部呼唤出真实存在的丰富多彩的生命情趣,把它们融入到教学生命活动的过程中去,为教学情趣的激发和飞扬涂上一层深深的底色。
在音乐课堂学习中,情趣教学有很多种方法:可以通过故事、视频等方法创设情趣;可以通过游戏、律动、表演、创作等方法激法情趣;可以通过联想、想象、模仿、分析、比较等方法培养情趣;可以通过音响、示范等直观、感性方法进行情趣教学。
......下面就以三年级音乐第二单元《共同拥有一个家》为例,谈谈我的情趣教学点滴:1、创设情境,大胆假设、激发情感首先播放flash(只有画面,没有音乐)让学生聆听、观看。
内容概括:一个十分寒冷的夜晚,天空飘着雪花,路上没有一个行人,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布娃娃独自在哭泣......然后提问:问题⑴这段动画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动画片相比,缺少了点什么?(是哑剧,没有音乐)问题⑵你看到了什么?你认为表现了怎样的内容?我们用“也许”这个词语来猜测一下!生:看到的是一个穿着单薄的娃娃在飘雪的夜晚独自走在马路上......师:“布娃娃为什么会在飘雪的夜晚独自走在马路上呢?”生:“ 也许是爸爸妈妈吵架了,没人理她,所以出来走走”“ 也许她是一个孤儿”“ 也许她是个被爸妈抛弃的孩子”⋯⋯学生发挥着一切想象师:“是啊,布娃娃是多么可怜啊!她现在一定很伤心,内心是一片灰色,所以用无声来表达她的内心情感”问题⑶如果要让你为这段动画配乐,你觉得哪段音乐比较合适?提供几段音乐选择A、《喜洋洋》 B、《杜鹃圆舞曲》 C、《共同拥有一个家》片段(C)问题⑷为什么会选择第三段呢?设计目标与反思:让学生通过观看无声无字画面、大胆发挥想象,了解乐由心声,我们情感的色彩与音乐是相辅相成,同时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地激发起他们内心的情感。
《共同拥有一个家》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共同拥有一个家》;2、了解SOS儿童村。
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共同拥有一个家》,增强孩子们对弱势成员的关爱,增强关心别人、乐于助人的爱心。
2、知识目标:能用富有表现力的、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能正确演唱附点四分音符、切分音和一字多音;了解SOS儿童村。
教学重点:感受音乐中传达的“爱”的主题。
教学难点: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演唱歌曲,唱好附点四分音符和切分音。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背景音乐:《共同拥有一个家》的伴奏)“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天,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下着,天渐渐黑了,透着玻璃,昏黄的灯光显得格外的温暖。
大伙儿都躲进暖烘烘的小屋里,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说着一天发生的许多有趣的事情。
大地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路上没有一个行人。
(停顿)突然,风儿传来了布娃娃的哭声,她哭得那么伤心……(停顿)小朋友们,如果你遇到了这只伤心大哭的布娃娃,你会怎么做呢?”(引导:你会转头就走当作没有看到,还是上前去关心的和她说些什么话呢?)【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师:同学们真有爱心啊,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布娃娃伤心大哭的原因吧。
(继续播放课件,布娃娃的录音,背景音乐《我想有一个家》)4、师:现在小朋友们知道布娃娃伤心大哭的原因是什么了吗?学生回答。
5、师:你能体会到她的心情吗?生:伤心。
6、师:你们怎样去安慰布娃娃呢?7、师:我们小朋友真有爱心,表扬一下。
有一个小妹妹也和你们一样很有爱心,她对布娃娃唱了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播放课件,背景音乐《共同拥有一个家》原声。
出示歌词)【设计意图:通过背景音乐《我想有个家》和布娃娃的录音的播放,让学生感受布娃娃的伤心,激发学生内心对弱势群体的爱心,初步感受歌曲《共同拥有一个家》】二、新课教学1、师:小妹妹她对布娃娃唱了些什么?(学生回答)2、师总结:原来啊,这个小妹妹是想把布娃娃带回家,分给她一半妈妈,和她共同拥有一个家!(出示课题《共同拥有一个家》)这首歌曲真好听,你们想不想学,然后对布娃娃唱起这首歌,深情地邀请布娃娃跟我们一起回家?3、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共同拥有一个家》,请大家仔细欣赏,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
大班下学期社会教案《我有一个家》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家庭成员的概念,认识家庭的重要性。
2.认识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培养孩子良好的家庭关系。
3.了解不同类型的家庭,并理解每种家庭的特点和需要。
二、教学内容:1.从学生身边真实的家庭生活入手,谈论和交流孩子对家庭和家庭成员的理解;2.通过图片、故事等引导孩子认识常见的家庭类型;3.通过小游戏、小实验等形式提高孩子对家庭的认识,培养孩子良好的家庭关系。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游戏教学法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0分钟)教师介绍自己的家庭和家庭成员,并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家庭和家庭成员。
通过情境模拟,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二、知识展示环节(20分钟)1.教师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展示不同类型的家庭,如传统家庭、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外来务工家庭等。
2.教师利用幻灯片等形式,介绍每种家庭类型的特点和需要,让学生对不同类型的家庭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知识探究环节(30分钟)1.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每个小组探讨一个家庭类型,包括该家庭类型的特点、需要和孩子该如何处理好与这种家庭类型的关系等。
2.角色扮演:教师将一些孩子分成不同的家庭类型,让他们分别扮演自己家庭成员的角色,从中抽取一些话题,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培养孩子良好的家庭关系。
四、知识巩固环节(20分钟)1.小游戏:教师让学生分成两组,进行“家庭成员连连看”游戏,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2.小实验:教师用一碗水,一个手电筒等物品进行实验,让孩子们从中认识家庭成员对家庭的重要性,了解家庭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
五、课堂总结(10分钟)教师在总结中强调家庭对孩子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确自己做好家庭成员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培养孩子良好的家庭关系。
六、课后拓展(30分钟)1.布置家庭问卷:让学生回家后填写一份有关家庭的问卷,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家庭的特点和孩子对家庭的感受。
苏少版(五线谱)音乐三下《唱:小伞花共同拥有一个家》教案一. 教材分析《唱:小伞花共同拥有一个家》选自苏少版音乐教材三下,这首歌曲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伞花象征着幸福和保护,歌曲传达出一种团结互助,共同拥有一个家的理念。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轻快,富有童趣,适合小学生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音乐审美能力,同时也能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精神。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首歌曲之前,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乐理知识和唱歌技巧,如五线谱的识谱能力,基本的节奏感等。
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音乐的情感表达较为内向,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鼓励。
此外,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也有待提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唱:小伞花共同拥有一个家》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
3.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精神,提高集体协作能力。
4.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的准确性。
2.学生对音乐情感的把握和表达。
3.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集体协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引导学生跟学。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完成歌曲学习。
3.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的音乐情境,让学生体验音乐的魅力。
4.小组合作法: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歌曲《唱:小伞花共同拥有一个家》的音频、视频文件及PPT。
2.五线谱教案:详细的教学步骤和指导。
3.乐器:钢琴、吉他等。
4.教具:小伞、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唱:小伞花共同拥有一个家》,引导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寓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共同拥有一个家教案教案主题:共同拥有一个家教案一、教学背景:在当今社会,家庭教育在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是他们最重要的教育者。
因此,建立一个家庭共同拥有的家教案,有助于促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教育目标的明确以及家庭教育的系统性。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家长和孩子明确家庭教育的目标和方向。
2. 提供家庭教育的相关指导和方法。
3. 促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合作和互动,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三、教学内容和活动:1. 家庭教育目标的制定:- 家长和孩子共同讨论并制定出家庭教育的目标,如培养孩子的品德素养、学习习惯、社交能力等。
- 分别从家长和孩子的角度写下目标,进行对比和沟通,以达成共识。
2. 家庭教育方法的探讨:- 家庭成员分享各自的育儿经验和教育心得,提出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 制定出适用于家庭教育的共同原则和规则,如明确家庭作业的时间和地点、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等。
3. 家庭教育资源的整合:- 家庭成员共同筛选和整理适合孩子的教育资源,如图书、电视节目、游戏等。
- 互相推荐和分享对孩子有益的资源,并列出使用方法和适用年龄段。
4. 家庭教育计划的制定:- 制定一个家庭教育计划,包括每周的家庭活动和专项教育项目。
- 设定明确的时间表和具体的活动内容,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实施性。
5. 家庭教育成果的评估:- 定期回顾家庭教育的成果和效果,对孩子的进步进行评估。
- 听取家庭成员的反馈意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育方法和目标。
四、教学方法:1. 听取和尊重每个家庭成员的意见和建议。
2. 进行小组讨论和集体决策,促进家庭共识的形成。
3. 利用案例分析和互动游戏等形式,加深家教案的理解和实践。
4. 分阶段进行家庭教育计划的实施和评估。
五、教学评估:1. 家长和孩子的参与度。
2. 家庭教育目标的明确程度。
3. 家庭教育方法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4. 家庭教育计划的执行和达成情况。
《爱心长存》小学三年级下音乐教案赣榆县沙河二小陆慧教学内容1、唱《共同拥有一个家》2、动:采集与分享教材分析《共同拥有一个家》是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只要你过得比我好》的主题歌。
歌词叙述了孩子养家孩子关爱被丢弃的‚布娃娃‛的生动故事。
孩子的善良、天真,‚共同拥有一个家‛的心愿,深深地打动着人们的心弦。
歌曲为四四拍,旋律委婉。
全曲可分为三个段落,各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一乐段是羽调式,叙述性较强,旋律围绕着主音‚6‛展开,从对天上飘雪的描绘开始,逐渐上行至雪地里的布娃娃的关怀和探询。
第二乐段旋律游离于本宫与上方五度宫调之间,惟妙惟肖地表达了歌曲方人公对布娃娃的恻隐之心,‚哦‛是对布娃娃的安慰,透着融融的暧意。
第三乐段加到羽调式,两次以含有全曲最高音、用附点四分音符与切分节奏强化肯定语气的旋律呈现。
‚让我借给你一半妈妈‛,这一句话展示了新中国儿童的纯真无私的宽广胸怀,结束句的长音,扩大了‚家‛的含义,突出了人与人之间关怀的无限温暖。
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共同拥有一个家》,体现孩子们对弱势成员的关爱,体验动人心弦的‚共同拥有一个家‛这一主题。
2、知识目标:能够以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了解SOS儿童村。
3、技能目标: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歌表演,以动作表达对布娃娃的关怀和恻隐之心;能够学会表露真情的手语。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歌曲并能够以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进行歌表演。
难点:较好地掌握歌曲中的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唱准切分节奏。
五、教学方法:音乐欣赏法、演示法、游戏教学法、讲授法、分句教唱法、整体听唱法等。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歌谱。
教学过程:一、配乐故事:《哭泣的布娃娃》导入(背景音乐:《共同拥有一个家》)‚在一个十分寒冷的夜晚,鹅毛般的大学纷纷扬扬地下着,大家都待在温暖的家里,路上没有一个行人(停顿)。
突然。
路边传来了一个布娃娃的哭声,她哭得那么伤心,她为什么不回家?是不是她没有家?也没有爸爸妈妈?(停顿)如果你们遇到了哭泣的布娃娃,会怎么做呢?‛(多媒体展示歌曲情景)⑴、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共同拥有一个家》
教学内容:
复习《小伞花》,学唱《共同拥有一个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用舒缓,优美的声音演唱《共同拥有一个家》,教育学生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交流三八节你为妈妈做了些什么?
2、复习小伞花,强调符号演唱时声音要短促而富有弹性。
3、歌表演《小伞花》。
(可用打击乐器或学生自编动作表演等)
二、导入新课
师:看了你们精彩的表演,老师知道你们和同学都非常团结友爱,说明你们都有一颗爱心,是一个善良的人,不过你们知道吗?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没父母的孤儿,他们特别需要别人的关心和爱护,如果你身边就有这样的人,你会怎么去帮助他呢?
三、讲授新课
学唱歌曲《共同拥有一个家》。
1、听范唱,谈谈听后的感受。
2、学唱歌曲。
1)跟着琴进行模唱1~2遍。
2)解决难点6——/6——,气息要掌握好。
3、采用分组,男女声等演唱方式进行练习。
4、老师弹琴,学生朗读歌词。
5、歌表演。
6、请学生自编简单动作进行演唱《共同拥有一个家》。
7、学一句手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8、回家收集有关SOS的资料,下节课一起来分享交流。
四、小结
听《爱的奉献》,总结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