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研读书目
- 格式:docx
- 大小:3.66 KB
- 文档页数:2
《论语》不同版本的评价与选择语道 2019-02-20 20:11:45引自思考语文【编者按】寒假即将过去,高中二年级即将开始《先秦诸子选读》的学习,从今天开始,推出“先秦诸子选读”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今天推出:《论语》不同版本的介绍、评价与选择。
有关《论语》的注释与解读的图书很多,作为中学生或一般读者,应该如何从中选择合适的读物,成为一个问题。
看了这篇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论语译注》杨伯峻著,中华书局【介绍】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此书可谓是《论语》的入门基础图书。
该书译文明白流畅,比较平实,在注解时比较能依先秦时代汉语的习惯来解字解词,而不蔓生枝节,也不多作引申;注释重字音词义、语法规律、修辞规律、名物制度、风俗习惯等的考证,结论在集古今学者之大成的基础上颇多个人新见。
该书以清刘宝楠的《论语正义》为底本,参考众多《论语》本,参辑而成,书后还附有《论语词典》(简体本不载),是《论语》最好的阅读本子。
缺憾之处是,只有译文和注释,显得简陋,注释也简洁为主,未做分析。
若要进一步领会较难,可做读《论语》的第一本。
2《论语新解》钱穆著,三联书店【介绍】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此书汇集前人对《论语》的注疏、集解,力求融会贯通,“一以贯之”,再加上作者自己的理解予以重新阐释。
此书,以文言释文言,杂以白话解释,钱公亦未敢多评,而以挑选汇集各家注言为主,力显圣学本来面目。
其评也慎,纵有牵强之处,然无违“内圣”之心。
缺憾之处是,读此书前必先阅读过《论语》全文,且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可做读《论语》的第二本。
3 《论语今读》李泽厚著,中华书局【介绍】李泽厚先生的《论语今读》,此书内容有四部分:原文、译文、历代注释、作者自己的解读。
作为对于儒家原典思想的现代阐释,作者写下了自己的评论、札记和解说,统称为“记”。
它们长短不一,品类不齐;或讲本文,或谈哲学;或发议论,或表牢骚;或就事论理,或借题发挥;并无定规,不一而足。
主题教育必读三本书目录目录:一、《论语》二、《资治通鉴》三、《红楼梦》文章正文:主题教育是当下非常重要的课题,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主题教育的过程中,阅读相关书籍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主题教育的内涵和实践。
下面我推荐三本必读的书籍,《论语》,《资治通鉴》,以及《红楼梦》。
一、《论语》《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精华内容。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论语》凭借其深邃的思想与智慧,成为了世界上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泛的著作之一。
首先,《论语》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到做人处事的基本原则。
其中包含了孔子关于修身养性、尊重父母、友善待人等伦理道德观念,对于个人素质和品德素养的提高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通过阅读学习,《论语》可以让我们明确道德规范,更好地发展自身的品格。
其次,《论语》也能够让我们了解到孔子推行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他所提倡的“因材施教”、“三人成虎”,以及“学而时习之”等理念,对于今天的主题教育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通过学习《论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智者将个体培养为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努力与探索,对于我们构建现代化、综合性教育制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中国历史纪录著作,被称为中国古代编年体史书中的最高成就。
这部巨著囊括了从公元前403年至公元959年间2500多年的历史事件,并且以较为客观公正的态度描述了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
首先,《资治通鉴》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历史长河中不同时期人们面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并从中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剖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朝代因政治决策的得失、经济繁荣与衰退以及社会制度变迁而产生的各种影响。
这有助于我们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提高自身对主题教育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
其次,《资治通鉴》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统治者的执政品质和智慧。
通过司马迁所写的历代王朝选择人才、处理政务以及面对外部压力等情况,我们可以领悟到治国理政需要具备的素养和聪明才智。
研究论语要掌握的几种版本研究《论语》时,我们可以参考的几种版本包括四种:依原本《论语》纪录的经学版本、宋代《论语》主要版本、明代《四书》校勘版本以及清代《四书》重要版本。
1.原本《论语》的经学版本:这种版本指的是以《论语》最早的纸本明朝万历年间出土的《论语补》为基础,所形成的版本。
该版本大多数内容是依《论语》最早的纪录进行整理和归纳所得,具有一定的学术权威性。
但由于其成书和整理的时代较早,所以可能存在一些缺失或错漏的情况。
2.宋代《论语》主要版本:宋代是我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论语》学术研究的重要时期。
在宋代,出现了很多重要的《论语》版本,以孔灵珊之《大学言》、朱熹之《大学通论》、程颐之《郑义章公集》等为代表。
这些版本在整理和解释《论语》的内容上,深入研究了其背后的思想和哲学,为后世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3.明代《四书》校勘版本:《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经典著作。
明代张溥等学者对这四部经典进行了校勘整理,形成了明代《四书》校勘版本。
这些版本一般以中央翰林院校书郎负责,根据不同版本和文字的对比,进行整理和校勘,力求还原经典的原貌并修正错误。
这些版本在《论语》的内容以及传世的文本方面都有着相当的权威性。
4.清代《四书》重要版本:自清代开始,学术界开始开展了大规模的《论语》研究工作。
在清代出现了很多重要的《论语》版本,例如曾国藩之《曾子的话》、顾颡刻《从繇孙于》等。
这些版本在研究和解读《论语》时,不仅注重其经典内涵和思想精髓,还注重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和观点。
总的来说,《论语》的研究离不开这几种版本的参考,他们各自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
研究者可以综合这几种版本进行比对分析,以更全面准确地理解《论语》的内涵和思想,掌握其核心要义。
当然,在阅读和研究《论语》时,还应结合其他相关的学术文献以及历史背景等,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研究,以达到对《论语》的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
阅读《论语》,从这10本书开始吧书单阅读《论语》十大好书(排名不分先后)本书单由第二届“伯鸿书香奖”评选。
钱穆作品系列:论语新解(第3版)钱穆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内容简介· · · · · ·本书意在指出目前中国社会人人习用普遍流行的几许概念和名词——如道理、性命、德行、气运等的内在涵义、流变沿革,及其相互会通之点,并由此上溯整部中国思想史,描述出中国传统思想一大轮廓。
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内容简介· · · · · ·《论语译注》内容包括:试论孔子、导言、例言、学而篇第一、为政篇第二、八佾篇第三、里仁篇第四、公冶长篇第五、雍也篇第六、述而篇第七、泰伯篇第八、子罕篇第九、乡党篇第十、先进篇第十一、颜渊篇第十二等。
十三经清人注疏:论语正义(上下册)(清)刘宝楠撰,高流水点校,中华书局内容简介· · · · · ·《十三经清人注疏:论语正义(繁体竖排版)(套装上下册)》分为两册。
自汉至清,经学在各门学术中占有统治的地位。
经学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而清代则是很重要的也是最后的一个阶段。
清代经学家在经书文字的解释和名物制度等的考证上,超越了以前各代,取得了重要成果,这对我们利用经书所提供的材料研究古代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以至科技等,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论语今读(精装)李泽厚著,中华书局内容简介· · · · · ·李泽厚认为,《论语》这本书所宣讲、所传布、所论证的那些“道理”、“规则”、主张、思想,已代代相传,长久地渗透在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人们的行为、思想、言语、活动中了,已成为规范整个社会活动和人们行为的准则和指南,还作用于人们的感情、想象和信仰,是有关中国文化的某种“心魂”所在。
论语的参考文献[1] 《论语》。
作者:孔子,译者:郑玄。
中华书局,2008年。
[2] 《论语研究》。
作者:鲍述恒。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3] 《论语导读》。
作者:李泽厚。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4] 《论语注释》。
作者:杜小月。
人民出版社,2007年。
[5] 《孔子与论语》。
作者:易中天。
湖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
[6] 《论语今译》。
作者:刘宝杰。
商务印书馆,2013年。
[7] 《论语新解》。
作者:梁漱溟。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
[8] 《论语讲义》。
作者:杨伯峻。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9] 《论语译注》。
作者:陈寅恪。
中华书局,2005年。
[10] 《论语纵横谈》。
作者:钱穆。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参考文献列表[1] 孔子. 郑玄译. 论语. 北京:中华书局, 2008.[2] 鲍述恒. 论语研究.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3] 李泽厚. 论语导读.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4] 杜小月. 论语注释.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5] 易中天. 孔子与论语.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4.[6] 刘宝杰. 论语今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3.[7] 梁漱溟. 论语新解.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8] 杨伯峻. 论语讲义.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6.[9] 陈寅恪. 论语译注. 北京:中华书局, 2005.[10] 钱穆. 论语纵横谈.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参考文献[1] 孔子. 郑玄译. 论语. 北京:中华书局, 2008.[2] 鲍述恒. 论语研究.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3] 李泽厚. 论语导读.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4] 杜小月. 论语注释.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5] 易中天. 孔子与论语.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4.[6] 刘宝杰. 论语今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3.[7] 梁漱溟. 论语新解.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8] 杨伯峻. 论语讲义.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6.[9] 陈寅恪. 论语译注. 北京:中华书局, 2005.[10] 钱穆. 论语纵横谈.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论语比较经典的解读书籍、以下是一些论语比较经典的解读书籍:
1. 《论语译注》:作者为清朝学者郑玄,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论语注释。
2. 《论语新解》:作者为宋代理学家朱熹,是对论语的经典注解之一。
3. 《白话论语》:作者为民国时期学者周作人,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解读了论语的内容,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4. 《论语集注》:作者为清朝学者孔颖达,对论语进行了注解和比较详细的解释。
5. 《论语正义》:作者为明朝学者杨时,将论语的内容按照主题进行分类,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解释。
6. 《论语注疏》:作者为元朝学者钱穆,结合自己的学术背景,对论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解读。
这些书籍都是论语比较经典的解读书籍,通过阅读这些书籍,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论语的内涵和精髓。
1。
《论语》十则万世师表——孔子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
孔子出生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葬于今曲阜孔林,享年73岁。
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中。
据《史记》记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鲁国勇士,叔梁纥晚年与年轻女子颜征在生下孔子。
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后怀上孔子,又因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像尼丘山;故起名为丘,字仲尼。
孔子三岁时,叔梁纥病逝,家境相当贫寒。
由于种种原因,政治失意,孔子曾携弟子周游列国,后将精力用在教育上。
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
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有很多为各国栋梁。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
后世并尊称他为“至圣”“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
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春秋战国乱悠悠”,东周时期是历史上著名的乱世。
春秋时期,臣弑其君、家臣弑其大夫的事时常发生。
譬如鲁国即先有大夫季氏专权,后来又有季氏的家臣阳虎作乱。
各诸侯国为支付军费开支,日益加重对人民的盘剥。
人民的生活愈加痛苦。
私人讲学与百家争鸣:春秋时代,社会秩序大乱,学校荒废,贵族零落,大量典籍佚散,大量有学养的贤人流散民间。
这些有学养的贤人,一则出于谋生的考虑,一则出于改变现实的抱负,便开始在民间讲学。
孔子是这方面开风气之先的人物。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不论贫富贵贱,广泛招收学生。
文学背景:到了春秋战国年代,诸子百家的各个流派分别著书立说,宣扬和传播自己的思想主张。
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不仅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也是中国散文史上的黄金时代。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内容包括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弟子之间的相互讨论以及弟子对老师的回忆等内容,作为一部语录体诸子散文集,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论语名家解读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包含了丰富的哲学、伦理学和社会历史等方面的思想。
下面列举一些名家解读:
杨伯峻的《论语译注》:这本书是杨伯峻先生对《论语》的全面解读,包括对文本的注释和翻译,以及对孔子思想的阐述。
杨先生的注解以平实、准确、流畅著称,适合初学者阅读。
钱穆的《论语新解》:钱穆先生是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论语新解》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独特的思想视角对《论语》进行了深入解读。
他的注解重在阐发孔子的思想内涵和哲学精神,对于理解孔子的思想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南怀瑾先生是一位著名的文化名人,他的《论语别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论语》进行了讲解,并融入了自己对孔子思想的独到见解。
这本书适合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阅读。
李泽厚的《论语今读》:李泽厚先生是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论语今读》以现代的视角对孔子的思想进行了重新解读和阐释,对于理解孔子的思想以及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名家解读,如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梁启超的《儒家哲学》、章太炎的《国学概论》等等,这些解读都从
不同的角度对《论语》进行了深入剖析和阐述。
无论哪一种解读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孔子的思想和《论语》这部经典著作。
孔颖达注疏的五部著作孔颖达(1915年-2009年),字九如,是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思想家和文化评论家。
他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解读。
其中,他的五部注疏著作被视为其学术成就的重要体现。
本文将对孔颖达注疏的五部著作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介绍。
一、《论语集释》《论语集释》是孔颖达先生对《论语》进行的全面注释和解读。
这本书于1958年首次出版,至今已经成为学习《论语》的重要参考书之一。
在《论语集释》中,孔颖达通过对每个章节进行详尽的分析和解读,阐明了孔子及其弟子们言行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和道德观念。
他不仅从文字上理解经典,更从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人物性格等多个角度出发,深入剖析每个故事背后所传递的价值观念,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孔颖达注疏的《论语集释》不仅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了《论语》中的经典文本,还为后世研究者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他的注释风格简洁明了,条理清晰,对于每个问题都能给出深入而有力的解释,使得这本书成为学习和研究《论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书。
二、《孟子集释》《孟子集释》是孔颖达先生对《孟子》一书进行的详细注释和阐释。
这本书于1964年首次出版,被誉为解读《孟子》最全面、最深入的著作之一。
在《孟子集释》中,孔颖达通过对每段文字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揭示了其中蕴含的思想和哲学观点。
他以自己丰富的学识和深厚的思辨能力,对《孟子》中所涉及到的伦理、政治、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阐述,并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通过阅读孔颖达先生的注疏,《孟子》这部经典文献变得更加深入浅出,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思想内涵和价值观念。
他的注释既保留了原文的风采,又加入了现代文化和社会背景的解读,使得这本书成为学术界和普通读者都能够受益的重要著作。
三、《大学集释》《大学集释》是孔颖达先生对《大学》一书进行的全面注释和解读。
这本书于1978年首次出版,被广泛认为是研究《大学》的权威著作之一。
在《大学集释》中,孔颖达通过对每个章节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详细解读了其中所包含的思想和教育理念。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阅读书目一、国学和西学研读书目1、The Analects And Mencius 论语、孟子2、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Han Dynasty I)By Sima Qian Translated By Burton Watson 史记 (I)3、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Han Dynasty II)By Sima Qian Translated By Burton Watson 史记 (II)4、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Qin Dynasty )By Sima Qian Translated By Burton Watson 史记 (秦朝部分)5、The Shi King (The Old “Poetry Classic” Of The Chinese)A Close Metrical Translation, With Annotations By William Jennings, M.A. 诗经6、The Complete Works Of Chuang Tzu Translated By Burton Watson 庄子7、Western Civilization Perry M.Chase M.Jacob J.R.Jacob M.&VonLaue T.H. 西方文化8、History Of The World J.M.Roberts 世界史(I II)9、Great Political Thinkers Ebenstein W.&Ebenstein A.O. 著名政治思想家(上下)10、A History Of The Ancient World (Vol The Orient And Green) Rostovtzeff M. 古代世界史——东方和希腊11、Western Europe In The Middle Ages Tierney B. 西欧中世纪12、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Webber M.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3、The Wealth And Poverty Of Nations Landes D.S. 国富与国贫14、The Great Ideals (Vol I—Vol4) Adler M.J. 伟大的思想15、A History Of Chinese Of Political Thought Hsiao Kung-Chuan 中国政治思想史16、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Grenville J.A.S.二十世纪世界史(上下)17、A History Of The Ancient World Starr C.G. 古代世界史18、Ancient Green (A Political Social And Cultural History) Pomeroy S.B.etc.古代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19、A Histor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Germet J.etc. 中国文明史20、A History Of The Modern World R.R.Palmer &Joel Colton 近代世界史(I II)21、A People And A Nation (A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美国历史22、The Oxford History Of Britain Edited by Kenneth O.Morgan 英国历史(上下)23、The Second World War Martin Gilbert 第二次世界大战24、HISTOIREDE DE LA FRANCE 法国历史25、DU CONTRAT SOCIAL JEAN-JACQUES ROUSSEAU 社会契约论26、The European Reformations Carter Lindberg 欧洲宗教改革27、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Russell B 西方哲学史(上下)28、History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3rd)Strauss L.& Cropsey J. 政治哲学史(上下)29、A History Of Philosophy Thrlly F. 哲学史30、Centrality And Commonality Tu Wei-Ming 论儒学的宗教性31、What Is Philosophy Martin Heidegger 什么是哲学32、Ktiyik Der Urteilskraft Immanuel Kant 判断力的批判(德)33、非理性的人34、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Marx&Engels35、The Gay Science Nietzsche 快乐的科学36、Untimely Meditation Nietzsche 不合时宜的沉思37、Human, All Too Human Nietzsche 人类的一切38、Beyond Good And Evil Nietzsche 超越善与恶39、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 Ludwing Wittgenstein&G.E.M.Anscombe 哲学研究40、From Plato To Nietzsche 从柏拉图到尼采(上下)41、Writing Of The Young Marx On Philosophy And Society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Loyd D.Easton &Kurt H.Guddat 青年马克思的哲学和社会学著作42、Immanuel Kant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康德纯粹理性的批判(上下)(德)43、A Source Book In Chinese Philosophy Wing-Tsit Chan 中国哲学44、A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Fung Yu-Lan 中国哲学史(上下)45、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Fung Yu-Lan 中国哲学小史46、Systematic Theology(I II III) Paul Tillich 系统神学47、A History Of Modern Psychology 3e Duane Schulta 现代心理学史48、Basic Writings In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y R.I.Watson 心理学史基本著作49、Logical Positivism A.J.Ayer 逻辑史证主义50、A Comparative History Of World Philosophy Ben-Ami Scharfstein比较世界哲学史51、Philosophy And The Mirror Of Nature Rorty 哲学与自然之镜52、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The Twentieth Century To Wittgenstein And Sartre W.T.Jones 二十世纪哲学53、Introducing Philosophy Robertc Solomon 哲学导论54、Basic Writing Of Nietzsche 尼采的基本著作55、The Portable Nietzsche 尼采选读56、The Works Of Aristotle —— Volume VIII Metaphysics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57、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Thomas S. Kuhn 科学革命结构58、The Fatal Conceit The Errors Of Socialism F.A.Hayek 社会主义的错误58、Problems In Aesthetics 美学问题(论文资料)60、Philosophical Ethics (An Introduction To Moral Philosophy)Tom L. Beauchamp 哲学伦理学61、世界是平的62、时间简史63、确定性的终结普利高津书目出版社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4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63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74萨缪尔森诺德豪《经济学》16版华夏出版社斯布坎南《共物品的需求与供给》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熊彼特《经济分析史》商务印书馆,1991王健著《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胡代光主编《西方经济学说的演变及其影响》北京大学出版社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吴易风等《市场经济和政府干预》商务印书馆,1998哈罗德《动态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1尹伯成主编西方经济学试题集《微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巴兰•斯威齐《垄断资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罗宾逊《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瓦尔拉斯《纯粹经济学要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希克斯《价值与资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张伯伦《垄断竞争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80罗尔《经济思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高鸿业《评萨缪尔森《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戴维•皮尔斯《现代经济学辞典》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晏智杰著《经济学中的边际革命》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布莱克主编《经济学的边际革命》商务印书馆,1987《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上海三联书店,1990,中译本张五常《卖柑者言》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二、经济学类1、魏建:《当代法经济学的分析范式研究》。
比较好的论语译本
《论语》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它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然而,由于古代汉字的繁体和语言的难度,很多人对《论语》的阅读和理解存在困难。
因此,选择一本好的《论语》译本十分重要。
以下是一些比较好的《论语》译本:
1. 《论语新译》:这是由著名学者钱穆先生所译的版本,以通俗易懂、文字简洁为特点,适合初学者阅读。
2. 《论语译注》:这是由清朝学者杨伯峻所译的版本,其翻译准确、注解详尽,帮助读者理解《论语》的深层意义。
3. 《论语译注汉英对照》:这是一本双语对照的版本,既方便中国人阅读,也适合外国人学习中文和理解中国文化。
4. 《论语集释》:这是由南京大学孔子研究所所编的版本,将《论语》中的每个篇章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注释,对于深入了解《论语》的人来说是一本不可或缺的书。
总之,选择一本好的《论语》译本,不仅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孔子的思想,更可以帮助人们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素养。
- 1 -。
《论语》小学生必知的国学书目
《论语》乃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
今本《论语》系东汉郑玄综合多种版本而成,凡二十篇,约成书于战国初期。
《论语》全文采用语录体,章节简短,每事一段,语句多警句形式,篇名取自每篇首章中的前二三字,并无实际意义。
《论语》内容广博,涉及到政治、教育、礼仪、经济、文学、天道观,认识论等等,反映了孔子伦理体系最基本的思想,这个体系的核心是“仁”,实施“仁”的手段和途径是“礼”。
《论语》一书,对后世的思想和学术影响至深,在汉代已被视为辅翼《五经》的传或记,汉文帝时列于学官,东汉时被尊为经,从此,《论语》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成为言行是非的标准,甚至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赞誉。
《论语》在中华民族的道德、文化、心理状态和民族性格的铸造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我们今天所熟知的许多警语箴言都出自《论语》,如“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
每读至此,我们不能不感叹古人的智慧与眼界。
司马迁有言:“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可谓至圣矣!”
布衣而成圣,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孔子早已蜚声海内外,两千多年后,我们仍然可以通过阅读《论语》,感受我们身体中从古圣先贤流淌至今的热血脉动。
《论语》注本众多,重要的有三国何晏《论语集解》、南朝皇侃《论语义疏》、北宋邢昺《论语注疏》、南宋朱熹《论语集注》、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通行本有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第1版。
讲解论语的书
1、语言学家杨伯峻的《论语译注》
这本书几乎是公认的学论语入门最妥当的选择。
可以视作比较权威的版本。
内容是原文+注释+译文。
干净清爽,译文争议少。
没有译者的解读、心得什么的。
堪称"经典版"。
2、北大教授孙钦善的《论语注译》
这本书可看作是现当代最易读的选择。
内容是原文+注释+译文。
忠实于原文,无添加剂。
和采用民国白话的杨牌行比,特点是语言更为通俗流畅,符合现代、的阅读习惯。
此版本堪称"当下优选版"。
3、钱穆的《论语新解》
这本书译文部分是白话,有注释、有译文、有背景交代、有解读。
特点是"新"观点比较多,有些译文和解读非常有争议,堪称"别出心裁版"。
A lot of fatigue in life is because we chased ourselves for too long. We can't change our lives, but we can brightenour mood.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读《论语·学而篇》有感_心得感悟五篇范文论语学而篇的读后感篇一:这一学期,我们学校老师的共读书目是《论语》,对于论语,可能最现认识及熟的时候,就是上学的时候学习过,论语的一些精华,到目前最会背的几句也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等等,都是在学校时语文课堂上学过的几句。
但是在看过三字经之后觉得,不管是《三字经》还是《论语》还是《道德经》的相同之处,都是围绕我们中华民族最注重的礼仪、道德、仁义,诚信之事所写。
论语的学而篇第一中-共有十六章,我最喜欢的就属里面的第四章孔子的弟子曾子的所说的。
原文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过来是:曾子说:“我每一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尽心尽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有没有做到以诚相待了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有没有经常复习了呢?”从这章里面我明白,一个人的要想提高自身条件,自身修养,就务必做到,吾日三省吾身。
“吾日三省吾身”,书中说的是我每一天都多次反省自己,对,一个人如果每一天都从多次反省自己,你的修养必须会逐步提高。
“为人谋忠乎?”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就应反思的事情,做人不管对什么人都就应尽心经力的去帮忙她。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是我们现代社会每个人读最需要反省的。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就是诚信待人,以诚信为主,而这一句就是教我们做人必须要诚实,诚实是金嘛!诚实的同时还要守信用,就就应应那句信者,诚也嘛;“传不习乎”。
这句话翻译过来是老师传授的学业有没有经常复习呢!我觉得我做的有点欠佳,因为我不是一个自觉地人,对待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到持之以恒。
文学院本科生必读书目(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2-1》:1.王力《談談學習古代漢語》,山東教育出版社1984年5月第1版.2。
《古文观止》,阴法鲁《古文观止译注(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第二版(选读《周文》《秦文》部分)3.《论语》,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4。
《孟子》,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5。
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选读与教材相关部分)6。
杨伯峻、何乐士《古代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语文出版社,20017。
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商务印书馆,20058.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选读部分)9。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选读部分)10.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古代汉语2-2》:1.《古文观止》,阴法鲁《古文观止译注(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第二版(选读《汉文》《唐文》部分)2.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
(选读与教材相关部分)3.杨伯峻、何乐士《古代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语文出版社,20014.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选读部分)5。
王力《诗经韵读楚辞韵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现代汉语》:一年级配合《现代汉语》阅读1.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2。
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3。
朱德熙:《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
4。
徐时仪:《汉语白话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二年级配合《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现代汉语词汇学》阅读1.沈家煊:《认知与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2.石毓智:《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3。
马庆株:《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论文精选》,商务印书馆.4.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商务印书馆,三年级配合《语言学概论》、《实验语音学》、《现代汉语修辞学》阅读1。
适合儿童读的论语版本
1. 《论语童谣本》,这个版本将论语中的经典语录改编成童谣
的形式,语言简洁易懂,既保留了原著的精神内涵,又符合儿童的
阅读习惯。
适合3-6岁的儿童阅读。
2. 《幼儿论语》,这个版本是专门为幼儿设计的,采用了简单
的语言和生动的插图,通过故事化的方式讲述论语中的故事和道理,帮助儿童理解和记忆。
适合4-8岁的儿童阅读。
3. 《儿童论语注释本》,这个版本在论语原文的基础上,加入
了适合儿童理解的注释和解释,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论语的意义和
背后的道理。
适合8岁以上的儿童阅读。
4. 《论语图解本》,这个版本通过插图和简短的注释,将论语
中的经典语录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增强了儿童的阅读兴趣和理
解力。
适合10岁以上的儿童阅读。
无论选择哪个版本,都应该注意选择适合孩子年龄和阅读水平
的版本,并在阅读过程中与孩子进行互动和讨论,帮助他们理解和
应用论语中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
论语研读书目
引言: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化瑰宝之一,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研读《论语》不仅可以了解到孔子及其学说,还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培养修养。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论语》研读的书目,希望能够给读者提供参考。
一、《论语集释》:这是中国著名学者赵宪庭的著作,是对《论语》的详细注释和解释。
赵宪庭通过对每一段对话的解读,深入剖析了孔子的思想和学说,并结合现代的背景和语境,使得读者更易理解。
这本书是研读《论语》的入门书籍之一,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适合。
二、《论语新解》:这本书是由中国著名学者吴玉章编著的。
吴玉章在书中对《论语》进行了全面地解读,并结合自己的研究和思考,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和观点。
他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解读了孔子的思想,并将其与现代社会相联系,使得《论语》的内涵更具时代性。
三、《论语学解》:这本书是中国著名学者李悔之的力作。
李悔之通过对《论语》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解读方法,即“学解”。
他通过对《论语》中的关键词汇和主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揭示了其中的深层含义和思想精髓。
这本书对于深入理解《论语》的内涵和学说非常有帮助。
四、《论语研究》:这是中国著名学者何兆武的研究成果。
何兆武在书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论语》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孔子的人生观、道德观、教育思想等方面。
他通过对《论语》的全面解读,使得读者对孔子的思想和学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五、《论语译注》:这本书是中国著名学者裘万顷的著作。
裘万顷在书中通过对《论语》的翻译和注释,使得读者更易理解其中的意思和内涵。
他注重对《论语》中的语言和词汇进行解释,并结合当代的语境和文化,使得翻译更贴近现代读者的理解。
六、《论语导读》:这本书是中国著名学者王国维的力作。
王国维通过对《论语》的导读,将其思想和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得读者更易理解其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他通过对《论语》中的经典语录进行解读,传达了孔子的思想和智慧。
结语:
以上是一些关于《论语》研读的书目介绍,这些书籍涵盖了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于读者深入理解《论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读《论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学说,也可以从中获得智慧和启示,使得自己的修养和思想更加丰富和深化。
希望读者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研读《论语》,从中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