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接地规则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1
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网络机房设置防雷接地技术规范指导意见第一部分:总则第一条:本技术指导意见适用于集团公司所有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设备及机房。
第二条: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设备和机房的接地及防雷应做到确保人身和通信设备的安全以及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
第二部分:机房及设备防雷接地的技术标准和条例第三条:机房及设备防雷接地应执行下列技术标准和条例:YDJ26-89《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范》(综合楼部分);YD 2011-93《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YD 5068-98《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YD 5078-98《通信工程电源系统防雷技术规定》;YD 过 5098-2001《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GA371-2001《计算机信息系统实体安全技术要求》;GB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J57-83《建筑防雷设计规范》;YD5003-94《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煤矿安全规程》;《通讯机房静电防护通则》; 以上标准是为了解决综合通信大楼、交换局、数据局、模块局、接入网站、IP 网站、移动通信基站、卫星地球站、微波站、监测监控机房及设备等因雷电感应通过电源线、信号线、网络数据线、天馈线、遥控系统、监控系统引入的雷害,确保通信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而编制的。
第四条:所有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网络机房安装的防雷产品应当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所有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场(站)、机房所建防雷设施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规范。
第五条:从事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网络机房防雷工程的企业,应当持有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颁发的《防雷工程专业设计资质证》和《防雷工程专业施工资质证》;工程设计、施工人员应当持有气象主管机构颁发的《防雷工程专业设计资格证》和《防雷工程专业施工资格证》。
工程完工后,应将设计施工单位及个人的资质资格证复印件及竣工验收资料等存档备查。
防雷接地工程施工规范要求一、总则1.1 为了保证防雷接地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工程安全可靠运行,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防雷接地工程。
1.3 防雷接地工程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
二、术语和定义2.1 防雷接地工程:指采用接地体、接地线、接地装置等设施,将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与地面形成良好的导电连接,以便将雷电通过接地体排放到地下,从而保护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和人身安全的工程。
2.2 接地体:指埋设于地下的导体,用于将雷电引入地下。
2.3 接地线:指连接接地体和接地装置的导体。
2.4 接地装置:指将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金属部分与接地体连接的设施。
三、施工准备3.1 施工前应认真阅读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了解工程特点、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3.2 施工前应进行现场勘察,了解施工现场的地质、环境和相邻设施等情况。
3.3 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方法、施工顺序、施工人员、施工周期和安全防护措施等。
3.4 施工前应采购合格的材料,并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四、施工要求4.1 接地体施工4.1.1 接地体应按设计要求的位置、深度和规格进行施工。
4.1.2 接地体施工前应清除地面的杂物和浮土,确保接地体与地面接触良好。
4.1.3 接地体施工过程中应避免损坏接地体,施工后应进行接地电阻测试,测试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
4.2 接地线施工4.2.1 接地线应按设计要求的位置、规格和连接方式进行施工。
4.2.2 接地线施工过程中应避免损坏接地线,施工后应进行绝缘测试,测试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
4.3 接地装置施工4.3.1 接地装置应按设计要求的位置、规格和连接方式进行施工。
4.3.2 接地装置施工过程中应避免损坏接地装置,施工后应进行接地电阻测试,测试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
4.4 防雷设备施工4.4.1 防雷设备应按设计要求的位置、规格和连接方式进行施工。
防雷接地技术标准及规范一、引言。
防雷接地技术是指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地区,为了保护建筑物和设备免受雷击危害,采取的一系列接地措施。
良好的防雷接地技术不仅可以保护人身安全,还能保护设备和建筑物不受雷击损害,是保障生产和生活安全的重要措施。
二、防雷接地技术的重要性。
1. 保护人身安全,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地区,建筑物和设备如果没有良好的防雷接地技术,很容易受到雷击危害,对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2. 保护设备和建筑物,雷击对设备和建筑物的损害往往是不可估量的,良好的防雷接地技术可以有效减少雷击对设备和建筑物的损害。
三、防雷接地技术的标准及规范。
1. 地面接地,地面接地是指将建筑物和设备的金属外壳通过导线连接到地下的导体,以便将雷电的电荷引入地下,减少雷击对建筑物和设备的损害。
地面接地的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接地电阻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2. 设备接地,设备接地是指将设备的金属外壳通过导线连接到地下的导体,以便将雷电的电荷引入地下,减少雷击对设备的损害。
设备接地的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接地电阻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3. 避雷针,在高层建筑或者设备上安装避雷针,可以有效吸引雷电,减少雷击对建筑物和设备的损害。
避雷针的安装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避雷针的高度和数量应根据建筑物和设备的实际情况确定。
4. 接地测试,对建筑物和设备的接地进行定期测试,确保接地电阻符合国家相关规范,保证防雷接地技术的有效性。
四、结论。
防雷接地技术是保护人身安全、设备和建筑物的重要措施,其标准及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减少雷击损害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执行,定期检测和维护防雷接地设施,确保其有效性,最大限度地减少雷击对人身和财产造成的损害。
对防雷接地的接地要求是什么接地系统是指用来保护人们免受雷击伤害的设备或装置,能将雷电击中的电流引入地下,从而消散掉。
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与安装至关重要,不仅要确保人身安全,还需要减少设备受到雷击的损害。
因此,对防雷接地的要求非常严格。
首先,防雷接地系统需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合理布置:接地系统的设计需要合理布置,确保各个设备和设施之间有良好的接地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的接地网。
2.低阻抗:接地系统的电阻需要足够低,以确保雷电能够迅速、稳定地引入地下,减少设备受到雷击的可能性。
3.绝缘良好:接地系统需要保持良好的绝缘状况,防止接地线与其他设备或地下管道之间发生不必要的电接触。
4.安全可靠:接地系统需要经过认证,并且应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安全性能长期稳定可靠。
其次,根据不同场所的特点以及使用目的,防雷接地系统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具体情况下的防雷接地要求:1.住宅区或商业区:对于住宅区或商业区的防雷接地系统,一般要求地下接地体的埋置深度达到1.5米以上,并且需要与建筑物的主体构件连接,以确保接地体能够迅速、有效地将雷电引入地下。
2.工业区:对于工业区的防雷接地系统,要求地下接地体的埋置深度达到2米以上,并且需要增加接地电极的数量,以确保地下接地网的连接更加均匀稳定。
3.高层建筑:对于高层建筑,由于其高度较大,相对来说更容易成为雷电的撞击目标。
因此,防雷接地系统要求地下接地体具备良好的导电性和机械强度,以确保高层建筑在遭受雷击时能够有效地分散电流。
4.露天场所:对于露天场所,由于没有建筑物的阻挡,雷击的风险较大,因此对接地系统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一般要求地下接地网覆盖范围广,接地电阻较低,并增设接地针等附加装置,以提高接地系统的防护能力。
总之,对防雷接地的要求主要包括合理布置、低阻抗、良好绝缘和安全可靠等方面。
此外,根据不同场所的特点以及使用目的的不同,防雷接地系统还会有一些额外的要求。
在设计和安装接地系统时,需要考虑到具体的场所要求,并遵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接地系统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
防雷接地规范防雷接地规范是指建筑物、设备设施等在进行接地设计和施工时应遵循的相关规范和标准,旨在确保接地系统能够有效地排除雷电产生的电流,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
一、选择适当的接地方式1.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接地方式,如单点接地、多点接地或组合接地等,以保证接地系统的完整性和连通性。
二、接地导体的选材与安装1.接地导体应选择优质的铜材或镀锌钢材,导体截面积应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
2.接地导体应埋设在地下深度不小于0.6m的接地基座中,导体与基座的连接处应严密可靠。
三、接地体的设置1.建筑物的接地体应设置在离建筑物外边缘1m以外的地方,距离应足够远,以防止雷电直击建筑物。
2.接地体的设置数量应充足,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确定接地体的数量和布局。
四、接地系统的连通性1.接地系统各部分之间的连通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接地导线的连接应牢固可靠,排除接地系统中的任何断路情况。
2.接地体、接地回线和接地导线的连接处应采用专用接地夹等连接件,确保接触良好。
五、接地系统的维护与检测1.定期对接地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排除损坏、腐蚀等情况,保证接地系统的正常运行。
2.接地系统应定期进行电阻测试,确保接地电阻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六、设备设施的接地保护1.对于易受雷击的设备设施,应在其周围设置专用的接地装置,以提供有效的防雷保护。
2.对于需要进行防雷保护的设备设施,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设置接地装置,确保设备设施的接地电阻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七、建筑物内部的防雷设施1.建筑物内部的电气设备应设置有效的防雷综合保护装置,以保护设备的安全运行。
2.建筑物内部的金属管道、制气管道等设备应与接地系统连接,以防止雷电对这些设备产生的危害。
总之,防雷接地规范是保证建筑物和设备设施在雷电发生时能够及时排除雷电产生的电流,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的重要规范。
建筑和设备设计者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确保防雷接地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防雷接地设计规范-防雷接地规范第一章总则为了防止或减少建筑物被雷击所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本规范制定了建筑物防雷设计的防雷指施,要求根据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但不适用于天线塔、共用天线电视接收系统、油罐、化工户外装置的防雷设计。
建筑物防雷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建筑物的防雷分类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包括制造、使用或贮存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以及具有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和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包括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以及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预计雷击次数应按本规范附录一计算。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包括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以及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三、针对预计雷击次数大于等于0.06次/a且小于等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需要进行防雷措施。
四、预计雷击次数大于等于0.06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也需要采取防雷措施。
五、根据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结合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确定需要在21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中进行防雷。
防雷接地管理标准一、背景防雷接地作为建筑物和设施安全的重要部分,其管理标准至关重要。
防雷接地管理标准意在规范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施工和维护,确保建筑物和设施在雷电天气中能有效保护人员和设备安全。
二、设计要求1. 防雷接地系统的选择•根据建筑物和设施的性质、规模和所处地区的雷电活动程度,选择合适的防雷接地系统类型。
•在设计阶段考虑应对雷电冲击的能力,确保防雷接地系统能够有效分散雷电能量。
2. 接地电阻要求•防雷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确保接地电阻在合理范围内。
•定期对接地电阻进行测试,确保其处于正常范围内。
3. 接地体设置•接地体应选择合适的位置和深度安装,确保接地效果良好。
•接地体应采用符合防腐要求的耐腐蚀材料,提高接地系统的持久性。
三、施工规范1. 施工人员要求•施工人员应具备一定的防雷接地系统施工经验和资质,确保施工质量。
•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避免施工过程中的疏漏。
2. 施工过程•施工现场应保持清洁、整洁,防止施工垃圾和杂物影响防雷接地系统的正常运行。
•施工过程中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接地体的埋设和连接,避免施工缺陷导致防雷接地系统失效。
四、维护管理1. 定期检测•定期对防雷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进行测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定期检查接地体的状态,确保接地体完好无损。
2. 故障处理•发现防雷接地系统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检修。
•故障处理完毕后,进行系统的全面测试,确保系统恢复正常运行。
五、总结防雷接地管理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建筑物和设施的安全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设计、施工和维护防雷接地系统,才能有效地保护人员和设备免受雷电危害。
以上内容为防雷接地管理标准的基本要求和要点,希望各相关单位和个人能够充分重视防雷接地工作,确保建筑物和设施的安全运行。
基础防雷接地规范基础防雷接地规范是指在建筑工程中,为了保证建筑物和设备的安全运行,防止雷电灾害对建筑物和设备造成的损坏,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措施。
以下是基础防雷接地规范的主要内容。
首先,建筑物和设备的接地系统必须符合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接地系统应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确保其良好的接地效果。
其次,建筑物和设备的接地系统应有足够的接地导体,以保证接地电阻不超过规范要求的限制。
接地导体的材质应选用良好的导电性能材料,如铜或铝,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接地导体的布设应符合规范的要求,如接地导体的水平间距、垂直间距以及深埋深度等。
接地导体应尽量与建筑物或设备相连,减少接地电阻,并确保导体的稳固可靠,不受外力破坏。
同时,建筑物和设备的接地系统应与电气系统的保护接地系统进行连接,以确保电气设备在雷击时可以通过接地系统安全地排除雷击电流。
接地系统与保护接地系统的连接应采用专用的连接器,并经过可靠的连接测试。
另外,建筑物和设备的接地系统还应与周围的大地形成良好的地网。
地网的形成应采用合适的方法,如埋设导地体,以提高接地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接地系统的完整性。
避免接地导体受到损坏或剪切,以确保接地系统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同时,接地系统的良好工作状态应定期检测和维护。
定期检测接地电阻,确保其在规范要求范围内。
如发现接地电阻超过规范要求,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修或改善。
最后,建筑物和设备的接地系统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以确保接地系统的正常运行。
维护工作包括清理接地导体的表面污物,防止电阻增加;检查接地导体的连接状态,防止接地导体松动或腐蚀。
总之,基础防雷接地规范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规范,它可以保证建筑物和设备的安全运行,减少雷电灾害对建筑物和设备造成的损害。
因此,建筑工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基础防雷接地规范,确保接地系统的设计、施工、维护和检修工作符合规范要求。
防雷接地计算规则20180412
1、避雷网:按米,用圆钢,套沿折板敷设;(若避雷支撑需提量时,
按避雷网/0.6=个数);
2、构件接地:按处计算,大型设备、带电设备、消防水箱等;
3、引下线:按米计算,层高+5米左右;
4、柱主筋与圈梁钢筋焊接:按处计算,(层数+2)*根数(引下线
根数);地下室为:2*根数(引下线根数)。
5、接地跨接:按处计算,进户管在一起算一处,水平桥架按20
米一处,竖向桥架上下各一处,航空障碍灯每盏算一处;
6、铝合窗和门接地:按处算一次,另每处需2米的接地母线(计
主材),暗敷。
若算过均压环则此处不再计算接地母线。
7、测试卡:按个数计算,每处配一个测试卡箱,每个计算3米接
地母线,暗敷。
8、电梯井、强弱电井、配电房母线明敷。
9、基础圈梁焊接(套均压环)。
10、接地母线:测试卡,总等电位、局部等电位处为暗敷,井、配
电房处为明敷,暗敷套户内,明敷套户外。
11、。
防雷保护接地通用要求
防雷保护接地通用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接地装置应优先利用建筑物钢筋作为防雷接地体。
2.防雷接地体应满足接地电阻的要求,一般要求不大于
4欧姆。
3.接地线应采取防止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的措施,并应
满足导电性、热稳定性、机械强度和防腐性能要求。
4.接地装置应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测,确保其有效性。
5.建筑物金属构件,如消防梯、水塔、冷却塔、电梯导
轨、屋顶金属等,应与防雷接地体连接。
6.防雷接地线应选择铜芯导线,且截面积应满足要求。
7.防雷接地系统应采取等电位联结措施,以提高防雷效
果。
8.防雷接地系统应与建筑物内的其他电气系统共用接地
体,但不得共用接地线。
9.在有爆炸危险的环境中,防雷接地体应采取防爆措
施。
10.在潮湿环境中,防雷接地线应采取防水措施。
以上是防雷保护接地的一些通用要求,具体要求可能因地区、建筑物类型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防雷保护接地时,应遵循当地气象部门和建筑规范的要求,并请专业人员进行设计和施工。
一般电气设计的时候,都是说明中指明接地方式,设Φ12钢筋代暗装避雷带,屋面现浇板结构筋代暗装避雷网,并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20mX20m的网格,周边柱竖筋作引下线,基础底板筋作接地极,要求柱竖筋下端伸至基底与底板筋搭焊,顶端与暗装避雷带,网搭焊,柱筋的搭接均应搭焊,且应在建筑屋周边埋深1.0米处埋设一根%%C12的镀锌钢筋与接地端子板一组引下线钢筋焊接,此钢筋距外墙1.5米,各防雷结点作法参见99D501 -1 2-29,30有关部分,进出建筑物金属管道,屋面金属管道,建筑物构件与暗装避雷带、网作等电位联结.
连接端子板,总等电位连接作法参见《99D501-1 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1-15,《02D501-2 等电位联结安装》P11-13。
进户零线在总等电位连接端子板处作重复接地,接地连接卡设置高度1.8米,实测接地电阻应小于10欧,如达不到要求,应补作人工接地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