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技能比赛规则
- 格式:doc
- 大小:102.00 KB
- 文档页数:13
电子电路装调与应用赛项竞赛规程(竞赛规划)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ZZ-35赛项名称:电子电路装调与应用赛项组别:中职赛项归属产业:加工制造类电子信息产业、IT产业、工业自动化产业二、竞赛目的通过竞赛,考核选手电子电路的装配焊接、调试、测量、数据采集、故障检修、电子仪器仪表使用及电路的应用能力,同时考察参赛选手分析问题、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规范操作、安全意识、心理素质等职业素养。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一方面引领中职学校的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促进专业和产业企业对接、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对接,提升中职学校信息技术类专业学生能力素质与企业用人标准的吻合度;另一方面,达成选手与指导教师教学相长的目的,促进中职学校信息技术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三、竞赛内容(一)竞赛内容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采用理实一体的竞赛方式,具体内容为:1. 用赛场提供的元器件,在电路线路板上完成装配、焊接、调试与测量。
2. 按赛场提供的电子线路板及功能说明,完成电路的故障检修。
按电子电路应用系统原理图及功能说明,用YL-292和YL-1050A完成电子电路应用系统搭建、功能调试和数据测量;用myDAQ采集卡完成指定电子电路的数据采集和存储。
3. 制作可视化控制界面,完成电子产品的功能控制。
4. 应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完成装配、排故、测量、调试等相关工艺及过程记录。
(二)竞赛时间完成比赛规定的全部工作任务的时间为4小时。
四、竞赛方式电子电路装调与应用赛项为个人赛,由参赛选手单独完成书面解答与实际操作一体的工作任务。
所有参赛选手在同一赛场,在同样的技术平台上完成同样的工作任务。
五、竞赛流程竞赛时间安排见表1,竞赛流程见图1。
(最终以下发的竞赛指南为准)图1 竞赛流程六、赛卷说明本赛项采用公开样卷形式,专家组编制完成样卷后,由大赛执委会在省赛平台正式发布。
样卷于正式比赛前30天以上发布。
正式比赛赛卷由专家组依据竞赛规程和样卷模式进行编制,正式比赛赛卷的内容与样卷内容不可重复,但题型、分值要一致。
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选拔赛陕西赛区选拔赛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调试项目竞赛赛项规程机电一体化项目大赛组委会二〇一六年四月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调试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调试二、本项目技术描述机电一体化技术涉及机械安装、气动、变频器、可编程控制器和计算机技术等。
集机械、气压工程、编程、机器人技术及系统开发等技能于一体。
机电一体化人员能满足自动化行业的各种需求,能搭建工业自动化系统,能够设计、制造和维修自动化设备及对设备控制系统编程的能力.三、竞赛方式与内容(一)竞赛方式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技能赛项为团体赛,以院校为单位组队参赛,不得跨校组队。
每支参赛队由2名选手和不超过1名指导教师组成,按要求共同完成实际操作工作任务,每校限报2队。
(二)选手条件及要求1.1992年1月1日以后出生。
2.思想品德优秀,身心健康。
3.具有机电一体化项目及相关专业技能培训经历,熟悉机电一体化及相关技术,热爱机电一体化职业工作.4.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技能水平突出,具有较强的学习领悟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及应变能力等的综合素质。
5.男、女选手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应达到4。
6以上.选手不宜留长发和长指甲,并能适应长时间、高强度站立工作.6.本项目为团队比赛,每个参赛团队的人数规定为2人.(三)竞赛内容1。
比赛时间:4小时。
2。
竞赛方式:实际操作3。
实际操作竞赛设备:本次竞赛所用的设备为广东三向提供的SX-815Q柔性生产线标准单元(颗粒上料单元、加盖拧盖单元、龙门分拣单元),其相关设备组成,功能,模块及技术参数参考以下内容。
(1)颗粒上料单元元件组成与硬件设备:(见表1-1和图1—1)表1-1 颗粒上料单元部件明细表1 物料筒2 传送带3 电机罩4 电磁阀组5 台面接口板6 按钮面板7 桌体8 推料气缸9 循环输送带10 取料填装机构11 定位气缸12 传感器放大器13 挂板接口板14 PLC 15 网孔挂板物料筒上料皮带电机罩电磁阀组台面接口板按钮面板桌体推料气缸循环输送带取料填装机构00定位气缸挂板接口板PLC网孔挂板光纤放大器组图1—1 颗粒上料单元颗粒上料单元功能:上料皮带启动,物料瓶依次传送到主皮带上;同时,选料机构启动,筛选出蓝色物料.当上料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物料瓶时,上料皮带停止;当填装位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物料瓶时,定位气缸动作,顶紧物料瓶;同时,筛选机构上的到位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物料时,填装机构开始动作,填装完3个颗粒物料后,定位气缸复位,皮带启动,物料瓶被传送至下一单元。
2013 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电气自动化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竞赛规程一、竞赛项目名称电气自动化设备组装与调试二、竞赛目的通过竞赛,检验参赛选手的团队协作能力、计划组织能力、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接线、编程、调试等工程实施能力以及质量、效率和安全意识,引导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综合实训教学改革发展方向,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培养可持续发展、满足企业需求的自动化技术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三、竞赛内容(一)竞赛内容参赛队在规定时间内,根据任务书的要求,在电气自动化实训装置上,完成对某个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接线、编程、调试等工作。
主要包括:1.依据项目要求进行系统设计;2.按电气原理及项目要求进行资源分配,列出分配表;3.绘制电气控制原理图、电气接线图;4.按电气接线图在实训装置上进行安装、接线;5.根据控制要求设计程序、及相关控制设备参数,实现控制要求;6.调试控制执行机构及虚拟负载,达到试题拟订的工作要求和技术要求。
(二)现场演示要求参赛队成员选出 1 名代表,对本队作品进行现场演示,并对竞赛项目的设计思路、组装、调试和装配过程、测试结果等进行介绍,回答评委会的提问。
现场裁判组从系统设计、装配工艺、安全操作、控制结果等方面进行评判,综合评判竞赛成绩。
四、评分方法及成绩评定(一)项目评分根据在规定的时间内工作组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进行评分。
基于虚拟负载的电气自动化的安装与调试,满分为100 分;1.按电气原理及项目要求进行资源分配,满分为 5 分;2 •绘制电气控制原理CAD S,满分为15分;3.按电气接线图在实训装置上进行安装、接线,满分为25 分;4.根据控制要求设计程序、触摸屏程序及变频器参数,并进行调试,达到试题拟订的工作要求和技术要求,满分为45 分;5.职业素养与安全意识,满分为10 分。
(二)违规扣分选手有下列情形,需从参赛成绩中扣分:1 •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导致事故,扣10〜20分,情况严重者取消比赛资格;2.因违规操作损坏赛场提供的设备,污染赛场环境等不符合职业规范的行为,视情节扣5〜10 分;3.扰乱赛场秩序,干扰裁判员工作,视情节扣5〜10 分,情况严重者取消比赛资格。
汾阳市高级职业中学第二届实训技能比赛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名称: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二、竞赛内容参赛工作组根据赛场提供的有关资料和工作任务书,完成以下工作任务:1. 按组装图及要求组装设备部件和机电一体化设备;2. 按工作任务书分配的PLC输入输出端子和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工作要求画出电气控制原理图并连接电路;3. 按气动系统图连接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气路;4. 根据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工作要求编写PLC控制程序和设置变频器参数;5. 对任务书拟定的机电一体化设进行调试,达到任务书规定的工作要求和技术要求;6. 书面解答与上述实际操作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
三、竞赛时间比赛时间为四小时。
四、竞赛方式1. 竞赛以团体赛方式进行由2名参赛学生组成一个工作组,按要求共同完成书面解答与实际操作一体的工作任务。
全校限报4个工作组。
2.3. 赛场的赛位统一编制赛位号,参赛队比赛前30分钟到赛项指定地点接受检录,进场前15分钟抽签决定赛位号,抽签结束后,随即按照抽取的赛位号进场,然后在对应的赛位上完成竞赛规定的工作任务。
赛位号由参赛选手抽取,抽取赛位号的步聚:(1)抽签由赛场工作人员主持;(2)参赛选手随机抽取赛位号,并在赛位记录单上签名确认;五、竞赛规则1. 参赛资格参赛选手需是我校机电专业学生。
2. 熟悉场地(1)熟悉场地时严禁与现场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不发表没有根据以及有损大赛整体形象的言论。
(2)熟悉场地严格遵守大赛各种制度,严禁拥挤,喧哗,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3. 其他注意事项(1)报名者必须符合参赛资格,不得弄虚作假。
(2)参赛选手应遵守竞赛规则,遵守赛场纪律,服从大赛组委会的指挥和安排,爱护竞赛场地的设备和器材。
(3)在竞赛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安全规程进行操作,防止人员和设备的事故发生。
(4)若因非选手个人因素造成设备故障,由裁判长视具体情况做出裁决(暂停比赛计时或调整比赛)。
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电工电子类项目实施方案12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电工电子类项目实施方案一、竞赛项目及内容( 一) 竞赛项目本次竞赛设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单片机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电气安装与维修、机器人技术应用、光伏发电设备安装与调试项目七个项目。
其中, 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机器人技术应用、光伏发电设备安装与调试三个项目的中职学生组和高职学生组为团体项目, 电气安装与维修项目各组别为团体项目, 其余均为个人竞赛项目。
( 二) 竞赛内容及要求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项目以国家职业标准《无线电装接工》、《无线电调试工》高级工( 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的要求为基础。
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和电气安装与维修项目以国家职业标准《维修电工》高级工( 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的要求为基础。
单片机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项目以信息产业部职业标准《电子设备装调工》高级工( 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的要求为基础。
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以国家职业标准《制冷工》高级工( 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的要求为基础。
机器人技术应用项目以国家职业标准《无线电装接工》、《无线电调试工》、《维修电工》、《装配钳工》高级工( 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的要求为基础。
光伏发电设备安装与调试项目以国家职业3标准《维修电工》高级工( 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的要求为基础, 不同组别难易程度有一定区分。
各项目竞赛内容均依据国家职业标准所规定的应知、应会等要求, 分为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两个部分。
理论知识竞赛采取试题答卷( 闭卷) 方式进行, 内容为技能竞赛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
时间60分钟。
操作技能竞赛以现场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 各项目竞赛内容及要求如下: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项目选手在规定时间内, 根据竞赛时发给的工作任务书、电子产品原理图、安装图、元器件表、主要元件介绍及电路功能介绍等文件, 使用设备和工具, 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选手完成工作任务的时间为4小时) :1.中职学生组( 1) 元件选择。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选拔赛(中职组)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 ZZXB202304赛项名称: 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英语翻译: Electromechanical integrationequipment assembly and debugging 赛项组别: 中职赛项归属产业: 二产二、竞赛目旳通过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赛项, 增进与机电技术有关专业旳行动导向旳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创新旳步伐, 探索与机电技术有关旳《PLC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及其应用》等课程理实一体化旳教学措施和培养企业需要旳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旳新途径、新措施。
展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旳成果, 推进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
三、竞赛内容与时间(一)赛事内容参赛队根据工作任务书, 完毕如下工作任务:1.按组装图及规定组装设备部件和机电一体化设备;2.按工作任务书分派旳PLC输入输出端子和机电一体化设备旳工作规定画出电气控制原理图并连接电路;3.按气动系统图连接机电一体化设备旳气路;4.根据机电一体化设备旳工作规定编写PLC控制程序和设置变频器参数;5.制作触摸屏页面, 设置通信参数, 实现对机电一体化设备旳监控;6.对任务书确定旳机电一体化设进行调试, 到达任务书规定旳工作规定和技术规定, 完毕组装与调试记录旳填写。
(二)时间及流程比赛时间为四小时。
四、竞赛方式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技能赛项为团体赛, 以市(州)为单位组队参赛, 各市州可选派2队选手参赛(成都市可选派4队选手参赛), 不得跨校组队, 每校限报1支参赛队。
每支参赛队由2位参赛选手构成, 按规定共同完毕书面解答与实际操作一体旳工作任务。
参赛选手必须是年龄不超过21周岁(即2023年6月30日前不满21周岁)旳2023年全日制在籍中等职业学校以及五年制高职1—3年级学生。
五、竞赛试题本赛项为公开样题。
六、竞赛规则1. 参赛选手必须准时抵达比赛赛场, 按抽取旳抽签次序号抽取工位号, 并按抽取旳工位号就位。
机电⼀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技能⽐赛规则附件1:机电⼀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技能⽐赛规则⼀、命题原则依据世界技能⼤赛中关于机电⼀体化项⽬的技术要求和国家职业标准,注重基本技能和专业化操作,注重操作过程和质量控制,体现现代技术,结合⽣产实际,考核职业综合能⼒,并对技能⼈才培养起到⽰范指导作⽤。
⼆、⽐赛内容为全⾯考查参赛选⼿的专业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技能⽔平,⽐赛采⽤实际技能操作⽐赛形式,包括机电⼀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操作和绘制电⽓原理图两部分内容。
机电⼀体化设备组装、调试、操作技能及职业规范成绩占⽐赛总成绩的90%,绘制电⽓原理图成绩占⽐赛总成绩的10%。
根据⽐赛组委会提供的有关资料,参赛选⼿要求完成下列⼯作任务,⼯作任务包含:(⼀)设计、组装、编程和调试(1)设计要根据⽐赛任务书和现场提供的技术⼿册,采⽤⼯业元器件来设计系统的硬件、⽓路和电⽓回路布局,并按照⼯艺要求画出电⽓原理图并连接电路。
(2)组装及连接:要根据⽐赛任务书,按设计要求进⾏组装,系统的组装和连接必须依照“专业技术操作规范”(另⾏发布)所要求的标准。
(3)编程根据⽐赛任务书编写程序,满⾜任务要求的运⾏功能。
(4)调试系统需按照⽐赛任务书、相关使⽤说明和“专业技术操作规范”的规定进⾏正常运转,应⽆浅显的操作技术失误。
三、⽐赛时间完成竞赛规定的全部⼯作任务的时间为4⼩时。
四、赛场提供的设备和器材(⼀)METS-3型机电⼀体化实训考核系统⽐赛设备采⽤METS-3型机电⼀体化实训考核系统,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中⼀个部分为已知模块,其技术参数如表1所⽰;另⼀个部分为未知模块,其技术参数在⽐赛期间提供相关电⼦版⽂件。
已知模块如下表1所⽰:(⼆)器材根据竞赛需要,赛场提供下列器材:1.连接电路的导线:单⽀多股铜芯塑料绝缘线,规格0.5mm22.异型管:⽤于导线连接端⼦编号的异型管,规格1.0mm23.冷压针型端⼦:规格0.5mm24.连接⽓路的⽓管5.线槽及端⼦排五、选⼿⾃带⼯具(⼀)连接电路的⼯具:螺丝⼑(不允许⽤电动螺丝⼑)、剥线钳、压线钳、电⼯钳、尖咀钳、写号笔等。
台州市第十一届中等职业学校师生技能竞赛电工电子技术赛项规程一、竞赛名称电工电子技术二、竞赛项目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三、竞赛目的通过技能大赛,加快加工制造类与电工电子技术相关的专业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创新的步伐,探索与电工电子技术相关的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和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新途径、新方法。
向社会展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展示职业院校师生的用于创新、顽强拼搏、不断进取的精神风采,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四、竞赛方式与内容(一)竞赛方式1. 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比赛由每位参赛选手按要求独立完成书面解答与实际操作一体的工作任务。
每队限报2名选手,不超过2名指导教师。
2. 电气安装与维修比赛由2名参赛选手组成一个工作组,按要求共同完成书面解答与实际操作一体的工作任务。
每队限报1个工作组,每组选手不超过1名指导教师。
3. 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比赛由2名参赛选手组成一个工作组,按要求共同完成书面解答与实际操作一体的工作任务。
每队限报2个工作组,每组选手不超过1名指导教师。
4. 单片机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比赛项目由每位参赛选手按要求独立完成书面解答与实际操作一体的工作任务。
每队限报2名选手,不超过2名指导教师。
5. 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比赛项目由每位参赛选手按要求独立完成书面解答与实际操作一体的工作任务。
每队限报2名选手,不超过2名指导教师。
(二)参赛资格参赛选手必须是年龄不超过25周岁的中等职业学校2012年在籍学生。
参加电气安装与维修比赛和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比赛的选手需有电工上岗证或维修电工(或安装电工)技术等级证书。
没有取得上述证书的,须由劳动或安全监管部门(或核发该种证书的部门)出具相关证明,证明选手已经参加并通过了电工上岗证或技术等级证书的考试。
参加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的选手需有制冷设备维修工(或制冷工)技术等级证书。
没有取得上述证书的,须由劳动或安全监管部门(或核发该种证书的部门)出具相关证明,证明学生已经参加并通过了制冷维修工证书(或制冷工)技术等级证书的考试。
机电一体化项目技能竞赛技术方案一、竞赛技术文件制定标准机电一体化学生组竞赛内容参照现行《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三级)、《可编程序系统设计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三级)为基础,结合企业生产和和我省技工院校教学实际制定。
二、竞赛内容及范围竞赛采取团队比赛方式,以院校为单位组队参赛,每支参赛队由2名参赛选手(设场上队长1名)组成,参赛队各选手协作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
1.操作技能竞赛内容操作技能竞赛以现场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竞赛内容包括机电一体化设备系统安装和机电一体化设备系统功能调试两个模块。
根据竞赛组委会提供的任务书及相关资料,参赛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下列工作任务:(1)机械组装:根据机械组装的工艺过程和技术要求,按照机械组装图,进行机械设备及其部件的组装。
(2)电气制图与安装:根据工作任务书要求绘制电气原理图,按照电气原理图和安装图及相关工艺流程和工艺要求,进行电气控制线路连接。
(3)传感器及其应用:对设备中常见的开关量、模拟量传感器如电感、电容、光电、光纤等进行安装与调试。
(4)可编程控制器(PLC)及其应用:使用基本指令、步进指令和常用的功能指令,按工作要求编写PLC控制程序。
(5)触摸屏的使用:根据赛题要求制作触摸屏页面中的部件、设置相关的参数;制作触摸屏的页面和实现页面之间的切换。
(6)变频器的使用:根据电路图,连接变频器电路,并根据设备的工作要求,设置变频器的相关参数。
(7)气动回路连接与调试:根据气动系统图选择气动元件,并按气动系统安装的工艺步骤和要求,进行气动回路安装与调试。
(8)模拟量模块调试:能根据机电设备的生产流程和要求,修改控制程序或相关器件的参数,实现设备的功能。
(9)机电设备调试:根据机电设备的工作要求,调整机械零件、部件的相对位置,使各机构协调动作;能根据机电设备的生产流程和要求,修改控制程序或相关器件的参数,实现设备的功能。
2.竞赛时间操作技能竞赛时间为240分钟。
江⻄省第⼀届职业技能⼤赛“机电⼀体化”项⽬技术⼯作⽂件(世赛选拔)2022年10⽉⽬录1.项⽬简介 (1)1.1项⽬描述 (1)1.2考核⽬的 (1)1.3相关⽂件 (1)2.基本能⼒与职业标准 (1)3.竞赛内容 (2)3.1考核内容 (2)3.2竞赛模块 (2)3.3模块简述 (3)3.3.1模块A、B:已知模块安装、编程、调试及运⾏ (5)3.3.2模块C:⽣产线的安装、编程、调试及运⾏ (6)3.4命题⽅式 (6)3.5竞赛⽇程及地点安排 (6)4.评分标准 (7)4.1评价分(主观) (7)4.2测量分(客观) (8)4.3评分流程说明 (8)4.4统分⽅法 (8)4.5裁判构成和分组 (9)4.5.1裁判组 (9)4.5.2裁判任职条件 (9)4.5.3裁判⻓职责 (9)4.5.4裁判员职责 (10)4.5.5裁判评判⼯作及纪律要求 (10)4.5.6预期分组与分⼯⽅案 (11)5.竞赛相关设施设备 (11)5.1场地设备 (12)5.2材料 (13)5.3竞赛选⼿⾃备的设备和⼯具 (14)5.4竞赛场地禁⽌⾃带使⽤的设备和材料 (16)6.项⽬特别规定 (17)7.赛场布局要求 (18)8.健康安全和绿⾊环保 (18)9.开放赛场 (19)本项⽬技术⼯作⽂件(技术描述)是对本竞赛项⽬内容的框架性描述,正式⽐赛内容及要求以竞赛最终公布的赛题为准。
1.项⽬简介1.1项⽬描述机电⼀体化涉及机械、⽓动技术、液压技术、电⼯学、电⼦学、计算机技术、⽣产数字化技术(⼯业物联⽹、射频识别、近场通信、⽆线通信、PLC⽹络服务、⽹络安全、视觉系统、增强现实技术AR等)、机器⼈技术和其系统开发等领域。
其中,计算机技术主要涉及:PLC编程,机器⼈技术和其他操作系统及信息技术应⽤,可编程机器控制系统实现机器、设备和⼈⼯之间的通讯技术。
机电⼀体化技术⼈员能够设计、组装、安装、调试、维护、修理和校调⾃动化⼯业设备及编写设备控制系统和⼈机界⾯程序。
2023年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电工电子技术技能大赛竞赛规程一、比赛名称2023年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电工电子技术技能比赛二、比赛目的通过此项目竞赛, 以达成检查我省中职机电类专业学生技能水平, 提高学生学习爱好, 促进中档职业学校加强技能教学, 适应当前公司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目的, 展示我省中档职业教育成果。
三、比赛地点安徽合肥电子学校(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维修电工、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安徽经济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单片机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四、比赛项目1.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2.单片机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3.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4.维修电工5.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五、比赛方式与参赛资格1.比赛方式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项目、单片机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项目每代表队参赛学生各限报2人;维修电工项目每代表队限报3人;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为团队赛项目, 每代表队限报2组, 每组参赛学生2人;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为个人赛项目, 每代表队参赛学生限报2人。
2.参赛资格参赛选手必须是中档职业学校2023-2023年度在校学生, 参与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的选手需有电工上岗证或维修电工(或安装电工)技术等级证书。
没有取得电工上岗证或维修电工或安装电工技术等级证书的拟参赛学生, 要参与劳动或安全监管部门组织的有关证书考试, 并由劳动或安全监管部门(或核发该种证书的部门)出具相关证明, 证明学生已经参与并通过了电工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的考试。
六、奖项设立1.参赛选手奖每个竞赛项目设奖项为: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
前三个奖项数量占本竞赛项目参赛选手人数的比例分别为10%、20%、30%, 优秀奖若干。
2.指导教师奖大赛为一等奖获奖选手的指导老师设立优秀指导教师奖。
七、大赛竞赛规程见附录八、申诉与仲裁1.申诉(1)参赛队对不符合竞赛规定的设备和材料备件, 有失公正的检测、评判、奖励, 以及对工作和裁判人员的违规行为等, 可提出申诉。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赛项规程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赛项规程一、赛项规程概述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赛项规程是为了促进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的提高而设立的比赛。
本赛项旨在锻炼学生的机械、电气、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推动我国机电一体化领域的人才培养和质量提升。
二、赛项内容与要求1. 赛项内容本赛项包括机电一体化项目的设计、组装与调试,涉及机械结构、电气控制、自动化技术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参赛选手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的机电一体化项目,包括设计方案、物料清单、零部件加工与组装、电气控制系统搭建与调试等环节。
2. 参赛要求参赛选手需具备扎实的机械、电气、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需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需具备较强的问题诊断与解决能力;需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比赛流程与评分标准1. 比赛流程(1)项目选择和报名参赛学校需在规定时间内选择机电一体化项目,并按要求完成报名手续,报名材料包括项目设计方案、选手名单等。
(2)项目准备参赛学校需按照规定时间准备所需的材料与设备,包括机械零部件、电气元件、控制系统等。
(3)比赛执行参赛学校在比赛规定的时间和场地内进行机电一体化项目的设计、组装与调试工作,需按照规定完成各个环节的任务。
(4)成果展示与评审参赛学校将完成的机电一体化项目进行成果展示,并接受评委的评审和点评,评审内容包括项目设计、组装质量、功能调试、团队合作等方面。
2. 评分标准(1)项目设计与准备:包括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材料的准备充分性等。
(2)组装与调试质量:包括机械结构的稳定性、电气系统的可靠性、控制系统的灵活性等。
(3)团队合作与沟通:包括团队成员的分工与配合、工作计划的执行与调整等。
(4)创新与应变能力:包括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出现突发情况的处理能力等。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赛项规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要求较高,既考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也考验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电工电子专业一、项目设置1、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2、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3、单片机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4、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二、比赛方式与参赛资格1、比赛方式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比赛项目由每位参赛学生独立完成比赛规定的工作任务。
每队可报2名学生。
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比赛项目由2名参赛学生组成一个工作组,由工作组完成比赛规定的工作任务。
每队可报1个工作组参加比赛。
单片机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由每位参赛学生独立完成比赛规定的工作任务。
每队可报2名学生。
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由2名参赛学生组成一个工作组,由工作组完成比赛规定的工作任务。
每队可报1个工作组参加比赛。
2、参赛资格参赛选手必须是中等职业学校2009年度在校学生,参加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的选手需有电工上岗证或维修电工(或安装电工)技术等级证书。
没有取得电工上岗证或维修电工或安装电工技术等级证书的拟参赛学生,要参加劳动或安全监管部门组织的有关证书考试,并由劳动或安全监管部门(或核发该种证书的部门)出具相关证明,证明学生已经参加并通过了电工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的考试。
参加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的选手需有制冷设备维修工(或制冷工)技术等级证书。
没有取得制冷设备维修工(或制冷工)技术等级证书的拟参赛学生,要参加劳动或安全监管部门组织的有关证书考试,并由劳动或安全监管部门(或核发该种证书的部门)出具相关证明,证明学生已经参加并通过了制冷维修工证书(或制冷工)技术等级证书的考试。
三、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技能比赛规则(一)比赛内容及形式选手在规定时间内,根据比赛时发给的工作任务书电子产品原理图、安装图、元器件表、主要元件介绍及电路功能介绍等文件,使用设备和工具,完成以下工作任务:1、元器件选择。
赛场按工作任务书设定电子产品所需元器件数量的130%,将元器件放置在元件盒中,请根据工作任务书设定的电子产品,从元件盒中识别、选择、检测电子元、器件及功能部件;2、产品装配。
附件一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河北选拔赛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技能大赛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名称: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赛项组别:中职组赛项归属产业:加工制造二、竞赛目的通过竞赛,检验和展示中职院校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等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成果以及学生的通用技术与职业能力,引领和促进中职院校与本赛项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激发和调动行业企业关注和参与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提升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
三、竞赛内容(一)竞赛内容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采用理实一体的竞赛方式,具体内容为:1.按组装图组装机电一体化设备和相关部件;2.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电气控制原理图连接电路;3.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气动系统图连接气路;4.根据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工作说明和要求编写PLC控制程序与设置变频器参数;5.制作触摸屏界面,设置通信参数,实现对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监控;6.对机电一体化设备进行调试,达到任务书规定的工作要求和技术要求;7.应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填写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记录。
(二)竞赛时间完成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所有指定的工作任务的时间为三小时(180min)。
(三)成绩比例四、竞赛方式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为团体赛项,由2名选手组成一参赛队,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任务书指定的工作任务。
五、技术规范表2竞赛相关技术标准六、技术平台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使用YL-235A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考核装置,该装置配置如表3:选手自带工具(1)连接电路的工具:螺丝刀(不允许用电动螺丝刀)、剥线钳、电工钳、尖咀钳等;(2)电路和元件检查工具:万用表;(3)机械设备安装工具:活动扳手,内、外六角扳手(不允许用电动扳手),钢直尺、高度尺,水平尺,角度尺等;(4)试题作答工具:圆珠笔或签字笔(禁止使用红色圆珠笔和签字笔)、HB和B型铅笔、三角尺(禁止带丁字尺)等。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任务书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赛项插装机器人组装与调试工作任务书(01)中国.山东.潍坊工作任务与要求一、按《零件抓取位置部件组装图》(图号00-1)、《上一工位送件机构组装图》(图号00-2)、《传感器支架及导块组装图》(图号00-3)组装插装机器人的部件,按《插装机器人组装图》(图号01)组装插装机器人,并满足图纸提出的技术要求。
二、按《插装机器人电气原理图》(图号为02)连接插装机器人的控制电路,你连接的电路应符合工艺规范要求。
三、按《插装机器人气动系统图》(图号03)连接插装机器人的气路,使其符合工艺规范要求。
四、请你正确理解插装机器人的零件插装要求、意外情况的处理等,制作触摸屏的界面,编写插装机器人的PLC控制程序和设置变频器的参数。
注意:在使用计算机编写程序时,请你随时在计算机E盘保存已编好的程序,保存文件名为工位号加A(如03号工位文件名为“03A”)。
五、请你安装、调整传感器的位置和灵敏度,调整机械部件的位置,完成插装机器人的整机调试,使插装机器人能按照要求完成插装生产任务。
六、请你填写组装与调试记录中的有关内容。
注意!本次组装与调试的插装机器人,用触摸屏控制。
你可以同时使用触摸屏和按钮模块上按钮、开关控制,但没有加分。
你也可以单独使用按钮模块上的按钮、开关控制。
这时,你需要在《插装机器人电气原理图》上画出增加的电路,但原电路不能改动。
单独使用按钮模块上的按钮、开关控制不能得触摸屏的相关分。
插装机器人说明生Array产某产品的自动生产线上的某一个工作位置(以下简称本工位),插装机器人要在产品上插入3种零件,产品上零件的插装位置及插装的零件如图1所示。
图中A 为白色塑料零件,B 为金属零件,C 为黑色塑料零件。
附件1:
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技能比赛规则
一、命题原则
依据世界技能大赛中关于机电一体化项目的技术要求和国家职业标准,注重基本技能和专业化操作,注重操作过程和质量控制,体现现代技术,结合生产实际,考核职业综合能力,并对技能人才培养起到示范指导作用。
二、比赛内容
为全面考查参赛选手的专业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技能水平,比赛采用实际技能操作比赛形式,包括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操作和绘制电气原理图两部分内容。
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调试、操作技能及职业规范成绩占比赛总成绩的90%,绘制电气原理图成绩占比赛总成绩的10%。
根据比赛组委会提供的有关资料,参赛选手要求完成下列工作任务,工作任务包含:
(一)设计、组装、编程和调试
(1)设计
要根据比赛任务书和现场提供的技术手册,采用工业元器件来设计系统的硬件、气路和电气回路布局,并按照工艺要求画出电气原理图并连接电路。
(2)组装及连接:
要根据比赛任务书,按设计要求进行组装,系统的组装和连接必
须依照“专业技术操作规范”(另行发布)所要求的标准。
(3)编程
根据比赛任务书编写程序,满足任务要求的运行功能。
(4)调试
系统需按照比赛任务书、相关使用说明和“专业技术操作规范”的规定进行正常运转,应无浅显的操作技术失误。
三、比赛时间
完成竞赛规定的全部工作任务的时间为4小时。
四、赛场提供的设备和器材
(一)METS-3型机电一体化实训考核系统
比赛设备采用METS-3型机电一体化实训考核系统,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中一个部分为已知模块,其技术参数如表1所示;另一个部分为未知模块,其技术参数在比赛期间提供相关电子版文件。
已知模块如下表1所示:
表1 机电一体化设备考核系统提供的已知模块
(二)器材
根据竞赛需要,赛场提供下列器材:
1.连接电路的导线:单支多股铜芯塑料绝缘线,规格0.5mm2
2.异型管:用于导线连接端子编号的异型管,规格1.0mm2
3.冷压针型端子:规格0.5mm2
4.连接气路的气管
5.线槽及端子排
五、选手自带工具
(一)连接电路的工具:螺丝刀(不允许用电动螺丝刀)、剥线钳、压线钳、电工钳、尖咀钳、写号笔等。
(二)电路和元件检查工具:万用表。
(三)机械设备安装工具:活动扳手、内六角扳手(不允许用电动扳手)、钢板尺。
(四)试题作答工具:圆珠笔或签字笔、HB和B型铅笔、三角尺等。
六、评判及评分标准
(一)评判
评分主要由命题专家首先提出方案,方案细节及最终评分标准须经过参与命题组的全体专家修改更新,并得到一致认可后通过。
评分内容包括PLC控制功能、电气原理图、系统组装、专业技术规范。
PLC控制功能为客观评分,采用对错评分方法(对满分、错零分),每道题的对错由裁判组一致商定。
违反“专业技术操作规范”的操作将按规定进行扣分。
裁判原则上由各个代表队指导教师担任,每个学校限报一名裁判。
(二)评分标准及分值
根据在规定的时间内工作组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结合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高级工的技能要求进行评分。
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的满分为100分。
1. 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调试、操作技能及职业规范,90分
设备的组装符合图纸要求,同时必须依照“专业技术操作规范”所要求的标准。
电路、气路连接正确,触摸屏界面及PLC程序满足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工作要求。
完成工作任务的所有操作符合安全“专业技术操作规范”;遵守赛场纪律,尊重赛场工作人员,爱惜赛场的设备和器材,保持工位的整洁。
2.绘制电路图。
10分
(二)违规记录及扣分
选手有下列情形,由现场计时裁判负责记录并填写《事件记录表》,同时从参赛成绩中扣分(由选手、计时裁判和技术服务组签字确认)。
1.在竞赛工作进行中,由于选手原因导致电路短路扣30分。
2.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因操作不当使自己受伤或引起他人受伤,扣10分。
3.在竞赛工作进行中,由于选手违规操作导致设备损坏,扣10分。
4.发生严重违规操作或作弊,经确认后,由主评委宣布终止该选手的比赛,以0分计算。
七、选手名次排列
按比赛成绩从高到低排列参赛选手的名次。
比赛成绩相同,专业技术操作规范扣分少者名次在前;或专业技术操作规范扣分再相同,PLC功能分得分多者名次在前;PLC功能分也相同时,则名次并列。
附件2:
电气安装与维修比赛规则
一、比赛内容
(一)比赛内容
1.按照工作任务书的要求,完成配电装置、用电装置和照明装置的安装,并实现其功能;
2.按照工作任务书的要求,完成指定电气系统的接线,并实现功能;
3.按照工作任务书的要求,完成与1、2项工作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工作知识的解答。
(二)比赛时间
比赛时间为4小时。
(三)比赛器材
1.主要设备
赛场提供YL-156A电气安装与维修实训考核装置,该装置主要配备的元器件如下表(详细配置可参见产品说明书):
2. 器材
(1)安装配用电线路和控制线路需要的线槽、线管及其附件;
(2)连接配用电线路、照明线路、控制线路需要的导线;
(3)安装电器元件和器件需要的紧固零件;
(4)用于导线连接端子编号的异型管、绑扎导线、冷压端子和尼龙扎带。
3. 选手完成工作任务需要的安全帽。
二、选手自备工具
1.螺丝刀(可使用电动螺丝刀)、剥线钳、压线钳、电工钳、尖咀钳、万用表等电路连接与检测工具;
2.手电钻、活动扳手,内、外六角扳手,钢直尺,角度尺、钢锯架及锯条、扩孔器、画线笔等线路安装与量度工具;
3.圆珠笔或签字笔、HB或B型铅笔、三角尺等书面作答工具;
4.绝缘鞋。
三、评分标准
1.依据国标《GB50303-2002》和《GB50254-96》,按照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制定评分标准。
满分100分。
2.扣分原则
(1)提前开始操作或不按时停止操作者,扣3-10分;
(2)比赛中违反赛场相关规定的,扣4-10分;
(3)损坏主要元器件、设备扣5-10分;
(4)比赛过程中有影响其他选手比赛的行为,扣5-10分;
(5)损坏设备、场地、材料者,视情节扣5-10分;
(6)在赛场发现选手有受伤情况,酌情扣5-10分;
(7)发生严重事故或影响比赛进程的安全责任事故者,比赛成绩按0分计算。
四、名次排列
按照参赛选手比赛得分多少计算成绩,成绩得从高到低排列。
成绩相同时,完成任务用时少者名次在前;成绩相同且完成时间相同时,安全得分高者名次在前;成绩、完成时间、安全得分均相同时,工艺得分高者名次在前;若全相同则名次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