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塑类检验.doc
- 格式:doc
- 大小:490.51 KB
- 文档页数:7
吸塑类检验标准精品文档,超值下载吸塑类检验通用标准吸塑类品质检验通用标准1.目的为使吸塑类品质能够得以保证,特制定此品质控制标准,以此为检验依据。
2.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进料、制程、出货检验控制。
3.检验条件3.1目视检验条件a)检验照明光线:功率(2×40W)的日光灯,光源距离被测面45~50cm,光强1000-1200lux。
b)观察角度:待测物被检测面与视线成45度,距离约45cm,上下左右转动被测物15度以内。
c)验员视力:裸视或矫正视力在1.0以上,且不可有色盲。
d)观察时间:每件检验时间8s。
3。
2检验工具:对样、测试仪器、样机等.3。
3抽样方案抽检方案依据AQL:GB2828-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其中检查水平为一般检查水平Ⅱ,AQL=0(CR)、AQL=1。
0(MA)、AQL=2.5(MI)。
根据合格质量水平和检查水平所确定的抽样方案及样品检查的结果,若在样品中发现的不合格数小于合格判定数,则判定该批为合格批;若在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数大于或等于不合格判定数,则判定该批是不合格批。
4.检验要求4.1 检验面定义A级面:暴露在外,通常为包材正面,如彩盒、折盒、内托正表面,PC镜片等.B级面:暴露在外,且正常使用时并不直接看到的次要表面,如彩盒、折盒、内托侧面和背面等。
C级面:不易看见或看不见的次表面,如彩盒内部等.(C级面不良允收缺陷不做明确标准定义,以实际情况而定)4.2缺陷等级定义a)致命缺陷:零件存在对使用者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缺陷,或由于其缺陷,组装成成品后,会对使用者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缺陷。
b)主要缺陷:-功能缺陷影响正常使用;-性能参数超出规格标准;-漏部件、配件或主要标识,多出无关标识及其他可能影响产品性能的物品;—导致最终客户拒绝购买的结构及外观缺陷。
c)次要缺陷:不影响产品使用,最终客户有可能愿意让步接受的缺陷。
4.3缺陷代码对照表a )点状缺陷:寬W長L寬W長L直徑D(Diameter) = 1/2(L+W)直徑D(Diameter) = 1/2(L+W)b )线状缺陷間距DistanceLWc )针孔d )锯齿5,检验标准代码 名称 代码 名称 N 数目(个) D 直径(mm) L长度(mm ) DS 距离(mm ) W宽度(mm )H深度(mm)5.1.吸塑类、内托、胶盒类6。
吸塑制品的检验规程
吸塑制品行业对吸塑制品的检验有一个专门对吸塑热成型制品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方面的规范。
下面吸塑包装行业是如何规范检验:
1、检验员对交检的吸塑成品应根据不同的笔品要求,依据模具对成品形状进行检查,看是否符合要求。
2、根据交检成品的批量,抽取不低于该批产品总量的5%的产品作为样本进行检验,若经检验全部合格,则判该批产品合格。
若出现一件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责令操作者返工。
3、吸塑制品的外观要求有:
a.重量偏差产品重量偏差不超过核定重量的±5%。
b.产品成型完整、饱满,轮廓分明,表面光滑。
不允许有变形、隔筋、翘曲。
无非设计要求的泡点及凹点,四边厚薄均匀,无目视可见口完整,基本无缺口、无毛刺等现象。
c.规格与尺寸产品外形尺寸偏差应在设计尺寸的±1.0 mm以内。
内形尺寸为内装物放置科适宜。
产品表面应的变形及成型不良等现象。
d.产品外形切清洁,无灰尘、油斑、粉末、色点、污渍、杂物等附着。
e.不允许有孔洞、裂纹、花纹、划痕等。
4.试验方法
a.外观检验。
在自然光线下目测。
b.规格尺寸检验。
外形尺寸用精确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定,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c.重量标准检验。
用感应量为0.1g的电子天平秤测量。
5、检验完好后,检验员应如实认真填写《吸塑包装盒检验记录》,在产品上做好检验标识。
6、对于连续出现的批量的,严重的产品质量问题,应及时向车间及质量部反馈情况。
7、检验员保存并整理好检验记录,装订好后交到质管部。
吸塑包装验证方案引言:吸塑包装是一种常见的包装材料,其具有透明、轻便、经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日用品等领域。
然而,由于吸塑包装材料的特殊性,其性能和质量的验证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吸塑包装的验证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以确保吸塑包装的质量和安全性。
一、材料验证方案1.原材料检验:对原材料进行理化性能测试,包括溶解度、熔融指数、拉伸强度等等,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2.成分检测:采用适当方法检测吸塑包装材料的成分,如高性能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以确认是否存在有害物质。
3.物理性能测试:测试吸塑包装的物理性能,如韧性、耐磨性、耐冲击性等,确保符合使用要求。
二、工艺验证方案1.设备验证:对吸塑包装设备进行验证,验证设备的操作是否准确、稳定,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2.工艺参数验证:对吸塑包装的工艺参数进行验证,包括加热温度、冷却速度、压力等参数,以确保吸塑包装的质量稳定。
三、尺寸验证方案1.尺寸测量:采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对吸塑包装的尺寸进行测量,包括长度、宽度、高度等,确保与设计图纸一致。
2.尺寸变化测试:将吸塑包装放置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测试,观察其尺寸变化情况,确保吸塑包装不会发生变形。
四、安全性验证方案1.符合卫生标准:测试吸塑包装是否符合相关卫生标准,如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标准等。
2.包装性能测试:对吸塑包装进行包装性能测试,包括密封性、耐压性、耐温性等,确保产品在包装中不会发生泄漏或破损。
3.模拟运输测试:对吸塑包装进行模拟运输测试,模拟不同运输方式和条件下的环境变化,观察其包装性能和安全性。
五、环境影响验证方案1.环境友好性验证:测试吸塑包装是否符合环保要求,如是否易降解、是否可回收等。
2.包装废弃物处理方案:制定吸塑包装废弃物的处理方案,确保废弃物的处理符合环保要求。
结论:吸塑包装的验证方案主要包括材料验证、工艺验证、尺寸验证、安全性验证和环境影响验证。
通过这些验证方案,可以确保吸塑包装的质量和安全性,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产品造成损害,并且符合环保要求。
目的为切实有效的控制相关原材料的质量检验,使来料质量更好的符合我公司的使用要求,本规范适用所有原材料的来料检验;二、适用范围本公司所适用的产品包装相关的吸塑检验;三、技术要求按《原材料检验标准》及相应BOM表对应的技术要求进行;四、作业细则1.检验流程向导材料到仓后,由仓库管理员通知并开出相应材料《到货单》,检验员到仓领取《到货单》后,依据《到货单》进行材料核对确认(规格型号、数量、包装、厂商等相关内容是否一致),确认无误后按照国家计数抽样标准GB2828-87进行抽样,{注意抽样的随机性:从不同方位、不同层次、不同包装里进行抽样,要求开箱数大于90%的来料箱数},如经核对材料有误且无相关证明则拒绝抽检;按照《原材料检验标准》及相应技术要求对抽样材料及时进行检验,对于需要试验验证及试插验证的必须严格按相应要求执行;对检验合格的材料按照检验报告的判定录入ERP表示同意合格入库;如经检验不合格的,应开具《原材料检验不合格处理单》并经品质主管审批确认后通知仓库,相应《原材料检验不合格处理单》交给采购部门,由采购部门通知供应商处理,必要时对不合格材料留样,连同《不合格处理单》一同保存备案;对已检材料严格按照划分的区域进行存放,需要归还仓库的必须放回原位并同仓库管理人员做好衔接工作;对新型号和新供应商的材料应进行封样并记录备案;对每次材料的检验都要做好实际记录并整理归档;2. 包装材料“ 吸塑”检测内容向导检测所需仪器与工具:电子秤;检测项目:①包装②外观③匹配度④材质⑤重量;检验要求见《原材料检验标准》{ 编号:YZ/JS-YL-10-02(试用)} 说明:①随机抽取10个样本进行称重,算出平均值,并与采购部门拟定的采购标准进行比对,从量的角度看是否符合要求;②检查吸塑的符合性:应取取样本与相应产品配套摆放,再与相应彩卡进行匹配;(如同类产品已生产两次以上并有留样,则直接与留样进行比对)③材质检验:随机取出一个样本,在叫明亮的环境中观察其亮度、透明度及小杂点,透明度高杂点小而少,则为新材料,如呈现灰黑色或小杂点较多,一般为旧料;必要时应检查相应规格的“吸塑”重量是否符合包装/ 采购的标识;五、判定规则1、每批次按照GB2828-87计数抽样方案进行抽样,检验完毕后按《原材料检验标准》的允收水平给予判定;2、判定、符合技术要求及允收范围内的,判定为合格;、不符合技术要求及允收范围内的,判定为不合格;六、相关文件与记录《到货单》《原材料检验标准》《电子材料检测仪器操作规程》《原材料检验报告单》原材料不合格处理单》。
版本变化版本修改内容起草人修订人日期A 第一版编制审核批准1.目的:制定吸塑胶盘来料检验规范,指导IQC检验员检查作业,确保符合技术和品质要求。
2.范围:适应于XX吸塑胶盘物料的来料检验。
3.定义:CR:为一个缺陷,将导致在消费使用中将危及到人身安全,或无法使用。
MA:为一个或多个缺陷,它将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易损坏,或使用寿命短;性能差等。
以及直接影响顾客使用;MI:为一个或多个缺陷,不影响产品的装配和使用性能。
A级面: 在正常使用过程中能直接看到的表面;如前面/顶面;B级面: 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经常观察到的表面,如:侧面/背面;C级面: 在正常使用时不易观察到的部分,如:底面。
4.参考文件:4.1 抽样标准:MIL-STD-105E4.2 创明抽样检验规范 CHAM-WI-QA-3434.3 包装设计跌落测试标准:GB/T 2423.8—19954.4 防静电包装手册:GJB/Z86-975.职责:5.1 IQC检验员:负责物料检验,记录和异常反馈;5.2 品质主管/工程师:负责不良确认和异常处理。
6.程序:6.1抽样方案TITLE: 吸塑胶盘检验规范生效日期: Feb.页码: 3 of 5 6.2.1光源:在30-40W的萤光灯下,物件距光源50~65cm;6.2.2 检视距离: 将物件放在检验人员正前方35~45cm处;6.2.3 检视角度: 将物件的检验面与检验人员的眼睛成30~60°;6.2.4 检视时间: 3~5S;6.2.5 环境: 溫度:25±5℃湿度:60±20%。
6.3 作业程序检验项目检验内容方法/仪器/物料判定CR MA MI外观刮痕:A/B级表面严重不平、划伤(100MM²平面上不平整度超过0.3MM,划痕深度0.1MM,长度10MM以上)。
菲林,直尺*刮痕:A/B级表面严重不平、划伤(100MM²平面上不平整度超过0.3 MM,划痕深度0.1MM、长度10MM以下)。
吸塑包装制品检验规范吸塑包装制品检验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司热成型制品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
2 产品分类2.1 吸塑包装的原材料主要有:PVC、PS、PP、PET、PETG及植绒、抗静电、导电等材料。
封装形成的包装产品可分为:插卡、吸卡、双泡壳、半泡壳、对折泡壳、三折泡壳等。
2.2 规格:按热成型制品外形尺寸确定。
2.3 特殊规格,由供需双方商定。
3技术要求相同产品不同供应商或者相同供应商近似产品,需要作防混料记号。
具体位置及形式依产品而定。
3.4 外观要求3.4.1 产品成型完整、饱满,轮廓分明,表面平整。
不允许有变形、隔筋、翘曲。
无非设计要求的泡点及凹点,四边厚薄均匀,无目视可见的变形及成型不良等现象。
3.4.2 产品外形切口完整,基本无缺口、无毛刺等现象。
3.4.3 产品表面应清洁,无灰尘、油斑、粉末、色点、污渍、杂物等附着。
3.5 重量偏差产品重量偏差不超过核定重量的±5%。
4 试验方法4.1外观检验。
在自然光线下目测。
4.2 规格尺寸检验。
外形尺寸用精确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定,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4.3 重量标准检验。
用感应量为0.1g的电子天平秤测量。
5 检验规则5.1 检验规则按GB2828-19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进行。
收货公司有权对产品进行检验,检验时以一次定货量为一个批次,同一批次内应无质量差异、悬殊的产品混入。
5.2 每一批次抽样箱数不低于总箱数的2%。
5.3 每箱数不低于抽样数的10%。
5.4 检验项目按本标准:3.1、3.2、4.1、4.2、4.3规定进行。
5.5 检验结果如有一次不符合规定指标时,应重新取双倍样品,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检。
复检结果若仍不符合规定指标,则该批次产品可作不合格处理。
6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6.1 标志本产品包装箱上应标明:生产厂商、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检验工号以及运输贮存中注意的事项。
吸塑工艺检验规范标准1.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吸塑工艺的检验过程,确保吸塑产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通过本规范,可以提高吸塑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2.检验对象本规范适用于所有使用吸塑工艺制造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塑料、包装材料、零部件等。
3.检验要求3.1 外观检验- 检查产品是否有明显的划痕、凹陷、气泡等缺陷。
- 检查产品的表面是否光滑均匀,无明显的色差。
- 检查产品的尺寸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
3.2 功能检验- 检查产品的强度和硬度是否满足要求。
- 检查产品的密封性能是否良好。
- 检查产品的耐温性和耐腐蚀性是否符合标准。
3.3 安全检验- 检查产品是否存在可导致人身伤害的尖锐边缘或突起物。
- 检查产品是否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法规要求。
4.检验方法4.1 外观检验方法- 目视检查产品表面,使用放大镜检查细节部分。
- 使用测量工具检测产品的尺寸。
4.2 功能检验方法- 使用相关设备进行强度和硬度测试。
- 使用密封性测试设备进行密封性能检验。
- 使用温度和腐蚀试剂对产品进行耐温性和耐腐蚀性测试。
4.3 安全检验方法- 检查产品边缘和突起物是否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 参考相关安全标准和法规要求进行安全性检验。
5.检验记录与报告将所有检验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包括检验的时间、检验员、检验方法和结果。
根据需要,可以编制检验报告以备查证。
6.质量控制与改进根据检验结果,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理,如修复、返工或废弃等。
通过持续监控检验结果,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改进吸塑工艺,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7.结束语本规范是吸塑工艺检验的基本要求,但并不详尽涵盖所有方面。
根据具体产品和要求,可以根据本规范进行调整和补充。
吸塑工艺制造商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检验,并不断优化工艺和提高产品质量。
*以上内容旨在提供一般指导性信息,具体操作时请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
1.目的
明确吸塑产品的检验标准及检验规范,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我司要求。
2.范围
吸塑产品
3.检验标准
1/ 3
4.检验规范
4.1检验方法:目视、手摸、钢卷尺、卡尺、塞尺(目视在正常视力下,视距0.3m)。
4.2检验内容:上述检验标准11项内容。
4.3检验规范:
4.3.1生产前先要对板材进行检验,开料班组人员协助质检员抽检板面质量,质检员对板材变形情况进行整体检查并确定板材是否已过养生周期(72小时)。
4.3.2各工序批量生产时须进行首检和首检确认,首检由操作工完成,首检确认由班组长或质检员进行,并在首检记录表中签名确认,如没有首检确认严禁自行生产,工序跟踪表中无质检员签名,不得交接。
质检员每单巡检不少于2次。
2/ 3
4.3.3生产中要不断的进行自检,每20件自检一次,以防尺寸有变,产生次品。
4.3.4生产中合格品转入下道工序,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批量不合格品要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报分管领导审核。
4.3.5质检员首先检验正在加工的产品,如发现不合格品,立即要求操作工停机调试;再对已加工的产品进行确认,并记录于检验记录表,有数据的一律填写数据,如发现批量不合格品按2.3.4处理,并作好标识。
编制人:郭炳辉审核人:批准人:
3/ 3。
. .精品文档,超值下载制 订:审 吸塑类检验通用标准X 兴善核 准:吸塑类品质检验通用标准1. 目的为使吸塑类品质能够得以保证,特制定此品质控制标准,以此为检验依据。
2. X 围适用于公司所有进料、制程、出货检验控制.3. 检验条件3.1目视检验条件a )检验照明光线:功率(2×40W)的日光灯,光源距离被测面45~50cm ,光强1000-1200lux 。
b )观察角度:待测物被检测面与视线成45度,距离约45cm ,上下左右转动被测物15度以内。
c )验员视力:裸视或矫正视力在1.0以上,且不可有色盲。
d )观察时间:每件检验时间8s 。
3.2检验工具:对样、测试仪器、样机等。
3.3抽样方案抽检方案依据AQL :GB2828-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其中检查水平为一般检查水平Ⅱ,AQL=0(CR )、AQL=1.0(MA)、AQL=2.5(MI )。
根据合格质量水平和检查水平所确定的抽样方案及样品检查的结果,若在样品中发现的不合格数小于合格判定数,则判定该批为合格批;若在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数大于或等于不合格判定数,则判定该批是不合格批。
4. 检验要求4.1 检验面定义A 级面:暴露在外,通常为包材正面,如彩盒、折盒、内托正表面,PC 镜片等。
B 级面:暴露在外,且正常使用时并不直接看到的次要表面,如彩盒、折盒、内托侧面和背面等。
C 级面:不易看见或看不见的次表面,如彩盒内部等。
(C 级面不良允收缺陷不做明确标准定义,以实际情况而定)4.2缺陷等级定义a)致命缺陷:零件存在对使用者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缺陷,或由于其缺陷,组装成成品后,会对使用者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缺陷。
b)主要缺陷:-功能缺陷影响正常使用;-性能参数超出规格标准;-漏部件、配件或主要标识,多出无关标识及其他可能影响产品性能的物品;-导致最终客户拒绝购买的结构及外观缺陷。
c)次要缺陷:不影响产品使用,最终客户有可能愿意让步接受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