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土地变更调查级核查与数据建库建设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2
土地调查国家级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总体方案一、项目背景土地是国家重要的生产要素,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土地资源,需要建立一个全面、准确、及时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
该系统能够提供土地资源的动态信息、权属情况、利用规划等数据,为政府决策、市场监管和公众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二、建设目标1.建立土地调查国家级数据库,包括土地资源情况、用途规划、权属信息等内容,实现全面、准确的土地信息归档和动态更新。
2.建立土地管理系统,包括土地供应、流转、侵占监管等功能,实现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
3.提供多样化的数据查询和分析功能,为政府决策、市场监管、公众服务等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三、建设内容1.土地调查国家级数据库建设1.1数据源建设:整合现有土地调查、监测、测绘等数据源,建立一套统一规范的数据格式和共享机制。
1.2数据采集和更新: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实现土地资源的动态监测和更新,确保数据库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1.3数据质量控制:建立数据质量控制机制,包括数据采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数据清洗和校验等环节,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4数据归档和存储:建立土地调查国家级数据库,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和分类体系,将土地数据进行归档和存储,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2.土地管理系统建设2.1功能设计:根据土地管理的需求,设计土地供应、流转、侵占监管等功能模块,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2.2系统架构:采用分布式架构,实现系统的高可用性和扩展性。
2.3数据集成和共享:将土地调查国家级数据库与土地管理系统进行集成,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互通。
2.4系统安全性和权限管理:建立系统的安全机制,包括用户认证、权限管理、数据加密等措施,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数据查询和分析功能建设3.1地图查询功能: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以地图为基础的查询功能,方便用户根据地理位置查询相应土地信息。
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库检查与质量控制分析摘要: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库质量检查是变更调查中的重要工作内容,国土调查数据库质量检查主要包括:数据完整性、逻辑一致性、空间定位准确度、属性数据准确性、数据汇总等五个方面。
本文将对国土变更调查县级数据库质量检查结果与质量控制进行分析总结。
关键词:变更调查,数据库,质量控制一、引言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是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统一时点调查成果基础上,利用最新卫星遥感影像,通过县级实地调查,省级、国家级核查,掌握年度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满足当前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需要,更新国土调查数据库,保障全国国土调查成果的现势性和准确性。
而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库质量直接影响调查成果的完整性、规范性、真实性和准确性,本文浅谈数据库质量检查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以便更好的控制项目成果质量。
二、数据库检查利用国家统一下发的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库质量检查软件,采用计算机自动检查与人机交互的方法,检查数据库数据完整性、逻辑一致性、空间定位准确度、属性数据准确性、数据汇总等方面的问题。
1、更新矢量数据通过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平台下载已通过省级核查的变更图斑,结合外业调查变更举证、相关参考资料数据,对地类图斑层、单独图层进行图形和属性变更,形成更新矢量数据,并对所有图层数据进行拓扑检查,保证各图层内图形之间没有空几何、无相交、无相互压盖等问题。
2、更新数据包生成对更新矢量数据,通过变更调查建库软件生成变更调查更新包,按年度变更调查实施方案要求的内容和结构组织,建库软件界面如下图一。
图一建库软件界面图3、破斑将变更调查更新数据包中增量变更数据,用图斑与城镇村的套合处理工具进行处理,软件自动对位于城镇村边界处的地类图斑按照城镇村范围切割,并位于城镇村范围内的图斑赋值20X属性,位于城镇村范围外的非建设用地图斑清空20X。
4、再次变更调查建库对破斑后数据,通过变更调查建库软件生成变更调查更新包。
5、数据入库检查将已破斑的增量变更数据,导入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县级数据库质量检查软件进行检查。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与二调的区别及建议摘要:我国于2017年年底正式拉开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帷幕,并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础上,对本次调查目标予以了细化。
因此文章就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与二调的区别与建议进行分析。
关键词:全国国土调查;三调;二调;区别;建议全国国土调查是政府实时掌握国家土地资源具体使用情况的方式,也是我国政府提升土地资源开发和使用效率的基础。
我国第三次国土资源调查于2017年年底以不同于二次调查的方式在国家规定具体调查方向、范围、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内外一体化调查及问题图斑互联网+举证的双轨制调查方式,最终实现对土地资源的精细化管理。
因此,对二调、三调结果进行定性对比,并充分发挥二调结果的作用,对三调工作的有序开展有着极大的意义和作用。
一、二调三调的区别(一)技术手段的改进随着我国北斗定位系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测量技术的发展和提高了测量精度,也对我国土地资源调查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首先,在基础底图选择方面,国家制定的卫星图像精度由之前的2.5m提升到1m,城镇内航空影像精度要求在0.2m之上;投影以及分幅则采用3°带分带或高斯-克吕格投影技术。
由于二调所应用的80坐标无法实现提升外部控制水平的目的,因此在三调中采取精度水平更好的2000国家坐标系,与80坐标系相比,2000国家坐标系精度扩大了十多倍。
为保证三调的质量水平,国家根据调查所需制定了不同的图斑,并下发到各省、各市、各县。
工作思路的侧重点由二调的全解译、全调查,变更为变化部分的解译及数据库的全面更新。
(二)调查内容的区别二调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农村土地调查、农村耕种用地调查、城镇土地使用调查以及我国土地调查数据库的创建等部分。
在二次土地调查的土地分类标准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土地资源、城乡一体化建设要求,对三调过程中的土地类型进行了改进,一级类标准分为13个等级,二级类标准分为56个等级。
随着土地分类标准的重大转变,三调内容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土地资源使用现状调查、土地转向使用调查、土地权属调查等多方面的内容;同时,土地资源使用现状调查内容基本包含了二调调查内容,并将调查范围由城镇扩大到农村地区,同时细化了调查内容,旨在查清城镇村庄内部商服、工业等用地情况。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国家级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总体方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次调查”)国家级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是二次调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保证二次调查国家级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一)目标建设二次调查国家级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实现国家对二次调查成果的集中管理,借助于国土资源主干网和金土工程及“一张图”工程的支持,保证调查成果充分应用于国土资源管理日常业务,为土地资源宏观规划和管理决策,提供快速、准确、翔实基础数据,满足国家对县级土地调查数据管理和应用的迫切需求。
建成长效的数据上报和快速更新机制,保持土地调查数据库的现势性,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土地调查数据库的互联互通和同步更新,满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国土资源基础数据的广泛需求。
(二)任务1.建设国家级土地调查数据库。
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以县为单位进行成果统一汇交和整合集成,对调查成果数据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存储。
在平面方向,保证各区域数据成为逻辑无缝的整体。
在垂直方向,通过统一的空间坐标定位保证各类数据能够实现空间上的叠加和套合。
在数据内容上,实现对土地调查的图形、属性、影像等空间数据及其他非空间数据的逻辑一体化管理。
2.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
按照土地调查和软件开发的有关标准和程序,开展数据库管理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软件开发、测试运行等建设工作,开发具有数据输入输出、数据编辑、统计汇总、更新交换等功能完备的国家级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满足国土资源日常应用需求。
3.长效的数据更新和上报机制建立。
开展土地调查数据上报及更新技术方法的研究,在试点示范的基础上,建立数据更新和上报的长效机制,开展国家级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实现对变更信息的及时汇总统计,以及对数据库的及时更新维护,保证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成果的现势性。
二、原则与依据(一)原则1.统一标准。
依据二次调查实施方案的要求,在统一的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框架下,按照统一的数据建库及系统开发标准和规程规范,开展国家级调查成果管理系统的建设工作,确保系统能够实现与部已有系统顺利衔接,实现数据快速调用和共享。
XX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报告概况1测区基本情况1.1历史沿革区划1.1.1地理位置1.1.2区域交通1.1.3行政区划1.1.4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2)气候环境(2)水文条件1.1.5社会经济条件1.2XX县国土管理基本情况分析XX县“三调”实施以来,我公司一直为XX县国土资源局的相关部门做技术服务,主要实施的项目包括:历年的变更调查、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耕地质量等别评价、驻点督察技术服务、土地勘测定界测绘等,经过多年对XX县土地资源的调查和了解,已熟悉XX县全域各乡镇的用地规划、交通等情况,为更好的完成XX县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3XX县2017年度土地利用现状情况1.4XX县历年用地情况2调查项目情况2.1调查依据2.1.1任务来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国土资源管理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也发生着重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及统一确权登记、湿地保护、生态退耕、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提升等工作全面铺开,各行各业对国土资源基础数据提出了更高、更精、更准的需求,而现有国土调查成果已难以全面、充分满足各方的新需求和适应各项管理的新需要。
根据《土地管理法》“国家建立国土调查制度”和《国土调查条例》“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每10年进行一次全国土地调查”的规定,2017年10月国务公司部署启动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第三次国土调查”),要求全面查清当前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健全国土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强化国土资源信息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需要。
国土调查是我国法定的一项重要制度,是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
做好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夯实自然资源调查基础和推进统一确权登记的重要举措;是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宏观调控、推进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国土资源管理服务水平的迫切需要;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是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国土资源的基本前提。
2017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市级核查与数据建
库建设要求
通过对各县(区)上报的土地利用现状变化矢量成果进行内、外业核查与在线举证等工作,完成全市数据库质量检查、数据汇总分析与全市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成果上报工作;配合完成省级内、外业核查与在线举证等工作,根据省级审查结果进行整改;汇总通过国家、省审核的各县(区)土地调查成果,形成2017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市级成果。
通过开展2017年度日照市土地变更调查市级核查与数据建库工作,形成日照市一系列的土地调查图件、文字及数据库等成果。
一、图件成果
(一)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图件。
(二)土地利用现状成果图件。
二、数据库成果
(一)更新后的土地调查数据库。
(二)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数据包。
三、文字成果
(一)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二)城镇村土地利用数据分析报告。
(三)数据库质量检查报告。
(四)调查成果内、外业核查与在线举证方案、报告等。
(五)调查成果内、外业整改报告。
四、图斑信息核实各类报表
(一)《遥感监测图斑信息核实记录表》。
(二)《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
(三)《设施农用地图斑信息核实记录表》。
(四)《临时用地图斑信息核实记录表》。
(五)《拆除图斑核实记录表》。
(六)《农用地变更为未利用地图斑核实记录表》。
(七)《遥感监测图斑信息核实记录表》。
五、土地变更调查各类面积汇总表
(一)《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表》。
(二)《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按权属性质统计汇总表》。
(三)《耕地坡度分级面积统计汇总表》。
(四)《基本农田面积统计汇总表》。
(五)《可调整地类面积统计汇总表》。
(六)《建设用地类型统计汇总表》。
(七)《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表(“三大类”总表)》。
(八)《城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汇总表》。
(九)《村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汇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