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部分)第一章__上古神话
- 格式:ppt
- 大小:76.90 MB
- 文档页数:39
第一编·先秦文学绪论先秦是中国文化发生和初创的时期,是中国文学上古期的第一段,先秦文学尚未从当时混沌一体的文化形态中分离出来。
在这个阶段,文学创作的①主体经历了由群体到个体的演变;从巫史不分到史分化出来专门从事记录;士大夫阶层兴起成为创作的主体和接受对象。
②形态上一方面是文史哲不分,一方面是诗乐舞结合。
随着历史的发展,大致又可分为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三个时期:①夏商文化以巫医文化最有代表性,夏商文学与原始宗教紧密联系。
②西周春秋文学与礼乐文化(自西周开始中国进入了以礼乐为标志的理性文明阶段)周代文学更关注历史(《春秋》、《左传》、《国语》)、社会、人生(反映社会理想的散文:《论语》、《墨子》、《老子》)。
③战国时代周天子衰微→社会责任感、关怀人生→著书立说→百家争鸣(以庄周、孟荀、韩非、纵横家为最要)战国时代特有的文化气质:1、立足于现实、着眼于现实、极少提及“天命”等思想。
2、由于士人成为文化甚至政治的中心,所以他们不再盲目认同某种既定的秩序,自觉创作精神大为增强。
3、文学风格百花齐放第一章·上古神话教材梳理神话: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它以幻想出的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
同时,古代神话是浪漫主义的萌芽。
(注:这种单列的概念即可能会考名词解释的,下同。
名词解释的回答要求准确简练,通常用一句话把是什么说清楚,再用一至两句话把它的意义概括一下即可。
)神话的作用:首先,保持社会习俗及社会制度的合理性。
其次,是把个人和集体联系为一体的精神纽带。
再次,使人们在对世界假象性的把握中宣泄不安的情绪。
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之间,由不同时代的巫觋、方士根据当时流传的材料编选而成,实际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
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历史、民族、生物、医药、神话、宗教祭仪等,是我国古代保存神户资料最多的著作。
古代文学史重点大一中国文学史重点及试题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1、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
2、神话的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
3、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解释。
4、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就是保留在《淮南子》中的。
5、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
6、《山海经》实际上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
7、《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
--------------------------------8、甲骨卜辞和《周易》卦爻辞中的韵语,是有文字记载的古代诗歌的萌芽。
9、《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
10、《诗经》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11、历史上有广泛影响的“献诗”、“采诗”、“删诗”之说,透露了《诗经》作品来源和编定的一些消息。
12、《诗经》包括了公卿列士所献之诗,采集于各地的民间之诗,以及周王朝乐官保存下来的宗教和宴飨中的乐歌等。
13、《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类,“诗”最初都是乐歌。
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
14、“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
15、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是舞曲,音乐可能比较舒缓。
16、《诗经》中的作品,最初主要用于典礼、讽谏和娱乐。
17、“诗四家”包括今文的鲁、齐、韩三家诗和古文的“毛诗”。
今本《诗经》就是“毛诗”。
18、被认为是周族史诗的是《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五篇作品。
19、《七月》是《诗经》农事诗中最优秀的作品,也是风诗中最长的一篇。
20、礼乐文化是周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富于现实精神的诗歌,奠定了我国诗歌面向现实的传统。
22、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23、在赋、比、兴三者中,赋是基础。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1.定义:上古神话,从本质上说,是原始人类基于生存需要和幼稚思维,对自然、自身和社会想象出来的种种呈现和描述。
第二章殷商西周的书面散文1.现存资料显示,甲骨卜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书面散文。
2.《尚书》是最早的记言为主的历史散文总集。
第三章《诗经》1.名解诗三百:《诗经》收诗305篇,大多始于西汉初年,终于春秋中叶,主要为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大约500年间陆续出现的诗歌作品。
赋比兴:朱熹《诗集传》中界定最为简明。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赋比兴的运用开启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风雅颂:乃音乐分类。
“风”即歌调乐调,特指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曲调,即曲风乐歌。
“雅”是西周王朝都城及王畿地区音乐。
“颂”《诗经》中多为祭祀活动中用乐或配舞之歌。
诗六义:《毛诗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包括六个概念,两个问题。
“风雅颂”是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
2.诗经内容:(1)《周颂》中的祭祖诗崇事先祖以加强宗脉地位,《诗经》中的祭祀诗大多伴随宗庙祭仪而创作和使用。
(2)《大雅》中的周族“史诗”以歌颂祖先为主或叙述部族历史,反映了从周始祖后稷出生到武王统一天下的历史过程。
(3)农事牧猎诗真实地记录了与周人农业生产相关的宗教活动和风俗礼制,反应了周初的生产方式、生产规模,以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4)典礼宴饮诗(5)怨刺诗和讽刺诗西周中叶以后,特别是西周末期,朝纲废弛,社会动荡,大量反映丧乱、针砭时弊的怨刺诗出现了,这种诗被后人称为“变风”“变雅”。
(6)战争徭役诗和思妇诗写征战、徭役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从总体上看,战争徭役诗,大多表现对战争、徭役的厌倦,含有较浓郁的感伤思乡,恋亲的意识,开创了后代边塞诗的先河。
(7)《国风》中的婚恋诗3.艺术特点:写实与“诗言志”①叙事或含有较多叙事成分的诗体上,以简朴质直的写实方式,陈述了田猎郊游,日常劳作乃至居食婚姻生活的过程或片段。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解释:1、神话 2、神话的历史化三、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着作是。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
3、中国着名的四大神话是、、和,它保存在中。
四、简答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五、论述根据你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不少于500字)。
第二章《诗经》一、背诵和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
二、解释:1、风雅颂 2、赋比兴 3、四家诗三、填空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年间的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或连其诗篇数称,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等十五“国风”,共篇。
5、《诗经》中的“雅”分和,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和篇作品,共40篇。
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和。
现在流传下来的是,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
《毛诗正义》是西汉传,东汉笺,唐疏。
《诗集传》是南宋注的。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和。
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它们和、、合称为诗之“六义”。
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原文是“”,“”,“”。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为、、、和 5篇。
四、简答1、《诗经》是怎样编定成书的?《诗经》中作品的年代和作者情况如何?2、你同意“孔子删诗”的说法吗?为什么?3、《诗经》主要包括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是举代表作品进行说明。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解释:1、神话 2、神话的历史化三、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着作是。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
3、中国着名的四大神话是、、和,它保存在中。
四、简答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五、论述根据你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不少于500字)。
第二章《诗经》一、背诵和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
二、解释:1、风雅颂 2、赋比兴 3、四家诗三、填空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年间的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或连其诗篇数称,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等十五“国风”,共篇。
5、《诗经》中的“雅”分和,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和篇作品,共40篇。
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和。
现在流传下来的是,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
《毛诗正义》是西汉传,东汉笺,唐疏。
《诗集传》是南宋注的。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和。
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它们和、、合称为诗之“六义”。
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原文是“”,“”,“”。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为、、、和 5篇。
四、简答1、《诗经》是怎样编定成书的?《诗经》中作品的年代和作者情况如何?2、你同意“孔子删诗”的说法吗?为什么?3、《诗经》主要包括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是举代表作品进行说明。
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一、神话的分类1、创世神话:盘古开天地2、始祖神话:女娲造人3、洪水神话:大禹治水4、战争神话:阪泉之战5、发明创造神话:后羿发明了弓箭6、英雄神话:夸父追日二、神话中蕴含的民族精神1.厚德载物:奉献精神、普度众生、博大胸怀、大公无私等2.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奋进、抗争、顽强不屈等3.忧患意识4.厚生爱民第二章《诗经》一、四家诗二、《诗经》按照思想内容分类1、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大雅》中的《文王》、《思齐》、《棫朴》、《旱麓》、《下武》、《文王有声》等主要歌颂文王、武王、上帝和天命。
2、农事诗:《周颂》中的《臣工》、《噫嘻》、《丰年》、《载芟(shan)》、《良耜》3、征役诗:《大雅》之《江汉》、《常武》,《小雅·六月》4、婚恋诗:《关雎》、《子衿》、《蒹葭》5、怨刺诗:《硕鼠》、《新台》6、燕飨诗:《鹿鸣》、《鱼丽》、《南有嘉鱼》三、诗六艺:风、雅、颂、赋、比、兴四、今文诗(汉代隶书)古文诗(大篆)第三章《左传》和先秦叙事散文一、《左传》叙事特点1)精彩细密的叙事①在记述历史事件时,总要具体而微地展示其发展过程。
②引人入胜的情节、生动逼真的细节和场面。
虚构倾向明显。
③有时通过铺垫、照应、追溯、插叙等手法,把有关事实巧妙地安排在一起,形成完整严谨的篇章。
④精彩动人的战争描写。
2)个性鲜明的人物随事写人。
在历史事件的发展中,逐步展示人物的个性特征和性格发展。
3)委婉巧妙的辞令委婉巧妙,典雅从容,在彬彬有礼的外表下包藏着锋芒。
不仅有彬彬有礼的外表,更具有以理服人的力量。
体现了礼的精神与深厚的文化素养。
二、《战国策》的艺术成就1、叙事状物,铺张扬厉,夸张渲染。
2、说理论事,纵横驰骋,气势逼人。
3、描写人物,有血有肉,富有生气。
4、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进行说理。
鹬蚌相争第四章先秦说理散文一、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1、浓厚的论辩色彩,高超的论辩艺术(1)灵活地使用逻辑推理:见牛未见羊(2)巧妙地运用比喻和寓言:拔苗助长2、充沛的感情,强劲的气势:五百年间必有王者兴1)对此岸的否定——不做社会人,做自然人涂中2)成全自己——人应该过一种顺应人的本性的自然无为的生活①率情任性②无用之用:山木自寇也③齐物安命:妻死鼓盆而歌④逍遥而游: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
中国古代文学(高起专)上题库及答案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与原始歌谣及《诗经》第一节上古神话(上)一、选择题(每题1分)1.神话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是:①幻想②塑造形象③夸张④象征⑤联想2.我国古代保留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是:①《山海经》②《庄子》③《吕氏春秋》④《淮南子》3.从神话的类型上看,盘古开天地属于:①创世神话②英雄神话③洪水神话④感生神话4.《精卫填海》载于:①《山海经》②《淮南子》③《庄子》④《列子》二、多选题(每题2分)1.现存的中国上古神话,主要保存在下列哪几部典籍中:①《春秋》②《楚辞》③《山海经》④《庄子》⑤《淮南子》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3分)1、从内容看,女娲造人属于______神话,大禹治水属于______神话,共工与颛顼争斗属于______神话。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1.神话2、感生神话五、简答题(每题10分)我国上古神话,除了从内容划分之外,还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分类?第二节上古神话(中)一、简答题(每题10分)1、神话有何价值?2、上古神话有何思维特征?3、中国神话有何民族特色?4、我国上古神话是如何演化的?第三节上古神话(下)一、简答题(每题10分)1、如何理解夸父的形象?2、如何理解精卫的形象?第四节原始歌谣一、单选题(每题1分)1、原始歌谣“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反映的是:①放排活动②制作乐器的过程③狩猎活动④伐木活动二、多选题(每天2分)1.原始诗歌常与下列哪几种艺术样式融为一体:①原始绘画②原始音乐③原始舞蹈④原始雕塑第五节《诗经》的编定和体制一、单选题(每题1分)1.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的论者是:①毛亨②董仲舒③司马迁④郑玄⑤朱熹2.《诗集传》的作者是:①孔子②毛亨③郑玄④朱熹⑤闻一多3.《诗经》中的“国风”共有:①120篇②140篇③160篇④180篇4、《诗经》,称为“经”,成为经典开始于:①春秋时期②战国时期③西汉④东汉⑤唐代二、填空题(每空1分)1.《诗经》中的“二南”指的是______、召南。
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一、神话的概念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二、神话的产生(原因、过程)1、可能性:人类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情及对自然和社会的领悟。
2、生产力水平及认识能力低下,将自然或社会现象进行幻想膜拜和神化解释。
3、先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
三、神话的功能(意义、作用)1、神话在维系社会性上具有重大意义(讲诉神话的目的是保持社会习俗及社会制度的意义和合理性)。
2、神话是把个人和集体联系为一体的一条强有力的精神纽带(生产力低下,个人必须把自己融入氏族之中才能生存)。
3、神话可使难解的现实呈现出种种戏剧性属性,人们在对世界假想性的把握中宣泄了种种令人不安的情绪(先民在神秘莫测的生活中积聚了多而强烈的情绪体验)。
四、神话的特征1、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神话是先民对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它经过想象而成为神化的现实生活)。
2、神话常以神为主人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
3、神话的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
4、神话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
5、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远古,它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和社会现象作出符合实际解释的时代产物。
五、神话的思维特征1、由于原始先民在思维中尚未将自身同自然界截然分开,因此他们在感知自然时,往往将自身属性不自觉地移到自然之上,形成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神话思维特征。
(如《山海经·海外北经》中有一则神话以人的生理行为来解释昼夜、四季及风的形成;《淮南子·天文训·共工怒触不周山》解释星系为何多偏移西北,中国地理形势为何西北高东南低。
)2、神话思维是一个具体、形象的思维。
首先,神话思维不能脱离具体的事物和具体的感性材料(如时间、空间往往和一定的神明相对应);其次,在神话思维中,通过对事物的概括综合,使某些神话形象脱离了具体事物(如龙的形象的形成)。
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课程考试《中国古代文学》(高起专)上参考答案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与原始歌谣及《诗经》第一节上古神话(上)第一节一、1、①2、①3、①4、①二、②③④⑤三、始祖、洪水、部落战争四、名词解释1、神话:神话是上古初民以幻想的形式来解释世界的起源、反映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口头文学。
神话的艺术特征是幻想与想象,创作基础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则是浪漫主义。
神话以其神奇奔放的幻想,启发了后代作家的想象力,为后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的文学题材和艺术形象。
2、感生神话:在神话中,叙述女性不经男女结合而是受到自然界的某种感应而孕育生命的现象,这样的神话就叫感生神话。
五、简答题1、从地域上划分,中国上古神话可分为南部神话与北部神话。
北部神话: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文化比较务实,加速了神话的理性化,《淮南子》、《列子》等典籍中保留了一些片断,如“女娲补天”、“共工怒触不周山”、“愚公移山”、“黄帝大战蚩尤”等,都属于北方神话。
南部神话:长江流域的文化发展,略后于黄河流域。
“苗”、“蛮”集团,其巫祝文化发达,所谓楚人“信巫鬼,好淫祀”,盛产神话。
屈原的《离骚》、《九歌》、《九章》、《远游》等,便有许多优美动人、多姿多彩的神话。
中国的许多重要神话都在南部神话中得到展示。
另外,中国神话还可以分为东部蓬莱神话系统与西部昆仑神话系统。
昆仑神话发源于西部高原地区。
昆仑神话神奇瑰丽,流传到东方以后,又与苍莽窈冥的大海这一自然条件结合起来,在燕、吴、齐、越沿海地区形成了蓬莱神话系统。
第二节一、简答题1、上古神话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学的传统,它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楚辞》及后人的诗歌及中国的志怪、传奇与明清小说中均有很多神话题材;其二,神话作为一种原型,作为一种象征型艺术,它对于中国文学更有着重要的意义。
2、第一,是以已观物,以已感物。
第二,是具体性和形象性。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一、名词解释:1、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社会现象做描述和解释,通常以神为主人公,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2、《山海经》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
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应是由不同时代的巫觋、方士编选而成的。
全书共18卷,分山经、海外经、海内经、大荒经四部分,内容驳杂,保存神话传说、宗教仪式、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生物、矿产、医药等多方面资料。
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地理著作,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二、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地理著作是《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保存在《淮南子》中。
三、简答1、神话所蕴含的民族精神:①体现了慎重的忧患意识。
比如女娲、后羿和大禹的神话中,无不以相当的分量描绘了人类的恶劣出境,主人公们则能正视现实的灾难,并通过锲而不舍的辛勤劳作和斗争,战胜Iran灾难。
神话特别强调诸神不辞辛劳的现实精神,反映了先民对于现身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验。
②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
中国神话在展示人类恶劣的生存环境时,还为人类塑造了一些保护神,如女娲、后羿、龙、凤等;中国神话充满对个体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延续的渴望,如炎黄二帝为了百姓不惜以身试毒;中国神话还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如日月之神羲和不但要掌管日月,还要“敬授人时”,以利生产。
③体现了先民们的反抗精神。
生存环境的艰苦孕育出一大批反抗自然、天帝的神话英雄,如精卫填海、刑天段首仍对天地大舞干戚,体现了先民顽强的抗争精神。
2、神话的思维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①以己观物,以己感物。
原始先民在思维中尚未将自己和自然界分开,感知自然时往往将自身属性转移到自然直上,形成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神话思维特征。
XXX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编先秦文学(附答案)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一、名词解释:1、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社会现象做描述和解释,通常以神为主人公,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XXX。
2、《山海经》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
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应是由不同时代的巫觋、方士编选而成的。
全书共18卷,分山经、海外经、海内经、大荒经四部分,内容驳杂,保存神话传说、宗教仪式、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生物、矿产、医药等多方面资料。
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地理著作,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二、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地理著作是《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XXX补天、XXX触山、XXX 射日、XXX奔月,保存在《淮南子》中。
三、简答1、神话所蕴含的民族肉体:①体现了慎重的忧虑意识。
比如XXX、XXX和XXX的神话中,无不以相当的分量描绘了人类的卑劣出境,主人公们则能正视现实的灾害,并通过锲而不舍的辛勤奋作和斗争,战胜Iran灾害。
神话特别强调诸神不辞辛勤的现实肉体,反映了先民对于现身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验。
②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
中国神话在展示人类恶劣的生存环境时,还为人类塑造了一些保护神,如XXX、XXX、龙、凤等;中国神话充满对个体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延续的渴望,如XXX为了百姓不惜以身试毒;中国神话还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如日月之神XXX不但要掌管日月,还要“敬授人时”,以利生产。
③体现了先民们的反抗精神。
生存环境的艰苦孕育出一大批反抗自然、天帝的神话英雄,如XXX填海、XXX段首仍对天地大舞干戚,体现了先民顽强的抗争精神。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解释:1、神话:上古先民用幻想以不自觉地艺术方式对自然社会生活的解释,用想象表达先民征服自然的强烈心愿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
属于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是原始文学的重要形式,后世文艺的土壤。
2、神话的历史化:把神话看成历史传说。
即把天神下降为人的祖神,把神话当作事实看待,构成一些虚幻的始祖及发展谱系。
在世界其他民族文化史中或多或少均有体现。
三、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山海经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保存在《淮南子》。
四、简答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体现了先民的反抗精神。
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①神话思维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性或隐喻性的思维。
②神话思维具有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特征。
③神话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的思维。
④神话思维伴随着浓烈的情感体验。
五、论述根据你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不少于500字)。
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盘古开天辟地,这是一则典型的卵生神话,认为宇宙是从一个卵中诞生出来的)、始祖神话(《淮南子•览冥训》女娲补天,显示出她作为宇宙大神的重要地位,女娲不仅有开辟之功,也是人类的创造者)、洪水神话(《山海经•海内经》鲧禹父子治水,集中反映了先民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所积累的经验和表现出的智慧)、战争神话(《史记•五帝本记载》黄帝经过阪泉之战而大胜炎帝,导致了炎黄两大部族的融合,华夏民族由此正式形成)、发明创造神话(后羿是神话传说中弓箭的发明者,也是一个神射手)。
第二章《诗经》一、背诵和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
袁行霈本《古代文学史》习题答案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一.熟读《精卫填海》(《山海经北山经》)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
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夸父逐日》(《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鲧禹治水》(《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
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
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鲧复(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黄帝擒蚩尤》(《山海经大荒北经》)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
应龙蓄水。
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
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女娲补天》(《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
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后羿射日》(《淮南子本经训》)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
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
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
万民皆喜。
《共工怒触不周山》(《准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二.解释:1、神话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神话通常以神为主人公,他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
神话的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
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解释,有的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