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第一章上古神话
- 格式:ppt
- 大小:768.00 KB
- 文档页数:29
古代文学史重点大一中国文学史重点及试题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1、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
2、神话的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
3、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解释。
4、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就是保留在《淮南子》中的。
5、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
6、《山海经》实际上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
7、《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
--------------------------------8、甲骨卜辞和《周易》卦爻辞中的韵语,是有文字记载的古代诗歌的萌芽。
9、《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
10、《诗经》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11、历史上有广泛影响的“献诗”、“采诗”、“删诗”之说,透露了《诗经》作品来源和编定的一些消息。
12、《诗经》包括了公卿列士所献之诗,采集于各地的民间之诗,以及周王朝乐官保存下来的宗教和宴飨中的乐歌等。
13、《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类,“诗”最初都是乐歌。
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
14、“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
15、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是舞曲,音乐可能比较舒缓。
16、《诗经》中的作品,最初主要用于典礼、讽谏和娱乐。
17、“诗四家”包括今文的鲁、齐、韩三家诗和古文的“毛诗”。
今本《诗经》就是“毛诗”。
18、被认为是周族史诗的是《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五篇作品。
19、《七月》是《诗经》农事诗中最优秀的作品,也是风诗中最长的一篇。
20、礼乐文化是周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富于现实精神的诗歌,奠定了我国诗歌面向现实的传统。
22、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23、在赋、比、兴三者中,赋是基础。
第一章上古神话1.先秦是中国文化发生和初创的时期,是中国文学上古期的第一段。
2.远古时期的歌谣《蜡辞》云:“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是一首农事祭歌。
《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
”反映的是原始人制造弹弓和狩猎的过程。
《吕氏春秋·音初》所载禹时涂山氏之女所歌的“候人兮猗”。
是我们见到的比较可信的夏代歌谣的遗文。
3.甲骨文字和部分青铜器上的铭文是现在所知最古的文字。
4.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
中国最初诗歌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
5.体现诗乐舞一体的乐曲A.《吕氏春秋·古乐》云:“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这套乐曲体现了上古时代诗、乐、舞一体的原始形态。
B.《尚书.益稷》记载帝舜时的乐曲《大韶》云:“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C.《箫韶》即《大韶》《箫韶》九成,凤凰来仪D.《论语·八佾》记载,孔子也曾称赞说:“《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论述了《大韶》诗、乐、舞三者一体的盛大场面。
E.《礼记.乐记》云:“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
”诗、乐、舞三者紧密结合,是中国诗歌发生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
6.先秦文学的形:诗乐舞一体,文史哲不分。
7.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由巫到史--贵族文学的兴起---士阶层的出现8.神话(名解)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神话通常以神为主人公,他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
神话的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
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解释,有的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
9.神话的功能A.首先,人们讲述神话,是保持社会习俗及社会制度的意义和合理性,神话在维系人们的社会性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B.其次,神话是把个人和集体联系为一体的一条强有力的精神纽带。
C.再次,神话故事可以使难以理解的现实呈现出种种戏剧性的属性10.除了《山海经》等书记载神话比较集中之外,其余则散见于经、史、子、集等各类书中。
先秦文学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1、没有文字的时代,文学是依靠口耳相传的形式进行传播。
2、中国最初的诗歌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
约在春秋以后,诗歌从乐舞中独立分化出来,专向文学意义和节奏韵律方向发展。
3、先秦伴随文字出现的文学,并非纯文学,而是文学和历史、哲学综合在一起。
4、先秦文学作者经历了巫、史、贵族到士的流变。
作者身份的多样性,使文学在体裁、题材、风格等方面显现出异彩纷呈的特性。
5、上古巫史不分,商周之际,史官从原始宗教中脱离出来,成为新兴文化的代表。
6、夏商文化以原始宗教巫文化最有代表性。
自西周开始,礼乐文化成了主流文化。
7、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
8、中国古代创世神话以盘古开天故事最为著名。
女娲的神话主要应是产生于母系社会。
神话形象经历了从动物形、半人半兽形到人形这么一个发展过程。
9、雅颂多为西周时期的作品。
国风多为春秋时期的作品。
雅颂多为句,较少杂言。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
《诗经》常见的押韵方式是押韵。
雅颂多出自贵族之手。
10、周族史诗有《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11、我国散文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
我国记言叙事文之祖是:《尚书》和《春秋》。
12、《尚书》是商周时代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尚书》文字古奥典雅,唐代韩愈《进学解》中称之为“ 周诰殷盘、诘曲聱牙。
”13、《左传》的体例是编年史。
《左传》确为先秦“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左传》最擅长写战争。
14、我国第一部国别史是《国语》。
15、《战国策》原名叫国策、国事、事语等等,经刘向整理考订,才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的体例是国别史。
1、孟子是性善论者。
孟子曾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17、先秦诸子中,《庄子》的章法散漫断续,变化无穷,难以捉摸。
1、成语“运斤成风”的出自先秦《庄子》。
1、《庄子》现存3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全(袁行霈版)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解释:1、神话2、神话的历史化三.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 《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 :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它保存在《淮南子》中。
四.简答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五.论述根据你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不少于500字)。
第二章《诗经》一.背诵和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
二.解释:1、风雅颂 2、赋比兴 3、四家诗三.填空1。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 年间的 305 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诗》,或连其诗篇数称“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风、雅、颂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等十五“国风”,共篇。
5、《诗经》中的“雅”分和,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和篇作品,共40篇/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和。
现在流传下来的是,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
《毛诗正义》是西汉毛亨传,东汉笺,唐疏。
《诗集传》是南宋注的。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和。
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它们和、、合称为诗之“六义”。
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原文是“”,“”,“”。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为、、、和 5篇。
XXX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编先秦文学(附答案)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一、名词解释:1、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社会现象做描述和解释,通常以神为主人公,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XXX。
2、《山海经》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
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应是由不同时代的巫觋、方士编选而成的。
全书共18卷,分山经、海外经、海内经、大荒经四部分,内容驳杂,保存神话传说、宗教仪式、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生物、矿产、医药等多方面资料。
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地理著作,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二、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地理著作是《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XXX补天、XXX触山、XXX 射日、XXX奔月,保存在《淮南子》中。
三、简答1、神话所蕴含的民族肉体:①体现了慎重的忧虑意识。
比如XXX、XXX和XXX的神话中,无不以相当的分量描绘了人类的卑劣出境,主人公们则能正视现实的灾害,并通过锲而不舍的辛勤奋作和斗争,战胜Iran灾害。
神话特别强调诸神不辞辛勤的现实肉体,反映了先民对于现身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验。
②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
中国神话在展示人类恶劣的生存环境时,还为人类塑造了一些保护神,如XXX、XXX、龙、凤等;中国神话充满对个体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延续的渴望,如XXX为了百姓不惜以身试毒;中国神话还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如日月之神XXX不但要掌管日月,还要“敬授人时”,以利生产。
③体现了先民们的反抗精神。
生存环境的艰苦孕育出一大批反抗自然、天帝的神话英雄,如XXX填海、XXX段首仍对天地大舞干戚,体现了先民顽强的抗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