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数组4学时-精选
- 格式:ppt
- 大小:341.06 KB
- 文档页数:9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大纲C语言程序设计一、说明(一)课程性质必修课(二)教学目的本课程是为计算机类等本、专科学生开设的,以培养学生程序设计能力为目的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的基础,同时也是第一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结合一般数值计算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和技巧,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对一般问题进行分析和程序设计,编制出高效的C 语言应用程序;同时了解进行科学计算的一般思路,培养应用计算机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与基本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计算机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计算机程序语言发展史,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函数,数组,指针,文件。
(四)教学时数90学时,60理论,30上机(五)教学方式多媒体授课二、本文第一章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学要点:C程序的基本结构。
上机环境,进行简单C程序的编写。
教学时数:4学时(理论3学时,上机1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
C程序的基本结构。
第二节开发环境上机环境,进行简单C程序的编写。
考核要求:1.掌握编写C语言程序的基本步骤。
2. 掌握上机调试过程。
第二章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教学要点:数据类型。
表达式。
输入输出函数。
教学时数:12学时(理论8学时,上机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数据类型整型、实型、字符型、枚举型、构造类型、指针。
第二节常量与变量第三节运算符与表达式算术运算符及表达式、关系运算符及表达式、逻辑运算符及表达式、逗号运算符及表达式、条件运算符及表达式、赋值运算符及表达式。
第四节标准输入/输出scanf()函数、printf()函数。
第五节数学函数数学库头文件<math.h>。
第六节随机数发生器函数rand()和srand()函数,对应的头文件“stdlib.h”。
考核要求:1.理解数据结构、常量、变量的概念;2.掌握各种运算符的优先级及结合方向;3.熟练掌握数据的输入、输出方法;4.了解其他数学函数及随机函数的使用方法。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大纲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 C Programming课程编号:241020课程属性:专业教育必修课授课对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总学时/学分:64/4开课学期:第5学期执笔人: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编写日期:一、课程概述C语言程序设计是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课程系统、完整的讲述了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编程原理,在基础语法知识的基础上,重点讲解分支、循环等程序控制语句、以及函数、指针的运用,培养学生基本的程序设计思想和逻辑思维方式。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到达用计算机语言描述和解决现实世界中简单问题的能力,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与设计等课程的学习奠定技术基础。
C programming is one of the specialized basic courses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his course presents systematically basic ideas and programming principle of C programming, and focuses on the using of loop control, fiinction, pointer and training students' programming skill and logical thinking ability. By learning this course, the students should master the basic methods and skills of C programming, be able to use computer language to solve simple problems in the real world, and lay the technical foundation for studying the future courses, such as the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data structur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二、课程目标1.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编程原理、常用的数据结构和基本算法;2.熟练使用分支、循环等语句进行程序设计;3.灵活运用数组、指针、字符串、函数等进行程序设计;4.掌握文件的操作与基本的输入输出处理,了解编程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开展方向。
《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是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等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
C语言具有简洁、类型丰富、结构完整、表达力强、直接操作内存单元、适用于模块化结构等特点,由于它的显著优点,C语言成为许多学校学生学习编程的入门课程。
并且是数据结构、Java、python、单片机等课程的先导课程。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进入精彩的计算机世界,掌握程序设计思维、过程和技巧。
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结构化编程的思想和方法;能够独立或者与其他人合作编写较为复杂的程序;具备初步的程序设计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模块化思想将复杂问题逐步分解,并且编写出相应的程序解决问题。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章 C语言概述(2学时)教学目标:掌握C程序的基本结构、熟悉C语言集成开发环境、了解C语言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1 程序与程序设计语言2 C语言概述3 C语言学习方法4 C语言集成开发环境5 项目介绍6 C语言程序基本结构第二章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4学时)教学目标:掌握数据类型的概念、基本数据类型、变量的定义与使用。
教学内容:1数据类型概述2 常量与变量3 基本数据类型4 运算符、表达式与语句5不同数据类型之间的转换第三章选择结构(4学时)教学目标:掌握关系、逻辑表达式的用法,掌握选择语句的用法。
教学内容:1 关系运算符与关系表达式2 逻辑运算符与逻辑表达式3 if语句4 switch语句5 案例分析第四章循环结构(4学时)教学目标:掌握程序设计中循环的四个要素,掌握for,while,do-while语句的用法,了解break,continue在循环语句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 循环结构简介2 while语句3 do-while语句4 for语句5 break语句6 continue语句7嵌套语句8应用举例第五章数组(4学时)教学目标:理解数组的概念,掌握数组的定义和引用。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二、课程英文名High Level Language Programming(C)三、课程编码020413001四、课程类别技术基础课五、学时数、学分数、开课学期56学时、3.5学分、第一、二学期六、适用专业自动化、电子、通信、纺织、机制、机电、测控、工业、电科、信计、交运、热动等七、编制者杨国林教授八、编制日期2009年8月九、课程的目的与任务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设置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C语言的语法规则、数据类型、数据运算、语句、系统函数、程序结构的学习,掌握应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技能,为进行各种实用程序开发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在知识方面要熟练掌握C语言的数据类型(基本类型、构造类型、指针类型等)和各类运算符,能正确使用表达式实现数据的简单加工;熟练掌握C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顺序、选择、循环)的特点,能使用相关语句完成这三种基本结构的程序设计任务;掌握C 语言的常用库函数使用,以及用户函数的定义、调用、参数传递等方法。
在程序设计方面要熟练掌握阅读和分析程序的方法;熟练掌握设计和调试程序的方法及技巧;初步掌握实用程序的开发与调试技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十、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计算机基本结构、软硬件的概念和上机操作知识。
后续课程:本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对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及其应用》等课程中的算法、程序设计、程序调试方法均有一定的帮助。
并可为各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程序设计基础。
十一、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十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与教学进度安排第一章 C语言概述(2学时)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程序、程序设计、高级语言的概念;认识C语言的字符集、保留字;了解C程序的基本结构和C语言程序的编译与执行,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奠定一个基础。
第五章数组1.教学内容:§5.1 一维数组5.1.1 一维数组的定义5.1.2 一维数组的初始化5.1.3 数组元素的引用5.1.4 数组作为函数参数5.1.5 一维数组应用举例§5.2 二维数组和多维数组5.2.1二维数组和多维数组的概念及其定义5.2.2 二维数组和多维数组的引用5.2.3 二维数组和多维数组的初始化5.2.4 二维数组程序举例§5.3 字符数组和字符串5.3.1 字符串和字符串的存储方法5.3.2 字符数组的初始化5.3.3 字符串的输入5.3.4 字符串的输出5.3.5 字符串运算函数5.3.6 二维的字符数组5.3.7 字符数组应用举例2.教学目的及要求:1) 掌握数组的概念和使用2) 掌握数组初始化的方法3) 掌握字符数组和字符串的应用3.教学重点:1) 一维数组2) 二维数组和多维数组3) 字符数组第五章数组数组是指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有序数据的集合。
用一个统一的名字标识这组数据,用下标来指示数组中元素的序号。
一个数组元素也称一个下标变量,其用法与普通的变量使用方法相同。
§5.1 一维数组一维数组是只有一个下标变量的数组。
5.1.1 一维数组的定义【例】:int a[10]定义一个数组,数组名a,有10个元素,每个元素的类型均为int。
这10个元素分别是:a[0]、a[1]、a[2]、a[3] … … a[8]、a[9]。
注意:(1)C语言中,数组下标从0开始。
(2)C语言不允许对数组的大小做动态定义,如:int n;scanf("%d",&n);int a[n]; /* */因为,在编译时,C编译器根据已知数组大小分配内存。
5.1.2 一维数组的初始化在定义数组时对各元素指定初始值,称为数组的初始化。
1、一般初始化用花括号把要赋给各元素的初始值括起来,数据间用逗号分隔。
【例】:static int a[9] = { 1,2,3,4,5,6,7,8,9};a[0]=1,a[1]=2,a[2]=3, … … a[8]=92、部分元素初始化【例】:static int a[10] = {1,2,3,4,5};只对前5个元素赋初值,后5个元素未指定初值,系统默认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