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讲弟子规第十讲

  • 格式:docx
  • 大小:29.29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讲《弟子规》第十讲

(2012-08-14 12:50:38)

标签:分类:

今天讲到《弟子规》第二篇《出则悌》中的“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从小培养,无论用餐、就座或行走都应该谦虚礼让、长幼有序,让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

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从小教育孩子,让孩子养成正确的习惯,因为一言一行都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德行。

昨天有个朋友对我说,他心里孝顺就行了,心里有慈悲心就行了。我就跟他说,那你也不用真的吃饭了,心里想想就行了,你看看十天不吃饭是不是照样能把你饿死。

我们做任何事情,不光要心里认识到,更重要的是言语、行为也要体现出来,这才叫言行一致,才能真正做到身体力行。

比如吃饭时,我们一定要先让父母坐下,等父母先动筷子,我们再动,这样才不失为人子女。可是现在我们很少看到这样的景象了。我去过很多朋友家,看到的大多是父母孝顺儿女,很少看到儿女孝敬父母。

我们要反省一下自己,我们是不是爱孩子爱得如皇帝一般,对父母却像对乞丐一样,我们在生活细节上面是否能真正落实“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我们自己有没有形成这种意识。这个很重要。

我在家里每次买完东西以后,就对儿子说,这些是买给爷爷奶奶的;我没有说过是买给我们自己的。很有意思,孩子每次把东西给完爷爷奶奶以后,还会说,妈妈没有,爸爸没有,还会自动地拿些东西来给我们。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会影响到孩子。我们一定要去感化大家,不要去教育,你教育别人会很烦恼、会很痛苦,而感化是通过我们自身的言行,让别人从心里意识到要改正,要向善。

现在每次看到我妈在厨房里做好饭,我都要主动去把饭菜端出来,要不然会觉得很惭愧。以前我妈给我端菜端饭,我也觉得很正常,我是她儿子嘛。可现在学了《弟子规》我才明白其实不正常,我们把许多原有的为人子女的礼节都忘掉了,还认为父母为我们的付出都是正常的。

希望我们各位朋友、各位学友,家里有老人的话,有任何好吃的东西一定要先给老人吃。现在好多人家里有了好吃的都是先让自己的子女吃,却不是先孝敬父母。

我还碰到过一个家庭,老人家过80岁大寿,祝寿的人多得不得了。可在主座上坐的却不是老寿星,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他儿子给父亲过寿,请了一位很了不得的领导,就让领导坐了主座。你看这成了给领导过寿,不是给老人过寿了。这种颠倒的程度让我们没有了人的味道。

我看到这种现象以后,就在现场号召他的子女给他父亲礼拜、磕头。他的子女都不太适应,我就做了个代表,先给他父亲磕了个头。全场的人看到以后全站起来了,吓一跳,好像没见过这种礼节。还问我:你们当地是不是有这种礼节?

我说:是,我们当地有,你们这儿没有啊,为了改正改正你们这边给老人不礼拜、死了以后才拜的风气,所以我来引导引导。他的几个儿子也不好意思了,全部都给老人家拜了拜。经我一搅和,领导也不好意思上座了,把上座让给老人家坐了。

在我临走的时候,老人家把我叫进房间,对我说:秦老师,你可了不得啊,家里人每年哪是为我过寿呢?他们就是趁着给我过寿来挣钱,红包我一个都拿不上,主位我也坐不了。每次都说我上年龄了,怕把我给碰到了,就把我专门搁在个小房子里头,给我送一点饭在里头吃。人家来送的红包都塞给我儿子、女儿了。

我们在吃饭的时候,在座位上面,一定要由长者坐主位,才能体现出来我们尊老爱幼的风气。希望大家听完这一节课以后,回家能试一次进厨房做饭,给父母端饭。我们这个小小的这个举动,绝对会让我们“德日进,过日少”。

我跟我妻子两个人最近就一直在这么做,效果真的好得不得了。我们天天给父母端饭,不仅父母高兴,儿子也跟着我们学,天天给我们端饭。其实我们做人本就该如此,可是现在社会上却很少能看到。现在的人吃饭先让儿子孙子,先让朋友,却想不到要先让父母,所以说我们主次不明,很糊涂啊。

只要能把《弟子规》上的几句话落实到位,我们的人格魅力就足以去感召别人向你学习了,哪用你去劝人家啊?圣人是做到以后才说出来;贤人是说出来以后马上就能改正去做到。可我们现在的人光说不做,这叫骗人。

我们表面看着好像是在骗别人,实际是在骗自己。我们任何一个小小的举动,都可能会使别人看低我们。我们别认为吃饭、走路这些都是小事,就可以不注重“长者先,幼者后”,我们恭敬父母的态度就是体现在每一个细节,每一件小事中的。

我们不能要求别人,只能先要求自己。每一个人落实到位,你的行为就会感染你的邻舍。

我就在我们眉县做过这种实验,感动得整个小区都有变化。每年我母亲过生日,我不论在任何地方都会回去给她过生日。我的这个行为感召了周围邻居不少外出的子女,在父母生日的时候回家拜寿。

而且现在朋友请我吃饭,我从来不去坐主位,都在侧面坐。我在推广《弟子规》,我都坐主位去了,让白发苍苍的老人家坐在副位,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所以我经常去的地方,主位凳子都会被撤掉,没人坐。有老人家的时候,我一定会让老人家先坐,包括端菜、端饭都是如此。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希望我们大家真正把这个落实在自己父母面前。我们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可以影响到我们的子孙。

下面这个故事讲到“信陵君敬老”。信陵君是战国时期的“四公子”之一,是魏国国君的弟弟。虽然他的势力很大,有门客上千人,但是信陵君却是个敬老爱贤的人。有一次,他听说有一个看城门的老人侯赢很有贤德,就十分郑重地前去请教。他亲自驾车,把车上尊贵的位子留给侯赢。侯赢也知道信陵君的名声,要看

看他敬老爱贤是不是真的,所以信陵君去接他的时候,他故意装出傲慢的样子。但越是这样,信陵君对他越加恭敬。侯赢见状,知道信陵君的敬老是真心的,于是痛快地做了他的门客。

实际上,老人在生活过程中很多经验都是我们宝贵的借鉴,我们在尊敬老人的一言一行中,就会感召老人家把宝贝全部都倒给我们。可是我现在看到了很多状况,让人很痛心。我前一阵碰到了一个朋友,他的妻子和父母关系一直不好,这个小伙子觉得很痛苦,就问我什么原因。

我说你太爱你老婆了,你把你父母叫来的原因不是养老而是来孝顺你妻子和儿子的,他说我确实有这种想法,我老婆管孩子很累,我爸能看孩子,我妈能做饭,给孩子洗衣服,他们来了我老婆就能休息。我说,就是有你这样轻慢父母的想法,才导致了你的妻子侮辱你的父母。

我们大家有没有这个想法?也有啊,我们有了孩子,让老人去管;老人管得很好了,夫妻两个美滋滋的,就会说这孩子是我们教育的,你看,特有礼貌。但孩子要是不听话怎么办?我们就会把这个过错全部归到父母身上,说都是他爷爷奶奶惯的。所以我们天天把父母当佣人在使唤啊。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我们拿这种态度能不能落实在父母身上?很难。就因为没有人落实,那我们怎么办?要求自己落实,一定会感动一大批人。

我们再看一个故事。有一位女老师参加学校的旅游活动,在上车时,许多比她年轻的男老师都冲在前面,而且,上车后更没礼貌,大多直接坐在前排。于是,女老师就想劝这些年轻的男老师到后面坐,将前面的座位让给年长的老师。

她先用“怡吾色,柔吾声”的语气说:女士优先,你们怎么不让我坐在前面呢?于是有位男老师就把稍前一些的座位让给了她。然后,当她看到年长的老师一上来,马上起来,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年长的老师。这个举动,让那些年轻的男老师都很惭愧,并开始纷纷让座。

这个确实很有意思,我在坐公交车的时候,也做过这种实验,一个人的行动真的会带动整个公交车上的风气。记得我和爱人坐公交车时,连续就给两位老人家让座,而且我们坐的不是老幼专用座。

我们让完以后,到第三、第四站再上来老人的时候,坐在老弱病残座位上的人自动就让座了,为什么呀?不好意思。所以我们一定要用行动去感动大家,这个是很关键的。

有的年轻人,看到老人站在面前,甚至假装睡着。我就想,要是稍微懂点《弟子规》的人,稍微有点慈悲心的人就会说他父母没教他该敬老爱幼。

所以我们要为改正错的行为、错的思想找方法,我们不要再为自己的习气、过失找借口了。我们天天都在找借口,找什么借口?哎呀,我管他老不老人,我上一天班很累了,我要坐到终点站呢,把座位坐上再说吧,这种观念都是错的。

激发我在公交车上给人让座的缘由呢,很简单。我每次就想,我的父母要是上公交车,我多么希望有人给他们让座位啊。那么,别人的父母上公交车,他的子女也希望有人给他让座位啊。所以我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换位思考下就很简单嘛,做人本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