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旧教材比较及重难点浅析
- 格式:pptx
- 大小:43.60 MB
- 文档页数:112
高中生物必修一新旧教材对比旧教材新教材结构框架不变,微公学变为内加科“虎克”改为“罗伯的细题的改为基本的生命系统”“资”教生命系统结更“思考与讨旁栏增加增加了“知有步大肠杆菌图“蓝藻”改”“念珠由“与社考式加本章小结内容核罗减少的旁支知识点的干扰,增加了“发展,明确每养题材中干将旧教材中合对格图正文内容有将“思考与更改为旁验丹“方法二”科材是细胞内良好溶剂,养废变为量子讨论增加删减了旁栏中“食盐加碘”“细胞中化合量的问删减了“与删减了“技增加了旁栏更改正文内使得无机盐言精炼准有又增加了探删减二糖中的增加了“拟的改变了“植体子旁栏增加了“批判性思维” 正文增加了的相增加了“与讨论”问了的相关更换了海豹删减了旧教“与生活的增加了“磷区旁栏增加了醇“与生活“生物大为骨架”的知识,“糖类转有了能的举“蛋氨基酸正文氨基酸的种改联中非必需氨更“空间结改为意将“氨基酸的改“脱水缩合反应”之后,并以增加了“思“蛋蛋白质的性了“盐析”的所材的“科学前沿”正文第一段“核酸的增加了核酸(删减了DNA察在细胞中的分布”“核苷酸RNA 上 改为饼与组将“核酸的调整到较有利结的丰满了正文将“生物大为的内容调后将旧教材中无一节的最调后增加了“单多意增加了学科题第3章 旧教材新教材题是旧教材细并引入细现,并除制将对细叙史像型第二节“细胞器”部分新老教材对比1.问题探讨:本节问题探讨以我国自行研制C919飞机为背景,要求学生分析研制中各部门的分工与合作,类比细胞中不同结构之间的关系。
其中隐含整体和局部的观念以及对细胞内各组分协调关系的理解;同时也能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科技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2.1科学方法——差速离心法新教材中差速离心法的原理介绍更清楚了,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教材即明确差速离心是分级分离的。
现行教材介绍差速离心时过于概括,不利于学生理解。
2.2形态、结构与功能新教材介绍细胞器之间的分工时,着重强调各细胞器的功能,而非形态和结构。
对人教版和苏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的比较和讨论(3)1.2 分析从表 1 可以看出,两本教材的区别至少有以下几点:(1)同一概念不同名称。
例如,“免疫活性物质”和“免疫物质”,“淋巴因子”和“细胞因子”,“易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等等。
( 2)讲解重点不同。
例如,苏教版用了较大篇幅讲解了人教版没有做系统讲解的“昆虫的激素调节”,人教版用了较大篇幅讲解了苏教版未做明确介绍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等内容。
(3)两本教材中的个别地方相互矛盾。
例如,赤霉素的作用,“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概念。
( 4)对同一内容的设问角度不同。
例如,同样是极性运输方面的实验,人教版是强调“评价和修正”,而苏教版则是“如何得出结论”。
( 5)篇幅相差大。
人教版比苏教版多出近 50% 的篇幅。
( 6)对课标理解有差异。
例如,对“活动建议部分”的尿糖检测实验,苏教版有,而人教版没有;对“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人教版有,苏教版却没有。
此外,两本教材在栏目设置、插图选用、习题安排、方法传授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显示各自特色。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表中所列的某一教材所特有的内容,并非都是另一教材所没有的。
例如,关于昆虫的激素调节,人教版在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时也有涉及,只是对昆虫的内激素方面的知识未提及。
再如,苏教版P. 82 有“农药和《寂静的春天》”专题,人教版在 P.129 对其中的部分内容卫有提及。
2 两本教材在遵循课标的同时体现粉创造性从总体上看,两本教材都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内容要求,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努力反映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体现了“科学、技术、社会”的思想;呈现形式体现了多样性和生动性的特点;能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都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
下面举例说明:(1)在内容的编排顺序上,与课程标准不完全一致。
例如,两本教材都将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安排在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之后讲解。
一、新教材(人教版和苏教版)特有内容桂林十八中刘诚宽、南宁二中李灼、玉林高中吕镜珍为了更好地把握和运用两本教材的特点,我们团队努力对两套教材(必修一二三)进行了较详细的比较,找出了各套教材特有的内容,按课标顺序和教材顺序列表如下:1、必修一部分特有内容11、以图代文示蛋白质的功能。
P.2312、科学史话: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蛋白质的诞生。
P.24~25科学前沿: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
P.25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1、图:DNA指纹检测。
P.262、实验: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P.26~273、思考:原核细胞的DNA位于细胞内的什么部位。
P.274、图:脱氧核苷酸长链。
P.285、图: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
P.286、图:DNA和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
P.297、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所贮存的遗传信息不同。
P.298、拓展题:统计核酸保健品的种类,收集说明书,结合已有的知识,对功效做一个评价。
P.299、实验原理:甲基录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P.26材料。
P.27步骤。
P.271.积极思维:核酸的组成有什么规律?P222.DNA分子通常为双链,RNA分子通常为单链;P23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1、介绍生活中接触到的糖。
P.302、葡萄糖是生物体内的“燃料”。
P.303、二糖由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要水解成单糖才能被吸收。
P.304、红糖、白糖、冰糖都是蔗糖。
P.305、图:几种二糖的组成示意图。
P.316、淀粉大量存在于马铃薯、山1.麦芽糖水解和蔗糖水解的产物;P172.“边学边做-鉴定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建议中用冰糖代替蔗糖,用面粉代替淀粉;P18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1、问题探讨:将细胞比较为工厂。
P.442、分离细胞器的方法。
人教版、苏教版高中生物教材比较分析1、教材章节分析本册内容以《周围的生物世界》作为开篇之作,其地位十分显著。
它不仅通过介绍了什么是生物、常见的生物有哪些、生物有哪些生命现象、什么是生物学、生物学与人类有何关系、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等,还突出介绍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它对学生了解生物和生物学、认识学习生物学重要性、激发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积极探索生命》一章内容就是在学生已经介绍了生物的主要类群、生命现象、生物学与人类和社会的关系,在意识到生物学重要性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自学积极探索生命的器具、方法、并学会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方法。
这对学生今后科学的积极探索生命、恰当的采用各种探究器具、培养较好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都存有非常小促进作用,它将为学生学会科学的探究奠定始终如一的基础。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物体结构层次的起点,是学生学习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生物体的组成等的基础,而且是学生了解生物体的多种生命现象,认识生物体的多项生命活动的基础。
学生只有掌握动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知识,才能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才能理解多细胞生物和单细胞生物是如何进行生命活动的,才能知道丰富多彩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都是通过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表现出生物体的生命现象。
《生物体的共同组成》能够并使学生认知生物体为什么能由小长大、相同的非政府如何构成,植物体和人体的相同非政府怎样辨识等。
关于器官和系统的科学知识就是细胞和非政府科学知识的深化和发展。
学生只有先介绍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和细胞的生长现象,就可以认知生物体为什么能由小长大;只有先介绍细胞分化现象,就可以进而认知非政府的概念。
关于多细胞生物生命活动的协同统一和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的科学知识,就是学生表述生物体生命活动现象和认知生物体生命活动特征的基础。
《绿色植物的一生》包括五节内容,它较完整的将绿色植物的一生展现在学生面前,种子萌发可以产生新个体,学生对这一现象已略有耳闻,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是学生了解植物的繁殖所必备的知识,根是植物生长所需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吸收器官,学生只有了解根的结构,才能理解外界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茎的结构、植物的开花、结果在本章中都以生活常识彰显出,学生对于植物六大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特点的重新认识为自学植物的三大促进作用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中学课程资源ZHONGXUE KECHENG ZIYUAN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浅谈苏教版、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的比较南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吴彦儒汪保华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新教材正在全面修订,而2004年通过的高中生物教材仍然在使用中,人教版教材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广泛,苏教版在江苏地区使用较多,这两个版本教材存在哪些异同点和优缺点值得探究,对于编写优质教材、更好地服务教学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材比较比较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2018年1月8日我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先生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该文写道:立德树人,就要把握好素质教育时代特征,重点抓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
由此可见,教材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1月16日国家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面向公众,根据新课标编写的新教材正在全面修订中。
美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杜威先生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写道:教材就是用发展的眼光,有目的性地观察、阅读、整理及讨论各种事实和提出各种理念。
美国大百科全书对教材的定义是:一定程度而言,教科书就是经过科学的加工编制后呈现给学生,用简化明了的方法介绍所要讲授的知识,使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和能力提升的目的。
从现代教学论视角看,界定教材含义有三方面的意义:一是有利于紧密连接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具备基本的概念、理论和法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系统的知识;三是多样的步骤、方法和技能,有利于学生心理成长和实践锻炼。
现今教育进入3.0时代,由“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教材是很好的载体,不同阶段的理念都能渗透其中。
生物教科书是根据官方的生物课程标准编写的,自课改后,出现“一标多本”的局面,我以课程标准中“细胞的结构”这一知识点为切入点,展开苏教版与人教版的比较研究,对今后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教师的教学以及教材的编写、修订具有积极意义。
高中生物学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研究高中生物学教学存在一个突出的矛盾,即课时少和教学任务重。
如何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自然成为关注的焦点。
笔者尝试比较与研究不同版本高中生物学教材,探索提高有效课堂教学新途径。
目前我国高中生物学教材主要有人教版、北师版、苏教版、沪科版、浙科版和中图版等六种版本。
不同教材的内容呈现形式、章节排布不尽相同,实验项目类型、数目及排布也有差异,而插图、练习等许多细节更是大相径庭。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制订核心成员汪忠教授指出,虽然我国高中生物学现行多种版本教材,但每一个版本教材都是在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下制定的。
国家之所以发行多版本教材,是因为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每一种教材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特色,在科技与知识飞速更新的今天,一个教师抱着一种教材教终身,是不可能把书教好的。
本文主要比较研究高中生物学不同版本教材的细节,在比较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与思考,吸收借鉴其它教材有价值的东西,并用于优化课堂教学。
例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1?分子与细胞》(下面简称《必修1》)与浙江科技版必修 1在实验目的、方法步骤、原理等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对实验结果进行了预测。
但人教版增加了小组讨论,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浙江科技版在问题探讨中给出的问题很详细,可增强学生对实验的理解。
一、领会课程标准,吃透教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只有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才能真正全面认识事物。
各版本教材虽源于同一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但风格与角度的不同,对同一内容表述往往不尽相同。
对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教师更好地领会课程标准,把握课堂教学重点。
例如“细胞呼吸”是高中生物学重要概念。
其中关于细胞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人教版必修1教科书就用一句话,“请你分析下面的资料,了解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然后提供六张插图进行资料分析。
浅谈怎么用好新课标苏教版高中生物教材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每次课改中都有不同版本的教材出现,每个版本的教材都有其独特的特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只有领会教材编排的特点、各栏目的用意,才可能做到教材各栏目的合理应用。
在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中能合理应用教材栏目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苏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各栏目合理应用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
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教学,而对教学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之一是教材。
如何尽快开发出全新的、具有时代特点并能反映国际生物学教育发展共同趋势的生物学教材也显得尤为迫切,而对新教材的研究,进而根据教材编排的特点在教学中做到对其各栏目的合理应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新课标苏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各栏目的合理应用谈一些看法。
一、明确学习目标、关键词,为学习指明方向人的一生要想有所收获,首先就要确立一个目标,然后再借助自己的精神、意志、毅力和努力,才能劳而有获。
否则,只能是碌碌无为,抱憾终生。
人生如此,其实一堂课的教学也是这样:教师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完整有序的组织教学;学生的积极与主动、合作与探究才能真正显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算真正的体现出来。
该教材在每一节题目下的旁栏都指出“学习目标与关键词”,这就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指明了方向。
而且相关术语有“简述、识别、列出、列举、举例说出、指出、写出、排列”等了解水平术语;“说明、概述、区别、解释、比较”等理解水平术语;“分析、设计、应用、评价、研究”等应用水平术语。
体现了新课标的特点。
二、边做边学,有助于提高实践能力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践性与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教学中必须重视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该教材在一些和实践联系紧密、可操作性强的知识点下都设有”边做边学”这一栏目。
而且这一栏目在设置上只是提示出实验、实践方法步骤,最后设置了讨论,这就要求学生只要实际操作了并且自己动脑思考与小组讨论相结合才能得出正确结论,不是机械地告诉实验现象和结论,体现了新课标的特点。
⾼中⽣物新旧教材⽐较⾼中⽣物新旧教材⽐较⼀、旧教材中删除的内容植物的矿质营养⼈和动物体内三⼤营养物质的代谢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物的⽣殖类型⽣物的个体发育⽣态系统的类型硫循环⽣物固氮细胞质遗传基因的结构细胞⼯程简介微⽣物与发酵⼯程(部分内容在选修1专题2中可以找到)⼆、新教材中增加的内容及需要的课时⽣物必修1 分⼦与细胞第 1 章⾛近细胞第 1 节从⽣物圈到细胞第 2 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性(2课时)第 4 章细胞的物质输⼊和输出第 2 节⽣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课时)⽣物必修2 遗传与进化第 2 章基因和染⾊体的关系第 2 节基因在染⾊体上(1课时)⽣物必修3 稳态与环境第 4 章种群和群落第 4 节群落的演替(1课时)第 5 章⽣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 4 节⽣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课时)第6章⽣态环境的保护第 1 节⼈⼝增长对⽣态环境的影响(1课时)⽣物选修1 ⽣物技术实践专题 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课题 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课时)课题 2 腐乳的制作(1课时)课题 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1课时)专题 2 微⽣物的培养与应⽤课题 1 微⽣物的实验室培养(2课时)课题 2 ⼟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1课时)课题 3 分解纤维素的微⽣物的分离(1课时)专题 3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课题 1 菊花的组织培养(1课时)课题 2 ⽉季的花药培养(1课时)专题 4 酶的研究与应⽤课题 1 果胶酶在果汁⽣产中的作⽤(1课时)课题 2 探讨加酶洗⾐粉的洗涤效果(1课时)课题3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1课时)专题5 DNA 和蛋⽩质技术课题1 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1课时)课题2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 DNA ⽚段(1课时)课题3⾎红蛋⽩的提取和分离(2课时)专题6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课题1植物芳⾹油的提取(1课时)课题2胡萝⼘素的提取(1课时)第2章动物和⼈体⽣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标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基础1.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1 -1.2分离定律 ......................................................................................................................... - 13 -1.3自由组合定律 ................................................................................................................. - 25 -1.4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 35 - 1.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或卵细胞一、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或卵细胞1.减数分裂可以看做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2.减数分裂可分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两个主要阶段。
3.减数分裂的意义(1)子代既能有效地获得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确保遗传的稳定性,又能保持遗传的多样性,增强子代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2)减数分裂是生物有性生殖的基础,也是生物遗传、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证。
二、减数第一次分裂1.减数分裂前间期(1)主要变化:精原细胞经过生长发育,体积增大,细胞核中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后,发育成为初级精母细胞(primary spermatocy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