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现代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3
现代设计文学史重要人物1约瑟夫·帕克斯顿约瑟夫•帕克斯顿 (1803 - 1865) 是英国著名的园丁、作家和建筑工程师,是著名建筑英国伦敦水晶宫的设计师。
他曾经受王莲叶子的背面有粗壮的径脉呈环形纵横交错的启发,用铁栏和木制拱肋为结构,用玻璃作为墙面,首创了新颖的温室。
约瑟夫•帕克斯顿因此而被册封为皇家骑士,这种建筑除了简洁明快外,建筑构件可以预先制造,可以组合装配,成本低廉,施工快捷。
从此,建筑师成为了万众瞩目的明星。
2韦奇伍德韦奇伍德(Wedgwood),又译作维支伍德,世界上最精致的瓷器,品位的代名词。
品牌创使于十八世纪,产品受到全球成功人士及社会名流的推崇,曾为俄国女沙皇叶卡特琳娜二世的专门制作餐具,著名的“罗马波特兰”花瓶现藏于大英博物馆,已经成为英国的国宝。
3约翰·拉斯金约翰·拉斯金(1819年2月8日-1900年1月20日)英国作家、艺术家、艺术评论家。
1843年,他因《现代画家》(Modern Painters)一书而成名,书中,他高度赞扬了威廉·特纳(J. M. W. Turner)的绘画创作。
这以及其后的写作总计39卷,使他成为维多利亚时代艺术趣味的代言人。
他是拉斐尔前派的一员,本身亦为天才而多产的艺术家。
4威廉·莫里斯威廉·莫里斯是19世纪英国设计师、诗人、早期社会主义活动家及自学成才的工匠。
他设计、监制或亲手制造的家具、纺织品、花窗玻璃、壁纸以及其他各类装饰品引发了工艺美术运动,一改维多利亚时代以来的流行品味。
1868年至1870年间出版的叙事诗集《地上乐园》,借古希腊到中世纪的传说一抒胸中块垒。
他亦是拉斐尔前派的重要成员,但是极少留下画作。
5亨利·柯尔他是水彩画家,同时也是政府官员。
他改革了英国邮政系统,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
是最早机械化粗制滥造提出批评,并倡导设计改革的人。
柯尔认为工业产品的粗制滥造的症结在艺术家和设计师,制造商三者之间存在鸿沟,改变现状的方法就是在他们之间建立一种联系。
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简史1、威廉·莫里斯被称为现代设计之父,他与现代的设计又相似之处。
2、朱铭、荆雷合著《设计史》把设计史分为六个时期,设计萌芽时期、手工业时代的设计、早期工业化时代的设计、现代主义设计时期、后工业社会的设计和设计的计算机时代。
3、王受之著的《世界现代设计史》、《世界现代建筑史》和《世界平面设计史》等,综合的,分门别类的研究了现代设计史。
4、1851年伦敦举办了“水晶宫”世界工业博览会,从而引起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兴起于发展。
5、约翰·拉斯金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倡导者、理论奠基人。
他的艺术设计思想:(1)主张艺术与技术相结合(2)主张艺术设计要符合实用目的(3)倡导艺术家,设计师向大自然学习(4)反对工业化生产方式,反对在设计中实用新技术、新材料,主张设计使用自然材料和运用手工技术。
6、1896年由莫里斯设计的《桥莎集》,被誉为书籍装帧设计史上的杰作之一。
7、法国是新艺术运动的发祥地,巴黎和南锡是两个重要的发展中心。
其中,“新艺术之家”、“现代之家”和“六人集团”三个重要的设计事务所都在巴黎产生。
8、六人集团中的赫巴托·基马德,设计的著名的“巴黎地下铁路入口处的装饰”,采用了弯曲的金属结构,模仿之物的支干和采用玻璃棚顶,模仿贝壳形状,体现出鲜明的新艺术运动的特点与风格。
9、法国的新艺术运动除在建筑、家具、室内设计等方面外,在陶瓷,平面设计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最早设计广告的是朱尔斯·谢列特,他本人也因此被称为“现代广告之父”。
10、凡·德·威尔德不仅是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的重要代表,而且也是世界现代艺术设计史的重要人物。
他参与了德国工业联盟,包豪斯也有贡献。
11、威尔德在设计思想上也有两面性:一方面他强调工艺和装饰的理性,即他的现代理性主义设计,宣扬设计和批量生产中的合理化。
另一方面他又坚持设计师艺术的个性化,反对标准化给设计带来的限制。
第一章 工艺美术&新艺术1、水晶宫(1)1851年,伦敦海德公园举办第一次世界博览会,因会馆上方是透明的,所以称之为“水晶宫”。
(2)设计者:约瑟夫·帕克斯顿。
(3)钢价架构+玻璃材料。
2、威廉·莫里斯(1)工艺美术运动的发起人,现代设计运动之父(2)提出“美术与技术的结合”,使手工艺品具有艺术的审美品质。
(3)设计思想:反对机械化,反对装饰,强调手工艺3、工艺美术运动1、概述:19世纪后半叶,英国, “现代设计运动之父”威廉·莫里斯为发起的一场风格运动。
2、中心思想:(1)反对机械化、批量化生产,强调手工艺(2)装饰上反对维多利亚时期的矫揉造作的风格(3)提倡中世纪哥特风格,讲究简单、朴实良好的功能(4)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及东方艺术的特点(5)主张设计诚实,反对设计上的华而不实的趋向(6)主张设计应该平民化,设计应该为大众服务3、产生原因:(1)1851年,在英国在伦敦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其展出的设计产品表现出过分的装饰和对历史风格的参考,加之是机器生产水平低下,大量产品在造型上非常粗陋,缺少美学品质(2)罗斯金发表的《建筑七灯》重要的理论基础,指出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影响了后来的工艺美术运动发起人威廉·莫里斯。
(3)莫里斯看到英国工业化的负面影响,环境污染、失业,以及质量低劣的批量化产品,他激烈反对工业化生产,声称要通过实用艺术的革新来解决这些问题。
4、影响(1)积极贡献:(1)倡导艺术与手工艺技术相结合的思想,主张美术家从事设计,反对“纯艺术”;(2)设计强调忠实于材料和使用的目的,创造一些朴素适用的作品。
(3)提倡对传统手工艺和装饰的复兴,特别是中世纪的哥特风格,工艺美术运动成为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工业之间的过渡。
(4)致力于为大众设计的思想,具有非常浓厚的民主色彩,成为了现代设计的重要内容。
(2)历史局限性:(1)将手工艺推向了工业化的对立面,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2)英国最早工业化和最早意识到设计重要性的国家,却未能最先建立现代工业设计体系。
从现代设计的摇篮到创意英国—对英国现代设计发展轨迹的思考不少发达国家都把发展现代设计看作是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和举措,甚至是发展经济社会的一项重要国策。
英国保留了罗马时代、乔治王时代、维多利亚时代……多层次的历史,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19世纪的“世界工厂”,是现代设计的摇篮。
尽管在20世纪初至五六十年代,由于英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发展遭受了严重的困难,加上原来的许多殖民地纷纷独立,丧失了原先“世界工厂”和经济上的世界霸权地位,英国一度出现了被称作“英国病”的经济衰退,现代设计的发展受到了重要的影响。
然而,政府仍然关心和支持现代设计的发展,特别是经过20世纪90年代对国内的经济政策做了重要的调整,根据被誉为“创意经济学之父”的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如何点石成金》一书中提出的“创意经济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经济形式”。
1997年英国工党领袖布莱尔当选英国首相后,为振兴英国经济,将发展“创意产业作为国家发展经济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布莱尔首相亲自负责新成立的“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
1998年,英国政府出台了名为《英国创意产业路径》的重要文件,把广告、建筑、艺术与古董市场、手工艺、设计、时装设计、视频游戏、音乐、表演、出版、软件、电视与电台等13个行业列为“创意产业”。
其中的大部分行业与现代设计有关。
英国的这一举措充分表明了国家对发展现代设计的高度重视。
由于这一政策的实施,从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英国的创意产业的发展走在世界前列。
2015年3月2日,英国政府在上海举办的名为“创意英国”的展览,宣传英国的创意产业。
正在中国访问的威廉王子出席了展览会的开幕盛典。
“创意英国”成了当今英国的国家形象。
英国现代设计发展的历史经验值得注意。
为此,本文尝试着以史论结合的方式,比较系统地回顾和总结了英国现代设计发展的历史轨迹,从中得到了发展现代设计的四点启示,即首先政府的重视和扶持设计是现代设计发展的重要保证;其次,重视设计教育是现代设计发展的重要关键;再次,努力营造宽松的社会环境是现代设计发展的必要条件;最后,展现代设计要努力继承和发扬手工艺的优秀传统。
1.2 现代设计史简介1.2.1 工艺美术运动现代设计史大致产生于19世纪中期,而在其产生中站至关位置的便是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其运动的时间大致为:1880年-1910年。
其发其地为英国。
在现代史中,英国是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其工业革命的成果与弊端也相应的最先暴露于英国。
其批量生产的商品于低俗产生设计外观矛盾也相应的在英国的工业革命中日益尖锐。
而此时兴起的工艺美术运动便是针对其工业批量生产低俗的一场艺术设计运动。
在当时的英国,国家新起的中产阶级广泛的代替了上流阶级对艺术的追求的迫切——他们往往在追求艺术的同时,而低俗的将艺术进行显摆及其装点门面。
同时将批量化的产品给予堆砌于抄袭的不尊重的艺术形态。
如地毯,布匹,器具的设计图案,往往图形如一,细部粗糙,构图松散。
给人一种粗陋和眼花缭乱的艺术疲倦感。
而此时产生的工艺美术运动便是在追求复兴手工艺于对手工艺劳动这的尊重前提下,广为兴起。
而此项运动的发起人便是挡时较有名气的诗人,艺术家:威廉·莫里斯(Wiuiam Morris ,1834-1896).他提倡有其实质美的手工制品,极度反感机械化而大量生产的粗俗的产品。
便因此而成立了属于自己的设计公司。
从事家具,纺织品,书籍等物品的设计与制作。
同时也凭借其强大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一大批的追随者与跟随者。
并提出了“要把艺术家变成手工艺者,把手工艺者变成艺术家”的口号。
且在1859年,邀请了他的同事菲利普·韦伯(PhilipWebb,1831-1915)为其设计了新婚住宅——红屋。
这个烘烘色清水墙,融合了英国乡土风格,乔治风格及意大利风格的住宅成功的摆脱了传统的对称格局及奢侈之风。
在整体上追求安逸,舒适的室内气氛与朴素之风。
也为后期其他风格及运动的形成开创了先河。
而莫里斯对近代艺术的另一个贡献便是艺术教育。
1894年他在伦敦成立了手工艺中心学校,并将设计和制作这两个传统上分裂的步骤结合在一起,这是近代艺术教育中第一个有手工制作车间的学校。
英国的现代设计的名词解释英国一直以来都是世界设计界的重要巨头,英国的现代设计也因其独特风格和创意而闻名遐迩。
本文将对英国现代设计进行名词解释,探索其特色和影响。
一、工艺复兴工艺复兴是英国现代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到英国工艺运动的启发。
这一运动强调工艺的重要性,追求纯朴和手工制作的艺术品和家具。
工艺复兴概念的核心在于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结合,强调注重细节和材料的选择。
这种设计风格的代表人物包括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和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等。
二、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是20世纪早期在英国最受欢迎的设计流派之一。
它起源于对传统设计的反叛,倡导简约和功能主义。
现代主义在建筑、家具设计和平面设计等领域都有显著影响。
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师包括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和勃拉姆·范·埃根(Gerrit Rietveld)等。
现代主义的设计理念在英国设计界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艺术与工业的结合英国的现代设计强调将艺术与工业相结合。
这种设计理念在20世纪初英国的工艺运动中就有体现。
它旨在打破艺术与工业的界限,减少流水线生产的标准化程度,注重创新、个性和人性化。
这种设计风格的代表人物包括爱德华德·约翰斯顿(Edward Johnston)和桑德森兄弟(Sanderson Brothers)等。
四、实用主义英国现代设计追求实用与美观的结合。
实用主义强调产品的功能与使用性,并将它们作为设计的基础。
它强调“形式随功能”,追求简洁和实用。
英国设计师在家具、器皿和工具等领域都注重实用主义,让设计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瑞德-贝尔设计公司(Reed and Bell Design)等公司在这一领域展现了卓越的才华。
五、非正式与庶民化英国现代设计不拘泥于正式和华丽,追求非正式和庶民化的设计风格。
现代设计史作业1855-1860-1870: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恢复过去的现代风格通过奢华的物品体现自己的身份;装饰性掩盖了工业化产品欧文·琼斯(Owen Jones)英国人(1809–1874):欧文·琼斯是一位建筑家兼设计师,19世纪五十年代曾任教于伦敦的南步辛顿设计学院,同时也是1851年世界工业博览会的建筑师之一。
1852年他受命担任新水晶宫的设计总监,水晶宫位于伦敦南方的悉丹翰。
《世界装饰经典图鉴》一书是他留给世人的宝贵遗产,并成为一部不朽的古典作品。
欧文·琼斯逝于1874年。
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英国作家和美术评论家。
他对社会的评论使他被视为道德领路人或预言家。
主要作品:《时至今日》、《芝麻与百合》、《野橄榄花冠》、《劳动者的力量》、《经济学释义》、《威尼斯的石头》、《建筑七灯》等。
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英国人(1834-1896):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世界知名的壁纸花样和布料花纹的设计者。
他同时是一位小说家和诗人,也是英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早期发起者之一。
1859年,受莫里斯委托,建筑师菲里普·韦伯为莫里斯在肯特设计了一幢住宅,这是一栋具有创造性的建筑,强调了功能性、实用性和舒适性。
因外墙用了红砖,他们为之取名为“红屋”。
在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合作下,他自己动手按自己的标准设计和制作家庭用品。
在设计过程中,他将程式化的自然图案、手工艺制作、中世纪的道德与社会观念和视觉上的简洁融合在一起。
1861年,莫里斯和他的朋友成立了“莫里斯、马歇尔、福克纳公司,从事家具、纺织品、彩绘玻璃和日用品的设计和制作。
他们生产一种“一天完成”家具,结构非常简洁,其突出的特点具有浓郁的民主色彩。
1890年,莫里斯创办了克尔姆斯科特出版社。
莫里斯自己动手设计铅字字样、书籍边饰和词首字母,请伯恩-琼斯画插画,用专门进口的油墨和手工方式生产的纸印刷书籍,他在此设计和出版了53种书籍。
一、艺术与手工艺时期的设计英国设计师威廉•莫里斯掀起“艺术与手工艺运动”。
(红屋,韦布设计外观和内部)莫里斯主张复兴传统手工艺和回归中世纪或文艺复兴早期淳朴、自然的工艺风格。
“拉斐尔前派兄弟会”——莫里斯/福特•布朗/爱德华•伯恩•琼斯/但丁•罗塞蒂/菲利普•韦布莫里斯书籍设计 1894年《闪耀平原的故事》莫里斯领导的“艺术与手工运动”不仅影响到欧洲其他国家,还影响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
发行了一本著名刊物——《工作室》这一时期英国家具设计的代表人物是查尔斯•沃赛/巴里•斯柯特;艺术与手工艺运动风格特征:1吸收中世纪手工艺和日本装饰元素,大量采用动植物纹饰,主张“师法自然”,形成清新活泼、富有生机的艺术效果;2注重材料的选择,发挥各种材料的额优势,注重材质肌理的表现;3设计较为朴实、大方、实用,具有温馨浪漫的气质;4表现出知识分子阶层高度理想化的社会改良思想,具有社会化,民主化和大众化倾向。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贡献与局限;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在莫里斯和拉斯金等人的领导下,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结合”的原则,主张艺术家应当从事产品设计,反对“为了艺术而艺术”。
这对于近现代设计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局限:1从审美的角度反对工业化时代生活用品的机械生产及其造型样式将手工艺推向了工业化的对立面;2反对机械化大批量生产,主张艺术家变成手工艺人,造成其工业设计革命的进程被大大延迟了。
二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产生于法国,产生背景与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十分相似:1都是对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和过度装饰的反对;2都对大工业生产持谨慎的观望态度,3都热爱自然的装饰主题,并且都受到象征注意和唯美主义的影响。
新艺术运动与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区别:1后者主要受中世纪手工艺与哥特风的影响,将其作为发展的重要参考与借鉴;2新艺术运动则放弃了这些传统风格,强调自然题材以及超越自然的更抽象的线条和更丰富的色彩。
萨穆尔•宾巴黎“新艺术之家”(起源)(运动中心主要在巴黎南锡)三大设计组织:新艺术之家、现代之家、六人集团。
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第一讲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1.“工艺美术”运动(英国,19世纪60年代开始,现代设计的开端)2.“新艺术”运动(法国,19世纪末开始,承上启下)3.“装饰艺术”运动(装饰运动在20世纪初的最后尝试)4.“现代主义设计”运动(20世纪20年代开始,20世纪设计的核心)5.“国际主义设计”运动(二战后兴起,20世纪50——70年代风行,是现代主义设计在战后的发展)6.设计多元化格局(20世纪60年代以来)第二讲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本讲主要内容:一、工艺美术运动的概念、风格、意义及其影响二、1851年英国世界博览会与“水晶宫”三、威廉·莫里斯(Willian Morris)一、工艺美术运动的风格、概念、意义及其影响1、工艺美术运动的概念工艺美术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起源于英国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兴起,设计产品的工业化批量生产,造成了设计水准的下降,设计上艺术与技术分离的局面。
这场运动的契机是1851年在伦敦水晶宫中举行的世界博览会,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运动的主要奠基人是威廉·莫里斯(Willian Morris),这场运动的风格影响到其他欧洲国家和美国,在20世纪开始失去势头,但是对于精致、合理的设计,对于手工艺的完好保存迄今还有相当强的作用。
2、“工艺美术”运动风格(一)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二)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提倡哥特式风格和其他的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和良好功能。
(三)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特点。
(四)主张诚实的、诚恳的设计,反对设计上的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趋向。
3、工艺美术运动的意义及其影响(一)工艺美术运动从英国开始,范围扩展到美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瑞典、芬兰、丹麦、挪威、冰岛),其设计风格涉及到平面设计、家具设计、陶瓷设计、建筑设计、纺织品设计等方方面面。
现代设计作品中体现莫里斯设计美学的作品莫里斯·海伍德(WilliamMorris)是19世纪末英国最具代表性的设计师和艺术家之一。
他的设计美学强调实用性和美学价值的结合,以及手工制作和自然元素的重要性。
以下是几个现代设计作品,体现了莫里斯设计美学的精髓:
1. 芬兰阿尔托大厦(Alvar Aalto):这座建筑体现了莫里斯关
于自然元素的设计理念,建筑采用了大量的木材和玻璃,呈现出自然、温馨的氛围。
2. 英国约翰·刘易斯部分连锁店(John Lewis):这个品牌一直遵循莫里斯的设计理念,注重手工制作和自然元素的运用。
店铺内部的陈列和家具设计都充满了古朴、温馨的气息。
3. 丹麦著名设计师阿恩·雅各布森(Arne Jacobsen)的家具设计:雅各布森的家具设计简洁、实用,体现了莫里斯设计美学中实用性和美学价值的结合。
4. 瑞典家具品牌Ikea:Ikea注重手工制作和自然元素的运用,产品设计简单、实用,体现了莫里斯的设计理念。
这些现代设计作品不仅继承了莫里斯的设计美学,同时也将其发扬光大。
莫里斯的设计理念在现代设计中仍然有着广泛的影响,为我们带来了更加美好、自然的设计世界。
- 1 -。
浅析二战后英国工业设计的发展工业革命最早发生于英国,并为英国工业设计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悠久的发展历史中,诞生出很多优秀的作品。
19世纪中叶,在工业革命、机械化大生产、激烈的市场竞争等影响下,约翰·拉斯金、威廉·莫里斯倡导并发起的工艺美术运动开启了现代设计思想的先河。
起源于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开启了英国设计的发展新局面,对现代主义设计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与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然而自工艺美术运动以后,英国在现代设计的发展上渐渐落后于俄、法、德、荷等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发展。
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在这些国家广泛传播并发展的同时,英国却逐渐陷入理论争执的无尽漩涡中。
英国的设计发展滞缓,设计理论和设计实践都没能得到良好发展,逐渐落后于时代潮流。
二战初期英国受到法西斯的侵略,被动挨打的局面让这个国家饱受战乱之苦,深深影响了英国工业设计的发展进程。
政府没有认识到发展设计的重要作用,因而没有有效的引导措施和扶持政策;理论争执在各界人士中持续发酵,没有重视实践探索;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二战结束之后,英国政府正视工业设计的发展,并大力推动工业生产,致力促进国民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注重工业设计水平的提升。
英国工业设计的发展环境在英国政府的积极支持下开始好转,通过政府的宣传力量,设计重又得到了人民大众的重视与尊重,由此工业设计的发展环境日渐改善,英国工业设计的发展模式在其历史背景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与美国市场导向的发展模式有很大差别,这也为英国设计重回世界优秀设计行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44年,工业设计协会在英国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成立了。
其中设有工业部,旨在服务于工业设计的专业人员、企业及制造商。
工业部又下设设计中心,主要工作内容是对世界工业设计情报的收集与整理。
资料部以工业设计教育的普及为宗旨,服务于广大市民。
该协会出版的设计杂志《设计》闻名世界,《设计》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在80多个国家都得到畅销,该杂志对各国艺术设计的发展动态都做了详尽的介绍,涵盖范围非常广泛;1946年,第一个英国工业设计展览“不列颠能做”在阿尔伯蒂博物馆举办,很多参与展出的设计作品都受到流线型风格的影响,还有很多作品具有斯堪的纳维亚风格特征;时隔两年,第二个名为“不列颠人的节日”的展览活动也成功举办,展出的设计作品更具现代主义的风格特征。
英国现代设计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有许多科学发现和发明,由于工业革命的影响英国的经济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而且是欧洲最大的金融中心。
英国的各类学校和大专院校随着该国举世瞩目的技术、工业和金融革命而发展起来。
19世纪末,在英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拉斯金—莫里斯的“美术家与工匠结合才能设计制造出有美学质量的为群众享用的工艺品”的主张影响下,英国出现了许多类似的工艺品生产机构。
1888年英国一批艺术家与技师组成了“英国工艺美术展览协会”,定期举办国际性展览会,并出版了《艺术工作室》杂志。
拉斯金—莫里斯的工艺美术思想广泛传播并影响欧美各国。
这就是所谓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但是,由于工业革命初期人们对工业化的意识认识不足,加上当时英国盛行浪漫主义的文化思潮,英国工艺美术的代表人物始终站在工业生产的对立面,在20 世纪20 、30 年代期间却落后了,正当德国、俄国、荷兰人努力发展现代设计时,英国人却在为设计定义喋喋不休地争论,停留在理论的探讨上,而没有能够在设计实践上发展,因此,英国的现代设计有相当一个时期是落后于国际水准的,而欧美一些国家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得到启示,又从其缺失之处得到教训,因而设计思想的发展演变快于英国,后来居上。
英国产品设计的落后,除了以上原因以外,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是英国的制造业在70 年代以来不断衰退。
工业设计依附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制造业,如果一个国家的制造业不发达,工业设计也断然不能发达。
英国在战后已经基本丧失了战前的世界超级大国地位,国力逐步衰退,传统工业夕阳工业而被新兴工业取而代之,而英国在新兴工业上则远远落后干美国、德国这些国家。
因此,工业设计必然落后。
英国独立设计事务所发展却很有特色。
英国虽然在总体上比美国差很多,但是,具体到比较前卫的设计行业来看,则依然是非常先进的。
1960年代的波普设计运动就开始在英国,代表了设计最富于前卫的一个流派,与正统的国际主义、现代主义设计分庭抗礼。
英国政府对于设计是重视的。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英国政府已经成立了旨在促进设计水平的英国设计协会。
这个政府机构组织各种设计展览,设计会议,同时出版世界最重要的设计杂志《设计》,对于促进英国的设计水平,起到重要的作用。
拿破仑曾经说过:每个英国人都是个小店东。
他的这个说法,起码指出英国人的两个特征:一是生性节俭,不舍得花费;另一个是勤于小买卖、小生意,零售业发达。
这两个特点,其实是英国杰出的零售业室内设计、商店室内设计、橱窗设计、与销售有关的平面设计产生
的主要原因。
英国人与美国人虽然语言相同,文化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他们在个人消费上却有很大的差别:美国人习惯花费,不讲究储蓄,物质丰富,而普遍沉溺于丰裕之中,购买时漫不经心,讲究方便、舒服,对干设计好坏不太经意,设计品味一般来讲比较平庸;英国人天性节俭,不习惯大手大脚地乱花钱,购买时比较细心选择,对于设计比较讲究,特点是对设计所表达的社会象征性看得很重。
因此,虽然从总体来看,英国的现代设计并不太强,但是,具体到商业室内设计和展示设计来看,英国则具有很特别的优势。
比较具有国内和国际影响的室内设计集团是康兰设计集团。
这个集团从事大量的商业室内设计和企业形象设计,成绩显著。
由于伦敦的高街是英国高档零售业的中心,因此,康兰设计集团也被评论界称为“高街风格”,不少英国重要的室内设计家都为高街的高级时装店和其他奢华的商店设计,除了康兰集团以外,还有罗德尼·费舍、斯提华德·迈科尔、戴维·戴维斯等人。
由于具有促销的传统,因此英国的广告行业非常发达,世界最大的几家广告公司中,有不少是英国公司。
这些广告公司的存在,使英国具有一支庞大的广告设计队伍,同时,因为这些广告公司的活动范围是国际性的,因而,英国的广告从业员也最具有国际活动能力。
英国的这种世界性商业活动结果,造成了大批外国设计公司都把总部设在伦敦,以便利用英国的国际能力来接触外国市场。
90 年代中,世界上最大的10 家设计公司中的8 家都在伦敦有设计办事处,或者干脆把总部设在伦敦。
这些公司并非英国公司,很多都是美国公司,但是以伦敦作为设计咨询的中心,有利于这些企业接触世界各国的企业,发展业务,因此,英国自然成为提供国际性设计服务、设计咨询服务的中心。
对于这种大企业型的设计业,英国不少独立设计家认为是造成设计质量千篇一律和低水平的原因,因此,有不少人反对大设计企业。
英国因而又出现了相当一批为国际市场服务的小型、甚至是个人的设计事务所非常活跃。
其中一个最典型和杰出的例子是设计家尼维尔·布洛迪。
他说:现在的英国的设计完全商业化了,除非你把产品标上“设计”的牌号,即便这个产品根本是设计得非常差的也好,否则你根本没有办法卖出商品。
因此,他成立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利用自己的设计探索,企图达到优秀设计和比较少商业化倾向的目的。
布洛迪的设计具有非主流化的特点,特别是他的平面设计作品,个人风格强烈,具有鲜明的特色,与主流的大设计公司的风格大相径庭。
英国的这种设计挑战,对于美国垄断的大型设计咨询业来说,很难造成动摇作用,真正形成自己有力的设计力量的英国独立设计业是平面设计。
除了布洛迪以外,还有沃尔夫·奥林斯等人,都非常具有自我特点。
大部分杰出的英国工业设计家都与家具设计有关,从他们的设计上可以看出英国设计家反国际主义、反米斯、主张部分传统复兴的趋向,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家有贾斯帕·莫利森、马修·希尔顿、洛德·阿拉德、马丁·瑞安等等。
英国的建筑设计却非常出色,70 年代以来,出现了好几个重要的世界级设计大师,其中包括采用高科技风格设计的里查·罗杰斯(设计了巴黎的蓬皮杜文化中心)、诺尔曼·弗斯特(设计了香港的汇丰银行大厦等)、后现代主义的大师詹姆斯·斯特林(设计了德国斯图加特的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等)等等。
他们都是当代最重要的设计大师,大量在英国以外从事设计活动,非常有影响力。
与英国比较落后的工业设计相比,英国的建筑设计具有特殊的国际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