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设计简史第三章 现代设计的成熟期
- 格式:pptx
- 大小:8.99 MB
- 文档页数:23
目录第一章绪论 (2)第一节关于现代设计史的起始时间 (2)第二节设计与经济的关系 (3)第三节设计与艺术、科学的关系 (5)第四节现代设计艺术的形态范畴 (5)第二章现代设计的滥殇时期 (7)第一节现代设计产生的前提和社会历史条件 (7)第二节工业革命初期设计发展的新动向 (7)第三节现代设计意识的萌芽——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7)第三章现代设计的肇始时期——“新艺术运动” (9)第一节新艺术运动的源流及主要表现 (9)第二节“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的表现 (10)第三节新艺术运动在美国 (11)第四节自成体系的北欧设计 (12)第四章现代设计的演进时期——现代主义设计 (12)第一节现代主义设计的定义、形式及特征 (12)第二节德国工业同盟和现代设计运动的发生 (13)第三节荷兰风格派运动 (14)第四节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 (15)第五节现代主义设计在欧美其它国家的表现 (17)第五章现代设计演进中的装饰艺术运动 (22)第一节装饰艺术运动的历史渊源与风格特征 (22)第二节装饰艺术在法国的表现 (23)第三节装饰艺术运动在美国的表现 (25)第四节装饰艺术运动在其它国家的表现 (27)第六章现代主义设计教育体系的形成——包豪斯 (27)第一节包豪斯的历史 (27)第二节包豪斯的设计艺术教学体系 (29)第三节包豪斯的设计成就 (31)第四节包豪斯的历史作用及影响 (31)第七章现代设计的成熟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设计 (32)第一节德国30-50年代的工业设计 (32)第二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美国的设计 (35)第三节意大利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 (38)第四节战后日本工业设计的起步 (39)第五节战后英国现代设计的发展 (41)第六节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现代设计的发展 (42)第八章现代主义设计的持续与反叛时期——20世纪60、70年代的设计 (45)第一节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审美观念的变化 (45)第二节领先世界的意大利设计 (45)第三节后来居上的日本设计 (47)第四节反思和发展中的美国设计 (48)第九章设计多元化的发展——后现代主义时期(20世纪80年代之后) (50)第一节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及理论探索 (50)第二节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 (53)第三节后代现代主义与工业产品设计 (55)第四节后现代主义设计时代的平面设计 (59)第一章绪论世界现代设计史的全面梗概:这段设计史,是同这一时期的政治格局、经济发展状况、思想文化意识及人们的审美价值取向等有机联系在一起的;该时期设计艺术种类的变化、设计范畴的扩大、设计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与文化的制约和影响。
世界现代设计简史一、名词解释1、设计答:维克托·帕巴奈克在《为真实世界的设计》中提出:设计是为赋予有意义的秩序所做的有意识和机智的努力。
2、现代设计答:现代设计是为现代人、现代经济、现代市场和现代社会提供服务的一种积极的活动和行为,目的是优化、美化、合理化人的生存方式、生存环境,以及器物和工具等。
现代设计的重要特征是“和谐化设计”。
主要是指在设计方面力求做到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人与所有生灵之间的和平共处,共生共存,并以和谐化的社会构筑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关系以及和谐空间。
树立“以生灵为本”的设计理念。
终极目标和最高境界——合情、合理、和谐。
3、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答: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是英国19世纪下半叶形成的一场设计运动。
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而在设计领域内开展的一项改革运动。
它是以追求自然纹样和哥特式风格为特征,旨在提高产品质量,复兴手工艺品的设计传统。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是现代工业设计的先导。
说它是一次运动,是因其影响波及面大,具有国际意义。
这场运动以英国诗人、文艺批评家约翰·鲁斯金的理论为指导,由诗人兼文学家、设计师,被誉称为“工业设计之父”的威廉·莫里斯倡导宣传并身体力行。
代表人物有莫里斯、麦金托什、拉菲尔前派等,代表作品:莫里斯与菲利普·韦布设计的红屋、格林兄弟设计的根堡住宅花园。
4、新艺术运动答: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次影响相当大的装饰艺术领域的设计运动,持续长达十年。
它由法国起源,之后蔓延到荷兰、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奥地利、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中欧各国,乃至俄国并超过大西洋波及美国。
成为一个影响广泛的国际设计运动。
新艺术运动追求完全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彻底走向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强调自然中没有完全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而装饰的动机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
现代设计形成和发展的背景:1、是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技术条件下之必然产物。
2、是设计界改变以往专为权贵服务的方向,转而提出要为民众服务的口号下的产物,是设计民主化的进程。
3、它的形成是基于社会的日益富裕,中产阶级日益在社会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社会日益向消费时代转化,科学技术日益膨胀,大众媒体日益咄咄逼人,世界结构从二战以后对峙转变为冷战后的新复杂格局等因素下,通过商业活动、贸易竞争、文化发展、知识份子对社会危机的不断思考和忧虑得到表达和完成的一个进程。
1、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发展状况:欧洲18世纪仍处在农业经济时代,是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时代的来临,主要的设计活动为:1>贵族的设计,无论是建筑还是家具,都以他们服务为中心,设计不是大众享有的。
两大优点:知识分子的思考;外界的交流。
代表作:法国路易十四时期巴洛克风格的凡尔赛宫。
2>底层的为大众服务的手工艺出身的建筑师:为农民建筑简陋的住房,完全采取中世纪的学徒师傅方式,没有设计图,完全凭记忆。
缺乏知识分子的激动,没有外界的构思,基本上是封闭式的,联系性的,但他们是真正的民间艺术。
背景:18世纪末,工业化来势汹汹:1、欧洲出现手工艺的会社或联盟来对抗工业化、保存民间工艺。
2、作为贵族设计的思想来源之一的知识分子的思考,虽未完全受到威胁,但也面临改革,原因是资产阶级的发展。
趋势:设计的当时主要从建筑设计、家具设计开始,早期建筑探索主要是古典的最精华的部分。
18世纪末,少数的设计家要改造罗马风格早成的垄断局面,发展古典复兴设计。
代表,法国包利等,采用图斯坎风格,但大多只保存在图纸上。
图斯坎风格是早期的古典风格的基础。
设计上的探索从以罗马风格为核心的所谓意大利风格发展到希腊主义、图斯坎风格,这场运动称为浪漫主义。
在美国的最大体现是华盛顿;英国的古典复兴设计是非常具有特色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纳什的伦敦的改造计划19世纪,对新古典的主义进行挑战的主要风格是哥特风格,促进哥特风格复兴的主要建筑家是普金和斯各特;普金的两个要求:功能好,装饰应该与功能吻合。
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亨利·柯尔,设计水平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工业与艺术的分离,大部分艺术家和设计师们仍坚持着传统的设计方式,机械生产属于批量化生产,与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产生了紧密的联系普金与查尔斯·巴利,新威斯敏斯特宫,哥特主义约瑟夫·帕克斯顿“水晶宫”迈克尔·托耐特与曲木层压家具英国汇集了包括古希腊、古罗马、拜占庭、哥特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装饰元索,之后再通过拼凑、模仿和变形等手法自由组合形成的繁复奢华的折衷主义设计风格是当时最流行的风格。
“优美”、“高贵”和“典雅”的迫切愿望,新艺术形式之前的焦躁心态。
莫里斯公司的产品设计风格鲜明:1.所有制品都是手工制造,体现了明确反机械倾向;2.装饰风格—反维多利亚趣味的矫揉造作,提倡简单朴实的哥特和中世纪风格,3.产品设计功能良好;4.装饰设计受东方平面艺术影响,充满浪漫的自然主义色彩。
莫里斯邀请韦布红屋莫里斯领导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工作室》1888年,莫里斯在伦敦成立了“艺术与手工艺展览协会”●新艺术运动法国“新艺术”运动的中心主要集中在巴黎和南锡两座城市。
1900年,在第五届巴黎世界博览会上,法国的“新艺术”风格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新艺术运动由此达到顶峰。
有三个设计组织影响较大,它们分别是:新艺术之家、现代之家和六人集团穆夏他的平面设计同样吸收了日本版画对于外形和轮廓优雅的刻画手法,并带有拜占庭艺术的华美色彩和几何装饰效果,以及巴洛克、洛可可艺术细致而富于肉感的描绘。
他用感性化的装饰线条、简洁的轮廓线和明快的水彩效果创造了被称为“穆夏风格”的人物形象(图3-13)受日本艺术的影响,拉里克的首饰设计也多取材于自然主题,如花卉、植物、昆虫和人物等,新艺术风格甚为浓郁。
他让珠宝首饰在富有现代感的同时,又进一步提升至雕塑艺术的高度法国“新艺术”时期的陶瓷设计具有如下特征:(一)用陶瓷仿制雕塑名作并编辑成套。
第一讲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1.“工艺美术”运动(英国,19世纪60年代开始,现代设计的开端)2.“新艺术”运动(法国,19世纪末开始,承上启下)3.“装饰艺术”运动(装饰运动在20世纪初的最后尝试)4.“现代主义设计”运动(20世纪20年代开始,20世纪设计的核心)5.“国际主义设计”运动(二战后兴起,20世纪50——70年代风行,是现代主义设计在战后的发展)6.设计多元化格局(20世纪60年代以来)第二讲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本讲主要内容:一、工艺美术运动的概念、风格、意义及其影响二、1851年英国世界博览会与“水晶宫”三、威廉·莫里斯(Willian Morris)一、工艺美术运动的风格、概念、意义及其影响1、工艺美术运动的概念工艺美术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起源于英国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兴起,设计产品的工业化批量生产,造成了设计水准的下降,设计上艺术与技术分离的局面。
这场运动的契机是1851年在伦敦水晶宫中举行的世界博览会,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运动的主要奠基人是威廉·莫里斯(Willian Morris),这场运动的风格影响到其他欧洲国家和美国,在20世纪开始失去势头,但是对于精致、合理的设计,对于手工艺的完好保存迄今还有相当强的作用。
2、“工艺美术”运动风格(一)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二)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提倡哥特式风格和其他的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和良好功能。
(三)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特点。
(四)主张诚实的、诚恳的设计,反对设计上的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趋向。
3、工艺美术运动的意义及其影响(一)工艺美术运动从英国开始,范围扩展到美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瑞典、芬兰、丹麦、挪威、冰岛),其设计风格涉及到平面设计、家具设计、陶瓷设计、建筑设计、纺织品设计等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