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电磁波与信息技术和第十一章 物理学与能源技术教学质量评估试卷 教科版
- 格式:doc
- 大小:235.50 KB
- 文档页数:5
第十章电磁波与信息技术第1节神奇的电磁波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磁波的产生.2.知道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3.理解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4.会用c=λf求速度、波长或频率.5.理解光是一种电磁波.【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知悉可以人为获得电磁波.培养学生想像与理论结合的科学的学习态度.2.通过对信息的搜集、整理,理解电磁波的大家族.3.通过动手实验证明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开展的作用.2.深化体会物理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激发学生观察生活、考虑生活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1.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2.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他们身边.【难点】1.使学生切实在实体验到电磁波的存在.2.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自然奥秘的探究的兴趣.教学过程知识点一认识电磁波【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0-21,完成以下问题:1.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又产生变化的电场,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互相联络在一起,就会在周围空间形成电磁波.2.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电磁波.虽然电磁波看不见(可见光除外)、摸不着,但它确实是存在的,它可以为我们传递信息和能量.【合作探究】演示一感知水波、声波1.水波的形成:小石子投到平静的水面上(如以下图所示),泛起涟漪,因为波源位置的水面受到了扰动形成了水波.2.声波的形成:轻轻拨动琴弦(如以下图所示),琴弦的振动激起了声波,由于声源发生了振动所以形成了声波.演示二探测电磁波翻开收音机,转动调谐旋钮,调至没有电台的位置,如下图.将导线一端接在干电池的负极,另一端时断时续地与电池的正极接触.1.从收音机里能听到什么?答:听到与导线接触或分开正极瞬间同步的“嚓嚓〞声.2.为什么会听到这个声音?答:这是因为在导线与电池组成的电路中产生了快速变化的电流,变化的电流产生了电磁波,收音机接收了这一电磁波,并把它放大转换成声音,这就是我们听到的“嚓嚓〞声.3.此实验说明了什么?答:与水波、声波的形成相似,导线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空间产生电磁波.【老师点拨】1.当导线中的电流大小或方向发生迅速的变化时,就会在周围空间激起电磁波,也会向外传播.2.虽然有些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客观存在的,并能给我们传递各种信息和能量.【跟进训练】在日常生活中,当你翻开或者关闭电灯时,你会从旁边工作着的电视机屏幕上看到一条程度线,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C)A.电流通断时开关中金属碰撞声是影响B.电路通断时交流电通过家庭电路对电视机的影响C.电流通断时发出的电磁波被电视机接收而产生的D.以上原因都不对知识点二描绘电磁波【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1,完成以下问题:1.电磁波有频率,其单位为赫兹(Hz),是由波源振动的快慢决定的.常用单位:千赫(KHz)、兆赫(MHz).2.电磁波以波的形式,从波源出发在空间传播.波峰与波峰之间或波谷与波谷之间的最小间隔就是波长.3.电磁波传播的速度叫作波速.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它能在真空中传播.【合作探究】演示三电磁波的传播实验一把一个无线放在塑料袋,再放入水槽中,并给这个挪动打.1.这个挪动可以收到信号吗?答:可以收到信号.2.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答:说明电磁波可以在液体中传播.实验二把一个挪动放在密闭的木制的盒子里,并给这个挪动打.1.这个挪动可以收到信号吗?答:可以收到信号.2.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答:说明电磁波可以在固体中传播.实验三把一个挪动放在真空罩中,并给这个挪动打(如下图).1.这个挪动可以接收到此信号吗?答:可以接收到信号.2.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答:说明了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演示四电磁波的图像观察如下图的电磁波图像,答复以下问题:1.上图中,波的形状是怎样的?答:是凹凸相间的,即有凸起的局部也有凹下局部.2.哪局部是波峰,哪局部是波谷?哪局部是波长?答:向上局部就形成像山峰似的浪尖,叫做波峰;向下局部就形成凹谷,叫做波谷;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间的间隔是一定的,这个间隔叫波长(λ).3.如何定义频率?答:波在1秒内出现的波峰数(或波谷数)叫做频率(f).4.波是如何把振动由近及远向外传播?答:每上、下振动一次就形成一个波峰和波谷,假设上、下振动假设干次,那么这列水波就以波峰—波谷—波峰—波谷向外传播出去.【老师点拨】1.描绘电磁波的物理量有:波长、频率、波速.2.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跟进训练】月球上没有空气,是真空,声音无法传播,宇航员可以利用无线电来传递声音信息.知识点三电磁波谱【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2-23,完成以下问题:1.电磁波是个大家族,按电磁波频率的上下可分为: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和无线电波.2.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3.波速(c)、波长(λ)、频率(f)之间的关系为:!!!c=λf.###【合作探究】演示五观察收音机的刻度盘翻开收音机,转动调谐旋钮,调到不同频率的位置(如下图),就会收听到不同电台的播送节目.观察收音机的刻度盘,你知道上面数字的含义吗?答:表示其频率范围:调频(FM)56-108兆赫(MHz)中波(MW)525-1 600千赫(kHz)短波1-2(SWl-2)6.00-18.00 MHz.演示六电磁波谱电磁波是个大家族,收音机的刻度盘上标示的只是电磁波家族的一小局部.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都是家族中的成员,只是它们各有不同的波长和频率范围.按电磁波频率的大小,我们可以给它们排排“家谱〞(如以下图所示),看看电磁波家族都有哪些成员.1.电磁波家族分为那几类?答: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2.在电磁波的大家族中,我们最熟悉的成员是?答:可见光.3.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答:以3×108 m/s的速度传播.4.设电磁波的波长是λ,频率是f、波速为c,三者的关系是什么?答:c=λf,c=2.997 924 58×108 m/s=3×105km/s.讨论交流:计算波长翻开收音机,将调谐旋钮转动到中央人民播送电台第一套节目,这套节目的发射频率为640 kHz.请根据c=λf计算这套节目用来发射信号的电磁波的波长.你计算结果与收音机刻度盘上标出的波长数值一致吗?解答:c=3×108 m/s,f=640 kHz=6.4×105 Hz,由c=λf得:λ=cf =3×108 m/s6.4×105 Hz=468.75 m.知识拓展一电磁波的应用电磁波具有能量,在电磁波的大家族里,每个成员都具有不同的能量和不同的频率范围,因此,它们的物理特性和用处各异.我们将在下一节讨论这个问题.知识拓展二电磁波的屏蔽找一个小收音机,收听一个电台的节目,把它分别放到一个封闭的铝制饭盒、硬纸板鞋盒、铁盒及塑料盒中(最好多找出几种不同材料的盒子),看看是否还能听到收音机的声音.从这些实验现象中,你能归纳出怎样的结论?答:金属可以屏蔽电磁波.【老师点拨】1.电磁波的频率、波长、波速的关系式:c=λf.2.电磁波是个大家族,按波长分为几个波段,有长波(用于超远程通信)、中波、短波(用于播送、电报)、微波(用于电视、雷达、宇航通信、微波炉).光也是一种电磁波.各种不同波段的电磁波分别用于通信、医疗、加热等.【跟进训练】1.关于电磁波,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A.微波、无线电波、红外线都属于电磁波B.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比光速小C.抽成真空的玻璃罩能屏蔽电磁波D.根据公式c=λf可以推断频率越高的电磁波,波速越大2.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北京音乐台发射的一种电磁波的频率是FM100 MHz,它的波长是3 m.课堂小结1.认识电磁波当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会向周围空间发射电磁波.2.描绘电磁波(1)电磁波的波长、频率.(2)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或者说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3.电磁波谱(1)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都是家族中的成员.(2)光是一种电磁波,光速即为电磁波传播速度c=3×108 m/s.(3)波速、波长、频率:c=λf.练习设计完本钱课对应训练.温馨提示:教学视频见课件.。
第1节神奇的电磁波【学习目标】1.熟悉到电磁波是一种波。
2.明白光是电磁波,明白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通过动手做,体会探讨进程和科学方式的重要性。
4.通过观看,体会人类对电磁波的利用。
————————行为提示:1.用双色笔将学习目标中行为动词标出来。
2.解读学习目标,引入新课。
归纳总结:判定某种情形下可否有电磁波产生,主若是看是不是有电流的转变,如电流的大小、方向、有无等。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播放视频文件,内容包括:人通过收音机收听广播节目;用遥控器打开电视机;电视塔向全国各地传递电视节目信号;通过电话与他人联系;“勇气号”火星探测器向地球发还图像信号。
日常生活中能够看到各类各样的天线,它们有的是发射电磁波的,有的是接收电磁波的。
咱们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中。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认识电磁波自主阅读教材P20-21的内容,独立试探并完成:1.如下图,打开收音机的开关,旋至没有电台的位置,将音量开大。
取一节干电池和一根导线,拿到收音机周围。
先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将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池的正极摩擦,使它们时断时续地接触。
收音机发出“咔咔”声,说明收音机已经接收到电磁波。
其缘故是当导线跟电池断续接触时,在接通和断开的刹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就迅速转变,发出电磁波。
2.导线中电流的迅速转变会在空间激起(产生)电磁波。
发射电磁波的机械靠复杂的电子线路来产生迅速转变的电流。
方式指导:波长λ、波速c和频率f间的关系为:c=λf。
波速等于波长λ和频率f的乘积。
真空中所有电磁波的波速c=×108 m/s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三,教师巡视。
依照完成情形挑几组同窗率领大伙儿别离学习模块一、二、三,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教师选择两组将讨论结果在全班进行展现,小组之间相互进行点评。
各小组长将各知识板块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现到小黑板上,寻求小组间合作探讨,一起解决。
对照学习目标试探: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2.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知识板块二描述电磁波自主阅读教材P21的内容,独立试探并完成:3.把移动电话放在真空罩中,再用固定电话拨打该移动电话,结果发觉:(1)罩内电话彩灯闪亮;(2)没有听到罩内移动电话的振铃声;(3)从罩内掏出电话发觉,该电话显示有一个未接电话信息。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电磁波与信息技术》教案 教科版一、单元复习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了解电话交换机的应用;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
(2)通过学习,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知道光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3)通过学习,了解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积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2)深入体会物理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兴趣。
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现代电信的优点及其使用知识。
难点:现代电信手段的原理。
三、知识梳理 构造原理 连接 数字电话 光纤通信 网络通信 产生速度传播 波长、频率和波速之间的关系 方式:无线电、微波、卫星通信等利用:广播、电视、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四、教学课时:一课时第一课时模拟电话有线通信 无线通信——电磁波 信 息 的 传 递电话一、复习内容1、电话的结构: 贝尔发明了电话电话组成:话筒、听筒话筒:把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结构与麦克风相同听筒:把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结构象喇叭电话线:传递信号电话工作的流程图为:2、电话交换机:结果:利用电话交换机可以大量减少线路。
电话交换机之间可以连接简述电话交换机的发展过程分析:占线的现象3、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模拟信号: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情况与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情况完全一样,模仿声信号的电信号。
缺点:在传输、放大、加工的过程中易失真,从而使传递的信息发生变化。
数字信号:利用数字的组合来代表信息的信号。
特点:一般只有两个数字,在传输、放大、加工的过程中很稳定,容易编辑。
4、电磁波的产生:变化的电流产生电磁波5、电磁波的传播:在很多介质中可以传播,在真空中也能传播;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用c 表示:c =3×108m/s (这是宇宙中最大的速度)①波长:用λ表示,单位是m②频率:1秒钟变化的次数,用f 表示,单位Hz (1MHz =1000kHz =1000000Hz )它们的关系: c =λf6、电磁波的分类:长波、中波、短波、微波7、无线电广播: 大致过程:声信号→电信号→电磁波→发射→接收机→声信号听筒 话筒变化电流 声音 声音但有两个问题:①信号弱;②频率低,传递性差解决方法:①放大;②加一载波,接收后再去掉8、电视的发射和接收:传播过程与无线电广播基本相同,但多了图像信号,必须把图像转换为电信号,与声音一起发射9、移动电话:即有发射功能,又有接收功能。
第10章电磁波与信息技术单元总结知识要点一:电磁波及其应用1.产生:导体中的电流迅速变化时,导体周围就会产生电磁波。
2.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不需要任何介质。
3电磁波的特征:(1)波长:相邻的两个波峰(波谷)的距离。
符号λ,单位是米(m)(2)波速: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单位是m/s。
波速的大小跟介质有关,跟波长、频率无关。
对于同种介质而言,电磁波的波速是定值。
比如真空电磁波的速度始终等于光速,即C=3x108m/s。
(3)频率:波源一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用字母ƒ表示,单位是Hz。
在真空中的电磁波,当波长越小,频率越高;波长越大,频率越低。
4.不同频率的电磁波特点不同,有不同的应用:(1)医疗上利用γ射线做外科手术;利用X射线判断身体某些部位是否异常。
(2)通信上利用微波及无线电波来传送信息,无线电波更是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移动通信、导航雷达等、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都是以电磁波为传递信息的载体。
作为载体的无线电波,频率越高,在相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就越多。
(3)生活中的空调、电视机遥控器用的是红外线;微波炉用的是微波;我们看东西是因为可见光。
(2019荆州)关于电磁波和现代通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B.我国建立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导航的C.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传递信息的D.电话听筒是把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答案】A【解答】A.导体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故A项说法正确。
B.卫星在太空中,太空中是真空,声波在真空中不能传声,所以不能利用超声波导航,故B项说法错误。
C.固定电话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来传递信息的,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C项说法错误。
D.电话的话筒是把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听筒是把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故D项说法错误。
故选:A。
(2019 随州)目前中国网民数量和网络规模均位居全球第一,WiFi上网是当今广泛使用的一种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它传递信息用到的载体是()A.次声波B.超声波C.电磁波D.可见光【答案】C【解析】次声波、超声波都属于声波不能再真空中传播。
第十章电磁波与信息技术第十一章物理学与能源技术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各种波中,不属于电磁波的是(C)A.微波B.短波C.声波D.长波2.关于电磁波及其应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A.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与光速相同B.移动电话只能接收电磁波,不能发射电磁波C.用三颗地球同步卫星就可以实现全球通信D.无线电波中,长波的频率小于短波的频率3.互联网有很多用途,下列用途中不属于互联网络的是(A) A.可远距离运输货物B.可实现远程登录C.可进行电子会议D.用户间互发电子邮件或简报4.WiFi是一种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常见的连接方式是通过一个无线路由器来实现的。
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无线路由器是通过电磁波向四周有效范围内的终端传送信息的B.无线路由器是通过红外线向四周有效范围内的终端传送信息的C.无线路由器向四周传送信息的速度大于光速D.无线路由器向四周传送信息的速度小于光速5.科学家高锟由于在光纤领域的特殊贡献,获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关于光纤通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在光纤中光波是经过多次折射向前传播的B.光纤通信中使用的“导线”是光导纤维C.光纤的能量损耗比一般通信电缆小得多D.采用光纤通信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传输大量信息6.在日常生活中,当你打开或者关闭电灯时,你会从旁边工作着的电视机屏幕上看到一条水平线,或者从旁边的收音机中听到“喀喀”的杂音,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C)A.电流通断时开关中金属碰撞声的影响B.电路通断时交流电通过家庭电路对收音机或电视机的影响C.电流通断时发出的电磁波被收音机、电视机接收到而产生的D.以上原因都不对7.目前卫星通信是利用与地球同步运行的卫星,作为微波通信的中继站(信号的中转),实现全球的通信,也就是让卫星收发的电磁波覆盖整个地球,则至少需要的卫星数量是(B)A.2颗B.3颗C.4颗D.5颗8.某同学有一台收音机,经过观察他发现收音机上标有“FM-88~108MHz”的字样,经过询问老师,他知道了“FM”表示调频立体声,下面是他关于该波段波长的几种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B) A.3.41m~2.9mB.3.41m~2.8mC.0.29m~3.6mD.0.28m~3.6m9.如图所示的是1990年和2050年世界各类能源在消耗总量中所占的比例。
《神奇的电磁波》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神奇的电磁波》,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法、教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七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由“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和“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两部分构成。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物理,从自然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验和活动,从被动到主动,在锻炼能力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了解科技发展,从而融入到现代社会中。
所以本课《电磁波的海洋》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注重全员参与、让学生主动探究等方面作了一些努力。
2.教学难点重点(1)难点:①使学生切切实实体验到电磁波的存在;②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自然奥秘的探索的兴趣。
(2)重点:①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②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他们身边。
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电磁波的产生;②知道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③了解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④常识性了解c=λf;⑤了解光是一种电磁波;⑥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验知悉可以人为获得电磁波。
培养学生想像与实践结合的科学学习态度;②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整理,了解电磁波的大家族;③通过动手实验证明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②深入体会物理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观察、思考生活的兴趣。
4.教具与学具电视塔图片、手机(两部)、收音机、真空罩、电池、小灯泡、开关、导线、学生收集的资料、投影仪和课件等。
二、说学情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一个科学探究的素养,在学习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后也期望继续研究并且去解决一定的生活问题。
所以在教学各个环节中注意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入手,再通过猜想、分析、实验、推理等手段来处理问题,层层深入,最后通过学生动脑分析、动手操作来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还会大大加强学生学习物理、运用物理的自信心。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 神奇的电磁波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对于《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 神奇的电磁波》这一节课的设计意图,在于激发学生对于电磁波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我希望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能够理解电磁波的基本概念,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并初步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电磁波的基本特性,知道电磁波在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应用,以及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基本能力。
在教学难点和重点上,我将其定位于电磁波的产生原理以及电磁波的传播特性。
我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深入理解电磁波的产生过程,以及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为了实现这些教学目标,我准备了一些简单的教具和学具,如电磁波演示器,无线电波发射器等,以及一些实验器材,如放大镜,光盘等。
在活动过程中,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引导学生发现电磁波的存在,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然后,我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原理和传播特性。
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发现和体验,并引导他们思考电磁波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在活动的重难点上,我期望学生能够在实验中观察到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过程,理解电磁波的基本特性,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在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上,我会鼓励学生继续观察和研究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尝试自己设计和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以加深他们对电磁波的理解和掌握。
总的来说,我希望通过这一节课,不仅能让学生掌握一些关于电磁波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他们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欲望,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科学的乐趣和价值。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这次《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 神奇的电磁波》的教学设计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如何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对于电磁波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深入理解电磁波的产生过程和传播特性。
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物理学与能源技术1能量守恒定律教案新版1.能量守恒定律教学目标知识要点1.形形色色的能量课标要求了解各种不同形式的能,知道能量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2.不同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知道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3.能量守恒定律4.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解释实际问题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展示课件:五一期间,我们将去公园放松,秋千图片是其中一项。
如果我们不加外力,摆动时就会停止。
为什么?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让秋千越来越高呢?从学生的交流和讨论中引入新课程。
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知道能源和能量耗散知道永动机违背能量守恒定律,能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合作调查探究点一形形色色的能量展示教材图11-1-1,让学生观察并寻找能量的足迹,并思考:在这些过程中,什么形式的能量已经转变为什么形式的能量?他们遵循什么法律?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或者纠正。
老师:今天我们需要找出在能量不断转换和转移的过程中要遵循的规则。
学生观察并积极讨论。
指出了能量转换过程中各种形式的能量。
探究点二不同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1.能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举几个例子,例如:太阳能炊具将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当人们踢足球时,自身储存的化学能通过人体所做的功转化为球的机械能,等等。
让学生回忆并给出一些例子。
2.能量可以转移。
举出一些例子,如:打台球时,两颗台球之间发生了动能的转移;人们通过热水袋取暖,就是热水的内能转移至人体。
要求学生回忆,并举出一些例子。
老师:那么,让我们根据你的理解来寻找能量的足迹吧!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图11-1-2,开展“能源转化的识别”活动。
对于这个活动,教师可以在课前提供一个表格,以供各个小组填写。
让小组代表回答本小组的讨论结果,并进行总结:能量是可以在不同的物体之间转移的,也可以转化成其他不同的形式的能。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们思考并给出一些例子。
学生以四个人为一个小组,讨论分析图11-1-2中各种能量的名称。
并分析其中的转化与转移过程。
第十章电磁波与信息技术第十一章物理学与能源技术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各种波中,不属于电磁波的是( C)A.微波B.短波C.声波D.长波2.关于电磁波及其应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A.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与光速相同B.移动电话只能接收电磁波,不能发射电磁波C.用三颗地球同步卫星就可以实现全球通信D.无线电波中,长波的频率小于短波的频率3.互联网有很多用途,下列用途中不属于互联网络的是( A)A.可远距离运输货物B.可实现远程登录C.可进行电子会议D.用户间互发电子邮件或简报4.WiFi是一种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常见的连接方式是通过一个无线路由器来实现的。
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无线路由器是通过电磁波向四周有效范围内的终端传送信息的B.无线路由器是通过红外线向四周有效范围内的终端传送信息的C.无线路由器向四周传送信息的速度大于光速D.无线路由器向四周传送信息的速度小于光速5.科学家高锟由于在光纤领域的特殊贡献,获xx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关于光纤通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在光纤中光波是经过多次折射向前传播的B.光纤通信中使用的“导线”是光导纤维C.光纤的能量损耗比一般通信电缆小得多D.采用光纤通信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传输大量信息6.在日常生活中,当你打开或者关闭电灯时,你会从旁边工作着的电视机屏幕上看到一条水平线,或者从旁边的收音机中听到“喀喀”的杂音,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C) A.电流通断时开关中金属碰撞声的影响B.电路通断时交流电通过家庭电路对收音机或电视机的影响C.电流通断时发出的电磁波被收音机、电视机接收到而产生的D.以上原因都不对7.目前卫星通信是利用与地球同步运行的卫星,作为微波通信的中继站(信号的中转),实现全球的通信,也就是让卫星收发的电磁波覆盖整个地球,则至少需要的卫星数量是( B)A.2颗B.3颗C.4颗D.5颗8.某同学有一台收音机,经过观察他发现收音机上标有“FM-88~108MHz”的字样,经过询问老师,他知道了“FM”表示调频立体声,下面是他关于该波段波长的几种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B)A.3.41m~2.9mB.3.41m~2.8mC.0.29m~3.6mD.0.28m~3.6m9.如图所示的是1990年和2050年世界各类能源在消耗总量中所占的比例。
根据你所学的有关能源的知识和图中的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石油在1990年和2050年的世界化石类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例最大B.煤炭和石油等能源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C.2050年石油的消耗量大于1990年石油的消耗量D.图中的水能是指水的化学能10.出行是人们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环节,出行的工具多种多样,使用的工具也不尽相同,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和燃油汽车所消耗能量的类型分别是( A)①生物能②核能③电能④太阳能⑤化石能源A.①③⑤B.①④⑤C.①②③D.①③④11.自然界存在多种能为人类提供生活、生产所需能量的能源。
在下列几组能源中,其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一组是( D)A.水能、石油、核燃料B.风能、煤炭、天然气C.煤炭、石油、天然气D.风能、水能、太阳能12.随着人们对原子核结构认识的不断深入,核能的开发和利用备受关注,有关核能的理解,正确的是( D)A.核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B.太阳能是由氢原子核裂变放出的能量C.能源开发就是要利用核能D.核能是原子核发生变化时放出的能量13.(多选)如图为核电站的结构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C)A.核能是可再生能源B.在核反应堆中核燃料发生核裂变C.蒸汽机驱动涡轮机旋转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涡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14.(多选)为改善驻守在南沙某岛礁边防战士的工作、生活条件,在岛上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
白天,太阳能电池板给蓄电池充电;晚上,蓄电池为探照灯供电。
这样白天与晚上的能量转化形式是( BC)A.白天:太阳能→内能→电能B.白天:太阳能→电能→化学能C.晚上:化学能→电能→光能D.晚上:化学能→电能→化学能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6分)15.高速公路ETC电子收费系统采用的是一种短程无线通信方式。
它通过车载IC卡中感应天线发射的__电磁波__(选填“超声波”或“电磁波”)来收录信息。
小明乘坐的汽车在高速行驶中,他听到车窗缝隙处风的呼啸声,这是空气快速通过车窗缝隙时发生__振动__产生的。
16.建文同学有一台多波段收音机,经过观察他发现收音机在中波波段接收的波长范围由560.7m到186.9m,那么,他这台收音机在中波波段接收的频率范围是__535__kHz__到__1__605__kHz__。
17.被誉为“光纤之父”的华裔科学家高锟因为在“光在纤维中的传输用于光学通信”的成就而获得xx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光在玻璃纤维中的传输情况是光线每次由内层玻璃芯射向外包层的分界面时,均要发生反射,而不折射,从而使光在不断的反射中沿内层玻璃芯向远处传播,如图所示。
请根据图回答:当增大入射光线AB的入射角时,CD光线的入射角__增大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D点将要向__右__(选填“左”或“右”)侧移动。
18.(1)伽利略认为,如果图示中的斜面是光滑的,那么当小球从左侧某一高度向下运动时,无论右侧斜面坡度如何,小球都会沿斜面上升到相同的高度,这是因为小球在这一运动过程中,能的总量是__守恒__的。
(2)众所周知,内能会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低的物体,但不可能自动地从温度低的物体转移到温度高的物体;由于摩擦总会有一些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散失到空气中,但散失到空气中的内能却不可能自动地再转化为机械能,这是因为能量的转化或转移具有__方向性__。
19.xx年,我国在“人造太阳”的项目中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实现电子温度超过5000万摄氏度、持续时间达102s的超高温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
“人造太阳”是利用氢核__聚__(选填“裂”或“聚”)变来获得巨大能量的,我国核动力潜艇“长城号”利用__核裂变__(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提供动力,核能属于__不可再生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0.如图所示为地热发电示意图,说出它的能量转化过程:地热能→__内能__→__机械能__→__电能__。
21.请参照示例,完成以下的填空。
示例:22.潮汐是月球、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作用而产生的。
每天的涨潮与落潮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可以用来发电。
如图所示,在利用潮汐发电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海水的动能传递给发电机,通过发电机转化为__电__能;图中甲、乙两幅图代表涨潮发电的是__乙__;与火力发电相比,潮汐发电的优点是__可再生,无污染__。
23.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为了倡导低碳生活,太阳能热水器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生活。
下表提供的是一装满水的太阳能热水器在太阳照射下的相关信息:太阳照射时间/h太阳能转换为水的内能的效率热水器最大水容量/L10 50% 100水升高的温度/℃水的比热容/[J·(kg·℃)-1] 水的密度/(kg·m-3)60 4.2×103 1.0×103请根据上表信息,通过计算回答问题。
(1)热水器中水的质量为__100__kg。
(2)热水器中的水需吸收的热量为__2.52×107__J。
(3)热水器平均1h所接收的太阳能约为__5.04×106J。
三、阅读与计算题(共12分)24.(8分)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你听说过“乙醇汽油”吗?有这样一则报道:一个美国农民面对自己家里堆积如山的玉米愁容满面:玉米既售价低廉而且销路不好。
他梦想着怎样将这些有着黄金一样颜色的东西变成真正的黄金?他不顾大家都讥笑他异想天开,专程为他的“异想天开”去请教了一位科学家。
这位科学家既同情他也对他的“异想天开”很感兴趣。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考察,这位科学家开发出了“乙醇汽油”,即用玉米生产乙醇,然后以一定比例与汽油混合,就可以供汽车等作为能源使用。
石油被称为“液体黄金”,但是使用传统能源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能源危机正越来越严重地困扰着人类。
所以“乙醇汽油”的开发和利用或许能给人类开发新的能源带来一种新的途径。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乙醇燃烧的过程是__化学__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理论上,完全燃烧28g乙醇可以产生8.4×105J的热量,如果这些热量完全被水吸收,在1标准大气压下,可以将__2.5__kg、20℃的水加热到沸腾。
[c水=4.2×103J/(kg·℃)](2)按照能源的分类,乙醇汽油属于__新(或二次、可再生)__能源,使用乙醇汽油作为能源,与使用传统汽油、柴油等相比具有明显的好处,请你说出一点:__可再生、污染少__。
25.(4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射的无线电波的频率,有981kHz 、9064kHz 、95.6MHz 等,这几个频率的无线电波的波长各是多少?解:频率是981kHz 的电磁波的波长为λ=c f =3×108m /s 9.81×105Hz≈305.8m ; 频率是95.6MHz 的电磁波的波长为λ=c f =3×108m /s 9.56×107Hz≈3.14m 。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