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第4节 第4课时温度的测量
- 格式:ppt
- 大小:3.42 MB
- 文档页数:22
第3课时温度的测量1.观察图中温度计甲和温度计乙(只画出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都可直接测沸水的温度B.都可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两支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一样D.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下列关于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为(C)①观察温度计读数并记录②取出温度计③选取适当的温度计④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⑤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数分钟A.①③④⑤②B.④⑤③①②C.④③⑤①②D.③④①⑤②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0 ℃的冰比0 ℃的水冷B.用体温计也可以测出35 ℃以下的温度C.普通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观察温度D.可以用体温计测开水的温度4.常见普通温度计的横截面是圆形,而体温计的横截面近似于一个三角形,如图所示。
体温计做成这种形状的主要作用是(D)A.使表面粗糙,便于握紧向下甩B.把示数刻在较平的面上,刻度更精确C.节约材料,美观好看D.对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读数5.一支已测过体温但没有甩几下的体温计,读数是37.5 ℃,某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用此体温计再去连续测两个病人的体温。
如果这两个人实际体温为36.8 ℃和38.6 ℃,那么在测量时,体温计上的读数分别为(B)A.36.8 ℃38.6 ℃B.37.5 ℃38.6 ℃C.36.8 ℃37.5 ℃D.37.5 ℃37.5 ℃6.在室温是25 ℃的房间里,小明用水银温度计测沸水的温度,由于立即读数,造成读数是50 ℃。
那么50 ℃表示(C)A.房间里空气的温度B.沸水的温度C.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7.有两支示数都准确的水银温度计,它们下端玻璃泡的容积相同,玻璃管内径不同,当它们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时(C)A.内径粗的水银柱上升得快,示数较细的大B.内径细的水银柱上升得快,示数较粗的大C.内径细的水银柱上升得快,两温度计示数相同D.内径粗的水银柱上升得快,两温度计示数相同8.小陈测量烧杯中热水温度时,将很少的热水倒入另一烧杯中,然后像右图那样去测量和读数,他这样做被同学小王找出了一些错误,但有一条找得有点问题,请你把它挑出来(D)A.不应该倒入另一烧杯,这会使水温降低B.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C.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线相平,而不应斜视D.应该将温度计取出读数,而不应该放在水中读数9.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a)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D 。
七上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第四节科学测量复习题温度的测量℃的冰与0℃的水相比较()℃的冰比0℃的水冷℃的水比0℃的冰冷℃的水与0℃的冰冷热程度相同 D.以上说法都正确2.某同学从气温计上读得当时的气温为-5℃,则下列读法中正确的()A.零下5度B.负摄氏5度C.零下5摄氏度D.零下5度3.关于体温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B.读数时,体温计不能离开身体,否则就不准确了C.体温计玻璃炮的容积比细管的容积大得多D.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4.用体温计测得小明的体温为℃,若没有把水银甩回玻璃炮就去测量小英和小刚的体温,如果小英和小刚的实际体温为℃和℃,那么两次测量结果应该是()和℃和℃和℃和℃5.如右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读作()℃℃℃℃6.下列关于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列为()①观察温度计读数并记录;②取出温度计;③选取适当温度计;④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⑤让温度计的玻璃炮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数分钟A.①②③④⑤B.④⑤③②①C.④③⑤①②D.③④①②⑤7.小李同学想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但他得到的却是一指没有刻度的温度计,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先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在液柱的上端对应处做了个记号A,然后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时间后也在对应的液柱上端处作一个记号B,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为40厘米,最后他用温度计来待测一杯水的温度,发现液柱所处位置距A点24厘米,则这杯水的温度()℃℃℃℃9.在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以下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使用前必须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C.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应立即读数D.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的液体面相平10.体温计的水银面指在38℃上,某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分别量出生病同学的体温,测得结果第一次为℃,第二次为℃,第三次为39℃,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第一次正确B.只有第三次不正确C.只有第三次正确D.第三次肯定正确,第一、二也可能正确11.某同学用体温计给一位生病同学量体温,结果读数为38.4℃,该同学在未甩情况下,又用该温度计分别给生病的甲、乙、丙三位同学量体温,测得结果:甲为38.4℃,乙为℃,丙为℃,则( )A.只有甲的正确B.只有乙的正确C.只有丙的正确D.乙肯定正确,甲和乙也可能正确12.比较温度计和体温计,相同的是()A.量程B.准确程度C.构造D.原理13.将右手放到一盆冷水中,左手放到一盆热水中,过一会儿把双手同时放到一盆温水中,则两手的感觉是()A.右手热,左手冷B.右手热,左手热C.右手冷,左手热D.右手热,左手冷14.为抗“非典”,火车站出口通道检测旅客体温是否正常,所用温度计是()A.水银温度计B.光测温度计C.电子温度计D.辐射温度计15.把手指伸入一杯水中,感觉不冷不热,则这杯水的温度很可能是()摄氏度摄氏度摄氏度摄氏度16.有一支温度计刻度数据不准确,将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为2℃,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读数为102℃,现测得气温为20℃,那么室内实际的气温是()℃℃℃℃17.关于水银温度计和体温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都可直接测沸水的温度B.都可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玻璃管内径都有一弯曲处特别细D.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E.刻度范围一样F.都可以测量人的体温18.体温计的准确程度比一般温度计高,这是因为( )A.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玻璃管B.体温计的里装的是水银C.体温计的玻璃泡容积大而玻璃管又很细D.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小19.有两支温度计,玻璃泡一样大,但玻璃管的内径不同。
《温度的测量》教案《温度的测量》教案《温度的测量》教案1学习目标:培养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主要环节(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巩固应用---课堂小结预习内容:预习教材。
重难点、问题预测及对策:【教学重点】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教学难点】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教学资源及优化组合:小组:4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4支水温计(刻度范围在-20℃――110℃),水温测量记录表(参考书P46)全班:其他各种式样、不同用途的温度计若干(气温计、体温计、高温计等)师生互动:一、测量水温的方法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温度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
板书:测量水的温度2、师:书P45展示了一些温度计(气温计、数字温度计、体温计等),你还知道哪些温度计呢?3、师:要测量水的温度,我们必须要有合适的温度计,该选择怎么样的呢?4、学生讨论交流后师小结:一般来说,液体水的温度会在0℃――100℃之间,所以,要测量水的温度,需要选择测量值在0℃――100℃范围的温度计。
5、师:有了合适的温度计之后,我们可以直接测了吗?我们要如何来测量水温呢?请大家一起来看一下P45的插图和方法。
(学生阅读)6、师生共同明确方法。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注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介绍完了之后,请学生想想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如果不按照这样的要求操作,会出现什么情况?(归纳:(1)――上端比较好操作,拿中间会挡住刻度,拿玻璃泡会造成所测的不是水的温度。
(2)(5)――如果碰到容器或读数时离开液面,测量的就不是水的温度了。
(3)――俯视或仰视会造成读数偏大或偏小。
(4)――没有稳定时测出的温度不准。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温度- 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初步了解温度的概念和衡量单位。
2.能初步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能初步理解温度对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1.温度的概念和衡量单位。
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1.让学生讨论一下夏天和冬天的不同之处。
2.引导学生思考,这种不同有什么共性、有什么规律性。
3.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什么可以衡量温度的工具。
2. 温度的概念和衡量单位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温度计,并介绍温度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说明温度计是衡量温度的工具。
2.引导学生了解摄氏度的概念和衡量单位,让学生亲自操作温度计测量室内温度,然后讨论温度是如何测量的。
3.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和实物,让学生了解温度计的种类和用法。
2.现场操作温度计,让学生熟悉温度计操作方法,如何调整、读数等。
4. 探究不同环境下温度测量结果的变化1.让学生回到教室,观察室内温度计的读数。
2.让学生到室外,测量室外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3.让学生回到教室,再次测量室内温度并记录下来。
4.分析测量结果的变化原因,让学生发现不同环境下温度测量结果的变化。
5. 总结1.要求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和体会,并写下来。
2.强调温度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舒适度,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四、教学反思1.整个课程重点明确,难点突出,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逐步掌握了温度的概念和衡量单位,了解温度计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2.整个课程生动有趣,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到了掌握新知识的喜悦。
3.整个课程温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比较抽象,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更多地采用具体形象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七年级科学校本作业第四节温度的测量1 .物体的称为温度。
要准确测量温度,需要使用2 .常见的温度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气温计等。
实验室中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 酒精等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在水银温度计中,当温度计玻璃泡内的水银受热时,水银柱会 上升,表明温度升高了。
3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用o 把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定为O ℃,的温度定为IOOC,然后把。
和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4 .温度的读法:人体正常体温是37。
读作; ______ 。
冬天浙江气温会降到一5—,读作: 或 _________5 .使用温度计时,不能测量超过温度量程的温度;测量时,温度计的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一般(填“能”或“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相平。
6 .测量体温用的水银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从—oC 到一℃,它的最小分度值是一。
,使用之前要把o 使用体温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离开 身体读数,是因为在玻璃泡上方有一根特别—的弯管,当体温计离开身体后,水银遇冷收缩,水银柱来不及退回玻璃泡就在弯管处断开,仍然指示原来的温度,保证读数正确。
期典型例题剖析 --- 知识要点.整合练 -------知识点一、温度的测量1、用同一支温度计测0℃的水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的温度较高 B.冰水混合物温度较高C.两者温度相同D.无法比较 2、下列有关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感觉冷的物体温度一定低,感觉不冷的物体温度一定高B.物体的冷热程度是用温度来表示的C.井水在冬天温度高,在夏天温度低,这就是所谓的“冬暖夏凉”D.在同一环境中的铁比木头温度低知识点二、温度计的使用娥教材内容全解 夯实基础.逐点练3、下列关于温度计和体温计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没有甩过的体温计测量某同学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为38℃,则该同学的体温一定不高于38℃B.如果没有酒精来给体温计消毒,也可以把体温计放在沸水中消毒C.使用常用温度计和体温计都能直接测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用常用的温度计测液体温度,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可以离开被测液体4、甲乙两只准确的水银温度计放在相同的环境里,甲的玻璃泡的容积比乙大,两只温度计的玻璃管内径相同,当周围温度改变时,则(甲、乙的水银柱长度变化相同,因此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⑧探堂练习对接 ---- 规律方法.提升练下面四种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甲的水银柱长度的变化比乙的大, 因此甲的读数比乙大B. 甲的水银柱长度的变化比乙的小, 因此甲的读数比乙小C. 甲的水银柱长度的变化比乙的大, 但读数与乙相同2.3.下列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中,有可能出现在青岛冬季的温度是( —SO一70 A.房间里有甲、乙、丙三支温度计,其中只有一支温度计刻度不正确,如图所示,将甲放在空气中, 乙的玻璃泡插在密封于玻璃瓶中的酒精里,丙的玻璃泡放在盛有酒精的敞口容器中,它们的示数都是15℃,那么这支刻度不正确的温度计A.甲温度计B.乙温度计C.丙温度计D.无法判断 D. 1.4.(2023∙滨湖区一模)两支内径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标准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计示数分别是( ) A.水银柱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B.内径细的水银柱升的高,它的示数也大C.内径粗的水银柱升的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D.内径粗的水银柱升的低,示数也低5.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正确的使用顺序为( )a.观察温度计的示数b.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c.估计被测物体温度d.选取适当的温度计e 。
四年级科学温度现象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表示,能够通过观察和测量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测量、记录实验数据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温度是什么,如何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 学生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的温度测量实验。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出示一个冰块和一杯温水,请学生用手触摸一下,询问哪个更冷,哪个更热,引出温度的概念。
2. 概念讲解。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温度计,讲解温度计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向学生介绍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表示,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温度的工具。
3. 实验操作。
(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掌握温度的测量。
(2)实验材料,温度计、水、冰块、热水、杯子。
(3)实验步骤:a. 将温度计放入杯子中,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b. 将冰块放入杯子中,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c. 将热水倒入杯子中,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d. 记录实验数据,让学生填写实验报告。
4. 总结。
让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温度下温度计的读数不同,温度的高低可以用温度计来表示。
5. 练习。
让学生进行温度计读数的练习,例如给出一些温度计的读数让学生判断是冷还是热,或者给出一些温度让学生用温度计来测量。
6. 作业。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如,温度是什么?温度计的作用是什么?如何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温度测量实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温度的概念,确保教学效果的达到。
小学科学测量气温(习题课件)学年三年级上册科学测量气温是小学科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它帮助学生了解了解温度的概念,以及如何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通过这个实践性的学习过程,学生将能够培养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本文将围绕小学科学测量气温的习题课件展开讨论。
在学年三年级上册科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测量气温。
本课件旨在通过一系列问题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测量气温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首先,课件会引入温度的概念。
温度是用来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指标,通常使用摄氏度来表示。
课件可以通过一些例子和图片来解释温度的概念,比如让学生想象在不同的季节里,他们感到的温度有什么不同。
之后,课件会介绍温度计的使用。
温度计是测量气温的主要工具,学生需要了解温度计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可以通过幻灯片展示温度计的外观,并解释温度计是如何工作的,比如介绍其中的温度计液体如水银的膨胀和收缩,以及如何读取温度刻度。
接着,课件会给学生一些实践的机会,让他们使用温度计来测量一些具体的温度。
可以设置几个练习题,要求学生在不同环境下测量温度,并记录在答题纸上。
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将能够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和记录测量结果。
在完成测量之后,课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
学生可以被要求比较不同环境下的温度差异,观察温度在不同时间和天气条件下的变化。
这将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除了基本的测量技巧和数据分析,课件还可以延伸一些应用知识。
比如,温度是影响天气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生可以通过测量气温来预测天气情况,并了解温度和天气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延伸内容将加强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并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在整个课件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和难度的适度。
因为这是三年级学生的上册科学课程,所以课件的内容应该尽量简单易懂,不涉及过于复杂和抽象的科学知识。
同时,通过一些生活化的例子和实际感受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温度和测量的概念。
总的来说,小学科学测量气温的习题课件是帮助学生掌握温度概念和测量技能的重要工具。
第4节科学测量第2课时温度的测量01知识管理1.温度定义:物体的________称为温度。
测量工具:要准确测量温度,需要使用________。
单位:常用的温度单位是________,用符号________表示。
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________℃,把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________℃。
注意:0 ℃并不是最低的温度,比0 ℃低的温度在数字前面加上“-”,如“-20 ℃”表示该温度比0 ℃要低20 ℃,读作“负20摄氏度”或“零下20摄氏度”。
2.温度计原理:利用液体________的性质。
类型:根据所选测温物质的不同,温度计可以分为:________温度计、________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
根据其功能,常用的温度计还可以分为:实验室温度计、________、________等。
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实验前要观察温度计的________和________;(2)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3)测量时应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壁和________;(4)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________离开被测液体,同时视线必须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________。
体温计:体温计是测量人体温度的温度计。
它也是一种液体温度计,用的液体是水银。
由于它测量温度的特殊性,它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_℃。
拓展:体温计比普通温度计的构造稍微特殊一些,就是在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设计成很小的毛细管(这段毛细管通常被称为“缩口”),测量体温时,玻璃泡的水银随着温度升高而膨胀,通过毛细管挤到直管。
当温度计离开人体后,水银遇冷收缩,从缩口处断开,直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仍能准确地指示人体温度,因而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再读数。
并且每次使用体温计前,都必须拿着它的上部用力向下甩,使体温计的水银柱回到35 ℃以下。
02基础题1.(南昌中考)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A.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50 ℃ 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 ℃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 ℃ 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 ℃2.冬天乌苏里江气温低到-50 ℃,冰面之下的河水仍然在流动,则与冰交界处水的温度是( )A.-50 ℃ B.0 ℃ C.低于0 ℃,高于-50 ℃ D.无法判断3.下面是某同学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的实验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A.观察所要使用的温度计,了解它的测量范围和分度值B.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C.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取出拿到灯光下读数D.将温度计放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再读数4.(滨州中考)下图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5.为了预防甲型流感,某校要求学生每天早上用如图所示的体温计测量体温,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规律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__℃。
第4节 科学测量-温度课程标准课标解读知道温度的意义、单位,知道温度计的构造、测量原理,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与温度的记录方法。
考查温度计和体温计的原理、读数及正确使用,难度较小,题型主要为选择题和填空题。
知识点01 温度的测量(一)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用温度来表示。
物体较热,我们说它温度高;物体较冷,我们说它温度低。
温度相同的物体,冷热程度相同,例如0摄氏度的水和0摄氏度的冰相比,温度相同,冷热程度相同。
(二)温度计(1)原理: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以水银温度计为例,当温度计玻璃泡内水银受热时,水银柱会上升,受冷时,水银柱会下降,观察液柱的长短变化就可以知道温度的高低。
这里采用转换的科学思想,温度的变化通过液柱长度的变化来体现。
(2)构造:粗细均匀的玻璃管,管的下端有一个玻璃泡,在管和玻璃泡中装有适量的水银或酒精,外壳上刻有刻度。
这里采用了放大的科学思想,内径越细,温度变化越明显。
(3)常用液体温度计的种类: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煤油温度计等。
常用的制造温度计的液体有水银、煤油、酒精等。
(三)温度的单位:摄氏度( ℃ )温度的单位“摄氏度”不能分开读,例如20摄氏度不能读作“摄氏20度”,而应读作“20摄氏度”;单位符号书写时要注意格式,字母左上角的小圆圈,既不能漏掉,也不能分开或者放错位置。
零摄氏度以下,应读作零下多少摄氏度。
例如,人体的正常体温记作“37℃",读作“37摄氏度”,我国北方漠河的最低气温可达“-52.3℃",读作“负52.3摄氏度”或者“零下52.3摄氏度”知识精讲目标导航(四)温度计的刻度摄氏温度的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部大气压不变,在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
0和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摄氏度。
(五)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使用温度计前的几点注意①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指最高待测物体的温度超出这一范围,使用温度计之前要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并判断是否适合测待测物体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