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合并低钠血症的处理1
- 格式:ppt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32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疗效观察【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低钠血症;治疗效果心力衰竭是因心室或射血功能受损而引发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也是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其发病率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慢性心力衰竭成为老年人群住院的主要原因。
该病患者要限制盐的摄入量,在治疗上还要使用利尿剂,同时患者的消化进食功能减弱,因此,在临床上极易发生低钠血症,加重心力衰竭。
现把我院多年来累积的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7——2010年,我科室收治了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男患41例,女患19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5岁;病程6个月-10年。
所有患者都进行心脏超声、心电图、胸部x线、电解质及尿钠等检查。
出现抽搐、意识异常的患者,还要进行脑部ct检查,以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或脑血管的病变;还要进行内分泌方面的检查,以排除因内分泌异常而导致的假性低钠血症,所有患者全部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者。
1.2治疗方法对60例患者常规进行抗心力衰竭治疗,还要提高血液中钠的水平,纠正低钠血症。
当患者血钠>120mmol/l时,可以采用食补疗法,每天补充5g氯化钠,暂时不用利尿剂,也不用静脉输液补充钠,但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精神及饮食状况,还要对患者进行定期电解质检查。
如果患者在食疗3-5d后血钠还没有达到正常的水平,就需要进行静脉补钠。
按0.5g/kg缺钠量,加上405g/d 的生理需要量为补钠总量,当天可以补充到总量的1/3或1/2,直至血钠达到正常的水平。
血钠水平在110-120mmol/l,同上要算好缺钠总量,然后,先静脉补充3%的氯化钠150-200mmol/d,速度控制在1ml/min,剩余则补给等渗盐水。
当血钠水平120mmol/l,再换用等渗盐水补充,静脉注射20-40mg/d。
按照心功能及利尿情况来监测血钠变化,7-10d纠正低钠血症。
微泵持续静脉输入高浓度盐水治疗慢性心衰并低钠血症的临床研究(附120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微泵持续静脉输入高渗盐水与传统治疗方法治疗慢性心衰并低纳血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入选2009年3月至2011年2月山东沂源中医院内科收治的120例慢性心衰并低纳血症患者,比较持续微泵静脉输入高浓度盐水和传统治疗,低血钠纠正时间,住院天数,心功能改善情况,死亡率和不良反应。
结果:微泵持续静脉输入高浓度盐水治疗组较传统治疗组低血钠纠正时间短(p<0.01),心功能改善好(p<0.01),住院天数少(p<0.01),死亡率低(p<0.01)。
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慢性心衰并低钠血症应用微泵持续静脉输入高浓度盐水,能尽快纠正低钠血症,恢复离子平衡,心衰易纠正,住院天数减少,死亡率降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慢性心衰;低钠血症;微泵持续静脉输入;高浓度盐水【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7-0094-02慢性心衰并低钠血症是心衰进展的标志之一,往往症状重,心衰难以纠正,死亡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愈后,传统的治疗方法往往液体输入过多,低钠血症纠正需时间较长,且效果差。
近几年我们应用微泵持续输入高浓度的盐水来治疗慢性心衰并低钠血症患者,使低钠血症短时间内纠正,打断了心衰时的恶性循环,全身症状改善,缩短了心衰纠正时间,住院天数缩短,死亡率降低,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2009年3月至2011年2月两年间我院内科收治的慢性心衰并低钠血症病人1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20-75岁,均数63±12岁,对照组60例,男41例,女19例,年龄18-79岁,均数65±10岁。
1.2在慢性心衰的基础上空腹血钠低于135mmol/l,且血浆渗透压低于270mosm/l纳入本研究。
心衰怎么治疗心衰是心脏部位一种常见的疾病,心衰也叫心力衰竭,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所以出现心衰症状是很严重的问题,那么心衰的最佳治疗方法是什么?今天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一、一般治疗1、生活方式管理心衰患者及家属应得到准确的有关疾病知识和管理的指导,内容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平稳的情绪、适当的诱因规避、规范的药物服用、合理的随访计划等。
日常体重监测能简便直观地反应患者体液潴留情况及利尿剂疗效,帮助指导调整治疗方案,体重改变往往出现在临床体液潴留症状和体征之前。
部分严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临床或亚临床营养不良,若患者出现大量体脂丢失或体重减轻,称为心源性恶液质,往往预示预后不良。
心衰患者血容量增加,体内水钠潴留。
减少钠盐摄入有利于减轻上述情况,但在应用强效排钠利尿剂时过分严格限盐可导致低钠血症。
2、作息方式管理急性期或病情不稳定者应限制体力活动,卧床休息,以降低心脏负荷,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
但长期卧床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甚至肺栓塞,同时也可能出现消化功能减低、肌肉萎缩、坠积性肺炎、褥疮等,适宜的活动能提高骨骼肌功能,改善活动耐量。
因此,应鼓励病情稳定的心衰患者主动运动,根据病情轻重不同,在不诱发症状的前提下从床边小坐开始逐步增加有氧运动。
二、病因治疗1、病因治疗积极的寻找病因,这也是最关键的,导致心衰的常见病,主要就是缺血性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这些病。
首先针对缺血性心肌病主要是改善心肌供血,高血压性心脏病,严格规范的控制血压,如果是因为心脏瓣膜病导致的心衰,应该积极的处理心脏瓣膜的问题,如果是重度瓣膜疾病建议进行瓣膜置换。
原发性心肌病要注意营养心肌,改善心肌代谢,逆转心肌重构,针对心衰的程度一般就是需要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但是要注意结合患者的血压心率情况,将血压心率控制平稳,如果有严重的感染要积极的抗感染治疗。
2、消除诱因常见的诱因为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应积极选用适当的抗感染治疗,对于发热持续1周以上者应警惕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可能。
一例顽固性低钠血症患者的病例分析一、案例背景知识简介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心血管疾病诊治水平的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病率日益增长。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电解质紊乱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钾血症已被大家熟知,而低钠血症往往未能够引起医师的重视。
低钠血症是指血清钠<135mmol/L,据报道心力衰竭患者合并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37%~50%。
本例患者主要因长期心力衰竭,多次入院治疗,本次入院发生低钠血症,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及如何处理。
二、病例内容简介患者男,68岁,主因1年前晕厥1次,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8天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2011年7月10日无明显诱因突然晕厥,倒地后意识转清但全身丧失知觉,20分钟后缓解,行头颅CT未见异常;行心电图检查示:窦律,左束支传导阻滞,Ⅱ、Ⅲ、avF、V4~V6段压低明显;冠脉造影示前降支40%狭窄,给予营养心肌等对症治疗,好转未再出现晕厥。
后2011年7月24日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延迟;频发多源房性期前收缩,部分成对出现部分未下传;短阵房性心动过速;频发多源室性期前收缩,个别成对出现;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行超声心动图示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
于8月2日行ICD植入术,术后一般情况良好。
8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胸闷、夜间呼吸困难,需被迫坐起,行心脏超声:左房扩大,主动脉瓣、二三尖瓣反流,肺动脉高压,心包积液(少量),胸片:心影增大,双侧胸腔积液,心包少量积液,双肺少许纤维灶、钙化灶,给予抗感染、利尿,症状好转,查电解质:钠129mmol/L,为进一步诊治入院治疗。
入院时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低于日常活动量即致心悸、气促等,食欲正常,睡眠正常,体重有所减轻,大便正常,尿量约3000ml/d。
既往史:40年前患急性肝炎(具体不详)。
20年前有双侧膝盖骨粉碎性骨折行手术治疗,并输血。
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5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45/77mmHg,BMI 21.8。
托伐普坦联合浓钠治疗慢性心衰并低钠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发表时间:2020-12-11T09:02:57.208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8期作者:王晓东[导读] 经过治疗,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5.00%,死亡率是0,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70.00%,死亡率是10.00%,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
结论:浓钠联合托伐普坦治疗慢性心衰合并低钠血症具有较好的效果,患者生存质量高,预后改善明显。
王晓东黑龙江省鸡西市中医医院 158100【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衰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治疗方式,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2018年1月至12月我院选取了80例患者进行分析,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都有40例。
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研究组使用常规护理、浓钠、托伐普坦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5.00%,死亡率是0,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70.00%,死亡率是10.00%,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
结论:浓钠联合托伐普坦治疗慢性心衰合并低钠血症具有较好的效果,患者生存质量高,预后改善明显。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with hyponatremia,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8, 80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or analysis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40 in both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al treatment in the study group was 95.00%, the mortality rate was 0, the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al treatment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70.00%, the mortality rate was 10.00%, the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combined with hyponatremia with concentrated sodium and tovaptan has a good effect, with a high quality of life and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prognosis.[Key words] tovaptan; concentrated sodium; chronic heart failure; hyponatremia; effect; quality of life; prognosis; influence【关键词】托伐普坦;浓钠;慢性心力衰竭;低钠血症;效果;生存质量;预后;影响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疾病,其为各种心脏疾病终末期表现,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及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心脏病的治疗效果及抢救成功率的提高,逐渐发展成心脏疾病终末期-心力衰竭病人的数量逐渐增多,现在针对顽固性心力衰竭的药物及治疗器械层出不穷,使心力衰竭病人寿命明显延长,且严重的顽固性心衰的住院病人数量明显增多,心力衰竭的并发症也明显增多。
64Clinical Research, Feb. 2020, Vol. 28, No. 02作者简介:李文涛(1971-),男,汉族,河南洛阳人,副主任医师,本科。
研究方向:心力衰竭。
·临床治疗·托伐普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疗效及心功能影响李文涛,李晓晓,李媛媛(栾川县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河南 洛阳 471500)摘要:目的 探讨托伐普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疗效及心功能影响。
方法 选择栾川县人民医院2016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托伐普坦,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钠、24h尿量、血钾、体质量及BNP水平,对比两组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E/A值、E峰、LVEDD及LVEF。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钠、24h尿量、血钾、体质量及BNP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钠水平及24h尿量均明显提高,体质量及BNP水平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血钠、24h尿量、血钾、体质量及BNP与治疗前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7.5%高于对照组67.5%(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E/A值、E峰、LVEDD及LVEF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E/A值、E峰、LVEDD 及LVEF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采用托伐普坦可提高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疗效,改善其心功能。
关键词:托伐普坦;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心功能;疗效中图分类号:R54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278(2020)02―0064―02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脏病发展的最终阶段,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是一个重大的国际公共卫生问题。
心力衰竭常见病因及合并症的处理(完整版)心力衰竭(心衰)是心血管疾病的严重阶段,常出现多种合并症。
心衰病因与合并症如未得到及时处理和纠正,将显著增加患者住院和死亡风险。
《心力衰竭常见病因及合并症的基层处理专家建议》对基层医院常见心力衰竭病因与合并症(包括心血管疾病和非心血管疾病两大类)临床治疗内容予以更新,并对及时向上级医院转诊提出专家建议,指导基层医师临床实践。
心衰的心血管病因与合并症处理1. 心律失常去除诱因与心衰优化管理:①早期处理诱发因素,如甲状腺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和感染等;②尽早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衰,有利于恢复正常窦性心律。
(1)房颤/房扑预防血栓栓塞A.如无禁忌,所有心衰合并房颤/房扑患者均应长期抗凝,尤其CHA2DS2VASc评分≥2(男性)或≥3(女性)的患者。
B.首选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但患有中重度二尖瓣狭窄和(或)机械瓣膜置换者应选择华法林抗凝。
考虑转诊:有口服抗凝药禁忌证、拟行左心耳封堵术。
心室率控制A.心衰合并快速房颤/房扑时,心室率控制目标为60~100次/min;B.首选β受体阻滞剂,若仍控制不佳或禁忌/不耐受,可加用或使用地高辛,或加用胺碘酮;C.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患者可用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控制心室率;D.严重心衰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静脉应用胺碘酮或洋地黄类药物可降低心室率。
考虑转诊:疑似心动过速心肌病和(或)药物控制不佳/不耐受、拟导管消融。
节律控制A.紧急电复律:房颤/房扑导致心衰急性加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B.胺碘酮药物复律:房颤/房扑导致心衰急性加重,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排除心房血栓。
考虑转诊:药物禁忌、控制不佳/不耐受、拟房室结消融+双心室起搏或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
(2)室性心律失常A.积极纠正低钾血症、药物作用、酸碱平衡紊乱等可逆因素。
B.首选β受体阻滞剂以减少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患者猝死风险。
经验交流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治疗体会许传龙1,刘晓春2(1.江西省会昌县西江中心卫生院 341000;2.赣南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江西赣州341000) 摘 要:目的 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 HF)合并低钠血症的治疗方法。
方法 对CHF合并低钠血症38例的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采用限水并予补充高渗盐水治疗,对血清钠,心力衰竭程度,治疗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稀释性低钠血症显效9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85.7%。
缺钠性低钠血症显效17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95.8%。
结论 CHF合并低钠血症患者适当补充高渗盐水以维持正常血钠水平,可使低钠血症和心功能在短期内得到改善。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充血性;低钠血症中图分类号:R514.61;R591.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128194(2008)202103202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 F)是临床常见急重症之一,其合并低钠血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低钠血症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容易被临床医生忽视。
而低钠血症是CH F的重要预后指标[1]。
现回顾性分析总结本院收治的C HF合并低钠血症38例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6年4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C HF合并低钠血症的38例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47~75岁,平均(61.2±7.5)岁。
原发病为冠心病16例,风心病8例,心肌病3例,高血压心脏病6例,肺源性心脏病5例。
全部病例均经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血生化、电解质、尿钠等检查。
纽约心脏病协会(N YHA)心功能分级Ⅱ级2例,Ⅲ级19例,Ⅳ级17例。
38例血浆钠均<135mmol/L,其中血钠>120mol/L21例,115~120mol/L16例,<115mol/ L1例。
临床表现疲乏、倦怠、恶心、呕吐16例,少尿、水肿者10,嗜睡5例,昏迷、抽搐1例,其余无明显临床症状。
2020中国心力衰竭患者离子管理专家共识要点血钠正常值参考范围为135~145 mmol/L,心衰患者血钠在140~145 mmol/L时,5年死亡风险较低。
心衰合并钠离子失衡可以引起多种临床症状,从轻到重,甚至恶化预后,危及生命。
低钠血症(血钠<135 mmol/L)是急、慢性心衰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之一,不同研究中,心衰患者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在7.2%~27%之间。
低钠血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1抗利尿激素(血管加压素)调节异常血管加压素(AVP)作用在肾脏集合管的V2受体上,使自由水重吸收增加,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
AVP调节异常是心衰合并低钠血症最常见原因。
2神经体液机制心衰时交感神经系统和RAAS系统激活导致水钠潴留,水潴留较钠潴留增加更明显,造成稀释性低钠血症。
3医源性因素噻嗪类利尿剂、阿米洛利、襻利尿剂、MRAs也会增加低钠血症的风险,以噻嗪类利尿剂较为显著。
4其他因素心衰患者长期低盐饮食、心肾综合征时自由水清除受损、使用碘造影剂后大量补液、水或低渗液体摄入增加、腹泻等可导致低钠血症。
低钠血症的临床表现及分类1临床表现血钠浓度和下降速度决定了低钠血症的临床表现、对机体的损伤程度和病死率。
血钠>125 mmol/L很少有症状;血钠<125 mmol/L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出现恶心、乏力等表现;血钠<120 mmol/L出现食欲不振、呕吐、头痛、易怒、情绪障碍、注意力缺陷、意识模糊、嗜睡、定向障碍、步态不稳、跌倒、肌肉痉挛等症状并增加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血钠<110 mmol/L出现显著疲劳、嗜睡、抑郁、球麻痹或假性球麻痹、癫痫、脑干疝、昏迷、甚至呼吸停止。
2分类(1)根据严重程度分:轻度(血钠130~134 mmol/L)、中度(血钠125~129 mmol/L)、重度(血钠<125 mmol/L)。
(2)根据血浆渗透压和细胞外容量分:①根据血浆渗透压分为:低渗性(血浆渗透压<280 mmol/L)、等渗性(血浆渗透压280~295 mmol/L)、高渗性(血浆渗透压>295 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