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课件】亚共晶白口铁组织.pptx
- 格式:pptx
- 大小:291.38 KB
- 文档页数:2
共晶白口铸铁组织转变过程共晶白口铸铁是一种常见的铸造材料,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能,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
其组织转变过程对于铸铁的性能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组织转变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和控制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组织转变的基本原理共晶白口铸铁的组织由铁素体和珠光体两部分组成。
其中,铁素体是由纯铁和碳组成的固溶体,珠光体则是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共晶组织。
在铸造过程中,铸件冷却后,铁素体和珠光体的比例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铸铁的性能和质量。
组织转变的基本原理是在一定条件下,铸铁中的碳原子会从铁素体中扩散到珠光体中,形成渗碳体,使铸铁的珠光体比例增加。
这个过程称为共晶转变。
共晶转变的速度和程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铸件的尺寸、形状、冷却速度等。
二、影响因素1.铸件的尺寸和形状铸件的尺寸和形状对于共晶转变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般来说,大尺寸、复杂形状的铸件共晶转变速度较慢,珠光体比例较低;而小尺寸、简单形状的铸件共晶转变速度较快,珠光体比例较高。
2.冷却速度铸件的冷却速度也是影响共晶转变的重要因素。
快速冷却可以促进共晶转变,使珠光体比例增加;而慢速冷却则会导致珠光体比例减少。
3.合金成分合金成分对于共晶转变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含硅量和含锰量越高的铸铁,共晶转变速度越慢,珠光体比例越低。
4.浇注温度浇注温度是铸件冷却速度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
浇注温度越高,铸件的冷却速度越慢,共晶转变速度也就越慢,珠光体比例也就越低。
三、控制方法1.优化铸件设计优化铸件设计是控制共晶转变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合理设计铸件的尺寸和形状,可以使共晶转变速度达到最优状态,从而得到理想的珠光体比例。
2.调整冷却速度调整冷却速度也是控制共晶转变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铸造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浇注温度、冷却介质等方式来控制铸件的冷却速度,从而控制共晶转变速度。
3.调整合金成分调整合金成分也可以影响共晶转变速度。
高清金相图谱之白口铸铁与灰铸铁(80张,彩色)白口铸铁是由化学成分中的碳以碳化物形式存在、铸态组织不含石墨、断口呈白色的铸铁,组织与碳含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铁碳合金亚稳定凝固相图及组织白口铸铁可分为3类:(1)CE<>,Sc<>(共晶度Sc指铸铁含碳量与共晶点实际碳量的比值)的为亚共晶白口铸铁,高温组织为枝晶状奥氏体和莱氏体(连续的渗碳体上分布着岛状奥氏体),室温时组织为珠光体和莱氏体;(2)CE=4.3%,Sc=1的共晶白口铸铁;(3)CE>4.3%,Sc>1的为过共晶白口铸铁,组织为初晶渗碳体(大板条状)和莱氏体。
灰铸铁灰铸铁是石墨呈片状分布,断裂时断口呈暗灰色的铸铁。
根据化学成分在Fe-C相图上的位置,灰铸铁分为亚共晶、工具、过共晶三种。
灰铸铁的凝固组织包括初生奥氏体、初生石墨、共晶体(共晶石墨+共晶奥氏体)以及共晶晶粒边界区生长的组织。
详细介绍请查看“一文了解铸铁”。
金相赏析材料亚共晶白口铸铁放大倍数400X处理工艺铸态平衡冷却浸蚀剂4%硝酸酒精溶液组织说明大块黑色区域为珠光体,枝晶状不明显,分布在麻点状的共晶莱氏体基体上,在枝晶珠光体边缘有一圈纯色组织为析出的二次渗碳体组织。
材料亚共晶白口铸铁放大倍数400X处理工艺铸造快速冷却浸蚀剂4%硝酸酒精溶液组织说明大块蓝黑色枝晶状区域为先析出奥氏体转变成的珠光体,分布在麻点状的共晶莱氏体基体上,枝晶珠光体边缘纯色组织为析出的二次渗碳体。
材料共晶白口铸铁放大倍数500X处理工艺铸造平衡冷却浸蚀剂4%硝酸酒精溶液组织说明由圆粒状或条状分布的珠光体(黑色)与渗碳体基体(黄色)构成的机械混合物,平衡冷却时粒状珠光体较多,也称蜂窝状莱氏体。
材料共晶白口铸铁放大倍数200X处理工艺铸造快速冷却浸蚀剂4%硝酸酒精溶液组织说明由圆粒状或条状分布的珠光体(黑色)与渗碳体基体(其它色)构成的机械混合物,快速冷却时条状珠光体明显,也称板条状莱氏体。
亚共晶白口铸铁冷却曲线简介亚共晶白口铸铁是一种常见的工程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
冷却曲线是研究材料凝固过程中温度变化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了解材料的结晶行为和冷却速率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亚共晶白口铸铁的冷却曲线,包括其定义、测量方法以及相关参数的分析。
同时,还将讨论冷却曲线对亚共晶白口铸铁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在工程应用中的意义。
冷却曲线定义冷却曲线是指在实验或生产过程中,记录材料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对于亚共晶白口铸铁而言,其冷却曲线主要反映了凝固过程中液相与固相之间相变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冷却曲线测量方法测量亚共晶白口铸铁冷却曲线的常用方法是热电偶法。
该方法通过在铸件表面插入热电偶,实时测量铸件温度,并记录下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在实验过程中,先将铸件加热至液相区域,然后迅速取出并插入热电偶。
随后,将铸件放置在恒温水槽中进行冷却,并记录下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冷却曲线分析根据测量到的温度数据,可以绘制出亚共晶白口铸铁的冷却曲线。
典型的冷却曲线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阶段:1.液相凝固:在这个阶段,材料从液态逐渐转变为固态。
在此过程中,温度会缓慢下降,直到达到固相起始温度。
2.固相凝固:一旦液相凝固完毕,材料将完全转变为固态。
在这个阶段,温度会急剧下降,并形成一个平台。
3.固相冷却:当材料完全转变为固态后,其温度将继续缓慢下降。
这个阶段的持续时间较长。
通过对冷却曲线的分析,可以得到许多有关亚共晶白口铸铁性能的重要信息:1.凝固过程:冷却曲线可以反映亚共晶白口铸铁的凝固过程。
从液相凝固到固相凝固,温度变化的速率和幅度可以提供有关凝固行为和结晶机制的信息。
2.组织形态:冷却曲线还可以揭示亚共晶白口铸铁的微观组织形态。
通过分析温度下降速率和平台持续时间,可以推断出材料中不同组分的比例和排列方式。
3.冷却速率:根据冷却曲线中不同阶段温度变化的斜率,可以计算出材料在不同阶段的冷却速率。
这对于了解材料性能和制定合适的热处理工艺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