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 格式:ppt
- 大小:22.96 MB
- 文档页数:10
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手术配合标签: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手术中护理肾囊肿为泌尿外科常见病,囊肿小时多无症状,无须治疗。
但当囊肿直径大于5cm时,有压迫症状或并发出血、感染、血尿、高血压等症状时则需手术治疗。
既往多采取经腰部切口行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但创伤大,恢复慢。
随着泌尿外科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后腹腔镜下肾囊肿由于其损伤小、恢复快、不干扰腹腔内脏器,术后肠麻痹少等特点[1],已逐步取代传统的经腰部切口。
我院自2004年以来应用腹腔镜为25例肾囊肿病人实行去顶减压术,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25例,年龄35~58岁,平均45岁。
男12例,女13例。
其中左肾囊肿12例,右肾囊肿11例,3例双侧肾囊肿。
手术时间50~135min,平均75min。
术中出血量50~200mL,平均100mL。
手术全部成功,术后随访一年无复发。
2手术方法术晨禁食,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健侧卧位,健侧第12肋处腰部垫高。
在患侧第12肋尖下一指作2cm横切口,钝性分离肌层,切开腰背筋膜,食指向前推开腹膜,置入自制水囊,注入400~500mL生理盐水,维持3~5min,建立腹膜后工作间隙。
然后经该切口在食指引导下于腋前线第12肋尖下二指作一0.5cm横切口,置入5mm trocar,退出食指,置入一个10mm trocar,并缝合固定,充入CO2气体,置入腹腔镜,在腹腔镜监视下,于腋中线髂脊上方一指处作2cm横切口,置入一个10mm trocar,再将腹腔镜置入第3个trocar。
通过第1、2个trocar进行操作。
切开肾筋膜,钝性分离脂肪组织,找到肾囊肿部位,后将肾囊肿壁完全游离,切开囊肿壁,吸干囊液,在距肾实质边缘0.5cm环行剪除大部分囊肿壁并取出,电凝边缘止血,电凝烧灼剩余囊壁边缘,使之变性坏死,失去分泌和愈合功能,减少术后复发。
囊底不作处理,清洗后,常规于第3个trocar放置引流管。
3手术配合3.1术前准备3.1.1术前访视该手术是近年来新开展的内镜微创手术,患者对此缺乏了解,难免存在不同程度的情绪波动,会出现紧张,恐惧等心理。
肾囊肿手术标准肾囊肿是肾脏常见的一种疾病,通常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以下是肾囊肿手术的标准:一、手术适应症1.肾囊肿直径大于4cm,或出现明显压迫症状,如腰痛、腹部不适等。
2.肾囊肿合并感染、出血或破裂等严重并发症。
3.肾囊肿为恶性病变,如囊性肾癌等。
4.肾囊肿合并多囊肝、多囊胰腺等其他脏器病变。
5.肾囊肿为遗传性多囊肾病患者的治疗。
二、手术方式1.开放手术:传统的方法是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此方法需在腰部做10-15cm的切口,将肾脏暴露出来,在囊肿表面做一个小切口,吸出囊液,并用电刀将囊壁切除。
此方法创伤较大,恢复较慢,且术后容易留下疤痕。
2.腹腔镜手术: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为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此方法只需在腹部做3-4个5-10mm的小切口,在腹腔镜下将肾脏暴露出来,将囊肿切开,吸出囊液,并用电刀将囊壁切除。
此方法创伤较小,恢复较快,且术后疤痕较小。
3.超声引导下经皮肾囊肿穿刺硬化治疗:此方法适用于较小的肾囊肿,且患者不能耐受手术或全身麻醉。
此方法只需在超声引导下,将穿刺针经皮插入囊肿内,吸出囊液,并向囊肿内注射硬化剂(如无水酒精、四环素等),使囊肿壁硬化、萎缩。
此方法创伤较小,但术后容易复发。
三、术后处理1.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伤口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2.术后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3.术后应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胃肠蠕动及伤口愈合。
4.对于经皮肾囊肿穿刺硬化治疗的患者,术后应定期复查超声,以监测囊肿的变化情况。
四、并发症及防治1.出血:术后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因术中止血不彻底或结扎线松脱所致。
如发现有出血症状,应及时输血、补液及应用止血药物,必要时需再次手术止血。
为预防术后出血,术中应彻底止血,结扎线应牢固可靠。
2.尿瘘:术后尿瘘多因肾组织损伤或缝合不当所致。
如出现尿瘘症状,应及时行CT检查以明确诊断,必要时需再次手术修补瘘口。
为预防术后尿瘘的发生,术中应避免损伤肾组织及缝合不当。
2012-14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术前准备:1、器械敷料:腹腔镜基础器械一套、腹腔镜专用器械一套(trocar、电钩、30°镜子、分离钳、剪刀、吸引器)、电子腹腔镜一套、刨包、手术衣包2、一次性物品:手套、1、4、7#丝线、敷贴、16#导尿管、5ml注射器、手控气夹、超声刀、导线套、吸引器管、引流袋、拾物袋麻醉方法: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体位:经腹腔途径常采用70°侧卧,而经腹膜后途径采用90°侧卧位手术配合:1、经腹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1)、trocar位置:于患侧锁骨中线脐水平下4cm处穿刺置入第一支套管,作为观察镜通道。
在腹腔镜的直视下于锁骨中线外侧2cm及5~7cm处穿刺置入两只trocar作为操作套管。
(2)、切开侧腹膜:于结肠脾曲(肝曲)外侧缘以电钩切开侧腹膜,使结肠充分下移,稍加分离则可暴露肾脂肪囊。
(3)肾囊肿显露:根据局部的隆起可初步判定囊肿的位置,切开肾周筋膜及脂肪囊,暴露肾脏。
沿肾被膜分离即可找到肾囊肿并逐步分离至囊肿完全显露。
(4)、囊肿去顶:用电钩于囊肿中心切开一小切口,吸出积液用分离钳提起囊壁,在距肾皮质0.5cm处剪除囊壁。
将摄像头伸入囊内,观察囊内情况,如有囊内间隔或复合囊肿,在明确于肾盂无相通后,可行切除或再次去顶减压。
以电凝钩将残留囊壁电灼以防止复发。
(5)止血:电凝残余囊壁边缘,创面冲洗后彻底止血,放置引流,手术结束。
2、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1)、trocar位置:放置第一支套管于患侧腋中线髂嵴上2cm 处,作为观察通道。
(2)、腰大肌显露:在腹膜后间隙稍加分离即可清晰的显露腰大肌(3)、肾囊肿的显露:以电钩通过肾筋膜后叶与侧锥筋膜之间无血管平面向头侧分离,直至肾脂肪囊清晰显露。
切开肾脂肪囊后,沿肾被膜分离即可找到肾囊肿并逐步分离至囊肿完全显露(4)、囊肿去顶:用电钩切开囊肿中心,吸出积液。
剪除囊壁后将摄像头伸入囊内,观察囊内情况,以电凝钩电灼残留囊壁粘膜以防止复发。
腔镜系统、电脑、外科工作站静脉输液首选患侧上全麻,90º侧卧位,抬高腰桥主刀站病人背侧、显示器摆病人腹侧、电脑、外科工作站在主刀后消毒皮肤,铺巾2块中单(左右)→4块治疗巾→2块中单(上下)→手术贴膜→大孔巾1.做第一个切口,切口长10m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递11号刀切开,中弯钳1把,血纱一块拭血。
2.钝性分离肌层至腹膜后间隙递大弯钳撑开,递皮肤拉钩牵开切开。
3.置入球囊扩张器,撑开腹膜后间隙,建立腹膜后空间递球囊扩张器,向球囊扩张器内打人800—1000ml空气,停留5分钟放出空气,取回球囊扩张器。
4.在第一个切开置入穿刺套管,向腹膜后间隙注入二氧化碳气体递10mm穿刺套管于第一个切开置入,连接二氧化碳气体输人管,注入二氧化碳气体。
5.置入内镜观察腹膜后腔递内镜观察6.在内镜监视下分别做第二个、第三个切口,分别置入2个5mm穿刺套管递11号到切开肋腰点部皮肤,递2个5mm穿刺套管。
7.钝性分离肾周脂肪,暴露肾囊肿递超声刀或电凝钩,分离钳分离肾周脂肪及肾周筋膜。
8.在肾囊肿表面用点灼将囊肿戳穿,扩大切开吸净囊内液体递电凝钩戳穿囊肿,递吸引器将囊内液体吸净。
9.肾囊肿去顶,在距肾实质约5mm处剪除囊壁组织,并将其提出体外递剪刀剪除囊壁组织,递抓钳将其提出体外。
10.检查手术野,彻底止血,递双极电凝将血点电凝止血。
11.冲洗腹膜后腔,吸净液体,放置16号硅胶管引流递生理盐水冲洗,递吸引器吸净液体,递引流管,9X24角针4号线固定管子。
12.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取出穿刺套管,清点物品数目。
13.缝合切开递有齿镊,9X24圆针4号丝线缝合肌肉,递有齿镊夹持酒精纱块消毒皮肤,递9X24角针1号丝线缝合皮肤。
14.覆盖切口,递有齿镊夹持消毒皮肤,敷料覆盖切开。
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配合流程。
左肾囊肿全身麻醉下行“后腹腔镜下左侧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一般资料】女性,45岁【主诉】反复左侧腰部胀痛不适2年。
【现病史】患者自述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侧腰部胀痛,呈阵发性隐痛,不伴有肉眼血尿,无放射痛,偶伴尿频、尿急、尿痛等症,期间无畏寒发热,尚无恶心呕吐、腹胀腹泻、黄疸等症,伴夜尿频多,约2-3次/夜,到当地医院行抗炎、补液及对症治疗后缓解,今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经门诊检查后以“左肾囊肿”收入我科住院治疗。
【既往史】既往身体一般;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炎、结核等内科杂病史,否认外伤、手术及血制品史,否认药物过敏及其它特殊物品过敏史,否认特殊家族遗传病史,否认疫区、疫液接触史。
【查体】T:36.7℃,P:79次/分,R:20次/分,BP:183/91mmhg。
神志清,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步入病室,查体合作,对答切题。
全身皮肤、粘膜未见黄染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无畸形,对光反射灵敏,瞳孔等大等圆,D2.5mm,眼球活动自如,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口唇无紫绀,伸舌居中,咽部不红,双侧扁桃体未见肿大。
颈软,无抵抗力,双侧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未触及肿大。
胸廓对称,双肺叩诊呈清音,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
心浊音界无扩大,心率69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部平,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肌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腹部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可。
双肾区部情况见专科检查,四肢及脊柱无畸形,活动自如,生理功能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
左肾区叩击痛明显,右肾区无叩击痛。
【辅助检查】泌尿系CT检查提示:左肾囊肿。
【初步诊断】左肾囊肿【鉴别诊断】本病可与腰肌劳损相鉴别,后者常于做体力活动后或长时间站立后疼痛加剧,体表有局部压痛点。
作B超及CT检查无阳性发现,可作鉴别。
【诊治经过】在全身麻醉下行“后腹腔镜下左侧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术中顺利,术后行预防感染及对症治疗。
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经验总结摘要】目的通过对2008年06月-2011年12月我院56例肾囊肿病人行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总结该术式的治疗经验。
方法 56例肾囊肿病人采取全身麻醉,健侧卧位行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
结果全部病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3-24个月无复发,疗效显著。
结论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肾囊肿,具有创伤小、疼痛轻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肾囊肿治疗肾囊肿是常见疾病,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与传统开放性手术相比具有切口小、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特点。
2008年06月—2011年12月,我院对56例肾囊肿病人行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56例,男33例,女23例;年龄26~72岁。
囊肿直径4.0~11.0cm。
所有病人术前均行、肾脏CT平扫加增强检查,确定囊肿的位置、大小、数目及与肾盂的关系,并证实囊肿与肾集合系统不相通,常规心、肺功能检查无绝对手术禁忌证。
1.2 手术方法病人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健侧卧位,腰部垫高,常规皮肤消毒铺巾,取腋后线与第12肋缘下皮肤为第一穿刺点,作1.5~2.0cm切口,用血管钳钝性分开肌层达腰背筋膜进入后腹腔,伸入示指分离腹膜后间隙,放入自制气囊,注入气体约900mL,放置约3min,取出气囊。
在手指引导下,取腋中线髂嵴上方2cm处皮肤为第二穿刺点,置入10mm Troca作为观察通道。
取腋前线与肋缘下皮肤为第三穿刺点,置入5mm Troca,腰部切口处置入10mm Troca。
封闭切口,打开气腹机,使气压维持在1.6~1.9kPa,建立完整的后腹腔操作空间,进入后腹腔间隙后,首先寻找腰大肌及腹膜返折,用超声刀在腰大肌表面纵行切开肾周筋膜及脂肪囊,根据术前彩超及CT提示的信息,在脂肪囊与肾纤维膜之间相对无血管区游离肾背外侧或腹侧,至肾脏上下极,内侧至肾蒂,若囊肿大部分位于腹侧,将肾脏牵向背侧;若囊肿大部分位于背侧,将肾脏牵向腹侧;再根据囊肿位于肾蒂的上方或下方,确定相应的分离方向,即可看到紫蓝色的囊肿。
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健康教育
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是首选手术方式。
症状:通常无症状,偶有压迫症状。
多因体检时偶然发现。
检查:
1、B超是首选。
2、CT扫描如果B超检查结果可疑或模棱两可时,选择CT扫描。
术前:
1、皮肤准备:手术区备皮后,洗澡清洁全身,防止术后感染。
2、领取手术衣
3、术前晚流质饮食,零点后禁食水
4、术前2周戒烟、酒,不吃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引起咳嗽,影响手术日程安排。
5、术前灌肠或口服肠道清洁药物
术后:
1、监测呼吸、脉搏、血压、体温。
2、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生命体征平稳后可改为半卧位。
3、保留肾周引流管,定时挤压,观察肾周引流管引流液颜色、性
质、量,若引流液>100ml/h及时通知医生。
24小时引流液<10ml,应给与拔除。
4、留置尿管期间,每天给予尿道口擦洗2次。
5、肠道恢复蠕动前禁食水,恢复后可先进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
普通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易消化的饮食,
配以果汁、水果等,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
6、多饮水,保持在每天2000ml以上,预防尿路感染。
经腹腔镜左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手术记录
xx县人民医院手术记录
住院号:300207 科室:泌尿外科病房号:床位号:31
姓名:xx 性别:男年龄:58岁手术日期:2019年08月20日
术前诊断:单纯性肾囊肿(左侧)拟施手术:经腹腔镜左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术后诊断:单纯性肾囊肿(左侧) 已施手术:经腹腔镜左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手术名称:经腹腔镜左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麻醉方式: 全麻麻醉医师:xx
麻醉开始时间:09时05分麻醉结束时间:10时15分共计:01时10分
手术开始时间:09时10分手术结束时间:10时05分共计:00时55分
手术人员:主刀xx 助手xx
手术过程:患者全麻达成后,患者右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沿脐部左侧2cm穿刺气腹针,注入二氧化碳至腹部膨隆,分别于脐左侧2cm、左上腹、髂前上嵴内侧2cm小切口,置入腹腔镜戳孔,腹腔镜探查稍有粘连,松解粘连,沿左结肠旁沟游离后腹膜,推开左半结肠,然后电钩游离肾周筋膜及肾周脂肪囊,脾肾筋膜,发现左肾上级腹侧有一6.0×4。
5cm囊肿,沿囊肿与肾边界切除囊顶,吸引器吸出囊液,取物袋取出囊壁,置入腹腔引流管于肾周,彻底术区止血,核对器械及敷料无误后退出内窥镜,缝合创口。
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10ml,术后安返病房,术后切除物送病理。
住院医师:
主任医师:。
腹膜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手术配合【关键词】肾囊肿去顶减压术腹腔镜手术配合肾囊肿为泌尿外科常见病,囊肿小时多无症状吗,无需治疗。
当囊肿直径大于5cm时,有压迫症状或者并发出血,感染,血尿,等症状则需手术治疗。
以往多采取经腰部切口行囊肿去顶减压术,但创伤大,恢复慢,病人痛苦。
随着泌尿外科腔镜手术不断发展,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较传统的直视手术而言,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
因此已逐渐取代传统经腰切口。
我院从2008年4月~20011年12月,在全麻下实施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86例,手术全部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无出血及感染并发症,手术时间为60-90分钟,术后24-48小时拔除引流管,全部患者5-10天出院,疗效满意。
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6例均为肾囊肿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病人,男46例,女40例,年龄为26~62岁。
平均50岁,囊肿位于左侧52例,右侧34例,3例为多发囊肿,术前常规行b 超,ct,静脉肾盂造影,明确囊肿的位置,囊肿是否i与肾盂,肾盏相连。
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均正常。
术中输液乳酸钠林格氏液1000~1500毫升,未输血。
2. 术前准备2 1患者心身护理术前访视病人,向其介绍腹腔镜手术的特点,减轻病人的心理焦虑与恐惧,缓解紧张情绪,使其积极配合麻醉与手术,术前禁食,禁饮8小时。
2 2设备与器械准备腹腔镜肾囊肿手术所需的设备与器械包括腹腔镜、摄像机、电视监视器、二氧化碳气腹机、高频电凝器、冲洗吸引器;气腹针、穿刺鞘、抓钳、微型剪刀、电凝钩等。
检查设备性能完好备用,器械消毒无菌备用。
3. 手术护理配合巡回护士配合病人入室后取仰卧位,上肢建立静脉通道,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协助麻醉师行全麻诱导。
将病人安置右或左侧(术野对面)折刀位,高点与水平大约成30°角,并固定稳妥。
电刀负极板紧贴于患者大腿肌肉丰厚处。
将显示器放置于主刀医生对面,脚踏开关用塑料套保护好放置在合适位置,连接各种导管、打开电源开关、旋开二氧化碳气筒开关并调节到所需压力,按顺序打开摄像机、腹腔镜、光源、二氧化碳气腹机、电视监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