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与腹膜腔
- 格式:ppt
- 大小:85.00 KB
- 文档页数:10
消化系统和腹膜腔1、食管疾病1)食管静脉曲张①X线:早期食管静脉曲张发生于食管下段,表现为粘膜皱襞稍宽或略为迂曲;典型表现食管中下段的皱襞明显增宽、迂曲、呈蚯蚓状或串珠状充盈缺损,管壁边缘锯齿状。
②CT检查主要用于鉴别有无食管占位。
2)食管平滑肌瘤①X线:主要表现为肿瘤边缘完整,光滑、锐利的充盈缺损,呈圆形、椭圆型或分叶状,切线为观察显示为半圆形凸向食管腔内之阴影。
②CT检查见于食管壁相连的软组织样密度肿块影,边缘光滑,内部密度均匀,邻近组织受压,上位食管扩张。
3)食管癌①吞钡后的食管造影表现为:不规则的充盈缺损,管壁边缘不规则,食管腔扩张,蠕动减弱,排空延迟及粘膜中断。
②CT可见病变段食管壁局限性增厚,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受压移位,上位食管扩张。
4)食管裂孔疝①膈上疝囊;②疝囊内见胃粘膜且与膈下胃粘膜相连;③CT检查通过后处理可见膈上疝囊与膈下胃想通。
2、胃疾病1、胃癌CT:1)早期胃癌:多见于胃窦与胃体部,CT多无阳性发现;2进展期胃癌:①胃内大小不等的软组织块影固定于胃壁;②胃壁增厚>0.5cm;③胃壁柔软度消失而呈僵直硬化改变,可呈凹凸不平或结节状;④增强以后呈不均匀强化。
3、肠道的肿瘤1)十二指肠癌CT:①不规则息肉样肿块,呈不均匀强化;②肠腔变窄;③局限性环状狭窄,肠壁僵硬;④不能扩张及狭窄近端的十二指肠扩张或伴有胃扩张与潴留。
2)小肠腺癌CT:①空肠近端肠腔内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呈不均与强化;②边界清晰,形状不整的环形管腔狭窄,管壁僵硬;③肠壁粘膜皱襞破坏,远端梗阻,近端管腔扩张。
3)小肠腺瘤CT:(本病主要靠X线钡餐造影)①圆形或椭圆形凸向腔内的软组织肿块,轻度均匀强化;②肿块表面光滑,境界清晰,少数可呈分叶状;③肿瘤大于1.0cm,应警惕有恶变的可能。
4)小肠淋巴瘤CT:①其好发部位为回肠;②呈单发或多发息肉样软组织肿块,轻至中度强化;③粘膜破坏轻,较少形成狭窄,狭窄与扩张夹杂存在,伴有管壁僵硬;④部分肠壁浸润,受累官腔粘连、固定,可伴发肠套叠。
消化系统和腹膜腔●食管前缘可见三个压迹,由上至下依次是:主动脉弓,左主支气管,左心房压迹;●胃的形状:牛角型胃;钩型胃;长型胃;瀑布型胃;●※n.充盈缺损:指钡剂涂布的轮廓有局限性向内凹陷的表现,为腔壁局限性肿块向腔内突出,造成局部钡剂不能充盈所致。
●龛影:指钡剂涂布的轮廓有局限性外突的影像,为消化性溃疡及肿瘤坏死性溃疡形成的腔壁凹陷,使钡剂充填滞留其内所致。
轴位观溃疡成活山口状。
●憩室:表现为向壁外的囊袋状膨出,有正常黏膜通入,与龛影不同。
●※食管癌分三型:浸润型;增生型;溃疡型;●食管癌X线表现(钡餐造影检查):1、黏膜破坏中断、消失。
2、管腔狭窄与管壁僵硬。
3、腔内充盈缺损。
4、不规则龛影。
5、并发症:穿孔后形成瘘管、突入纵隔形成肿块、气管瘘、纵隔淋巴转移。
●食管静脉曲张 X线表现(钡餐造影):常始于食管下段,黏膜增宽迂曲,呈蚯蚓状或串珠状充盈缺损,管壁多呈锯齿状,食管张力低,管腔扩张,蠕动与排空慢。
●胃溃疡的直接征象是龛影。
龛影的不同表现:①黏膜线②项圈征③狭颈征●※胃癌分三型:蕈伞型;浸润型;溃疡型;●胃癌X线表现:①充盈缺损:常表现为形状不规则。
②胃腔狭窄、胃壁僵硬呈革袋状胃。
③龛影:半月综合征---形状不规则,多呈半月形,位于胃腔内,可见环堤征、指压痕、裂隙征。
④黏膜破坏、消失、中断。
⑤肿瘤区蠕动消失。
●半月综合征:龛影形状不规则,多呈半月形,位于胃轮廓之内,可见环堤征、指压痕、裂隙征。
●结肠癌 X线表现:1、肠管内肿块形成的充盈缺损,肠壁僵硬。
2、肠管狭窄,钡剂通过不畅。
3、较大的龛影,边缘不整齐。
4、黏膜破坏。
5、肠壁僵硬、结肠袋消失。
思考题1、食管的三个生理性压迹?食管前缘可见三个压迹,由上至下依次是:主动脉弓,左主支气管,左心房压迹。
2、正常胃型?胃的形状:牛角型胃;钩型胃;长型胃;瀑布型胃。
3、何为充盈缺损、龛影、穿透性溃疡、胼胝性溃疡、复合性溃疡?充盈缺损:指钡剂涂布的轮廓有局限性向内凹陷的表现,为腔壁局限性肿块向腔内突出,造成局部钡剂不能充盈所致。
腹膜
2022年11月27日12:17
一、概念
(一)腹膜:腹膜是覆盖腹腔、盆腔脏器表面及腹腔与盆腔内面的一层浆膜。
分为脏层、璧层。
(二)腹膜腔:脏、璧层两层所围成的不规则的腔隙。
二、功能
吸收:手术后的患者半坐卧位,腹部吸收强,盆腔弱。
分泌:浆液
支持、固定:系膜和韧带,有支持固定作用
防御:大网膜含有吞噬细胞
修复:
三、腹膜形成的特殊结构
(一)网膜
1.大网膜:胃大弯与横结肠之间,多层腹膜皱襞
2.小网膜:肝与胃小湾、十二指肠上部,之间双层腹膜皱襞
小网膜分布为:肝胃韧带、肝十二指肠韧带
3.网膜囊与网膜孔
小网膜与胃与胰之间腹膜间隙
肝十二指肠韧带右侧游离缘的后方(二)、系膜
小肠系膜
阑尾系膜
横结肠系膜
乙状结肠系膜
(三)韧带
冠状韧带
廉状韧带
廉状韧带
肝胃韧带
肝十二指肠韧带
脾胃韧带
膈脾韧带
脾结肠韧带
脾肾韧带
(四)陷凹
男性:膀胱直肠陷凹
女性:膀胱子宫陷凹
子宫直肠陷凹
四、腹膜腔的分区及间隙
四、腹膜腔的分区及间隙
(一)分区:结肠上区、结肠下区(二)间隙
肝上间隙:右侧:肝上前、肝上后
左侧:肝上前、肝下后肝下:右侧:肝下间隙
左侧:肝下前、肝下后(三)肠系膜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