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脂分类1
- 格式:ppt
- 大小:306.50 KB
- 文档页数:13
食品生产许可证产品类别编号产品类别编号由阿拉伯数字组成,位于QS代码第5位至第8位,编号由国家质检总局统一确定。
具体类别编号规定:粮食加工品小麦粉0101;大米0102;挂面0103;其他粮食加工品0104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食用植物油0201;食用油脂制品0202;食用动物油脂0203调味品酱油0301;食醋0302;糖0303;味精0304;鸡精调味料0305;酱类0306;调味料:0307 肉制品肉制品0401乳制品乳制品0501;婴幼儿配方乳粉0502饮料饮料0601方便食品方便面0701饼干饼干0801罐头罐头0901冷冻饮品冷冻饮品1001速冻食品速冻食品1101薯类和膨化食品膨化食品1201;薯类食品1202糖果制品(含巧克力及制品)糖果制品1301;果冻1302茶叶及相关制品茶叶1401;含茶制品和代用茶1402酒类白酒1501;葡萄酒及果酒1502;啤酒1503;黄酒1504;其他酒1505蔬菜制品蔬菜制品1601水果制品蜜饯1701;水果制品1702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1801蛋制品蛋制品1901可可制品可可制品2001焙炒咖啡焙炒咖啡2101水产制品水产加工品2201;其他水产加工品2202淀粉及淀粉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2301;淀粉糖2302糕点糕点食品2401豆制品豆制品2501蜂产品蜂产品2601婴幼儿及其他配方谷粉产品婴幼儿及其他配方谷粉产品2701其他食品其他食品2801需要办理QS的28类食品食品分类QS编号规则(1)《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由英文字母QS加12位阿拉伯数字组成。
QS为英文"Quality safety"(质量安全)的缩写,编号前4位为受理机关编号,中间4位为产品类别编号,后4位为获证企业序号.(2)受理机关编号。
参照GB/T 2260-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的有关部门规定,受理机关编号由阿拉伯数字组成,前2位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由国家质检总局统一确定;后2位代表各市(地)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确定,并上报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备案。
美名扬食用油产品手册1 、什么是食用油?食用油也称为“食油”,是指在制作食品过程使用的,动物或者植物油脂。
常温下为液态。
2 、食用油的分类一按新国家标准,食用油可分为分:一级食用油、二级食用油、三级食用油、四级食用油。
二. 按油的品种,食用油可分为动物油脂和植物油脂,其中动物油脂就是猪油,鱼油以及其它动物油脂,植物油脂主要包括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调和油、芝麻油、玉米油、红花籽油等。
三按脂肪酸类别不同,食用油可分为: 饱和脂肪酸类油脂:动物油脂;单不饱和脂肪酸类油脂:菜籽油、橄榄油等;多不饱和脂肪酸类油脂:葵花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等。
3 、食用油的功效食用油主要成分中性脂肪、磷脂、胆固醇和维生素A、D、E等。
脂肪由各肿脂肪酸构成,它供给人体热量和不饱和脂肪酸,这种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是身体发育的必要物质,能够使人体皮肤光滑润泽,头发乌亮,容颜更加美丽;因此人们又称不饱和脂肪酸为“美容酸”。
除此之外,不同的食用油有不同的保健功能。
4、常见食用油简介花生油:不含芥酸,但含大量人体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起到降低胆固醇含量,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玉米油(栗米):油酸、亚油酸等人体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0%以上,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
本身不含胆固醇,且能降低人体胆固醇含量,是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老年人之保健食用油。
所含维生素E起到抗氧化、防老化、抗衰老的作用,是延年、养颜之佳品。
大豆油:含大量人体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含量达50%以上),是含维生素E最高的植物油。
可以合成人体前列腺素,降低血清胆固醇;抗衰老,保持皮肤细腻、光滑,防止角质化,是美味、保健之佳品。
芝麻油:含大量多不饱和脂肪酸。
可以调节生理机能,降低人体胆固醇含量,预防人体疾病。
菜籽油:含大量单不饱和脂肪酸和丰富的维生素E。
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维护生理代谢,降低人体胆固醇含量,预防人体心血管疾病,是家庭烹饪美味的好帮手。
油脂一般知识一、油脂的分类按照来源的不同,油脂可分为四大类:水产油脂:如鱼油、鱼肝油等;陆地动物脂肪:如猪油、牛油等;乳脂:如牛乳、羊乳等;植物油脂:是种类最多、产量最大、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食用的一类,常见的品种有芝麻油、花生油、豆油、菜油、葵花籽油、玉米油、棉籽油等。
二、植物油脂的分类1、根据加工精度的不同,植物油可分为原油、四级油、三级油、二级油、一级油等由低到高五个等级:原油―――俗称毛油,未经任何处理的不能直接供人类食用的油。
成品油――-毛油经处理符合国家成品油质量指标和卫生要求的直接供人类食用的油脂。
植物油等级是根据其精炼程度来区分的,一般是从色泽、透明度、气滋味、酸值、过氧化值、水分及挥发物、不溶性杂质、280℃加热试验、溶剂残留等理化指标来判断,并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全精炼的油(一级、二级)经过脱水、脱酸、脱色、脱胶、脱臭、脱溶,水杂小,色泽浅,无味,酸价、过氧化值较低,无溶剂残留,烟点高;半精炼油(三、四级)经过脱溶、脱酸、脱胶处理,色泽较深,加热后油烟大,有些四级油透明度较差。
植物油精炼程度四级最低,一级最高,都符合国家直接食用标准。
2、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植物油可分为浸出油和压榨油两种:浸出油―――油料经浸出工艺制取的油。
油料预处理后直接(或压榨后)与有机溶剂充分结合,提取制成成品油,是国际上通用的加工方法,优点是出油率高,加工成本低,缺点是有溶剂残留,但经过全精炼以后,基本上可以完全去除溶剂残留,降低水杂、色泽,提高透明度、烟点,常用于豆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等。
油脂工业使用的抽提溶剂,是国家专为油料加工生产的专用溶剂,与那些普通汽油有着本质的区别。
所以只要成品油达到国家标准要求,都是优质、安全的,可放心食用。
压榨油―――油料经直接压榨制取的油。
采用纯物理压榨方式,是我国传统加工方法,优点是安全,产品污染少,且营养成分不易受破坏,保持油脂中原有的气味,能保留油脂中的一些微量成分,缺点是出油率低,成本高并且较难去除黄曲霉毒素残留,常用于花生油、芝麻油等。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公司油脂存放的安全、规范和高效,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油脂的存放管理,包括采购、入库、储存、出库、报废等环节。
第三条仓库油脂存放处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公司规章制度及本制度,确保油脂安全。
第二章仓库油脂分类第四条仓库油脂分为以下几类:1. 食用油脂:包括植物油、动物油等。
2. 工业油脂:包括润滑油、防锈油、冷却油等。
3. 特种油脂:包括液压油、齿轮油、合成油等。
第三章仓库油脂入库管理第五条仓库油脂入库前,需核对采购单据,确保数量、规格、型号等信息准确无误。
第六条仓库油脂入库时,需进行以下操作:1. 对油脂进行外观检查,确认无破损、泄漏等现象。
2. 对油脂进行抽样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3. 将油脂按照分类、规格、型号等要求,有序存放于指定区域。
第四章仓库油脂储存管理第七条仓库油脂储存应遵循以下原则:1. 食用油脂与工业油脂、特种油脂分开存放。
2. 油脂应存放于干燥、通风、阴凉、避光的环境中。
3. 油脂存放区应保持清洁,定期清理杂物。
4. 油脂存放货架应稳固,防止油脂倾倒。
第八条仓库油脂储存期间,需做好以下工作:1. 定期检查油脂储存环境,确保其符合要求。
2. 定期检查油脂质量,如有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并采取措施。
3. 做好油脂储存记录,包括入库、出库、报废等信息。
第五章仓库油脂出库管理第九条仓库油脂出库前,需核对领用单据,确保领用数量、规格、型号等信息准确无误。
第十条仓库油脂出库时,需进行以下操作:1. 核对领用人员身份,确认其有权领用。
2. 按照领用单据,将油脂发放至领用人员手中。
3. 在领用单据上签字确认,并做好出库记录。
第六章仓库油脂报废管理第十一条仓库油脂报废应遵循以下原则:1. 对过期、变质、损坏的油脂进行报废。
2. 报废油脂需经仓库管理人员确认,并做好报废记录。
3. 报废油脂应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处理。
第七章奖惩第十二条仓库油脂存放处管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本制度,对表现突出的个人给予奖励;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经济处罚等。
油脂一般知识一、油脂的分类按照来源的不同 ,油脂可分为四大类:水产油脂:如鱼油、鱼肝油等;陆地动物脂肪:如猪油、牛油等;乳脂:如牛乳、羊乳等;植物油脂:是种类最多、产量最大、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食用的一类,常见的品种有芝麻油、花生油、豆油、菜油、葵花籽油、玉米油、棉籽油等。
二、植物油脂的分类1、根据加工精度的不同 ,植物油可分为原油、四级油、三级油、二级油、一级油等由低到高五个等级:原油――― 俗称毛油,未经任何处理的不能直接供人类食用的油。
成品油――-毛油经处理符合国家成品油质量指标和卫生要求的直接供人类食用的油脂。
植物油等级是根据其精炼程度来区分的,一般是从色泽、透明度、气滋味、酸值、过氧化值、水分及挥发物、不溶性杂质、280℃加热试验、溶剂残留等理化指标来判断,并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全精炼的油(一级、二级)经过脱水、脱酸、脱色、脱胶、脱臭、脱溶,水杂小,色泽浅,无味,酸价、过氧化值较低,无溶剂残留,烟点高;半精炼油(三、四级)经过脱溶、脱酸、脱胶处理,色泽较深,加热后油烟大,有些四级油透明度较差。
植物油精炼程度四级最低,一级最高,都符合国家直接食用标准。
2、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植物油可分为浸出油和压榨油两种:浸出油――― 油料经浸出工艺制取的油。
油料预处理后直接(或压榨后)与有机溶剂充分结合,提取制成成品油,是国际上通用的加工方法,优点是出油率高,加工成本低,缺点是有溶剂残留,但经过全精炼以后,基本上可以完全去除溶剂残留,降低水杂、色泽,提高透明度、烟点,常用于豆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等。
油脂工业使用的抽提溶剂,是国家专为油料加工生产的专用溶剂,与那些普通汽油有着本质的区别。
所以只要成品油达到国家标准要求,都是优质、安全的,可放心食用。
压榨油――― 油料经直接压榨制取的油。
采用纯物理压榨方式,是我国传统加工方法,优点是安全,产品污染少,且营养成分不易受破坏,保持油脂中原有的气味,能保留油脂中的一些微量成分,缺点是出油率低,成本高并且较难去除黄曲霉毒素残留,常用于花生油、芝麻油等。
食用油脂的分类1)营养调和油(或称亚油酸调和油),一般以向日葵油为主,配以大豆油、玉米胚油和棉籽油,调至亚油酸含量60%左右、油酸含量约30%、软脂含量约10%。
2)经济调和油,以菜籽油为主,配以一定比例的大豆油,其价格比较低廉。
3)风味调和油,就是将菜籽油油、棉籽油、米糠油与香味浓厚的花生油按一定比例调配成“轻味花生油”,或将前三种油与芝麻油以适当比例调和成“轻味芝麻油”4)煎炸调和油,用棉籽油、菜籽油、和棕榈油按一定比例调配,制成含芥酸低、脂肪酸组成平衡、起酥性能好、烟点高的煎炸调和油。
上述调和油所用的各种油脂,除芝麻油、花生油、棕榈油外,均为全炼色拉油。
用法:炒菜,炖菜。
菜籽油是以油菜籽经过制浸而成的油,又称“菜油”,是我国食用油品种之一。
菜籽油呈深黄略带绿色,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和辣味.一般需经碱、脱色、脱臭等处理方可食用。
菜籽油的粘度大,皂化值在半干性油中为最小、芥酸含量高,以此可以来鉴别菜籽油。
用法:炒菜,炸食棉籽油是以棉籽制浸的油,可用于烹调食用,亦可用于工业生产作原料。
棉籽油中含有大量的必需脂肪酸,其中亚油酸的含量最高,可达44.0-55.0%, 亚油酸能抑制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有利于保护人体健康。
此外,棉籽油中还含有21.6%-24.8%的棕榈酸、1.9-2.4%的硬脂酸,18%-30.7%的油酸,0-0.1%的花生酸,人体对棉油的消化吸收率为98%。
花生油淡黄透明,色泽清亮,气味芬芳,滋味可口,是一种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
花生油含不饱和脂肪酸80%以上(其中含油酸41.2%,亚油酸37.6%)。
另外还含有软脂酸,硬脂酸和花生酸等饱和脂肪酸19.9%。
从上述含量来看,花生油的脂肪酸构成是比较好的,易于人体消化吸收。
据国外资料介绍,使用花生油,可使人体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并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
另外上,花生油中还含有甾醇、麦胚酚、磷脂、维生素E、胆碱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
字体大小:- - 发表于 10-04-06 11:01 阅读(2641) 分类: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植物原油、食用植物油的卫生指标和检验方法以及食品添加剂、包装、标识、贮存、运输的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植物原油、食用植物油,不适用于氢化油和人造奶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 T 5009 .11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 T5009 . 12 食品中铅的测定GB / T5009 . 22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的测定lGB / T5009 . 27 食品中苯并(a)芘的测定GB / T 5009 . 37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 8955 食用植物油厂卫生规范GB 166296 号抽提溶剂油GB / T 17374 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GB 19641 植物油料卫生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 1植物原油virgin vegetable oil以植物油料为原料制取的原料油。
3 . 2食用植物油edible vegetable oil以植物油料或植物原油为原料制成的食用植物油脂。
4 指标要求4 . 1 原料、辅料要求4 . 1 . 1 原料应符合GB 19641 的规定。
4 . 1 . 2 浸出使用的抽提溶剂应符合GB 16629 的要求及其他规定。
4 . 2 感官要求具有产品正常的色泽、透明度、气味和滋味,无焦臭、酸败及其他异味。
4 . 3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 的规定。
表1 理化指标5 . 1 食品添加剂质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睛关规定。
食用植物油基础知识八、冬季储存中的油脂为何有絮状物等凝结现象?因为油脂种类不同,其凝固点有高有低,所以不同的油种呈现的凝固状况也不同。
花生油:在冬季很容易出现絮状物等凝结现象,因其中含有20%的饱和脂肪酸,属于油脂本身的物理变化,受热即可熔化恢复澄清透明的状态。
对于其品质指标无影响,也不影响使用性质。
山此造成使用花生油调配的调和油也会在低温下出现凝冻现象。
一级大豆油:国家标准规定0 °C时5.5小时不出现絮状物为合格,在温度低于0 °C下存放超过5.5小时,大豆油出现絮状物或凝固,亦属正常现象。
一、填空题 1、缺乏维生素A的影响:缺乏维A会患夜盲症,严重缺乏时导致失明;缺乏维A也会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以及牙齿和皮肤的健康。
2、食用植物油质量指标有哪些:色泽、气味滋味、透明度、水分及挥发物、不溶性杂质、酸值、过氧化值、加热试验、烟点、冷冻试验等。
3、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酸价、过氧化值、浸出油溶剂残留、总神、铅、黄曲霉毒素B1、苯并花。
二、选择题 1、芝麻油加工工艺有A、小磨香油水代法B、机制香油机械压榨C、浸出法D、其它方法2、天然谷物调和油配料中有A、花生油 B、亚麻籽油 C、芝麻油 D、玉米油 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人日食用油脂量A、25克B、30克C、35克D、40克中粮食品营销有限公司 C0FC0 FOOD SALES & DISTRIBUTION CO., LTD.中粮食品营销有限公司 COFCO FOOD SALES & DISTRIBUTION CO., LTD.此报告仅供中粮食品营销有限公司内部使用。
未经中粮食品营销有限公司的书面许可,其它任何机构不得擅自传阅、引用或复制。
* *食用植物油基础知识二零一零年八月二十六日中粮食品营销有限公司目录一、油脂组成及功能1、组成:油脂是天然有机化合物的一类,其化学组成为甘油三酸酯的混合物。
在室温下呈液态(一般为植物脂肪)称为油;在室温下呈固态(一般为动物脂肪)称为脂。
我国食品行业分类1小麦粉(通用、专用)2大米(可分装)3挂面(普通挂面、花色挂面、手工面)4其他粮食加工品[谷物加工品(可分装)、谷物碾磨加工品(可分装)、谷物粉类制成品]5食用植物油(半精炼、全精炼)(可分装)6食用油脂制品[食用氢化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起酥油、代可可脂等]7食用动物油脂(猪油、牛油、羊油等)8酱油9食醋10味精[谷氨酸钠(99%味精)、味精](可分装)11鸡精12酱13调味料(液体、半固态、固态、调味油)14肉制品(腌腊肉制品、酱卤肉制品、熏烧烤肉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制品、发酵肉制品)15乳制品[液体乳(巴氏杀菌乳、高温杀菌乳、灭菌乳、酸乳)、乳粉(全脂乳粉、脱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调味乳粉、特殊配方乳粉、牛初乳粉)、其他乳制品(炼乳、奶油、干酪、固态成型产品)]16婴幼儿配方乳粉(湿法工艺、干法工艺)17饮料[瓶(桶)装饮用水类(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其他饮用水)、碳酸饮料(汽水)类、茶饮料类、果汁及蔬菜汁类、蛋白饮料类、固体饮料类、其他饮料类]18方便食品(方便面、其他方便食品)19饼干20罐头(畜禽水产罐头、果蔬罐头、其他罐头)21冷冻饮品(冰淇淋、雪糕、雪泥、冰棍、食用冰、甜味冰)22速冻食品[速冻面米食品(生制品、熟制品)、速冻其他食品(速冻肉制品、速冻果蔬制品、速冻其他类制品)]23膨化食品24薯类食品25糖果制品(糖果(可分装)、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代可可脂巧克力及代可可脂巧克力制品)26果冻27茶叶[茶叶(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花茶、袋泡茶、紧压茶)](可分装)茶叶[边销茶(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康砖茶、金尖茶、青砖茶、米砖茶等)]28含茶制品(速溶茶类、其他类)代用茶(可分装)29白酒30葡萄酒及果酒(原酒、加工灌装)31啤酒(熟啤酒、生啤酒、鲜啤酒、特种啤酒)32黄酒黄酒(加工灌装)33其他酒(配制酒、其他蒸馏酒、其他发酵酒)34蔬菜制品[酱腌菜、蔬菜干制品(自然干制蔬菜、热风干燥蔬菜、冷冻干燥蔬菜、蔬菜脆片、蔬菜粉及制品)、食用菌制品(干制食用菌、腌渍食用菌)、其他蔬菜制品]35蜜饯(可分装)36水果制品(水果干制品、果酱)37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烘炒类、油炸类、其他类)(可分装)38蛋制品(再制蛋类、干蛋类、冰蛋类、其他类)39可可制品40焙炒咖啡41糖(白砂糖、绵白糖、赤砂糖、冰糖、方糖、冰片糖等)(可分装)42水产加工品[干制水产品(可分装)、盐渍水产品(可分装)、鱼糜制品(即食类、非即食类)] 43其他水产加工品(水产调味品、水生动物油脂及制品、风味鱼制品、生食水产品、水产深加工品)44淀粉及淀粉制品[淀粉(可分装)、淀粉制品]45淀粉糖(葡萄糖、饴糖、麦芽糖、异构化糖等)46糕点(烘烤类糕点、油炸类糕点、蒸煮类糕点、熟粉类糕点、月饼)47豆制品(发酵性豆制品、非发酵性豆制品、其他豆制品)48蜂产品[蜂蜜、蜂王浆(含蜂王浆冻干品)、蜂花粉、蜂产品制品](可分装)。
食用油若干常识1、什么是油脂?油脂对人体有何作用?油脂是天然有机化合物的一类,其化学组成为甘油三酸酯的混合物。
它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组成自然界的三大营养成份。
人体摄入油脂有四大作用:①为人体提供热量;②提供人体无法合成而必须从植物油脂中获得的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等);③供给脂溶性维生素(VA、VD、VE、VK);④提供食品风味和制作功能(烘焙用油、麻油香味等)。
2、目前市场上油脂一般如何分类?①按新国家标准分:一级油、二级油、三级油、四级油。
调和油不是油的等级,它通常是由两种以上的食用油调和而成的。
各企业生产的调和油多是执行其各自的企业标准,用菜籽色拉油、大豆色拉油和花生油、芝麻油等按照一定比例调和在一起制成的。
②按油的品种分:1、动物油脂2、植物油脂: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调和油、芝麻油、红花籽油等。
3、谷物油脂:玉米油、米糠油、小麦胚芽油③按脂肪酸类别分:1、饱和脂肪酸类油脂:动物油脂;2、单不饱和脂肪酸类油脂:菜籽油、橄榄油等;3、多不饱和脂肪酸类油脂:葵花籽油、大豆油、玉米油等。
3、目前市场上的食用油品种有哪些?现在的食用油市场上除传统的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棉籽油、芝麻油等外,还有亚(胡)麻籽油、核桃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葡萄籽油、棕榈油、橄榄油、红花籽油、米糠油、蕃茄籽油、月见草油、麦胚油、山茶油、花椒籽油、杏仁油等很多新增品种。
4、精炼油/精制油、高烹油、色拉油、调和油有何区别?精练油/精制油是一个习惯性说法,国家并无明确规定,通常说的精炼油/精制油介于一级油和高烹油之间、质量不够稳定。
高烹油和色拉油是在二级油、一级油的基础上再进行加工而得的。
相比较来讲,色拉油比高烹油要高级一些。
色拉油的烟点要高于高烹油,色拉油颜色略浅,气味更好,在0度以下冷却5.5小时不凝固。
调和油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油根据一定比例调配而成的油种,现在市场上的调和油大多由菜籽色拉油、大豆色拉油添加花生油、芝麻油调配成,不仅香味好,而且营养较为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