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呼吸困难发绀
- 格式:ppt
- 大小:3.14 MB
- 文档页数:40
呼吸困难的8个表现呼吸困难指的是病人在主观上感觉到空气不足,认为自己在呼吸的时候比较费力难受,而在客观上则是会表现为病人的呼吸的动作比较用力夸张,如果病情比较严重的话,患者还会表现出张口呼吸、鼻翼扇动、端坐呼吸,甚至是出现嘴唇、颜面发绀的症状。
此外,出现呼吸困难时,也会伴有呼吸频率较快、呼吸深度和节奏与平常不同的症状。
从现实的实际情况来看,出现呼吸困难的问题,其实并不意味着都是病理性的情况,比如,普通人在进行了剧烈的运动后,身体由于相对缺氧,就会暂时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这种情况并不严重,大多时候只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后就会恢复正常,并不需要去就医。
1 呼吸困难的概述呼吸困难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急性的,一种是慢性的或者是间歇性的,即急性发作性呼吸困难和慢性或间断发作呼吸困难。
1.1急性呼吸困难具体而言,急性发作性呼吸困难多发生在安静的情况下,与那些因为工作太过劳累导致的呼吸困难问题加重的情况不同,指的是患者在几小时之内,就出现了中等程度以上情况的呼吸困难症状。
一旦发生急性发作性呼吸困难,患者需要尽快进行处理治疗,同时,还要做好相关的检查工作,避免呼吸困难加重。
1.2慢性或间断发作呼吸困难慢性或间断发作呼吸困难的问题较为复杂,大多时候是由很多因素造成,通常是在剧烈运动或者经过长期劳累之后发生,病人出现该症状一般都是在既往的症状上进行加重,出现这种情况后,病人家属一定要给予足够的关注,最好及时去附近的医院就医,面对这种情况,除了要做好急救措施之外,还要做一些必要的检查,确保患者的呼吸困难问题不会加重,进而不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2 导致呼吸困难的病理因素事实上,人们在呼吸的过程中,受大脑皮质运动神经元和体液中的化学物质所控制。
可以说,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其病情发生的原因是不尽相同的,内在的生理机制可谓是相当复杂。
不过,好在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来进行确定,比如说,由呼吸系统疾病而引起的呼吸困难,多与呼吸肌的活动状况有一定的关系;患者存在心力衰竭的症状时,其出现的肺水肿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症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自身呼吸感受器发生某种变化导致的。
一、填空题1.呼吸困难的病因主要是和疾病。
2.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包括:①、②、③、④、⑤。
3.从发生机制及症状表现,呼吸困难分为:、、、。
4.肺源性呼吸困难临床上分为三型、、。
5.呼吸困难伴血性泡沫样痰见于。
6.癔病患者由于精神、心理因素的影响可有呼吸困难,其特点是呼吸频率可达60~100次/分,常因通气过度可发生,严重时可有。
7.左心衰竭发生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是、。
二、判断题 1.判断呼吸困难客观表现应注意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的异常变化。
()2.呼吸困难者不一定有发绀表现。
()3.出现呼吸困难的主要疾病是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
()4.肺源性呼吸困难是由于通气、换气功能障碍,导致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引起。
()5.吸气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三凹征”(three depression sign)()6.呼气性呼吸困难常伴有干啰音。
()7.心源性呼吸困难主要是由于左心和(或)右心衰竭引起,两者发生机制相同。
()8.急性左心衰竭的呼吸困难又称“心源性哮喘”(Cardiac asthma)()9.右心衰竭时呼吸困难的原因主要是体循环淤血所致。
()10.出现深长规则的呼吸,可伴有鼾声,称为酸中毒大呼吸(Kussmael)呼吸。
()11.呼吸中枢受抑制,致呼吸缓慢、变浅,且常有呼吸节律异常,如Cheyne-Stokes或Biots 呼吸。
()12.癔病患者出现的呼吸困难是由于精神或心理因素的影响所致。
()三、名词解释 1.呼吸困难2.心源性哮喘3.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4. 三凹征呼吸四、选择题A型题1.引起呼吸困难的病因最多见的是A.呼吸系统疾病B.心血管疾病C.中毒D.血液病E.神经精神因素2.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突发呼吸困难(吸气或呼气)或和哮鸣音,下列最多见的情况是A.隔肌运动受限B.神经肌肉疾病C.胸廓疾病D.肺疾病E.气道阻3.严重性吸气性呼吸困难最主要的特点为A.呼吸不规则B.发绀明显C.呼吸深而慢D.出现三凹征4. 下列引起呼气性呼吸困难的疾病是A.白喉B.喉水肿C.器官异物D.支气管哮喘5.引起混合性呼吸困难的疾病是哪种A.气胸B.喉痉挛C.气管异物D.支气管哮喘6. 下列哪种疾病可出现中毒性呼吸困难A.癔病B.尿毒症C.脑出血D.脑膜炎7.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最常见于A.急性左心功能不全B.右心功能不全C.胸腔大量积液D.慢阻肺B型题问题(8-12)A.气道阻塞B.心力衰竭C.尿毒症D.重度贫血E.脑出血8.支气管哮喘所致呼吸困难9.神经因素所致呼吸困难10.血液病所致呼吸困难11.心血管疾病所致呼吸困难12.中毒性疾病所致呼吸困难问题(13-17)A.吸气性呼吸困难B.呼气性呼吸困难C.混合性呼吸困难D.心源性呼吸困难E.中毒性呼吸困难13.喉部疾病或气管疾病14.肺部弹性减弱和(或)小的气管狭窄阻塞(痉挛或炎症)15.重症肺结核或大面积肺不张或大量胸腔积液或大块肺梗塞或气胸、隔肌麻痹16.急性左心衰17.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问题(18-22)A.神经性疾病呼吸困难B.血液性疾病呼吸困难C.呼气性疾病呼吸困难D.心源性疾病呼吸困难E.混合性呼吸困难18.颅脑重症疾病时呼吸困难19.大出血致重度贫血时呼吸困难20.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所致呼吸困难21.重症肺结核,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肺泡炎,气胸,胸膜增厚22.支哮、喘息型慢支炎、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五、问答题 1.呼吸困难的病因有哪些其中主要是哪些系统疾病2.吸气性与呼气性呼吸困难各有何特点3.左心衰竭发生呼吸困难的主要机制是什么4.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是什么4.对呼吸困难的患者在问诊时的要点包括哪些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1.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2.气道阻塞、肺部疾病、胸廓疾病、神经肌肉疾病、膈肌运动障碍3.肺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呼吸困难、中毒性呼吸困难、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血液病4.吸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呼吸困难、混合性呼吸困难5.急性左心衰竭(或急性肺水肿)。
(医学课件)发绀演示课件xx年xx月xx日•发绀定义及分类•发绀病因及发病机制•发绀临床表现及诊断目录•发绀治疗及预防•发绀护理及康复•发绀病例分享与讨论01发绀定义及分类发绀(cyanosis)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的含量或性质发生异常,导致皮肤、黏膜呈青紫色的现象。
发绀是多种疾病和病理过程的一种表现,常反映机体缺氧或高碳酸血症的严重程度。
定义中心性发绀由于心肺疾病导致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出现发绀现象。
特点是发绀出现于舌、口唇、指趾末端等部位,同时伴有呼吸困难、心动过速等表现。
周围性发绀由于周围循环血流缓慢,导致体表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而出现发绀现象。
特点是发绀出现在肢体末端、耳垂、鼻尖等部位,常伴有局部组织肿胀、皮温降低等表现。
分类:中心性发绀、周围性发绀发病机制中央性发绀是由于心肺疾病导致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而周围性发绀是由于周围循环血流缓慢,导致体表局部组织缺血缺氧。
中央性发绀与周围性发绀的对比临床表现中央性发绀出现在舌、口唇、指趾末端等部位,伴有呼吸困难、心动过速等表现,而周围性发绀出现在肢体末端、耳垂、鼻尖等部位,伴有局部组织肿胀、皮温降低等表现。
治疗措施中央性发绀的治疗重点在于改善心肺功能、增加氧供,而周围性发绀的治疗则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为主。
02发绀病因及发病机制原发性主要由于心脏和大血管病变引起,如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瓣狭窄、法洛四联症等。
继发性可由肺部疾病、血液系统疾病、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等因素引起。
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血红蛋白在还原型血红蛋白或高铁血红蛋白中过多,导致血液氧合不足。
发病机制:血液循环障碍缺氧血液淤积在肺循环中,导致氧气难以进入血液。
淤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患者血红蛋白结构异常,影响其与氧结合能力。
血红蛋白异常二尖瓣狭窄左心房压力增高,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压力增高,导致肺淤血和发绀。
右心衰竭右心功能不全,导致体循环淤血,肺循环受累,引发发绀。
肺水肿由于液体渗入肺泡,影响气体交换,导致发绀。
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与处理措施一、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呼吸衰竭指肺功能受损导致氧合和/或二氧化碳清除能力不足,无法满足机体对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的需要。
其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呼吸困难、发绀、意识改变等症状。
1.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呼吸衰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患者会感到上气急促、喘息或是无法深吸出气。
这是由于肺通气能力减弱所致,肺泡内残留应激性增高引起通气-灌流比例失调所致。
2. 发绀:发绀是因为组织缺少充足含氧的血液而导致的口唇、舌头等部位出现发紫色。
当人体组织缺乏新鲜的含有充分氧量的血液时,在局部会出现暗淡或蓝紫色。
3. 意识改变:低氧血症可以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影响,造成认知功能下降、精神状态改变甚至昏迷。
这是因为大脑对氧气的需求非常高,缺氧会直接影响脑部正常功能。
4. 头痛和乏力:缺氧会引起头痛和乏力的感觉。
这是由于缺氧导致脑部血管扩张、血液流动减慢以及能量供应不足所致。
5. 心率增快和呼吸加速:当机体出现低氧血症时,心率和呼吸频率会相应增加以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
这是机体在应对低氧情况下的一种自我调节反应。
6. 咳嗽:呼吸衰竭时患者可能出现咳嗽,这是由于肺泡中的积液或分泌物刺激引起的。
如果咳嗽伴有大量黏液或血丝,则可能表示并发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二、呼吸衰竭的处理措施呼吸衰竭属于严重、危急的医学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处理呼吸衰竭的措施:1. 氧气治疗:将患者置于高浓度氧气环境中,以增加血液中的氧含量。
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吸氧面罩、鼻导管甚至是机械通气进行呼吸支持。
2. 病因治疗:针对呼吸衰竭的病因进行相应治疗。
例如,对于肺部感染引起的呼吸衰竭,使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3. 支持性护理: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护理,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失衡等。
在处理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4. 康复运动:适度的康复运动有助于改善肺功能和肌力,并促进患者康复。
发绀的护理措施
1.吸氧
一般采用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流量通常2~4升/分,严重缺氧者可给高流量吸氧量,可
达6~8升,如伴有急性废水中,则可通过50%酒精吸氧。
病人吸氧后要观察发绀有无改善,如吸氧数分钟后,口唇转红,说明缺氧是由于通气不足或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引起。
如吸氧后发绀无好转,提示缺氧是由于循环淤滞或其他原因所致,可作为临床治疗的参考。
2.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由于呼吸道异物或痰液阻塞气道所致者,应及时清除异物或帮助病人将痰液排出,以
保持呼吸道通畅。
3.合适体位
发绀伴有呼吸困难者,宜采取半卧位或坐位,尤其是对己有心功能不全的病人。
4.按医嘱行动
脉血气分析分生命体征发生变化时,及时通知医生,备气管插管及呼吸器等,配合抢救。
呼吸困难临床表现
(一)基本表现
1.气短,呼吸气不够的感觉。
2.呼吸急促。
3.呼吸费力。
4.喘鸣。
5.呼吸窘迫。
6.窒息感。
(二)可能伴随症状
1.发热。
2.出汗。
3.发绀。
4.声音嘶哑。
5.吞咽困难。
6.咳嗽,咳痰。
7.水肿。
8.焦虑不安,头痛。
9.定向力障碍,烦躁,易怒。
10.嗜睡,昏迷。
(三)体格检查要点
1.生命体征体温、呼吸、脉搏、血压。
2.一般情况意识,语言交流能力。
3.皮肤皮疹,瘀点瘀斑,发绀。
4. 头颅/五官创伤、烧伤特征。
5.颈部喘鸣,颈静脉怒张,气管位置不正常。
6.肺部
(1)呼吸运动特点。
(2)三凹征。
(3)喘鸣音。
(4)呼吸音。
(5)肺部干湿咿音。
(6)胸膜摩擦音。
7.心脏心率,奔马律,杂音。
8.腹部腹水、腹部脂肪对呼吸影响。
9.四肢水肿,杵状指。
10.神经系统意识状态,局灶体征。
呼吸困难讲稿【呼吸困难定义】正常成人呼吸频率为16-20次/min,与心脏搏动次数的比例为1:4。
当患者主观上感觉空气不足或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患者呼吸运动用力,严重时出现张口呼吸、鼻翼扇动、端坐呼吸及发绀、辅助呼吸肌均参与呼吸运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
呼吸困难是呼吸功能不全的一个重要症状。
【呼吸困难的病因】引起呼吸困难的病因较多,主要为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
1.肺源性呼吸困难2.心源性呼吸困难3.中毒性呼吸困难4.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5.血液性呼吸困难。
1.肺源性呼吸困难①气道阻塞:喉与气管疾病,如急性会厌炎、急性喉炎、喉水肿、喉癌白喉、喉与气管异物、气管肿瘤、气管受压(甲状腺肿大、纵膈肿瘤等)、支气管哮喘、COPD、支气管肺癌等;②肺疾病:如大叶性或支气管肺炎、肺脓肿、肺水肿、肺不张、肺尘埃沉着症、弥漫性肺间纤维化、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及急性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
③胸壁、胸廓与胸膜疾病:如气胸、大量胸腔积液、广泛显著胸膜粘连增厚、胸廓外伤和严重胸廓、脊柱畸形等;④神经-肌肉疾病与药物不良反应:如脊髓灰质炎和运动神经元疾病累及颈髓、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重症肌无力、药物(肌松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克林霉素等)导致呼吸肌麻痹等;⑤膈疾病与运动受限:如膈肌麻痹、高度鼓肠、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瘤、胃扩张和妊娠晚期等。
2心源性呼吸困难各种原因所致心力衰竭、心包压塞、缩窄性心包炎、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和肺栓塞(血栓栓塞、羊水栓塞、脂肪栓塞最常见)等。
左心衰竭常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输血输液过多过快等。
3.中毒性呼吸困难①各种原因引起酸中毒:如急慢性肾衰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肾小管酸中毒等②急性感染与传染病;③药物和化学物质中毒:如吗啡类、巴比妥类、苯二氮革类药物、有机磷杀虫药中毒和一氧化碳、亚硝酸盐类、苯胺类、氰化物等。
发热致热源发热外致热源:(exogenous pyrogen)分子量大,不能直接作用于体温中枢内致热源:(endogenous pyrogen)分子量小,易被破坏,可直接作用于体温中枢非致热源发热感染性发热超高热41 ℃以上三个阶段上升期高热期表现: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皮肤发红并有灼热感呼吸加快加深寒战消失下降期注意:1、两种或两种以上热型可以交互出现2、与个体反应有关3、两种情况可致不典型(1) 抗生素和皮质激素的应用(2) 个体差异:年老体弱者1. 寒战咳嗽咳痰咳嗽:人体反射性防御动作,气道内的病理性分泌物和外界进入气道的异物籍以排出体外;由延髓咳嗽中枢受刺激所致。
咳痰:气管、支气管的分泌物或肺泡内的渗出液,由咳嗽运动而排出口腔外的动作。
1. 呼吸道疾病咯血Hemoptysis①支气管循环的血流量通常占整个心输出量的1%。
②在某些病理(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情况下,其血流量可升至4%;在原发性肺癌可增至7%。
③临床的咯血90%以上来自支气管循环。
④肺循环一般很少引起咯血,除非在结核空洞、坏死性的肺栓塞等1、支气管疾病:机制:支气管黏膜或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或粘膜下血管破裂,如气管扩张与支气管肺癌2、肺部疾病:肺结核(首要原因)、肺炎、肺脓肿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空洞型肺结核、干酪样肺炎多见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较少出现肺结核引起咯血的机制: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液渗出(痰中带血或小血块)②累及小血管使管壁破溃(中等量咯血)③空洞壁肺动脉分支形成的小动脉瘤破裂(大咯血)肺炎: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或黏膜下小血管破溃发绀Cyanosis血中还原型血红蛋白(Hb)或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的现象,也称为紫绀。
出现部位:皮肤薄、色素少、毛细血管丰富的皮肤和粘膜部位,如口唇、甲床。
1、真性发绀: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1) 中心性紫绀:特点:①全身性(除颜面、四肢,也累及躯干)②皮肤温暖③按摩不退原因:心、肺疾病所致分类:①肺性:各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肺通气或换气功能↓----肺氧合↓②心性混血性:先心---右左分流(>1/3心输出量时)(2)周围性紫绀:特点:①末梢或下垂部位②皮肤冰冷③按摩加温退原因:周围循环血流障碍分类:①瘀血性:体循环瘀血,氧被摄取过多(右心衰、局部静脉病变)②缺血性:严重周围组织血流灌注不良(休克)(3)混合性紫绀:上二者并存,见于:心衰2、血液中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1)高铁血红蛋白血症:Fe2+变为Fe3+定义:当血中高铁血红蛋白量>30g/L特点:①急骤出现,静脉血呈深棕色②给予氧疗不能改善③亚甲蓝或大量VitC 静脉注射可退原因:药品、化学物品(亚硝酸盐、苯胺、硝基苯)、亚硝酸盐中毒(2)先天性高铁Hb血症:无心肺疾病(3)硫化血红蛋白血症:定义:当血中硫化血红蛋白> 5g/L特点:①持续时间长(几个月)②血呈蓝褐色原因:含硫药物、化学物质,同时有便秘或服硫化物在肠道形成大量硫化氢为先决条件。
发绀的知识点总结一、发绀的定义发绀是指皮肤和黏膜因含氧血红蛋白量及质量不足而显示出的一种蓝紫色变化。
这种变色通常在静脉血氧饱和度低于75%时出现。
发绀是许多疾病的临床表现,通常是呼吸或心血管系统出现问题的表现之一。
除了皮肤和黏膜的变色外,发绀还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气促、胸痛和心悸。
二、发绀的病因1. 呼吸系统疾病: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动脉高压等都可能导致肺部通气功能下降,从而引起发绀。
2. 心血管系统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等疾病均可能导致循环中氧合血红蛋白减少,引起发绀。
3. 其他疾病:如血液循环疾病、血液病(如贫血)、某些代谢性疾病等也可能导致发绀的出现。
三、发绀的临床表现1. 皮肤和黏膜的颜色变化:出现蓝紫色的变化,通常首先在口唇、指甲床、耳垂等处出现,严重时可能波及全身皮肤。
2. 呼吸系统症状:发绀患者可能伴随气促、呼吸困难和咳嗽等症状。
3. 心血管系统症状:包括心悸、胸痛、水肿等表现。
4. 其他系统症状:发绀患者还可能伴随其他系统的症状,例如贫血、代谢性紊乱等症状。
四、发绀的诊断1. 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特别是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相关病史,并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
2. 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胸部X光片以及心脏超声等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
3. 进一步的专科检查:部分患者需要进一步的心血管专科或呼吸系统专科的检查,比如心脏彩超、肺功能检查等。
4. 评估发绀的程度和严重程度:包括通过血氧饱和度、心肺功能检查等来评估发绀的严重程度和病情。
五、发绀的治疗1. 确定病因并进行相应治疗:比如对于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发绀,首先需要治疗原发疾病,如支气管扩张、肺气肿等;对于心血管系统疾病引起的发绀,需要积极治疗原发心脏疾病等。
2. 氧疗:对于严重缺氧的发绀患者,需要给予氧疗,从而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症状。
发绀的伴随症状和临床意义
发绀的伴随症状和临床意义如下:
1.发绀伴呼吸困难:常见于重症心、肺疾病及急性呼吸道梗阻、大量气胸等,而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虽有明显发绀,但一般无呼吸困难。
2.发绀伴杵状指(趾):提示病程较长。
主要见于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及某
些慢性肺部疾病。
3.发绀伴意识障碍及衰竭:主要见于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中毒、休克、急性
肺部感染或急性心力衰竭等。
【注意事项】
大家在用药的时候,药物说明书里面有三种标识,一般要注意一下:
1.第一种就是禁用,就是绝对禁止使用。
2.第二种就是慎用,就是药物可以使用,但是要密切关注患者口服药以后的情况,一旦有不良反应发生,需要马上停止使用。
3.第三种就是忌用,就是说明药物在此类人群中有明确的不良反应,应该是由医生根据病情给出用药建议。
如果一定需要这种药物,就可以联合其他的能减轻不良反应的药物一起服用。
大家以后在服用药物的时候,多留意说明书,留意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文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