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绀呼吸困难
- 格式:ppt
- 大小:3.63 MB
- 文档页数:37
呼吸困难的8个表现呼吸困难指的是病人在主观上感觉到空气不足,认为自己在呼吸的时候比较费力难受,而在客观上则是会表现为病人的呼吸的动作比较用力夸张,如果病情比较严重的话,患者还会表现出张口呼吸、鼻翼扇动、端坐呼吸,甚至是出现嘴唇、颜面发绀的症状。
此外,出现呼吸困难时,也会伴有呼吸频率较快、呼吸深度和节奏与平常不同的症状。
从现实的实际情况来看,出现呼吸困难的问题,其实并不意味着都是病理性的情况,比如,普通人在进行了剧烈的运动后,身体由于相对缺氧,就会暂时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这种情况并不严重,大多时候只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后就会恢复正常,并不需要去就医。
1 呼吸困难的概述呼吸困难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急性的,一种是慢性的或者是间歇性的,即急性发作性呼吸困难和慢性或间断发作呼吸困难。
1.1急性呼吸困难具体而言,急性发作性呼吸困难多发生在安静的情况下,与那些因为工作太过劳累导致的呼吸困难问题加重的情况不同,指的是患者在几小时之内,就出现了中等程度以上情况的呼吸困难症状。
一旦发生急性发作性呼吸困难,患者需要尽快进行处理治疗,同时,还要做好相关的检查工作,避免呼吸困难加重。
1.2慢性或间断发作呼吸困难慢性或间断发作呼吸困难的问题较为复杂,大多时候是由很多因素造成,通常是在剧烈运动或者经过长期劳累之后发生,病人出现该症状一般都是在既往的症状上进行加重,出现这种情况后,病人家属一定要给予足够的关注,最好及时去附近的医院就医,面对这种情况,除了要做好急救措施之外,还要做一些必要的检查,确保患者的呼吸困难问题不会加重,进而不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2 导致呼吸困难的病理因素事实上,人们在呼吸的过程中,受大脑皮质运动神经元和体液中的化学物质所控制。
可以说,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其病情发生的原因是不尽相同的,内在的生理机制可谓是相当复杂。
不过,好在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来进行确定,比如说,由呼吸系统疾病而引起的呼吸困难,多与呼吸肌的活动状况有一定的关系;患者存在心力衰竭的症状时,其出现的肺水肿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症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自身呼吸感受器发生某种变化导致的。
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与处理措施一、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呼吸衰竭指肺功能受损导致氧合和/或二氧化碳清除能力不足,无法满足机体对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的需要。
其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呼吸困难、发绀、意识改变等症状。
1.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呼吸衰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患者会感到上气急促、喘息或是无法深吸出气。
这是由于肺通气能力减弱所致,肺泡内残留应激性增高引起通气-灌流比例失调所致。
2. 发绀:发绀是因为组织缺少充足含氧的血液而导致的口唇、舌头等部位出现发紫色。
当人体组织缺乏新鲜的含有充分氧量的血液时,在局部会出现暗淡或蓝紫色。
3. 意识改变:低氧血症可以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影响,造成认知功能下降、精神状态改变甚至昏迷。
这是因为大脑对氧气的需求非常高,缺氧会直接影响脑部正常功能。
4. 头痛和乏力:缺氧会引起头痛和乏力的感觉。
这是由于缺氧导致脑部血管扩张、血液流动减慢以及能量供应不足所致。
5. 心率增快和呼吸加速:当机体出现低氧血症时,心率和呼吸频率会相应增加以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
这是机体在应对低氧情况下的一种自我调节反应。
6. 咳嗽:呼吸衰竭时患者可能出现咳嗽,这是由于肺泡中的积液或分泌物刺激引起的。
如果咳嗽伴有大量黏液或血丝,则可能表示并发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二、呼吸衰竭的处理措施呼吸衰竭属于严重、危急的医学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处理呼吸衰竭的措施:1. 氧气治疗:将患者置于高浓度氧气环境中,以增加血液中的氧含量。
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吸氧面罩、鼻导管甚至是机械通气进行呼吸支持。
2. 病因治疗:针对呼吸衰竭的病因进行相应治疗。
例如,对于肺部感染引起的呼吸衰竭,使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3. 支持性护理: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护理,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失衡等。
在处理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4. 康复运动:适度的康复运动有助于改善肺功能和肌力,并促进患者康复。
呼吸困难的原因及护理措施一、呼吸困难是什么呼吸困难(dyspnea)是指患者主观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呼吸运动用力,严重时可出现张口呼吸、鼻翼扇动、端坐呼吸,甚至发绀、呼吸辅助肌参与呼吸运动,并且可有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的改变。
终末期癌症患者呼吸困难是常见的症状。
发生率为29%~74%,且越濒临死亡,呼吸困难发生率越高。
患者可伴焦虑、烦躁不安,并影响休息,使疼痛或其它症状加重,严重呼吸困难可导致呼吸衰竭。
常见病因:1. 呼吸道梗阻,如喉癌、气管癌、支气管肺癌等,肿瘤组织阻塞气道。
2. 呼吸道感染。
3. 肿瘤广泛肺转移,放、化疗引起肺纤维化,癌性淋巴管炎,肺有效交换呼吸面积减少或气体交换障碍。
4. 大量胸腔积液、胸腔巨大肿瘤、广泛胸膜增厚。
5. 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瘤使腹压增高,膈肌上抬。
6. 肺动脉栓塞、肺不张、肺气肿、哮喘等。
7. 进行性呼吸肌无力。
8. 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左心衰等。
9. 其他原因,如贫血、精神紧张、恶病质、酸中毒、镇静剂过量等。
二、呼吸困难的临床特点1.上呼吸道梗阻,如喉癌、气管癌、支气管肺癌引起的气道阻塞时,临床主要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即吸气时明显费力,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三凹征”,即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可伴有干咳及高调的吸气性喉鸣。
2.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弥漫性细支气管炎时,可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即呼气费力、呼气缓慢、呼气时间明显延长,可伴有呼气时哮鸣音。
3.多数患者表现为混合性呼吸困难,如肿瘤广泛肺转移,肺纤维化,呼吸道感染,胸腔积液或胸腔巨大肿瘤、广泛胸膜增厚等因素引起肺呼吸面积减少,换气功能障碍时,吸气期及呼气期均感呼吸费力、呼吸频率增快、呼吸变浅,可伴有异常呼吸音或病理性呼吸音。
在评价呼吸困难患者时,应注意下列病史的询问:发作的时间和方式、每日的变异情况、诱发因素、缓解因素和对药物的反应。
临床检查时应特别注意:患者的体位(心衰时可见到端坐呼吸、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时表现为患者手抓床边扶手前倾位),皮肤粘膜颜色(苍白或紫绀),支气管痉挛,肺塌陷或实变,胸腔积液和心衰体征。
发绀的护理措施
1.吸氧
一般采用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流量通常2~4升/分,严重缺氧者可给高流量吸氧量,可
达6~8升,如伴有急性废水中,则可通过50%酒精吸氧。
病人吸氧后要观察发绀有无改善,如吸氧数分钟后,口唇转红,说明缺氧是由于通气不足或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引起。
如吸氧后发绀无好转,提示缺氧是由于循环淤滞或其他原因所致,可作为临床治疗的参考。
2.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由于呼吸道异物或痰液阻塞气道所致者,应及时清除异物或帮助病人将痰液排出,以
保持呼吸道通畅。
3.合适体位
发绀伴有呼吸困难者,宜采取半卧位或坐位,尤其是对己有心功能不全的病人。
4.按医嘱行动
脉血气分析分生命体征发生变化时,及时通知医生,备气管插管及呼吸器等,配合抢救。
呼吸困难程度评定标准
呼吸困难程度通常会使用以下几个标准进行评定:
1. 氧饱和度:氧饱和度是衡量血液中氧气浓度的指标,一般用
卫生间测量工具进行检测。
氧饱和度低于90%可能表明病人有呼吸困难。
2. 发绀程度:发绀是指皮肤、口唇和指甲呈现蓝色的情况,这
也是呼吸困难的一种表现。
颜色越深,代表呼吸困难越严重。
3. 呼吸频率:呼吸频率增加通常是一个呼吸困难的表现。
正常
成人的呼吸频率在每分钟12到20次之间,如果超过此范围则代表病
人有呼吸困难。
4. 需要辅助:如果病人需要使用呼吸机或其他呼吸辅助设备,
则代表其呼吸困难严重。
发绀常见症状与体征【考纲要求】发绀的概念、发生机制、分类与临床表现、伴随症状及临床意义。
【考点纵览】发绀是由于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绝对含量增多所致,发绀三型:中心性、周围性和混合型发绀的特点及常见病因。
异常血红蛋白所致发绀特点及病因。
注意发绀伴随症状对鉴别诊断的价值。
一、概念,发生机制1.概念狭义,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致皮肤、粘膜呈青紫颜色;广义,还包括少数因异常血红蛋白所致青紫。
观察部位:皮肤较薄、色素较少和血流丰富处,如唇、舌、颊部、鼻尖与甲床。
2.发生机制无论何种原因导致气体交换障碍,致血红蛋白氧合作用减低或心内及大血管之间存在右→左分流,使动脉血中还原血红蛋白含量增多,>50g/L(50g/100ml);或末梢血流缓慢、淤滞,使氧合血红蛋白被组织过多摄氧,还原血红蛋白增多,均可出现青紫。
因此,重度及极重度贫血(Hb<60g/L =者),即使重度缺氧,亦难见发绀。
习题:血中Hb含量低于多少时,即使重度缺氧,也难发现发绀A.<50g/LB.<60g/LC.<70g/LD.<80g/LE.<90g/L答案:B【答疑编号:30010301针对该题提问】习题:血中还原血红蛋白至少达多少时皮肤粘膜出现发绀A.>70g/LB.>65g/LC.>60g/LD.>55g/LE.>50g/L答案:E【答疑编号:30010302针对该题提问】二、分类与临床表现1.血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复习正常的组织氧合:心脏、肺内交换、输送动脉、静脉。
(1)中心性发绀:特点是发绀分布于周身皮肤粘膜,皮肤温暖。
又可分为两种:①心性混血性发绀:见于有右→左分流的先心病如法洛四联症,其发绀产生是静脉血未经肺氧合即经异常通道分流混入体循环动脉血中。
②肺性发绀:见于各种严重呼吸系疾病,如呼吸道(喉、气管、支气管)阻塞、肺实质与间质疾病(肺炎、阻塞性肺气肿、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和心源性与非心源性肺瘀血、肺水肿)、胸膜疾病(大量胸腔积液、气胸、严重胸膜肥厚)及肺血管疾病(如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
发热致热源发热外致热源:(exogenous pyrogen)分子量大,不能直接作用于体温中枢内致热源:(endogenous pyrogen)分子量小,易被破坏,可直接作用于体温中枢非致热源发热感染性发热超高热41 ℃以上三个阶段上升期高热期表现: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皮肤发红并有灼热感呼吸加快加深寒战消失下降期注意:1、两种或两种以上热型可以交互出现2、与个体反应有关3、两种情况可致不典型(1) 抗生素和皮质激素的应用(2) 个体差异:年老体弱者1. 寒战咳嗽咳痰咳嗽:人体反射性防御动作,气道内的病理性分泌物和外界进入气道的异物籍以排出体外;由延髓咳嗽中枢受刺激所致。
咳痰:气管、支气管的分泌物或肺泡内的渗出液,由咳嗽运动而排出口腔外的动作。
1. 呼吸道疾病咯血Hemoptysis①支气管循环的血流量通常占整个心输出量的1%。
②在某些病理(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情况下,其血流量可升至4%;在原发性肺癌可增至7%。
③临床的咯血90%以上来自支气管循环。
④肺循环一般很少引起咯血,除非在结核空洞、坏死性的肺栓塞等1、支气管疾病:机制:支气管黏膜或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或粘膜下血管破裂,如气管扩张与支气管肺癌2、肺部疾病:肺结核(首要原因)、肺炎、肺脓肿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空洞型肺结核、干酪样肺炎多见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较少出现肺结核引起咯血的机制: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液渗出(痰中带血或小血块)②累及小血管使管壁破溃(中等量咯血)③空洞壁肺动脉分支形成的小动脉瘤破裂(大咯血)肺炎: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或黏膜下小血管破溃发绀Cyanosis血中还原型血红蛋白(Hb)或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的现象,也称为紫绀。
出现部位:皮肤薄、色素少、毛细血管丰富的皮肤和粘膜部位,如口唇、甲床。
1、真性发绀: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1) 中心性紫绀:特点:①全身性(除颜面、四肢,也累及躯干)②皮肤温暖③按摩不退原因:心、肺疾病所致分类:①肺性:各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肺通气或换气功能↓----肺氧合↓②心性混血性:先心---右左分流(>1/3心输出量时)(2)周围性紫绀:特点:①末梢或下垂部位②皮肤冰冷③按摩加温退原因:周围循环血流障碍分类:①瘀血性:体循环瘀血,氧被摄取过多(右心衰、局部静脉病变)②缺血性:严重周围组织血流灌注不良(休克)(3)混合性紫绀:上二者并存,见于:心衰2、血液中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1)高铁血红蛋白血症:Fe2+变为Fe3+定义:当血中高铁血红蛋白量>30g/L特点:①急骤出现,静脉血呈深棕色②给予氧疗不能改善③亚甲蓝或大量VitC 静脉注射可退原因:药品、化学物品(亚硝酸盐、苯胺、硝基苯)、亚硝酸盐中毒(2)先天性高铁Hb血症:无心肺疾病(3)硫化血红蛋白血症:定义:当血中硫化血红蛋白> 5g/L特点:①持续时间长(几个月)②血呈蓝褐色原因:含硫药物、化学物质,同时有便秘或服硫化物在肠道形成大量硫化氢为先决条件。
发绀的伴随症状和临床意义
发绀的伴随症状和临床意义如下:
1.发绀伴呼吸困难:常见于重症心、肺疾病及急性呼吸道梗阻、大量气胸等,而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虽有明显发绀,但一般无呼吸困难。
2.发绀伴杵状指(趾):提示病程较长。
主要见于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及某
些慢性肺部疾病。
3.发绀伴意识障碍及衰竭:主要见于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中毒、休克、急性
肺部感染或急性心力衰竭等。
【注意事项】
大家在用药的时候,药物说明书里面有三种标识,一般要注意一下:
1.第一种就是禁用,就是绝对禁止使用。
2.第二种就是慎用,就是药物可以使用,但是要密切关注患者口服药以后的情况,一旦有不良反应发生,需要马上停止使用。
3.第三种就是忌用,就是说明药物在此类人群中有明确的不良反应,应该是由医生根据病情给出用药建议。
如果一定需要这种药物,就可以联合其他的能减轻不良反应的药物一起服用。
大家以后在服用药物的时候,多留意说明书,留意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文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发绀的伴随症状和临床意义
发绀是指皮肤和粘膜呈现青紫色的症状,通常由于血液中含氧量降低引起。
除
了发绀本身外,发绀可能伴随一些其他症状,这些症状可以提供重要的临床线索,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1. 伴随症状
1.1 呼吸困难
发绀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的症状。
这可能是由于发绀引起的缺氧
导致呼吸系统对氧气需求增加所导致。
1.2 胸痛
一些发绀患者可能会感到胸痛,这种疼痛可能与心血管系统的异常有关,如心
脏病等。
1.3 头晕
由于缺氧引起的大脑供氧不足可能导致头晕、眩晕、晕厥等症状。
1.4 咳嗽
咳嗽也是发绀的伴随症状之一,可能与呼吸系统的问题有关,如肺部感染、支
气管炎等。
1.5 乏力
发绀患者常常感到疲乏、乏力,这可能与缺氧引起的身体虚弱有关。
2. 临床意义
2.1 诊断价值
发绀的伴随症状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更全面的评估,辅助诊断的制定。
不同的伴随症状可能提示不同的疾病,如咳嗽可能与肺部疾病有关,胸痛可能与心血管疾病有关。
2.2 治疗指导
了解发绀的伴随症状有助于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例如,如果发现患者有
呼吸困难和咳嗽,可能需要加强呼吸支持和对呼吸系统进行治疗。
2.3 预后评估
伴随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可以反映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从而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制定更合理的治疗计划。
综上所述,了解发绀的伴随症状和其临床意义对于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医护人员应当密切关注发绀患者的伴随症状,及时进行评估和处理,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