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企业所得税法解读(E企业培训版)
- 格式:doc
- 大小:174.00 KB
- 文档页数:9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释义编者按: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使各类纳税人能够更好地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们邀请相关部门直接参与起草和修改工作的有关人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进行了详细介绍,对条文逐条进行了详细、权威、深入、精确地解读。
从本期起,《筹划专刊》对解读的部分内容进行摘登。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释义」本条是关于制定本实施条例的法律依据的规定。
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于2007年3月16日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将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
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结束了内资、外资企业适用不同税法的历史,统一了有关纳税人的规定,统一并适当降低了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并规范了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统一了税收优惠政策。
为了保证这部重要法律在2008年1月1日以后能够顺利实施,使这部重要法律的有关规定能够真正得以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国务院根据本法制定实施条例。
”国务院及时发布了本实施条例,对企业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进行了必要的细化,并与企业所得税法同时于2008年1月1日起生效。
因此,本条明确规定,本实施条例,是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制定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国务院为执行法律的规定,可以制定行政法规。
本实施条例就属于这一类行政法规,通常冠以“XXX法实施条例”等名称。
本实施条例作为企业所得税法的下位法,目的是将企业所得税法的内容进行细化,对企业所得税法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作出具体规定,以增强企业所得税法的可操作性,便于税务机关和纳税人理解和执行。
因此,本实施条例的规定必须与企业所得税法保持一致,不得与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相抵触,也不得违背企业所得税法的精神和基本原则,否则将被视为无效。
企业所得税最新规定企业所得税最新规定新企业所得税法01第一部分新企业所得税法讲解第一章总则第一节企业所得税基本原理一、企业所得税的的概念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所得税。
其中,企业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
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二、企业所得税的计税原理所得税的特点主要是:第一,通常以纯所得为征税对象。
第二,通常以经过计算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
第三,纳税人和实际负担人通常是一致的,因而可以直接调节纳税人的收入。
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应纳税所得,它以利润为主要依据,但不是直接意义上的会计利润,更不是收入总额。
因此在计算所得税时,计税依据的计算涉及纳税人的成本、费用的各个方面,使得所得税计税依据的计算较为复杂。
而且企业所得税在征收过程中,为了发挥所得税对经济的调控作用,也会根据调控目的和需要,在税制中采取各种税收激励或限制措施,因而使所得税的计算更为复杂。
三、我国企业所得税的制度演变在1949年首届全国税务会议上,通过了统一全国税收政策的基本方案,其中包括对企业所得和个人所得征税的办法。
1950年,政务院发布了《全国税政实施要则》,规定全国设置14种税收,其中涉及对所得征税的有工商业税(所得税部分)、存款利息所得税和薪给报酬所得税等3种税收。
改革开发以后,为适应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人才,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需要,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税制改革工作在“七五”计划期间逐步推开。
1980年9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并公布施行。
企业所得税率确定为30%,另按应纳所得税额附征10%的地方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培训讲义第一讲纳税人纳税人税法第1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本法。
条例第2条:企业所得税法第一条所称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是指依照中国法律、行政法规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
税法第2条:企业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
条列:第3条企业所得税法第二条所称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企业,包括依照中国法律、行政法规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
税法:第3条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税法:第4条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
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适用税率为20%。
第二讲国、地税征管范围划分根椐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新增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8】120号)规定:(一)以2008年为基年,2008年底之前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各自管理的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不作调整。
2009年起新增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中,应缴纳增值税的企业,其企业所得税由国家税务局管理;应缴纳营业税的企业,其企业所得税由地方税务局管理。
(二)2009年起下列新增企业的所得税征管范围实行以下规定:⑴企业所得税全额为中央收入的企业和在国家税务局缴纳营业税的企业,其企业所得税由国家税务局管理;⑵银行(信用社)、保险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由国家税务局管理,除上述规定外的其他各类金融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由地方税务局管理;⑶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企业所得税仍由国家税务局管理。
(三)对其他具体问题的规定(5条)(1)境内单位和个人向非居民企业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的,该项所得应扣缴的企业所得税的征管,分别由支付该项所得的境内单位和个人的所得税主管国家税务局或地方税务局负责;⑵2008年底之前已成立跨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2009年起新设立的分支机构,其企业所得税的征管部门应与总机构企业所得税征管部门相一致;2009年起新增跨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按基本规定确定的原则划分征管归属,其分支机构企业所得税的管理部门也应与总机构企业所得税管理部门相一致;⑶按税法规定免缴流转税的企业,按其免缴的流转税税种确定企业所得税征管归属;既不缴纳增值税也不缴纳营业税的企业,其企业所得税暂由地方税务局管理;⑷既缴纳增值税又缴纳营业税的企业,原则上按照其税务登记时自行申报的主营业务应缴纳的流转税税种确定征管归属;企业税务登记时无法确定主营业务的,一般以工商登记注明的第一项业务为准;一经确定,原则上不再调整;⑸2009年起新增企业,是指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新办企业认定标准的通知》(财税〔2006〕1号)及有关规定的新办企业认定标准成立的企业。
新企业所得税相关政策解读新企业所得税法精神宣传提纲一、新企业所得税法及事实上施条例的制定背景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经济社会进展新形势的要求,为各类企业制造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依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的精神,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企业所得税法),同日胡锦涛主席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3号,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新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国务院依照本法制定实施条例。
为了保证新企业所得税法的顺利实施,财政部、税务总局、国务院法制办会同有关部门依照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认真总结实践体会,充分借鉴国际惯例,对需要在实施条例中明确的重要概念、重大税收政策以及征管问题作了深入研究论证,在此基础上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草案)》,报送国务院审议。
2007年11月28日,国务院第197次常务会议审议原则通过。
12月6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令第512号,正式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自2008年1月1日起与新企业所得税法同步实施。
二、新企业所得税法及事实上施条例与原税法相比的重大变化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及事实上施细则、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相比,新企业所得税法及事实上施条例的重大变化,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法律层次得到提升,改变了过去内资企业所得税以暂行条例(行政法规)形式立法的做法;二是制度体系更加完整,在完善所得税制差不多要素的基础上,充实了反避税等内容;三是制度规定更加科学,借鉴国际通行的所得税处理方法和国际税制改革新体会,在纳税人分类及义务的判定、税率的设置、税前扣除的规范、优待政策的调整、反避税规则的引入等方面,表达了国际惯例和前瞻性;四是更加符合我国经济进展状况,依照我国经济社会进展的新要求,建立税收优待政策新体系,实施务实的过渡优待措施,服务我国经济社会进展。
新企业所得税法及条例解读
一、为什么要改革、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
(背景、存在问题、必要性、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新税法颁布及执行:
⏹2007年3月16日,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2007年12月6日,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2008年1月1日起,统一执行《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
现行税法存在的问题:
⏹(1991年,合并两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1993年,国务院
发布《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
⏹1、内外资税负不一
⏹2、税收优惠政策存在较大漏洞
⏹3、经济社会情况发生很大变化,原法已经不适应
必要性:
⏹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是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新形势的需要;
⏹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是贯彻“五个统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
⏹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是完善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的需要--立法级次;实际税收负担;税收优惠;
条款内容;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重要意义: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
公平税负原则-解决内外资企业税收待遇不同的问题
科学发展原则-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调控经济原则-产业政策和经济结构调整
国际惯例原则-税法的科学性、完备性和前瞻性
理顺分配关系原则-财政承受能力和纳税人负担水平
便于征管原则-规范征管行为,方便纳税人,降低征纳成本
二、新税法变化的主要内容:(“四个统一”、“两个过渡”)
“四个统一”:
⏹统一税法并适用于所有内、外资企业
内资税法、外资税法进行整合;统一纳税人的认定标准(法人税制);确定纳税人的范围,包括取得经营收入的单位和组织;明确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不作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统一并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25%
⏹统一和规范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内外资企业工资、公益捐赠(12%)等
⏹统一税收优惠政策,建立“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的税收优惠体系
“两个过渡”
⏹对部分特定区域实行过渡性优惠政策
⏹对享受法定税收优惠的老企业实行过渡措施
三、比较新旧税法的异同
(全文58 个知识点,详见下页。
)
四、新税法实施下的税收筹划
⏹顺势而为——选择鼓励优惠的产业、行业
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鼓励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创业投资业-鼓励农业发展-鼓励环境保护与节能-支持安全生产-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公益事业和照顾弱势群体术。
⏹发展总部经济;
法人纳税税制下的“汇总纳税”
⏹所得额-收入、扣除的筹划。
小型微利企业的筹划、折旧、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三项费用、合理的工资、薪金等的扣除。
新旧税法的异同(58个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