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第一单元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1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科学第一单元:物质的组成与分类一、引言物质是构成宇宙的基本要素,它的组成和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物质的基本概念出发,介绍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并探讨其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二、物质的基本概念物质是世界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固体是指具有一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如铁、石头等;液体是指具有一定体积但没有固定形状的物质,如水、酒精等;气体是指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如空气、氧气等。
三、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原子和分子组成。
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具有质量和电荷;分子是原子的结合体,是具有化学性质的物质基本单位。
1. 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无电荷。
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带负电荷。
2. 原子的元素符号和原子序数每个元素都有一个唯一的符号,用于表示化学元素。
符号的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
例如,氢元素的符号为H,氧元素的符号为O。
原子序数是指元素中原子的数量,也称为元素的序数。
元素表中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
3. 分子的结构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结合而成。
化学式用来表示分子的成分和数量。
例如,水分子的化学式为H2O,其中H表示氢原子,O表示氧原子。
氧气分子的化学式为O2,表示两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分子。
四、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式有元素和化合物、混合物等。
1.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如金属铁、非金属氧等。
化合物是由两个或多个不同种类的原子结合而成的物质,如水、氨等。
2. 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每种物质保持自身的性质,如空气、土壤等。
混合物可以分为均相混合物和异相混合物。
均相混合物指组成物质均匀分散,如盐水、糖水等;异相混合物指组成物质不均匀分散,如沙水、油水等。
五、物质的应用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影响。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食物与消化 1. 多种多样的食物必备知识点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食物与消化》中关于“多种多样的食物”的必备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日常生活中的食物种类丰富性:日常生活中的食物非常丰富,包括各种主食、蔬菜、水果、肉类、蛋类等。
常见食物:如米饭、馒头、面条、牛奶、炒白菜、土豆丝、牛肉、鱼肉、鸡肉等。
二、食物的分类按照来源分类:动物类食物:如牛奶、牛肉、鸡蛋、鸡肉、鱼肉等。
植物类食物:如米饭、面条、馒头、土豆丝、炒白菜等。
其他分类方式:还可以根据食物的加工方式、营养成分等进行分类。
三、食物的生产过程以大米为例:大米从田间到餐桌的过程包括育秧、插秧、稻谷成熟、收割稻谷、晒稻谷、加工成大米、做成米饭等步骤。
其他食物:如馒头,其生产过程包括播种、麦苗生长、麦子成熟、收割麦子、晒麦子、加工成面粉、做成馒头等。
四、食物的营养成分主要营养成分:食物中主要包含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和矿物质等。
具体食物举例:含脂肪较多的食物:花生、芝麻、肥肉、核桃等。
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瘦肉、鱼虾、鸡蛋、豆制品等。
含维生素较多的食物:瓜果和蔬菜,如西瓜、冬瓜、苹果、葡萄、白菜、萝卜等。
含钙丰富的食物:牛奶、大豆、虾米、海带等。
含铁丰富的食物:猪肝、瘦肉、菠菜等。
含碘丰富的食物:海带、紫菜等。
五、食物的营养价值能量提供:脂肪和淀粉为身体提供能量。
身体组成:蛋白质是组成身体的主要物质。
其他作用:维生素、钙、铁、碘等也是身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各自具有特定的生理功能。
六、食物检测与识别碘酒检测淀粉:含有淀粉的食物遇到碘酒后通常会变蓝。
其他检测方法:如含脂肪的食物在纸上按压后会留下明显的油迹,含蛋白质的食物放在火上烧时会产生像烧头发那样的气味(烧焦味)。
七、健康饮食习惯均衡饮食:合理安排一日三餐,注意荤素搭配,每天吃适当的蔬菜和水果,以获得全面营养。
饮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饭要定时,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不吃不干净、过了保质期的食物。
六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科学的奇妙世界科学是一门奇妙的学科,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可以揭示出自然界中一切事物的规律。
六年级的科学课程的第一个单元就是介绍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科学方法。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解读六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的内容。
一、科学的定义和特点科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以观察、实验和推理为基础,通过明确的思维和逻辑方法,寻找问题的答案。
科学具有客观性、可验证性、可重复性和可预测性等特点,是一门追求真理的学科。
二、科学方法的基本步骤科学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基本工具,包括观察、提出问题、做假设、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和得出结论等步骤。
这些步骤有助于科学家解决问题并验证假设,推动科学的进步。
1. 观察和提出问题: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是仔细观察现象,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观察需要运用我们的感官,如眼睛、耳朵等,收集相关的信息。
2. 做假设:在观察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提出假设。
假设是对现象的解释或解决问题的设想,需要经过合理推理和逻辑思考。
3. 进行实验:在确认了假设后,我们需要进行实验来验证假设的真实性。
实验要设计严谨,合理控制变量,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4. 收集数据:在实验中,我们需要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测量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量化或描述性的,有助于我们进行分析。
5. 分析数据: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比较、整理和计算,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和规律。
科学家需要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数据的分析和解读。
6. 得出结论:在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之前,我们需要回答最初提出的问题。
结论应该基于实验证据和科学原理,具备一定的可靠性。
三、科学实验的要素与要求科学实验是科学方法的关键环节之一,具有一定的要素和要求。
1. 实验要素:科学实验需要有明确的目的,即根据问题和假设设计实验。
实验要具备独立变量和依赖变量,其中独立变量是我们进行操作的因素,依赖变量是我们观察和测量的结果。
2. 实验要求:科学实验要求严谨和可重复。
第一单元:观察世界一、科学的本质和方法1. 科学的本质是什么?-科学是一种解释自然现象和探索自然规律的方法,是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揭示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和本质。
2. 科学的方法有哪些?-科学的方法包括观察、实验、分析、总结和推理等环节。
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来验证假设,最终总结出规律或者原理。
二、科学观察的基本技能1. 什么是科学观察?-科学观察是科学家为了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而运用感官器官和科学仪器对自然现象进行有目的的感性认识的过程。
2. 科学观察中需要注意什么?-科学观察需要注意客观性、系统性、满意性和准确性。
观察者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带有主观偏见,尽量避免一切可能影响观察结果的因素。
3. 如何进行科学观察?-科学观察要根据观察的目的选择观察对象和观察场所,学会使用科学仪器,灵活使用各种观察方法,以达到准确观察的目的。
三、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1. 什么是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手段,是验证假设和验证规律的过程。
通过人为的调节和控制变量的方法,考察自然现象的规律和本质。
2. 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有哪些?-科学实验需要具备严密的实验设计、准确的数据记录、有力的实验展示和实验结论等,需保证实验能够被他人重复和验证。
3. 如何设计科学实验?-科学实验的设计要遵循科学的原则,考虑实验的目的和问题,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合理选择实验方法和实验材料,以获得准确和可靠的实验结果。
结语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科学本质和方法的认识,学会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素质。
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利用科学方法去观察、研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充分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世界,探索未知,不断进步。
在科学的探索过程中,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从而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第一单元知识点1.像粉笔、水一样。
空气也占据一定的空间。
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2.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用途:充气城堡,射钉枪、足球、喷水壶、充气床等3.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电源:(2) 按一下“归零”按钮,确保在称量之前显示为“0”。
(3)将要称的物体放在电子天平上,读取显示数字即可。
4.通过用电子天平测皮球充气前和充气后质量的变化,可以验证空气是否有质量。
5.17 世纪,伽利略做了一个实验:用气泵向一个大玻璃瓶打足气使瓶中尽可能多装一些空气,并封住瓶口,用天平称出瓶子的质量然后把瓶口打开,再称,发现瓶子的质量减少了。
伽利略认为,减少的质量就是把瓶口打开后跑出来的空气的质量,从而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6.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 升空气的质量约为 1.29 克,相当于 3 枚回形针的质量。
(“克”是质量单位,可用字母“g”表示)7.热空气要比相同体积的冷空气质量轻,所以热空气会向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8.暖气片都安装在房间的低处,可以让热空气自然上升,提高室内气温。
9.阳光使地表温度升高,温暖的地面加热它上方的空气,冷空气补充到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热空气从地面上升,越升越高,然后又开始冷却下降,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10.生活中扇扇子、用吹风机吹头发,吹风车、挤袋子都可以制造风。
11.空调制冷时出风口朝上,空调制热时出风口朝下。
将纸巾揉成团放到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向下倒扣在水槽中,纸巾没有被浸湿,是因为空气占据空间,所以水接触不到纸巾。
将气球放在塑料瓶中,并将气球口套在塑料瓶口,气球无法吹得很大,这是因为瓶子中的空气占据空间。
把注射器的活塞往后拉一段距离,记下活塞的位置。
将针筒口顶住橡皮。
推动活塞,记下活塞的位置,松手后,活塞会回弹,这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和扩张。
将冷集气瓶放在有烟的热集气瓶的上方,抽掉中间的玻璃板,热集气瓶里的烟随着热空气上升到冷集气瓶中,冷集气瓶中的冷空气向下流动,这样循环流动,烟便充满两个瓶子;将有烟的热集气瓶放在冷集气瓶的上方,抽掉中间的玻璃板,由于热空气不能向下流动,冷空气不能向上流动,烟在一段时间内无法进入下方的冷集气瓶。
六年级科学第一单元一、单元概述本单元《微小世界》主要围绕着微观世界的探索展开,引领学生了解微小世界的奥秘,掌握一些基本的观察和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重要知识点1. 显微镜的原理:显微镜利用了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将微小物体放大,以便人眼能够观察。
2. 显微镜的使用:学习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包括如何调节焦距、如何移动载玻片、如何观察标本等。
3. 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命活动:了解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形态特征,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4. 昆虫的结构特征和生活习性:通过对昆虫的观察,了解其身体结构、生命周期、习性等特点。
5. 土壤中的生物:观察土壤中存在的微生物和动物,了解土壤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多样性和相互关系。
三、实验与探究1. 制作简易显微镜:通过动手制作简易显微镜,了解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原理,提高实验技能。
2. 观察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在实验室条件下,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了解它们的形态特征。
3. 观察昆虫的身体结构:通过解剖和观察昆虫标本,了解其身体结构特点。
4. 观察土壤中的生物:通过观察土壤中存在的生物,了解土壤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多样性和相互关系。
四、学习建议1. 注重实践操作:在学习本单元时,要积极参与实验和探究活动,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加深对微小世界中生物的理解。
2. 培养观察能力:学会使用显微镜等工具进行观察,培养细致的观察能力,提高对微小世界的感知能力。
3. 搜集资料: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搜集关于微小世界中生物的资料,拓宽知识面。
习题和知识点:一、放大镜1. 放大镜可以把物体()放大。
A. 左右放大B. 上下放大C. 大小放大D. 前后放大正确答案是:D。
2. 放大镜的特点:透明、中间厚边缘薄,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3. 使用放大镜时,物体应放在焦距之内。
4. 放大镜的焦距应在1.0~1.0之间。
明视距离为25cm,因此,放大镜的焦距在25~50cm之间。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科学作为一门学科,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自然界中发生的各种现象。
在四年级上册科学的第一单元中,我们将学习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 物质和能量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到物质和能量的概念。
物质是我们周围所有事物的组成部分,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能量则是物质运动和变化的驱动力,我们生活中的所有活动都需要能量的支持。
2. 食物和营养我们的身体需要食物来提供能量和营养。
我们将学习到食物的种类,包括谷类、蔬菜水果、肉类、蛋类和奶类等。
每种食物都含有不同的营养物质,比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了解食物和营养的关系有助于我们选择健康的饮食习惯。
3. 水的重要性水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物质。
我们将学习到水的重要性和它在生活中的作用。
水可以帮助我们消化食物、保持身体的温度平衡、清洁我们的身体和环境等。
我们也将了解到水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和地下水等。
4. 太阳和天气太阳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能源来源。
我们将学习到太阳的作用和它对地球和生物的影响。
太阳的能量驱动了地球上的气候和天气变化,我们将学习到不同的天气现象,比如晴天、阴天、雨天和雪天等。
5. 动物和植物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到动物和植物的特点和分类。
动物和植物都是地球上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将了解到不同的动物和植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并学习到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6. 地球资源的保护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地球资源对于我们的未来至关重要。
我们将学习到如何节约能源和水资源,减少垃圾和污染物的产生,保护我们的环境。
通过学习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的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界和世界的运作规律。
科学知识的学习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储备,还培养了我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让我们一起积极参与科学学习,探索更多有趣的知识吧!。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1.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2.水蒸气是气态,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肉眼看不到,摸不到,重量比较轻,并且可以被压缩,没有固定的体积。
3.水雾是液态,是由无数的小液滴组成的,可以用肉眼观察到,可以触摸到,重量比水蒸气重,且不能被压缩,有固定的体积。
4.水和水蒸气它们都是由水分子组成的,并且都是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的物质,都占据了空间,有一定的重量。
5.水每时每刻都在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水的蒸发。
水蒸发时会吸热。
不同的液体蒸发的速度不一样。
6.沸腾:液体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产生的一种剧烈的气化现象;水沸腾后再加热将继续沸腾但温度保持不变,不加热的话将不再沸腾;水沸腾时,水变成水蒸气的速度较快。
7.液体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内部出现大量气泡。
8.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9.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在100℃开始沸腾逐渐汽化,水沸腾后的变化是从液态变成气态,变化属于汽化现象。
10.液体温度不再上升此时的温度称为液体的“沸点”。
11.水在0℃时会结冰,从液态变为了固态。
水在变成冰的过程中,温度会下降,速胀大。
12.酒精灯使用时,要注意加热时要用外焰,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
13.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
14.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
15.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16.加热后的烧杯、三脚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很烫的,不要用手触摸。
17.测量水温的要注意:(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18.水和冰都是由同一种物质h2o组成,都是无色无味的物体。
19.水和冰的存在的形态不同,水是液态,而冰是固态,密度不同,水是1g/cm3,冰是0.9g/cm。
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科学是一门探索自然规律的学科,它涵盖了广泛的知识和概念。
在四年级的科学课程中,我们将进一步学习有关生物、物理和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本单元的重点将放在生物学,我们将探索植物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一、植物的结构和功能植物是地球上最基础的生命形式之一。
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从阳光中获得能量,并使用水和二氧化碳合成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植物的结构可以分为根、茎和叶三个主要部分。
1. 根根是植物的主要结构,它负责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并固定植物在土壤中。
根的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适应了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
有些根长得像胡萝卜一样粗短,叫做块根,它们能更好地贮存养分。
而有些根延伸到很远的地下,叫做深根,它们可以吸收更多的水分。
2. 茎茎连接了根和叶,它们让水分和养分从根部输送到植物的其他部分。
茎的形状和结构也各不相同。
有些植物的茎叫做直立茎,它们能使植物直立并支撑住树枝和叶子。
还有些植物的茎叫做匍匐茎,它们能在地面上爬行,扩大植物的空间。
3. 叶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是植物体中最广泛分布的部位。
叶的主要功能是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植物所需的化学能量。
叶一般都很薄,这是为了能更好地吸收光线。
叶子的形状和大小各异,有的叶子大而宽,有的叶子小而尖。
二、植物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植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几个植物的应用示例:1. 食物植物为我们提供了大部分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谷物等。
这些植物产生营养丰富的果实和种子,为我们提供能量和所需的维生素。
2. 氧气产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为我们提供了呼吸所需的氧气。
植物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与我们进行了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
3. 药物许多药草和植物具有药用价值。
它们能够治疗一些疾病和缓解不适。
例如,薄荷能够缓解肚子痛,而芦荟可以用来治疗皮肤烧伤。
4. 装饰和美化许多植物被用来当作装饰品,例如鲜花和室内盆栽。
它们能够给我们的生活环境增添美感和活力。
科学第一单元的知识点总结在科学第一单元中,我们将学习一些基本的科学概念和原理。
本单元的内容将包括物质和能量、科学方法、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一、物质和能量1. 物质的基本性质物质是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具有质量和占据空间的特性。
物质可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两类。
纯物质包括元素和化合物,它们是由不同种类的原子或分子组成;混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物质混合在一起,但它们依然保留各自的特性。
2. 物质的物态变化物质可以以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不同的形态存在,并且在不同条件下可以进行相互转变,如固液相变、液气相变等。
3. 能量的基本理论能量是物体具有的做功的能力,它包括机械能、热能、光能、电能、化学能等。
能量有转化和守恒的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指出在封闭系统中,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
二、科学方法1. 科学的本质和特点科学是一种以观察、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知识体系,其本质是追求真理和解释自然现象的规律。
科学具有客观性、可重复性、系统性、临时性和可验证性的特点。
2. 科学研究的步骤科学研究一般包括以下步骤:观察和提出问题、假设和预测、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这套系统的程序被称为科学方法,它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框架。
3. 科学研究的原则科学研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如客观性原则、可重复性原则、质疑性原则等。
这些原则保证了科学研究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三、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1. 实验设计的原则进行科学实验时,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如随机性原则、对照性原则、重复性原则等。
这些原则保证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2. 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进行实验时,需要对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
数据的采集方法可以包括观察、测量、实验等,而数据的处理包括整理、归纳、分析等步骤。
3. 实验结果的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并验证原假设。
以上就是科学第一单元的知识点总结,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涉及物质和能量、科学方法、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它为我们进一步学习科学建立了基础。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
一、填空
1、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有:(出生时的脚印)、(从小到大的照片)、(小衣服小鞋子)、(每年的体检卡)、(身高体重的数据)等。
2、我从出生到现在发生的主要变化有(身体长高了,体重增加了,能力提高了)。
3、(身高)和(体重)是生长发育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指标。
4、通过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发现:(6到10岁身高、体重增长缓慢,10到12岁身高、体重快速增长)。
5、我们如果按照出生后第一年的生长速度一直长下去,会(因为体重太重而骨头被压碎,甚至血管破裂。
)
6、人体生长发育的两个生长突增期是(0到1岁)、(10到12岁)。
7、可以通过(自我观察)、(访问)、(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青春期的特点。
8、(青春期变化)是人体的正常发育,(青春期)是生命重要的时期。
9、(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
10、女孩大约从(10岁)开始,将陆续进入青春期;而男孩要稍晚一些。
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11、青春期男女(身高)最先出现快速生长。
12、青春期除了身高突增之外,另一个特点就是(性发育)的开始。
13、女生青春期的变化有:(身高突增)、(乳房发育)、(长出阴毛)、(月经初潮)、长出腋毛)、(臀部变宽)等。
14、男生青春期的变化有:(身高突增)、(睾丸、阴茎增长)、(出现喉结)、(长出阴毛)、(长出腋毛)、(出现胡须)等。
15、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有(1)性意识骤然增长(2)智力水平迅猛提高(3)独立欲望增强(4)情感世界充满风暴(5)兴趣爱好日益广泛(6)人际交往欲望强烈。
16、要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变化:(1)要注意月经期的卫生(2)不穿高跟鞋(3)不拔胡须(4)不吸烟、不酗酒(5)正确对待与异性交往(6)防治青春痘(7)不束胸勒腰(8)不要过度使用嗓子
17、一个人的成长与成熟意味着他将要更加自觉的去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18、人的一生可以大致划分为(幼年)、(成年)、(老年)三个阶段。
19、人的一生要经过(胎儿期)、(婴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20、成人一般睡眠7-9小时,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中学生睡眠9小时。
21人在(婴幼儿期)和(老年期)需要特殊照顾;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尊老爱幼)。
22、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可以根据(父母的身高)、(现在的身高)、(自己的脚长)。
*23、在同一年龄组中,(中等身高)占多数,(高个和矮个)人数较少。
24、伴随着身体素质提高,青少年(青春期发育)和(性发育)的年龄也不断提前。
25、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应该:(1)注意个人卫生(2)讲究营养并注意饮食卫生(3)注意学习姿势与用眼卫生(4)加强体育锻炼(5)保证充足的睡眠(6)不迷恋电脑(7)科学用脑
26、注意个人卫生的方法:(勤洗澡)、(勤洗手)、(不挖鼻孔)。
27、讲究营养注意饮食卫生的方法:(合理安排每天进餐的次数和时间)、(不偏食)、(不挑食)。
28、注意学习姿势与用眼卫生的方法:(正确的阅读姿势)、(正确的书写姿势)、(注意采光与照明)。
29、加强体育锻炼的方法:参加(游泳)、(跑步)、(踢球)等有益的体育活动。
30、(充足的睡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31、科学用脑五要素是:(动静结合)、(课程交替)、(反复强化)、(勤于思考)、(适当休息)。
二、判断题
1、一个人的成长与成熟意味着他(她)将要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
2、进入青春期我们要尽量避免穿高跟鞋。
(√ )
3、吸烟和酗酒不仅是少年健康的大敌,还会养成不良习气。
(√ )
4、青春发育期是人体的第一快速增长期。
(× )
5、一般来说,青春期的发育男生早于女生。
(×)
6、体育锻炼占用时间,会影响学习和智力发育。
(× )
7、在青春期,男生女生德身体都会发生许多变化,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 )
8、为了促进自己的生长发育,每天睡眠时间越多越好。
(× )9、人只要吃得好,身体就能健康地生长发育。
(×)
10、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益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
三、选择题
1、对于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性意识骤然增长,易对异性产生好感;
B、智力水平迅猛提高;
C、兴趣爱好日益广泛,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烈;
D、身体形态发生巨大变化
2、我们已经跨入青春期,每天需要保证( C )小时的睡眠。
A、8
B、9
C、10
D、11
3、在成长过程中,我们的身体会发生一些变化,对待这些变化不正确的方式是( C )
A、女孩子要避免着凉,适当运动
B、不吸烟、不酗酒
C、穿高跟鞋很美观,要多穿
D、不拔胡须,那会损伤毛囊,使细菌侵入人体
4、下面不属于科学用脑的是( D )。
A、动静结合
B、课程交替
C、勤于思考
D、多睡觉
5、古希腊神话故事中,把人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下列不输于此划分的是( C )
A、幼年
B、成年
C、青年 D 老年
6、60 年后,我们会步入人生( D )
A、幼年期
B、青春期
C、成年期
D、老年期
7、12 岁的姗姗同学处在人生的哪个时期( B )
A、幼年期
B、青春期
C、成年期
D、老年期
8、在摇篮里捧着奶瓶的小宝宝处在人生的( A )
A、幼年期
B、青春期
C、成年期
D、老年期
9、正在快速生长、刻苦学习的人生时期是( B )
A、幼年期
B、青少年期
C、成年期
D、老年期
10、通过分析同龄人身高统计图,可以发现那类人占多数
( B )A、高个 B、中等身材 C、矮个 D、肥胖者
四、连线
十月怀胎--------胎儿期努力工作--------青年期抚育后代--------成年期颐养天年--------老年期呀呀学语--------婴幼儿期勤奋学习--------学龄期生长迅速--------青春期
五、简答
1、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应该怎样做?
答:注意个人卫生、注意营养和饮食卫生、注意学习习惯、
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迷连电脑、科学用脑。
2、影响人体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
答:遗传、营养、体育锻炼、疾病、自然环境、环境污染、
社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