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感官评价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45
第一章概述一、食品感官分析的意义与特点与其他许多应用技术一样,食品感官分析或感官评价也在应用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食品感官分析技术已成为许多食品公司在产品质量管理、新产品开发、市场预测、顾客心理研究等许多方面的重要手段。
食品感官分析的应用同时也促进了心理学、生理医学、仿生学的发展,新近开发的电子鼻、电子舌就是例子之一。
食品感官分析是在食品理化分析的基础上,集心理学、生理学、统计学的知识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
该学科不仅实用性强、灵敏度高、结果可靠,而且解决了一般理化分析所不能解决的复杂的生理感受问题。
感官分析在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已普遍采用,是从事食品生产、营销管理、产品开发以及广大消费者所必须掌握的一门知识。
食品感官分析在新产品研制、食品质量评价、市场预测、产品评优等方面都已获得广泛应用。
与传统意义上的感官评价不同,现代感官分析不单只是靠具有敏锐的感觉器官和长期经验积累的某一方面的专家的评价结果,这是因为:由专家担任评价员,只能是少数人,而且不易召集;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感觉敏感性、嗜好和评判标准,所以评价结果往往不相一致;人的感觉状态常受到生理(如疾病、生理周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专家对评判对象的标准与普通消费者的看法常有较大差异;不同方面的专家也会遇到感情倾向和利益冲突等问题的干扰。
为了避免传统意义上的感官分析中存在的各种缺陷,现代的感官分析试验中逐渐引入了生理学、心理学和统计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中,采用计算机处理数据,使得结果分析快速而准确。
现代感官分析包括二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人的感官测定物品的特性;二是以物品的特性来获知人的特性或感受。
每次感官分析实验均由不同类别的感官评价小组承担,实验的最终结论是评价小组中评价员各自分析结果的综合。
所以,在感官分析实验中,并不看重个人的结论如何,而是注重于评价小组的综合结论。
现代感官分析技术包括一系列精确测定人对食品中各种特性的反应,并把可能存在的各种偏见对消费者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食品感官鉴评实验报告本次实验旨在探究食品感官鉴评方法,通过对不同食品进行感官鉴评,深入了解不同的感官特征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实验食品有:苹果、葡萄、香蕉、柿子、芒果、猕猴桃、奇异果、草莓、樱桃、蓝莓等10种水果。
实验采用了双盲实验方法,实验者随机选择一种食品,记录相应的感官特征,并进行评分。
一、外观评价所有水果的外观均比较良好,但在颜色、大小、形状等方面各有千秋。
苹果的外观基本一致,呈现出鲜艳的红色和黄色。
葡萄的外观也比较一致,紫色的葡萄颗粒均匀、紧实。
香蕉外观金黄,形状扁长,柿子色泽深红,形状像小番茄。
芒果与樱桃外观比较鲜艳,具有较强的视觉吸引力。
二、口感评价1.质地:根据实验结果发现,水果的质地具有差异性,苹果和葡萄在口感上比较饱满,质地比较硬,口感爽脆。
柿子口感比较柔软,猕猴桃质地细嫩,草莓质地柔软多汁。
樱桃、蓝莓、奇异果等果脯则更加柔软,口感更细腻。
2.味道:不同的水果具有不同的口感,最终的味道也有所不同。
苹果的味道比较甜润,葡萄的味道酸甜适中。
香蕉比较香甜,草莓口味酸甜,猕猴桃的味道则比较酸涩。
柿子的味道比较甜蜜,芒果的味道则芳香味浓。
三、气味评价1.香气:不同的水果具有不同的气味,苹果的气味比较清淡、微甜,蓝莓则带有濃烈的藍莓香氣,芒果甜香浓郁。
草莓、猕猴桃、樱桃等水果则具有比较浓郁的芳香气息。
2.异味:柿子有时会有一些异味,这可能与食品保存或处理方式等因素有关。
该异味在实验中表现得比较明显,但并不影响食品的口感和外观。
综上所述,不同水果的感官特征均有其独特之处,具体鉴评也需根据具体事实情况加以确定。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水果的口感、气味以及外观等因素都对人体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在选择不同的水果时要注意不同特征以及其潜在的质量问题。
食品感官评定的要素组成分析食品感官评定的要素组成食品感官评定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人们根据一定的目的和经验使用各种感官对食品所进行的感官检查和评价。
食品感官评定的过程包括视觉检查、嗅觉检查、味觉检查、触觉检查、听觉检查、品尝、观察、注意力集中程度等几个方面,通常将这些组合起来称为感官评定法。
而且从不同角度分类又可分为多种食品感官评定法,具体如下表:食品感官评定要素感官评定指标感官评定要素视觉(观察)视觉感官检查评定应选择外观正常或异常的样品作为评定对象。
视觉检查评定要求无任何缺陷和变形,色泽均匀,清晰度高,着色牢固。
触觉(touch)触觉感官检查评定要求具有一定硬度和弹性,手感适当;形态正常,棱角清楚,光洁度好,无裂缝,缺口;不松散,无膨胀,无破碎;温度适当,手感不冷不热。
气味(闻)嗅觉感官检查评定要求具有原有风味,原料种类相同,风味纯正,无异味,香气浓郁,刺激性小,颜色正常,不过度发酵,异臭,有害物质少,挥发油少,产生的异味小于允许限值,香精和添加剂的使用符合规定。
口感(品尝)口感感官检查评定要求具有原有风味,能有效地辨别出食品本身特有的滋味和气味,风味及气味持久,回味长,舌头对每一种味道都能准确判断并说出特征来,且能形容其优劣,无明显缺陷,无异味。
注意力集中程度检查要求能够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观察和评定,维持至少15分钟。
嗅觉检查要求嗅觉正常。
感官评定工作的基本要求有两点: 1、可以在单位时间内同时进行多个项目的感官检查评价, 2、允许使用简单仪器。
食品感官评定主要根据客观检查、综合评价来鉴别、检验、评定食品品质的好坏,评定范围很广,所以,检查评定内容较多,涉及到的知识较多,需要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
从感官评定的任务来看,一般是按照所评定食品的特性及其食用场合或目的来进行,其中应该考虑的要素有感官评定方法,如何建立评定实验室,感官评定员的资格要求,感官评定程序,感官评定方案,感官评定记录的填写与审核等。
随着我国消费水平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 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不再单单只是为了生存, 而是对食品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 1] 。
食品质量的优劣最直接地表现在它的感官性状上, 通过感官指标来鉴别食品的良莠和真伪, 不仅简便易行, 而且灵敏度高, 直观而实用, 它可以及时准确地判定出食品有无异常现象的发生, 还能够检验出其他检验手段无法判断的特殊性污染或食品感官性状的微量变化, 某些项目的检测灵敏度甚至超过仪器分析方法。
如鉴别进口白兰地、葡萄酒等酒类的真伪。
感官分析方法直观、手段简便、实用性强, 目前已被各国检验机构普遍承认和采用[ 2] 。
1 感官分析的定义感官分析是利用科学客观的方法, 借助人类的感觉器官( 听觉、嗅觉、味觉、视觉) 对食品的感官性质进行评定、换起、测定、分析、解释, 并结合心理、生理、物理、化学及统计学等学科, 对食品进行定性、定量的测量与分析, 了解人们对这些产品的感受或喜欢程度, 并测知产品本身质量的特性[ 3] 。
2 食品的感官特性食品作为客观存在的事物, 通过人们的感觉器官对它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评定, 再把各类食品特有的各自性状分别综合归纳后, 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固定印象, 即是所谓的食品感官特性。
食品感官特性主要指食品的外观、质地、基本味、气味、化学性感官因素、口感、后味等特性。
21 1 基本味甜、酸、苦、咸为四种基本味觉, 其它还有鲜、涩、碱、凉、辣、金属味等。
物质必须呈溶解形式才有可能产生味觉。
舌头上的味蕾是味觉的感受器, 一般味觉在舌尖部, 两边敏感, 中间和舌根部较为迟钝。
21 2 气味气味是指能够引起嗅觉反应的物质。
由于气味没有确切定义, 而且很难定量测定, 所以气味分类比较混乱。
两种典型的气味分类法。
二种典型的气味分类法,索额底梅克氏分析法舒茨氏分类法气味类别实例气味类别实例芳香味樟脑、柠檬芳香味水扬酸甲酯香脂味香草羊脂味乙硫醇刺激辣味洋葱醚味1-丙醇羊脂味奶酪甜味香草恶臭味粪便油腻味丁酸腐臭味某些茄属植物气味、焦糊味、愈疮木酚、庚醇、醚味水果味、醋酸金属味已醇、焦糊味苯酚辛辣味苯甲醛21 3 化学性感官因素化学性感官因素口腔内之触觉神经所察觉到的感觉, 种类有温度( 热、冻) 和化学( 辣、凉、刺、涩) 。
食品感官评价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导言:食品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食品的味道、气味、外观等特征对人们的消费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研究和应用食品感官评价技术对于食品行业的发展和消费者的满意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食品感官评价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其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一、食品感官评价技术的研究现状食品感官评价技术是通过对食品的味觉、嗅觉、视觉、听觉等感官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以达到对食品质量和消费者需求的准确描述。
目前,食品感官评价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 实验室感官评估:通过让专业评价员对样品进行感官评价,包括感官描述性分析、偏好度评价、差异性评价等。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对食品味觉、嗅觉等感官特征的定量化描述,但评价员的主观性仍然是一个挑战。
2. 仪器分析:使用仪器设备对食品样品进行物理化学特性的测量,如颜色、口感、香气等。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客观的数据,并进一步与感官评价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
3. 生物传感器:利用生物传感器技术对食品样品进行感官评价,例如利用舌头感受器的生物传感器对食品的苦味进行定量测量。
这种方法可以模拟人类的感官特性,提供更为准确的评价结果。
二、食品感官评价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食品感官评价技术在食品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可以帮助食品企业优化产品研发、改进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
以下几个方面是食品感官评价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示例:1. 新产品研发:食品感官评价技术可以帮助企业评估新产品的味觉、嗅觉和视觉特性,了解消费者对新产品的喜好程度,并指导研发团队进行产品改进和创新。
2. 品质控制:食品感官评价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对产品质量进行监控和控制。
通过对产品样品的感官评价,可以发现产品的缺陷和不足,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3. 市场营销:食品感官评价技术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不同消费群体对产品的感官偏好,为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通过定期进行市场感官评价调研,企业可以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变化,灵活调整产品策略。
食品感官分析范文食品感官分析是指根据人们对食品所感受到的感官特征进行评价和分析的过程。
食品感官分析主要包括对食品的外观、味道、口感、气味和听觉等方面进行评估和描述。
通过食品感官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评估食品的质量和特点,提供给消费者更准确的食品选择和品尝体验。
首先,食品的外观是食品感官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
外观包括色泽、形状、质地和整体外观等特征。
色泽是指食品所呈现的颜色,可以分为鲜艳、浑浊、透明等。
色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食品的第一印象和愿意消费的欲望。
形状是指食品的外形特征,可以分为规则、不规则、块状、粉末状等。
质地是指食品的硬度、软度、脆度等特性,可以分为硬、软、脆等。
整体外观是指食品的整体感觉和美感,可以分为整齐、松散、均匀等。
其次,食品的味道是食品感官分析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味道是指食品在口中所产生的感受,包括咸、甜、酸、苦、辣等味道的感觉。
味道的好坏和程度直接影响到食品的口味和口感的满足程度。
在食品感官分析中,需要综合考虑食品的味道是否清淡、浓郁、适中等。
此外,食品的口感也是食品感官分析的重要方面。
口感包括食品的硬度、粘稠度、润滑度、细腻度等特征。
硬度是指食品的坚硬程度,可以分为硬、软、脆等。
粘稠度是指食品在口中的黏性,可以分为粘、滑、涩等。
润滑度是指食品在口中的润滑感觉,可以分为润滑、粗糙等。
细腻度是指食品的细腻程度,可以分为细腻、粗糙等。
口感的好坏和程度直接影响到人们对食品的满意度和愿意消费的欲望。
此外,食品的气味也是食品感官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
气味是指食品所散发出来的味道,可以分为香、臭、浓郁等。
气味的好坏和程度直接影响到人们对食品的选择和喜好程度。
在食品感官分析中,需要综合考虑食品的气味是否清新、浓烈、异常等。
最后,食品的听觉也是食品感官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
听觉是指食品在咀嚼和咽下的过程中产生的声音和声音的特点,包括咀嚼的声音、咽下的声音等。
听觉的好坏和程度直接影响到人们对食品的感受和满意度。
食品感官分析食品感官分析第一章概述1.食品感官分析是在食品理化分析的基础上,集心理学、生理学、统计学的知识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
2.现代感官分析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人的感官测定物品的特性;二是以物品的特性来获知人的特性或感受。
3.食品感官分析是通过评价员的视觉、嗅觉、味觉、听觉和触觉而引起反应的一种科学方法。
4.常包括四种活动:组织、测量、分析和结论。
5.食品感官分析的适用范围:食品的评比、消费者的择食、开发新产品。
第二章感觉的基础1.感觉是生物(包括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能,是外部世界通过机械能、辐射能或化学刺激到生物体的受体部位后,在生物体中产生的印象和(或)反应。
2.感官通常具有下面几个特征:①一种感官只能接受和识别一种刺激;②只有刺激量在一定范围内才会对感官产生作用;③某种刺激连续施加到感官上一段时间后,感官会产生疲劳、适应现象,感官灵敏度随之明显下降;④心理作用对感官识别刺激有影响;⑤不同感官在接受信息时,会互相影响。
3.感觉阈值是指刚能引起感觉刺激强度的一个范围。
依照测量技术和目的的不同,可以将各种感觉的感觉阈分为两种:绝对阈和差别阈。
4.绝对阈: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和刚刚导致感觉消失的最大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的两个阈值。
5.差别阈:指感官所能感受到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或者是最小可察觉差别水平(JND)。
6.影响感觉的因素:1)影响感觉的几种现象:疲劳现象、对比现象、变调现象、相乘现象、阻碍现象。
2)温度对感觉的影响:理想的食物温度因食品的不同而异,以体温为中心,一般在±(25~30)℃的范围内。
3)年龄与生理: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各种感觉阈值都在升高,敏感程度下降,对食物的嗜好也有很大的变化。
另外,人的生理周期对事物的嗜好也有很大的影响,许多疾病也会影响到人的感觉敏感度。
7.疲劳现象:疲劳现象是经常发生在感官上的一种现象。
当一种刺激长时间施加在一种感官上后,该感官就会产生疲劳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