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郑州经济开发区整体概念性城市设计(231页)2010[]-1
- 格式:pdf
- 大小:17.67 MB
- 文档页数:83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0-2020年)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2010年12月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0-2020年)通过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审批,批复文号豫发改工业〔2010〕2087号。
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于2011年2月取得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审查意见(豫环审〔2011〕47号)。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等有关规定,实施五年以上的产业园区,应组织开展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现对该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进行第二次公示:一、规划概况规划名称: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0-2020年)规划范围: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位于郑州市城区西北部,规划范围东至郁香路、南至站北路、西至郑州市西环绕城高速东1000米、北至新龙路,规划面积。
规划期限:规划的时间段为2010-2020年,分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开发建设阶段。
其中,近期为2010年-2012年,中期为2013年-2015年,远期为2016年-2020年。
主导产业:以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为主导产业;以超硬材料、文化创意产业为特色产业。
发展定位:国家级重点开发区,河南省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体制创新改革的综合试验区,郑州市科技创新城。
以产业集聚为核心,发挥项目集群效应,着力培育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等支柱产业;加强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和重点发展超硬材料、文化创意产业等形成集聚区的特色产业;依靠龙头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形成,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规划期末基本建成新型产业之城、自主创新之城、生态和人文之城。
二、发展规划及原规划环评执行情况截至2018年,集聚区规划用地布局与原规划布局基本一致,入区企业符合园区规划要求,规划环评报告及批复中所提到的环保要求大部分已得到落实,规划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已基本完成。
规划主要内容(一)城市发展目标把郑州建设成为彰显中华文化传统和中原城市特色、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
1.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强化金融、物流、商贸、信息、旅游等区域功能,建设国家重要的航空、铁路、公路交通枢纽,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2.现代化城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社会事业建设,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富裕。
3.国际化城市:发挥交通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强化产业支撑,逐步形成国际性贸易城市、文化旅游城市的基本框架。
4.信息化城市: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社会领域信息化,建成高度完善的城市信息化体系。
5.生态型城市:保护生态资源与生物多样性,加强绿化建设;集约、节约利用资源、能源,优化产业结构;推广清洁能源与绿色消费,构筑完善的城乡生态格局;优化绿地与其他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结构;向外围疏解老城区人口,控制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创建宜人的城市环境。
6.创新型城市:大力发展教育、科研事业,积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强科技、文化、管理等多方位、多层次创新。
(二)城市规划区范围城市规划区范围为郑州市行政辖区,总面积7446平方千米。
规划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市域范围:郑州市行政辖区。
中心城区范围:郑州市区行政辖区内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面积990平方千米。
(三)城市性质河南省省会,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通讯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四)城市规模与人口素质1.城市规模人口规模:至2020年,市域总人口1100万人,城镇人口880万人,城镇化水平80%左右;中心城区城市人口450万人。
建设用地规模:至2020年,市域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836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95平方米以内;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00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89平方米以内。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据中国政府网8月23日刊载的消息,国务院近日原则同意修订后的《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要求郑州市按照合理布局、集约发展的原则,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科教、文化旅游产业,不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功能。
《国务院关于郑州市总体规划的批复》要求郑州市重视城乡统筹发展:在《总体规划》确定的7446平方公里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合理定位老城区与郑东新区的功能,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对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
《批复》要求郑州市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到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控制在45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00平方公里以内;根据《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布局,积极引导人口的合理分布;根据郑州市资源、环境的实际条件,坚持集中紧凑的发展模式,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重视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
《批复》还就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重视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保护、严格实施《总体规划》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连接:交通成网络铁路:郑州4个方向形成环形客运系统随着京广、徐兰客运专线的建设,郑州高速客运站也将建设。
在郑州4个方向设置与既有线的联络线,与郑州站形成两站东西并立,高速系统与普速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连通的环形客运系统,新建南北环线,分流铁路货运,减小铁路货运对城区的影响。
公路:郑洛间形成4条快速通道把国道310、207,省道314、323升级改造为一级公路,即双向8车道,中间有绿化隔离带,形成郑洛之间4条快速通道。
新建、改建10座公路客运站,对外客运能力达到每日26万人。
新建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和4处货运站。
机场:新建一条快速路通机场规划新增商丘—新郑—新密高速公路,与郑少洛高速公路相连,加强新郑国际机场的区域辐射能力。
规划主要内容(一)城市发展目标把郑州建设成为彰显中华文化传统和中原城市特色、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
1.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强化金融、物流、商贸、信息、旅游等区域功能,建设国家重要的航空、铁路、公路交通枢纽,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2.现代化城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社会事业建设,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富裕。
3.国际化城市:发挥交通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强化产业支撑,逐步形成国际性贸易城市、文化旅游城市的基本框架。
4.信息化城市: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社会领域信息化,建成高度完善的城市信息化体系。
5.生态型城市:保护生态资源与生物多样性,加强绿化建设;集约、节约利用资源、能源,优化产业结构;推广清洁能源与绿色消费,构筑完善的城乡生态格局;优化绿地与其他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结构;向外围疏解老城区人口,控制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创建宜人的城市环境。
6.创新型城市:大力发展教育、科研事业,积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强科技、文化、管理等多方位、多层次创新。
(二)城市规划区范围城市规划区范围为郑州市行政辖区,总面积7446平方千米。
规划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市域范围:郑州市行政辖区。
中心城区范围:郑州市区行政辖区内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面积990平方千米。
(三)城市性质河南省省会,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通讯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四)城市规模与人口素质1.城市规模人口规模:至2020年,市域总人口1100万人,城镇人口880万人,城镇化水平80%左右;中心城区城市人口450万人。
建设用地规模:至2020年,市域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836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95平方米以内;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00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89平方米以内。
市人民政府市城市总体规划〔2021-2021〕城市总体规划文本〔一〕〔 zzupb 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32649 更新时间:2005-12-31 文章录入:zzupb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1984年国务院批准的市城市总体规划,通过十几年来的贯彻实施,市的经济、社会开展和城市建立取得了重大成就,1992年进入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投资硬环境40优行列。
实践证明,原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根本原则是正确的,对市的建立和开展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为了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开展方向,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把建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商贸城市〞的指示精神,本次规划在原规划根底上,依据?中华人民国城市规划法?、?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立用地标准?等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及省、市经济社会开展战略,对原城市总体规划进展必要的修订。
第二条城市总体规划修订的重点是:1.调整城市开展规模,确定城市开展目标。
2.健全城市综合效劳功能,强化商贸金融设施建立。
3.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全市城镇体系。
4.建立综合交通体系,突出交通枢纽优势。
5.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展示古代商都风貌。
6.加快根底设施与绿化建立,提高环境质量。
第三条城市规划区围:市行政辖区7446.2平方公里为市城市规划区围。
包括中原、金水、二七、管城、邙山、上街六区和荥阳、巩义、新、新密、登封、中牟五市一县所辖围。
第四条修订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与根本原则1.以理论为指导,贯彻党的根本路线,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展。
2.围绕两个根本转变,突出区位优势,以科技为先导,以贸促工,以流通促开展,贯彻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优化产业构造布局,建立与完善市场体系,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快速开展。
3.贯彻国家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开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建立方针。
实行城乡统筹规划,严格控制市区规模,切实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的调控作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开展的能力。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城市性质、职能与发展目标 (3)第三章城市规模 (5)第四章空间管制 (5)第五章空间发展与建设用地规划布局 (7)第六章非建设用地总体布局 (10)第七章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 (11)第八章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7)第九章文化特色与遗产保护 (20)第十章生态建设与绿地系统规划 (24)第十一章环境保护规划 (29)第十二章综合交通发展规划 (31)第十三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37)第十四章分阶段发展指引 (47)第十五章近期行动计划 (47)第十六章规划实施措施 (52)第十七章附则 (53)附表 (54)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编制目的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和《中原经济区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引导城乡持续、健康发展,构建生态都市,郑州市政府组织进行了《郑州都市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方案征集。
发展战略规划对郑州都市区的发展定位、战略目标、发展策略、空间结构以及近远期发展指引等方面均作了详尽的研究。
为进一步探索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大都市发展模式,优化郑州都市区空间格局,深化完善《郑州都市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指导郑州都市区的规划建设,引导都市区功能分区、交通导向、产业布局、人口分布、生态环境保护等协调发展。
2012年4月,郑州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郑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
第二条指导思想贯彻十八大“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确定本次规划的三大指导思想:1.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探索“两不三新”协调发展之路,突出“三化”协调发展,构建郑州都市区现代城镇体系。
2.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突出全域规划理念,整合都市区内部发展要素,完善城市功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实现都市区内道路交通、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的全面均衡发展。
3.强化规定性和控制性内容,注重规划的实施性和可操作性,预留弹性发展空间。
郑州市经开区汇总(大全)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3年4月,2000年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3年9月对周边村庄实行托管后,下辖两个办事处(26个行政村),规划控制面积82.1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5万人,产业工人及其他从业人员近10万人。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河南省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外资企业、工业企业和出口加工企业的聚集地,郑州东南部的绿色产业园。
2012年底对中牟的两个乡镇的部分村庄进行托管,涵盖了郑州国际物流园区的全部规划区域。
中文名称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属地区中国郑州 5.5万电话区号0371邮政区码人口5.5万著名景点时空走廊机场新郑国际机场知名企业宇通客车、雅士利集团建立时间1993.4目录9投资环境▪综述▪交通区位优势▪市场辐射优势▪人力资源优势▪投资政策优势10环境优势1现任领导编辑1.党委书记崔绍营主持区党委全面工作。
郑州经济开发区2.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贵欣主持区管委会全面工作。
3.党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李东明负责全区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外事、归国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政策调研工作,主管全区工会、共青团、妇女工作。
分管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留学生创业园、信息中心、政研室。
联系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市委政研室、市委老干部局、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委党校,市人社局、市外侨办、市编办、市仲裁办、市信息中心。
4.管委会副主任时云辉负责全区社会发展计划、招商引资、项目管理和项目进地开工工作。
分管投资发展服务局、新兴产业服务局、汽车产业局、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办公室、招商一局、招商二局、科技创业园、工商分局、质量技术监督分局。
联系市发改委(发展规划、项目引进、计划审批工作)、市商务局、市台办、市侨联、市工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信息办、市大项目办、市市场发展局、市电力公司、市热力公司、市自来水公司、市燃气公司、市轨道办,协调电力、电信、邮政工作。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订)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订)批前公示一、概况《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于2010年8月经国务院批复实施,2016年3月住建部印发《关于同意修改<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函》(建规函〔2016〕62号);2016年5月郑州市人民政府组织开展《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修改工作,2017年7月5日,《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2017年修订)通过专家评审会。
现将该规划主要内容进行公示,欢迎社会公众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二、公示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三、公示时间四、公示地点郑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 修订)规划方案简介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2010版总规),对郑州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但同时期,郑州市内外发展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近年来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出台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对城乡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和新要求;二是2012年国务院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要求郑州在中原经济区发展中发挥核心和引领作用;三是2013年国务院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我国第一个以航空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实验区,规划面积415平方公里,定位为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四是2013年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郑州被确定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五是2016年国务院批准设立“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河南省自贸区(以郑州为主,包括郑州、洛阳、开封三个片区);六是2016年国务院出台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和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均要求郑州市要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加快相关工作,全面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辐射带动功能;七是郑州市社会经济和城镇建设超常规发展,2010版总规提出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大部分已超预期进度,部分指标甚至已提前实现。
郑州经开区新规划方案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变化,郑州经开区发布了新的规划方案,旨在推动经开区的持续发展和提升。
本文将对郑州经开区新规划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其中的内容和影响。
一、规划背景郑州经开区是我国重要的开发区之一,自1991年成立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经开区的规划和建设亟需升级和完善。
因此,为了适应新的发展需求,郑州经开区决定制定新的规划方案,以指导未来经开区的发展方向。
二、规划目标1.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提高经开区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2. 优化空间布局:优化经开区内的用地规划和分配,提高土地利用率,并合理划分不同功能区,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3. 健全基础设施:加强对交通、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供给水平,为企业发展和市民生活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4. 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合理规划经开区内的生态环保区,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建设宜居宜业的生态经开区。
三、规划内容1. 产业发展规划:根据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产业发展规划,确定经开区内的主导产业和重点发展方向,支持优势企业的培育和发展,推动经济升级。
2. 土地利用规划:对经开区内现有的土地进行科学规划,按照产业发展需求进行合理布局和分配,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3.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大对交通、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提高供给水平,完善交通网络,提升整体的城市化水平。
4. 生态环境规划:参考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合理规划生态经开区和生态保护区,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打造宜居宜业的经济园区。
四、规划实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和落地。
2. 完善法规政策:由市政府相关部门依法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政策,为规划实施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郑州经开区新规划方案背景郑州经开区是郑州市经济发展重点区域,前身是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于1988年。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精密机械、汽车制造、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五大主导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在中原经济区和全国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腾飞,郑州经开区也需要推出新规划方案,以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需求和趋势。
新规划方案内容产业结构调整未来五年郑州经开区将继续加强五大主导产业的发展,同时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培育,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具体举措如下:1.优化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加快形成产业优势;2.引导精密机械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推动制造业新一轮转型;3.加强汽车制造产业的创新引领,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4.优化新材料产业布局,提升技术创新能力;5.加强生物医药产业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建设高端生物医药产业园。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未来五年郑州经开区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发展的配套服务水平,具体举措如下:1.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和智慧城市,推进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道路网、公共交通等;3.建设绿色智慧工厂和智能物流中心,提高企业生产和物流效率。
人才引进政策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未来五年郑州经开区将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育,具体举措如下:1.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高层次人才工程;2.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3.实施人才保障政策,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结论郑州经开区新规划方案是未来五年郑州经开区的发展蓝图,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引进政策等多方面的举措,加快推进经开区高质量的发展,不断提升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在中原经济区和全国范围内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
郑州市总体规划图: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图(高清原图)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lO-202(W)(2017^ttiT冲心诚区蛀共交通系统规划图郑州总体规划原图!超高清,例如一图放大后:18——幅耳——WLHTILii£JI师壷■« 祥畠五込« 書・也台取*■也十露皿•MiM'ft&MU 洎11电罚陽样口t一■玄曲ifth. ■! *M•aacaud —右霁C •■览■-»- ssiavistjtB S.K2017年07月花园Iii)1、r鲁河L中心城区绿地规划图I IJ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图■圧量豈■岂•薛也■Hra»4ue2017^07^328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伽7年握订)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團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X)(201 7年修订)中心城医空间结均规划團M4IM42D仃年07月||35郑州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图逹主城区滴1中牟蛆民•齟・4||:.中%: i^B *耳**•■!**<? …■・團—* 4*tRVlife •■皿MABIB*■■•軍他土曲片區横幅制墨业鼻曙gi ■■■錚口•尹区Zls■白・■中已城区综合交通规圳團11VTi2017年07月16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0-2020^) (2017年僅订)S 1 ««■編ilR*唠血 ■【帖立嚅轉i ■歯屉霜 ― 番31事诞41t—uNtoMASM 耳・;111郑州城市城镇体系规划图郑州中心城区用地规划图年们月鸟03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20年)伽了年幡订)市境嫌塘俸承無划團中心城区用地规划图11■10201?年07月*■・M J L H 工ta 叵uAt (b4KM£xftv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2017年修订)“ _■■ I ._»,'jrTf 1A 1* LF - _■ :Vk k • ■" FBm'4' ■:J- •! -1—-j I__ ■£rf u11・■ 1- 彳/Jl gw b iji « i| !■•_ i、F. 'KW 5;*'_ 副:::I . d■—HIK Ef B -■ /-«ngF * t Jr■ e :周首 "Il *MV 1t1 fl li I]使用方法,直接另存成图片即可放大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