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用药和急救2
- 格式:pdf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9
第二章用药和急救教学目标:知识:1、描述安全用药,区别处方药和非处方药;2、说出常见的急救措施,说明寻求紧急求助的方法。
能力:1、通过学习急救常识,增长处理紧急事故的应对能力;2、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家用小药箱或旅行小药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药物的安全使用问题,纠正有病就吃消炎药的错误观点;2、体验常见的急救措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分析:安全用药常识和急救方法。
药物不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只是帮助人们摆脱疾病状态、起治疗作用的物质。
帮助学生树立对药物的正确认识,懂得安全用药的重要性。
突发意外事件是很难完全避免的,所以学生必须掌握紧急求助电话,知道常见的急救措施。
教学难点分析:急救方法的演练实施。
急救方法最好让学生实际演练一下,如果有参加过红十字会培训的同学,让他们演示也很好。
教学策略:学习生物学的核心目的就是掌握正确的生物学知识,用以指导健康生活。
用药和急救都是学生必须了解的常识,虽然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相应的内容,但是在课堂上集体学习的气氛更好,知识掌握也更为牢固。
因此,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极为重要的。
解读药物说明书环节除了让学生了解用药时需注意的信息,学生还会提出一些具体问题,教师要有所准备。
急救措施如果不能实地演练,也要通过视频等手段让学生了解急救的方法和过程。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课件,并将收集的药物说明书带来。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板书设计:第二章用药和急救一、安全用药1、安全用药的含义2、处方药和非处方药3、解读药物说明书二、急救方法1、绿色生命程序判断意识;拨打呼救电话;人工呼吸和心脏复苏术2、止血法静脉流血:扎远心端动脉出血:扎近心端课后反思:安全用药和急救常识,不仅是学生需要了解的知识,更需要学生能够运用到生活实际中。
2004年底,印尼海啸中那个观察到海水异常变化的英国女孩,挽救了数百人的生命。
本人认为,生物教师最好都能系统参加急救员的培训,并且利用课堂授课,培训更多的学生。
第二章用药和急救漂市一中钱少锋1.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法都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或危害。
2.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1)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
(2)非处方药:简称为OTC,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
非处方药适于消费者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
3. 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前,都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
4. 中药是我国传统的药物,其有效成分主要是从各种动植物中提取出来的。
西药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由化学物质合成的,因此又被称为化学药品制剂。
5. 药物的保存大多需要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而且要密封保存,避免受潮。
6. 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
例如:牛黄解毒片可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疾病的治疗。
新速效感冒片可用于伤风引起的鼻塞、咽喉痛、头痛发烧等疾病的治疗。
7. 有效期为2010年7月,说明该药可以用到2010年7月31日。
失效期为2010年7月,说明该药可以用到2010年6月30日。
8.当遇到某人突然晕倒和溺水等情况时,一定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在救护车到达之前,应采取一些必要的救治措施,但必须符合病情或伤情。
9. 当有人因溺水、煤气中毒或触电等以外事故突然停止呼吸时,可以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急救。
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具体操作看课本84页。
如果病人同时心跳停止,则应同时做人工胸外心脏挤压,具体操作看课本85页。
10.出血和止血:(1)出血一般有内出血和外出血。
内出血是指体内器官的出血,一般不易诊断,如怀疑有胸部、腹部等内出血,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救治。
外出血是指体表的出血,在送往医院之前,应该做必要的止血处理。
(2)外出血可分为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三种。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早上好!我是伦教翁佑中学的胡丽珍老师,我说的课题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章——《用药和急救》。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而探究性学习来源于问题,“问题导学法”教学通过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主动获取知识。
下面我就从五说一写6个方面来谈谈用药和急救。
一、说教材。
比较新旧教材的内容标准,旧教材把健康教育渗透到各个章节中,而新教材打破旧框架,将“健康地生活”单独列为一个单元,凸现本章教材的重要性。
充分体现了生物科的教学是——为了学生的一切。
本单元有3个章节。
《用药和急救》是从传染病到健康问题的过渡部分,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根据《课标》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者统一的原则及对教材的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大方面。
由于安全用药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及生命安全,掌握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又是安全用药的第一步。
故将它们确定为本节课的重难点。
二、说学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生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他们能够根据教学目标,有计划、有选择地观察实验现象,动手实验,思考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思维的能力越来越强。
他们喜欢讨论问题发生的原因,解释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
但分析判断能力还不成熟,因此还需教师指导。
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
三、说策略我们深深的知道“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的火把。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心理学家布鲁纳的教学理论也说: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
根据新课标、课改的要求,从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结合教材和学情,在【教法】采取:“问题导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法”。
在【学法】采取:“信息收集法、调查法、比较法、讨论、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
四、说过程下面我侧重说过程。
这是我的教学流程,具体的教学是分为课前、课堂、课后三步曲完成。
(一)课前调查,上网阅读课前组织同学们去药店参观、调查、访问,上网查询资料。
初二生物知识点:用药和急救第二章用药和急救• 安全用药处方药(R)非处方药(OTC)1.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
例如:牛黄解毒片可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疾病的治疗。
新速效感冒片可用于伤风引起的鼻塞、咽喉痛、头痛发烧等疾病的治疗。
2.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分析药品标签包含的信息。
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
4.120急救5.人工呼吸6.胸外心脏挤压7.出血和止血:外出血,内出血,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
第三章了解自己增进健康一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1.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2. 保持愉快的心情:心情愉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二调节自己的情绪方法:转移注意力;选择合适的方式宣泄烦恼;自我安慰三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1.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2.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低浓度的酒精(0。
25%)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
3.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酗酒会全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引进神经衰弱和智力减退,长期酗酒,会造成酒精中毒,饮酒过多,还会有生命危险。
4.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烟草燃烧时,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对人体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使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降低,同时还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
5.毒品的危害: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功能,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