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建科大楼绿色建筑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161.00 KB
- 文档页数:37
夏热冬暖地区绿色示范建筑的实践运营分析作者:张炜来源:《建筑技艺》2013年第02期张炜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研创中心总建筑师,长期从事绿色建筑、绿色规划研究与实践工作,主要建筑作品有深圳建科大楼、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学院、深圳高级技工学校、深圳国际低碳城会展中心、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办公基地等。
摘要:深圳建科大楼作为我国首批获得绿色建筑三星级设计和运维认证的办公类建设项目,其设计、实施和运营全过程立足我国当前政策环境、工艺技术、施工实施、管理使用等实际情况,努力实践绿色建筑理念、技术和方法。
通过介绍建科大楼的设计目标和实际运行效果,从实践实施层面分析了绿色建筑的综合效益和示范价值。
关键词:绿色建筑夏热冬暖本土低耗立体绿化共享设计绿色运维在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绿色建筑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主流方向。
深圳建科大楼作为我国首批获得绿色建筑三星级设计和运维认证的项目,从2006年开始规划设计到2009年建成投入使用,已完成了四年的实际运维考验。
这个过程也伴随着我国绿色建筑从标准研究、小范围试点到全面推广的成长过程,新的绿色建筑标准也在总结经验教训中继续向前推行。
建科大楼集中体现了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建科院)叶青院长以“低成本”和“软技术”为核心的绿色建筑实现模式,这一适应中国国情的模式在近年来也得到了国内、国际的高度认同。
回顾和分析深圳建科大楼从启动、策划、设计到今天走过的七年,也恰是从一个有典型意义的个案反映了绿色建筑在中国发展的缩影。
1、共享设计建科大楼的策划设计,用一个词总结,就是“共享设计”,这是一种跨专业跨领域来协同项目功能需求、自然社会因素和综合绿色技术的方法。
基于“平衡、时空、系统”的绿色技术哲学观,以“本土、低耗、精细化”的绿色技术指导原则和“政策、市场、技术联动”的绿色技术体系,并结合“平等的生命观”形成“共享”设计理念。
共享设计相对于传统设计方法更加强调“精宜之道”。
会呼吸的绿色建筑:深圳建科大楼建科大楼是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技术的示范楼,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实验基地,生态、能源、环境数据采集楼,建筑技术、艺术的展示基地,绿色建筑技术的科普教育基地。
大楼达到了绿色建筑三星级和LEED金级的要求,取得了突出的社会效益。
建科大楼地理位置建科大楼小档案总用地:3000平方米;建科大楼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北部梅林片区,总建筑面积1.8 万m2,地上12层,地下2层,建筑功能包括实验、研发、办公、学术交流、地下停车、休闲及生活辅助设施等。
建筑设计采用功能立体叠加的方式,将各功能块根据性质、空间需求和流线组织,分别安排在不同的竖向空间体块中,附以针对不同需求的建筑外围护构造,从而形成由内而外自然生成的独特建筑形态。
建科大楼已实现了最初的建设目标,其以4300元/m2的工程单方造价,达到了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三星级和美国LEED金级的要求,取得了较为突出的社会效益—经初步测算分析,1.8 万m2规模的整座大楼每年可减少运行费用约150万元,其中相对常规建筑节约电费145万元,节约水费5.4 万元,节约标煤610t,每年可减排CO21600t。
节能60% 以上 ,项目建筑设计总能耗为国家批准或备案的节能标准规定值的75.3%。
主要节能贡献要素:节能围护结构+空调系统+低功率密度照明系统+ 新风热回收+CO2 控制+ 自然通风+ 规模化可再生能源。
节能措施1:量体裁衣节能外围护结构。
大楼屋顶采用30mm厚XPS 倒置式隔热构造,同时南北主要区域采用种植屋面;5层及5 层以下外墙采用挤塑水泥外墙板和装饰一体化的内保温结构,7层以上外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外贴LBG金属饰面保温板;外窗玻璃部分采用传热系数K ≤ 2.6,遮阳系数SC ≤ 0.40 的中空Low-E 玻璃铝合金窗,西南立面部分采用透光比为20%的光电幕墙,同时东立面、北立面和南立面均设计遮阳反光板等外遮阳措施。
广东绿色建筑成功案例今天就给你唠唠广东那些超酷的绿色建筑成功案例。
先说广州的珠江城大厦吧。
这大楼就像一个超级节能小能手。
它的外观设计就很有讲究,外立面那些独特的构造可不光是为了好看。
那些设计可以巧妙地利用自然风,就像给大楼装了个自然空调似的。
比如说,当外面有风的时候,风就能顺着大楼的外立面被引导,然后让大楼里面通风换气,这样就可以减少很多空调的使用,省电那是杠杠的。
而且呀,大厦顶上还有太阳能板呢,大太阳一晒,这些太阳能板就开始工作,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能,供大楼里面使用,这简直就是把天上掉下来的能源都接住了呀。
再看深圳的建科大楼。
这地方简直就是绿色建筑的创意乐园。
它里面有很多雨水收集系统,就像给大楼安了个大水桶一样。
每次一下雨,雨水就被收集起来,然后经过处理,可以用来浇花、冲厕所之类的。
大楼里面用的材料也都是很环保的那种,像有些墙的材料是可回收再利用的,感觉就像是把大自然的东西拿来循环利用,特别酷。
而且它的窗户设计也很妙,能够让足够的自然光射进来,白天的时候,很多地方都不需要开灯,既明亮又节能。
还有佛山的岭南天地。
这个地方可是把传统岭南建筑风格和绿色建筑理念完美融合了。
你看那些古色古香的房子,其实都暗藏绿色玄机呢。
房子的布局很注重通风和采光,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加上现代的绿色技术,简直无敌了。
比如说,那些小巷子的走向,不是随便建的,而是能够让风顺畅地吹过整个区域,夏天走在里面,凉风习习的,可舒服了。
而且岭南天地在改造的时候,还保留了很多原有的树木和绿植,这些绿色植物就像一个个小空气净化器,让整个地方的空气都特别清新。
这些广东的绿色建筑成功案例啊,就像是一群在环保道路上的先锋队,给其他建筑做出了超棒的榜样呢。
深圳建科大楼:绿色建筑新标本
李金
【期刊名称】《城市住宅》
【年(卷),期】2013(000)006
【摘要】一座高579米的12层楼.在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深圳.是如何成为全国的明星建筑呢7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建筑的体量,而在于其绿色的内涵。
作为首批获得国家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最高等级三星级的项目,深圳建科大楼同时也是首个通过验收的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工程项目。
建成两年多来,它连续获得了国家建设部绿色建筑创新奖一等奖、国家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等28项国内外建筑奖项。
【总页数】3页(PI0017-I0019)
【作者】李金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023
【相关文献】
1.深圳建科大楼:绿色建筑新名片 [J], 春华
2.被动优先的绿色建筑设计探析r——以深圳建科院大楼及山东建筑大学教学实验综合楼为例 [J], 赵喆骅;李晓芸
3.绿色建筑成本效益分析——以深圳建科大楼为例 [J], 杜少东;柳琴;臧倩
4.绿色建筑共享——深圳建科大楼核心设计理念 [J], 叶青
5.高层办公楼的绿色建筑技术应用评析——以深圳建科大楼为例 [J], 王少健;王敏;胡姗姗;邝志斌;赵海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科大楼绿色设计理念浅析
孙延超;张炜
【期刊名称】《城市建筑》
【年(卷),期】2008(000)008
【摘要】为推动绿色设计理念发展,探索绿色建筑在夏热冬暖地区的建设经验,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科大楼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该项目以绿色生态理念为指导、以先进的CFI)模拟技术为支持,整合各种绿色技术,关注人性化设计和资源节约.对被忽视的办公空间性能质量、健康指数、运营维护等方面做出自已的思考,以期对将束的绿色建筑设计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
【总页数】2页(P24-25)
【作者】孙延超;张炜
【作者单位】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深圳,518031;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深圳,518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
【相关文献】
1.建科精神在都江堰闪耀——体验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援建都江堰的别样生活 [J], 贺玲琳;黄蓓华
2.平面式毛细管节能空调在深圳市建科院办公大楼中的应用 [J], 袁邦权;焦义华;马宏兵
3.集装箱口岸大楼建筑设计浅析——深圳港大铲湾集装箱码头辅建区口岸大楼设计
[J], 曾智
4.建科精神在都江堰闪耀——体验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援建都江堰的别样生活 [J], 贺玲琳;黄蓓华
5.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科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监理的永利国际金融中心项目被评为陕西省建设工程长安杯奖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会呼吸的绿色建筑:深圳建科大楼建科大楼是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技术的示范楼,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实验基地,生态、能源、环境数据采集楼,建筑技术、艺术的展示基地,绿色建筑技术的科普教育基地。
大楼达到了绿色建筑三星级和LEED金级的要求,取得了突出的社会效益。
建科大楼地理位置建科大楼小档案总用地:3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总高度:57.9米;地上12层;地下2层。
绿色建筑强调“适宜”和“精细”,每个功能都在整体最优的协调下选择自己最恰当的位置,内因、外因、有利因素、制约因素都被一起进行综合的评判。
大楼建设采用三维立体分区的方法,将不同的功能立体叠加起来,根据各功能不同的使用性质、空间需求和相互之间的流线关系,分别将其安排在不同的竖向空间体块中。
大楼的平面布置也同样体现了内部功能于周边自然的“对话”。
建科大楼的平面不用于传统的方形——集中的“口”字形设计,而是采用了朝东“挖”掉一块的“凹”字形的布局。
设计者的初衷是希望探寻一种在深圳气候条件下,最能够实现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的平面形式。
相比较“口”字形的传统矩形平面,“凹”字形的平面能提供更多的直接接触室外的外墙,也就能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坐到临近窗口的位置,享受自然的光线和通风。
“凹”字形的凹口旋转朝向东南向,迎着深圳地区的常年主导风——东南风,并且前后两个空间微微错开,进一步加强了室内形成“穿堂风”的效果。
大楼为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作出了贡献。
1 采用高透水性与高保水性、低日照反射率的路面铺装材料;确保地面铺装被建筑或高大乔木的阴影覆盖,覆盖率超过50%。
2 设置露天水体,在大楼首层东侧设置喷泉水池,在架空层及南侧布置人工湿地,并连同架空层有效降低小区域温度,创造乘凉场所。
3 采用非常规能源以减少排热,如以太阳能、风能替代常规能源。
4 屋顶构架采用日照反射率高的材料,如光电板和浅色的涂料。
玻璃采用对热能反射性能高的Low-E玻璃。
绿色建筑发展与实践思考作者:高彩娟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第01期绿色建筑理论迅速发展,实践项目也越来越多。
新建工程节能环保领先一步,旧建筑的绿色改造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新旧建筑在绿色节能方面使用不同的策略,使之适用自身不同的特点,以期实现相同的节能目标。
一、绿色建筑概念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摘自《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50378)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区别于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代表了一种概念或象征,着重于建筑产生至消亡全过程中消耗更少的能源,产生更少的污染,并与自然生态保持平衡。
犹如自然界中的植物,利用阳光雨露生长,而最后回归土壤,此谓之生态。
建筑借用“绿色”这一词语,凸显自身环保生态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受当前技术及经济条件的限制,建筑要做到完全无污染、零排放还比较困难,不过这应该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绿色建筑理论的产生、发展已有时日,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的关注,并藉此得到一定发展。
然而,该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原因,在我看来,乃是一种被动之举。
能源危机、生物灭绝等各种理论的提出与发展,迫使各个利益主体在建筑节能环保上被动前行——建筑已经日渐成为能源消耗大户,而现有能源终将耗尽,环境日趋恶化,也是不争事实。
倡导绿色建筑,用发展的战略眼光看待这个问题,长期坚持绿色建筑的研究与实践,才能使这一运动的效果得以体现。
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节能环保思想广为流传,这为绿色建筑长足发展创造了一个好的社会环境,使绿色建筑的理论与实践更容易被建筑专业以外的人们接受。
各项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并且从整体上联合运作、统筹管理,使得绿色建筑体现出综合、复杂、高效等特点;同时,伴随着传统技术、材料的现代化改革,积极地研究本土的建筑材料和工程做法,使得建筑更生态且契合当地的环境。
深圳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项目1. 建科大楼(绿色建筑示范)建科大楼国家可再生能源利用城市级示范工程项目。
是华南地区首个大规模综合运用绿色、节能技术设计建造的办公建筑示范楼。
作为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新办公大楼,该项目肩负着深圳地区节能绿色示范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展示的重要功能。
项目通过综合对比分析和模拟运算,在整体绿色生态理念的指导下,将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充分整合,建设成一个适宜南方地区、具有可推广、示范意义开放式综合示范平台。
项目面积:18170平方米建设地点:深圳市福田区梅林中康路建设单位: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2. 深圳市体育新城安置小区(绿色建筑示范)深圳市体育新城安置小区拟建为全国安置房示范小区。
利用模拟技术优化小区单体设计、降噪、照明,并根据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应用技术,采用了半集中式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分布于屋顶和建筑立面,用温差控制方式启动集热与供热水系统循环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技术,经计算机模拟计算小区节能率>50%。
项目面积:平方米建设地点:深圳市龙岗区中心城建设单位:深圳市龙岗区建筑工务局3. 深圳市高新区软件大厦(绿色建筑示范)深圳市高新区软件大厦采用了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技术,优化室内环境设计,采用绿色施工、生物多样、生态复原性等一系列措施,是深圳市绿色建筑示范项目之一。
项目面积:平方米建设地点:深圳市高新园区建设单位: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领导小组办公室4. 万科城四期(绿色建筑示范)万科城四期是万科近年来在绿色建筑方面的代表项目之一,是国家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之建筑节能示范项目、中荷可持续示范项目。
该项目成熟运用多项绿色建筑技术措施,实现建筑节能65%,可再生能源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达到5%以上。
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精度,极大地减少建造阶段能源、资源消耗,实现建造阶段的节能环保。
项目面积:.45平方米建设地点: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路63号建设单位:深圳市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5. 深圳市南山区档案信心大厦(绿色建筑示范)作为深圳市绿色建筑示范项目之一,深圳市南山区档案信心大厦由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将技术成熟的太阳能的电能转化充分利用,使之成为一座低能耗办公大楼。
深圳绿色建筑方案设计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使用、维护和改造中充分考虑环境、社会和经济可持续性的一种建筑形式。
深圳作为中国的创新城市,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建筑的发展。
在深圳,有着许多独特的绿色建筑方案设计。
首先,深圳的绿色建筑方案设计注重节能减排。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对建筑能源消耗进行管控。
例如,在建筑的外墙采用高效隔热材料,减少了热量的传递损失;在采光方面,通过设计合理的窗户和光控系统,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降低用电需求;并且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优先选择环保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其次,深圳的绿色建筑方案设计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考虑到深圳气候干燥,淡水资源紧缺的特点,绿色建筑方案设计中普遍采用了多种节水措施。
例如,在建筑的雨水收集和利用方面,安装雨水收集设备,将雨水用于绿化、冲厕和喷淋等方面,减少了自来水的使用;同时,在建筑的排水系统中引入灰水回用技术,将洗手、洗澡等过程中产生的水进行净化处理后再利用。
再次,深圳的绿色建筑方案设计注重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
深圳作为一个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城市,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因此,在绿色建筑方案设计中,要求修复和保护原有生态环境。
在建筑周围布置绿化带和花园,增加植被覆盖面积,改善空气质量;设计生态屋顶和垂直绿化,提供更多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和繁衍场所,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
最后,深圳的绿色建筑方案设计注重与社会的融合。
绿色建筑不仅仅是一种环保的建筑形式,更应该是建筑与社会的有机结合。
在建筑的规划和设计中,注重人性化的布局和空间设计,提供舒适和健康的居住环境;同时,引入智能化技术,提供便利的生活体验,例如智能家居系统和智能交通系统等。
总结起来,深圳的绿色建筑方案设计以节能减排、水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以及与社会的融合为核心。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深圳的绿色建筑方案设计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同时,深圳的绿色建筑方案设计也为其他城市的绿色建筑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