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梅毒的误诊病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37.00 KB
- 文档页数:30
论 著 ① 苏州市性病防治中心 江苏 苏州 215006硬下疳的误诊研究(附48例分析)施 辛 戚宝康①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江苏 苏州 215004 摘要 目的 探讨硬下疳的误诊情况和误诊因素。
方法 对162例硬下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62例硬下疳患者中,48例曾发生误诊,误诊率为29.6%。
易与硬下疳混淆的疾病有龟头包皮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生殖器肿瘤、毛囊炎及皮肤非特异性感染、侵蚀性阴部溃疡、白塞综合征、固定性药疹、疥疮结节、软下疳等。
结论 硬下疳的误诊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其不典型表现(包括潜伏期过短或过长、非生殖器部位多个皮肤损害、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等)以及医师对硬下疳的认识误区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因素。
诊断硬下疳仍然需要对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包括活检以及暗视野检查梅毒螺旋体作综合分析。
关键词 梅毒,皮肤/诊断;硬下疳/诊断;疱诊,生殖器/诊断;尖锐湿疣/诊断;研究Study on misdiagnosis of hard chancre :report o f 48cases SHI Xin ,QI Baokang ,The 2nd Affiliated Hospital to Suzhou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004,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misdiagnos is of hard chancre and its contributing factors .Mtheds 162cases of hard chancre were anal 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In these 162cases of hard chancre ,misdiagnosis occurred to 48cases ,accounting for 29.6%.The com -mon disorders eas ily confused with hard chancre were as follows :balanoposthitis ,condyloma ,acuminatu m ,gen ital herpes ,folliculitis and fu -runcle ,acute vulvae ulcer ,genital tumors ,fixed drug eruption ,scabics nodules ,Behcet 's syndrome ,chacroid and so on .Conclusions Var -ious factors were considered to be contributive to misdiagnosis of hard chancre .The primary ones include its atypical manifestations (shorter or longer incubation period ,non -genital multiple s kin lesions and concurrent infections of other pathogens )and misunderstandings of physicians on the disease .In order to correctly diagnose hard chancre ,ph y s icians are expected to generally analyze the case history ,clinical features ,laboratory examinations including biopsy and dark field examination for Treponema pallidum .Key words Dermatosyphilis /d iagnosis ;Hard chancre /diagnosis ;Herpes ,genital /diagnosis ;Cond yloma acuminatum /diagnos is ;Re -search中国图书分类号:R759.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429(2002)02-0096-02 硬下疳是梅毒螺旋体侵入机体造成感染后最早的皮肤损害,是梅毒螺旋体致病力和机体免疫力相互作用的最初结果。
神经梅毒的诊断和治疗关键字:神经梅毒梅毒在我国再度流行已有10余年,发病率逐年上升,据全国性病控制中心统计1998年我国梅毒发病人数达53768例,发病率为4.31/10万,其中三期梅毒患者数达143例。
随着梅毒发病人数增多,神经梅毒在国内屡有报道[1-3]。
梅毒感染向全身播散时,梅毒螺旋体通常侵犯脑膜,早期“正常”脑脊液(CSF)中有15%~40%可发现梅毒螺旋体,有学者用早期梅毒(一期和二期)患者的CSF接种于动物后分离到梅毒螺旋体[4’5],说明梅毒螺旋体常易侵犯神经系统;此外,早期梅毒未能及时、正规和足量的治疗也是导致发生神经梅毒的一个重要原因[6]。
现就有关神经梅毒的诊断和治疗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认识神经梅毒的重要性神经梅毒发病率高[7],未经治疗的早期梅毒患者,中枢神经系统较易受到侵犯。
有报道13%的一期梅毒和25%~40%的二期梅毒患者CSF发现异常。
在挪威奥斯陆对953例一期和二期梅毒患者的研究中,发现6.5%发生神经系统受累[7]。
在未经治疗的晚期梅毒患者中,神经梅毒是常见的临床表现,发病率可达9.5%~30%,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骨骼系统严重器质性损害中占第一位,仅次于皮肤粘膜的损害。
40年代曾报道在40848例精神病患者中,9.3%为神经梅毒所致[8]。
且神经梅毒多发于中年或壮年,一旦发病,损及健康,致残或致死,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重大危害。
二、神经梅毒的病程和转归[7]梅毒螺旋体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后,如得不到治疗或治疗不规范,可产生早期无症状神经梅毒、急性梅毒性脑膜炎或自然消退,前二者在经过5~10年后可发展为晚期无症状神经梅毒、脑膜血管梅毒、脊髓痨或麻痹性痴呆。
三、分类及临床表现[7’9-11]1.无症状神经梅毒(asymptomaticneurosyphilis):患者CSF 出现异常,但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故CSF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是决定性的。
估计本病的病变在脑膜,根据病期和表现,本病可分为早期(从感染梅毒后到5年内发病)和晚期(5年后发病),一般在患梅毒后1~1.5年时,CSF异常发生率最高,未经治疗的本病患者23%~87%可发展为临床神经梅毒。
347例梅毒住院病例分析宋家俊;何彩凤;林丽;刘雯蓓;王军【摘要】目的:分析梅毒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为梅毒患者的随访监测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2017年10月于我院皮肤性病科就诊的347例梅毒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7例梅毒患者男女比例为1:1.71,20~39岁年龄段感染率最高,其中隐性梅毒较多见,且已婚患者居多.血清高滴度组(TRUST≥1:8)脑脊液阳性检出率(71.43%)高于血清低滴度组(TRUST<1:8)脑脊液阳性检出率(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705,P<0.001).脑脊液单、双阳组中有症状者所占比例均高于脑脊液双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双阳组中有症状者和脑脊液单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持续高滴度(TRUST≥1:8)不阴转或复升的梅毒患者更容易发生神经受累,建议住院行脑脊液检查排除神经受累可能.脑脊液阳性患者神经受累症状明显,应该积极予以驱梅治疗促进有症状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期刊名称】《皖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7)006【总页数】3页(P573-575)【关键词】梅毒;血清学;脑脊液【作者】宋家俊;何彩凤;林丽;刘雯蓓;王军【作者单位】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皮肤性病科,安徽芜湖 241001;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皮肤性病科,安徽芜湖 241001;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皮肤性病科,安徽芜湖 241001;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皮肤性病科,安徽芜湖 241001;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皮肤性病科,安徽芜湖 24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9.1梅毒(syphilis)是由苍白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性传播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严重者可导致心血管、中枢神经等多系统的损害。
神经梅毒(神经系梅毒)【病因】(一)发病原因先天性梅毒系母体内的梅毒病原经胎盘传给胎儿所致,后天梅毒患者主要通过性行为感染给对方。
(二)发病机制梅毒螺旋体进入血液后,历时1~3个月即可进入脑脊液并侵及中枢神经系统。
1.无症状性神经梅毒(asymptomatic neurosyphilis) 脑部病理改变不详,由于本病患者不易获得尸解,但推测多数主要累及脑膜,另有少数可同时累及脑主质和血管。
2.脑膜神经梅毒(meningeal neurosyphilis) 病理改变:本病虽属脑膜炎症,但常同时存在轻度皮质的损害。
肉眼可见软脑膜弥散性炎性反应,增厚或变混浊。
在增厚的脑膜内或严重感染的脑膜上有时可见粟粒性树胶样肿(gum-ma),酷似粟粒性结核,但两者可借镜检相区别。
镜检脑膜的纤维组织,主要系淋巴细胞浸润,也可查见少量浆细胞,另在脑膜血管周围可有淋巴细胞浸润。
限局在脑凸面的炎症改变,可在Virchow-Robin间隙周围有淋巴及浆细胞浸润。
限局在脑底部的脑膜炎症常使脑神经受损,可见动眼、滑车及面神经等呈现间质性炎性损害。
脑底的渗出物堆积可堵塞脑脊液的循环,甚至堵塞第四脑室的正中孔或旁孔而导致脑积水的病理改变。
脑室壁的室管膜层呈沙粒状或颗粒状,这是由于室管膜下星形细胞增生所致。
在增厚的脑膜内如查见树胶样肿,镜下可见其中含有成纤维细胞、多核巨细胞,浆细胞,其中心可有坏死组织,还可查见由网状组织而来的网蛋白(reticulin),借此可和结核结节相鉴别,因在结核结节的干酪样坏死组织中不含网蛋白。
如果树胶样肿的直径大至数厘米时,可压迫邻近的神经组织。
并根据其部位及大小,引起临床上出现不同的局灶性症候。
在破坏的软脑膜处,有时可见脑皮质中纤维性星形细胞增生而伸入蛛网膜下隙。
脑膜和脑的血管中,常见血管内膜炎及血管外层炎,有时导致脑软化。
梅毒性脑膜损害,如只局限在脊髓则称梅毒性脊蛛网膜炎,累及硬脊膜则称脊硬膜炎。
3.血管神经梅毒(vascular neurosyphilis) 病理改变:血管神经梅毒主要累及脑部及脊髓的中、小动脉,出现梅毒性动脉内膜炎及相应区域脑及脊髓组织软化。
硬下疳误诊案例分析引言硬下疳是一种常见的性病,也被称为梅毒。
虽然硬下疳具有一定的病理学和临床特征,但由于其病程较长,临床表现多样化,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
本文通过分析一位患者的硬下疳误诊案例,旨在帮助临床医生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案例分析病史患者是一位30岁的男性,近期出现了阴茎头部出现溃疡、红斑和疼痛的症状。
患者起初以为是性生活过度引起的炎症,因此未及时求医。
随着时间的推移,阴茎头部的溃疡逐渐增大,周边淋巴结肿大。
体格检查患者就诊时,体温为37.5℃,生命体征平稳。
阴茎头部可见一个边界清楚的溃疡,溃疡边缘呈硬化感,溃疡底部覆盖有坏死组织。
阴茎周围可触及多个肿大的淋巴结。
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患者血液中梅毒螺旋体抗体滴度阳性。
•梅毒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在溃疡底部的溶液中可见到梅毒螺旋体。
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该患者被初步诊断为硬下疳。
讨论硬下疳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硬下疳病程分为三期,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一期硬下疳一期硬下疳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或黏膜出现非痛性、固定、边界清楚的溃疡。
溃疡表面覆盖有坏死组织,溃疡底部呈灰黄色,触之坚硬,被称为硬下疳。
溃疡周围的淋巴结可肿大,但无明显疼痛。
二期硬下疳二期硬下疳主要表现为全身症状,如乏力、发热、头痛等,以及皮肤黏膜损害。
皮疹可呈多形性,包括红斑、脓疱、砂纸疹等。
病变好发在躯干和四肢远端,手掌和足底常有丘疹鳞屑样皮疹,被称为手掌足底疹。
淋巴结仍可肿大。
三期硬下疳三期硬下疳是硬下疳的晚期,也被称为晚期梅毒。
病变主要涉及多个器官系统,如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骨骼系统等。
病变可导致心脏瓣膜损伤、神经性痛、骨骼畸形等严重后果。
硬下疳的误诊比较常见,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1.临床表现多样化:硬下疳的症状和体征可以出现在多个器官系统,与其他疾病重叠。
比如,一期硬下疳的溃疡与其他炎症性溃疡、艾滋病溃疡等相似,容易被误诊。
二期梅毒误诊2例262700山东寿光市皮肤病防治站关键词二期梅毒误诊我院接诊了2例二期梅毒患者,皮损表现特殊,在院外均被误诊,报告如下。
例1:患者,男,28岁,已婚。
因全身发生红色斑疹2个月,来我院就诊。
患者因胸背皮肤起红斑,微痒,在院外诊为“玫瑰糠诊”,给予口服及外用药物等治疗无效。
皮疹增多,自觉发热,全身不适。
据问诊,患者曾有多次非婚性交史。
查体:全身一般情况好,体温37.9℃,躯干、四肢、外阴皮肤可见大小不一圆形或椭圆形红色斑片及散在斑点,压之褪色,少许薄鳞屑,感觉无异常。
皮肤真菌学检查阴性,结核杆菌阴性,麻风杆菌阴性,血、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正常,RPR阳性(1:64),TPPA阳性,抗HIV阴性。
诊断为二期梅毒,给予苄星青霉素240万U,im.qw,连续4周,皮损消退。
例2:患者,女,32岁,已婚。
患者因外阴皮肤丘疹,湿烂瘙痒4个月,在院外诊为“外阴湿疹”给予治疗,口服及外用药物均无效。
否认有婚外性接触史。
查体:大小阴唇及肛门处密集数个大小不一淡红色丘疹及扁平隆起斑块,表面湿润,部分糜烂,大阴唇处可见指甲大溃疡面,表面有黏液脓性分泌物,无明显触痛。
辅助检查:血尿大便常规正常,肝肾功正常,抗HIV阴性,分泌物检查:淋球菌、衣原体、支原体均阴性,血清RPR阳性(1:64),TPPA阳性。
其丈夫为长途运输车司机,血清RPR阳性(1:32),TPPA阳性。
诊断为二期梅毒,给予苄星青霉素治疗。
讨论成人二期梅毒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丘疹、斑疹、斑丘疹和脓疱等,常对称分布于躯干、四肢及生殖器,而大多有硬下疳史,且皮损无明显自觉症状。
本组2例梅毒误诊误治,主要原因是:基层医院及个别医务人员专科知识不全面,对二期梅毒缺乏足够认识;没有详细了解病史和进行细致的体格检查;没有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因此,规范化性病门诊十分必要。
性病防治人员只要进行耐心细致的询问病史和进行详细的检查,是可以避免误诊误治的。
病例分析病例分析一:刘**,男,32岁。
主诉:胸前散在紫红色斑一周。
现病史:1周前发现胸部散在紫红色斑,无明显痛痒,同时伴有低热及全身不适,口服解热止痛及抗过敏药无效,今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既往体健,家族中无传染病史及遗传病史。
检查: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心、肺、腹无异常,全身表浅淋巴结无肿大。
躯干及四肢内侧散在圆形或椭圆形紫红色斑疹,跖部散在绿豆大褐红色斑。
请回答以下问题:(1)诊断是什么?(2)应进一步做哪些检查?(3)应与那些皮肤病做鉴别诊断?(4)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案是什么?答:进一步检查是:RPR、TPHA.诊断为梅毒(Ⅱ)期鉴别诊断:玫瑰糠疹、寻常型银屑病、病毒疹、股癣治疗原则:及早、足量、规则治疗性伴同治,定期随访。
治疗方案苄星青霉素240万U,分两侧臀部肌注,1次/周,共3次,3个月后复查RPR。
病例分析二:患者,男,72岁,一年前因左侧腰部疼痛,自行用哈磁五行针(一种针灸方法)治疗,每日2次,至第三天。
某些治疗点发生水疱,有的水疱自行发展成脓疱,红肿疼痛,后经抗生素治疗,2周后水疱消退。
但左腰部疼痛未见减轻。
请分析:(1)患者所患疾病的诊断,与什么病鉴别?(2)应该怎样治疗?(3)目前疼痛的原因和治疗原则?答: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带状疱疹诊断依据有:皮疹分布于右侧头皮及右侧面颊,为米粒大小群集性小水疱,伴有疼痛。
发病机理:人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唯一宿主。
病毒经呼吸道粘膜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发生水痘或呈隐性感染,以后病毒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内。
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如创伤、疲劳、恶性肿瘤或病后虚弱等)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病毒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到达该神经支配区域的皮肤内复制,产生水疱,同时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
本病愈后可获较持久的免疫,一般不会再发。
病例分析三:患者,女,33岁。
主诉:左大腿红斑、水疱3天。
3天前,患者大腿内侧无明显诱因出现瘙痒,自认为“癣”,遂用土槿皮酊外擦,当即觉局部皮肤灼热痛,很快出现较大片红斑,次日红斑未退,表面脱屑,再用清凉油外擦。
梅毒让他变成“神经病”作者:暂无来源:《健康博览》 2012年第5期□文/赵达进人到中年的老王厌倦了疲惫的婚姻生活,早就腻了老婆那张看了近20 年的老脸,再也没有激情。
他想入非非的是婚姻外的女性,在个人问题上极不严肃,“偷鸡摸狗”的事经常发生。
有一次他出现了癫痫样惊厥和精神错乱,到一家三甲医院就诊,在检查中,医生发现疑问,让他验了血,结果他的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阳性,进一步检查表明他得的是晚期梅毒,其神经、精神症状就是因为梅毒侵犯神经系统而引发的。
梅毒是怎样传染的梅毒在旧社会曾广泛流行,新中国成立后基本消灭,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城乡人口大量流动,受西方性解放思潮的影响,人们的性道德观念产生了较大变化,卖淫嫖娼死灰复燃,梅毒也成了性病中最为活跃的性传染病之一。
梅毒主要通过性途径传播,当性伙伴的一方感染了梅毒,性交时梅毒螺旋体通过外阴黏膜及皮肤入侵另一方,因其皮损外形状似杨梅,俗称“杨梅疮”。
梅毒还可通过性接触以外的途径如接吻、皮肤接触、哺乳等途径传播给对方。
此外,与梅毒患者密切接触,使用患者使用过的衣被、毛巾、浴盆、剃刀等日用品也可间接传染。
另外,如使用来源于潜伏期患者的血液制品也可感染梅毒。
患有梅毒的妇女,妊娠4 个月后还可通过血液循环经胎盘传染给胎儿。
一般说来,未经治疗的病人,在感染后第一年传染性最强。
随着病期的延长,传染的概率逐渐减弱,患病4年后一般无传染性。
梅毒表现分三期梅毒对人体造成多系统损伤,病程可持续很长时间,所表现出的症状轻重也不尽相同。
一期梅毒又称硬下疳,是梅毒早期表现,感染后经过1-8 周(平均3 周)的潜伏期,生殖器部位出现无痛性溃疡,男性多出现在龟头、阴茎、冠状沟、包皮、尿道口等处,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阴蒂、宫颈等部位,少数发生在唇舌、乳房等处,若不治疗,3~6 周后自行消退,且不留瘢痕,皮损虽消退、但疾病已向纵深发展,更严重的病情却潜伏下来了。
二期梅毒常在硬下疳消退后3~4 周发病,以斑疹或丘疹多见,皮疹颜色呈铜红色或暗红色,常对称分布表现密集,由于体内抗体形成免疫力增强,梅毒疹可自然消退,但又可复发。
刮痧引起梅毒误诊1例
王本宽;刘镇;段信美;吕润生
【期刊名称】《中国艾滋病性病》
【年(卷),期】2003(9)3
【总页数】1页(P155-155)
【关键词】刮痧;梅毒;误诊;诊断
【作者】王本宽;刘镇;段信美;吕润生
【作者单位】青岛市立医院;青岛慈济皮肤病性病研究所;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医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9.1
【相关文献】
1.提高梅毒血清实验室检查假阳性的认识,减少梅毒的误诊误治(附梅毒误诊2例分析) [J], 陈虎根
2.梅毒血清试验假阳性误诊为早期梅毒30例分析 [J], 黄雄辉;邓兰芳
3.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与诊断(附神经梅毒误诊5例) [J], 徐海波
4.老年人梅毒抗体阳性诊断梅毒易误诊原因浅析 [J], 石贺芹
5.慢性苔藓样糠疹伴隐性梅毒误诊为Ⅱ期梅毒1例 [J], 赵子东;李思彤;冯艳;白彦萍;郑占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