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镉超标的警示
- 格式:ppt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2
作者: 李文曾;程晨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法学院
出版物刊名: 新产经
页码: 35-35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6期
主题词: 食品安全信息 转销 污染问题 质量监督检查 食品安全形势 信息公开制度 监管难度食品信息 《食品安
摘要:<正>利用信息公开,将"赏罚"权交于市场或可打破食品监管乏力困局。
从年初到现在,数月过去,"米事"仍热。
在我看来,这一方面顾因涉案"镉大米"流通广泛,另一方面也说明在经历多次的"毒食品"事件之后,公众逐渐由以前单纯的觉醒呐喊过渡到现在的冷静思考。
追究并消除湖南镉大米的污染问题,尚需各界努力。
然而,流窜市场良久的镉大米为何能转销各地却是不。
镉大米事件镉大米事件是中国食品安全领域的一个严重事件。
在2011年时,中国的媒体报道称一些稻米种植区域土壤中的重金属镉超标,这导致了部分稻米中镉含量超过了国家标准。
这一消息震惊了全国,引起了公众对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广泛关注。
镉是一种有害的重金属,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
食用含有镉的大米会导致慢性镉中毒,严重的情况下会引发中毒性肾病、骨质疏松、恶性肿瘤等疾病。
因此,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的担忧和恐慌。
这起事件的起因是许多农田和稻米种植区域附近的工业污染和废气排放。
一些非法小冶炼厂、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和化工企业在未经任何处理的情况下,将含有重金属镉的废渣和废水随意排放到土壤和水体中。
这些重金属随着水和风的运动进入农田,被稻米吸收并积累。
对于镉大米事件,公众普遍抱有强烈的不满和愤怒。
他们对相关部门监管不力、监测不到位表示质疑。
一些职责单位曾在此事中显示出疏忽、漠视和不作为的态度。
民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忧虑进一步加剧,对政府和食品产业的信任度大幅度下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首先,政府加强了对相关企业和农田的检查与监管,严厉惩治非法企业及其相关责任人。
此外,政府加强了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和发布,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测力度。
同时,政府加大了宣传力度,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食品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此外,政府还鼓励农民采用生态种植方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产品品质。
政府还鼓励农业企业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农产品的质量,避免环境污染对农产品的危害。
在这次事件后,中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和检测加强了许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政府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提高监管能力和技术水平。
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也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然而,镉大米事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
首先,政府在食品安全领域监管不力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政府应加大力度打击违法行为,加强监督和执法,确保食品安全。
再论“镉米”真相作者:童潜明来源:《国土资源导刊》2013年第06期洞庭湖大米镉超标但不危害人体健康今年3月以来,一则3年多前销往深圳的湖南大米被检镉超标的新闻,经媒体广为报道后,号称“天下粮仓”的洞庭湖大米就面临能不能吃的严峻局面。
从2006年开始本人就从农业地质的角度一直关注大米镉超标这个问题,查阅了很多文献。
依据积累的一些资料,本人提出三点看法:第一,除了工矿业严重点源污染的有限范围内,大米镉含量1微克/千克左右有慢性镉中毒流行病,发病率在20%以上。
而包括洞庭湖流域在内的广大区域,在现有的土壤镉含量水平下,种植现在的水稻品种,大米虽有超标(0.3微克/千克左右),没有发现镉慢性中毒流行病,故是安全的。
第二,如果按现行的镉标准(大米≤0.2微克/千克、蔬菜≤0.05微克/千克)执行,相当多的农产品在国内虽吃而无害却被判死刑,这很不正常,故标准大可质疑。
第三,即使标准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标准一致,如果不防止土壤镉污染,又推广强吸镉水稻品种,大米将总有一天变得不安全了,到那时问题就严重得难以收拾。
在防止土壤镉污染这个问题上,我特别强调施用含镉磷肥是现在广为忽视的镉面源污染,建议要强制执行磷肥镉含量标准,应与欧盟一样逐步实现磷肥的镉低标准,直至0标准。
大米镉含量国家标准过严不符合现实前一阶段,媒体的报道只在于大米镉超标,没有或很少报道广大地区,如洞庭湖流域大米镉超标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对有人提出标准值得质疑,个别网友发表评论破口大骂。
但可喜的是2009年曾以封面报道“镉米杀机”的《新世纪周刊》在今年5月27日又以封面报道“拯救大米”和《财新网》对标准以“正方”(不能改)和“反方”(能改)报道了各自的观点,并在一篇评论中认为“湖南省的抽检数字反映出现行国标确实过严。
果真如是,那么数字面前,标准确需重新检视。
但问题的关键是,湖南从未对外界拿出一个证明标准过严的真实数字。
”其实湖南已完成且通过高层次鉴定的科研成果“湖南省洞庭湖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评价项目”就能拿出“一个证明标准过严的真实数字”。
专家支招远离镉超标毒大米:吃多产地大米、杂粮、含锌食物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网站公布了第一季度餐饮食品抽验结果,44.4%的大米及米制品镉超标,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危害镉大米危害在于累积镉污染对人类造成危害,最早在日本被发现,日本因镉中毒曾出现“痛痛病”,中毒者全身骨质疏松严重,极易骨折,情况最严重者,身上曾同时出现100多处骨折。
相关专家同时认为,虽然稻米产品的镉含量超标,但是对人体的伤害,并没有到恐慌性的地步。
原因是镉需要在人体内累积到一定程度,才会造成伤害,而且人体各有差异,有的代谢能力强,能排出一定的镉元素,就算代谢差的,也需要累积十几年的量,才有可能致病。
探源米中镉来自受镉污染土壤专家表示,稻米产品的镉元素,主要来自农田土壤中富集的镉。
而农田土壤中的镉元素,则主要来自于两个渠道。
其一,我国当代农业种植大量使用含磷肥的复合肥料,而我国磷矿中又大量存在伴生镉成分的现象,磷矿石制成磷肥后,其中镉元素未能剔除,于是磷肥中的镉通过施肥进入土壤。
其二,湖南、江西、湖北等稻米主产区的灌溉水系,如湘江、赣江、汉江等河流,沿岸城市的有色金属开采和冶炼业都比较发达,导致整个水系的重金属污染情况异常严重,其中的镉成分,通过灌溉的方式进入土壤并富集。
专家表示,富集在土壤中的镉,目前尚没有找到办法进行消除,最好是将磷肥中的镉元素提前剔除,但成本很高,同时保持灌溉水源的清洁。
建议多吃杂粮、含锌多的食物,避免镉吸收这是否意味着杂交稻特别是超级稻存在着镉超标的风险?大多数市民食用的大米,是不是都是这种水稻?应该如何避免通过食物链吸收过多的镉元素?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教授潘根兴建议,为降低食品中某些元素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动而广泛摄入各种食品就显得尤为重要,人们应当更加杂地取食,“在无法立即消除大米中镉含量较高倾向的情况下,比如多吃些海产品、豆类产品、瓜子等含锌量较高的食品,以“颉颃”食品中含量过多的镉,降低患病的危险。
镉超标大米事件后不要被概念蒙骗镉超标大米事件连日来闹得沸沸扬扬,高端大米走俏市场。
超市、餐厅里的各种打着“无化肥、无农药、无添加、非转基因”标签的大米、面粉售价颇高,有的品牌大米还推出了包装精美的礼盒,一盒四五公斤,售价最高卖到近400元。
专家指出,高价米、面因为带上了“有机”的身份才会价格走高,有机一般要满足用山泉水灌溉、不能用化肥农药等条件,所以产量低,价格会贵一些。
但他也表示“这种高价米、面多少有点炒作的成分”,因为“有机”是一个很长的种植流程,而且缺少监督检查机制,要真正做到不用化肥农药很难。
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面对炫目的各种有机概念要保持冷静理智,不要轻易受蒙蔽。
镉稻米超标
镉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它的超标指的是镉在稻米中的含量超过了国家标准规定的限量值。
根据中国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镉的限量》(GB 2762-2017),稻米中镉的限量为0.2毫克/千克。
如果某批次稻米的镉含量超过了0.2毫克/千克的限量值,就可以称之为镉超标。
超标的程度可以根据镉的含量来判断。
例如,如果某批次稻米的镉含量为0.3毫克/千克,那么可以说该批次稻米的镉超标了。
镉超标越严重,说明稻米中镉的含量越高,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也就越大。
需要注意的是,稻米中镉的超标可能是由于土壤或水源中的镉污染导致的。
因此,镉超标的稻米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例如损害肾脏功能、导致骨质疏松等。
因此,镉超标的稻米应该避免食用,以保护人体健康。
粮食安全小知识1、超标镉大米的危害人食用镉含量超标大米后,镉在人体内会导致患骨痛病。
镉超标大米的危害表现在对身体危害最严重的是结缔组织损伤、生殖系统功能障碍、肾损伤、致畸和致癌,镉能引发人类乳腺癌。
人每天从食物中摄入的镉只有1%〜5%被胃肠道吸收,所以食用镉超标大米是机体摄入镉的一种可能,大量长期食用会导致慢性中毒。
2、在街边早餐店里一锅油反反复复炸油条等食品,有害吗?国家食用油有关规定,炸过三次的就不能食用了。
对炸油条、煎饼之类的,反复炸的油应该是不能食用,反复煎炸的油就成了老油、废油。
食用废油由于在高温下使用,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苯类成分及许多致癌物质,不仅人不能吃,动物也不能吃。
3、我去超市等地选购大米,发现米色偏黄,自己感觉大米越白越好,但是前段新闻又报道过抛光毒大米,自己十分担心是怎么回事。
大米抛光是工艺需要,错在矿物油添加剂。
目前大米加工的抛光是湿式抛光,也就是在抛光的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水,这样可使胚乳和留存在米上的少量米糠的结合力减弱,有利于彻底碾去米糠,提高米的光洁度和抛光均匀度。
至于有些抛光大米咋就成了“毒大米”是有些不法厂商为提高大米表面的光亮度,在抛光时不仅添加水,还非法添加矿物油,由于矿物油不能食用,所以,添加矿物油抛光的大米变成了“毒大米”4、看见很多新闻报道地沟油问题,请问怎么鉴别地沟油?方法1 :把你家里的油放到冰箱里2个小时,如果出现白色的泡沫一样,那就是地沟油。
方法2:在炒菜时放一颗剥皮的蒜头(蒜子),如果蒜子变红色,就是用地沟油,含有大量黄曲霉素;食油良好的话,蒜子是白色的。
粮食储存小窍门一、大米储存方法大米过夏,往往会生虫长飞蛾,不仅糟塌了粮食,而且满屋子飞蛾, 真烦人。
教您3个小窍门,可防大米虫蛀:1•取大蒜、姜片许多,混放在米缸内。
2•将大米打成塑料小包,放冰柜中冷冻,取出后,绝不生虫,米多时,轮流冻。
3•大米生虫子了,可将生虫大米放在阴凉通风处,让虫子慢慢爬出,然后再过筛。
解读广东镉大米事件2013年2月27日,《南方日报》以“湖南问题大米流向广东餐桌”为题,报道了湖南镉超标大米进入广东市场的消息。
该报道称,2009年深圳市粮食集团有限公司从湖南采购上万吨大米,经检验,该批大米质量不合格,重金属镉含量超标。
但这批大米近日被发现流入广东市场。
广东是湖南重要的大米输出地。
消息传出后广东市场开始拒收产自湖南的大米,这给湖南大米加工企业带来巨大影响,最严重的地方甚至有70%以上的大米加工企业停工。
5月16日,广州市食药监局发布第一季度餐饮环节食品检测结果,米及米制品合格率仅为44.4%,抽检不合格的8批次大米均镉含量超标。
广州食药监局负责人表示,只公布数据,暂不公布具体名单。
5月17日晚11点半,广州市食药监局公布了涉事4家餐饮单位和处置措施,其中,两家高校食堂赫然在列。
广州市食药监局在17日晚称此前未公开是由于“抽样量较少、抽样范围较窄,只代表局部、个别的餐饮单位米和米制品抽检情况,不代表广州市整体情况”。
但是备受关注的镉超标大米的品牌和厂家却没有公布。
广州市民再次表达强烈不满,同城媒体穷追不舍,该局终于在5月18日晚10点半“挤牙膏”般公布了八个不合格品牌。
2013年5月18日晚10点半,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局通过其官方网站公布了8批次镉大米和米制品的品牌和生产厂家。
米主产区为何出现镉超标米?还有哪些品牌的稻米曾被检测镉超标?相关部门遮遮掩掩,迟迟不肯回复调查结果,随着调查的深入,相关企业之间的利益之争以及监管部门的责任缺失再一次的被暴露出来。
首先我们来分析事件的起因,深粮集团多年来一直从湖南购买大米,为什么此前一直没问题,而在2009年突然就查出来镉超标呢?其实无论深粮集团还是湖南粮库对湖南的粮食问题心知肚明,然而一方生产、供货,一方进货、销售,多年来配合默契、心照不宣。
直到2009年下半年广东市场上粮价跳水,深粮集团将湖南产大米送检查出镉超标,双方的“蜜月”才出现裂痕。
第1篇一、引言镉是一种有毒重金属,长期摄入镉及其化合物会导致人体慢性中毒,对肾脏、骨骼、消化系统等器官产生严重危害。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镉超标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了规范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了镉超标的标准法律后果。
二、镉超标的标准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标准,镉超标的标准如下:1. 食品中镉限量标准:根据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规定,各类食品中镉限量标准如下:(1)谷物及其制品:≤0.2mg/kg;(2)蔬菜及其制品:≤0.1mg/kg;(3)水果及其制品:≤0.1mg/kg;(4)肉类及其制品:≤0.5mg/kg;(5)水产品及其制品:≤0.5mg/kg;(6)蛋及蛋制品:≤0.1mg/kg;(7)乳及乳制品:≤0.1mg/kg;(8)饮料:≤0.1mg/kg。
2. 食品添加剂中镉限量标准:根据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食品添加剂中镉限量标准如下:(1)营养强化剂:≤0.5mg/kg;(2)其他食品添加剂:≤0.5mg/kg。
三、镉超标的法律后果1. 违法责任主体镉超标事件的违法行为主体包括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添加剂生产者、食品包装材料生产者等。
2. 行政责任(1)责令改正:食品生产经营者生产、销售镉超标食品的,由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2)吊销许可证:食品生产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吊销许可证:1)生产、销售镉超标食品,情节严重的;2)拒绝、阻挠、干涉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进行监督检查的;3)伪造、变造、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许可证的。
(3)刑事责任:食品生产经营者生产、销售镉超标食品,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2今年赫山区以保护价收购的10.5万吨稻谷正静静躺在各大国库中,无人问津。
“接下去的种粮积极性如何保证,还是一个大问题。
”coverstory封面报道□ 本刊记者 丁筱净“镉米”阴影未散2013年6月24日,《民生周刊》本年度第19期曾推出封面报道《“镉米”阴影》,全面报道了政府、市场在湖南大米面临“镉米”食品安全信任危机后,做出的反应以及表达的态度。
去湖南采访时,正值5月底、6月初湖南早稻收购前夕。
是时,湖南全省稻米价格跌入“冰点”,稻谷库存高企,大米在外省销售困难,接连下架、退回;位列全国十大米市之一的益阳兰溪米市一片荒凉,往昔日夜作响的水稻脱壳机已挂上蛛网,往日车水马龙的米市大道,两侧加工厂的工人默默相望。
仅兰溪米市的直接、间接损失就超过4亿元,米市一片哀鸿。
全国水稻第一大省正遭受严重冲击。
转眼半年过去,湖南大米的加工、销售情况是否出现改观?湖南水稻种植是否受到影响?《民生周刊》记者对兰溪米市加工企业负责人和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了回访。
加工厂求生位于兰溪米市的新世米业,去年刊2013年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稻谷加工量超过2万吨,往年净利润在700—800万元左右。
而今,眼看2013年即将过去,厂里只加工了8000多吨稻谷。
“保守估计损失超过600万元,今年基本没挣钱。
”新世米业负责人赵伟明告诉《民生周刊》记者,新世米业加工的大米60%以上在广东销售,其余则销往福建,“今年的加工量基本上靠福建的订单支撑。
”兰溪米市某国家级龙头企业经营更加惨淡。
“镉米”事件以来,该厂几乎处于停产状态,至今仍未恢复。
“兰溪米市一共148家大米加工厂,今年倒闭了几家,还有20多家处于半停产状态,加工量只有过去的30%—50%左右。
大部分厂家达到了去年加工量的80%左右。
”益阳市赫山区粮食局副局长张建秋表示。
“湖南”这个曾被加工商奉为“财神”的字眼,如今成了大家争相丢弃的瘟神。
“镉大米”的危害与解决方法作者:鞠守勇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年第05期摘要 2013年中国南方发现大米中“镉”严重超标,“镉大米”作为一个新的名词成为2013年人们关注热点。
本文从“镉大米”的来源,对人健康的危害,如何解决“镉大米”三个方面做了论述。
关键词“镉大米”危害防治中图分类号:R155.5 文献标识码:A2013年5月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现大量的大米及米制品“镉”超标,其生产企业分布于广东、湖南、广西、江西等多地。
一石激起千层浪,从此“镉大米”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热点。
1 什么是“镉大米”镉大米,一般指镉含量超标的大米。
镉是一种贵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为第48号元素,在冶金、塑料、电子等行业有重要的用途。
2 “镉大米”的危害20世纪初期,日本出现了一种怪病,病症表现为腰、手、脚等关节疼痛无比,大叫“痛”“痛”,由此得名为“痛痛病”,持续几年后,患者全身各部位会发生神经痛、骨痛现象,行动困难,甚至呼吸都会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
患病后期,患者骨骼软化、萎缩,四肢弯曲,脊柱变形,骨质松脆,就连咳嗽都能引起骨折。
后来研究发现“痛痛病”的病因主要源于镉在体内大量积累,最后破坏骨骼,造成骨软化和骨质疏松。
镉对人体的危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具有隐蔽性和长期性。
镉会对人体的呼吸道产生刺激,会造成嗅觉丧失、牙龈黄斑等;长期积累主要危害肾脏和骨骼,在肾中一旦累积到一定量,导致肾衰竭;对骨骼的影响则是骨软化和骨质疏松等。
3“镉大米”从何而来“镉大米”主要来源于一些稻米产地土壤被镉污染。
土壤镉污染来源主要有:(1)采矿和冶炼业中向环境中释放出的镉,直接或者间接进入土壤中;(2)含有镉的生活垃圾和废水渗到土壤中;(3)含镉农药、化肥等农资不恰当的灌溉;(4)内燃机车燃料中所含的镉进入大气,最后经过雨水进入土壤。
4 “镉大米”的解决之道“镉大米”主要来源于“镉土”,因此解决“镉大米”的核心在于“镉土”的修复,修复“镉土”的主要方法有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植物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