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理工大学物化试卷答案(2005春A)
- 格式:doc
- 大小:340.00 KB
- 文档页数:8
2005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全集12套(一)目录2005年高考物理试题上海卷 (2)2005年上海物理参考答案 (8)2005年高考广东物理试题 (10)2005年高考广东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4)2005年江苏省高考综合考试理科综合试卷 (20)2005年江苏省高考综合考试理综试卷参考答案 (21)2005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24)2005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参考答案 27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物理部分) (29)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物理部分)参考答案 (30)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物理部分) (31)2005年高考物理试题上海卷一.(20分)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或指定位置,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本大题中第l、2、3小题为分叉题。
分A、B两类,考生可任选一类答题.若两类试题均做。
一律按A类题计分.A类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1A.通电直导线A与圆形通电导线环B固定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通有如图所示的电流时,通电直导线A受到水平向___的安培力作用.当A、B中电流大小保持不变,但同时改变方向时,通电直导线A所受到的安培力方向水平向____.、S2发出的波的波峰位置,2A.如图所示,实线表示两个相干波源S则图中的_____点为振动加强的位置,图中的_____点为振动减弱的位置.3A.对“落体运动快慢”、“力与物体运动关系”等问题,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请完成下表:B类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2B.正弦交流电是由闭合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线圈中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则此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为____V,频率为____Hz.3B.阴极射线是从阴极射线管的阴极发出的高速运动的粒子流,这些微观粒子是_____.若在如图所示的阴极射线管中部加上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磁场,阴极射线将_____(填“向上”“向下”“向里”“向外”)偏转.公共题(全体考生必做) B类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4.如图,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与均匀带电薄板相距为2d,点电荷到带电薄板的垂线通过板的几何中心.若图中a点处的电场强度为零,根据对称性,带电薄板在图中b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______,方向______.(静电力恒量为k)5.右图中图线①表示某电池组的输出电压一电流关系,图线②表示其输出功率一电流关系.该电池组的内阻为_____Ω.当电池组的输出功率为120W 时,电池组的输出电压是_____V .二.(4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答案全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方括号内.每一小题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部分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O 分.填写在方括号外的字母,不作为选出的答案. 6.2005年被联合国定为“世界物理年”,以表彰爱因斯坦对科学的贡献.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贡献有(A)创立“相对论”. (B)发现“X 射线”.(C)提出“光子说”.(D)建立“原子核式模型”.7.卢瑟福通过实验首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为4141712781He N O H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此实验发现了质子. (B)实验中利用了放射源放出的γ射线.(C)实验中利用了放射源放出的α射线. (D)原子核在人工转变过程中,电荷数可能不守恒. 8.对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 轮带动B 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B)B 轮带动A 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C)C 轮带动D 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D)D 轮带动C 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如图所示,A 、B 分别为单摆做简谐振动时摆球的不同位置.其中,位置A 为摆球摆动的最高位置,虚线为过悬点的竖直线.以摆球最低位置为重力势能零点,则摆球在摆动过程中 (A)位于B 处时动能最大.(B)位于A 处时势能最大.(C)在位置A 的势能大于在位置B 的动能. (D)在位置B 的机械能大于在位置A 的机械能.10.如图所示的塔吊臂上有一可以沿水平方向运动的小车A ,小车下装有吊着物体B 的吊钩.在小车A与物体B 以相同的水平速度沿吊臂方向匀速运动的同时,吊钩将物体B 向上吊起,A 、B 之间的距离以22d H r =- (SI)(SI 表示国际单位制,式中H 为吊臂离地面的高度)规律变化,则物体做(A)速度大小不变的曲线运动. (B)速度大小增加的曲线运动. (C)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的曲线运动. (D)加速度大小方向均变化的曲线运动.11.如图所示,A 是长直密绕通电螺线管.小线圈B 与电流表连接,并沿A 的轴线OX 从D 点自左向右匀速穿过螺线管A .能正确反映通过电流表中电流,随工变化规律的是12.在场强大小为E 的匀强电场中,一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物体以某一初速沿电场反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0.8qE/m ,物体运动S 距离时速度变为零.则 (A)物体克服电场力做功qES (B)物体的电势能减少了0.8qES (C)物体的电势能增加了qES (D)物体的动能减少了0.8qES13.A 、B 两列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经过t =T A 时间(T A 为波A 的周期),两波再次出现如图波形,则两波的波速之比VA :VB 可能是 (A)1:3 (B)1:2 (C)2:1(D)3:1三.(32分)实验题.14.(6分)部分电磁波的大致波长范围如图所示.若要利用缝宽与手指宽度相当的缝获得明显的衍射现象,可选用___________波段的电磁波,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5年理工类A级考试真题答案1.A【解析】第一步:首先直接看题干,明确目标词。
本题目标词是一个单词:motives,原形motive。
第二步:查词典找到目标词。
motive:动机。
直接浏览单词同义词部分,寻找是否有选项中的单词,通过查询,我们发现选项A:reasons的原形reason在其同义词列表中,故选择A 选项为正确答案。
其中,选项A:reason:理由。
这两个词意思比较接近。
选项B:excuse:借口;选项C:answer:回答;选项D:plans:计划。
2.C【解析】第一步:直接浏览题干,明确目标词。
本题目标词是一个单词:widens,其原形是widen。
第二步:查词典找到目标词。
widen:拓宽。
直接浏览其同义词部分,看是否有选项中的单词出现,通过浏览,我们发现选项C:broadens的原形broaden出现在其同义词列表中,故选项C为正确答案。
其中选项A:twists:扭曲;选项B:stretches:延伸;选项C:broadens:拓宽,加宽,与目标词意思比较接近;选项D:bends:弯曲。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3.C【解析】第一步:首先浏览题干,明确目标词。
本题目标词是一个单词:lure。
第二步:查词典找到目标词。
lure:吸引。
浏览其同义词部分,看是否有选项中的单词出现在其同义词列表中,我们发现选项C:temptation出现在同义词列表中。
这里我们就可以直接选择C选项为正确答案。
其中,lure:吸引。
temptation:吸引。
这两个词意思相近。
abuse:滥用。
flavor:滋味;consumption:消费。
本题正确答案为C4.D【解析】第一步:直接浏览题干,明确目标词。
本题目标词:immense。
第二步:查词典找到目标词。
immense:巨大的,广大的。
浏览其同义词部分,看是否有选项中的单词出现在其同义词列表中,我们发现选项D:enormous出现在其同义词列表中,这里我们可直接选择选项D为正确答案。
09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物质的量1.(09年福建理综〃8)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4g镁的原子量最外层电子数为N AB.1L0.1mol·L-1乙酸溶液中H+数为0.1N AC.1mol甲烷分子所含质子数为10N AD.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的分子数为N A答案:C2.(09年广东化学〃6)设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 AB.乙烯和环丙烷(C3H6 )组成的28g混合气体中含有3N A 个氢原子C.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D.将0.1mol氯化铁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含有0.1N A Fe3+答案:C3.(09年广东理基〃20)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2.4 L Cl2中含有N A个C12分子B.1 L 0.1 mol〃L-1 Na2SO4溶液中有0.1 N A 个Na+C.1 mol H2与1 mol C12反应生成N A个HCl分子D.1 mol Ca变成Ca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 A答案:D4.(09年海南化学〃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用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 AB.1molHCl气体中的粒子数与0.5 mo1/L盐酸中溶质粒子数相等C.在标准状况下,22.4LCH4与18gH2O所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 N AD.CO和N2为等电子体,22.4L的CO气体与lmol N2所含的电子数相等答案:C5.(09年江苏化学·4)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5℃时,pH=13的1.0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 AB.标准状况下,2.24L Cl2与过量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2N AC.室温下,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 AD.标准状况下,22.4L 甲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0N A答案:C6.(09年宁夏理综〃7)将22.4L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灼热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11.2L (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NO2B.N2O2C.N2OD.N2O4答案:A7.(09年山东理综·10)下列关于氯的说法正确的是A .Cl 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B .若35 17Cl 、3717若Cl 为不同的核素,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学科 C .实验室制备Cl 2,可用排放和食盐水集气法收集D .1.12LCl 2含有1.7N A 个质子(N 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答案:C8.(09年上海化学·10)9.2g 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重水中,则产生的气体中含有A.0.2mol中子B.0.4mol电子C.0.2mol质子D.0.4mol分子答案:B9.(09年上海化学·12)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
05A1、试指出下列各式所表示的意义:(1)kT 21 (2)RT i 2 (3)RT i M 2μ2、设有1摩尔的氧气(当作理想气体)热机的循环过程如图所示,其中ab,cd 为等温线,da,bc 为等容线,ab 温度为T 1,cd 温度为T 2,ad 体积为V 0,bc 体积为2V 0,求循环效率。
3、一平面简谐波沿X 方向传播,其振幅和圆频率分别为A 和ω,波速为u ,设t =0(1)用相量图法求出原点的初位相;(2)写出此波的波函数; (3)求距O 点λ/4处的振动方程。
4、在折射率n 1=1.52的镜头上涂有一层折射率n 2=1.38的MgF 2增反膜,如果此膜适合波长λ=6000A 的光,问膜的最小厚度应取何值?5、一衍射双缝,缝距d=0.12mm,缝宽a=0.02mm ,用波长为4000A 的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双缝,双缝后置一焦距为50cm 的透镜。
试求:(1)透镜焦平面上单缝衍射中央明纹的半角宽度和线宽度;(2)透镜焦平面上单缝衍射中央明纹包迹内有多少条干涉主极大?6、一束光强为I 0偏振光,相继通过两个偏振片P 1、P 2后出射的光强为I 0 /4,而且其偏振方向与入射光的偏振方向垂直。
如果入射光偏振方向与P 1 的夹角为α1,P 1 P 2之间的夹角 为α2,求α1和 α2。
7、在氢原子光谱的巴尔末系中,里德伯常数为R 48、设粒子的波函数为ψ(x,t),说明图中面积A, 面积B 及虚线表示的意义。
9、设质子在沿x 轴运动时,速度的不确定度为∆ v =10cm/s ,试估计其坐标的不确定度 ∆ x 。
10解释下列名词: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 不确定性关系 自然光和偏振光(h=6.63×10-34Js m e =9.11×10-31kg e=1.60×10-19C 质子质量m 0 =1.67×10 -27 kg ) B1、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过程, 其中ab 是等温线,bc 为等压线,ca 为等容线, 求循环效率。
2005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全集(12套)目录2005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Ⅰ(河北、河南、安徽、山西) (2)2005年高考理科综合Ⅰ(河北、河南、安徽、山西)参考答案 (5)2005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Ⅱ物理部分(黑龙江、吉林、广西等用) (6)2005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Ⅱ物理部分(黑龙江、吉林、广西等用)参考答案 (9)2005年高考理综物理部分Ⅲ(四川、陕西、贵州、云南、新疆、宁夏、甘肃、内蒙) (10)2005年高考理综物理部分Ⅲ(四川、陕西、云南等)参考答案 (13)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14)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参考答案 (18)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 (20)200年高考理科综合试卷(天津卷)参考答案 (22)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江苏卷) (24)2005年高考物理(江苏卷)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29)2005年高考物理试题上海卷 (33)2005年上海物理参考答案 (39)2005年高考广东物理试题 (41)2005年高考广东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45)2005年江苏省高考综合考试理科综合试卷 (50)2005年江苏省高考综合考试理综试卷参考答案 (51)2005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53)2005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参考答案 (55)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物理部分) (57)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物理部分)参考答案 (59)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物理部分)及参考答案 (59)2005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Ⅰ(河北、河南、安徽、山西)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一质量为m 的人站在电梯中,电梯加速上升,加速大小为g 31,g 为重力加速度。
2020年春季学期《大学物理A (下)/A (下)卓》试卷A 命题教师国家题库 系主任审核 侯磊 考试形式 开卷 考试类型 √ 学位课 非学位课 (请在前面打“√”选择)考试班级 重修 考试日期 20年6月13日 考试时间 2小时 注意:1.请用深蓝色、黑色笔书写,字、图清晰,答卷手机竖立拍照,照片清晰可打印。
2.答题时请按照答卷提示位置答题,并在每页注明班级、姓名、学号,以及共几页第几页)。
1、(本题10分)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波长λ=550 nm 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缝间距a =2×10-4 m 的双缝上,屏到双缝的距离D =2 m 。
求:(1) 中央明纹两侧的两条第10级明纹中心的间距;(2) 用一厚度为e =6.6×10-6 m 、折射率为n =1.58的玻璃片覆盖一缝后,零级明纹将移到原来的第几级明纹处?(1 nm = 10-9 m)2、(本题10分)(1) 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垂直入射的光有两种波长,λ1=400 nm ,λ2=760 nm 。
已知单缝宽度a =1.0×10-2 cm ,透镜焦距f =50 cm 。
求两种光第一级衍射明纹中心之间的距离。
(2) 若用光栅常数d =1.0×10-3 cm 的光栅替换单缝,其他条件和上一问相同,求两种光第一级主极大之间的距离。
3、(本题10分)电荷线密度为λ的“无限长”均匀带电细线,弯成图示形状。
若半圆弧 AB 的半径为R ,试求圆心O 点的场强。
共 3 页 (第1 页)4、(本题10分)如图所示,一内半径为a 、外半径为b 的金属球壳,带有电荷Q ,在球壳空腔内距离球心r 处有一点电荷q 。
设无限远处为电势零点,试求:(1) 球壳内外表面上的电荷。
(2) 球心O 点处,由球壳内表面上电荷产生的电势。
(3) 球心O 点处的总电势。
5、(本题10分)已知一带电量为Q 的圆柱形电容器,由半径分别为R A 、R B ,长度为L 的两个同轴金属圆柱面构成,L >> R B ,忽略边缘效应。
物理化学试卷答案一、选择题( 共11题20分)1. 2 分(4050)4050[答] (A)2. 2 分(6387)6387[答] (C) (2分)3. 2 分(7255)7255[答] (B)4. 2 分(4011)4011[答] (C)5. 2 分(6246)6246[答] (C) (2分)6. 2 分(7393)7393[答] (D)7. 2 分(4001)4001[答] (B)8. 2 分(7359)7359[答] (B)9. 2 分(7206)7206[答] (C)*. 1 分(7141)7141[答] (A)11. 1 分(3864)3864[答] (C)二、填空题( 共10题20分)12. 2 分(6609)6609[答] (B)13. 2 分(3919)3919[答] HCl (2分)14. 2 分(6268)6268[答] 准直,均速,选态,取向(2分)15. 2 分(7718)7718[答] [K+]内/[K+]外=[Na+]内/[Na+]外=[Cl-]外/[Cl-]内(2分)16. 2 分(6625)6625[答] 吸热(2分)17. 2 分(3915)3915[答] 减小;增加(2分)18. 2 分(6388)6388[答] 增加I=5.66×10-4 mol·kg-1(2分)19. 2 分(7259)7259[答] 单位加速度的沉降速度;7259S = (d x/d t) / gS = (d x/d t) / W2X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W为角速度,X为粒子与转轴的距离。
20. 2 分 (3916) 3916[答] 5.66×10-2 (2分)21. 2 分 (6262) 6262[答] 向前散射,向后散射,前后对称散射 (2分)三、计算题 ( 共 4题 40分 ) 22. 15 分 (6720) 6720 [答](1) 电池:Al(s)|AlCl 3 – NaCl 熔化物|Al(Zn) (2分)负极: Al →Al 3+('a )+3e -正极: Al 3+('a )+3e -→Al(a ) (2分)电池反应:Al(s)→Al(a )(2分)(2) E =Al)(ln a zFRT -;a (Al)=exp[ - zEF/(RT )]=0.673 (4分)γ = a /x Al =1.771(1分)(3) ∆G =μB – μB ∃(T ,p )=RT ln a B = - 2150 J(2分)∆H = - zEF +zFT (TE ∂∂)p = 3332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