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业性质和功能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第五章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和性质一.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1.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1948《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①环境监视功能(了解)每个人都生活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而自然和社会都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中,人类必须了解并适应这些变化和发展,才能使自身适应并生存下去。
媒体的这一作用开拓了个人的视野,因此能够知道更加辽阔的世界上的事情(足不出户知天下)。
可以说,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瞭望哨”的作用。
这种环境监视功能,实际上指的就是媒介传播新闻的功能所产生的社会作用。
正因为新闻媒介具有传播新闻的功能,而新闻信息可以消除人们对周围世界各种事物的不确定性的认识,从而提高人们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人们应对各种突发事变的能力,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有效地生活。
人们之所以需要新闻事业,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从中获得与自己利益相关的新闻信息。
而新闻事业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能够为社会与公众所接受和喜欢,就在于它具有传播信息的特质。
传播新闻、报道新闻是新闻事业最基本、最主要、最重要的功能是新闻事业发挥其他功能和作用的基础条件。
所以,新闻传媒要以传播新闻为第一功能,一切媒介都应把及时传播群众普遍关心的各种新闻信息,正确回答群众普遍感兴趣的各种问题,作为自己工作的中心和报道的重点。
②社会协调功能(沟通)社会是一个建立在不同分工基础上的有机体。
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发展才是保证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大众传播正是执行联络、沟通、协调社会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大众传播通过对新闻信息的选择、解释、评论,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与策略,从而把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适应当前环境中最为重要的事件上。
这里,媒体帮助个人了解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件的意义。
③社会遗产传承功能(积累、保存)这里的“社会遗产”指的是前人的智慧、知识、经验的总结。
既包括文化知识,也包括文明道德。
在人类社会,家庭和学校是对社会成员进行教育、传授知识的第一和第二环节。
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作文新闻事业,就是这么回事。
说到新闻事业,那可是咱们社会的一大亮点!首先,它可是个“大喇叭”,啥事都往外说,啥信息都往外传。
你想知道啥,新闻事业都能给你整来,还得确保是真实可靠的。
它得站在公众这边,给咱们传递真实、客观的信息,让咱们知道世界在咋变。
新闻事业,它的功能可大了去了。
新闻事业啊,它就像个“眼睛”,时刻盯着咱们社会,有啥不好的,立马就给大家揭露出来。
它就是咱们社会的“监督员”,确保一切都公平、公正。
同时,它还是个“传话筒”,把政府、企业的声音传到咱们耳朵里,也让咱们的声音被更多人听到。
它记录着历史,传承着文化,让咱们了解过去,展望未来。
还有啊,新闻事业还是咱们的“老师”呢!它用简单易懂的语言,给咱们解释那些复杂的社会现象,让咱们明白是怎么回事。
在压力大、心情烦的时候,看看新闻,还能放松一下,找到点慰藉。
总结一句。
新闻事业啊,它就是咱们社会的一盏灯,照亮咱们前行的路。
有了它,咱们才能更好地了解世界,参与社会,生活得更加美好。
所以啊,咱们得好好珍惜它,支持它,让新闻事业继续发光发热!。
新闻专业相关知识点汇总一、新闻理论部分。
1. 新闻的定义。
- 陆定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这一定义强调了新闻的两个核心要素,一是事实,二是报道。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报道是新闻的传播方式。
- 新闻具有真实性、新鲜性、公开性等基本特征。
真实性要求新闻报道必须如实反映客观事实,不能虚构、歪曲;新鲜性包括内容新(新事件、新情况、新问题等)和时间新(及时报道);公开性则意味着新闻是面向大众公开传播的信息。
2. 新闻价值。
- 要素:- 时新性:事件是新近发生的,并且包含新的信息。
- 重要性:与社会生活、国家利益、人类发展等密切相关的事件,如重大政治决策、自然灾害等。
- 显著性:涉及知名人物、著名地点或具有特殊意义的事物的事件,例如名人的动态、著名古迹的保护情况等。
- 接近性:包括地理接近(本地发生的事件更容易引起当地受众关注)和心理接近(与受众在情感、利益、文化等方面相近的事件更受关注,如关于本行业、本群体的新闻)。
- 趣味性:具有娱乐性、奇特性、人情味的事件,像趣闻轶事、感人故事等。
3. 新闻事业的性质与功能。
- 性质:- 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
在阶级社会中,新闻事业具有阶级性,它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一定阶级服务。
- 同时,新闻事业也是大众传播媒介,具有大众性,面向广大社会公众传播信息。
- 功能:- 传播信息:这是新闻事业最基本的功能,通过新闻报道将各种信息传递给受众,使受众了解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 引导舆论:通过对新闻事件的选择、报道角度的确定和评论等方式,影响社会舆论的走向,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
- 监督社会:对社会各个领域进行监督,揭露不良现象、腐败行为等,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和健康发展,被称为“社会的瞭望者”。
- 提供娱乐:传播娱乐性新闻、文化作品等,满足受众的娱乐需求,如报道影视明星动态、介绍文化艺术活动等。
4. 新闻自由。
- 新闻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包括采访自由、报道自由、出版发行自由等。
新闻事业的性质汇报人:2023-12-23•新闻事业的定义与特点•新闻事业的性质•新闻事业的功能目录•新闻事业的发展趋势•新闻事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01新闻事业的定义与特点新闻事业具有商业性和公共性双重属性,既追求经济效益,也承担社会责任。
A BC D 新闻事业具有客观性,要求报道新闻时遵循客观、真实、公正的原则,不受主观因素干扰。
新闻事业具有时效性,追求第一时间报道新闻事件,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新闻事业具有舆论引导性,通过报道和评论引导社会舆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
新闻事业具有多样性,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02新闻事业的性质政府的声音,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诉求。
带有明显政治倾向的信息。
治理能力现代化。
新闻事业需要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的品牌价值和影响力,以吸引更多的广告客户和用户。
新闻事业需要关注市场需求和用户需求,提供符合用户需求的新闻产品和服务,以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新闻事业需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通过提供有偿新闻服务来获取经济收益。
新闻事业的公共服务性新闻事业作为公共信息传播平台,需要为社会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新闻信息,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信息需求。
新闻事业需要关注社会热点和民生问题,积极报道和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诉求,推动问题的解决和社会进步。
新闻事业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
03新闻事业的功能新闻事业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向广大受众传递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最新消息。
传递新闻新闻报道的内容广泛,不仅包括时事新闻,还包括科技、文化、教育、体育等方面的信息,有助于拓展人们的视野,增长知识。
传播知识新闻媒体也是广告的重要发布平台,为企业和产品提供宣传推广的机会。
发布广告传播信息新闻事业通过报道和评论,反映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呼声,为公众提供交流和表达的平台。
反映舆论影响舆论引导舆论新闻报道和评论具有舆论引导作用,能够影响公众对某些事件和问题的看法和态度。
第四章新闻事业✧新闻事业是一切新闻机构及其全部业务活动的总称✧现代新闻事业包括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通讯社、新闻图片社、新闻杂志社、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互联网新闻网站等新闻机构及其业务活动✧广义新闻事业包括新闻教育和研究机构及其教学、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新闻事业的主要功能是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社会第一节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催生近代新闻事业是,在社会分工中出现了专职的新闻从业人员及其行业性组织新闻事业产生的标志1)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文化的进步,制约着新闻事业具体媒体形态及传播手段的发展水平2) 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文化的进步,决定着新闻事业发展的水平,影响着新闻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能动性发挥及其相互作用关系➢ 社会和阶级的需要决定新闻事业的基本属性第二节 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 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技术手段,拓展了创新思维与能力表现的空间,也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文化本身的发展 → 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带来的交互式传播,一改以往传者主动、受众被动的简单关系,广大受众从单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转变为具有一定传播能力的传播者,成为信息传播中的另一主体 新闻事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适应这一历史阶段社会需要的产物,新闻事业是适应一定历史阶段下特定阶级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 我国早期报纸:邸报 1称呼:条报、条陈、除目、报状、状;邸抄、朝报、进奏院状报 2内容:圣谕,法令,奏折 3特点:不由朝廷统一公布;内容不相同;无固定发布日期;无自己采写的新闻言论 4作用:宣传君恩;宣扬君臣之道;宣布君令;封锁不利消息;通信息 5定性:并非近代报纸的始祖,而是政府公报的始祖 → 古代新闻活动共同点: 1古代社会始终没有停止过新闻活动,但没有产生过以收集和公开向社会发布新闻为职业的机构,所以古代只有新闻活动,没有新闻事业 2古代社会的新闻活动规模小,新闻基本上是定向传播,及传播有明确的、具体的对象,而基本上没有无定向的大众传播 3统治阶级内部的新闻活动在规模上大大超过被统治阶级 ◆在社会和国家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统治阶级总是从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出发,通过自己所制定的新闻政策和新闻法规来控制新闻事业的发展方向; ◆在阶级社会中,只有统治阶级的新闻事业才有可能真正得到自由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统治者是占人口极少数的剥削阶级,而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占人口大多数的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决定了新闻事业的存在形式及其所能提供的传播手段 决定着新闻事业的根本性质及新闻传播的基本内容 新闻媒介所有制有三种: 1 私营媒介:完全由私人独资或集股兴办;西方报纸都是私营媒介,以美国为代表; 特点:董事会为最高决策机构;依托财团;盈利为目的;广告是主要收入来源;迎合受众;监督政府有一定力度; 2 公营媒介:大多数国家都有公营电台、电视台,还没有公营报纸,以BBC 为代表; 特点:由各阶层代表组成管理机构,不受政府控制;半官方机构;以视听费为主要收入来源;强调对公众负责;不播广告; 3 国营媒介:社会主义国家和西方部分发达国家为此种体制,以意大利国家电视台为代表; 特点:完全依赖政府;政府宣传机构;节目严肃呆板;一、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性质→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新闻事业虽然受到市场因素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它依然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是依存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二、新闻事业是以传播新闻信息为主要手段满足人们新闻信息需要的社会文化事业社会属性→新闻媒体总是将传播新闻信息作为主要活动内容,以满足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社会需要作为主要活动形式,它总是将其政治目标和宣传意图寓于新闻信息的传播之中,通过新闻信息的传播形成社会舆论,影响社会舆论,并最终将社会舆论引向既定目标→新闻事业的这种以传播新闻信息为主要手段,满足人们新闻信息需要的基本特征决定它的社会属性....→为社会与公众提供新闻信息、休闲娱乐及各种相关服务,这是新闻事业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事业的显著特征新闻教育史187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开设新闻专业课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开设新闻学院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新闻研究会,聘请徐宝璜、邵飘萍为教师1920年上海圣约翰大学开设新闻系1924年复旦大学设立新闻学科1929年复旦大学设立新闻系1949年新中国设立华东新闻学院、北京新闻学院1978年我国招收第一批新闻学硕士研究生三、新闻事业是一定阶级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社会的舆论工具阶级/政治属性●传播新闻信息,满足人们的新闻信息需要,是新闻事业的主要职能 ●服务于政治,服务于一定的阶级,这是阶级社会新闻事业政治属性的集中体现 ●新闻事业所具有的传播新闻信息、反映和引导舆论的重要功能,使得各个不同的阶级、政党和社会集团都希望掌握它、控制它,使它成为其实现经济与政治利益的重要手段 ●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 ● 新闻事业作为一种精神生产资料,是由占物质生产资料的统治阶级控制和掌握的;统治阶级通过一定的政治制度和自己所拥有的政治、经济权力,决定着新闻事业的所有权、性质、地位和职能四、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新闻媒体作为一种信息传媒具有一定的经济属性➢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从新闻事业中剥离出来的属于经营的部分,如广告、发行、社会信息服务等,也呈现出了经济属性 ➢它们需要按照企业管理方式进行经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运作,需要核算成本,力求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新闻事业的生产多为体现不同程度意识形态属性的或公益性的精神产品,有别于一般产业和企业 ➢新闻媒体要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确保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以上论述说明:新闻事业作为一种信息媒介和社会文化事业的特征 从新闻事业中剥离出来的经营部份作为信息与文化经营机构的特征新闻事业作为一种阶级舆论工具的特征 〇三种属性存在互为补充、相互制约的关系 〇社会属性决定着新闻事业的存在形式和行为方式,政治属性决定着新闻事业的政治方向和工作原则,经济属性决定着新闻事业的生存基础和发展潜力五、新闻事业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硬实力: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科技实力软实力:包括文化、政治、外交三个组成部分,其中文化是核心组成部分→新闻事业所具有的信息传播、文化教育和舆论引导功能,使它可以对社会和受众施加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团结一心、共建国家的合力→如果新闻媒体传播的新闻的舆论和文化信息为国际社会所接受,国家在世界舆论中的影响力就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自然也就会随之增强→一般而言,一个国家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其内容是否具有吸引力,而且取决于是否拥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例如美国控制了全世界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每年向国外发行的电视节目超过30万小时;CNN的传输信号通过13颗卫星覆盖全球,212个国家和地区的十几亿人可以收看其节目→我国新闻事业在国内和国际传播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1)在国内:主要表现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闻信息需求,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及时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激励群众,不断增强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凝聚力2)在国际:主要表现为不断提高对外新闻信息和舆论传播能力,扩大我国新闻媒体在国际舆论格局中的话语权,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营造和谐友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六、新闻事业的基本功能(一)传播信息,报道新闻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功能,是新闻事业发挥其他功能和作用的基础条件(二)反映舆论,引导舆论是社会调节的一种形式,从意识形态、政治属性来看,是一种舆论工具(三)服务受众,服务社会◇对新闻媒介功能不同的表述:监测环境;社会各部分建立相互关系;传承社会遗产;提供娱乐;守望;公议;教化;娱乐;商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提供信息,但新闻事实,造成信息污染;连接世界,但淡漠人际关系;丰富知识,但降低思考能力;改变时空观,诱发无限欲望第三节中国社会新闻事业的性质与任务一、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形成与发展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资本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区别1.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新闻机构实行全民所有制.....,其资产归全体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国家所有2.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党管媒体,党性原则◇在我国,新闻事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充分反映党的主张、国家意志和人民利益3.动员和组织群众的重要舆论工具◇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动员和组织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舆论工具,是党和政府开展新闻宣传的主阵地,是舆论引导的中坚力量三、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任务(一)推动经济发展(二)引导人民思想(三)培育社会风尚(四)促进社会和谐排泄阀作用。
第四章新闻事业✧新闻事业是一切新闻机构及其全部业务活动的总称✧现代新闻事业包括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通讯社、新闻图片社、新闻杂志社、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互联网新闻网站等新闻机构及其业务活动✧广义新闻事业包括新闻教育和研究机构及其教学、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新闻事业的主要功能是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社会第一节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催生近代新闻事业新闻事业产生的标志是,在社会分工中出现了专职的新闻从业人员及其行业性组织2) 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文化的进步,决定着新闻事业发展的水平,影响着新闻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能动性发挥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社会和阶级的需要决定新闻事业的基本属性第二节 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新闻事业的存在形式及其所能提供的传播手段 决定着新闻事业的根本性质及新闻传播的基本内容一、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性质)→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新闻事业虽然受到市场因素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它依然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是依存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二、新闻事业是以传播新闻信息为主要手段满足人们新闻信息需要的社会文化事业(社会属性)→新闻媒体总是将传播新闻信息作为主要活动内容,以满足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社会需要作为主要活动形式,它总是将其政治目标和宣传意图寓于新闻信息的传播之中,通过新闻信息的传播形成社会舆论,影响社会舆论,并最终将社会舆论引向既定目标→新闻事业的这种以传播新闻信息为主要手段,满足人们新闻信息需要的基本特征决定它的社会属性....→为社会与公众提供新闻信息、休闲娱乐及各种相关服务,这是新闻事业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事业的显著特征三、新闻事业是一定阶级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社会的舆论工具(阶级/政治属性)●传播新闻信息,满足人们的新闻信息需要,是新闻事业的主要职能●服务于政治,服务于一定的阶级,这是阶级社会新闻事业政治属性的集中体现●新闻事业所具有的传播新闻信息、反映和引导舆论的重要功能,使得各个不同的阶级、政党和社会集团都希望掌握它、控制它,使它成为其实现经济与政治利益的重要手段●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新闻事业作为一种精神生产资料,是由占物质生产资料的统治阶级控制和掌握的。
第四章新闻事业新闻事业是一切新闻机构及其全部业务活动的总称。
现代新闻事业包括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通讯社、新闻图片社、新闻杂志社、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互联网新闻网站等新闻机构及其业务活动。
广义的新闻事业还包括新闻教育和研究机构及其教学、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
新闻事业的主要功能是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社会。
第一节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新闻事业作为一种社会事业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产生的,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文化的进步决定了新闻事业发展的水平,而社会和阶级的需要决定了新闻事业的基本属性。
一、商品经济的发展催生近代新闻事业新闻事业产生的标志是,在社会分工中出现了专职的新闻从业人员及其行业性组织。
二、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文化的进步决定新闻事业发展的水平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文化的进步,制约着新闻事业具体媒体形态及传播手段的发展水平。
第二,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文化的进步,决定着新闻事业发展的水平,影响着新闻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能动性发挥及其相互关系。
三、社会和阶级的需要决定新闻事业的基本属性阶级社会中,所谓社会需要往往集中表现为一定阶级的需要,表现为一定阶级维护自身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需要。
在阶级社会中,只有统治阶级的新闻事业才有可能真正得到自由发展。
决定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影响其发展的条件涉及诸多方面,归纳起来,最主要的是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新闻事业的存在形式及其所能提供的传播手段;二是社会交往和阶级斗争的现实需要,决定着新闻事业的根本性质及新闻传播的基本内容第二节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一、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新闻事业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产生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
新闻事业反作用于这一经济基础,并为这一经济基础服务,成为特定主体不可或缺的信息媒介和舆论工具。
在我国,新闻事业反映和代表的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
事业编新闻专业相关知识点一、新闻理论部分。
1. 新闻的定义与本质。
-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陆定一)。
新闻的本质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它具有真实性、新鲜性等基本特征。
- 从社会功能角度看,新闻具有传递信息、反映舆论、监督社会等重要功能。
例如,在民主社会中,新闻媒体通过揭露腐败现象发挥监督功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 新闻价值要素。
- 时新性:包括时间上的新近和内容的新鲜。
如突发新闻事件,像地震、火灾等即时报道就体现了时新性。
- 重要性:事件与国计民生、社会发展等关系重大。
例如国家政策的出台、重大科技成果的发布等。
- 显著性:涉及人物、地点、事件的知名程度。
如名人的动态、著名城市发生的事件往往更具新闻价值。
- 接近性:包括地理上的接近和心理上的接近。
本地新闻更容易引起本地受众的关注,而与受众情感、利益相关的新闻也具有接近性,如关于本地学校升学政策的报道。
- 趣味性:能够引起受众兴趣的新闻,如奇闻趣事、娱乐新闻等,但要避免低俗化。
3. 新闻事业的性质与功能。
- 性质: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具有上层建筑的属性。
它既具有阶级性,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又具有社会性,为整个社会提供信息服务。
- 功能:- 传播信息:这是新闻事业最基本的功能,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向受众传递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 引导舆论:通过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和评论,影响公众的看法和态度,形成社会舆论。
例如在环保宣传方面,新闻媒体引导公众重视环境保护。
- 教育大众:传播知识、文化和价值观。
像科普节目、文化专题报道等都起到教育大众的作用。
- 提供娱乐:娱乐新闻、综艺节目等为受众提供休闲娱乐内容,但娱乐功能不能过度膨胀。
4. 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
- 新闻自由:包括采访自由、报道自由、出版发行自由等。
在现代社会,新闻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但这种自由是相对的,必须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内行使。
- 社会责任:新闻媒体在享有新闻自由的同时,要承担社会责任。
试论新闻的性质及其作用摘要:新闻就其性质而言,它是一种信息传播,其本源是客观事实,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在阶级社会里,新闻是一定阶级的舆论工具。
就其作用而言,它对于革命和建设事业具有“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的作用。
关键词:新闻性质作用一、关于新闻的性质(一)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新闻,又叫做消息,它的根本特性是一种信息传播。
因为从广义来说,新闻是泛指人类通过口语(口传和广播)、文字(手抄和印刷)、照片(新闻摄影)、电影(纪录片)、电视(录像)等手段传播各种信息的社会现象,并不限于新闻机构所发布的消息。
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新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精神交往,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
马克思说:“观念、思维、人精神交往,在这里仍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
”人类的生产活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彼此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人们相互间必然发生各种联系,建立各种精神交往,沟通各种信息。
原始社会的人们,为了共同生产和生活,他们用手势、呼喊和各种信号传递信息,这也可说是原始的新闻活动。
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们更加需要互相传递各种信息。
特别是到了封建社会的后期,商业、航海业日益发展,尤其是随着世界贸易的发展,各地交往频繁,新闻活动也就适应社会需要成为一种专业分工。
最初出现的是手抄新闻,进而又有人创办印刷所来印制新闻,这样就产生了最初的报纸。
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又逐步有了电报、广播、电影、电视等现代化新闻手段。
今天,世界各国新闻活动数量之大、形式之多,是以往任何时代所无法比拟的。
新闻已成为人们实现“精神交往”的最迅速、最广泛的手段。
它反映当今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变化,传播各种信息,帮助人们去认识、适应、改造自然和社会。
(二)新闻的本源是客观事实我们必须明确认识到:“新闻的本源是客观事实”。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陆定一说:“新闻是什么?”“唯物论者认为,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
”这里,正是指出了新闻最主要最本质的特征,强调了新闻是客观事实的反映,体现了事实第一、新闻第二的唯物论的反映论,提出了新闻必须坚持客观性与真实性的原则。
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作文英文回答:The na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news industry can be understood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Firstly, the news industry serves as a vital source of information for the public. It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informing the society about current events, both locally and globally. Through news outlets such as newspapers, television, radio, and online platforms, people can stay updated on various topics, including politics, economics, culture, and sports.Moreover, the news industry acts as a watchdog for the government and other powerful institutions. Journalistshave the responsibility to hold those in power accountable for their actions and decisions. By reporting on corruption, human rights abuses, and other misconduct, the newsindustry helps to maintain transparency and ensure that the public interest is protected.Furthermore, the news industry serves as a platform for public discourse and debate. It provides a space for different voices and perspectives to be heard. Through news articles, opinion pieces, and interviews, individuals and groups can express their opinions, share their experiences, and engage in meaningful discussions. This contributes to a well-informed and democratic society.In addition, the news industry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shaping public opinion and influencing social change. By highlighting certain issues and events, the media can raise awareness and mobilize public support for various causes. For example, through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 and in-depth reporting, news organizations can expose social injustices and advocate for necessary reforms.Overall, the news industry is essential for a functioning society. It provides information, holds power accountable, facilitates public discourse, and influences social change. Its nature and function are crucial for a well-informed and democratic society.中文回答: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
新闻业的性质和功能
一性质
新闻事业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构成部分,并为它的经济基础服务。
新闻事业具有二重性,其本质属性既具有社会性,在阶级社会中又具有阶级性,是社会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社会性——新闻事业面向整个社会,为各个阶级的社会公众提供无差别的服务的性质和功能。
阶级性——1新闻事业掌握在一定阶级手中;(新闻事业被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的统治阶级所掌握,并且成为统治阶级手中的舆论武器)
2新闻是统治阶级的舆论工具;(一定的阶级政党或社会集团控制新闻事业,并且运用新闻报道发表评论,传播自己的思想)
3新闻报道的内容具有阶级性(新闻工作者对事物的理性认识,不是不受个人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总要站在一定的立场上,在某种思想的指导下思考和判断问题,报道评价事实。
)
BUT并非所有的新闻媒介都是有阶级性的,也并非有阶级性的新闻媒介的所有新闻报道都具有阶级性,
阶级、阶级斗争方面VS生产斗争方面的事实,自然界的各种现象,科学实验
阶级性表现:新闻事实的选择:取舍、抢压、详略、真假
新闻事实的评论:赞成反对、肯定否定、倡导贬斥
新闻布局:标题字号大小、位置高低、发布时间快慢、栏目多少
事业性质,企业管理
1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新闻事业是一定阶级,政党的宣传部门,是“行政事业单位”【阶级性】
2应该多刊登和反映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坚持以社会效益为重【社会性】
3作为经济基础的一部分,作为信息产业,新闻事业提高新闻信息和其他信息服务,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商品性、企业性】
双重属性是当前新闻事业的外在表现形式,新闻媒介在政治上必须恪守党的原则,经济上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则运行。
优势:①极大的解放了新闻媒介生产力②注重人才的培养和设备的更新③对新闻媒介双重属性的认识对新闻媒介带来重大转机和变化
弊端:精神产品——>格调降低;物质商品——>质量下降;经济效益——>有偿新闻
【新闻手段】
1新闻传播工具(广播、电视、通讯社、杂志等),传播符号(声音、文字、图像),新闻体裁,编排技术的总称,是新闻机构用以报导和评论事实,宣传一定思想和政策的重要形式。
2最显著特点:报道事实,就事实发表评论,并以此区别于其它社会意识形式。
它不能够强迫人们信奉某种思想、某种观点,只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影响和说服受众。
二特点
1新闻事业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同经济基础的联系更直接
2新闻事业反映社会生活,面最广、最迅速、影响极大
3新闻事业是精神武器,不具有强制作用
4新闻事业通过新闻手段为经济基础服务
5新闻事业具有双重属性,具有政治意识形态的属性,也有商品属性
最显著特点:报道事实,就事实发表评论
三功能
1报道新闻,传播信息;2反映舆情,引导舆论;3传授知识,普及教育;
4提供服务,文化娱乐;5刊播广告,服务经济。
权利:1依法创办传播机构2依照法律进行采访3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发表传播印刷媒介或电子节目。
4跨媒介、跨地区发行传播、自主发展5依法行使对政府工作人员的监督批评6行使媒介机构内部职权
四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马恩的办报实践和新闻思想,列宁。
,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WHY 1用耳鼻喉表述新闻事业的性质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个传统和特色。
2 这一性质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区别于其他社会条件下的新闻事业的一个标志。
3这一性质体现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和为人民服务的统一。
4这一性质要求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及时、准确的为党、政府和人民提供国内外的真实信息,及时准确的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呼声要求。
性质形成:①在党的第一份机关报《向导》周刊正式确定②延安整风期间形成基本的雏形③经过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新闻体制得以确立
(列宁:写作事业应当成为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邓:要是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江:我们的新闻事业是党的整个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基本方针:为社会主义,为人民,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
为什么:①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对新闻事业提出的必然要求。
②人民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主人,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服务对象。
③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一项根本任务。
怎么做:①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②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正方针:<1>弘扬时代的主旋律,用正面的东西鼓舞人民,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把人们的思想统一起来,把力量凝聚起来,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不断奋斗。
<2>绝不是简单的“说好话”“搞表扬”,也不是放弃批评报道,正面宣传,是为了鼓励人民的斗志;批评报道,是为了针砭时弊,改进工作。
马恩长期革命斗争和新闻实践:依靠全党、依靠人民群众的办报思想
毛泽东,中国新闻界结合整风运动进行的改革和整顿: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原则
双办方针意义:①从组织上保证和加强了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
②加强了新闻事业与群众的联系
③推动了新闻事业同实际的联系
新时期: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要求:
贴近实际: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出发,适应群众的接受能力,贴近中心,大局、敢于说实话,鼓实劲。
贴近生活:以生活为源泉,抓住生活本质,跟上生活变化。
贴近群众:高度重视群众主体地位,吸引群众参与新闻工作;反映群众意见呼声;重视群众多方面的信息需要。
方式:
1建立以通讯员为主的群众性新闻工作网络;
2处理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
3收集和研究来自群众的反馈信息;
4联系各行业专家和有代表性的人士,组织他们发表真知灼见;
5群众内容,群众形式,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a内容上:1充分反映和报道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2热情讴歌群众中的先进事迹及其业绩;3表达人民的情绪、愿望、意见和呼声;
b形式上:新闻报道、报纸版面、节目编排,要尽可能的适合群众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情趣品位。
6举办各类公益活动和有益于群众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
意义:①有利于进一步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②新时期改进新闻工作的突破口③有利于新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1公有制为主要形式,事业属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所共有
2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方针。
3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4以马克思主义为办报方针
6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主
资的特征:1私人占有为主要形式2标榜新闻自由3竭力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
两种事业的区别:1建立在不同的经济基础之上(生产资料谁手中)
2分别属于不同的阶级,各自为各自阶级服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3贯彻不同的新闻体系。
(为个人;为公、为集体)
4具有不同的新闻体制(私人所有,新闻媒介最高权力机构是个股份公司的有资本家组成的董事会。
新闻媒体在领导体制上除服从单位领导外,自觉服从党的领导。
——》事业化管理、企业化经营;邮发合一——>自办发行)
【新闻体制】为确保新闻事业各项工作有序运动而制定的,包括领导体制、经营体制、管理体制、出版发行体制等许多具体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