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系物的气相色谱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303.85 KB
- 文档页数:46
水质苯系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Wate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benzene and its analogies-Gaschromatographic methodGB 11890—89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工业废水及地表水中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异丙苯、苯乙烯8种苯系物的测定。
本方法选用3%有机皂土/101担体+2.5%邻苯二甲酸二壬酯/101担体,混合重量比为35:65的串联色谱拄,能同时检出样品中上述8种苯系物。
采用液上气相色谱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05mg/L。
测定范围为0.005~0.1mg/L;二硫化碳萃取的气相色谱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5mg/L,测定范围为0.05~12mg/L。
2 试剂和材料2.1 载气和辅助气体2.1.1 载气:氮气,纯度99.9%,通过一个装有5A分子筛、活性炭、硅胶的净化管净化。
2.1.2 燃气:氢气,与氮气的净化方法相同。
2.1.3 助燃气:空气,与氮气的净化方法相同。
2.2 配制标准样品和试样预处理时使用的试剂和材料2.2.1 苯系物: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异丙苯、苯乙烯均采用色谱纯标准试剂。
2.2.2 无水硫酸钠(Na2SO4),分析纯。
2.2.3 氯化钠(NaCl),分析纯。
2.2.4 氮气,用活性炭加以净化的普氮(99.9%)。
2.2.5 蒸馏水。
2.2.6 二硫化碳(CS2),分析纯。
在色谱上不应有苯系物各组分检出。
如若检出应做提纯处理。
2.2.7 苯系物贮备溶液:各取10.0?L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异丙苯、苯乙烯色谱纯标准试剂(2.2.1),分别配成1000mL的水溶液作为贮备液。
可在冰箱中保存一周。
2.2.8 气相色谱用标准工作溶液:根据检测器的灵敏度及线性要求,取适量苯系物贮备溶液(2.2.7)用蒸馏水(2.2.5)配制几种浓度的苯系物混合标准溶液。
气相色谱法测定苯系物注意事项摘要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环境、食品等领域中对苯系物的测定。
本文档旨在介绍气相色谱法测定苯系物的注意事项,包括样品准备、色谱条件的选择和优化、峰的解析和定性、定量分析等方面,以帮助研究人员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
1.引言苯系物是一类具有环状结构、含有苯环的有机化合物。
由于苯系物在环境中的广泛分布和潜在的危害性,对其测定成为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等领域中的重要任务。
气相色谱法作为一种高效准确的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苯系物的测定。
2.样品准备在进行气相色谱分析之前,样品的合理准备是关键。
首先要选择适当的样品提取方法,例如溶剂提取、固相萃取等。
样品提取的目的是将苯系物从复杂的基质中分离出来,提高检测灵敏度。
其次,应注意避免样品的氧化和分解,可采取惰性气氛下的操作,避免阳光直射等。
3.色谱条件的选择和优化针对苯系物的测定,需要优化色谱条件以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常见的分析柱包括非极性柱、极性柱和吸附柱等。
其次,要根据样品的性质和目标化合物的特征选择合适的进样方式和柱温,以提高分离效果和峰形。
此外,流动相的选择和流速的控制也是影响色谱效果的重要因素。
4.峰的解析和定性在气相色谱图中,苯系物的峰可能存在重叠或峰形异常等情况。
为了准确解析峰并进行定性分析,可以采用峰面积比、保留指数、质谱等方法进行辅助判别。
此外,结合标准品的比对和质谱库的查询,可以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准确的定性。
5.定量分析通过峰面积的积分计算,可以进行苯系物的定量分析。
在进行定量测定时,应注意峰的选择、校正曲线的绘制和校正系数的计算。
另外,为了提高定量结果的准确性,可以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如内标法和加标法。
6.结论本文档对气相色谱法测定苯系物的注意事项进行了综述,涵盖了样品准备、色谱条件的选择和优化、峰的解析和定性、定量分析等方面。
通过遵循这些注意事项,研究人员可以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并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苯系物测定方法
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苯系物测定方法。
该方法利用苯系物在紫
外或可见光区域的吸收特性,通过测定样品对特定波长光的吸光度来确定其含量。
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苯系物含量较低的样品测定。
二、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高效分离和测定苯系物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样品在高温下蒸
发成气态,并通过色谱柱分离不同组分,最终通过检测器测定各组分的浓度。
气相色谱法具有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适用于苯系物含量较低的样品。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苯系物测定方法。
该方法利用样品在高压下通过
色谱柱分离,最终通过检测器测定各组分的浓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适用于苯系物含量较高的样品。
四、荧光光度法。
荧光光度法是一种高灵敏度的苯系物测定方法。
该方法利用苯系物在特定条件
下激发产生荧光,通过测定样品的荧光强度来确定其含量。
荧光光度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优点,适用于苯系物含量较低的样品。
综上所述,苯系物的测定方法多种多样,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根据样品的特性、含量范围、实验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促进苯系物测定方法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苯系物气相色谱出峰时间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本文将讨论苯系物气相色谱出峰时间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测定方法。
气相色谱是一种常用的分离与分析技术,对于有机化合物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苯系物作为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之一,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和生命科学等领域都担当着重要角色。
苯系物在气相色谱中的出峰时间可以提供样品成分鉴定和定量分析的依据。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进行介绍和讨论。
首先是引言部分,概述文章的主题和目标,并对其结构进行简要说明。
接下来是正文部分,包括苯系物气相色谱分析简介、苯系物出峰时间的影响因素以及测定方法。
最后是结论部分,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并对苯系物气相色谱出峰时间的重要性进行讨论和解释,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了解和解释苯系物在气相色谱中出现峰值所需的时间,即出峰时间。
通过对苯系物气相色谱分析的简介,了解其在分析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同时,探讨和解释影响苯系物出峰时间的因素,包括化合物性质、色谱柱特性和操作条件等。
最后,介绍不同测定方法来确定苯系物的出峰时间,并阐述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2. 正文:2.1 苯系物的气相色谱分析简介:气相色谱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鉴定化合物的技术,它基于不同化合物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作用下的分配行为。
对于苯系物的气相色谱分析,通常选取适当的固定相和流动相来实现样品中苯系物的分离和检测。
苯系物具有类似结构和性质,因此在气相色谱中往往需要对它们进行有效地分离。
2.2 苯系物的出峰时间的影响因素:苯系物出峰时间是指化合物在气相色谱柱中从进样口到检测器之间所花费的时间。
由于苯系物之间在结构上存在差异,其在气相色谱柱上的迁移速率也会有所不同,进而导致了它们出现在不同位置和时刻。
影响苯系物出峰时间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柱温:柱温是指气相色谱柱温度设定参数,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调节苯系物在柱上迁移速率,从而影响其出峰时间。
气相色谱苯系物测定标准曲线方程
标准曲线方程通常是通过实验测定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并测定它们对应的响应值得到的。
在气相色谱中,标准曲线方程可以通过绘制浓度与对应响应值的线性回归直线来得到。
标准曲线方程可以表示为:
Y = mx + b
其中,Y代表响应值,x代表浓度,m代表斜率,b代表截距。
在测定苯系物的气相色谱实验中,可以选择不同浓度的苯系物标准溶液,进行测定得到相应的峰面积或峰高作为响应值,并记录对应的浓度。
通过测定若干个标准溶液的响应值和浓度,可以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标准曲线方程的斜率和截距。
具体的步骤如下:
1. 准备苯系物标准溶液,浓度范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2. 用气相色谱仪测定每个标准溶液的峰面积或峰高,记录对应的浓度。
3. 绘制浓度与响应值的散点图,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4. 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标准曲线方程的斜率和截距。
具体的标准曲线方程表示为:
Y = m*x + b
其中,Y为峰面积或峰高,x为浓度,m为斜率,b为截距。
气相色谱法分析苯系物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GC)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它通过将样品分离为各个组分,并使用气体载气将组分推动通过色谱柱,从而实现分离和分析。
苯系物是一类具有苯环结构的有机物,常见的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等。
下面将分析苯系物的气相色谱法分析方法,主要涵盖样品准备、色谱柱选择、进样和检测器选择、操作条件等方面。
一、样品准备1.确保苯系物样品的纯度,若样品含有其它杂质,则需通过适当的方法(如萃取、凝结等方法)将苯系物提纯。
2.将苯系物样品溶解在适用的溶剂中,常用的溶剂包括乙醇、丙酮等。
若样品不溶于常用溶剂,则可以尝试使用二甲基亚砜(DMSO)或二甲基甲酰胺(DMF)等。
二、色谱柱选择1.选择合适的色谱柱是保证分析准确性和良好分离的关键。
对于苯系物的分析,常用的色谱柱有聚二甲硅氧烷(PDMS)、聚酯(PE)、聚醚硅氧烷(PES)等。
2.根据需要的分离度、分辨率和分析时间等因素进行选择。
通常,对于常见的苯系物混合物的分析,选择50%相聚二甲硅氧烷(PDMS)柱即可。
三、进样和检测器选择1.自动进样器是常见的进样方式,可以确保样品进样的精确性和恒定性。
进样量的选择应根据样品的浓度和检测器的灵敏度来确定。
2.常用的检测器有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热导检测器(TCD)等。
对于苯系物的分析,TCD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因为苯系物不具有有效的FID响应。
四、操作条件1. 初始温度和升温速率是影响分离和分析效果的关键因素。
对于苯系物的分析,常规操作条件为初始温度为50℃,升温速率为10℃/min至200℃。
2. 载气的选择也很重要,在GC分析中常用的载气有氮气、氦气等,其中氮气是常用的选择。
载气流速的选择应使得化合物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分离完全,通常为1 mL/min。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是苯系物的常规分析方法,根据具体样品情况和分析目的的不同,可以对上述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实验二十七气相色谱法测定大气中的苯系物一﹑实验目的1.通过本实验学会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大气中苯系物的方法;2.掌握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大气中苯系物的过程和气相色谱仪对有机物等的分离原理及有关仪器的使用。
二﹑测定原理苯、甲苯、二甲苯等是有机工业的重要原料和溶剂。
在医药、合成染料、有机农药、硝基化合物、油漆、树脂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因此,大气中苯系物的污染比较常见,且因苯系物沸点较低,易燃易爆、毒性大、会危害人体的中枢神经和造血系统,应予以重点分析监测。
大气中的苯系物一般以蒸气的形式分散在空气中。
空气中的苯系物或有机蒸气经活性碳采集浓缩•(苯等可在较高浓度下直接进样进行色谱分析),以二硫化碳解吸,以适当的色谱分离拄分离,用FID检测器进行检测。
以色谱保留时间定性,色谱峰高或峰面积定量。
三﹑设备与药品1.•活性碳管用长70mm,内径4mm,外径6mm的玻璃管,其中装两部分20~40目椰子壳活性碳,•中间用2mm氨基甲酸乙酯泡沫塑料隔开,玻璃管两端用火熔封。
活性碳在装关前于600℃通氮气处理1小时。
管中前部装100mg,后部装50mg活性碳。
后部活性碳外边用3mm氨基甲酸乙酯泡沫塑料固定;而前部活性碳的外边则用硅烷化的玻璃棉固定。
活性碳管的阻力当流量为1l/min,须在3.3KPa以下。
2.采样泵;流量计(0~0.5l/min);具塞刻度试管(1mL);3.气相色谱仪附FID检测器。
4.色谱纯的苯、甲苯等有机物标准样品;二硫化碳。
四﹑分析方法1.试样的采集临采样前打开活性碳管两端,将管连接在采样泵上,注意活性碳少的一端接采样泵,并垂直放置,以0.2l/min的速度抽取1~10l空气。
采样后将管的两端套上塑料帽,尽快分析。
否则应冷藏保存。
在采样的同时做一空白管,此管除不抽气外,按样品管同样操作。
2.•色谱条件色谱柱:•2.5%邻苯二甲酸二壬酯+2.5%有机澡土-34涂于Chromosorb W AW DMCS,60-80目;柱温:80~90℃;汽化室和检测器温度:250℃;载气(氮气):50mL/min;空气:500mL/min;氢气:50mL/min。
工业案例之八气相色谱法测定苯系物的方法及故障分析1、分析方法名称:GBZ/T 160.42-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烃类化合物》2、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以100ml/min 流量采集15min 空气样品。
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以50ml/min 流量采集2~8h 空气样品。
个体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尽量接近呼吸带,以50ml/min 流量采集2~8h 空气。
样品空白:将活性炭管带至采样地点,除不连接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
采样后,立即封闭活性炭管两端,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
样品置冰箱内至少可保存14d。
3、前处理方法:将采过样的前后段活性碳分别放入溶剂解吸瓶中,各加入1.0ml 二硫化碳,塞紧管塞,振摇1min,解吸30min。
解吸液供测定。
若浓度超过测定范围,用二硫化碳稀释后测定,计算时乘以稀释倍数。
4、详细配置、相关参数、流路图、时间程序、相关图片仪器型号:GC9790检测器名称:氢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色谱柱1:30m×0.53mm×0.2um,FFAP色谱柱2:2m×4mm,邻苯二甲酸二壬酯(DNP):有机皂土-34:Shimalite 担体=5:5:100。
柱温:80℃;汽化室温度:150℃;检测室温度:150℃;载气:氮气流量:40ml/min。
进样方式:手动进样进样量:1ul;数据处理:ZB-2020工作站定性方法:保留时间定性定量方法:外标法(峰面积)这是用DNP柱子做的6、故障情况:安装调试后有短时间没有用了,后来开机使用发现基线老是往下掉。
解决方法:老化柱子48h,并检查气路,发现载气有轻微漏气。
7、备注:测定时如果测定结果显示未超出吸附剂的穿透容量时(穿透容量一般是10mg),后段可以不用解吸和测定;当测定结果显示超出吸附剂的穿透容量时,再将后段吸附剂倒入解吸瓶中解吸并测定,测定结果计算时将前后段的结果相加后作相应处理。
气相色谱-质谱(GC-MS )分离分析苯系物一、实验目的(1)了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基本构造,熟悉工作站软件的使用;(2)了解运用GC-MS 仪分析简单样品的基本过程。
二、实验原理气相色谱法是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使不同化合物从色谱柱流出的时间不同,达到分离化合物的目的。
质谱法是利用带电粒子在磁场或电场中的运动规律,按其质荷比(m/z )实现分离分析,测定离子质量及强度分布。
它可以给出化合物的分子量、元素组成、分子式和分子结构信息,具有定性专属性、灵敏度高、检测快速等特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兼备了色谱的高分离能力和质谱的强定性能力,可以把气相色谱理解为质谱的进样系统,把质谱理解为气相色谱的检测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基本构成为:本实验中待分析样品为苯系物,各组成物质的沸点见表1.混合样品经GC 分离成一个一个单一组份,并进入离子源,在离子源样品分子被电离成离子,离子经过质量分析器之后即按m/z 顺序排列成谱。
经检测器检测后得到质谱,计算机采集并储存质谱,经过适当处理可得到样品的色谱图、质谱图等。
表1 甲醇和苯系物沸点 甲醇 苯 甲苯 二甲苯沸点(℃) 64.8 80 110.8 144信号处理器进样系统离子源 真空系统 质量分析器 检测器GC / DI 样品三、仪器和试剂:(1)Agilent 6890-5973N GC-MS 仪(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2)HP-5 MS 色谱柱;(3)0-5mL 移液器 (Transferpette, 德国BRAND 公司);(4)0.45μm 的有机相微孔膜过滤器;(5)苯、甲苯、二甲苯(分析纯),甲醇(色谱纯);(6)容量瓶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分别用移液器取1ml 苯、甲苯、二甲苯混合后,用甲醇稀释1000倍后待用;2)用移液器取2ml 稀释液,使用0.45μm 的有机相微孔膜过滤器后,转移至标准样品瓶中待测;3)设定好GC-MS 操作参数后,可进样分析:4)设置样品信息及数据文件保存路径后,按下“Start run ”键,待“Pre-run ”结束,系统提示可以进样时,使用10μl 进样针准确吸取1μl 样品溶液(不能有气泡)。
为了配合人类的快节奏生活,塑料制品包装因性优价宜,被广泛应用到食品领域[1],包装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其在食品加工流通过程中与食品直接接触,塑料包装中的有机残留物(如苯系物)极可能迁移累积到食品中,最终损害人体健康。
苯系物中的苯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有害有机污染物,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效应;苯系物对人体具有急性或慢性毒性,对人的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的损害尤为明显,会抑制人体的造血功能,导致白血球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2]。
有资料显示:英国食品标准局对英国与法国市场上售卖的230种“软性饮料”检测后发现,部分软性饮料中含有大 量(超过饮用水标准中规定苯限量的8倍)的“苯”[3]。
市售饮料中由于原料水、加工环境和食品添加剂作用以及包装材料来源质量良莠不齐,比如不法商贩回收不合格塑料和使用劣质塑料包装,加大了苯系物的残留的可能性。
国内外对于生活饮用水中苯系物含量的检测方法研究较多[4-7],而研究饮料中苯系物含量的检测方法相对较少。
苯系物的检测大多采用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气质联用法和紫外光谱法等,前处理方法主要有固相萃取、自动顶空、吹扫捕集等。
本文结合苯系物易挥发的性质,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市售饮料中苯系物的含量。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设备1.1.1 仪器Agilent 7890A型气相色谱仪,附FID检测器:安捷伦公司;DB-FFAP 毛细管色谱柱25 m×0.320 mm×0.50 µm、DB-1701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0 mm×0.25 µm、DB-1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0 mm×0.25 µm:上海莱瑞科学仪器有限公司;Agilent 7694E顶空自动进样器: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顶空进样瓶(20 mL);聚四氟乙烯薄膜的胶塞密封垫。
1.1.2 试药及试剂苯、甲苯 、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7种苯系物标准品(1 000 µg/mL):坛墨质检—国家标准物质中心;氯化钠(分析纯):天津市红岩化学试剂厂;亚铁氰化钾(分析纯):天津市风船化学试剂科技有限公司;乙酸锌(分析纯):广州化学试剂厂;超纯水。
气相色谱法测定苯系物实验报告
近年来,气相色谱法(GC)已经成为一种有力的分析方法,用于快速、准确、灵敏地测定实际样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本文报告了一项实验,旨在使用气相色谱法来测定苯系物。
一、实验材料
1、苯、甲苯,二甲苯,氯仿,甲醛,乙醛,甲基乙基酮样品,摩尔浓度各为100mg / ml;
2、三氟乙醇;
3、 4 g / 20 ml旋涡层析溶剂;
4、气相色谱仪,分析柱,系统温度为100℃,进样口温度为200℃;
二、实验步骤
1、将样品放入20ml蒸发瓶中,加入4g旋涡层析溶剂;
2、用改良的Reynolds层析装置,将样品进行改良的Reynolds层析,将层析物施加在10毫米的硅胶柱上,以无水乙醇作为运载剂,以温度100℃升温;
3、将柱插入气相色谱仪中,在气相色谱仪上进行测定,注意控制进样口温度200℃;
4、记录峰面积、鉴定峰,利用程序计算出峰面积值,并计算出样品的含量。
三、结论
本实验使用气相色谱仪测定苯系物,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结果表明,所测苯系物均处于实验精度范围内,合格率达100%。
四、讨论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高灵敏,高通量,快速的分析方法。
相比其他传统方法,它具有易于操作,分析效率快,特征峰清晰,重复性良好,灵敏度高,分析质量优秀的优势。
本实验测定了苯系物的含量,结果表明,所有样品的数据精度均良好,可以满足商业应用。
五、总结
本实验使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苯系物,重复性良好,数据精度良好,
结果满足商业应用要求。
气相色谱法作为一种有效的分析技术,可有效减少分子结构分析中的实验时间,提升实验效率。
气相色谱法测定苯系物的应用及效果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中所用化学材料越来越丰富,空气污染特别是室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
其中苯系物被WHO认定为致癌物,普遍存在于各种装饰材料之中,如油漆、合成板、涂料等,可通过呼吸道或皮肤进入人体,造成严重的身体危害。
目前国标中测定环境空气苯系物常用的方法有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HJ584-2010)、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HJ583-2010)。
本实验通过分析应用中遇到的影响结果的因素,进行实验验证,为该方法提供质量控制的依据。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测;定苯系物;应用及效果引言人体负荷由室内磷产生剧毒:,苯、甲苯、二甲苯、乙苯是空气中处于蒸汽状态的苯乙烯产品的主要成分,主要通过气道或皮肤吸收。
磷作为室内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主要由油漆、粘合剂、颜色、背光、复合天花板等建筑材料和家具制成。
对于保护人类健康、防止和控制室外空气污染来说,《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 T1883-2002)对于温室气体浓度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采用气相法、静顶空域和固相剖面确定苯系,气相法在其中得到较为成熟和广泛的应用。
该研究利用气相规律研究汽油组。
结果表明,该方法效果好,分析迅速,精度高。
1材料与方法(1)仪器及试剂仪器:7890A气相色谱仪(美国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PE350热脱附仪(美国铂金埃尔默公司)。
试剂:甲醇(色谱纯、赛默飞科技有限公司);甲醇中5种苯系物溶液(GB50325-2020BWQ8295-2016北方伟业)。
(2)分析步骤①仪器条件热解析仪的条件:解吸温度280℃;解吸时间10min;解吸气流量1.0ml/min;冷阱制冷温度-30℃;冷阱加热温度300℃;冷阱保持时间1min;传输线温度215℃;色谱条件:DB-5毛细管色谱柱(30m×250μm,0.25μm);初始温度40℃,保持3min,10℃/min升温至80℃,20℃/min升温至200℃,保持1min;氢气流量30ml/min;空气流量300ml/min。
气相色谱归一法测定苯系物实验目的:了解气相色谱法的原理,掌握仪器操作;掌握归一法的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利用气相色谱归一法测定苯系物。
实验结果:本次实验做了6组:0.1uL-70°C-0.1MPa、0.5uL-70°C-0.1MPa、0.5uL-70°C-0.07MPa、0.5uL-80°C-0.1MPa、0.5uL-65°C-0.1MPa、0.5uL-65°C-0.07MPa。
图谱分析计算出各物质组成含量%(平均值):苯:18.89%,甲苯:46.11%,乙苯:35.00%,基本上偏离不大。
通过图像可以看出一些规律:升温和加大载气压强(流速)能缩短出峰时间;控制柱温(不过高不过低),则能最为有效的分离三种物质;降低载气速度,能减少拖尾现象。
实验背景:只要在气相色谱仪允许的条件下可以气化而不分解的物质,都可以用气相色谱法测定。
对部分热不稳定物质,或难以气化的物质,通过化学衍生化的方法,仍可用气相色谱法分析。
气相色谱法在石油化工、医药卫生、环境监测、生物化学、食品业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优点:①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②样品用量少和检测灵敏度高,③选择性好,④应用范围广缺点:在对组分直接进行定性分析时,必须用已知物或已知数据与相应的色谱峰进行对比,或与其他方法(如质谱、光谱)联用,才能获得直接肯定的结果。
在定量分析时,常需要用已知物纯样品对检测后输出的信号进行校正。
实验原理:气相色谱法是利用“塔板效应”的一种分离分析方法,往往和质谱等方法联用。
其基本原理:不同物质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从而离开色谱柱所花费的时间不同,来定性检测和分离物质,通过各物质出峰的情况和面积来定量检测物质的含量等。
仪器组成:气相色谱仪由载气系统、进样系统、色谱柱、检测器、记录显示系统等主要部分构成。
常用的载气为氮气,其压强一般设定在0.05MPa-0.15MPa;色谱柱为填充柱或毛细管柱。
实验十苯系物的气相色谱定量分析一、目的要求1.学习气相色谱法测定样品的基本原理、特点。
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
2.学习外标法定量的基本原理和测定方法。
二、基本原理外标法定量的基本原理用待测组分的纯品作对照物质,以对照物质和样品中待测组分的响应信号相比较进行定量的方法称为外标法。
此法可分为工作曲线法及外标一点法等。
工作曲线法是用对照物质配制一系列浓度的对照品溶液确定工作曲线,求出斜率、截距。
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准确进样与对照品溶液相同体积的样品溶液,根据待测组分的信号,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其浓度,或用回归方程计算,工作曲线法也可以用外标二点法代替。
通常截距应为零,若不等于零说明存在系统误差。
工作曲线的截距为零时,可用外标一点法(直接比较法)定量。
外标一点法是用一种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对比测定样品溶液中i组分的含量。
将对照品溶液与样品溶液在相同条件下多次进样,测得峰面积的平均值,用下式计算样品中i组分的量:W=A(W)/(A)。
式中W与A分别代表在样品溶液进样体积中所含i组分的重量及相应的峰面积。
(W)及(A)分别代表在对照品溶液进样体积中含纯品i组分的重量及相应峰面积。
外标法方法简便,不需用校正因子,不论样品中其他组分是否出峰,均可对待测组分定量。
但此法的准确性受进样重复性和实验条件稳定性的影响。
此外,为了降低外标一点法的实验误差,应尽量使配制的对照品溶液的浓度与样品中组分的浓度相近。
外标法是色谱分析中的一种定量方法,它不是把标准物质加入到被测样品中,而是在与被测样品相同的色谱条件下单独测定,把得到的色谱峰面积与被测组分的色谱峰面积进行比较求得被测组分的含量。
外标物与被测组分同为一种物质但要求它有一定的纯度,分析时外标物的浓度应与被测物浓度相接近,以利于定量分析的准确性。
三、仪器和试剂1.气相色谱仪(配有氢焰离子化检测器)2.氮气或氢气钢瓶3.微量进样器10μL4.医用注射剂 5mL, 10mL5.色谱条件色谱柱:苯系物专用检测柱(2mm×2m不锈钢填充柱,其最高耐受温度105℃),气化室温度:150℃,检测器温度:150℃,载气(N2)流速:30mL/min,燃烧气(H2)流速:40mL/min,助燃气(空气)流速:400mL/min,柱温: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