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病治疗的诊断和治疗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4
酒精性肝病诊断标准(草案)(中华医学会肝脏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一、酒精性肝病临床诊断标准1、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折合酒精量>40g/d,女性略低;或2周内有暴饮史。
2、禁酒后血清ALT和AST明显下降,4周内基本恢复正常,即在2倍正常上限值(ULN)以下,如禁酒前ALT和AST<2.5 ULN 者则禁酒后应降至1.25ULN以下。
3、下列2项中至少1项阳性:⑴禁酒后肿大的肝脏1周内明显缩小,4周内基本恢复正常;⑵禁酒后GGT活性明显下降,4周内降至1.5 ULN以下,或小于禁酒前40%。
4、除外病毒感染、代谢异常和药物等引起的肝损害。
(二)酒精性肝病合并肝炎病毒感染1、肝炎病毒感染标志物阳性。
2、禁酒后除血清ALT和AST下降可能不明显外,其他符合酒精性肝病诊断标准。
3、通常禁酒4周ALT和AST均应下降至3ULN以下,禁酒前<3ULN者则应至少下降70%。
未能符合上述条件者,应取得组织学诊断证据。
下列项目可供诊断参考:AST/ALT>2,血清糖缺失转铁蛋白(CDT)增高,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增高,酒精性肝细胞膜抗体阳性,血清谷氨酸脱氢酶(GDH)/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OCT)>0.6,以及早期CT测定肝体积增加(720cm3/m2体表面积)。
应注意在Ⅱ型醛脱氢酶(ALDH2)活性低下者,即使饮酒折合酒精量<40g/d也会发生酒精性肝病。
酒精量换算公式为:饮酒量(ml)×酒精含量(%)×0.8 (酒精比重) = g。
二、酒精性肝病的组织学诊断酒精性肝病的组织学诊断可分为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4型。
1、酒精性脂肪肝:出现最早、出现率最高。
形态学不能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脂肪肝区别,诊断须依靠临床资料。
低倍镜下,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的肝细胞占肝小叶1/3—1/2为轻度脂肪肝;占肝小叶1/2—2/3为中度脂肪肝;占肝小叶2/2以上者或肝细胞弥漫脂肪变性呈鱼网状者为重度脂肪肝。
什么是酒精肝应该如何诊断
*导读:什么是酒精肝?酒精肝的诊断方法包括血常规、生
化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
什么是酒精肝?很多朋友会有此疑问。
其实,了解酒精肝,不仅要知道症状,还得知道诊断方法。
一旦怀疑自己有酒精肝,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酒精肝早发现早治疗,病情易控制。
那么,怎样诊断自己是否患有酒精肝?有哪些检查呢?
*酒精肝诊断方法
酒精肝患者首要的检查就是血常规。
酒精肝病人白细胞会增多,异常红细胞,靶形细胞,刺状细胞以及口形细胞等,红细胞体积会变大,血小板会减少,因为酒精会影响骨髓。
第二项检查就是生化检查了。
患者的血清胆红素可能会升高。
如果AST/ALT大于2的话,酒精性肝病的灵敏度可以达到68%。
同时还要检查MCV,GGT以及碱性磷酸酶。
第三项则是影像学检查,肝脏的B型超声自己CT检查有助
于诊断酒精肝。
也可以通过CT平扫,肝、脾密度检查结果来判
断酒精性脂肪肝的标准。
最后则是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肝活检对酒精肝非常重要。
正常情况下,酒精肝在前三项检测即可确诊。
如果想了解酒精肝的严重程度以及肝脏受损程度,就可以进行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
酒精肝的超声诊断标准
酒精肝指酒精性肝病,彩超指彩超检查,通常可以根据彩超检查下肝脏大小、形态、实质回声、内部回声、肝脏边缘等方面判断病情,明确诊断后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对症治疗。
1、肝脏大小:酒精性肝病是一种慢性中毒性肝损伤,可能是长期酗酒导致的,会引起肝脏脂肪变性和增大,可以在彩超检查下根据肝脏大小来判断病情。
2、形态:正常情况下,肝脏形态一般呈椭圆形或圆形,如果彩超检查中肝脏呈现异常形态,可能表示存在酒精性肝病。
3、实质回声:正常情况下肝实质回声通常均匀,若患有酒精性肝病,彩超检查时一般会出现异常回声。
4、内部回声:正常肝脏内部回声均匀,若患者出现了该疾病,在彩超检查时可能出现内部回声不均匀的情况。
5、肝脏边缘:彩超检查下正常肝脏边缘通常较为光滑,酒精性肝病会导致肝脏损伤,在检查时可能会出现边缘粗糙或不光滑的情况。
如果明确为酒精性肝病,患者需要及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双环醇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酒精摄入,减少对肝脏的伤害。
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酒精摄入过多,导致肝脏损伤和功能障碍的一种肝脏疾病。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酒精性肝病的认识不断加深,诊治指南也得到了不断的更新和完善。
本文将着重介绍现阶段酒精性肝病的诊疗指南。
一、酒精性肝病的诊断标准1.患者需有长期的饮酒史。
2.有肝脏损害的证据。
3.排除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其他原因所致的肝脏病。
根据肝脏损害的程度,酒精性肝病可分为三种类型:1.酒精性脂肪肝:是由于长期过量饮酒引起肝脏内脂肪沉积所致的。
2.酒精性肝炎:由于饮酒引起肝细胞发生炎性病变而引起。
3.酒精性肝硬化:是由于长期饮酒引起肝细胞坏死和再生,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导致肝脏功能严重受损和进行性恶化的一种肝脏疾病。
二、酒精性肝病的治疗原则1.戒酒:治疗酒精性肝病的首要原则是戒酒。
只有彻底戒酒,才能避免新的肝脏损害,有助于肝脏功能的恢复。
2.营养调理:酒精性肝病患者应注意保持合理的营养,大量摄入适量的蛋白质和优质脂肪,限制摄入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和高胆固醇的食物。
3.积极治疗并发症:如门脉高压、腹水、肝性脑病等并发症要及时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三、酒精性肝病的药物治疗1.葡萄糖酸钙:可以改善肝细胞的代谢功能,减轻肝脏损伤。
2.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谷胱甘肽等可以减轻肝脏氧化应激的作用,保护肝细胞免受损伤。
3.肝保护剂:如丙硫氧嘧啶、注射用谷胱甘肽等可以促进肝细胞修复,减轻肝脏损伤。
四、酒精性肝病的手术治疗对于合并腹水严重的酒精性肝病患者,可以考虑行肝移植手术治疗。
五、酒精性肝病的预防1.限制饮酒:减少饮酒量可以有效地降低患酒精性肝病的风险。
2.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当锻炼、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熬夜等,有助于保持肝脏的健康。
3.定期体检:及时发现患病早期症状,进行治疗和干预,有助于控制疾病的发展,提高治疗成功率。
综上所述,酒精性肝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需要早期诊断和适当的治疗。
最为关键的是彻底戒酒,在饮食、保健、用药、手术治疗等方面加以综合处理,充分发挥多种手段的综合作用。
医院消化内科酒精性肝病诊疗常规【诊断依据】一、临床诊断标准1.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折合乙醇量男性≥40g/d,女性≥20g/d;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折合乙醇量>80g/d。
但应注意性别、遗传易感性等因素的影响。
乙醇量(g)换算公式为=饮酒量(ml)×乙醇含量(%)×0.8。
2.临床症状为非特异性,可无症状,或有右上腹胀痛,食欲不振、乏力、体质量减轻、黄疸等;随着病情加重,可有神经精神症状和蜘蛛痣、肝掌等症状表现。
3.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 、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和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和缺糖转铁蛋白(CDT)等指标升高。
其中AST/ALT >2,GGT升高、MCV升高为酒精性肝病的特点,而CDT测定虽然较特异但临床未常规开展。
禁酒后这些指标可明显下降,通常4周内基本恢复正常(但GGT恢复较慢),有助于诊断。
4.肝脏B超或CT检查有典型表现。
5.排除嗜肝病毒现症感染以及药物、中毒性肝损伤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符合l、2、3项和5项或l、2、4项和5项可诊断酒精性肝病;仅符合1、2项和5项可疑诊酒精性肝病。
符合第1项,同时有病毒性肝炎现症感染者,可诊断为酒精性肝病伴病毒性肝炎。
二、影像学诊断:像学检查用于反映肝脏脂肪浸润的分布类型,粗略判断弥漫性脂肪肝的程度,提示是否存在显性肝硬化,但其不能区分单纯性脂肪肝与脂肪性肝炎,且难以检出<33%的肝细胞脂肪变。
应注意弥漫性肝脏回声增强以及CT密度值降低也可见于其他慢性肝病。
(一)超声显像诊断:具备以下三项腹部超声表现中的两项者为弥漫性脂肪肝:(1)肝区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回升强于肾脏;(2)肝脏远场回声逐渐衰减;(3)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
三、CT诊断:弥漫性肝脏密度降低,肝脏与脾脏的CT值之比≤l。
弥漫性肝脏密度降低,肝/脾CT 比值≤1.0但大于0.7者为轻度;肝/脾CT比值≤0.7但大于0.5者为中度;肝/脾CT比值≤0.5者为重度。
酒精肝的五大治疗方法.酒精肝患者的首要治疗肯定是戒酒,除此之外,肝部专家还建议酒精肝患者多进行下面这五个治疗方法,长期坚持,对治疗酒精肝有一定的作用。
酒精肝的五大治疗方法(一)降血脂治疗对血脂升高的病人应采用降血脂药物治疗。
(二)保肝降酶利胆药物治疗可适当选用一些保肝降酶利胆药物,有助于肝功能恢复正常。
(三)促肝细胞生长因子可用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有较好的降酶退黄效果。
(四)肝移植治疗由于对酒精性肝病的晚期治疗缺乏有效的方法,所以死亡率很高。
对治疗无效的酒精性肝病病人,可考虑做肝移植手术。
(五)抗肝纤维治疗一般以睾丸酮、秋水仙碱等为主要治疗药物,同时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主要含支链氨基酸)饮食。
临床证明,上述治疗对抗肝纤维化和防止肝硬化进展有一定疗效。
酒精肝患者吃什么食物最好①酒精肝患者应该多吃蔬菜秋冬时除了可常吃酸味水果之外,还可以吃些补肺类微凉滋补蔬菜,如莲藕、黄瓜、白菜、葫芦瓜、胡萝卜。
据介绍,莲藕有除烦、解渴、健脾开胃、利尿的功效,还能促进体内废物快速排出,藉此净化血。
②苹果对于酒精肝是很有好处的苹果被中医认为具有生津、润肺、护肝、开胃、止泻、通便之功效。
还有柚子,其性味酸、寒、无毒,可化痰止咳,健胃消食,消肿止痛,果肉风味甜酸适口。
③乌梅如果肝脏衰弱,即使是少量的酒也会发生宿醉,另一方面,喝了大量的酒,而使肝脏处理不了时,也会发生宿醉。
因此,预防宿醉,应首先强化肝脏,加强肝脏的解毒作用。
防止宿醉的方法,亦在于强化肝脏,早晨起来觉得痛苦时,宜用乌梅煎汤加入砂糖饮喝,此为速效性的方法。
酒精肝患者的肝脏已经受了损害,不能再加重的它的负担,酒精肝患者一定要注意戒酒,喝酒对酒精肝患者无疑是雪上加霜,是致命的打击,患者必须要戒酒!得病不喝酒,想喝别得病。
对于酒精肝而言,可以喝些苷道芯(芝元堂甘道芯),它能帮助修复脂肪肝、肥胖病人代谢紊乱的基因片段,分解和清理肝脏油脂,恢复并提升肝脏自我排脂解毒的功能,从而达到对酒精肝的有效调理。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酒精肝怎么治疗?做好四个方面
导语:如果想要很好的治疗酒精肝这种疾病的话。
患者必须要戒酒,同时还要注意调节自己的饮食,如果病情较为严重,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的服用
如果想要很好的治疗酒精肝这种疾病的话。
患者必须要戒酒,同时还要注意调节自己的饮食,如果病情较为严重,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的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病情。
1、饮食调理
在饮食方面应该要清淡、易消化,要适当的补充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但要注意控制水和钠的摄入量,如果患者有水肿现象,那么还应该要进行低盐饮食,另外患者一定要注意休息。
2、药物治疗
严重的酒精肝患者仅仅通过饮食,是无法达到治疗的目的的,还应该要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以及适当使用硒麦芽五味子片,可有效解酒护肝,通常酒精肝的治疗要持续半年以上,且是在完全戒酒的情况下。
3、戒酒是主要方法
4.酒精性肝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是:
酒精肝的治疗最主要的就是要绝对禁酒,不管是治疗过程中还是治疗后都不能再饮酒,如果治疗后患者继续饮酒的话,那么还是会使病情复发的。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酒精性肝病诊断标准
酒精性肝病是由长期酗酒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临床上常见的表现包括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等。
诊断酒精性肝病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下面将详细介绍酒精性肝病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1. 酒精依赖史,长期大量饮酒史,通常男性每日饮酒量大于80g,女性每日饮酒量大于40g。
2. 肝功能异常,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升高,
AST/ALT比值大于2。
3. 肝硬化表现,腹水、黄疸、肝脾肿大等。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清酒精浓度,对于怀疑酒精性肝病的患者,应检测血清酒精浓度,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2. 肝功能检查,包括血清ALT、AST、总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
3. 肝炎病毒检测,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病,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
三、影像学检查。
1. B超或CT检查,可发现肝脂肪变性、肝硬化、脾大等表现。
2. 肝脏病理学检查,通过肝穿刺活检,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对酒精性肝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酒精性肝病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临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明确诊断。
同时,对于酗酒者,应加强健康教育,引导其戒酒,积极治疗酒精性肝病,以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希望本文的介绍对于临床医生在酒精性肝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能够有所帮助。
酒精肝的检查指标是什么?治疗方法有哪些?[推荐下载]
本文内容非常有参考的价值,如果对您有所帮助,请打赏,谢谢!
虽然常规的血液学和生化检查有时可提示酒精肝,但往往是非特异性的,不能作为确诊的依据。
那么,可以检查出酒精肝的患者指标是什么呢?诊断出得了酒精肝又应如何治疗呢?下面就小编就为你做详细介绍。
酒精肝的检查
在酒精肝时,转氨酶水平中度升高(约为250u/L),结合的胆红素血症在医院内也会加重。
此外,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的活性与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比较相对要低(这主要是由于5′-磷酸吡哆醛的丢失所造成),AST与ALT的比值大于2。
血清GGT的活性有助于发现酒精肝,其价值不在于它有特异性,而在于其在大量酒精摄入和/或酒精肝酒精肝时显著升高。
同时测定MCV,GGT和碱性磷酸酶可能是诊断慢性酒精肝最好的常规联合实验室检查。
肝扫描和超声波检查有时对诊断也有帮助。
肝活检是唯一可靠的诊断手段,尤其对酒精肝患者。
在酒精肝时也可出现其他类型的肝脏疾病。
1、血液学检查:可有贫血、白细胞增多,并可出现异形红细胞,如靶形、刺形、口形和巨红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增加。
2、肝脏B型超声和CT检查:有助于发现脂肪肝。
确诊有赖于肝穿活组织检查,由于肝脏损害是弥漫性的,故可行非定位穿刺活检。
3、生化检查:血清胆红素升高,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明显升高,而丙氨酸。
酒精性肝病治疗的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酒精性肝病;酗酒;诊断;治疗
酒精性肝病是指长期大量饮酒所引起的肝脏疾病。
长期是指一般超过5年,大量是指折合酒精每天大于40克(纯酒精含量=酒的度数乘上质量)。
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线粒体、微粒体、内质网的损伤,脂肪、蛋白及糖代谢的紊乱,肝细胞变性进而坏死及炎症改变,出现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交往的扩大,酒作为社交媒介消费日渐增多。
酗酒对肝脏的损害日益显现,酒精性肝病也日渐增多。
已成为仅次于肝炎病毒第二大肝病病因。
1酒精性肝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1.1长期大量饮酒,尤其是嗜酒者中90%发生酒精性肝病。
饮酒量和持续时间与酒精性肝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而与酒的种类关系不大。
如果饮酒量大于每天50-120克,则其发生率增长5-25倍;若每天进300克纯酒精,7天后就可出现脂肪肝。
1.2患有慢性乙型、丙型肝炎者,酒精对肝脏的损害是未患肝炎者的40倍。
酒精与hbv或hcv并存可促进或加速肝癌的发生。
1.3长期用药者,酒精性肝病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1.4性别女性对酒精较男性敏感,且治疗后易复发。
男性每日饮酒40克女性每日饮酒20克,发生肝硬化的危险性同样增加。
1.5遗传约三分之一嗜酒者中至少双亲中有一名嗜酒。
其开始饮酒的年龄越早,患酒精性肝病的比例就越大。
1.6营养营养不良和酒精的肝毒性起协同作用,但酒精的作用更大。
低于安全量亦可引起酒精性肝病,在营养充足条件下,如果超过酒精中毒的临界值,膳食调节就无保护作用。
2酒精性肝病的诊断标准
2010年10月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脂肪肝、酒精性肝病学组制订诊断标准如下:
2.1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折合酒精量每天大于40克,女性略低,或2周内有暴饮史。
2.2禁酒后血清alt和ast明显下降,4周内基本恢复正常,即在2倍正常上限值(uln)以下。
2.3禁酒后肿大的肝脏1周内明显缩小,4周内基本恢复正常;禁酒后ggt活性明显下降,4周后降至1.5uln以下,或小于禁酒前40%。
(以上2项中至少有1项达标)。
2.4除外病毒感染、代谢异常和药物引起的肝损害,在诊断上应考虑区分单纯酒精性肝病抑或酒精性肝病合并hbv、hcv病毒感染。
2.5未能符合上述条件者,应取得组织学诊断证据。
3酒精性肝病的分型
目前较多采用五型分类法:
3.1轻症酒精性肝病(aml)。
3.2酒精性脂肪肝(afl)并分级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3.3酒精性肝炎(ah)对有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肺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及活动度低于50%等临床症状表现
重,并约1个月内死亡者诊断为重症酒精性肝炎。
3.4酒精性肝纤维化(af)并分为1级(轻度)、2级(中度)、3级(重度)、4级(早期肝硬化)。
3.5酒精性肝硬化(ac)。
4酒精性肝病的治疗
4.1戒酒是最根本的治疗措施。
4.2早期诊治,阻断发展大量饮酒引起脂肪肝最低时限为5年,引起肝硬化的最低时限为10-15年。
大量饮酒是酒精性脂肪肝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的高危因素。
酒精性脂肪肝不进行有效防治,可进一步发展为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
因此,要早期诊断和治疗,使其尽快康复如常,阻止其进一步发展恶化。
4.3从“食”的角度防治基本原则是结构合理,均衡饮食。
坚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的方案,符合低热量、低脂肪、高蛋白、高纤维素、多维生素、少盐的原则。
同时注意饮食规律。
避免暴饮暴食。
4.4从“药”的角度防治迄今尚无治疗的特效药。
在以彻底戒酒为前提,同时配合科学合理饮食的情况下,可酌情选用复方丹参片、凯西来片、复方甘草酸苷片(美能片)、熊去氧胆酸片、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药物治疗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
4.5如果已经发展为酒精性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其治疗参考肝硬化的内科综合治疗方法。
若已经出现肝衰竭,考虑人工肝支持治疗或者肝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