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更大,一般认为男性日平均饮酒折合乙醇量≥40克,女性≥20克, 连续5年或2周内有大于80克/天的大量饮酒史即可发病。 乙醇计算公式:g=饮酒量(ml)x酒精含量(﹪)x0.8(乙醇比重) 酒精摄入平均安全阈值因性别而异。 女性较男性更易产生酒精性肝损害,性别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 男性胃肠道乙醇脱氢酶活性高于女性,酒精在胃肠道的代谢女 性较男性低,因而女性血液中酒精浓度偏高,使得酒精性肝病易 于发生。
2、细胞因子的效果:
由于细胞因子主要在肝清除,因此它们在循环中存在并 不一定提示与肝脏疾病发病有关,研究的重点在于证实 哪些因子确实产生于酒肝病人,并与酒精性肝损伤程度 的时间效应关系。
75﹪以上酒精性肝炎患者血浆中IL-1、IL-8和TNFα(肿 瘤坏死因子)升高,血浆IL-8(白介素)和TNFα可以通过 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细胞因子的粘附和激活引起肝损 伤,TNFα也诱导肝细胞产生中性粒细胞化学诱导剂IL-8, 后者是酒精性肝炎的重要介质。
I度:肝血窦周围纤维增多或胶原纤维形成。 II度:窦周明显纤维化或小的星芒状纤维化。 III度:明显的是星芒状纤维或条索状纤维间隔形成。 IV度:有早期肝硬化形成趋势
肝硬化
典型的是小结节性,结节内不含汇管区和中央静脉,假小 叶形成。
炎性细胞浸润较轻,纤维增生不明显。
临床分型
酒精性脂肪肝 酒精性肝炎 酒精性肝硬化
营养因素
酒精和营养不良的共同作用是引起酒精性肝病的主要 原因,前者是肝损害的基本原因,大量饮酒者的胰腺和小 肠功能减弱,引起食物消化吸收障碍,最终导致营养缺乏 而进一步加重酒精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
肝炎病毒
酒精性肝病增加了对HBV、HCV的易感性,而慢性病毒 性肝炎对酒精性敏感,容易合并酒精中毒和酒精性肝病, 又使酒肝慢性肝炎加重。酒精性肝病患者HBV、HCV 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