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酒精性肝病的治疗进展

酒精性肝病的治疗进展

酒精性肝病的治疗进展
酒精性肝病的治疗进展

酒精性肝病的治疗进展

发表时间:2011-06-23T11:21:36.097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4期供稿作者:张丹1于浩2 [导读] 高热量饮食可减少酒精性肝炎死亡率[4]。所以,酒精性肝病患者应提供良好的营养治疗。

张丹1于浩2 【中图分类号】R3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054-02 肝脏是酒精代谢的主要器官,过度饮酒,乙醇及其衍生物乙醛使肝细胞造成反复的脂肪变性、坏死和再生,引发酒精性肝病(ALD)。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近年,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嗜酒者在人群中所占比例呈直线上升趋势,酒精性肝病发病率日益上升,在饮酒中已达6.1%[1],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2]。据统计,酒精性肝硬化病人肝癌发病率超过50%。因此,如何防治酒精性肝病已成为科研工作者的主要研究课题。本文对近年来ALD的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ALD的治疗原则:戒酒和营养支持,减少酒精性肝病的严重程度;改善已存在的继发性营养不良和对症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及并发症。 1戒酒

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最主要、最根本的方法[3]。轻度脂肪肝戒酒可明显促使肝细胞修复,戒酒数周后可使单纯性酒精性脂肪肝完全恢复;对酒精性肝炎及轻微肝纤维化可阻止其发展,可降低门脉高压,对其恢复逆转具有关键作用;但对已发展肝硬化者,戒酒也难逆转。在戒酒过程中,应注意戒断综合症的发生,出现戒断综合症时,可减量应用安定类药物,患者狂燥时可静脉给予镇静剂,但需维持有效的心血管呼吸功能。 2营养支持治疗高热量饮食可减少酒精性肝炎死亡率[4]。所以,酒精性肝病患者应提供良好的营养治疗。除有禁忌症(肝性脑病、腹水、水肿等)外,均给予高蛋白(100g/d),高热量(2500~3000kcal/d)饮食,并注意补充维生素B、C、K和叶酸。可通过调整饮食成分减轻酒精性肝病的病变。 3药物治疗 3.1皮质类固醇激素:激素可抑制乙醛所引起的免疫损伤。荟萃分析提示类固醇激素在严重酒精性肝炎中能改善短期生存率。但并发消化道出血、急性感染、胰腺炎和糖尿病未控制时禁用,而当患者伴有脑病、凝血障碍、WBC减少、高胆红素血症和腹水时可适当应用。激素对轻中型病例无明显效果,而对是否延缓肝硬化进展及改善长期生存率尚不明确。

3.2秋水仙碱(colchicine):秋水仙碱抑制白细胞游走,可减轻实验性动物的毒性肝损伤。在酒精肝病的治疗中,临床观察需要长期(>30个月)才有效果。

3.3丙基硫氧嘧啶(PTU):可以抑制机体的高代谢状态,减少肝细胞的氧耗,理论上PTU对急性酒精性肝病有益,但是一项荟萃分析未能显示对重症酒精性肝病的生存率、肝脏病发症及组织学有任何效果[6]。

3.4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每日静滴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12小时治疗3周,肝功能可有改善,但需监测血糖,防止发生致命性低血糖。

3.5抗内毒素剂:酒精性肝病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高内毒素血症。酗酒的患者肠道革兰阴性菌增加,这是内毒素的主要来源,造成肝脏的损伤。同时激活的库普弗细胞使肝细胞对氧的吸收增加,肝细胞表面的氧张力下降,使肝组织缺氧,加重肝脏的损伤。肠道抗生素(如多黏菌素B和新霉素)用于酒精性肝病可抑制肠道菌群的数量,使内毒素血症减少,库普弗细胞激活减少,可改善肝功能,使肝病理学评分下降。

3.6抗氧化剂:还原型谷胱苷肽、牛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E、r-月见草、硒有机化合物等,有能可减少氧应激损害及脂质过氧化诱致的肝纤维化,可解决外源性有毒物质的毒性。

3.7S-腺苷蛋氨酸:通过质膜磷脂和蛋白质的甲基化影响线粒体和细胞膜的流动性和微黏性,通过转硫基化增加肝内谷胱苷肽,硫酸根及牛磺酸水平。在脂质饮食中,添加外源性的S-腺苷蛋氨酸可部分纠正和减轻酒精性的肝损伤。主要是改善线粒体的损害。缪锟等报道,S-腺苷蛋氨酸对酒精性肝病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应用时间较长,价格较昂贵。

3.8多不饱和卵磷脂/磷脂酰胆碱:酒精性肝病中肝细胞线粒体磷脂缺乏,提供足够的磷脂可减轻酒精所致的线粒体功能障碍。有研究表明多不饱和卵磷脂不能阻止肝细胞中乙醇所致的线粒体异常,但能明显减轻肝纤维化。其似乎可能通过增加肝胶原降解而起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3.9降脂药:目前对降脂药在酒精性肝病中的治疗价值有争议。许多降脂药可能趋使血脂更集中于肝脏进行代谢,反而促使脂质贮积并损伤肝功能。最新研究发现,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辛伐他丁可抑制肝Ito细胞的增殖,且可改善持续饮酒的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及血脂代谢紊乱。

3.10抑制肝纤维化的中药:我国应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慢性肝病已有悠久历史,如桃仁、丹参、当归、汉防已甲素、何首乌、姜黄、枸杞子、泽泻、黄芩、黄精、大黄等,经临床验证有改善肝功微循环,防止肝细胞变性坏死,减少胶原纤维的产生或增强胶原酶活性等作用,有助于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的治疗。 4其他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后期可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肝性脑病、肝肾综合症、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等),其治疗与其他原因肝硬化类同。 5肝移植终末期酒精性肝病应考虑肝移植。移植前需戒酒3~6个月。还需评估特异性酒精性诱致的其他疾病和并发症。在欧美,酒精性肝硬化是肝移植的主要适应症之一,术后1年生存率为66%~100%,与非感染性良性肝病患者无明显区别,术后死亡的并发症主要是脑病。

总的来说,严格终身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首要措施,酒精性脂肪肝一般愈后良好,戒酒和高蛋白饮食治疗可完全恢复;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如能及时戒酒,营养支持及药物治疗,多数可使临床和病理表现明显改善,近年死亡率由30%降至15%~8%,主要死因为肝功能衰竭;酒精性肝硬化愈后较差,应以预防为主。终末期可出现严重并发症,缺乏特效治疗,病死率较高,推荐肝移植治疗。参考文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