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7 电化学综合应用(第01期)-2016年高考化学备考之百强校大题狂练系列(解析版)
- 格式:doc
- 大小:495.50 KB
- 文档页数:8
2016年高考化学联考试题和高考模拟试卷分项汇编:
电化学及其应用
1.【2016年高考北京卷】用石墨电极完成下列电解实验。
A.a、d处:2H
2O+2e-=H
2
↑+2OH-
B.b处:2Cl--2e-=Cl
2
↑
C.c处发生了反应:Fe-2e-=Fe2+
D.根据实验一的原理,实验二中m处能析出铜
2.【2016年高考海南卷】某电池以K
2FeO
4
和Zn为电极材料,KOH溶液为电解溶
质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Zn为电池的负极
B.正极反应式为2FeO
42−+ 10H++6e−=Fe
2
O
3
+5H
2
O
C.该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浓度不变
D.电池工作时向负极迁移3.【2016年高考上海卷】图1是铜锌原电池示意图。
图2中,x轴表示实验时流入正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y轴表示()
A.铜棒的质量 B.c(Zn2+)
C.c(H+) D.c(SO42-)
4.【2016年高考四川卷】某电动汽车配载一种可充放电的锂离子电池。
放电时。
专题13 电化学综合应用1.【2016年高考浙江卷】(15分)催化还原CO2是解决温室效应及能源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研究表明,在Cu/ZnO催化剂存在下,CO2和H2可发生两个平衡反应,分别生成CH3OH和CO。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CO2(g)+3 H2(g)CH3OH(g)+H2O(g)ΔH1=-53.7kJ·mol-1ICO2(g)+ H2(g)CO(g)+H2O(g)ΔH2II某实验室控制CO2和H2初始投料比为1:2.2,经过相同反应时间测得如下实验数据:【备注】Cat.1:Cu/ZnO纳米棒;Cat.2:Cu/ZnO纳米片;甲醇选择性:转化的CO2中生成甲醛的百分比已知:①CO和H2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283.0kJ·mol-1和-285.8kJ·mol-1②H2O(l)H2O(g)ΔH3=44.0kJ·mol-1请回答(不考虑温度对ΔH的影响):(5)研究证实,CO2也可在酸性水溶液中通过电解生成甲醇,则生成甲醇的反应发生在极,该电极反应式是。
2.【2016年高考天津卷】(14分)氢能是发展中的新能源,它的利用包括氢的制备、储存和应用三个环节。
回答下列问题:(1)与汽油相比,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但是氢气直接燃烧的能量转换率远低于燃料电池,写出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__。
(5)化工生产的副产氢也是氢气的来源。
电解法制取有广泛用途的Na2FeO4,同时获得氢气:Fe+2H2O+2OH−FeO42−+3H2↑,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装置通电后,铁电极附近生成紫红色的FeO42−,镍电极有气泡产生。
若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高,铁电极区会产生红褐色物质。
已知:Na2FeO4只在强碱性条件下稳定,易被H2还原。
①电解一段时间后,c(OH−)降低的区域在_______(填“阴极室”或“阳极室”)。
(2013·福建卷)11.某科学家利用二氧化铈(CeO 2)在太阳能作用下将H 2O 、CO 2转变成H 2、CO 。
其过程如下:m CeO 2——————→太阳能①(m -x )CeO 2·x Ce+x O 2(m -x )CeO 2·x Ce+x H 2O+ x CO 2——————→900℃② m CeO 2+ x H 2+ x C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过程中CeO 2没有消耗B .该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C .右图中△H 1=△H 2+△H 3D .以CO 和O 2构成的碱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CO+4OH ——2e —=CO 2-3 +2H 2O(2013·海南卷)12.下图所示的电解池I 和II 中,a 、b 、c 和d 均为Pt 电极。
电解过程中,电极b 和d 上没有气体逸出,但质量均增大,且增重b ﹤d 。
符合上述实验结果的盐溶液是选项 X Y A . MgSO 4 CuSO 4 B . AgNO 3 Pb(NO 3)2 C . FeSO 4 Al 2 (SO 4)3 D .CuSO 4AgNO 3(2013·海南卷)4.Mg-AgCl 电池是一种能被海水激活的一次性贮备电池,电池反应方程式为:2AgCl+ Mg = Mg 2++ 2Ag +2Cl -。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Mg 为电池的正极B .负极反应为AgCl+e-=Ag+Cl -C .不能被KCl 溶液激活D .可用于海上应急照明供电(2013·上海卷)8.糕点包装中常见的脱氧剂组成为还原性铁粉、氯化钠、炭粉等,其脱氧原理与钢铁的吸氧腐蚀相同。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脱氧过程是吸热反应,可降低温度,延长糕点保质期B.脱氧过程中铁作原电池正极,电极反应为:Fe-3e→Fe3+C.脱氧过程中碳做原电池负极,电极反应为:2H2O+O2+4e→4OH-D.含有1.12g铁粉的脱氧剂,理论上最多能吸收氧气336mL(标准状况)(2013·新课标I卷)10.银制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
高考押题1.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2)中Mg作负极,(3)(4)中Fe作负极B.(2)中Mg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6H2O+6e-===6OH-+3H2↑C.(3)中Fe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D.(4)中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2.下列有关钢铁腐蚀和防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自行车的钢圈上镀一层铬,防止生锈B.外加直流电源保护钢闸门时,钢闸门与电源的负极相连C.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2H2O+O2+4e-===4OH-D.钢铁发生析氢腐蚀的负极反应:Fe-3e-===Fe3+3.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实验装置。
实验时,先断开K2,闭合K1,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断开K1,闭合K2,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
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断开K2,闭合K1时,铜电极为阳极B.断开K2,闭合K1时,石墨电极附近溶液变红C.断开K1,闭合K2时,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D.断开K2,闭合K2时,石墨电极作正极4.关于下列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①中盐桥内的K+移向CuSO4溶液B.装置①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C.若装置②用于铁棒镀铜,则N极为铁棒D.若装置②用于电解精炼铜,则溶液中的Cu2+浓度保持不变5.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和b不连接时,铁片质量会增加B.a和b用导线连接时,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2e-===CuC.无论a和b是否用导线连接,铁片均被腐蚀D.a和b分别连接电源正、负极时,Fe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6.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Ⅰ为Al电极,其他均为Cu电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子流动方向:电极Ⅳ→A→电极ⅠB.电极Ⅰ发生氧化反应C.电极Ⅱ质量不变D.电极Ⅲ的电极反应:Cu2++2e-===Cu7.锌溴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电化学储能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液为溴化锌水溶液,其在电解质储罐和电池间不断循环。
专题27 电化学综合应用
(满分60分时间30分钟)
姓名:班级:得分:
1.(1)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开始时开关K与a连接,则铁发生电化学腐蚀中的腐蚀.
②若开始时开关K与b连接,则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2)芒硝化学式为Na2SO4?10H2O,无色晶体,易溶于水,是一种分布很广泛的硫酸盐矿物.该小组同学设想,如果模拟工业上离子交换膜法制烧碱的方法,用如图2所示装置电解
硫酸钠溶液来制取氢气、氧气、硫酸和氢氧化钠,无论从节省能源还是从提高原料的
利用率而言都更加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①该电解槽的阳极反应式为;此时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填“大
于”、“小于”或“等于”)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
②制得的氢氧化钠溶液从出口(填“A”、“B”、“C”或“D”)导出.
③通电开始后,阴极附近溶液pH会增大,请简述原因:
④若将制得的氢气、氧气和氢氧化钠溶液组合为氢氧燃料电池,则电池负极的电极反
应式为.已知H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则该燃料电池工作产生36g H2O 时,理论上有 kJ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答案】(1)①吸氧;②2Cl﹣+2H2O2OH﹣+H2↑+Cl2↑;(2)①4OH﹣﹣4e﹣=2H2O+O2↑;小于;
②D;③H+放电,促进水的电离,OH﹣浓度增大;④H2+2OH﹣﹣2e﹣=2H2O;571.6
1。
专题十电化学及其应用1.【2016年高考北京卷】用石墨电极完成下列电解实验。
A.a、d处:2H2O+2e-=H2↑+2OH-B.b处:2Cl--2e-=Cl2↑C.c处发生了反应:Fe-2e-=Fe2+D.根据实验一的原理,实验二中m处能析出铜【答案】B【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名师点睛】化学反应主要是物质变化,同时也伴随着能量变化。
电化学是化学能与电能转化关系的化学。
电解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它可以使不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借助于电流而发生。
与外接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为阳极,与外接电源的负极连接的电极为阴极。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若阳极是活性电极(除Au、Pt、C之外的电极),则电极本身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若是惰性电极(Au、Pt、C等电极),则是溶液中的阴离子放电,放电的先后顺序是S2->I->Br->Cl->OH->含氧酸根离子,阴极则是溶液中的阳离子放电,放电顺序是Ag+>Hg2+>Fe3+>Cu2+>H+,与金属活动性顺序刚好相反。
因此掌握电解池反应原理是本题解答的关键。
注意依据实验现象分析可能发生的电极反应。
2.【2016年高考海南卷】某电池以K2FeO4和Zn为电极材料,KOH溶液为电解溶质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Zn为电池的负极B.正极反应式为2FeO42−+ 10H++6e−=Fe2O3+5H2OC.该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浓度不变D.电池工作时向负极迁移【答案】AD考点:考查原电池原理及化学电源【名师点睛】原电池原理是建立在氧化还原和电解质溶液基础上,借助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是高考命题重点,题目主要以选择题为主,主要围绕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与判断、新型电池的开发与应用等进行命题。
3.【2016年高考上海卷】图1是铜锌原电池示意图。
图2中,x轴表示实验时流入正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y轴表示()A.铜棒的质量B.c(Zn2+)C.c(H+) D.c(SO42-)【答案】C【考点定位】考查原电池基本原理和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
(满分60分 时间30分钟)姓名: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1.某小组设计不同实验方案比较Cu 2+、Ag + 的氧化性。
查阅资料:Ag + + I - = AgI↓ K 1=1.2×1016;2Ag + + 2I - = 2Ag↓+ I 2K 2= 8.7×108(1)方案1:通过置换反应比较向酸化的AgNO 3溶液插入铜丝,析出黑色固体,溶液变蓝,说明氧化性Ag +>Cu 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2:通过Cu 2+、Ag + 分别与同一物质反应进行比较①经检验,Ⅰ中溶液不含I 2,黄色沉淀是________。
②经检验,Ⅱ中溶液含I2。
推测Cu 2+做氧化剂,白色沉淀A 是CuI 。
确认A 的实验如下:a .检验滤液无I 2。
溶液呈蓝色说明溶液含有________(填离子符号)。
b .白色沉淀B 是________。
c .白色沉淀A 与AgNO 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说明氧化性Ag +>Cu 2+。
(3)分析方案2中Ag + 未能氧化I - ,但Cu 2+氧化了I -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KI KI溶液(电极均为石墨,溶液浓度均为 1 mol/L,b、d中溶液pH≈4)①a中溶液呈棕黄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电极反应式表示)。
②“实验3”不能说明Cu2+氧化了I-。
依据是空气中的氧气也有氧化作用,设计实验证实了该依据,实验方案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方案2中,Cu2+能氧化I-,而Ag+未能氧化I-。
其原因一是从K值分析: ______;二是从Cu2+的反应特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化学试题(精准解析)(Word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化学试题(精准解析)(Word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化学试题(精准解析)(Word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K39 Cr52 Mn55 Ge73 Ag108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6分,共42分)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解答】选D.解:A.蚕丝含有蛋白质,灼烧时具有烧焦的羽毛气味,为蛋白质的特有性质,可用于鉴别蛋白质类物质,故A正确;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生成苯并芘等稠环芳香烃物质,可致癌,故B正确;C.加热可导致蛋白质变性,流感病毒是蛋白质,故C正确;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故D错误.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4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B.1molN2与4mol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C.1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D.标准状况下,2.24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解答】选A.解:A。
2019年高考百强校化学备考大题狂练
专题26 可充电电池燃料电池
(满分60分时间3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
1.人们应用原电池原理制作了多种电池,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以下每小题中的电池广泛使用于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等方面,请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填空。
(1)蓄电池在放电时起原电池作用,在充电时起电解池的作用。
铅蓄电池在放电时发生的电池反应式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
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反
应一段时间后负极的质量_________(填“增重”或“减少”或“不变”)(2)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供电装置,如图是甲烷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该电池极的负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电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
(3)将铝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分别插入浓硝酸中(a组)和插入烧碱溶液中(b组),都形成了原电池,在a组原电池中,负极材料为___________;写出b组插入烧碱溶
液中形成原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科¥
【答案】Pb+SO42-–2e-=PbSO4增重 CH4+10OH-–8e-=CO32—+7H2O 4H2O + 2O2 + 8eˉ = 8OH— Cu Al+4OH-–3e-=AlO2-+2H2O
【解析】
- 1 -。
2016届高考大题狂练
专题27 电化学综合应用
(满分60分时间30分钟)
姓名:班级:得分:
1.【河北衡水中学2015届三调】I.Li-Al/FeS电池是一种正在开发的车载电池,该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则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锂一黄铁矿高容量电池,由于其污染小、成本低、电容量大、黄铁矿储备丰富而有望取代目前市场的碱性电池。
制取高纯度黄铁矿的工艺流程如下:
(1)已知:,为得到较纯的FeS沉淀,最好在FeCl2溶液中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__(填序号)
A. (NH4)2S
B.CuS
C.H2S
D. Na2S
(2)关于白铁矿与黄铁矿下列判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属于同素异形体
B.因为晶体结构不同而导致性质有差别
C.黄铁矿比白铁矿更稳定
(3)反应Ⅲ制取S22-时,溶液必须保持为碱性,除了S2-与酸反应外,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室温下,Li/FeS2二次电池所用的电解质是非水液体电解质,放电行为与温度有关。
①该电池电解质为非水液体电解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温度低时,锂与FeS2反应只生成A物质,产生第一次放电行为;温度升高,锂与A继续反应(产
物之一为Fe),产生第二次放电行为。
若二次行为均进行完全且放电量恰好相等。
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第一次放电: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放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制取高纯度黄铁矿的另一种方法是:以LiCl- KC1低共熔点混合物为电解质,FeS为阳极,Al为阴极,在适当的电压下电解。
写出阳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I.2Li + FeS=Li2S+ Fe Ⅱ.(1)A (2)A (3)S22- + 2H+=S↓+H2S↑ (4)①锂会与水反应产生自放电现象。
②2 Li + FeS2=Li2 FeS2、2 Li+ Li2 FeS2=2 Li2S + Fe (5)2 FeS - 2e—=FeS2 + Fe2+
考点:电极反应的书写、
2.【湖南长沙雅礼中学2015届5月一模】SO2、NO是大气污染物。
吸收SO2和NO,获得Na2S2O4和NH4NO3产品的流程图如下(Ce为铈元素):
NO,SO4NO3
(1)装置Ⅰ中生成HSO3-的离子方程式为。
(2)含硫各微粒(H2SO3、HSO3-和SO32-)存在于SO2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液中,它们的物质的量分数X(i)与溶液pH 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pH=8时,溶液中c(HSO3-) < c(SO32-)
b.pH=7时,溶液中c(Na+)=c(HSO3-)+c(SO32-)
c.为获得尽可能纯的NaHSO3,可将溶液的pH控制在4~5左右
②向pH=5的NaHSO3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溶液中出现浑浊,pH降为2,用化学平
衡移动原理解释溶液pH降低的原因:。
(3)装置Ⅱ中,酸性条件下,NO被Ce4+氧化的产物主要是
NO3-、NO2-,写出生成NO3-的离子方程式。
(4)装置Ⅲ的作用之一是再生Ce4+,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①生成Ce4+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生成Ce4+从电解槽的(填字母序号)口流出。
(5)已知进入装置Ⅳ的溶液中,NO2-的浓度为a g·L-1,要使1 m3该溶液中的NO2-完全转化为NH4NO3,需至少向装置Ⅳ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O2L。
(用含a代数式表示,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答案】(1)SO2+OH-=HSO3-(2)①ac ②HSO3-=H++SO32-;Ca2+结合SO32-形成CaSO3沉淀,平衡正向移动,氢离子浓度变大,故pH下降(3)NO+3Ce4++2H2O=NO3-+3Ce3++4H+
(4)①Ce3+-e-=Ce4+②a (5)243a
(4)①Ce 3+生成Ce 4+需要失去电子,则其电极反应式为Ce 3+-e -=Ce 4+。
②电解池阳极失去电子,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所以生成Ce 4+从电解槽的a 口流出。
(5)亚硝酸根转化为硝酸根失去2个电子,氧气得到4个电子,则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需要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L a 2434.2224
1246a 1000=⨯⨯⨯。
考点:考查物质制备工艺流程图的分析与应用
3.【江苏扬州中学2015届4月双周测】随着氮氧化物污染的日趋严重,国家将于“十二五”期间加大对氮氧化
物排放的控制力度。
目前,消除氮氧化物污染有多种方法。
(1)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
有关反应为:C(s)+2NO(g)N 2(g)+CO 2 (g) △H 。
某研究小组
向某密闭容器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 ,恒温(T 1℃)条件下反应,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
物质的浓度如下:
=(保留两位小数)。
1
②30min后,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③若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5:3:3,则该反
应的△H 0(填“>”、“=”或“<”)。
(2)用CH4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已知:
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 △H=-574 kJ·mol-1
②CH4(g)+4NO(g)=2N2(g)+CO2(g)+2H2O(g) △H=-1160 kJ·mol-1
③H2O(g)=H2O(l) △H=-44.0 kJ·mol-1
写出CH4(g)与NO2(g)反应生成N2(g)、CO2(g)和H2O(1)的热化学方程式。
(3)以NO2、O2、熔融NaNO3组成的燃料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在使用过程中石墨I电极反应生成一种氧化物Y,有关电极反应可表示为。
(4)据报道以二氧化碳为原料采用特殊的电极电解强酸性的二氧化碳水溶液可得到多种燃料,其原理如右图所示。
①该工艺中能量转化方式主要有(写出其中两种形式即可)。
②电解时其中b极上生成乙烯的电极反应式为。
【答案】(1)①0.56 ②减小CO2的浓度(合理答案均可)③<。
(2)CH4(g)+2NO2(g)=N2(g)+CO2(g)+2H2O(l) △H=-955 kJ·mol-1
(3)NO2+NO3--e-=N2O5;
(4)①光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电能转化成热能(2分);
②2CO2+12H++12e-=C2H4+4H2O
考点:考查化学平衡理论、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电解原理的应用的知识。
4.【广西桂林十八中2015届第二次月考】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
下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
电解液a ,X 、Y 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X 、Y 都是惰性电极,a 是饱和NaCl 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①在X 极附近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②电解NaCl 溶液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③将Y 电极反应产物通入Na 2S 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若要在铁制品上镀一定厚度的Ag ,Y 电极反应式为 ,工作一段时间
后pH 将___________(填“增大”或 “减小”或“不变”) 。
(3)若X 、Y 都是铂电极,电解某金属M 的氯化物(MCl 2)溶液,当收集到1.12 L 氯气时(标准状
况),阴极增重3.2g ,该金属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有无色气泡产生,溶液变红;② 2Cl - + 2H 2O =======电解
Cl 2 ↑+H 2 ↑+2OH -;
③Cl 2+S 2-=S↓+2Cl - (2)Ag -e- = Ag + ;不变 (3)64g/mol
(3)氯气的物质的量为:n(Cl2)=1.12L÷22.4L/mol=0.05mol,则n(X2+)=0.05mol,金属的摩尔质量为:M=m÷n=3.2g÷0.05mol==64g/mol。
考点: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