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
- 格式:pdf
- 大小:101.22 KB
- 文档页数:2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一项通过物理方法提高种子活力,激发种子潜能,促进种子萌发,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大豆平均增产12.2%;玉米平均增产11.3%,水稻平均增产11.5%。
是一项以单一技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农业物理技术。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的应用将为我国粮食安全,提高粮食品质提供保障,为我省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奠定基础。
一、技术来源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的发明是受航天育种的启示。
种子在太空中受高真空、微重力和宇宙射线的影响发生了变异,经过选育而成为新的品种。
太空的三个因素中,主要是宇宙射线对种子的影响,而宇宙射线主要来自太阳这个巨大的等离子体。
航天育种试验告诉人们,等离子体发出的物理能量可以改变种子的内部机理,也可以使农作物增产,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就是根据这一物理原理研制而成的。
二、技术简介所谓等离子体:是包含有自由电子、离子和中性粒子整体呈现准电中性的物质的体系。
在自然界中,任何物质都会由温度的不同而呈现出固、液、气三态的转化,当气体物质继续升温,如果温度升到几万度甚至几十万度,物质就处在一个全新的状态之下。
处于如此高温之下的物质,不仅分子之间和原子之间的运动非常剧烈,而且他们彼此之间已经难以束缚。
原子中的电子具有相当大的动能,它摆脱了原子核对它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
同时原子失去电子成为带正电的离子。
这样,物质就变成了一团有自由电子、离子和中性粒子组成的体系。
它既不同于固体和液体,又跟普通气体的性质有本质上的区别。
故它是物质的另一种全新的聚集态,即物质的第四态(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中安装了等离子体发生器,这种装置通电以后产生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内部的等离子体发生器安装在等离子体辐照室内。
辐照室中的等离子体发生器发出能量,激发种子内部各种物质的活性。
辐照室中的等离子体发生器发出能量击开空气中的氧气分子并重新组合成臭氧。
种子表面的细菌在等离子体能量刺激和臭氧的强氧化下被杀死。
由于等离子体发出的能量较低,作用的时间很短,种子没有发生变异,农作物没有性状变化。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作为农作物增产高新技术,该技术主要受航天育种启示而研制,内部设有等离子体发生装置,能够形成等离子体环境,主要运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在农作物播种前5-12天对种子进行处理,使得种子的生命力得到增强,处理后种子的发芽率提高1%-10%,同时该技术在不同作物上的应用,其增产幅度也会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大田作物增产幅度为5%-12%之间,蔬菜与经济作物增产效果更为明显。
2018年农安县新农乡高家驼子村2社杨兴茂,在农安县农机技术推广部门的支持下,选用了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对35公斤玉米种子进行处理,并与传统种子方法做出鲜明的对比,通过全程进行跟踪,最终得出结论:经过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处理的种子,比常规种子提前1-2天出苗,其成熟期提前5-10天,大田作物增产5%以上,其中西瓜等蔬菜类增产10%以上,经过实践研究表明,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具有增产的效果。
本文主要针对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论述.1、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对不同作物的表现(1)苗期优势突出基于不同农作物应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均可取得较为显著性的成效。
通过该技术的应用推广,使得农作物的种子发芽率得到了全面提高,其中大豆、水稻、玉米发芽率提高比例分别为5%、4%-8%、1%-5%,尤其对于那些发芽率低的品种,以及陈种子而言,通过等离子体处理的种子,其整体发芽率将会提高10%-15%。
同时增强了种子的耐旱能力,缓解了旱情的压力,总而言之,通过等离子体处理过的种子,通常情况下不粉种,具有较高的出苗率。
尤其对于北方地区更有利。
(2)抗逆性增强,病虫害减轻根据相关实践研究表明,通过等离子体处理的农作物,其根系较为发达,能够充分对土壤中的水分进行更好的吸收。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叶面蒸腾作用,有效的减少了水分的蒸发,致使农作物表现出较强的抗旱能力。
此外,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在农作物上的应用,能够杀死农作物种子携带的病菌,由于出苗较快,致使土壤细菌感染机会少,极大的减轻了农作物病害。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作者:高英田强雷春玲来源:《吉林农业》2010年第04期“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农作物在播种前用等离子体机对种子进行处理,使农作物产量达到显著增产的高新技术。
舒兰市从2006年开始推广该技术。
现就我市种植的水稻、玉米、大豆处理组与对照组的比较,阐述“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的技术优势。
1.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效果1.1种子发芽率明显提高作物种子通过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处理后,种子的发芽率明显提高。
通过测试证明,处理组比对照组发芽率玉米提高幅度一般为1%~3%,大豆提高幅度为3%~5%左右,水稻提高幅度为5%~7%。
1.2出苗整齐、苗期提前试验结果表明,处理组比对照组的农作物提前1~3天出苗,而且出苗整齐、长势旺盛、植株粗壮、根系明显发达(长、多、粗壮),2006年我市春季阴雨连绵,气温较低,经过处理的作物基木保证了出苗率,而没有处理的作物出现毁种或补种现象。
1.3苗期生长旺盛处理种子的农作物不仅长势旺盛,而且植株普遍高于对照田。
处理的玉米根系发达,根多而粗壮,苗高而茎粗;水稻次生根增多,在插秧时就已生出水根,而且分蘖提前,分蘖数量增多3~5个;大豆根瘤菌增加,根长,须根多。
1.4抗冷害和干旱能力增强处理种子的农作物具有长势旺盛,抗低温能力增强的特点。
2006年春播期间我市出现了严重的气温偏低、雨水偏多天气,在这种气候条件下,等离子种子处理技术,显示出了它的耐寒抗冻优势,与对照田相比,处理的玉米、大豆不“粉种”,出苗早,长势壮,处理种子的农作物具有很强的抗旱能力。
2007年春播期间干旱缺水,经过处理的田块,表现出较强的抗旱能力,虽然也受到影响,但长势明显好于对照田。
1.5果实成熟期提前处理的水稻比对照田提前2~3天成熟并且瘪粒少;玉米抽雄比对照田提前3天,成熟也提前3~5天;处理的大豆开花早,结荚位低、多,果粒饱满,成熟度好。
1.6果实增多,增产效果明显处理的玉米秃尖少、棒长,穗粒多、千粒重增加、成熟度高,平均增产幅度6%~10%,大豆结荚位低、密,荚粒数增多,平均增产幅度6%~8%,水稻有效分薛数量增加3~5个,平均增产幅度105%~15%。
等离子体处理机处理玉米种子技术试验总结作者:季浩博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年第1期摘要:静海区耕地面积6.93万 hm2,农业主导产业为粮食种植,主要种植玉米、小麦、高粱、棉花,粮食播种面积4.95万 hm2,其中玉米种植4.02万 hm2,玉米总产值50 40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1%。
随着玉米种植成本的不断增加,如何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成为广大农民的迫切需求。
2017年静海区农业机械发展服务中心进行等离子体处理机处理玉米种子技术试验,摸索我区等离子体处理机处理玉米种子技术模式,探索农民增产增收的路径。
关键词:等离子体处理机;玉米种子技术;试验总结1 技术主要内容1.1 技术实施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借鉴航天育种中宇宙射线对种子影响的物理原理,采用高压电弧等离子体辐射与交变电磁场作用相结合,激活了种子的生命力,使种子的离子交换能力、酶的转化、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等内部的各种活性物质增强,从而达到从种子萌发到成熟结果整个生育周期的生长优势,使种子的发芽率提高、作物根系发达、苗期提前、长势旺盛、抗旱抗病。
在农作物播种前5~12天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对种子进行处理,运用常规的播种方法,农作物产量提高7%。
1.2 设备引进2017年4月12日,引进大连博事等离子体有限公司生产的5DL-2型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1台。
1.3 对比试验玉米种植试验:以玉米为试验品种,通过一个周期种植试验,开展等离子体种子处理与未处理对比试验。
2 对比试验情况试验地点为天津市静海区西翟庄镇顺民屯村民强农机专业合作社。
试验品种为京科25。
设置试验田面积33.33 hm2,对比田面积33.33 hm2,种植条件与生产管理一致。
2017年6月20日将试验组玉米种子用等离子体种子机处理2遍,6月26日正常播种;对照组为空白对照。
3 效果分析3.1 玉米苗数据对比2017年7月14日,项目组分别在试验田、对比田选取10组玉米苗,测定每组玉米苗的株高、株茎、根须长,得出平均值。
试验场TRIAL2020.03农 机 科 技 推 广AGRICULTURE MACHINERYTECHNOLOGY EXTENSION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的发明是受航天育种的启示,航天育种通过种子在太空中受高真空、微重力和宇宙射线的影响发生了变异,可以改变种子的内部机理,也可以使农作物增产。
本实验模仿太空育种的方式采用高压电弧等离子体辐射与交变电磁场作用相结合,在农作物播种前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对种子进行处理,以达到农作物显著增产的目的。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 试验地在王岗的黑龙江工程学院北方寒地示范园区,地力均匀,地势平坦,肥力上等,前茬作物相同。
试验品种为先玉335,处理装备为大连博事等离子体有限公司生产的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
2.试验方法(1)等离子体种子处理 1.0A 的电流处理两次,处理7天后播种。
(2)播种 试验田一共28行,处理和对照各播种14行,各区的播种密度、施肥量及播种深度相同。
正常田间管理。
3.田间调查(1)出苗期 玉米试验区内随机(S 或X 取点法)选取3~5点,每个点为1m 2,每个点平均出苗率在80%以上,该示范区即为已经进入苗期。
(2)各时期调查方法 玉米的各个生育期内分别在试验区内随机(S 或X 取点法)选取3或5点,每个点1m 2,进行随机取样测量,每个点取样不少于3处,采用刻度尺进行测量主根的长度,整株高度,茎秆的最大直径;对叶片的多少、玉米气生根多少等项目计数。
二、结果与分析1.出苗情况的调查分析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可使作物出苗提前2~3天,出苗整齐度在95%,在5月14~15日之间,而对照则在5月16~18日之间。
表1 出苗时间对照示范点试验CK 相差天数15月15日5月18日325月15日5月17日235月14日5月16日2平均2.332.对苗期性状的影响 从表二中可以明显看出,在幼苗期,用等离子处理过的植株的茎粗、主根系长、侧根数、株高较未处理过分别提高了0.3%、0.5%、10.2%、3.05%,很显然,处理过的植株的株高、根系,茎粗都照对照有显著地提高,大概提前两天出苗,植株茁壮,同时提高了植物的抗性。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在粮食作物上的应用效果
一、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介绍
等离子体是一种高能量化学物质,具有强烈的自由基等离子体反应性和杀菌能力。
等
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就是利用气体等离子体的化学和物理特性,对种子进行干燥、杀菌、
去除种籽表面的有害物质,促进种子发芽和生长,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质量的一项高科技
种植技术。
1.提高粮食作物产量和品质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可以刺激种子发芽和生长,有效地增加种子萌发率和成活率,
使得种植的作物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更高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经过等离子体处理的种子,在发芽过程中会释放出质量更高的酶和激素,有利于提高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2.抵御病虫害和减少农药使用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地清除种子表面的细菌、真菌、病毒等有害物质,杀
灭残留在种子表面的病菌和虫卵,提高种子的抗病虫能力,降低植物病虫害的发生率。
在
种子处理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农药,可以减轻使用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危害人体健康的
风险。
3.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损害,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
和品质,使得农业生产更加可持续和环保。
同时,通过降低农药的使用和提高作物的抗病
虫能力,可以减轻农民的负担,提高农民的收益和生活质量。
总之,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高科技农业种植技术。
它可以有效地
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抵抗病虫害侵袭,减少农药的使用,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全新
的创新技术。
应该进一步推广研究该技术,加速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在粮食作物上的应用效果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植物育种技术,通过利用等离子体的物理和化学
特性,对种子进行处理,以提高种子的生长能力、耐逆性和产量。
该技术在粮食作物上的
应用效果具有以下几个方面。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可以增强种子的萌发能力。
研究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后的种子
在发芽率和发芽速度上都比未处理的种子更好,可以更快地形成健壮的幼苗,提高作物的
生长速度和早期生长状况,从而增加产量。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可以提高作物的抗逆性。
逆境环境如干旱、高温、病虫害等对
作物生长和产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经过等离子体处理的种子能够增强作物对逆境的抵抗
能力,提高抗旱性、耐高温性和抗病虫害能力,从而减少因逆境而导致的产量损失。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还可以促进作物的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
等离子体处理能够刺
激种子的生理活性和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从而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健康的根系能够
更好地吸收土壤中的养分,提供作物所需的营养物质,进一步增加产量。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可以提高种子的质量。
经过等离子体处理的种子具有更高的品
质和良好的发芽特性,能够保持较高的萌发能力和生长势。
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还有助于提高作物的商品价值,满足市场需求。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在粮食作物上的应用效果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种子处理技术,其能够通过利用等离子体激活种子表面,使种子表面形成一层亲水膜,促进种子吸水、萌发和生长,从而达到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的效果。
近年来,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在粮食作物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来阐述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在粮食作物上的应用效果。
一、提高粮食作物产量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能够促进种子的吸水和萌发,提高种子的活力和生长势,从而达到提高粮食作物产量的效果。
在小麦生产中,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小麦的产量。
例如,日本研究者研究了等离子体处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等离子体处理过的小麦籽粒平均产量比没有处理的小麦籽粒平均产量提高了15.4%~38.9%。
另外,在稻谷生产中,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也能够提高稻谷产量。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等离子体技术研究团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处理水稻种子后,与未处理的对照组相比,稻谷产量平均提高了10%以上。
二、改善粮食作物质量
总之,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已经成功地在国内外的粮食作物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促进种子的吸水、萌发和生长,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能够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对于实现粮食生产增产、提质和节约资源的目标具有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