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课件.doc
- 格式:doc
- 大小:277.50 KB
- 文档页数:1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玉米的形态特征,包括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2. 观察玉米的生长周期,了解其生长过程中的关键阶段。
3. 掌握植物形态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玉米种子、生长旺盛的玉米植株、玉米穗、玉米籽粒。
2. 实验仪器:放大镜、显微镜、剪刀、镊子、酒精灯、烧杯、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载物台等。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 玉米外部形态观察- 取玉米植株,观察其整体形态,包括株高、叶片排列、叶色等。
- 观察玉米叶片的形态,包括叶片的形状、大小、叶脉等。
- 观察玉米穗的形态,包括穗长、穗宽、穗轴形态等。
- 观察玉米籽粒的形态,包括籽粒的大小、形状、颜色等。
2. 玉米内部结构观察- 取玉米籽粒,用剪刀沿中线切开,观察其内部结构。
- 观察玉米籽粒的胚乳,了解其颜色、质地等。
- 观察玉米籽粒的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等。
- 使用显微镜观察玉米籽粒的胚乳和胚,观察其细胞结构。
3. 玉米生长周期观察- 观察玉米从播种到成熟的全过程,记录其生长周期中的关键阶段,如发芽、分蘖、拔节、抽穗、开花、结果等。
4. 玉米形态与生长条件的关系观察- 观察不同光照、水分、温度等条件下玉米的生长情况,分析其形态与生长条件的关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玉米外部形态观察结果- 玉米植株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一般在1-2米之间。
- 玉米叶片为长条形,排列为互生,叶色为绿色。
- 玉米穗为长圆锥形,穗长一般在20-30厘米之间,穗宽约5-10厘米。
- 玉米籽粒为长椭圆形,颜色为黄色或白色,大小不一。
2. 玉米内部结构观察结果- 玉米籽粒的胚乳为白色,质地细腻,含有丰富的淀粉。
- 玉米籽粒的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连接根和茎,胚根发育成根,子叶储存营养物质。
- 显微镜下观察玉米籽粒的胚乳和胚,可见胚乳细胞呈多边形,胚细胞呈长方形。
3. 玉米生长周期观察结果- 玉米从播种到成熟的全过程大约需要90-120天。
实验报告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一、实验目的: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并了解其组织结构和功能。
二、实验原理:种子是植物的生殖器官,是植物种子的最初形态。
由外到内分为种皮、种鞘和种仁。
种皮是由表皮细胞组成的保护层,种鞘是由胚珠出芽器官多倍化产生的提供营养的层,种仁是种子萌发时提供养分的主要部分。
种子的内部构造对于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材料:白豆、刀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盖玻片、载玻片、植物解剖刀;仪器:投影仪。
四、实验步骤:1.取一颗白豆,用刀子将种皮剥离,将种子放在盖玻片上。
2.用显微镜放大观察种子的形态。
3.将种子放在投影仪下,通过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形态和内部构造,同时进行投影。
4.将切片的种子放在载玻片上,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种子的组织结构。
五、实验结果:通过显微镜放大观察,可以看到白豆种子的外形为椭圆形,种皮呈黄绿色。
将切片的种子放在载玻片上,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种子的内部构造。
种子的组织结构主要包括种皮、种鞘和种仁。
种皮由表皮细胞组成,外层表皮细胞紧密排列,内层表皮细胞松散排列,保护种子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种鞘是提供营养的层,由胚珠出芽器官多倍化产生,可以提供种子萌发所需的养分和能量。
种仁是种子萌发时提供养分的主要部分,含有胚乳细胞和存储物质。
六、实验分析: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了白豆种子的内部构造,并了解了种子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种子的内部构造对于种子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意义,种皮可以保护种子免受外界环境的损害,种鞘可以提供营养和能量,种仁可以供给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所需的养分。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揭示种子生长和发育的机制,为植物育种和生物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八、实验思考:1.种子的内部构造和功能在不同植物种类之间是否存在差异?2.种子的组织结构和营养物质的分布是否随着种子的发育而变化?3.种子的内部构造是否与种子的萌发能力和生长发育有关?4.种子的内部构造是否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1.《植物解剖学实验教程》,张希筠等著。
实验名称:玉米植株生长观察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玉米植株的生长周期和形态特征。
2. 观察玉米植株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变化。
3. 学习植物生长的基本规律和影响因素。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学校生物实验室实验器材:- 玉米种子若干- 花盆(直径约20cm,高度约15cm)若干- 育苗土- 浇水工具- 温度计- 照相机实验步骤:1. 准备阶段:- 将玉米种子浸泡在温水中,浸泡时间约为12小时。
- 准备好育苗土,将花盆中填满育苗土,并压实。
2. 播种阶段:- 将浸泡好的玉米种子均匀地撒在育苗土表面。
- 轻轻覆盖一层薄土,厚度约为1cm。
- 用浇水工具浇透水,确保土壤湿润。
3. 生长阶段:- 每日定时观察玉米植株的生长情况,记录以下内容: - 种子发芽情况- 芽苗生长高度- 叶片颜色和形态- 茎秆粗细- 花蕾形成时间- 根据天气情况调整浇水频率,保持土壤湿润。
- 定期测量温度,确保温度适宜玉米生长。
4. 成熟阶段:- 观察玉米植株是否开花、结果。
- 记录玉米果穗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 收集成熟的玉米种子。
5. 数据分析:- 分析玉米植株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变化,总结生长规律。
- 分析影响玉米生长的因素,如温度、水分、光照等。
实验结果:1. 发芽情况:- 经过3天,大部分玉米种子发芽,芽苗生长迅速。
2. 生长高度:- 在播种后的第7天,芽苗平均高度约为10cm。
- 第14天,芽苗平均高度约为30cm。
3. 叶片颜色和形态:- 芽苗的叶片颜色为绿色,叶片形状为长椭圆形。
4. 茎秆粗细:- 茎秆逐渐变粗,直径约为1cm。
5. 花蕾形成时间:- 在播种后的第20天,玉米植株开始形成花蕾。
6. 果穗情况:- 果穗形状为长锥形,颜色为黄色。
- 果穗大小不一,最大果穗长度约为25cm。
7. 成熟种子:- 成熟的玉米种子颜色为黄色,饱满。
实验结论:1. 玉米植株在适宜的条件下生长迅速,经过3周左右即可成熟。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玉米种子的结构及其组成;2. 观察玉米种子的内部结构,包括胚、胚乳、种皮等;3. 通过实验操作,提高观察和动手能力。
二、实验器材1. 玉米种子;2. 培养皿;3. 刀片;4. 碘液;5. 放大镜;6. 解剖针;7. 滴管;8. 解剖盘。
三、实验步骤1. 取一粒浸泡过的玉米种子,放在培养皿中,观察其外形;2. 在培养皿中用左手按紧玉米种子,右手持刀片,沿着隆起的一侧从中央纵向剖开,切成对称的两半;3. 借助放大镜观察辨认,可识别玉米种子的胚和胚乳的界限;4. 在剖面滴1滴碘液,再借助放大镜观察,可以清晰地辨识玉米种子的内部结构;5. 用解剖针轻轻的挑起胚的两端,靠上部的是胚芽,靠下部的是胚根,中间挑不动的是胚轴;6. 观察胚轴上的一片薄膜状的大子叶与胚轴相连,紧贴在胚乳;7. 观察胚乳的质地和颜色,记录观察结果;8. 整理实验器材,将玉米种子剖面的结构画出来。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玉米种子剖面的结构如下:- 外面包着的一层未被染成蓝色的结构,是不易剥落、紧贴在一起的果皮和种皮;- 被染成蓝色的部分是胚乳;- 剖面下角呈黄褐色的部分是胚;- 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2. 玉米种子的胚乳富含淀粉,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物质。
3. 通过实验观察,我们了解到玉米种子的结构及其组成,为今后的生物学学习奠定了基础。
五、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玉米种子的解剖观察,我们了解了玉米种子的结构及其组成,掌握了观察种子结构的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培养了观察、动手和思考能力,为今后的生物学学习打下了基础。
实验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1. 实验操作要规范,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2. 观察时要仔细,认真记录观察到的现象;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整理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认识到生物学实验的重要性,实验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思考和分析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积极参与实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生物学素养。
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报告姓名:【实验目的】1、认识种子的结构2、学习观察种子结构的方法。
【材料用具】浸软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刀片,放大镜,滴管,稀碘液,解剖针。
【实验过程】(一)观察菜豆种子结构【方法步骤】(1)选择粒大饱满的菜豆种子,观察外部形态。
(2)解剖刀或徒手沿种子背脊划开种皮,剥去种皮。
(3)分开两片“豆瓣”,对照下图,用放大镜观察,辨认菜豆种子的各部分结构。
观察与记录1、先剥掉的一层薄皮是______。
猜测它可能对种子有______ 作用。
2、去掉种皮后,可以看到______片肥厚的俗称“豆瓣”的结构,叫______ ,(推测)它的作用是______ 。
剥掉种皮后还可以看到一个突起的结构是______ 。
分开子叶,可以看到子叶内的叶状结构是______ 。
连结胚根及胚芽的中间部分是______ 。
这四部分合起来叫做______3、根据观察可知:菜豆种子的结构包括______和______两部分。
【实验结论】种皮 __________菜豆种子胚轴_______________子叶(二)观察玉米种子结构【方法步骤】(1)选玉米,观察外部形态,尝试剥离果皮和种皮。
(2)有白色船形结构的一面置为上,用解剖刀纵切玉米种子;(3)在切面上滴一小滴碘酒(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观察各部分颜色变化。
(4)对照右图,用放大镜观察,辨认玉米种子的各部分结构。
观察与记录1、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观察它的外形。
在玉米种子的一侧,透过厚皮看到的白色船形结构是______2、将玉米种子纵向切开,在其纵切面上滴一滴碘液,在玉米种子的“厚皮”之内,被染成蓝色的部分叫______,(说明含有),(推测)具有 ______作用。
未被染成蓝色的区域叫______,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解剖针轻地挑这几部分,上端能挑起来的是下端挑起来的是,连接胚芽和胚根的是,包着胚芽、胚轴、胚根的是,有片。
由此可见玉米种子的结构包括、和三部分。
实验报告. 《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班级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日期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_____
实验目的
1、解剖和观察玉米种子,识别玉米种子的结构
材料用具:
浸泡过 1 天的玉米种子、放大镜、解剖刀、镊子、白瓷盘(或培养皿)、碘液
实验步骤:
1.取一粒玉米放在白瓷盘里,观察玉米种子的外形,识别果皮和种皮,在
其一侧透过厚皮可隐约看到里面的结构。
2.用镊子夹住玉米种子,沿正中线用解剖刀纵向切开,用放大镜仔细观察
玉米种子纵剖面,识别胚与胚乳之间的界限。
3.将一滴碘液滴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观察纵切面颜色变化。
4.再用放大镜观察玉米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在下列玉米种子纵切示意图中
标注出各部分结构名称。
5. 整理并清理实验台。
实验报告:
玉米种子纵切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