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中央银行业务活动法规原则与资产负债表
- 格式:ppt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53
第三章中央银行业务活动规则和资产负债表第一节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法律规则与原则一、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法律规范(一)中央银行的法定业务权利目前各国银行规定大约包括7项权利。
(二)中央银行法定业务范围一般中央银行规定12项,我国规定13项。
(三)中央银行法定业务限制目前各国银行规定大约包括6项限制。
二、中央银行业务活动原则非盈利性、流动性、主动性、公开性。
三、中央银行业务的分类一般来说,按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是否与货币资金的运动相关,可分为银行性业务和管理性业务两大类。
(一)银行性业务1.含义:是形成中央银行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业务,即与货币资金运动相关的业务。
2.种类:一类包括资产负债表内业务。
如存贷款业务;一类与货币资金有关,但不进入资产负债表内的业务。
如清算业务、会计业务。
(二)管理性业务1.含义:是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最高金融管理当局所从事的与经营性业务没有直接关联的业务。
其业务活动不进入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内。
2.种类:一是不会导致货币资金变化。
如调查统计、国内、国际银行间的协调;二是需要运用中央银行的法定权利。
反洗钱、稽核审计、征信。
第二节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一、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一般构成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是其银行性业务中资产负债业务的综合会计记录。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种类、规模和结构及相互制约关系(基础货币的来源、运用的规模和渠道以及影响因素)等,都综合地反映在一定时期的资产负债表上。
要了解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和资产负债情况,特别是政策工具运用的现状、效果,必须首先了解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一般构成和项目资产方1.国外资产主要有外汇、黄金、特别提款权等。
2.国内资产主要有对中央政府债权、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对非金融性公司债权等负债方1、储备货币:货币发行、对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负债2、债券:中央银行发行的融资债券,央行票据3、中央政府存款4、自有资金5、其他(净):平衡项目(二)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的关系1.资产和负债的基本关系资产 = 负债 + 自有资本负债 = 资产–自有资本自有资本 = 资产–负债上述三个公式表明了中央银行未清偿的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资本总额之间基本的等式关系。
第三章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法规原则与资产负债表一、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一般原则1、非营利性:即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不是以营利为目的。
2、流动性:中央银行一般不做期限长的资产业务3、主动性:根据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在必要时中央银行必须主动采取措施,通过具体业务实现调控目的。
4、公开性:中央银行的业务状况公开化,定期向社会公布业务与财务状况,并向社会提供有关的金融统计资料。
二、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1、定义:中央银行在履行职能时其业务活动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存量报表。
2:构成:资产、负债3、资产:国外资产(黄金储备、中央银行所持有的可自由兑换外汇、特别提款权……);国内资产(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政府和其他部门的债权构成)负债:储备资产(现金、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准备金等)、定期储备和外币存款、发行债券、中央政府存款第四章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一、中央银行的负债构成:存款业务、货币发行业务、其他负债业务和资本业务二、中央银行存款业务的目的和意义:1、有利于调控信贷规模与货币供应量2、有利于维护金融业的安全3、有利于资金的支付清算4、有利于政府资金融通并保持货币稳定三、中央银行存款业务的特点1、存款原则具有特殊性。
中央银行的存款具有强制性。
2、存款动机具有特殊性。
中央银行吸收存款是出于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的需要,是出于执行中央银行职能的需要。
3、存款对象具有特殊性。
不直接面对个人和企业。
4、存款当事人关系具有特殊性。
中央银行与存款当事人之间除经济关系之外,还有行政性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
四、准备金存款业务的基本内容1、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亦即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规定可充当存款准备金的内容。
第一准备是银行为应付客户提取现款随时可以兑换的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
第二准备是指银行容易变现而又不致遭受重大损失的资产,如国库券及其他流动性资产。
3、确定存款准备金计提的基础。
确定存款余额,确定缴存存款准备金的基期(当期准备金账户制、前期准备金账户制)五、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业务1、含义:一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经过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流通到社会;二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