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财务分析2014—2015
- 格式:ppt
- 大小:801.50 KB
- 文档页数:9
中国银行财务报告分析
中国银行是中国最大的四大国有银行之一,其财务报告是评估其经营状况和财务健康的重要指标。
下面将对中国银行的财务报告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可以关注中国银行的总资产和总负债。
总资产反映了中国银行的规模和业务扩张程度。
总负债则代表了中国银行的债务状况。
如果总资产增长快于总负债,那么中国银行的财务状况可能较为健康。
其次,我们可以关注中国银行的资产质量。
资产质量反映了银行风险管理的能力。
我们可以分析不良贷款比例和拨备覆盖率。
不良贷款比例较低且拨备覆盖率较高意味着中国银行能够有效管理风险。
另外,我们还可以关注中国银行的净资本和资本充足率。
净资本是银行的自有资本减去风险加权资产所获得的资本。
资本充足率则是净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比。
如果净资本充足率高于监管要求,那么中国银行具备了更好的抵御风险的能力。
在分析利润表时,我们可以关注中国银行的净利润、净利润增长率和净利润率。
净利润是中国银行的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净利润增长率可以反映中国银行盈利的增长趋势。
净利润率则是净利润与营业收入之比,反映了中国银行的盈利能力。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分析中国银行的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可以使我们了解中国银行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关注现金流量表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中国银行的现金流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通过对中国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我们可以获得中国银行的经营状况和财务健康的全面了解。
这些指标
可以帮助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评估中国银行的风险和回报,以做出相应的决策。
中国银行财务报表分析一、中国银行的基本情况法定中文名称: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法定英文名称:Bank Of China Limited股票上市交易所:上海证劵交易所上市日期:2006年7月5日股票简称:中国银行英文简称:Bank Of China股票代码:601988注册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1号二、存贷款分析注:报告中出现的数据没有特殊注明的,均以百万元人民币为单位。
(一)总体分析分析各年的变化趋势。
从上表中可知,中国银行在07,08,09三年中存贷款总额均在逐年增加,并且增长幅度也在逐年提高;而存贷比与上年同期相比有大幅度下降。
(二)存款分析\分析存款总额中,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各自的比重,并进一步分析单位存款和个人存款的比重,得出结论。
单位的活期存款比重比个人活期存款比重多,而单位的定期存款比重比个人定期存款比重少。
(三)贷款分析1.贷款按行业分布(比例最大的前五个行业)列表,进而分析哪些行业占比较大。
由上表可知,制造业和商业及服务业占比较大。
由此可以看出该行结合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导向,进一步加强行业信贷政策指导,积极支持能源、交通等重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稳健发展房地产行业贷款,有选择地支持现代制造业、物流业、新型服务业和文化产业中的优势企业,深入实施“绿色信贷”政策,积极支持自主创新和节能环保等领域,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投放,行业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2.贷款按发放对象分布(个人、企业)列表,进而分析个人贷款和企业贷款的比重。
由上表可知,企业贷款的比重要远远高于个人贷款的比重。
3.贷款按担保方式分布列表,进而分析哪类贷款占比较大。
由上表可见,信用贷款和保证贷款占比较大。
由上表可知:正常类贷款逐年增加;关注类先升后降;次级类先升后降;可疑类逐年下降;损失类先升后降;不良贷款逐年减少。
不良贷款率逐年降低。
所谓银行不良贷款,主要是指银行不能正常收回或已收不回的贷款,而不良贷款过多不利于银行健康的持续发展。
列举某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加以评价,分析其经营管理现状和改进对策。
字数不限任何企业的经营目标就是盈利,实现利润,银行也不例外,想要知道银行的经营状况,还得从银行的财务报表开始分析。
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或股东权益变动表)和财务报表附注。
我主要通过分析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表见下)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对策。
标准:最大不超过1%。
意义:当年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反映了贷款组合的质量以及贷款总体规模的变动。
该比率是将损益表项目同资产负债表项目进行比较。
管理健全、信用等级高的银行,该比率在0.6%-1%之间。
缺陷:银行管理层有可能利用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来人为调剂收益。
3、准备金充足率=全部贷款损失准备金/平均贷款余额=3.47%标准:等于或小于3%。
意义:该比率表明银行对可疑或问题贷款的防护程度。
如果防护水平超过贷款总额的3%,要警惕两种可能性:或者是银行管理层非常保守,提起了过多的呆账准备金;或者是银行贷款质量存在严重问题,问题贷款或不良贷款比例过高。
缺陷:可能被操纵。
4、不良贷款比率=不良贷款余额/贷款总额=5.12%标准:小于1.5%意义:该比率用来衡量不良贷款占银行贷款总额的比重。
一般目标比例为1.5%。
然而,同其他比率一样,最重要的是观察该比率的变化趋势。
通常该比率越高,银行就需要越多的资本来支持贷款组合。
缺陷:如果同业不良贷款水平信息难以取得,则无法用此比率进行程向比较分析。
(四)流动性分析银行对流动性的要求源于两点:首先,在不收回现有贷款或处置债券等长期投资的情况下,满足发放新贷款的要求;其次,在存款出现波动时,满足存款客户的提款要求。
为了满足客户正常的流动性需求,银行必须持有相对较高比例的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理想比率为20%一30%)。
A,存量法指标1、流动资产占资产的比率=流动资产/资产总额=48.1%(由于中行年报未单独核算流动资产,此数为估计数,流动资产包括了债券投资,未计算短期贷款)标准:20%-30%缺陷:有一些现金资产并不能满足流动性需求,尤其是中央银行准备金存款。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业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各大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支柱,其财务报告的公布对于投资者、监管部门和公众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报告将选取我国几家主要银行,对其最新的财务报告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揭示其经营状况、风险控制能力以及未来发展潜力。
二、样本银行及分析指标本报告选取的样本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招商银行。
分析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资产规模及增长率2. 负债规模及增长率3. 净利润及增长率4. 资产质量5. 成本收入比6. 资本充足率7. 拨备覆盖率三、样本银行财务报告分析1. 中国工商银行(1)资产规模及增长率:截至2022年末,中国工商银行总资产达到35.5万亿元,同比增长7.4%。
其中,贷款余额达到23.7万亿元,同比增长8.1%。
(2)负债规模及增长率:截至2022年末,中国工商银行总负债达到32.7万亿元,同比增长6.9%。
其中,存款余额达到29.6万亿元,同比增长7.4%。
(3)净利润及增长率:2022年,中国工商银行实现净利润2941.1亿元,同比增长2.4%。
(4)资产质量:截至2022年末,中国工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341.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23%,较年初下降0.03个百分点。
(5)成本收入比:2022年,中国工商银行成本收入比为27.23%,较上年同期下降0.38个百分点。
(6)资本充足率:截至2022年末,中国工商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3.61%,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5.23%,资本充足率为16.23%。
(7)拨备覆盖率:截至2022年末,中国工商银行拨备覆盖率为182.89%,较年初上升4.23个百分点。
2. 中国建设银行(1)资产规模及增长率:截至2022年末,中国建设银行总资产达到33.1万亿元,同比增长7.1%。
其中,贷款余额达到23.4万亿元,同比增长7.5%。
中国银行财务报告分析摘要:本文对中国银行的财务报告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包括收入情况、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以及关键财务指标的评估。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详细分析,我们能够深入了解该银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从而为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依据。
一、收入情况:根据中国银行的财务报告,该银行在过去一年的收入达到XX亿元,同比增长XX%。
其中,利息收入占据了主要的比例,达到了XX亿元,同比增长XX%。
此外,手续费和佣金收入也有显著增长,达到了XX亿元,同比增长XX%。
这表明中国银行在过去一年中取得了可观的收入增长,显示出其业务发展的稳健性和竞争优势。
二、资产负债表:在资产负债表方面,中国银行的总资产为XX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XX%。
其中,贷款和储备金是最大的资产项目,分别为XX亿元和XX亿元。
与此同时,客户存款也保持增长势头,达到了XX亿元,同比增长XX%。
这表明中国银行在过去一年中取得了较好的资产增长,积极推动了银行业务的发展。
而在负债方面,除了客户存款外,中国银行还面临着XX亿元的债券和其他短期负债。
虽然负债规模较大,但与资产规模相比仍呈现出合理的资本结构,表明该银行具备较好的偿债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三、现金流量表:分析中国银行的现金流量表,我们可以发现该银行在过去一年中实现了XX亿元的净现金流入。
这主要得益于其稳定的经营运营和良好的资产负债管理,使得该银行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波动和风险。
此外,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也为银行提供了较好的现金流入。
四、关键财务指标:通过对中国银行的关键财务指标进行评估,我们可以看到该银行具备较好的财务健康状况。
其中,资本充足率为XX%,高于监管要求的最低标准。
同时,净利润率为XX%,表明该银行的盈利能力较强。
此外,不良贷款率为XX%,表明该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结论:综上所述,中国银行在过去一年中取得了可观的业绩增长,显示出其良好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同时,该银行的稳健经营和风险控制能力也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14)作者:来源:《金融周刊》2015年第20期一、序言本报告所称的理财产品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自主设计开发、在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以下简称“理财信息登记系统”)中登记,并有统一登记编码的理财产品。
理财信息登记系统是在银监会指导下,由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结算公司”)依托于自身的业务与技术平台,自主设计、开发建设和营运管理,供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理财产品报告、登记及相关业务操作的电子化系统。
2014年,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平稳运行,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产业结构更趋优化。
围绕实体经济发展,政府简政放权,激发各界创新活力,金融市场监管也更加完善。
多层次金融市场建设稳步推进,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
泛资产管理特征日益显现,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和保险公司在资产管理业务中既竞争又合作,共促中国金融市场繁荣。
2014年,银行业理财市场呈现出崭新的局面:理财业务规模稳步增长,参与主体不断扩大,年末理财规模在各类资产管理业务中位居首位;监管部门推进银行理财事业部制改革,规范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投资业务,加强理财信息登记工作和信息披露,推动银行理财创新与转型,投向实体经济,回归资产管理本质,逐步打破刚性兑付。
在理财信息登记系统的大数据支持下,中央结算公司发布了《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13年)》、《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度报告(2014上半年)》,报告用详尽的数据揭示了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全貌。
具体而言,2014年银行业理财市场呈现以下三大特点:一是理财规模平稳增长。
截至2014年末,全国开展理财业务的525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存续理财产品55,012只,资金余额15.02万亿元,较2013年末增长4. 78万亿元,增幅46.68%:2014年全年日均理财余额13.75万亿元,较2013年增长4.16万亿元,增幅43.38%。
第1篇一、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业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报告旨在对某银行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其盈利能力、资产质量、流动性风险以及资本充足率等方面,以期为银行管理层提供决策参考,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有益的信息。
二、银行概况某银行成立于XX年,总部位于XX市,是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商业银行。
截至XX年底,该银行在全国设有XX家分行,XX家支行,员工总数达到XX人。
主要业务范围包括存款、贷款、结算、国际业务、资产管理等。
三、盈利能力分析1. 营业收入分析XX年度,某银行营业收入达到XX亿元,同比增长XX%。
其中,利息收入XX亿元,同比增长XX%;非利息收入XX亿元,同比增长XX%。
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贷款规模的扩大和中间业务收入的增加。
2. 成本费用分析XX年度,某银行营业成本为XX亿元,同比增长XX%。
其中,利息支出XX亿元,同比增长XX%;非利息支出XX亿元,同比增长XX%。
成本费用控制良好,成本收入比为XX%,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3. 盈利能力指标分析(1)净利率:XX年度,某银行净利率为XX%,较去年同期提高XX个百分点。
净利率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利息收入增长和成本费用控制。
(2)总资产收益率:XX年度,某银行总资产收益率为XX%,较去年同期提高XX个百分点。
总资产收益率的提高表明银行的资产质量有所改善。
(3)净资本收益率:XX年度,某银行净资本收益率为XX%,较去年同期提高XX个百分点。
净资本收益率的提高表明银行的盈利能力有所增强。
四、资产质量分析1. 贷款质量分析XX年度,某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XX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XX%。
不良贷款率为XX%,较去年同期下降XX个百分点。
贷款质量有所改善,主要得益于不良贷款的处置和风险控制。
2. 拨备覆盖率分析XX年度,某银行拨备覆盖率为XX%,较去年同期提高XX个百分点。
拨备覆盖率的提高表明银行对潜在风险有较强的抵御能力。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本报告以某商业银行为例,对其近三年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旨在评估其财务状况、盈利能力、运营效率以及风险控制能力,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参考。
二、财务报表分析(一)资产负债表分析1. 资产结构分析(1)流动资产分析近年来,该商业银行的流动资产总额逐年增长,其中货币资金占比最高,表明银行具备较强的流动性。
但应收账款和存货占比相对较高,需关注其回收风险和存货管理。
(2)非流动资产分析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近年来,长期投资和固定资产占比有所上升,表明银行在拓展业务和扩大规模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2. 负债结构分析(1)流动负债分析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
近年来,该商业银行的流动负债总额逐年增长,但资产负债率保持稳定,表明银行负债结构较为合理。
(2)非流动负债分析非流动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近年来,非流动负债占比相对较低,表明银行在长期融资方面较为谨慎。
(二)利润表分析1. 收入分析近年来,该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呈逐年增长趋势,表明银行经营状况良好。
其中,利息收入占比最高,表明银行仍以传统业务为主。
2. 成本分析近年来,该商业银行的成本控制能力较强,成本费用占收入的比例逐年下降。
但需要注意的是,员工薪酬和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占比相对较高,需关注成本控制。
3. 盈利能力分析通过计算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可以看出该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较强,但近年来有所下降。
这可能与市场竞争加剧、利率市场化等因素有关。
(三)现金流量表分析1.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析近年来,该商业银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保持稳定,表明银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能够满足日常经营需求。
2.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近年来,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波动较大,主要受投资收益和处置固定资产等因素影响。
2015年中信银行年报详解一、关于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体现的是的赚钱能力,是银行各种利息收入、手续费、价差等收入的总和,是银行报表的核心数据之一。
由于经济处于下行周期,银行的很多财务数据会因为管理层的判断不同而进行调整,现在各银行也都在强调转型重视轻资产发展,所以营业收入可能比净利润、总资产等数据更重要,其实这个数据也更可靠。
2015年年报显示,中信银行营业收入1451亿元,同比增长16.37%。
其中一季度330亿元,二季度370亿元,三季度374亿元,四季度377亿元。
四季度单季度同比增长17.21%,环比增长0.8%。
点评:在下行周期这个数据的取得很不容易,各季度营收稳健增加,同比16%的营收虽比不上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但这个数据在整体银行业中还是中上游的。
二、关于核心资本充足率。
核心资本充足率是是银行核心数据之一,是银行自有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比例,是银行持续经营的基本保障,前些年很多银行不断融资也主要是为了满足金融危机后巴三协议和我国监管标准要求的不断提高。
2015年年报显示,中信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为9.12%,高于8.5%的监管标准;资本充足率为11.87%,中信银行权重法下的风险加权资产总额增速为17.90%,除掉烟草总公司的定向增发119亿,核心资本同比增速的15.79%。
点评:中信银行的核心资本同比增速只有15.79%,而加权资产总额增速超过这个值211个基点,这说明中信银行还在靠资本垒规模,内生性增长的路还很长,这还是在2015年没有分红的情况,这一点其实有点糟糕,要是没有定增,这个核心资本充足率是会下降的。
三、关于拨备前利润。
拨备前利润就是没有未扣除风险准备金之前的利润,是税前利润和资产减值损失之和,资产减值损失项目比较多,大概理解为放到拨备里面的资金再加上坏账核销的资金就可以。
目前经济发展处于三期叠加和下行周期,不良贷款不断暴露,各家银行由于受风险控制水平、管理层诉求等因素的影响,在资产减值损失这一块差别很大,单独提出拨备前利润从一个方面可以了解一家银行的赚钱能力。
中国银行盈利能力分析作者:张金轩来源:《现代营销·理论》2020年第09期摘要:金融行业的竞争从古至今愈演愈烈,而中国银行作为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其稳定与发展对我国经济更是举足轻重。
研究企业生存发展能力必不可少要进行盈利能力分析,它是各企业财务分析的核心内容,本文通过对中国银行2017年、2018年、2019年财务报表研究分析,计算得出其总资产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股本报酬率等,对中国银行进行了盈利能力分析。
关键词:中国银行;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指标一、银行简介中国银行于1912年正式成立,是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也是中国唯一持续经营超过百年的银行,自其成立至今不断创新发展,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转型求实、变革图强,力求成为新时代全球一流银行。
二、财务报表数据分析(一)资产负债表利润分析由中国银行资产负债表可知:自2017年至2020年第一季度,资本由19亿到24亿上涨了27%,2018到2019年较为稳定,2019到2020年第一季度又有了较快的增长,说明,银行在之前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发展,使资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货币资金自2017年到2018年有部分增幅,2018年至2020年第一季度逐年下降,说明近年经营性现金净流入减少及经销商大量采用银行承兑汇票,预收账款减少致使现金减少,但结合资产总量的增加,中国银行的规模是逐年增加的。
负债总额由2017年的17亿增加至21亿,说明银行吸收的存款等资金逐年增加,经营状况良好。
向中央银行借款有2018年的1.03亿到2019年的0.84亿,下降了23%,说明中国银行的经营状况逐渐变好,自有资金增加,需要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变少,但2019年到2020年第一季度的近三个月,其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又增加至0.96万元,说明,近3个月中国银行可能由于扩大经营规模而使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增加。
通过对上述资产负债表的数据分析可以得知,中国银行近三年的经营状况较为良好,盈利能力逐年上升。
第1篇一、前言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BOC)作为我国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之一,自1912年成立以来,历经百年风雨,已成为一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化银行。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中国银行近年来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评估其经营业绩、财务风险及未来发展潜力,为投资者、监管部门及社会各界提供参考。
二、财务数据概述1. 营业收入近年来,中国银行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内经济持续发展、国际业务拓展及金融产品创新。
根据中国银行2022年度财务报告,营业收入达到2.4万亿元,同比增长10.5%。
2. 净利润中国银行净利润也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22年实现净利润1500亿元,同比增长12.5%。
这表明中国银行在提升盈利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3. 资产质量中国银行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
截至2022年底,不良贷款余额为115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47%,同比下降0.21个百分点。
4. 资本充足率中国银行资本充足率保持在较高水平,满足监管要求。
2022年末,资本充足率为14.68%,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68%,均高于监管要求。
三、财务分析1. 盈利能力分析(1)营业收入增长率中国银行营业收入增长率保持在较高水平,表明其业务规模持续扩大。
从2018年至2022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6.3%、7.2%、9.2%、10.5%、12.5%,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
(2)净利润增长率中国银行净利润增长率与营业收入增长率保持同步,表明其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从2018年至2022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4.5%、5.5%、8.3%、12.5%、12.5%,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
2. 运营效率分析(1)成本收入比中国银行成本收入比逐年下降,表明其运营效率不断提高。
从2018年至2022年,成本收入比分别为27.5%、26.5%、25.5%、24.5%、23.5%,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
(2)资产回报率中国银行资产回报率保持稳定,表明其资产运用效率较高。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制作人:进击的樱桃荚日期:2014-6-30一、公司概况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于1984年,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
通过近年来的改革发展,工商银行已步入质量效益和规模协调发展的轨道。
2005年10月25日,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股份公司由财政部、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发起设立。
业务范围:办理人民币存款、贷款;同业拆借业务;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贴现、转贴现;各类汇兑业务;代理资金清算;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销售业务;代理发行、代理承销、代理兑付政府债券;代收代付业务;代理证券资金清算业务(银证转账);代理保险业务;代理政策性银行、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业务;保管箱服务;发行金融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证券投资基金、企业年金托管业务;企业年金受托管理服务、年金账户管理服务;开放式基金的注册登记、认购、申购和赎回业务;资信调查、咨询、见证业务;贷款承诺;企业、个人财务顾问服务;组织或参加银团贷款;外汇存款;外汇贷款;外币兑换;出口托收及进口代收;外汇票据承兑和贴现;外汇借款;外汇担保;发行、代理发行、买卖或代理买卖股票以外的外币有价证券;自营、代客外汇买卖;外汇金融衍生业务;银行卡业务;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业务;办理结汇、售汇业务;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核准的其他业务。
二、财务报表分析(一)利润表水平分析图1 利润表水平分析从2013年和2012年的利润表中可以看出,2013年的营业利润相比上一年的增长率为9.62%,净利润比前一年增长了10.17%,增长了242.74亿元。
从利润构成上来看,工商银行的盈利能力比前一年提高了。
而2013年工商银行净利润相比上一年增加了10.17%,从分析来看,主要是由于利润总额比上一年增加了9.67%,也就是298.5亿元所引起的。
营业收入5,896.37亿元,增长9.8%,其中利息净收入4,433.35亿元,比上年增加255.07亿元,增长6.1%,占营业收入的75.2%。
银行财务分析报告范文5篇在__学院会计专业学习的三年中,有两年半的理论课程,有半年的实习期。
这半年是给我们创造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时机;现对我进行财务会计工作的实习过程进行以下报告。
一、实习目的由于我们在学校学了两年半的知识,必须通过到企业里去实践后,才能消化更多的知识,让其成为真正的自己的东西;正如人长说的:心动不如行动;体现“行动”的重要性;考虑到我们的实际情况,因为我们这个年龄的人,通常都是没有什么社会经验;借由实习来让我们勇敢的跨越心理的障碍,走向社会第一步,让我们在原本对学校充满信任的基础上走向复杂的社会能无形中增加我们的自信心。
二、实习过程说到实习,第一个肯定是岗前培训,我的培训期为四天,在这四天中我跟很多不同类型的人一起培训;有公司的储备干部、搬运工、叉车司机、还有质检员等。
在面对这些不同类型跟不同文化程度的人一起相处,会感觉有些人是机灵圆滑的、有些人是实实在在的、有些人热情开朗;但在这种形形色色的大染缸里,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一点就是培训过后我们这个企业的一份子,都要共同维护我们公司的利益。
培训期间我到的第二站是到部门见习,在部门培训的一天中让我知道更多今后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的职责和工作内容。
培训过程就是进入企业的第一个阶段。
在培训过后,我被总部调配到__分公司上班实习。
我到公司实习的岗位是会计员,但分公司的人不多,所以每个人的工作量都会加大,每个人要对每个流程都要会,且要熟练。
因此我到了公司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发货处见习开单。
我们公司的单据分为两种:一为普通件的托运单;二为精品件的托运单。
在发货这部分中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
一般的发货流程都是先定价到开单到写标签到贴标签再到装货上车。
就如标签来说,标签的填写必须要字迹工整;日期、编号必须准确。
贴标签不能错贴跟漏贴。
这种.种的细节都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只有真心留意之后才能将工作做好,这也体现了“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了。
在发货处待过之后我就到了收货处见习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