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2 钢铁的锈蚀与防护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88.50 KB
- 文档页数:2
初中化学钢铁的锈蚀与防护教案教案一:钢铁的锈蚀原理与防护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钢铁的锈蚀原理;2.掌握钢铁的防护方法;3.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1.钢铁锈蚀的原因及过程;2.钢铁的防护方法。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钢丝球、层析纸、铁钉、盐水溶液、锌片、酸性漆等;2.实验材料:玻璃瓶、碗、盘子等;3.PPT讲义。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观察铁制品的外观、感受其表面的粗糙以及有无锈迹引导学生思考铁制品中铁和空气之间是否存在其中一种变化。
Step 2:知识讲解(20分钟)1.钢铁锈蚀原理:通过放映PPT,向学生讲解钢铁锈蚀的原理:钢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红棕色的铁(III)氧化物(Fe2O3)即锈。
并分析锈蚀过程中的电子传递和离子传递。
2.钢铁的防护方法:讲解常见的钢铁防护方法,包括涂覆保护层(如涂漆、涂油等)、电镀、镀锌等,并对其原理进行简要说明。
Step 3:实验操作(45分钟)1.实验一:钢铁在盐水中的锈蚀实验操作:将两个铁钉放入一碗盐水中,观察一段时间后,比较两个铁钉的情况。
实验内容:让学生观察和记录盐水中的铁钉发生锈蚀的情况,以加深对钢铁锈蚀原理的理解。
2.实验二:金属锌的防护作用实验操作:将一个铁钉和一块锌片分别插入两个装有盐水的玻璃瓶中,观察一段时间后比较两者的情况。
实验内容:让学生观察和记录锌片的防护作用,进一步强化钢铁锈蚀防护方法的学习。
Step 4:小结与拓展(10分钟)1.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总结钢铁锈蚀的原因和防护方法。
2.拓展: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一些铁制品在正常使用中没有发生锈蚀,提醒学生应加强对钢铁制品日常保护的重要性。
Step 5:课堂展示(10分钟)让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展示并评价他人的实验结果和表演,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钢铁锈蚀的原理和防护方法,通过实验操作也进一步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初中化学公开课教案《钢铁的锈蚀与防护》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钢铁生锈的条件和过程。
2. 让学生掌握防止钢铁生锈的方法和措施。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钢铁生锈的条件和过程,防止钢铁生锈的方法和措施。
难点:钢铁生锈的微观过程,防止钢铁生锈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铁钉、铁片、试管、酒精灯、盐水、酸雨溶液、防护涂料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钢铁生锈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钢铁生锈现象的思考。
2. 探究钢铁生锈的条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钢铁的生锈情况,总结钢铁生锈的条件。
3. 讲解钢铁生锈的过程:结合实验结果,讲解钢铁生锈的微观过程。
4. 探究防止钢铁生锈的方法: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防止钢铁生锈的方法,进行实验验证。
5. 总结防止钢铁生锈的原理:结合实验结果,总结防止钢铁生锈的原理。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钢铁生锈的条件、过程和防止钢铁生锈的方法。
五、作业布置:1. 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结果和结论。
2. 家庭作业:查阅资料,了解钢铁生锈的其他原因和防止钢铁生锈的新技术。
3. 思考题: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如何防止钢铁制品的生锈。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了解钢铁生锈对环境的影响。
2. 让学生了解钢铁腐蚀与防护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关注材料科学的发展,了解新型防锈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七、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法: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3. 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钢铁腐蚀与防护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实验报告的完整性。
2. 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和问题回答的准确性。
3.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和思考题的深度。
钢铁的锈蚀与防护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导致钢铁锈蚀的因素以及减缓钢铁锈蚀的方法2、认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对环境及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3、通过对钢铁锈蚀条件的探究,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探究获得知识各要素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二、学习重难点:重点:导致钢铁锈蚀的因素以及减缓钢铁锈蚀的方法难点:钢铁锈蚀因素的探究三、前置检测1、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K (H) Au2、铁在中燃烧生成色的。
有关方程式为3、铁锈的主要成分是四、学习过程:自学指导一:探究课本73页活动天地3-5,完成下列问题:1、你能解释他们为什么这样设计实验吗?在每个实验中他们想要探究的是哪种因素的影响?(每根铁钉所处的环境)2、根据课本74页四天后的实验结果图,哪些生锈了,分析钢铁锈蚀与哪些因素有关?干燥空气中全浸在水中一半在水中食盐水中食醋浸过还有哪些因素也能造成钢铁的锈蚀?3、钢铁锈蚀后生成了什么?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化学式是什么?结论:1.铁生锈是铁与--------、----------等物质相互作用。
(缓慢氧化,放热)2.在-------和有------条件下会加快生锈速率3.升温也会加速钢铁锈蚀4.铁锈(混合物)的主要成分是----------------,颜色-----色.导读提纲自学P74, 思考下列问题:1、铁锈是否对钢铁起到保护作用?金属铝比铁活泼,但是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而铁却易生锈,这是为什么呢?2、钢铁生锈后,我们应如何处理?请说出具体的方法和注意问题。
若是化学方法,请写出化学方程式自学指导二:减缓钢铁锈蚀的方法看课本74-75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你能否根据铁生锈的条件提出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原理吗?讨论: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2.“越王剑”为什么没生锈?自学指导三: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问题】1.废弃金属的回收有什么意义?2.你知道随意丢弃废旧金属对人类造成哪些危害吗?五、达标检测1.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____、____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使铁转化为______的过程。
初中化学公开课教案《钢铁的锈蚀与防护》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钢铁锈蚀的原理,掌握铁锈的主要成分和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钢铁锈蚀的原理,铁锈的主要成分和性质。
2. 教学难点:钢铁防锈的方法和原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钢铁锈蚀的原理及防锈方法。
2. 通过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形象直观地展示钢铁锈蚀的过程。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铁钉、铁架台、试管、酒精灯、盐酸等。
2. 教学课件:钢铁锈蚀过程的动画演示。
3. 小组讨论材料:防锈方法的研究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钢铁生锈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钢铁为什么会生锈?生锈有什么危害?如何防止钢铁生锈?从而引出本课题。
2. 探究钢铁锈蚀的原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铁钉在空气中生锈的过程,记录实验现象。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钢铁锈蚀的原理。
3. 学习铁锈的成分和性质教师介绍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并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铁锈的颜色、硬度等性质。
4. 探讨钢铁防锈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讨论钢铁防锈的方法,如涂油、刷漆、镀锌等。
5. 小组实践活动6. 总结与反思教师组织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提出改进措施。
7. 作业布置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深入研究一种防锈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8. 板书设计钢铁的锈蚀与防护一、钢铁锈蚀的原理二、铁锈的成分和性质三、钢铁防锈的方法四、实践活动六、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关注钢铁锈蚀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 介绍新型防锈材料和技术,如纳米防锈、生物防锈等。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报告的质量,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
2. 小组讨论的活跃度,评估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初中化学公开课教案《钢铁的锈蚀与防护》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钢铁锈蚀的原理,掌握铁生锈的条件。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常见的防锈方法。
3. 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钢铁锈蚀的原理及防锈方法。
2. 教学难点:钢铁锈蚀的微观过程及防锈机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钢铁锈蚀的原理及防锈方法。
2. 利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钢铁锈蚀的过程及防锈效果。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铁钉、钢铁片、试管、酒精灯、盐水等。
2. 教学课件及视频资料。
3. 小组讨论问题清单。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钢铁生锈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钢铁锈蚀现象的思考,导入新课。
3. 实验演示: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钢铁在不同条件下的锈蚀情况,验证铁生锈的条件。
4. 防锈方法学习:介绍常见的防锈方法,如涂油、刷漆、镀锌等,分析各种方法的防锈机理。
5. 小组讨论:针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钢铁锈蚀问题,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8. 板书设计:钢铁的锈蚀与防护1. 铁生锈的条件:氧气、水、电解质2. 防锈方法:涂油、刷漆、镀锌等3. 实际应用:结合生活实例,了解防锈方法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钢铁锈蚀原理和防锈方法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3. 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其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从业者,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钢铁锈蚀与防护行业的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钢铁生产企业或防腐处理工厂,实地了解钢铁的锈蚀与防护过程。
3. 开展钢铁锈蚀与防护的课题研究,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深入探究相关问题。
初中化学公开课教案《钢铁的锈蚀与防护》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钢铁锈蚀的原理,掌握铁锈的主要成分。
2. 培养学生探究钢铁锈蚀条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引导学生思考钢铁锈蚀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防止钢铁锈蚀。
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珍惜资源,保护金属设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钢铁锈蚀的原理、铁锈的主要成分;钢铁锈蚀的防护方法。
2. 教学难点:钢铁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钢铁锈蚀防护措施的实施。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钢铁锈蚀的原理及条件。
2. 运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钢铁锈蚀的现象。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钢铁锈蚀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4. 利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钢铁锈蚀的防护方法。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铁钉、硫酸铜溶液、水、空气、试管、试管架等。
2. 教学课件:钢铁锈蚀原理、铁锈成分、锈蚀条件、防护方法等。
3. 教学资源:相关钢铁锈蚀案例、钢铁锈蚀防护实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铁制品锈蚀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钢铁锈蚀现象的思考。
2. 探究钢铁锈蚀原理:学生分组实验,观察铁钉在不同环境下的锈蚀情况,探讨钢铁锈蚀的原理。
3. 了解铁锈成分: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铁锈的主要成分。
4. 探究钢铁锈蚀条件:学生设计实验,验证钢铁锈蚀的条件。
5. 分析钢铁锈蚀的影响: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钢铁锈蚀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6. 学习钢铁锈蚀防护方法:学生讨论并提出钢铁锈蚀的防护措施。
7. 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防止钢铁锈蚀。
8. 课后作业:学生编写实验报告,阐述钢铁锈蚀的原理、条件及防护方法。
9. 课后拓展:学生搜集钢铁锈蚀防护的实例,了解我国在钢铁锈蚀防护方面的研究成果。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解释钢铁锈蚀的原理,了解铁锈的主要成分;学生能够设计实验探究钢铁锈蚀的条件。
金属的锈蚀与防护【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导致钢铁锈蚀的因素以及减缓钢铁锈蚀的方法。
2.了解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对环境及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钢铁锈蚀条件的探究,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探究各要素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铁生锈的原因及防止铁生锈的办法。
【教学难点】铁生锈的原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活中常见金属锈蚀的图片。
铁钉、蒸馏水、食盐水、食醋、试管、试管架等实验素材。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教学准备:在课前四天布置实验任务:每个小组5支试管、一个试管架,要求完成“铁钉在不同环境的锈蚀”实验:1.将洁净的铁钉放在干燥的试管中,用橡皮塞密封试管。
2.将洁净的铁钉浸没在煮沸过的蒸馏水中,用橡皮塞密封试管。
3.将洁净的铁钉一半浸入蒸馏学生分组领取实验用品,并按要求着手开始实验天数试管123412345“铁生锈”属于缓慢氧化,现象的产生不是即时的,要求学生提前准备,并对整个过程进行持续的观察。
这一过程既能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感受知识形成过程。
水,试管敞口放置。
4.将洁净铁钉一半浸入食盐水中,试管敞口放置。
5.将用食醋浸湿的铁钉放在干燥的试管中,试管敞口放置。
二、新课导入投影:如下图:(锈蚀的铁索)大家请看,这两条铁链,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过渡)是啊,生锈了,并且锈的特别厉害,你知道钢铁在什么条件下会生锈吗?在什么环境下,锈蚀的会更快?下面我们就来探究钢铁锈蚀的因素。
三、导致钢铁锈蚀的因素【活动天地】请大家阅读“活动天地”,对于(1)~(6)观点,你同意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
【课堂展示】(过渡)大家说的都很好,但到底哪种观点正确呢?我们先不用着每天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并把现象填入上面的表格中。
学生观察教师提供的图片。
学生异口同声回答:生锈了!学生思考交流,能回答出部分原因,但不完整。
9-2 钢铁的锈蚀与防护学案
一、导致钢铁生锈的原因:
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把洁净的铁丝分别放入下列试管中,观察现象:
铁丝生锈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实验序号)
其中锈蚀比较严重的是__________。
(填实验序号)
实验一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
1.钢铁锈蚀的原因为铁和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
2.影响钢铁锈蚀的因素有盐、酸性环境、温度等。
3.铁锈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铁锈是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钢铁制品锈蚀后需及时除锈,因为铁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除铁锈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铝与铁更易与氧气或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我们很少见到生活中常用的铝制品生锈,这是为什么呢?
【总结】
5.铝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在常温下就很容易跟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层致密而坚固的氧化铝薄膜。
这层薄膜阻止了内层的铝进一步被氧化,从而对铝制品起到保护作用。
所以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知识拓展】“双吸剂”是指在空气中即能吸收氧气也能吸收水分的物质。
主要用作食品包装袋内保鲜剂,铁是双吸剂的主要成分之一,为什么?
【思考】小明同学最近发现家里用的铜质水龙头长了一层绿色的锈渍,经查阅有关资料,他了解到这层钢锈的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铜()222Cu OH CO ⎡⎤⎣⎦。
1.你认为铜生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2.小明依照钢铁锈蚀的探究方法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铜片完全浸入水中
②将铜片放在干燥的空气中
③将铜片部分浸入水中。
根据他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铜的锈蚀是铜与水、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请你针对他的研究,回答:
(1)小明的做法是否严密?
(2)要弄清铜锈蚀的原因,你认为应该做哪几个实验?(试管可不全用)
二、减缓金属锈蚀的方法:
1.防锈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防锈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保护金属资源的方法
1.合理开发金属资源2.防止金属生锈3.回收利用废旧金属4.寻找金属的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