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七月的天山》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4
《七月的天山》导学案一、导入1、同学们,江南的山水、桂林的山水,我们都领略过了,今天,我们要走进新疆,看看那里的天山是什么样的,大家想不想看?那我们就一起学习《七月的天山》。
2、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时间:七月;地点:天山)你还想了解什么?(景色如何?)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放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喜欢读的段落多读几遍。
2、同桌互相读生字,生字读正确;读课文,互相纠错。
3、展示自己容易读错的生字,提醒大家注意。
4、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后练习读好下列词语:融化的雪水从那时候起迷人的风光增添生机浮光倒影5、自由读课文,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打上“?”。
(先自学,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小组讨论解决)51、填空:()的天山()的雪峰()的云影()的蓝天()的湖水()的野花511、七月的天山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对它有什么样的感受?三、学习课文,理解想象。
1、默读课文,把作者描绘的景物用直线勾画出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描绘这些景物的?一边读一边勾画。
2、交流:作者写了哪些景物?主要写了哪些?3、再读课文,解决疑问。
(小组讨论解决)4、反复读第4段,理解内容。
并说说从哪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作者流露的赞叹之情?体会后读一读。
5、指名读第5段,思考并回答问题。
本文1)雪峰的特点是什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本文2)哪些词语写出了雪峰的高、大、多?并进一步体会。
本文3)默读第5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一下。
6、自由读第6段。
思考并讨论:为什么说森林是“巨大的水库”?“飘带”是什么样子?文中指的什么?为什么这样比喻?理解词:萦绕。
思考回答问题时尽量用上文中的原话。
61、自学第7段,回答问题:珍珠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把野花比作“绣在”山上的“彩锦”?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野花的数量之多和色彩之艳?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一下这种情况。
(自学时可以同桌或小组进行讨论。
)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及再对照理解。
并尝试背诵复述这段话。
611、背诵课文第4、5、6、7段,谈谈七月的天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美丽富饶充满生机等)6111、你对哪段文字感兴趣?自愿选择一段读给大家听。
语文小学 4 年级下册人教新课标第 4 课《七月的天山》导教案第四课七月的天山【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 8 个生字;能借助词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累积佳句。
2、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能说出天山光景的特色。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觉天山的美景,从中遇到美的熏陶。
【要点难点】1、认识与感觉天山美景,累积优美词句。
2、意会按必定次序写景的方法。
【学法指导】经过对文章的自主研究品读和圈点标注领会,读中学,学中悟,悟中思,感觉天山美景,与作者产生共识。
第 1课时导学过程方法导引【自主学习,基础过关】教师要修业1、自主检测:生课前预( 1)你能正确地读出下边这些词语吗?习,自学本锦缎白雪皑皑矫健马蹄课中要求会山涧重重叠叠萦绕俯视认的生字,讲堂上教师( 2)查阅并采集有关天山的资料,你能给大家讲讲在采集的资猜中检查测试,最感兴趣的地方吗?相机指导本课中的易错( 3)初读感知:字音,单人作者笔下的天山是如何一种情景?朗诵与全班齐读相结合;课前,2、我的迷惑:教师鼓舞学生查阅课文有关资料,并初读课文,在讲堂上沟通。
【合作研究,释疑解惑】1、文章是按什么次序记述的?勾勒出有关词句并领会。
学生先联合课文独立思考,圈点勾画,形成初2、文中主要描绘了天山哪些光景?它们有什么特色?步认识,在小组内交流,形成共识,各组确定一人汇报,教师相3、你最喜爱的是哪些语句?为何?作者是如何将它写得详细形象机引导,对的?独到的看法加以必定和鼓舞。
【检测反应,学致使用】1、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或句子。
2、仿写练习:节昼夜晚的彩灯,五颜六色,像(),像(),像()。
家乡的清晨,群山绵延不绝,像(),像(),像()。
教师引学生经过背诵积【总结提炼,知识升华】累,仿写练1、学习收获笔,内化吸收优美词句,增添文化积淀。
2、需要注意的问题【课后训练,稳固拓展】1、自由选择其余游记,如《天山光景记》《行者无疆》《美洲游记》。
2、达成练习册第二课。
《七月的天山》教学片段师:作者在第2自然段中写了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生1: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水。
读了这段话我仿佛见到了寂静的天山,充满生机的天山。
生2: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寂静的清凉世界。
师:说得很好,作者笔下的天山之夏及其景物,是那么独特,那么令人神往。
正像刚刚同学们说的,这是一个寂静的,又充满生机的地方。
作者是如何具体、形象地描绘这一景物的呢?生:(再次默读课文)我觉得作者不仅仔细观察眼前的景物,而且能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确切的比喻,把天山的景物形象地描绘出来。
师:你们觉得哪些想象和比喻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生1:作者把雪峰比喻为白缎子,雪峰间的云影比作是银灰色的花朵,整个雪峰就变成像一块绣着花的白缎子,多漂亮呀!生2:还有,作者把从峭壁断崖上泻下来的雪水比作银链,既写出了雪水的样子,又写出了它的光亮,多么生动啊!生3:作者还把溪流抛起的浪花比作是盛开的白莲花,浪花像玲珑剔透的小水珠那么的美,多讨人喜爱,这里也流露出了作者当时的一种喜爱之情。
师:我很赞同同学们的看法,确实,生动形象的比喻能把所见的景物变得栩栩如生,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除了比喻外,还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去揣摩,欣赏?生1:我觉得作者用词很巧妙,很有特点,如一开头写“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这个“抛”字很传神。
写雪水流下时用“飞泻”这个词,让人感到雪水流下时很有气势。
生2:我觉得作者在写这些景物时,层次非常清楚,从蓝天到雪峰,接着写融化的雪水,最后写雪水汇成的溪流,从上到下,很有条理。
师:说得好。
描写景物,要注意按一定顺序写,并且在描写过程中可以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优美。
赏析:这部分侧重引导学生借助以前积累的知识和已经掌握的阅读方法试着自己读懂并欣赏这篇文章,去主动发现文段语言的生动优美,方法活泼,学生学习主动,效果好。
通过本段的教学,让学生切身明白了要想写得生动而具体,就得学会使用恰当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同时景物描写也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写,才能做到层次清楚。
4-七月的天山(导学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时:10分钟)1.课件出示读文要求:(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思考: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他们有什么特点?(3)“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1.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先独立学习,再同桌互读,交流学习情况。
2.学生汇报交流:(1)自由读、个别读、齐读生词。
(2)学生分组认读词语。
①雪峰、雪水、雪水汇成的溪流:高耸、白缎、山涧、飞泻、银链、无限生2.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3.照样子写词语。
白皑皑重重叠叠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是什么意思?2.组织学生汇报。
(1)检查生字读音。
教师课件出示“白缎、山涧、俯视、白皑皑、马蹄、溅起、绵延、马鞍”等词语。
(2)分组出示词语,引导学生选词概括机。
②密林幽静:蜿蜒无尽、重重叠叠、幽静。
③山色柔嫩、山形柔美:溪流萦绕、高过马头、五彩缤纷、耀眼、绚烂。
(3)同桌相互读课文,相互检查课文阅读的情况,选择词语,交流概括文中主要写了哪些景物,分别有什么课文主要内容。
3.教师引导学生解决思考的问题。
(1)根据学生汇报出示句子,指名朗读有关语句。
(2)指导学生说说意思。
特点。
3.学生汇报找到的句子。
(1)读句子。
(2)说说自己理解的意思。
三、品读课文,感悟美景。
(用时:201.引导学生读第2自然段,体会七月天山气候宜人、雪峰雄伟之美。
1.学生默读第2自然段句子,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写下批注。
(1)学生读句子:5.“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这一句中,把比作,把比分钟)(1)出示句子,引导学生抓重点词语体会。
(2)引导学生理解比喻句的好处。
(3)教师配乐朗读,引导学生想象七月天山生机勃勃的景象。
2.引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体会天山幽静之美。
(1)教“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2)学生从重点词语“高耸、巨大、飞泻、银链、白莲”体会雪峰的雄伟、溪流的磅礴气势。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 理解《七月的天山》这篇习作例文的主题和内容; 2. 掌握描述天山的地理特点和风景特色的词语; 3. 培养对自然风光的欣赏和感悟能力。
二、导学内容
1. 习作例文背景介绍
《七月的天山》是一篇描写夏季时节的天山风光的文章,通过它我们可以感受到祖国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大好河山。
2. 主要内容梳理
文章主要描述了作者在七月的时候去天山旅行的情景,描绘了天山的雄伟和壮丽,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奇触,通过感受自然景观,作者领悟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美。
3. 重点词语学习
•锦绣:美丽绚丽
•霞:晚霞
•植被:植物的总称
•翠绿:深绿色
•罗列:列出
•深深浅浅:形容颜色的浅度和深度
三、问题讨论
1.你认为天山是怎样的一座山?
2.作者在文章中写到了哪些自然景观?
3.为什么作者会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美?
四、习作指导
请你根据自己对自然的感受和观察,写一篇短短的小作文,描写你眼中美丽的自然风光,可以参考《七月的天山》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展示你对自然风光的独特感悟。
五、课后作业
1.完成习作小作文,展示给老师和同学;
2.阅读《七月的天山》这篇文章,总结其中你认为最美、最吸引你的一
个地方。
以上为本次《七月的天山》导学案内容,希望同学们可以通过本课程内容体验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激发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4 七月的天山 导学案姓名: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认读“凉爽”“斑斓”“蜿蜒”“幽静”“萦绕”等词语。
3、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
学习重难点:1、按课文游踪为顺序理清课文脉络。
2、学习作者在景物描绘中巧用比喻、夸张、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
自主学习:1、我能初读一次课文,圈出不会读的字,并借用工具书自己弄懂。
2、我还要再读一次课文,用“——”划出好词,用“~~”划出好句。
3、我能写出下面词语的解释。
戈壁滩:( )白皑皑:( )萦绕:( )幽静:( )4、我会给生字注音、组词,并能想到形近字!缎( )涧( )俯( )蹄( )溅( )延( )鞍( )5、找“朋友”和找“敌人”!近:凉爽-( )寂静-( )五彩斑斓-( )反:俯视-( )幽静-( )柔嫩-( )6、巧填词语。
( )的白莲( )的日影( )的鳞光( )的雪峰( )的塔松( )的山涧( )的水底( )的秋天( )的森林7、带小篮子去装知识果实啰!(好词要记记词语的意思哦!)好词:好句:合作探究:1、七月,我们这是是炎炎夏日的酷热,而远在新疆的天山又会是怎样的气候呢?用自己的语言粗略说一说七月的天山是怎样的。
2、细读第2、3、4自然段,看好每段的开首句,你能填出下面的框框吗?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第4自然段顺序:主要写:3、作者用很多比喻句描写了天山的秀美,你能找出一些吗?描写水的:描写树的:描写花的:4、最后1段的“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无边繁花呢?”是( )修辞手法,换过说法是:心灵品读:1、我喜欢第( )自然段,我朗读给你们听!我喜欢这段是因为:开心大收获:本文通过(叙述,描述),表达(反映,赞美,说明)。
小练笔:1、填表示“看”的词语:(1)你骑在马上,可以( )阳光透射到清澈的水底。
(2)( )蓝天,朵朵白云轻轻地飘荡。
(3)战士们手握钢枪( )着前方。
(4)站在山顶( ),整个村庄尽收眼底。
《七月的天山》学案一、基本学习目标①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语句并积累。
④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重点难点预测积累本课的重点词句,能够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
三、新知预习1、积累本课四字成语,画出优美的句子。
2、弄明白作者的写作顺序。
3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4、试着背诵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四、课堂探究1、解题,了解作者,《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写山川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游记散文,选自于《天山景物记》,作者碧野。
2、阅读思考: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3.第三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
思考: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4、积累自己喜欢的字词和句子 5、课外阅读《天山景物记》五、达标练习一、我能正确朗读下列词语翡翠凉爽高耸山涧透射寂静增添细碎马蹄柔嫩锦缎绵延绚烂白皑皑重重叠叠斑斑点点二、我会仿照下面的词语格式写出更多。
例:白皑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重重叠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我能理解课文并填空。
1.“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码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___________,像天边的霞光___________,像高空的彩虹___________。
”读了这句话,我发现作者用了___________句式描写了同一个实物___________,我觉得这样写__________________。
2.“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没有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
”这是一个陈述句,我能将其改为反问句来加强语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仿写句子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彩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4. 七月的天山(新授课)
主备教师:王学平复备教师:审核人:王学平
一、内容分析
这是一篇写景物的记叙文。
记叙了作者七月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丽的自然风光。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陲天山风景的喜爱之情。
课文第1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述。
写了七月间游人最理想的去处是骑马上天山。
“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反衬了此时天山的凉爽。
“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是这一段的重点,也是全文的总起。
课文的2、3、4、5自然段分别描写了作者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野花,字里行间蕴含着对奇异景观的赞美之情和作者置身其间身心的美好感受。
课文的最后一段,总说天山的无边繁花胜过春天的花园。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陲天山风景的喜爱之情。
采用“虽然……但是……”的转折复句的形式表示了不是春天胜似春天的意思,充满赞叹之情。
学习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难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课标要求
1.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理解基础,而地理方面知识的欠缺及文本中的名词术语,给学生理解带来困难,应恰当地补充课外资料。
在教学方式上,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质疑,主动探究,并愿意和同学交流感受。
引导学生探究一些不理解的或感兴趣的问题,如:
“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利用媒体欣赏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天山美景。
四、教学时间1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通过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天山的景物的特点。
3、能够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学习方式
自主阅读质疑,主动探究,交流感受,引导探究,合理想象。
三、评价方式
1、针对目标1,可以通过指名读词语、读课文来完成,还可以让学生说说文中词语的意思,达到正确、流利朗读的目的,在读的基础上,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自读,同桌读,指名读,齐读,看学生能否有感情的朗读,达到有感情朗读。
2、针对目标2和3,在让学生读的基础上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课堂提问、同桌交流,看学生是否知道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通过交流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检测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及热爱大自然的情况。
四、评价样题
1.我为生字选读音
皑(kǎi ái )涧(jiān jiàn )
俯(fǔfù)蹄(dìtí)
2、比比来组词
斑()漫()延()
班()慢()廷()
3、填空:
()的雪峰()的秋天()的山涧
()的日影()的水底()的森林
4、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华呢?改成陈述句:
五、导学准备教学课件
六、导学流程
一)、以情激学,明确目标,在兴趣引领中追寻快乐;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
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生读课题,利用资料介绍天山。
2.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指名生读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问题启学,自主研习,在独立思考中感受快乐;
1.师: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
2.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分段读文。
思考:在文中找出有关方位变化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作者浏览的顺序..
生默读全文。
三)、探究释疑,合作交流,在互动展示中享受快乐;
师:作者在第2自然段中写了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生讨论交流。
师:我跟你们一样,作者笔下的天山之夏及其景物,是那么独特,那么令人神往。
正像刚才同学们说的,这是一个寂静的,又是充满生机的地方。
作者是如何具体、形象地描绘这一景物的呢?
生再次默读课文
师:你们觉得哪些想象和比喻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生答。
师:我很赞同同学们的看法,的确,生动形象的比喻能把所见的景物变得栩栩如生,让读者有亲临其境的感觉。
除了比喻外,还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去揣摩、欣赏?
学生交流
预设:
1.我还觉得作者用词很巧妙,很有特点,如一开头写“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这个“抛”字,写雪水流下时用“飞泻”这个词,让人感到雪水流下时很有气势。
)
2.我觉得作者在写这些景物时,层次非常清楚,从蓝天到雪峰,接着写融化的雪水,最后写雪水汇成的溪流从上到下,很有条理。
师:说得好。
描写景物,要注意按一定顺序写。
在这篇课文其余各段中都有很多写
得生动的地方值得我们探究发现。
现在请大家互相合作探究,等会儿把你们探究的成果与大家交流,好吗?
小组合作交流
四、学法指导,拓展迁移,在练习应用中实践快乐;
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山形也变得。
这里溪流变得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
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
在马山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照样子写出描写颜色的词语。
五彩缤纷:—————
3、短文第一句话在文中是()句。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手法。
五、检测评价,反馈矫正,在反思提升中收获快乐。
1.我为生字选读音
皑(kǎi ái )涧(jiān jiàn )
俯(fǔfù)蹄(dìtí)
2、比比来组词
斑()漫()延()
班()慢()廷()
3、填空:
()的雪峰()的秋天()的山涧
()的日影()的水底()的森林
4、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华呢?改成陈述句:
5.摘抄优美的句子。
1.自我评价(或小组评价)
对照学习目标,我给自己的评价是:
目标1:非常棒好一般
目标2:非常棒好一般
2.反思总结
这节课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我还需要提高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六、板书设计
进入天山山
4.七月的天山再往里走树热爱大自然
走进天山深处花
七、导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