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街道统计
- 格式:xls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2
宝鸡市发布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作者:田民兴来源:社会科发布时间:2011-05-26 10:35:18宝鸡市统计局于5月24日发布《宝鸡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以下简称《公报》)。
宝鸡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市委、市政府和省人普办的领导下,经过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全体普查人员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获取了较为全面的普查数据。
宝鸡电视台、宝鸡人民广播电台、宝鸡日报和宝鸡新闻网等主要媒体发布了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公报》显示,2010年11月1日,全市常住人口为3716731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3632351人相比,十年共增加84380人,增长2.32%。
年平均增长率为0.23%。
在宝鸡市常住人口中,家庭户人口为3475578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38人;男性人口占51.61%,女性人口占48.39%;0-14岁人口占14.69%,15-64岁人口占76.77%,65岁及以上人口占8.54%;具有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为298728人;文盲率为3.15%。
这次人口普查,查清了十年来宝鸡市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制定人口发展规划、建设“实力宝鸡、创新宝鸡、开放宝鸡、人文宝鸡、生态宝鸡、幸福宝鸡、和谐宝鸡”、推动宝鸡科学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基础信息。
根据宝鸡市统计局人口和劳动力抽样调查,并经省统计局审定,2012年宝鸡市常住人口为373.67万人,比2011年的372.72万人,增加0.95万人;宝鸡市人口出生率为9.63‰,比2011年的9.26‰,增长0.37个千分点;宝鸡市人口死亡率为6.15‰,比2011年的5.91‰,增长0.24个千分点;宝鸡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48‰,比2011年的3.35‰,增长0.13个千分点。
宝鸡市人口出生率比省政府下达的控制目标低1.37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低1.52个千分点,均超额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控制目标任务。
一、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陈仓区位于陕西省西部,西与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相邻,东经106°18′24″—107°34′58″,北纬34°7′24″—34°44′38″之间。
南依秦岭与太白、凤县毗邻,北靠陇山余脉与陇县、千阳、风翔县接壤,西沿渭水与甘肃省天水市北道区、清水县隔河相望,东与岐山县相连,三面环围宝鸡市全台区、渭滨二区,东西长约公里,南北宽约公里。
2、气候特征地处秦岭山地、关中平原、黄土高原过渡区,地貌由山、塬、川组成。
属大陆性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3℃,年降水量701毫米。
二、区位交通陇海铁路横贯东西,宝成、宝中铁路通往南北,310国道和(G30)、西宝北、中、南线穿境而过,距130公里、省城150公里,城内路网呈现“七纵五横”框架,交通便利。
三、资源状况1、旅游资源宝鸡市陈仓区位于美丽富饶的关中平原西端,南依秦岭,北靠陇山,西沿渭水,东连岐山,川原名胜古迹星罗棋布,西山自然风光美不胜收,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交相辉映,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互为补充,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旅游产业配置日趋完善,已基本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齐全、能够满足旅游者需求的旅游产业体系和游客接待框架。
全区现有国家3A级景区一处,省级森林公园2处,三星级旅游宾馆饭店2家,年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4亿元。
全区共有各类景点及旅游资源26处。
国家3A级景区姜子牙钓鱼台集姜太公隐居垂钓、文王访贤,古文化、古遗址、古建筑、古树名木等历史文化景观和山峰、溪水、瀑布、奇石等自然山水的自然景观于一体,久负盛名;西镇吴山自古以来被历代皇帝视为镇国靖朝之灵山,是吴姓氏族的发源地。
景区奇山怪石、飞瀑流泉随处可见,形成了融华山之险、泰山之雄、黄山之秀、青城之幽的独特景致,享有“二华同高,五峰挺秀”之美称;与钓鱼台一河之隔的潘溪宫因道教龙门派创始人邱处机在这修道长达六年之久而有“中国西部第一道场”的美誉,是著名的“宝鸡八景”之一;西山旅游资源以自然风光著称。
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2年社区教育工作情况调查统计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2.12.12•【字号】陕教职办[2012]43号•【施行日期】2012.12.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2年社区教育工作情况调查统计的通知(陕教职办〔2012〕43号)各市(区)教育局、韩城市教育局:为全面了解我省社区教育工作进展情况,准确把握社区教育发展动态,根据教育部职成教司《关于做好2012年社区教育工作情况调查统计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2〕220号)精神,经研究,决定对2012年我省社区教育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统计。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调查统计范围(一)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含2012年新批准的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
(二)省内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见附件1)。
二、调查统计内容(一)各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2012年工作总结和2013年工作计划。
(二)我省内的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填写《2012年全国社区教育工作情况调查统计表》(见附件2)。
(三)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填写《2012年省级社区教育工作情况调查统计表》(见附件3)。
三、有关要求(一)各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要按照文件要求和我省及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评估标准,认真总结一年来在开展社区教育工作中所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2013年的工作计划,并形成书面材料。
(二)在总结的基础上,分别填写《2012年全国社区教育工作情况调查统计表》(见附件2)和《2012年省级社区教育工作情况调查统计表》(见附件3),填表说明见附件4。
(三)各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将2012年社区教育工作总结、2013年工作计划和《调查统计表》报各市教育局,由各市教育局审核后报送省教育厅。
(四)报送材料要求:所有材料一式三份于2012年12月24日报送省教育厅,同时报送电子版。
宝鸡市总户数和总人口数2006年总户数1060655户,总人口合计3717772人,在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923582人,市镇人口3341019人。
宝鸡市各区县总户数和总人口数渭滨区总户数127432户,总人口合计404729人,在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290615人,市镇人口404729人。
金台区总户数120455户,总人口合计369101人,在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250253人,市镇人口369101人。
陈仓区总户数154995户,总人口合计593206人,在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89771人,市镇人口593206人。
凤翔县总户数144248户,总人口合计506575人,在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49850人,市镇人口411468人。
岐山县总户数134290户,总人口合计457673人,在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81687人,市镇人口409826人。
扶风县总户数115652户,总人口合计460087人,在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38317人,市镇人口378760人。
凤翔县辖12镇5乡,人口51万,其中农业人口45.9万,2004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75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66元。
岐山县辖11镇3乡181个行政村,人口46.3万,其中农业人口38万。
2004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70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58元。
眉县辖9镇1乡155个行政村,人口31万,其中农业人口26.8万,2004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4600万,农民人均纯收入1795元。
陈仓区辖18镇372个行政村,人口60万,其中农业人口50万。
2004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963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31元。
宝鸡市区县情况符合人口数的区县总人口(万人)农业人口(万人)目前客户情况备注陈仓区6050 农机通机眉县31 26.8岐山县46 38凤翔县51 45其他。
宝鸡市陈仓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陈仓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宝鸡市陈仓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05.28•【字号】宝陈政办发〔2018〕68号•【施行日期】2018.05.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粮食市场管理正文宝鸡市陈仓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陈仓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方案》的通知宝陈政办发〔2018〕68号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工作部门:《陈仓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方案》已经区政府2018年第十次常务会研究审定,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宝鸡市陈仓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5月28日陈仓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方案为做好我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根据市农业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发改委《关于印发宝鸡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方案的通知》(宝市农业发〔2018〕50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永久基本农田为基础,选择水土资源条件较好、相对集中连片、生态环境良好、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和具有粮食种植优势的耕地划定为粮食生产功能区,进一步稳定优化粮食产能,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二、基本原则突出重点、择优划定。
突出粮食生产优势产区,综合考虑资源禀赋、生产和消费需求等因素,以永久基本农田为基础,以已建成或规划建设的高标准农田为重点,择优选择相对集中连片、四至清晰的耕地划定为粮食生产功能区。
科学规范、整体推进。
充分利用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农村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成果,科学确定划定标准,自上而下分解任务,以各镇街为单位精准落地,审核汇总划定成果,做到数量划足、质量划优、图地相符。
统筹兼顾、持续发展。
围绕保核心产能、保产业安全,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生产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建设合力,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有效改善。
(29)陕西省西安市(辖9个市辖区、4个县。
共87个街道、42个镇、47个乡)未央区(辖10个街道)张家堡街道三桥街道辛家庙街道徐家湾街道大明宫街道谭家街道草滩街道六村堡街道未央宫街道汉城街道莲湖区(辖9个街道)青年路街道北院门街道北关街道红庙坡街道环城西路街道西关街道土门街道桃园路街道枣园街道新城区(辖9个街道)西一路街道长乐中路街道中山门街道韩森寨街道解放门街道自强路街道太华路街道长乐西路街道胡家庙街道碑林区(辖8个街道)南院门街道柏树林街道长乐坊街道东关南街街道太乙路街道文艺路街道长安路街道张家村街道灞桥区(辖9个街道)纺织城街道十里铺街道红旗街道席王街道洪庆街道狄寨街道灞桥街道新筑街道新合街道雁塔区(辖8个街道)小寨路街道大雁塔街道长延堡街道电子城街道等驾坡街道鱼化寨街道丈八沟街道曲江街道阎良区(辖5个街道、2个镇)凤凰路街道新华路街道振兴街道新兴街道北屯街道武屯镇关山镇临潼区(辖14个街道、4个镇、5个乡)骊山街道秦陵街道新丰街道代王街道斜口街道行者街道零口街道相桥街道雨金街道马额街道西泉街道栎阳街道新市街道徐杨街道交口镇北田镇油槐镇何寨镇铁炉乡穆寨乡小金乡任留乡土桥乡长安区(辖15个街道、2个镇、8个乡)韦曲街道郭杜街道滦镇街道引镇街道王寺街道马王街道太乙宫街道东大街道子午街道斗门街道细柳街道杜曲街道大兆街道兴隆街道黄良街道王曲镇鸣犊镇高桥乡灵沼乡五星乡五台乡王莽乡杨庄乡炮里乡魏寨乡蓝田县(辖10个镇、12个乡)蓝关镇泄湖镇华胥镇前卫镇汤峪镇焦岱镇玉山镇三里镇普化镇葛牌镇辋川乡蓝桥乡玉川乡灞源乡孟村乡安村乡史家寨乡小寨乡三官庙乡金山乡九间房乡厚镇乡周至县(辖9个镇、13个乡)二曲镇哑柏镇终南镇马召镇集贤镇楼观镇尚村镇广济镇厚畛子镇四屯乡侯家村乡竹峪乡青化乡翠峰乡九峰乡富仁乡司竹乡辛家寨乡骆峪乡陈河乡板房子乡王家河乡户县(辖11个镇、5个乡)甘亭镇余下镇祖庵镇秦渡镇大王镇草堂镇蒋村镇庞光镇涝店镇甘河镇石井镇五竹乡玉蝉乡天桥乡渭丰乡苍游乡高陵县(辖4个镇、4个乡)鹿苑镇通远镇耿镇泾渭镇崇皇乡湾子乡榆楚乡张卜乡铜川市(辖3个市辖区、1个县。
宝鸡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作者:————————————————————————————————日期:宝鸡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宝鸡市统计局2011年5月11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省、市政府和县以下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我市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初步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3]为3716731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632351人相比,十年共增加84380人,增长2.32%。
年平均增长率为0.23%。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 1028579户,家庭户人口为3475578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38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57人减少0.19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918288人,占51.61%;女性人口为1798443人,占48.39%。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7.43下降为106.66。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546169人,占14.69%;15-64岁人口为2853178人,占76.77%;65岁及以上人口为317384人,占8.54%。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0.32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7.1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21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298728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627288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1566543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877344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街道名称长度类型安装数量
西关南街307米立式大牌6陈仓中路557米立式大牌10权家巷303米立式大牌6东大街 1.27公里立式大牌26业校巷159米立式大牌4北大街613米立式大牌12坡亚路 1.1公里墙面小牌44富一路227米墙面小牌10富二路206米墙面小牌10富三路200米墙面小牌10富四路207米墙面小牌6富五路130米墙面小牌8富六路254米墙面小牌8富气路250米墙面小牌8富八路250米墙面小牌10新村路500米墙面小牌20环村路 1.1公里墙面小牌44新固路 2.9公里墙面小牌120通石路9.1公里立式大牌180高新大道9.32公里立式大牌180西大街1000米立式大牌20昌盛路1公里立式大牌20高王路 5.5公里墙面小牌220卧龙寺大桥 1.388公里立式大牌26平安路 1.5公里立式大牌30姬金路 3.2公里墙面小牌128西青路 2.98公里墙面小牌120育才路 1.159公里立式大牌24文兴路 1.282公里立式大牌26人民街750米立式大牌14甘风路 3.92公里立式大牌78寨张路 3.183公里立式大牌62凤凰大桥 1.032公里立式大牌20平安路 1.425公里立式大牌28陈仓商业步行街297米立式大牌6人民路 1.7公里立式大牌32文广东路650米墙面小牌26聚富街500米墙面小牌20高亚路489米墙面小牌20油政路 1.3公里墙面小牌52长青路320米墙面小牌12平安街187米墙面小牌8青年街308米墙面小牌12和心街300米墙面小牌12虢一路 2.5公里墙面小牌100西刘大道870米墙面小牌18
职中路530米墙面小牌22迎宾路694米立式大牌14虢洞路 3.2公里立式大牌64法士特大桥935米立式大牌20西宝高跨桥600米立式大牌12阳平镇商业步行街100米立式大牌2慈安桥500米墙面小牌2周原大道3公里墙面小牌60学养大道106米墙面小牌2朱家岭4号大桥100米立式大牌2朱家岭3号大桥110米立式大牌2虢亚路 3.669公里墙面小牌144。